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在老去'

不完美媽媽 游泳 秦小衝 2019-09-16
"
"
故鄉在老去
"
故鄉在老去
故鄉在老去

又是假期,正糾結著帶孩子去哪“看世界”,母親悠悠地來了句:“這麼熱的天,還不如回山裡老家住一陣,消暑又清閒。”想來母親也是盼望我們回去的,畢竟從參加工作以來,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數。於是乾脆哪也不去玩,收拾行李回了老家。

孩子們許久才回一次鄉下,沒了城市鋼筋水泥的束縛,就像一匹撒著歡的小馬兒,在寬敞的房前屋後光著腳丫跑,到清澈見底的河裡游泳,逗弄隨處可見的螞蟻蝸牛等各類小動物。晴朗的夜裡,抬頭便是滿天繁星,放眼就是飛舞螢蟲,真是樂不可支。帶著他們重溫兒時的樂趣,我開心之於卻也生出了些許淡淡的憂傷:故鄉,在老去。

河流在老去

如果說我兒時的記憶百分之九十來源於家門前的那條小河,絕不誇張。捕捉不盡的魚兒、撿拾不清的卵石、任意翻滾的草坪、採摘不窮的野果……小河為我們提供了無盡的遊戲。如今,儘管河水依舊清澈見底,但已難覓魚兒蹤跡,水面不見浪花濺起。河底石頭也蒙上了一層泥沙,咋眼望去,如同老人的眼球般佈滿風霜痕跡,不再光亮如許。就連河岸那片平坦的大草坪,也被年年洪水沖刷得所剩無幾,再無孩童在那嬉戲,空餘一江清水寂寂流。

村莊在老去

記憶中的村莊,總是人來人往。大人們穿梭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孩子們聚集在東家西戶盡情玩笑。最熱鬧的當數村中的小賣部,男人去買菸酒、女人去買針線、孩子去買零食,只要生活中需要用的,一應俱全,那短短三米的狹長櫃檯,在兒時的我眼裡,簡直就是全世界。如今,村莊裡的青壯年幾乎全部外出工作或謀生,孩子也被父母送進城裡上學,儘管一座座新房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拔地而起,但家中大多隻剩上了年紀的老人帶著學齡前的孩子,有的甚至空無一人。每當夜色降臨,少了串門閒聊那陣陣歡笑,缺了照亮家門那盞盞明燈,更讓我感到村莊像遲暮之人少了靈氣。

鄉鄰在老去

最能看出歲月無情的,就是她對人們容顏身軀的改變,尤其是對日日勞作的鄉鄰。那些無比熟悉的慈祥老面孔,已經陸陸續續成為我記憶中的定格,再也不會出現在視線裡。那些曾經讓我抬頭仰望的青壯年,已經逐漸白了雙鬢彎了身軀。我自己,也已經從不諳世事的頑童步入中年裡。就連家門口的桂花樹,也老得失去了生機。

細細想來,故鄉在老去,那只是我割捨不下的回憶。回到現實裡,故鄉更在新起,帶給我許多歡喜:破舊的木屋變成了紅磚白牆的新房,泥濘的道路變成了乾淨平坦的水泥地,私家汽車解決了村莊與城市間的地理距離,無線網絡解決了村莊與世界的溝通距離。綠水青山在守護村民健康的同時,還為大家帶來了發展生態農莊的經濟效益;外出工作學習的村人,只不過順應了城鎮化發展的大潮,我無需對此唏噓;最重要的是不用過多感慨時間無情,其實她始終是不變的存在,變化迭代的一直是我們自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記憶,希望我的孩子長大後回到故鄉,不僅能記起兒時樂趣,還能感受到花草香、鳥蟲鳴、河水清,以及滿天星。

"
故鄉在老去
故鄉在老去

又是假期,正糾結著帶孩子去哪“看世界”,母親悠悠地來了句:“這麼熱的天,還不如回山裡老家住一陣,消暑又清閒。”想來母親也是盼望我們回去的,畢竟從參加工作以來,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數。於是乾脆哪也不去玩,收拾行李回了老家。

孩子們許久才回一次鄉下,沒了城市鋼筋水泥的束縛,就像一匹撒著歡的小馬兒,在寬敞的房前屋後光著腳丫跑,到清澈見底的河裡游泳,逗弄隨處可見的螞蟻蝸牛等各類小動物。晴朗的夜裡,抬頭便是滿天繁星,放眼就是飛舞螢蟲,真是樂不可支。帶著他們重溫兒時的樂趣,我開心之於卻也生出了些許淡淡的憂傷:故鄉,在老去。

河流在老去

如果說我兒時的記憶百分之九十來源於家門前的那條小河,絕不誇張。捕捉不盡的魚兒、撿拾不清的卵石、任意翻滾的草坪、採摘不窮的野果……小河為我們提供了無盡的遊戲。如今,儘管河水依舊清澈見底,但已難覓魚兒蹤跡,水面不見浪花濺起。河底石頭也蒙上了一層泥沙,咋眼望去,如同老人的眼球般佈滿風霜痕跡,不再光亮如許。就連河岸那片平坦的大草坪,也被年年洪水沖刷得所剩無幾,再無孩童在那嬉戲,空餘一江清水寂寂流。

村莊在老去

記憶中的村莊,總是人來人往。大人們穿梭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孩子們聚集在東家西戶盡情玩笑。最熱鬧的當數村中的小賣部,男人去買菸酒、女人去買針線、孩子去買零食,只要生活中需要用的,一應俱全,那短短三米的狹長櫃檯,在兒時的我眼裡,簡直就是全世界。如今,村莊裡的青壯年幾乎全部外出工作或謀生,孩子也被父母送進城裡上學,儘管一座座新房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拔地而起,但家中大多隻剩上了年紀的老人帶著學齡前的孩子,有的甚至空無一人。每當夜色降臨,少了串門閒聊那陣陣歡笑,缺了照亮家門那盞盞明燈,更讓我感到村莊像遲暮之人少了靈氣。

鄉鄰在老去

最能看出歲月無情的,就是她對人們容顏身軀的改變,尤其是對日日勞作的鄉鄰。那些無比熟悉的慈祥老面孔,已經陸陸續續成為我記憶中的定格,再也不會出現在視線裡。那些曾經讓我抬頭仰望的青壯年,已經逐漸白了雙鬢彎了身軀。我自己,也已經從不諳世事的頑童步入中年裡。就連家門口的桂花樹,也老得失去了生機。

細細想來,故鄉在老去,那只是我割捨不下的回憶。回到現實裡,故鄉更在新起,帶給我許多歡喜:破舊的木屋變成了紅磚白牆的新房,泥濘的道路變成了乾淨平坦的水泥地,私家汽車解決了村莊與城市間的地理距離,無線網絡解決了村莊與世界的溝通距離。綠水青山在守護村民健康的同時,還為大家帶來了發展生態農莊的經濟效益;外出工作學習的村人,只不過順應了城鎮化發展的大潮,我無需對此唏噓;最重要的是不用過多感慨時間無情,其實她始終是不變的存在,變化迭代的一直是我們自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記憶,希望我的孩子長大後回到故鄉,不僅能記起兒時樂趣,還能感受到花草香、鳥蟲鳴、河水清,以及滿天星。

故鄉在老去
"
故鄉在老去
故鄉在老去

又是假期,正糾結著帶孩子去哪“看世界”,母親悠悠地來了句:“這麼熱的天,還不如回山裡老家住一陣,消暑又清閒。”想來母親也是盼望我們回去的,畢竟從參加工作以來,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數。於是乾脆哪也不去玩,收拾行李回了老家。

孩子們許久才回一次鄉下,沒了城市鋼筋水泥的束縛,就像一匹撒著歡的小馬兒,在寬敞的房前屋後光著腳丫跑,到清澈見底的河裡游泳,逗弄隨處可見的螞蟻蝸牛等各類小動物。晴朗的夜裡,抬頭便是滿天繁星,放眼就是飛舞螢蟲,真是樂不可支。帶著他們重溫兒時的樂趣,我開心之於卻也生出了些許淡淡的憂傷:故鄉,在老去。

河流在老去

如果說我兒時的記憶百分之九十來源於家門前的那條小河,絕不誇張。捕捉不盡的魚兒、撿拾不清的卵石、任意翻滾的草坪、採摘不窮的野果……小河為我們提供了無盡的遊戲。如今,儘管河水依舊清澈見底,但已難覓魚兒蹤跡,水面不見浪花濺起。河底石頭也蒙上了一層泥沙,咋眼望去,如同老人的眼球般佈滿風霜痕跡,不再光亮如許。就連河岸那片平坦的大草坪,也被年年洪水沖刷得所剩無幾,再無孩童在那嬉戲,空餘一江清水寂寂流。

村莊在老去

記憶中的村莊,總是人來人往。大人們穿梭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孩子們聚集在東家西戶盡情玩笑。最熱鬧的當數村中的小賣部,男人去買菸酒、女人去買針線、孩子去買零食,只要生活中需要用的,一應俱全,那短短三米的狹長櫃檯,在兒時的我眼裡,簡直就是全世界。如今,村莊裡的青壯年幾乎全部外出工作或謀生,孩子也被父母送進城裡上學,儘管一座座新房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拔地而起,但家中大多隻剩上了年紀的老人帶著學齡前的孩子,有的甚至空無一人。每當夜色降臨,少了串門閒聊那陣陣歡笑,缺了照亮家門那盞盞明燈,更讓我感到村莊像遲暮之人少了靈氣。

鄉鄰在老去

最能看出歲月無情的,就是她對人們容顏身軀的改變,尤其是對日日勞作的鄉鄰。那些無比熟悉的慈祥老面孔,已經陸陸續續成為我記憶中的定格,再也不會出現在視線裡。那些曾經讓我抬頭仰望的青壯年,已經逐漸白了雙鬢彎了身軀。我自己,也已經從不諳世事的頑童步入中年裡。就連家門口的桂花樹,也老得失去了生機。

細細想來,故鄉在老去,那只是我割捨不下的回憶。回到現實裡,故鄉更在新起,帶給我許多歡喜:破舊的木屋變成了紅磚白牆的新房,泥濘的道路變成了乾淨平坦的水泥地,私家汽車解決了村莊與城市間的地理距離,無線網絡解決了村莊與世界的溝通距離。綠水青山在守護村民健康的同時,還為大家帶來了發展生態農莊的經濟效益;外出工作學習的村人,只不過順應了城鎮化發展的大潮,我無需對此唏噓;最重要的是不用過多感慨時間無情,其實她始終是不變的存在,變化迭代的一直是我們自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記憶,希望我的孩子長大後回到故鄉,不僅能記起兒時樂趣,還能感受到花草香、鳥蟲鳴、河水清,以及滿天星。

故鄉在老去
故鄉在老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