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升級版的自己,差的是這種思維模式

有這樣一個人, 從小父母離異,經常被繼父虐待,進過收容所,入過監獄。結婚後的積蓄全部用來推銷醫療設備卻陷入深深的財務危機。妻子忍受不了這種生活扔下他和兒子離去,他只能帶著兒子睡公廁、教堂,排隊等待救濟,甚至賣血來維持生存。

這樣的生活很慘,也看不到什麼希望。

但他卻從未因此而放棄成長,克服各種困難,經歷了常人難以估計的艱辛,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為了一名股票經紀人,實現了財富自由。

他就是美國著名的商人、投資家克里斯·加德納,也是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的主角原型。

在克里斯·加德納的逆襲中,你能看到什麼?是他堅韌的性格、不服輸的本能,還是對兒子的愛?

以上都有,但更重要的,則是他不為自己設限、不懼怕失敗的成長型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讓他無論在什麼樣的境遇之下,都可以快速調整,適應變化,並獲得成功。

那麼, 什麼是成長型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與固定的思維模式有何不同?我們如何能成為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卡羅爾·德韋克博士的《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這本書,會給我們答案。

你與升級版的自己,差的是這種思維模式

卡羅爾·德韋克博士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他通過成長型思維模式與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分析和對比,告訴我們人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改變我們的認知和能力,以成長型思維模式看待問題,我們就會擁有超強的復原力、承受力和行動力,從而獲得成功。

01 什麼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人們普遍認為只有具有一定智力水平的人,才能夠做出一定的成績。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對於智力水平有兩種表述,你看你傾向於哪一種呢?

1、人們的智力水平幾乎是固定的,不會有太多的改變

2、人們能夠通過努力來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

如果你傾向於第一個說法,將智力水平看成是一個恆定不變的事實,這就屬於固定型思維。

而如果你傾向於第二種說法,把智力看成是一個可以增長的量,這就屬於成長型思維模式。

達爾文和托爾斯泰,在小的時候就被看作是很普通的孩子,著名的高爾夫球運動員本·霍根童年時肢體完全不協調;被評為20世紀最重要的攝影藝術家的辛迪·謝爾曼,卻沒有通過她接受的第一個攝影課程的考試。

但這些人依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關鍵就在於他們具有成長型的思維模式。

你與升級版的自己,差的是這種思維模式

除此之外,德韋克博士認為,成長型思維模式,“改變了失敗的意義”。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劉嘉教授,對於成長型思維模式有這樣一種表述:“成長型思維的核心,其實是你如何看待失敗”。

擁有固定性思維模式的人,認為失敗代表了自己的能力水平不行,而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則認為失敗是一種很好的反饋,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和思考方式,來扭轉失敗的局面。

我們來總結一下的話,成長型思維是這樣一種思維:

1、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並且願意為之付出堅持和努力

2、不把失敗看成是無法改變事情,不歸咎於自身的能力。

02 成長型思維模式與固定型思維模式有什麼不同

德韋克博士認為,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主要是努力的結果,相信自己可以通過“成長”達到一種更高的狀態。

但很多人擁有的則是另外一種思維模式,即固定型思維模式。

那兩種思維模式究竟有何不同呢?

在《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這本書中,提供了一張圖,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圖中很清晰地看出在《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這本書中,來。

你與升級版的自己,差的是這種思維模式

圖片來自《終身成長》內頁

如果你是固定型思維模式,那麼你會傾向於認為,人的智力是固定不變的,但是又會產生一種想要自己變得聰明的慾望。在遇到困難和阻礙時,又總是容易逃避和自我放棄,理由就是:我可能還是智力不行、水平太低,即使是努力了,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一旦遇到失敗,結果就更糟了,不但看不到失敗帶來的反饋,反而還將別人的成功當成是對自己的威脅。

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人的智力是可以通過努力得到提高的,於是他們勇於迎接挑戰,面對挫折堅持不懈,進行大量的刻意練習,從失敗中獲得反饋,改進下一步的方案,並從他人的成功中獲得經驗,學到新知,促進自我的成長。

正如著名的棒球手阿萊克斯·羅德克立茲所說:“你要麼成功,要麼失敗”。而其中的關鍵就是,你可以成為一個決定自己未來方向的人,那麼你是否想培養自己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呢?

你與升級版的自己,差的是這種思維模式

03 如何成為一個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

“成長就是你主觀世界遇到客觀世界之間的那條溝,你掉下去了,叫挫折,爬出來了,叫成長。”這是羅振宇關於成長的一段演講。

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呢?

第一步:接受。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部分固定思維模式,每個人都是成長型思維模式與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合體。我們接受自己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維模式這個現實,並不是說要讓它高頻率出現來控制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相反,我們是要在這種思維模式出現時,接受它會帶給我們的危害,直面現實。

第二步:觀察

觀察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哪一個方面會容易激發你的固定型思維模式?

我們可以對照剛才的圖中的對比。比如,有很多會容易在面對失敗的時候,被激發出固定思維模式。遇到大大小小的失敗,這些人就會覺得:“我就是能力不足。我永遠也成不了那樣的人。我還是就這樣吧!”也有的人在面對新的挑戰的時候,不斷地跟自己說:“放棄吧,你做不到的,還是去做點簡單的事情吧!”

你也可以參照二者的對比,觀察一下你自己的情況。

第三步:命名

想清楚自己身上有哪些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格,並且為它取一個名字,可以是一本書、一部電影裡的名字,或者乾脆給它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名字,來提醒自己你可不想成為這樣的人。

就好像我們常說的,腦子裡總有兩個“小人兒”在打架,他們兩個其實就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那麼,為另外一個阻礙你進步的“小人兒”取一個名字吧!

第四步:教育

對取號名字的“小人兒”進行教育,讓它和你一塊兒成長。比如,我們把這個“小人兒”取名為杜安。

當你遇到挫折、失敗的時候,杜安就會出來。你不用去理會他,就讓他自己跳舞、唱歌。等他稍微安靜一些的時候,你可對他說:我知道自己現在還不是很擅長這件事,不過我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麼,請你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再來試一下。

你與升級版的自己,差的是這種思維模式

其實,固定型思維模式也不是我們要去唯恐避之不及的事情,相反,他的出現是對我們的一種本能的安全感的保護和守護。不過因為他自身思維模式的限制,不能夠想出什麼好的方法去幫助你。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用成長型的思維模式來幫助他,接受挑戰,不要放棄,敢於堅持。

這也是我們每個人成長必經的過程。

《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對於每一個想要追求進步、獲得成長的人來講,都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它不僅提供了豐富易懂的理論,還告訴了我們具體可行的方法。如果我們能夠按這個方法來踐行,那麼我們的思想和生活,將會發生徹底的改變。

成長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需要不斷地“教育”和修正思維模式,在不斷的反饋和修正中,真正成長起來。

你與升級版的自己,差的是這種思維模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