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孩子,改變的方法就是媽媽做到這幾點

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孩子,改變的方法就是媽媽做到這幾點

在做心理諮詢中,遇到很多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可是這些孩子拒絕做心理諮詢,這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就特別焦慮。今天我就針對這個問題,寫一篇文章,父母怎麼做?才能幫助到孩子,媽媽們能做到這幾點?你的孩子就會改變。

一、停止嘮叨、停止說教。

對於很多有心理問題的孩子,他們不出屋,有的甚至不出自己睡覺的屋,更有甚者把自己屋裡的門都關的緊緊的。他們拒絕和父母交流,父母不在的時候,他們才出來吃飯。對於這樣的孩子,很多的媽媽會說。你不出去鍛鍊不行,如果不學習不工作,至少應該出去鍛鍊好身體。至少不要玩遊戲到半夜,甚至一宿。每天有的甚至吃一頓飯,媽媽們越教育,當然也包括了媽媽們的心疼。可是孩子一點兒沒有改變,所以很多父母都很崩潰,在這樣的孩子面前感覺到無能為力。

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孩子,改變的方法就是媽媽做到這幾點

學過育兒知識的都知道,當一個孩子躺到地上哭的時候,最好的辦法不是媽媽的說教,而是直接上另一個屋子裡面。當他一個人在地上哭夠的時候,當他看到沒有觀眾的時候,他自然就起來了。當然他也會過去找媽媽,有的媽媽開導孩子一翻,經過幾次,孩子就不再有這種行為了。那麼這種方法對於十多歲,20多歲的有心理問題的孩子有沒有效果呢?經過很多媽媽的實驗,這種方式確實有效果。當然我們要掌握一個度,因為沒有什麼東西是固定的,而且我說的不理是我們在旁邊看著,而不干涉。

二、保持平靜、不再情緒化。

很多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多數都有一個焦慮情緒化的媽媽。可是很多媽媽覺得我原來沒有焦慮,都是因為我孩子病了,然後我才焦慮。這種情況當然是可能的,可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焦慮的媽媽,才養育出有心理問題的孩子。我這麼說不是為了給媽媽們扣帽子,而是找到問題的根源,我們才能夠解決辦法。此刻孩子生病了,孩子本身就特別焦慮,如果再加上一個焦慮的媽媽。孩子看到媽媽焦慮,孩子自己會更焦慮。這樣不但幫不了孩子,而且還是雪上加霜。

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孩子,改變的方法就是媽媽做到這幾點

所以我告訴媽媽的第二個方法就是,保持平靜,不再焦慮,不再情緒化。或者這麼說,要媽媽承認自己是一個焦慮的人,承認自己是一個情緒化的人。因為焦慮和情緒化,很容易和孩子發生衝突。有很多媽媽會和孩子三天兩頭衝突,每個人心裡都有火,衝突之後什麼問題解決不了。然後冷戰,然後再慢慢修復兩個人的關係,所以親情關係總是建立不起來。在孩子的心裡是這樣想的,以前你控制我,我病了,你還想控制我。以前我能容忍,因為我沒病。現在我不能容忍了,因為我自己都病了。所以當一個媽媽平靜下來,當一個媽媽不再焦慮,一個不焦慮的媽媽就不會著急,不會上火,更不會出現情緒化,這樣孩子就會慢慢敢靠近媽媽。

三、保持微笑,不再擔心,不再恐懼。

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多數都是敏感的孩子,敏感的孩子內心脆弱。媽媽的喜怒哀樂,孩子都能夠觀察到。一個孩子本來輟學在家,或者說不能工作,他內心已經很自卑了。有的甚至出現自責和羞恥,如果媽媽還用嫌棄,厭惡,批判的眼光,對於很多孩子來說,他的內心就會流血。本來有心理問題的孩子,都是低自尊的孩子。他們沒有自信,他們總想通過外界的肯定和認可才能恢復自己的自信。所以一個媽媽的肢體語言,一個媽媽的心理活動,對孩子影響特別重大。

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孩子,改變的方法就是媽媽做到這幾點

所以我告訴媽媽的第三個方法,就是要保持微笑。是自己焦慮擔心的時候可以看看自己鏡子裡的臉,然後讓自己放鬆。告訴自己,擔心是詛咒,擔心什麼就容易發生什麼。我擔心這麼多年了,現在開始我要學會放下掌控,不再擔心,不再恐懼。因為對於很多媽媽來說,擔心就會覺得我的孩子會越來越重。然後恐懼出現的時候,就會想很多壞的結果。所有的擔心,恐懼都是沒有安全感,我們愛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孩子安全感。允許他用自己的方式療愈自己的內心,他只是內心暫時受傷了,和身體的傷是一樣的。都需要時間來療愈,什麼時候他想開了,要慢慢走過來了。否則我們外界一給他壓力,他只能退縮的更深。

案例:一個高二休學在家有抑鬱症的女孩兒,拒絕諮詢,每天把自己關到屋裡。即使吃飯也不和媽媽見面,媽媽吃完了出去之後。她再出來吃飯,更不要說和媽媽說話了。所以媽媽找到我之後,非常焦慮,痛苦。我首先要媽媽把心中的委屈煩惱都說出來,媽媽說著說著自己哭了起來。在媽媽的心中,女兒是她的全部,因為女兒從小到大學習優秀,又特別懂事兒。特能懂媽媽心裡,知道媽媽需要什麼?所以從小到大一直逼自己拼命的學習,直到考上重點高中,然後自己覺得學不動了。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後斷斷續續上學,直到輟學在家。

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孩子,改變的方法就是媽媽做到這幾點

媽媽省吃儉用,為孩子買學區房兒,一切都為了這個女兒。媽媽說完哭完之後,我就教給媽媽這三點方法,讓她回去做。第二次諮詢來,她就說自己的女兒把門打開了。當然諮詢中清理了媽媽很多不正確的思想,要媽媽從心裡明白焦慮給自己和孩子帶來的問題。清理了媽媽的沒有安全感,然後媽媽找到自己的錯誤認知,當媽媽明白了媽媽心改變的時候,媽媽自己回家主動給女兒道歉。當然女兒是不接受道歉的,可是第二天女兒直接上她的屋裡和她聊天兒。當時給媽媽激動的就掉眼淚了,因為這是幾個月來孩子第一次走進她的臥室。所以只要我們自己改變,我們身心快樂,我們的孩子一定會感受得到,她一定會靠近我們,因為那個焦慮的媽媽變成了一個和藹慈祥的媽媽,孩子看到我們改變,她就會改變。

退一步海闊天空,媽媽們學會退下來。在孩子跟前兒不再那麼強勢,不再把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發洩。傾聽他們,即使他們不說話,我們也要傾聽他們。因為這是尊重,只有我們尊重孩子,孩子才會回饋給我們尊重。否則我們過去怎麼對孩子,她今天就會用我們對她的方式來對我們,因為她一直在我們身邊長大,她的行為只能學爸爸媽媽。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老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三清老師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私信我。(歡迎心理諮詢師合作和投稿)

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孩子,改變的方法就是媽媽做到這幾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