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給孩子物質獎勵嗎?別害ta了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lucky

你還在給孩子物質獎勵嗎?別害ta了

前幾天,和幾個朋友一起吃飯。

老媽子們聚在一起,三句話離不開吐槽孩子。有位不無感慨地說:“我對孩子真的沒有別的要求,只希望有一天,他能不用催不用逼,自覺主動地作業、練鋼琴......”

剛說完,一桌子老母親群情激動,就差拍桌子了:Me too!Me too!

為了讓孩子乾點事,老母親可算是操碎了心。連哄帶騙、威逼利誘,“無所不用其極”。

其中,“利誘”也就是物質獎勵,最省力,不費腦細胞,不用破壞親子關係,雙方都能樂呵呵。還真應了那句話,“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事”。

但,有位朋友提出了異議,物質獎勵是見效快,失效更快。

為了讓他兒子多下棋、認真下棋,他爸答應每贏一盤棋就獎勵額他10塊錢,這樣他就能攢錢買他想要的玩具了。開始的時候,他兒子的確很積極,每天纏著爸爸下棋,非要贏不可。但當他贏到10盤,攢夠了買玩具的錢後,就再也不找爸爸下棋了。

1物質獎勵扼殺內驅力,要不得

學過經濟學的朋友都知道,經濟學有個基本假設:人的本性是逐利的。

員工會為了得到更高的薪酬,更加努力地的工作。認識到金錢價值的孩子也會如此。

但後來,一些管理學家比如赫茲伯格的研究發現,再高的工資也不能真正激發員工的工作內驅力,而對工資些許的不滿意就能讓他們消極怠工,甚至離職。

1971年,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教授通過實驗也在孩子身上發現了類似的“德西效應”。

你還在給孩子物質獎勵嗎?別害ta了

德西教授隨機邀請了一些大學生,來到實驗室解決一些智力題。

第一階段,所有的大學生都是在沒有物質獎勵的情況下解題;第二階段,將大學生分為兩組,一組大學生被告知,完成一個難題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另一組大學生還是在沒有報酬的情況下解題;第三階段,讓兩組大學生都先休息一下,原地自由活動,並把他們是否繼續解題作為喜愛這項活動的程度指標。

結果發現,獎勵組的大學生在第二階段確實十分努力,但在休息時間繼續解題的人數很少,表現出較低的興趣與努力程度。

而無獎勵組,則有更多大學生在休息時間繼續解題,表現出更高的興趣與努力程度。

因此,德西得出結論,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在外加報酬(1美元)和內感報酬(解題的樂趣)兼得的時候,外加報酬不但不會增強內感報酬,反而會減低內感報酬。

用通俗的話說:當孩子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或內驅力時,用物質獎勵來激發他是有效的;但當他已經對這件事物產生興趣或內驅力,一味的物質獎勵,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內驅力,轉而將獲得物質獎勵作為目標。一旦物質獎勵失去吸引力,就停止追求目標了。

《獎勵的懲罰》的作者,也曾分享過外在獎勵會消除孩子內驅力的經典例子:

一位老人整天被樓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在交涉無果後,老人就每天給孩子們兩塊錢,讓他們來踢球。後來老人給的錢越來越少,最後一毛錢也不給了。再想讓孩子們免費踢球給自己看,小孩子們知道後很生氣,就再也不來踢球了。

由此可以看出,物質獎勵最終的無效,根源在於它無法真正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反而會讓孩子的關注點從內在轉移到外在的誘因上,破壞了他對某件事物的興趣和動機。

你還在給孩子物質獎勵嗎?別害ta了

知乎提到育兒十大誤區中,物質獎勵位列其中

2物質獎勵破壞創造性,需謹慎

TED有場名叫的《令人驚訝的動機科學》演講,也曾分享一些行為科學實驗,並用“一根蠟燭”打破了人們對物質獎勵的迷思。

令人驚訝的動機科學 | 18'37'',想看的私信我”物質獎勵“噢~

1945年,心理學家Karl Duncker設計了一個實驗名叫“蠟燭難題”(Candle Problem)

參與者被邀請到一個房間,裡面準備了一根蠟燭、一盒圖釘和火柴,他們需要完成這樣一個任務:把蠟燭釘到牆上,且不能讓蠟油滴到桌上。

你還在給孩子物質獎勵嗎?別害ta了

有些困難是吧?

但過了5-10分鐘以後,大部分參與者都克服了“功能固化”的思維,想出瞭解決辦法:把放圖釘的盒子變成燭臺,把燭臺釘在牆上。

你還在給孩子物質獎勵嗎?別害ta了

後來,普林斯頓大學的Sam Glucksberg教授調整了這個實驗,在維持任務不變的情況下,但將參與實驗者進行了分組。

第一組,僅對他們完成任務用時進行計時。第二組,在計時的同時,宣佈將對前25%完成任務的人獎勵5美元,最快完成任務的人獎勵20美元。

但實驗結果真的令人驚訝:實施物質獎勵的第二組平均用時比第一組還要慢了三分半鐘!

後來,Glucksberg教授再次調整了實驗的方法:在發佈任務前,把圖釘從盒子裡拿出來,放在桌子上。

你還在給孩子物質獎勵嗎?別害ta了

實驗結果發生了變化,物質獎勵組的平均用時比其他組減少了。

Sam Glucksberg教授認為,解讀如此矛盾結果的關鍵在於,任務性質的變化。第一次實驗中,圖釘盒子作為容器,功能被固化了,參與者需要打破這種固定思維,才能創造出解決辦法。而第二次實驗,提前幫助參與者打破了這種固定思維,問題變得更加容易常規。

於是,Glucksberg教授這樣解讀物質獎勵的“無效性”

  • 物質獎勵並非永遠無效,在某些情況下,比如簡單重複性的任務情境下,它確實能激發人們的內在動機;
  • 但在更需要創造性的任務情境下,物質獎勵反而會限制想象力、讓人目光狹隘,發揮了負面的作用。

用通俗的話來說,也許我們能用零花錢來鼓勵孩子做家務(即使有效,也是短期的),但我們很難用零花錢來鼓勵孩子做作業、練鋼琴、下象棋,最起碼不能真正有效地讓他投入身心地去做這些事情。

他們是坐在那裡了,但心不知道早飛哪裡去了。

3精神獎勵不是萬能的,有技巧

既然物質獎勵行不通,那我們用用精神獎勵吧。

簡單來說,精神獎勵就是對孩子說一些表揚的話語,對孩子的行為表示認可和讚賞。

走過上一代的打壓教育、嚴厲教育、懲罰教育後,我們這一代父母很想避開這個坑,讓自己的孩子在一種“民主、鼓勵、表揚”的話語氛圍中成長,從而讓他變得更加優秀、自信。

但是,表揚同樣也存在很多灰色地帶,就如同過度的批評會造成孩子自卑,過度、不合適的表揚同樣也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首先,孩子並不會因為隨便的表揚而變自信,相反,他們會變得敏感、脆弱、自戀思維越來越固定化。他們會拒絕接受挑戰和承擔風險,擔心搞砸了,自己看起來“不聰明”、“很蠢”,長此以往,他們慢慢失去了對學習的積極性。

你還在給孩子物質獎勵嗎?別害ta了

其次,孩子也會把追求家長的表揚作為完成某事的最終目的,而慢慢失去內在的內驅力,就如同追求物質獎勵一樣,如果沒有得到表揚,他們很有可能就會放棄做某事。

《無條件養育》的作者艾爾菲·科恩,提醒父母要留心表揚產生的影響

回想一下,孩子有沒有經常問到以下類似的問題?

“你喜歡嗎?”“我做得好嗎?”“你為我感到驕傲嗎?”“我做對了嗎?”

如果答案是“有”,那麼就需要停止這種表揚了。

但,正確的表揚還是需要的。

科恩提示我們:在給予孩子評價的同時,要加上“細節描述”和“啟發式提問”

“細節描述”的意思是,對孩子的表揚一定要具體明確,要表揚過程而不是結果,比如他的努力、專注、堅持、創意、策略等等。

孩子正在畫畫,我們不要說:“寶貝,你畫的真好看”,而是把我們看到的細節說出來,“你專注地畫了三幅畫,有房子,蘋果樹,小草,小鳥,用了很多色彩,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

你還在給孩子物質獎勵嗎?別害ta了

掌握了“細節描述表揚法”之後,我們可以嘗試挑戰“啟發式提問表揚法”:可以問問孩子對於他自己的行為作何感想。這樣會促使孩子做有用的反思,反思為何這樣做比那樣做好。

比如,當孩子完成了一篇作文、一張畫、或一件手工作品時,我們可以邀請孩子思考自己取得了什麼成功以及如何取得了成功。

這樣做能激勵孩子去取得更大進步,滋養對任務本身的興趣,而不是說一句“你真棒”,把孩子的將注意力從任務本身轉移到父母的反應上。

川媽說說

之前寫過關於懲罰、表揚無效的文章(閱讀鏈接再後面的推薦閱讀),今天終於補齊了剩餘的那塊——獎勵

除了各自的弊端之外,獎勵、懲罰、表揚這三者還會引發共同的問題。

當我們懲罰孩子或採用“暫停”方法時,實際上向孩子表達這樣的意思:如果他們做了令我們不滿意的事,我們就會給他們製造不愉快。表揚和獎勵也好不到哪裡去,實際上是在告訴孩子:如果他們做了令我們滿意的事,我們就會給他們點甜頭。

慢慢地,孩子會“悟”出其中的因果關係:當他的行為讓爸媽滿意時,爸媽就給予他們愛;當他的行為讓他們不滿意時,爸媽就收回對他的愛。

噢!原來,爸媽對他的愛是有條件的。親子關係的裂痕,也許就會由此產生。

所以,才會建議大家使用精神鼓勵時,一定要淡化父母的態度,要更加客觀具體,要更多鼓勵孩子去審視自己的努力。

唯有更加科學合理地激勵孩子,才能保護好孩子彌足珍貴的內驅力,不用靠外力去威逼利誘。

我們才能真正輕鬆一點。

推薦閱讀:

這5步行動指南比懲罰孩子管用多了!

你還在表揚孩子嗎?別害他了!

別再給孩子物質獎勵了,要孩子做某件事,這樣獎勵更有效

mom看世界:踐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養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與我攜手同行。對啦,目前我在“頭條號、公眾號”兩個平臺發佈文章,名字均為【mom看世界】,歡迎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