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不完美媽媽 玩具 卡爾森 動畫 斯坦福大學 詩經 家有萌娃學育兒 2019-08-11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謂自控力,就是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的正確控制

上面提到的天宇和那些“熊孩子”也跟“棉花糖實驗”中,那些沒有忍住而選擇吃糖的孩子一樣,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做事容易衝動、喜歡動手

比如孩子在家裡寫作業,一會跑廚房去看看媽媽在幹嘛;一會去廁所洗洗手;一會摳摳橡皮檫。走來走去,動來動去,就是不能安靜下來好好完成作業。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謂自控力,就是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的正確控制

上面提到的天宇和那些“熊孩子”也跟“棉花糖實驗”中,那些沒有忍住而選擇吃糖的孩子一樣,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做事容易衝動、喜歡動手

比如孩子在家裡寫作業,一會跑廚房去看看媽媽在幹嘛;一會去廁所洗洗手;一會摳摳橡皮檫。走來走去,動來動去,就是不能安靜下來好好完成作業。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我們平時總說自己的子有拖延症、磨磨蹭蹭,就是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拖拉,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幹擾。

在情緒上缺乏控制,遇到事情喜歡發火、易怒

上面提到的天宇在媽媽拿走了他的玩具中之後,感覺到生氣,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導致他做出扔東西的行為。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謂自控力,就是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的正確控制

上面提到的天宇和那些“熊孩子”也跟“棉花糖實驗”中,那些沒有忍住而選擇吃糖的孩子一樣,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做事容易衝動、喜歡動手

比如孩子在家裡寫作業,一會跑廚房去看看媽媽在幹嘛;一會去廁所洗洗手;一會摳摳橡皮檫。走來走去,動來動去,就是不能安靜下來好好完成作業。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我們平時總說自己的子有拖延症、磨磨蹭蹭,就是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拖拉,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幹擾。

在情緒上缺乏控制,遇到事情喜歡發火、易怒

上面提到的天宇在媽媽拿走了他的玩具中之後,感覺到生氣,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導致他做出扔東西的行為。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正所謂“熊孩子”無處不在,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1) 、生理原因—受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影響

什麼是多巴胺?

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維德.卡爾森等三人研究得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由腦內分泌,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謂自控力,就是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的正確控制

上面提到的天宇和那些“熊孩子”也跟“棉花糖實驗”中,那些沒有忍住而選擇吃糖的孩子一樣,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做事容易衝動、喜歡動手

比如孩子在家裡寫作業,一會跑廚房去看看媽媽在幹嘛;一會去廁所洗洗手;一會摳摳橡皮檫。走來走去,動來動去,就是不能安靜下來好好完成作業。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我們平時總說自己的子有拖延症、磨磨蹭蹭,就是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拖拉,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幹擾。

在情緒上缺乏控制,遇到事情喜歡發火、易怒

上面提到的天宇在媽媽拿走了他的玩具中之後,感覺到生氣,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導致他做出扔東西的行為。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正所謂“熊孩子”無處不在,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1) 、生理原因—受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影響

什麼是多巴胺?

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維德.卡爾森等三人研究得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由腦內分泌,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有心理學家曾經對幾百名青少年兒童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當這些青少年兒童在玩遊戲的時候,大腦中會持續地分泌多巴胺,使他們的大腦保持亢奮。

而學習的能力是取決於大腦前額葉的活躍程度,當孩子的前額葉沒有被刺激,並沒有被髮展起來的時候,他控制自己的學習的能力就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孩子寫作業時,基本上一個小時都很難集中精神,但是你如果讓他去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別說一個小時了,他不說話、不喝水,都能一直保持這種亢奮的狀態。

所以有時候孩子缺乏自控力,其實跟他的生理狀態有關。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謂自控力,就是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的正確控制

上面提到的天宇和那些“熊孩子”也跟“棉花糖實驗”中,那些沒有忍住而選擇吃糖的孩子一樣,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做事容易衝動、喜歡動手

比如孩子在家裡寫作業,一會跑廚房去看看媽媽在幹嘛;一會去廁所洗洗手;一會摳摳橡皮檫。走來走去,動來動去,就是不能安靜下來好好完成作業。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我們平時總說自己的子有拖延症、磨磨蹭蹭,就是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拖拉,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幹擾。

在情緒上缺乏控制,遇到事情喜歡發火、易怒

上面提到的天宇在媽媽拿走了他的玩具中之後,感覺到生氣,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導致他做出扔東西的行為。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正所謂“熊孩子”無處不在,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1) 、生理原因—受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影響

什麼是多巴胺?

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維德.卡爾森等三人研究得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由腦內分泌,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有心理學家曾經對幾百名青少年兒童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當這些青少年兒童在玩遊戲的時候,大腦中會持續地分泌多巴胺,使他們的大腦保持亢奮。

而學習的能力是取決於大腦前額葉的活躍程度,當孩子的前額葉沒有被刺激,並沒有被髮展起來的時候,他控制自己的學習的能力就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孩子寫作業時,基本上一個小時都很難集中精神,但是你如果讓他去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別說一個小時了,他不說話、不喝水,都能一直保持這種亢奮的狀態。

所以有時候孩子缺乏自控力,其實跟他的生理狀態有關。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2)、環境造成的心理原因

孩子缺乏自控力除了跟他自身的身體原因有關,還有很大一部分受他所處環境和行為的影響

① 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設立好的行為準則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只是一味地寵愛,並沒有教會孩子,在什麼場合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做事情沒有一個行為準則的約束,當他慢慢長大了,他就只能按照自己的行為習慣和喜好來行事。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謂自控力,就是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的正確控制

上面提到的天宇和那些“熊孩子”也跟“棉花糖實驗”中,那些沒有忍住而選擇吃糖的孩子一樣,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做事容易衝動、喜歡動手

比如孩子在家裡寫作業,一會跑廚房去看看媽媽在幹嘛;一會去廁所洗洗手;一會摳摳橡皮檫。走來走去,動來動去,就是不能安靜下來好好完成作業。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我們平時總說自己的子有拖延症、磨磨蹭蹭,就是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拖拉,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幹擾。

在情緒上缺乏控制,遇到事情喜歡發火、易怒

上面提到的天宇在媽媽拿走了他的玩具中之後,感覺到生氣,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導致他做出扔東西的行為。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正所謂“熊孩子”無處不在,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1) 、生理原因—受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影響

什麼是多巴胺?

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維德.卡爾森等三人研究得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由腦內分泌,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有心理學家曾經對幾百名青少年兒童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當這些青少年兒童在玩遊戲的時候,大腦中會持續地分泌多巴胺,使他們的大腦保持亢奮。

而學習的能力是取決於大腦前額葉的活躍程度,當孩子的前額葉沒有被刺激,並沒有被髮展起來的時候,他控制自己的學習的能力就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孩子寫作業時,基本上一個小時都很難集中精神,但是你如果讓他去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別說一個小時了,他不說話、不喝水,都能一直保持這種亢奮的狀態。

所以有時候孩子缺乏自控力,其實跟他的生理狀態有關。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2)、環境造成的心理原因

孩子缺乏自控力除了跟他自身的身體原因有關,還有很大一部分受他所處環境和行為的影響

① 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設立好的行為準則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只是一味地寵愛,並沒有教會孩子,在什麼場合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做事情沒有一個行為準則的約束,當他慢慢長大了,他就只能按照自己的行為習慣和喜好來行事。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這就是我們多說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蠻橫。其實孩子這些不良行為,歸根究底也還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

② 、父母“代勞”太多,管的太細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把自己的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幹。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學習,父母全都幫孩子安排好得妥妥帖帖。孩子只要按照父母的計劃來實施就可以了。作為一個完全具有自我行為能力和自我意識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沒有思考的空間。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謂自控力,就是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的正確控制

上面提到的天宇和那些“熊孩子”也跟“棉花糖實驗”中,那些沒有忍住而選擇吃糖的孩子一樣,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做事容易衝動、喜歡動手

比如孩子在家裡寫作業,一會跑廚房去看看媽媽在幹嘛;一會去廁所洗洗手;一會摳摳橡皮檫。走來走去,動來動去,就是不能安靜下來好好完成作業。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我們平時總說自己的子有拖延症、磨磨蹭蹭,就是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拖拉,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幹擾。

在情緒上缺乏控制,遇到事情喜歡發火、易怒

上面提到的天宇在媽媽拿走了他的玩具中之後,感覺到生氣,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導致他做出扔東西的行為。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正所謂“熊孩子”無處不在,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1) 、生理原因—受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影響

什麼是多巴胺?

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維德.卡爾森等三人研究得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由腦內分泌,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有心理學家曾經對幾百名青少年兒童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當這些青少年兒童在玩遊戲的時候,大腦中會持續地分泌多巴胺,使他們的大腦保持亢奮。

而學習的能力是取決於大腦前額葉的活躍程度,當孩子的前額葉沒有被刺激,並沒有被髮展起來的時候,他控制自己的學習的能力就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孩子寫作業時,基本上一個小時都很難集中精神,但是你如果讓他去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別說一個小時了,他不說話、不喝水,都能一直保持這種亢奮的狀態。

所以有時候孩子缺乏自控力,其實跟他的生理狀態有關。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2)、環境造成的心理原因

孩子缺乏自控力除了跟他自身的身體原因有關,還有很大一部分受他所處環境和行為的影響

① 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設立好的行為準則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只是一味地寵愛,並沒有教會孩子,在什麼場合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做事情沒有一個行為準則的約束,當他慢慢長大了,他就只能按照自己的行為習慣和喜好來行事。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這就是我們多說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蠻橫。其實孩子這些不良行為,歸根究底也還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

② 、父母“代勞”太多,管的太細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把自己的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幹。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學習,父母全都幫孩子安排好得妥妥帖帖。孩子只要按照父母的計劃來實施就可以了。作為一個完全具有自我行為能力和自我意識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沒有思考的空間。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婷婷是個可愛乖巧的女孩子,全家人都把她當“公主”般地捧在手心裡疼著。特別是婷婷媽媽,更是從小到大,把婷婷照顧得非常周到。每天穿什麼衣服,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晚上在家那個時間該做哪些事情,媽媽全都事無鉅細地制定了一個周詳的計劃表。婷婷主要每天按照媽媽的計劃表來做就可以了。

這樣在父母安排下生活的孩子,他們的自控力也是很差的。

③、沒有正確的情緒控制管理能力

一個人的行為和情緒是有著密切關聯的。當他的情緒發生變化時,如果不能及時控制處理好即將爆發的負面情緒,他就會做出一些相應的、符合他當前情緒的行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也是孩子缺乏自控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謂自控力,就是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的正確控制

上面提到的天宇和那些“熊孩子”也跟“棉花糖實驗”中,那些沒有忍住而選擇吃糖的孩子一樣,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做事容易衝動、喜歡動手

比如孩子在家裡寫作業,一會跑廚房去看看媽媽在幹嘛;一會去廁所洗洗手;一會摳摳橡皮檫。走來走去,動來動去,就是不能安靜下來好好完成作業。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我們平時總說自己的子有拖延症、磨磨蹭蹭,就是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拖拉,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幹擾。

在情緒上缺乏控制,遇到事情喜歡發火、易怒

上面提到的天宇在媽媽拿走了他的玩具中之後,感覺到生氣,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導致他做出扔東西的行為。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正所謂“熊孩子”無處不在,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1) 、生理原因—受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影響

什麼是多巴胺?

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維德.卡爾森等三人研究得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由腦內分泌,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有心理學家曾經對幾百名青少年兒童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當這些青少年兒童在玩遊戲的時候,大腦中會持續地分泌多巴胺,使他們的大腦保持亢奮。

而學習的能力是取決於大腦前額葉的活躍程度,當孩子的前額葉沒有被刺激,並沒有被髮展起來的時候,他控制自己的學習的能力就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孩子寫作業時,基本上一個小時都很難集中精神,但是你如果讓他去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別說一個小時了,他不說話、不喝水,都能一直保持這種亢奮的狀態。

所以有時候孩子缺乏自控力,其實跟他的生理狀態有關。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2)、環境造成的心理原因

孩子缺乏自控力除了跟他自身的身體原因有關,還有很大一部分受他所處環境和行為的影響

① 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設立好的行為準則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只是一味地寵愛,並沒有教會孩子,在什麼場合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做事情沒有一個行為準則的約束,當他慢慢長大了,他就只能按照自己的行為習慣和喜好來行事。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這就是我們多說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蠻橫。其實孩子這些不良行為,歸根究底也還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

② 、父母“代勞”太多,管的太細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把自己的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幹。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學習,父母全都幫孩子安排好得妥妥帖帖。孩子只要按照父母的計劃來實施就可以了。作為一個完全具有自我行為能力和自我意識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沒有思考的空間。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婷婷是個可愛乖巧的女孩子,全家人都把她當“公主”般地捧在手心裡疼著。特別是婷婷媽媽,更是從小到大,把婷婷照顧得非常周到。每天穿什麼衣服,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晚上在家那個時間該做哪些事情,媽媽全都事無鉅細地制定了一個周詳的計劃表。婷婷主要每天按照媽媽的計劃表來做就可以了。

這樣在父母安排下生活的孩子,他們的自控力也是很差的。

③、沒有正確的情緒控制管理能力

一個人的行為和情緒是有著密切關聯的。當他的情緒發生變化時,如果不能及時控制處理好即將爆發的負面情緒,他就會做出一些相應的、符合他當前情緒的行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也是孩子缺乏自控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一個美國心理學家曾說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是完成目標最大的絆腳石。”

當我們遇到一個所謂的“熊孩子”的時候,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好自己,這是作為父母的我們感到最為煩惱的事情。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應該怎麼做

01、“身教”重於“言教”,父母以身作則,發揮榜樣的力量

  •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所說的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裡指的不只是孩子的情緒控制,還包括父母的情緒控制能力。

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很“熊”,並不是孩子的行為有多糟糕,而是我們作為父母自身的負面情緒沒有控制好。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謂自控力,就是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的正確控制

上面提到的天宇和那些“熊孩子”也跟“棉花糖實驗”中,那些沒有忍住而選擇吃糖的孩子一樣,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做事容易衝動、喜歡動手

比如孩子在家裡寫作業,一會跑廚房去看看媽媽在幹嘛;一會去廁所洗洗手;一會摳摳橡皮檫。走來走去,動來動去,就是不能安靜下來好好完成作業。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我們平時總說自己的子有拖延症、磨磨蹭蹭,就是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拖拉,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幹擾。

在情緒上缺乏控制,遇到事情喜歡發火、易怒

上面提到的天宇在媽媽拿走了他的玩具中之後,感覺到生氣,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導致他做出扔東西的行為。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正所謂“熊孩子”無處不在,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1) 、生理原因—受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影響

什麼是多巴胺?

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維德.卡爾森等三人研究得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由腦內分泌,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有心理學家曾經對幾百名青少年兒童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當這些青少年兒童在玩遊戲的時候,大腦中會持續地分泌多巴胺,使他們的大腦保持亢奮。

而學習的能力是取決於大腦前額葉的活躍程度,當孩子的前額葉沒有被刺激,並沒有被髮展起來的時候,他控制自己的學習的能力就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孩子寫作業時,基本上一個小時都很難集中精神,但是你如果讓他去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別說一個小時了,他不說話、不喝水,都能一直保持這種亢奮的狀態。

所以有時候孩子缺乏自控力,其實跟他的生理狀態有關。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2)、環境造成的心理原因

孩子缺乏自控力除了跟他自身的身體原因有關,還有很大一部分受他所處環境和行為的影響

① 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設立好的行為準則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只是一味地寵愛,並沒有教會孩子,在什麼場合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做事情沒有一個行為準則的約束,當他慢慢長大了,他就只能按照自己的行為習慣和喜好來行事。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這就是我們多說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蠻橫。其實孩子這些不良行為,歸根究底也還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

② 、父母“代勞”太多,管的太細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把自己的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幹。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學習,父母全都幫孩子安排好得妥妥帖帖。孩子只要按照父母的計劃來實施就可以了。作為一個完全具有自我行為能力和自我意識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沒有思考的空間。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婷婷是個可愛乖巧的女孩子,全家人都把她當“公主”般地捧在手心裡疼著。特別是婷婷媽媽,更是從小到大,把婷婷照顧得非常周到。每天穿什麼衣服,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晚上在家那個時間該做哪些事情,媽媽全都事無鉅細地制定了一個周詳的計劃表。婷婷主要每天按照媽媽的計劃表來做就可以了。

這樣在父母安排下生活的孩子,他們的自控力也是很差的。

③、沒有正確的情緒控制管理能力

一個人的行為和情緒是有著密切關聯的。當他的情緒發生變化時,如果不能及時控制處理好即將爆發的負面情緒,他就會做出一些相應的、符合他當前情緒的行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也是孩子缺乏自控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一個美國心理學家曾說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是完成目標最大的絆腳石。”

當我們遇到一個所謂的“熊孩子”的時候,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好自己,這是作為父母的我們感到最為煩惱的事情。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應該怎麼做

01、“身教”重於“言教”,父母以身作則,發揮榜樣的力量

  •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所說的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裡指的不只是孩子的情緒控制,還包括父母的情緒控制能力。

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很“熊”,並不是孩子的行為有多糟糕,而是我們作為父母自身的負面情緒沒有控制好。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以,我們首先要在孩子的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情緒的穩定。這樣孩子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中,也能做到不亂髮脾氣、把自己控制在一個好的情緒狀態裡。

  • 教育孩子,多做少說,改變自己,影響孩子

有的父母在說孩子寫作業不認真,半天都憋不出一個字的時候,想一想自己在幹嘛?是不是電視機、手機一直開著,電視劇、球賽看得昏天暗地?等發現孩子沒有按照你的要求做到時,是不是又要開啟新一輪的喋喋不休的“口水大戰”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同時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平時我們都沒有做到控制自己的行為,又為何要用更高的尺度來要求孩子呢!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謂自控力,就是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的正確控制

上面提到的天宇和那些“熊孩子”也跟“棉花糖實驗”中,那些沒有忍住而選擇吃糖的孩子一樣,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做事容易衝動、喜歡動手

比如孩子在家裡寫作業,一會跑廚房去看看媽媽在幹嘛;一會去廁所洗洗手;一會摳摳橡皮檫。走來走去,動來動去,就是不能安靜下來好好完成作業。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我們平時總說自己的子有拖延症、磨磨蹭蹭,就是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拖拉,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幹擾。

在情緒上缺乏控制,遇到事情喜歡發火、易怒

上面提到的天宇在媽媽拿走了他的玩具中之後,感覺到生氣,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導致他做出扔東西的行為。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正所謂“熊孩子”無處不在,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1) 、生理原因—受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影響

什麼是多巴胺?

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維德.卡爾森等三人研究得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由腦內分泌,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有心理學家曾經對幾百名青少年兒童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當這些青少年兒童在玩遊戲的時候,大腦中會持續地分泌多巴胺,使他們的大腦保持亢奮。

而學習的能力是取決於大腦前額葉的活躍程度,當孩子的前額葉沒有被刺激,並沒有被髮展起來的時候,他控制自己的學習的能力就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孩子寫作業時,基本上一個小時都很難集中精神,但是你如果讓他去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別說一個小時了,他不說話、不喝水,都能一直保持這種亢奮的狀態。

所以有時候孩子缺乏自控力,其實跟他的生理狀態有關。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2)、環境造成的心理原因

孩子缺乏自控力除了跟他自身的身體原因有關,還有很大一部分受他所處環境和行為的影響

① 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設立好的行為準則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只是一味地寵愛,並沒有教會孩子,在什麼場合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做事情沒有一個行為準則的約束,當他慢慢長大了,他就只能按照自己的行為習慣和喜好來行事。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這就是我們多說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蠻橫。其實孩子這些不良行為,歸根究底也還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

② 、父母“代勞”太多,管的太細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把自己的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幹。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學習,父母全都幫孩子安排好得妥妥帖帖。孩子只要按照父母的計劃來實施就可以了。作為一個完全具有自我行為能力和自我意識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沒有思考的空間。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婷婷是個可愛乖巧的女孩子,全家人都把她當“公主”般地捧在手心裡疼著。特別是婷婷媽媽,更是從小到大,把婷婷照顧得非常周到。每天穿什麼衣服,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晚上在家那個時間該做哪些事情,媽媽全都事無鉅細地制定了一個周詳的計劃表。婷婷主要每天按照媽媽的計劃表來做就可以了。

這樣在父母安排下生活的孩子,他們的自控力也是很差的。

③、沒有正確的情緒控制管理能力

一個人的行為和情緒是有著密切關聯的。當他的情緒發生變化時,如果不能及時控制處理好即將爆發的負面情緒,他就會做出一些相應的、符合他當前情緒的行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也是孩子缺乏自控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一個美國心理學家曾說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是完成目標最大的絆腳石。”

當我們遇到一個所謂的“熊孩子”的時候,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好自己,這是作為父母的我們感到最為煩惱的事情。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應該怎麼做

01、“身教”重於“言教”,父母以身作則,發揮榜樣的力量

  •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所說的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裡指的不只是孩子的情緒控制,還包括父母的情緒控制能力。

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很“熊”,並不是孩子的行為有多糟糕,而是我們作為父母自身的負面情緒沒有控制好。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以,我們首先要在孩子的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情緒的穩定。這樣孩子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中,也能做到不亂髮脾氣、把自己控制在一個好的情緒狀態裡。

  • 教育孩子,多做少說,改變自己,影響孩子

有的父母在說孩子寫作業不認真,半天都憋不出一個字的時候,想一想自己在幹嘛?是不是電視機、手機一直開著,電視劇、球賽看得昏天暗地?等發現孩子沒有按照你的要求做到時,是不是又要開啟新一輪的喋喋不休的“口水大戰”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同時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平時我們都沒有做到控制自己的行為,又為何要用更高的尺度來要求孩子呢!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模仿,是孩子最高超的學習能力。當父母發現孩子寫作業小動作多,不能在桌子前堅持十分鐘。那我們也把手機放下,電視關掉。陪著孩子一起坐在書桌前,孩子寫作業,你看書。

當孩子看到父母比自己還要認真,他慢慢地就會把注意力放在作業上。等養成了習慣,自然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學習的能力了,這比你說十句一百句來得更有效。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謂自控力,就是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的正確控制

上面提到的天宇和那些“熊孩子”也跟“棉花糖實驗”中,那些沒有忍住而選擇吃糖的孩子一樣,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做事容易衝動、喜歡動手

比如孩子在家裡寫作業,一會跑廚房去看看媽媽在幹嘛;一會去廁所洗洗手;一會摳摳橡皮檫。走來走去,動來動去,就是不能安靜下來好好完成作業。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我們平時總說自己的子有拖延症、磨磨蹭蹭,就是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拖拉,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幹擾。

在情緒上缺乏控制,遇到事情喜歡發火、易怒

上面提到的天宇在媽媽拿走了他的玩具中之後,感覺到生氣,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導致他做出扔東西的行為。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正所謂“熊孩子”無處不在,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1) 、生理原因—受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影響

什麼是多巴胺?

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維德.卡爾森等三人研究得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由腦內分泌,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有心理學家曾經對幾百名青少年兒童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當這些青少年兒童在玩遊戲的時候,大腦中會持續地分泌多巴胺,使他們的大腦保持亢奮。

而學習的能力是取決於大腦前額葉的活躍程度,當孩子的前額葉沒有被刺激,並沒有被髮展起來的時候,他控制自己的學習的能力就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孩子寫作業時,基本上一個小時都很難集中精神,但是你如果讓他去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別說一個小時了,他不說話、不喝水,都能一直保持這種亢奮的狀態。

所以有時候孩子缺乏自控力,其實跟他的生理狀態有關。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2)、環境造成的心理原因

孩子缺乏自控力除了跟他自身的身體原因有關,還有很大一部分受他所處環境和行為的影響

① 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設立好的行為準則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只是一味地寵愛,並沒有教會孩子,在什麼場合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做事情沒有一個行為準則的約束,當他慢慢長大了,他就只能按照自己的行為習慣和喜好來行事。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這就是我們多說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蠻橫。其實孩子這些不良行為,歸根究底也還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

② 、父母“代勞”太多,管的太細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把自己的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幹。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學習,父母全都幫孩子安排好得妥妥帖帖。孩子只要按照父母的計劃來實施就可以了。作為一個完全具有自我行為能力和自我意識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沒有思考的空間。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婷婷是個可愛乖巧的女孩子,全家人都把她當“公主”般地捧在手心裡疼著。特別是婷婷媽媽,更是從小到大,把婷婷照顧得非常周到。每天穿什麼衣服,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晚上在家那個時間該做哪些事情,媽媽全都事無鉅細地制定了一個周詳的計劃表。婷婷主要每天按照媽媽的計劃表來做就可以了。

這樣在父母安排下生活的孩子,他們的自控力也是很差的。

③、沒有正確的情緒控制管理能力

一個人的行為和情緒是有著密切關聯的。當他的情緒發生變化時,如果不能及時控制處理好即將爆發的負面情緒,他就會做出一些相應的、符合他當前情緒的行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也是孩子缺乏自控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一個美國心理學家曾說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是完成目標最大的絆腳石。”

當我們遇到一個所謂的“熊孩子”的時候,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好自己,這是作為父母的我們感到最為煩惱的事情。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應該怎麼做

01、“身教”重於“言教”,父母以身作則,發揮榜樣的力量

  •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所說的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裡指的不只是孩子的情緒控制,還包括父母的情緒控制能力。

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很“熊”,並不是孩子的行為有多糟糕,而是我們作為父母自身的負面情緒沒有控制好。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以,我們首先要在孩子的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情緒的穩定。這樣孩子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中,也能做到不亂髮脾氣、把自己控制在一個好的情緒狀態裡。

  • 教育孩子,多做少說,改變自己,影響孩子

有的父母在說孩子寫作業不認真,半天都憋不出一個字的時候,想一想自己在幹嘛?是不是電視機、手機一直開著,電視劇、球賽看得昏天暗地?等發現孩子沒有按照你的要求做到時,是不是又要開啟新一輪的喋喋不休的“口水大戰”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同時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平時我們都沒有做到控制自己的行為,又為何要用更高的尺度來要求孩子呢!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模仿,是孩子最高超的學習能力。當父母發現孩子寫作業小動作多,不能在桌子前堅持十分鐘。那我們也把手機放下,電視關掉。陪著孩子一起坐在書桌前,孩子寫作業,你看書。

當孩子看到父母比自己還要認真,他慢慢地就會把注意力放在作業上。等養成了習慣,自然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學習的能力了,這比你說十句一百句來得更有效。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02、父母減少“他控”,孩子才能學會“自控”

現在我們的身邊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把孩子當寶一樣寵著,啥事都喜歡替孩子大包大攬地決定。父母就像孩子的“指揮官”一樣控制著孩子的一切,孩子只要服從安排就好。這樣的孩子連選擇的自由和思考的能力都沒有,處處依賴父母,又何來的自我控制能力?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謂自控力,就是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的正確控制

上面提到的天宇和那些“熊孩子”也跟“棉花糖實驗”中,那些沒有忍住而選擇吃糖的孩子一樣,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做事容易衝動、喜歡動手

比如孩子在家裡寫作業,一會跑廚房去看看媽媽在幹嘛;一會去廁所洗洗手;一會摳摳橡皮檫。走來走去,動來動去,就是不能安靜下來好好完成作業。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我們平時總說自己的子有拖延症、磨磨蹭蹭,就是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拖拉,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幹擾。

在情緒上缺乏控制,遇到事情喜歡發火、易怒

上面提到的天宇在媽媽拿走了他的玩具中之後,感覺到生氣,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導致他做出扔東西的行為。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正所謂“熊孩子”無處不在,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1) 、生理原因—受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影響

什麼是多巴胺?

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維德.卡爾森等三人研究得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由腦內分泌,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有心理學家曾經對幾百名青少年兒童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當這些青少年兒童在玩遊戲的時候,大腦中會持續地分泌多巴胺,使他們的大腦保持亢奮。

而學習的能力是取決於大腦前額葉的活躍程度,當孩子的前額葉沒有被刺激,並沒有被髮展起來的時候,他控制自己的學習的能力就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孩子寫作業時,基本上一個小時都很難集中精神,但是你如果讓他去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別說一個小時了,他不說話、不喝水,都能一直保持這種亢奮的狀態。

所以有時候孩子缺乏自控力,其實跟他的生理狀態有關。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2)、環境造成的心理原因

孩子缺乏自控力除了跟他自身的身體原因有關,還有很大一部分受他所處環境和行為的影響

① 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設立好的行為準則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只是一味地寵愛,並沒有教會孩子,在什麼場合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做事情沒有一個行為準則的約束,當他慢慢長大了,他就只能按照自己的行為習慣和喜好來行事。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這就是我們多說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蠻橫。其實孩子這些不良行為,歸根究底也還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

② 、父母“代勞”太多,管的太細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把自己的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幹。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學習,父母全都幫孩子安排好得妥妥帖帖。孩子只要按照父母的計劃來實施就可以了。作為一個完全具有自我行為能力和自我意識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沒有思考的空間。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婷婷是個可愛乖巧的女孩子,全家人都把她當“公主”般地捧在手心裡疼著。特別是婷婷媽媽,更是從小到大,把婷婷照顧得非常周到。每天穿什麼衣服,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晚上在家那個時間該做哪些事情,媽媽全都事無鉅細地制定了一個周詳的計劃表。婷婷主要每天按照媽媽的計劃表來做就可以了。

這樣在父母安排下生活的孩子,他們的自控力也是很差的。

③、沒有正確的情緒控制管理能力

一個人的行為和情緒是有著密切關聯的。當他的情緒發生變化時,如果不能及時控制處理好即將爆發的負面情緒,他就會做出一些相應的、符合他當前情緒的行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也是孩子缺乏自控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一個美國心理學家曾說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是完成目標最大的絆腳石。”

當我們遇到一個所謂的“熊孩子”的時候,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好自己,這是作為父母的我們感到最為煩惱的事情。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應該怎麼做

01、“身教”重於“言教”,父母以身作則,發揮榜樣的力量

  •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所說的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裡指的不只是孩子的情緒控制,還包括父母的情緒控制能力。

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很“熊”,並不是孩子的行為有多糟糕,而是我們作為父母自身的負面情緒沒有控制好。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以,我們首先要在孩子的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情緒的穩定。這樣孩子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中,也能做到不亂髮脾氣、把自己控制在一個好的情緒狀態裡。

  • 教育孩子,多做少說,改變自己,影響孩子

有的父母在說孩子寫作業不認真,半天都憋不出一個字的時候,想一想自己在幹嘛?是不是電視機、手機一直開著,電視劇、球賽看得昏天暗地?等發現孩子沒有按照你的要求做到時,是不是又要開啟新一輪的喋喋不休的“口水大戰”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同時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平時我們都沒有做到控制自己的行為,又為何要用更高的尺度來要求孩子呢!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模仿,是孩子最高超的學習能力。當父母發現孩子寫作業小動作多,不能在桌子前堅持十分鐘。那我們也把手機放下,電視關掉。陪著孩子一起坐在書桌前,孩子寫作業,你看書。

當孩子看到父母比自己還要認真,他慢慢地就會把注意力放在作業上。等養成了習慣,自然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學習的能力了,這比你說十句一百句來得更有效。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02、父母減少“他控”,孩子才能學會“自控”

現在我們的身邊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把孩子當寶一樣寵著,啥事都喜歡替孩子大包大攬地決定。父母就像孩子的“指揮官”一樣控制著孩子的一切,孩子只要服從安排就好。這樣的孩子連選擇的自由和思考的能力都沒有,處處依賴父母,又何來的自我控制能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想培養孩子的自控力,讓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們首先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可以給予孩子一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但是不能事事包辦。

03、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行為準則和計劃

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些家庭守則。比如說吃飯時不能看電視,不能邊玩邊吃;不管是誰都不能亂髮脾氣大吼大叫,亂扔東西等等。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究竟家庭守則上應該添加哪些內容,相信孩子會很樂意參與其中的。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謂自控力,就是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的正確控制

上面提到的天宇和那些“熊孩子”也跟“棉花糖實驗”中,那些沒有忍住而選擇吃糖的孩子一樣,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做事容易衝動、喜歡動手

比如孩子在家裡寫作業,一會跑廚房去看看媽媽在幹嘛;一會去廁所洗洗手;一會摳摳橡皮檫。走來走去,動來動去,就是不能安靜下來好好完成作業。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我們平時總說自己的子有拖延症、磨磨蹭蹭,就是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拖拉,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幹擾。

在情緒上缺乏控制,遇到事情喜歡發火、易怒

上面提到的天宇在媽媽拿走了他的玩具中之後,感覺到生氣,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導致他做出扔東西的行為。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正所謂“熊孩子”無處不在,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1) 、生理原因—受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影響

什麼是多巴胺?

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維德.卡爾森等三人研究得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由腦內分泌,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有心理學家曾經對幾百名青少年兒童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當這些青少年兒童在玩遊戲的時候,大腦中會持續地分泌多巴胺,使他們的大腦保持亢奮。

而學習的能力是取決於大腦前額葉的活躍程度,當孩子的前額葉沒有被刺激,並沒有被髮展起來的時候,他控制自己的學習的能力就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孩子寫作業時,基本上一個小時都很難集中精神,但是你如果讓他去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別說一個小時了,他不說話、不喝水,都能一直保持這種亢奮的狀態。

所以有時候孩子缺乏自控力,其實跟他的生理狀態有關。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2)、環境造成的心理原因

孩子缺乏自控力除了跟他自身的身體原因有關,還有很大一部分受他所處環境和行為的影響

① 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設立好的行為準則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只是一味地寵愛,並沒有教會孩子,在什麼場合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做事情沒有一個行為準則的約束,當他慢慢長大了,他就只能按照自己的行為習慣和喜好來行事。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這就是我們多說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蠻橫。其實孩子這些不良行為,歸根究底也還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

② 、父母“代勞”太多,管的太細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把自己的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幹。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學習,父母全都幫孩子安排好得妥妥帖帖。孩子只要按照父母的計劃來實施就可以了。作為一個完全具有自我行為能力和自我意識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沒有思考的空間。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婷婷是個可愛乖巧的女孩子,全家人都把她當“公主”般地捧在手心裡疼著。特別是婷婷媽媽,更是從小到大,把婷婷照顧得非常周到。每天穿什麼衣服,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晚上在家那個時間該做哪些事情,媽媽全都事無鉅細地制定了一個周詳的計劃表。婷婷主要每天按照媽媽的計劃表來做就可以了。

這樣在父母安排下生活的孩子,他們的自控力也是很差的。

③、沒有正確的情緒控制管理能力

一個人的行為和情緒是有著密切關聯的。當他的情緒發生變化時,如果不能及時控制處理好即將爆發的負面情緒,他就會做出一些相應的、符合他當前情緒的行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也是孩子缺乏自控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一個美國心理學家曾說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是完成目標最大的絆腳石。”

當我們遇到一個所謂的“熊孩子”的時候,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好自己,這是作為父母的我們感到最為煩惱的事情。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應該怎麼做

01、“身教”重於“言教”,父母以身作則,發揮榜樣的力量

  •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所說的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裡指的不只是孩子的情緒控制,還包括父母的情緒控制能力。

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很“熊”,並不是孩子的行為有多糟糕,而是我們作為父母自身的負面情緒沒有控制好。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以,我們首先要在孩子的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情緒的穩定。這樣孩子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中,也能做到不亂髮脾氣、把自己控制在一個好的情緒狀態裡。

  • 教育孩子,多做少說,改變自己,影響孩子

有的父母在說孩子寫作業不認真,半天都憋不出一個字的時候,想一想自己在幹嘛?是不是電視機、手機一直開著,電視劇、球賽看得昏天暗地?等發現孩子沒有按照你的要求做到時,是不是又要開啟新一輪的喋喋不休的“口水大戰”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同時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平時我們都沒有做到控制自己的行為,又為何要用更高的尺度來要求孩子呢!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模仿,是孩子最高超的學習能力。當父母發現孩子寫作業小動作多,不能在桌子前堅持十分鐘。那我們也把手機放下,電視關掉。陪著孩子一起坐在書桌前,孩子寫作業,你看書。

當孩子看到父母比自己還要認真,他慢慢地就會把注意力放在作業上。等養成了習慣,自然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學習的能力了,這比你說十句一百句來得更有效。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02、父母減少“他控”,孩子才能學會“自控”

現在我們的身邊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把孩子當寶一樣寵著,啥事都喜歡替孩子大包大攬地決定。父母就像孩子的“指揮官”一樣控制著孩子的一切,孩子只要服從安排就好。這樣的孩子連選擇的自由和思考的能力都沒有,處處依賴父母,又何來的自我控制能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想培養孩子的自控力,讓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們首先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可以給予孩子一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但是不能事事包辦。

03、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行為準則和計劃

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些家庭守則。比如說吃飯時不能看電視,不能邊玩邊吃;不管是誰都不能亂髮脾氣大吼大叫,亂扔東西等等。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究竟家庭守則上應該添加哪些內容,相信孩子會很樂意參與其中的。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還可以把這些守則做成一個具體的計劃,當孩子自覺完成了任務時,父母記得不要吝嗇於對孩子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孩子受到了父母的肯定和鼓勵後,會變得更加自信,對於自控力的培養也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期說過:“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這是人類有別於動物的地方。”

所以,父母的讚賞是孩子進步的動力,多誇誇我們的孩子吧。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謂自控力,就是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的正確控制

上面提到的天宇和那些“熊孩子”也跟“棉花糖實驗”中,那些沒有忍住而選擇吃糖的孩子一樣,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做事容易衝動、喜歡動手

比如孩子在家裡寫作業,一會跑廚房去看看媽媽在幹嘛;一會去廁所洗洗手;一會摳摳橡皮檫。走來走去,動來動去,就是不能安靜下來好好完成作業。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我們平時總說自己的子有拖延症、磨磨蹭蹭,就是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拖拉,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幹擾。

在情緒上缺乏控制,遇到事情喜歡發火、易怒

上面提到的天宇在媽媽拿走了他的玩具中之後,感覺到生氣,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導致他做出扔東西的行為。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正所謂“熊孩子”無處不在,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1) 、生理原因—受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影響

什麼是多巴胺?

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維德.卡爾森等三人研究得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由腦內分泌,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有心理學家曾經對幾百名青少年兒童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當這些青少年兒童在玩遊戲的時候,大腦中會持續地分泌多巴胺,使他們的大腦保持亢奮。

而學習的能力是取決於大腦前額葉的活躍程度,當孩子的前額葉沒有被刺激,並沒有被髮展起來的時候,他控制自己的學習的能力就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孩子寫作業時,基本上一個小時都很難集中精神,但是你如果讓他去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別說一個小時了,他不說話、不喝水,都能一直保持這種亢奮的狀態。

所以有時候孩子缺乏自控力,其實跟他的生理狀態有關。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2)、環境造成的心理原因

孩子缺乏自控力除了跟他自身的身體原因有關,還有很大一部分受他所處環境和行為的影響

① 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設立好的行為準則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只是一味地寵愛,並沒有教會孩子,在什麼場合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做事情沒有一個行為準則的約束,當他慢慢長大了,他就只能按照自己的行為習慣和喜好來行事。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這就是我們多說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蠻橫。其實孩子這些不良行為,歸根究底也還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

② 、父母“代勞”太多,管的太細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把自己的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幹。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學習,父母全都幫孩子安排好得妥妥帖帖。孩子只要按照父母的計劃來實施就可以了。作為一個完全具有自我行為能力和自我意識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沒有思考的空間。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婷婷是個可愛乖巧的女孩子,全家人都把她當“公主”般地捧在手心裡疼著。特別是婷婷媽媽,更是從小到大,把婷婷照顧得非常周到。每天穿什麼衣服,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晚上在家那個時間該做哪些事情,媽媽全都事無鉅細地制定了一個周詳的計劃表。婷婷主要每天按照媽媽的計劃表來做就可以了。

這樣在父母安排下生活的孩子,他們的自控力也是很差的。

③、沒有正確的情緒控制管理能力

一個人的行為和情緒是有著密切關聯的。當他的情緒發生變化時,如果不能及時控制處理好即將爆發的負面情緒,他就會做出一些相應的、符合他當前情緒的行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也是孩子缺乏自控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一個美國心理學家曾說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是完成目標最大的絆腳石。”

當我們遇到一個所謂的“熊孩子”的時候,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好自己,這是作為父母的我們感到最為煩惱的事情。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應該怎麼做

01、“身教”重於“言教”,父母以身作則,發揮榜樣的力量

  •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所說的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裡指的不只是孩子的情緒控制,還包括父母的情緒控制能力。

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很“熊”,並不是孩子的行為有多糟糕,而是我們作為父母自身的負面情緒沒有控制好。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以,我們首先要在孩子的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情緒的穩定。這樣孩子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中,也能做到不亂髮脾氣、把自己控制在一個好的情緒狀態裡。

  • 教育孩子,多做少說,改變自己,影響孩子

有的父母在說孩子寫作業不認真,半天都憋不出一個字的時候,想一想自己在幹嘛?是不是電視機、手機一直開著,電視劇、球賽看得昏天暗地?等發現孩子沒有按照你的要求做到時,是不是又要開啟新一輪的喋喋不休的“口水大戰”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同時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平時我們都沒有做到控制自己的行為,又為何要用更高的尺度來要求孩子呢!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模仿,是孩子最高超的學習能力。當父母發現孩子寫作業小動作多,不能在桌子前堅持十分鐘。那我們也把手機放下,電視關掉。陪著孩子一起坐在書桌前,孩子寫作業,你看書。

當孩子看到父母比自己還要認真,他慢慢地就會把注意力放在作業上。等養成了習慣,自然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學習的能力了,這比你說十句一百句來得更有效。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02、父母減少“他控”,孩子才能學會“自控”

現在我們的身邊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把孩子當寶一樣寵著,啥事都喜歡替孩子大包大攬地決定。父母就像孩子的“指揮官”一樣控制著孩子的一切,孩子只要服從安排就好。這樣的孩子連選擇的自由和思考的能力都沒有,處處依賴父母,又何來的自我控制能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想培養孩子的自控力,讓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們首先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可以給予孩子一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但是不能事事包辦。

03、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行為準則和計劃

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些家庭守則。比如說吃飯時不能看電視,不能邊玩邊吃;不管是誰都不能亂髮脾氣大吼大叫,亂扔東西等等。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究竟家庭守則上應該添加哪些內容,相信孩子會很樂意參與其中的。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還可以把這些守則做成一個具體的計劃,當孩子自覺完成了任務時,父母記得不要吝嗇於對孩子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孩子受到了父母的肯定和鼓勵後,會變得更加自信,對於自控力的培養也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期說過:“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這是人類有別於動物的地方。”

所以,父母的讚賞是孩子進步的動力,多誇誇我們的孩子吧。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04、提升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子涵跟媽媽放學經過甜品店時,非要吃巧克力蛋糕。可是媽媽覺得離晚飯時間不到兩個小時了,吃了蛋糕,等一下肯定是又不想吃飯了。

但是子涵鬧著非要買,後來媽媽就跟子涵說“媽媽可以給你買蛋糕,但是我們不買這個大的,吃不完,我們買旁邊那個小的。而且你要答應媽媽兩件事,第一這個蛋糕不能現在吃,先拿回家等吃完飯如果你還想吃的話再吃。第二回家必須認真把作業完成。如果你能答應我,那麼我們就把蛋糕買回家。”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謂自控力,就是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的正確控制

上面提到的天宇和那些“熊孩子”也跟“棉花糖實驗”中,那些沒有忍住而選擇吃糖的孩子一樣,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做事容易衝動、喜歡動手

比如孩子在家裡寫作業,一會跑廚房去看看媽媽在幹嘛;一會去廁所洗洗手;一會摳摳橡皮檫。走來走去,動來動去,就是不能安靜下來好好完成作業。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我們平時總說自己的子有拖延症、磨磨蹭蹭,就是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拖拉,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幹擾。

在情緒上缺乏控制,遇到事情喜歡發火、易怒

上面提到的天宇在媽媽拿走了他的玩具中之後,感覺到生氣,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導致他做出扔東西的行為。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正所謂“熊孩子”無處不在,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1) 、生理原因—受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影響

什麼是多巴胺?

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維德.卡爾森等三人研究得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由腦內分泌,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有心理學家曾經對幾百名青少年兒童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當這些青少年兒童在玩遊戲的時候,大腦中會持續地分泌多巴胺,使他們的大腦保持亢奮。

而學習的能力是取決於大腦前額葉的活躍程度,當孩子的前額葉沒有被刺激,並沒有被髮展起來的時候,他控制自己的學習的能力就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孩子寫作業時,基本上一個小時都很難集中精神,但是你如果讓他去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別說一個小時了,他不說話、不喝水,都能一直保持這種亢奮的狀態。

所以有時候孩子缺乏自控力,其實跟他的生理狀態有關。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2)、環境造成的心理原因

孩子缺乏自控力除了跟他自身的身體原因有關,還有很大一部分受他所處環境和行為的影響

① 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設立好的行為準則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只是一味地寵愛,並沒有教會孩子,在什麼場合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做事情沒有一個行為準則的約束,當他慢慢長大了,他就只能按照自己的行為習慣和喜好來行事。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這就是我們多說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蠻橫。其實孩子這些不良行為,歸根究底也還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

② 、父母“代勞”太多,管的太細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把自己的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幹。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學習,父母全都幫孩子安排好得妥妥帖帖。孩子只要按照父母的計劃來實施就可以了。作為一個完全具有自我行為能力和自我意識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沒有思考的空間。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婷婷是個可愛乖巧的女孩子,全家人都把她當“公主”般地捧在手心裡疼著。特別是婷婷媽媽,更是從小到大,把婷婷照顧得非常周到。每天穿什麼衣服,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晚上在家那個時間該做哪些事情,媽媽全都事無鉅細地制定了一個周詳的計劃表。婷婷主要每天按照媽媽的計劃表來做就可以了。

這樣在父母安排下生活的孩子,他們的自控力也是很差的。

③、沒有正確的情緒控制管理能力

一個人的行為和情緒是有著密切關聯的。當他的情緒發生變化時,如果不能及時控制處理好即將爆發的負面情緒,他就會做出一些相應的、符合他當前情緒的行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也是孩子缺乏自控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一個美國心理學家曾說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是完成目標最大的絆腳石。”

當我們遇到一個所謂的“熊孩子”的時候,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好自己,這是作為父母的我們感到最為煩惱的事情。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應該怎麼做

01、“身教”重於“言教”,父母以身作則,發揮榜樣的力量

  •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所說的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裡指的不只是孩子的情緒控制,還包括父母的情緒控制能力。

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很“熊”,並不是孩子的行為有多糟糕,而是我們作為父母自身的負面情緒沒有控制好。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以,我們首先要在孩子的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情緒的穩定。這樣孩子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中,也能做到不亂髮脾氣、把自己控制在一個好的情緒狀態裡。

  • 教育孩子,多做少說,改變自己,影響孩子

有的父母在說孩子寫作業不認真,半天都憋不出一個字的時候,想一想自己在幹嘛?是不是電視機、手機一直開著,電視劇、球賽看得昏天暗地?等發現孩子沒有按照你的要求做到時,是不是又要開啟新一輪的喋喋不休的“口水大戰”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同時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平時我們都沒有做到控制自己的行為,又為何要用更高的尺度來要求孩子呢!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模仿,是孩子最高超的學習能力。當父母發現孩子寫作業小動作多,不能在桌子前堅持十分鐘。那我們也把手機放下,電視關掉。陪著孩子一起坐在書桌前,孩子寫作業,你看書。

當孩子看到父母比自己還要認真,他慢慢地就會把注意力放在作業上。等養成了習慣,自然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學習的能力了,這比你說十句一百句來得更有效。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02、父母減少“他控”,孩子才能學會“自控”

現在我們的身邊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把孩子當寶一樣寵著,啥事都喜歡替孩子大包大攬地決定。父母就像孩子的“指揮官”一樣控制著孩子的一切,孩子只要服從安排就好。這樣的孩子連選擇的自由和思考的能力都沒有,處處依賴父母,又何來的自我控制能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想培養孩子的自控力,讓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們首先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可以給予孩子一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但是不能事事包辦。

03、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行為準則和計劃

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些家庭守則。比如說吃飯時不能看電視,不能邊玩邊吃;不管是誰都不能亂髮脾氣大吼大叫,亂扔東西等等。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究竟家庭守則上應該添加哪些內容,相信孩子會很樂意參與其中的。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還可以把這些守則做成一個具體的計劃,當孩子自覺完成了任務時,父母記得不要吝嗇於對孩子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孩子受到了父母的肯定和鼓勵後,會變得更加自信,對於自控力的培養也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期說過:“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這是人類有別於動物的地方。”

所以,父母的讚賞是孩子進步的動力,多誇誇我們的孩子吧。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04、提升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子涵跟媽媽放學經過甜品店時,非要吃巧克力蛋糕。可是媽媽覺得離晚飯時間不到兩個小時了,吃了蛋糕,等一下肯定是又不想吃飯了。

但是子涵鬧著非要買,後來媽媽就跟子涵說“媽媽可以給你買蛋糕,但是我們不買這個大的,吃不完,我們買旁邊那個小的。而且你要答應媽媽兩件事,第一這個蛋糕不能現在吃,先拿回家等吃完飯如果你還想吃的話再吃。第二回家必須認真把作業完成。如果你能答應我,那麼我們就把蛋糕買回家。”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由於子涵實在是想要蛋糕,所以答應了媽媽。回到家,子涵自己就自覺地拿出作業來做,而且也不像平時那樣做一會,玩一會,很快地完成了作業。吃飯的時候,表現得也把飯菜吃得特別乾淨。等子涵一邊吃著蛋糕,一邊跟媽媽說“我答應的事情都做到了,我作業都做得全對。真蛋糕真好吃。”

這就是“延遲滿足”的作用,孩子學會把“滿足感”往後推延,那麼他在做前面的事情的時候,就會更有動力和信心。先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再享受解決問題後帶來的滿足和收穫,在日積月累的作用下,孩子的自控力就會一個質的提高。

"

朋友小雅週末帶著孩子和老人全家一起去飯店吃飯,,她家兒子天宇坐在餐桌旁,一直玩著他新買的玩具,連飯也顧不上吃。小雅催促了幾次,孩子還是我行我故。

眼看大家都快吃飽了,孩子才吃了幾口,小雅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孩子手裡的玩具拿走,叫他先把飯吃完再玩。誰知孩子一著急把桌子上的筷子勺子一股腦扔在了地上。正是用餐高峰期,飯店裡坐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往這邊看。

小雅覺得丟臉極了,乾脆一邊拉著孩子買單回家,一邊嘴裡罵著“你這熊孩子,一天到晚淨讓我操心。”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像天宇這樣的熊孩子,有很多:

一個6歲的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嘴裡喊著“我就要挖掘機,挖掘機,快給我買”;

一個4歲的男孩在幼兒園裡,走來走去,一會揪揪女孩子的辮子,一會跑旁邊找玩具;

家裡的孩子看起動畫片來,幾十分鐘,屁股都不帶挪一下,就差把眼睛貼到電視機上去了……

自控力

類似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裡上演著。對於這些孩子,生活中,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熊孩子”。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其實不是“熊孩子”多,而是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多。

關於自控力,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找來600多個四歲的孩子做了這個實驗:實驗一開始,就在每個孩子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不立刻吃這塊糖,過一會他們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作為獎勵。

大人離開房間後,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後吃掉了糖。15分鐘後,實驗人員回到房間,大約3個孩子裡,有1個孩子堅持住沒吃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唱歌玩耍,矇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後來實驗人員跟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軌跡,發現那1/3忍住沒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係和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比那些沒忍住的孩子更優秀。

根據這一系列實驗,沃爾特·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認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並且這種說法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謂自控力,就是一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的正確控制

上面提到的天宇和那些“熊孩子”也跟“棉花糖實驗”中,那些沒有忍住而選擇吃糖的孩子一樣,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做事容易衝動、喜歡動手

比如孩子在家裡寫作業,一會跑廚房去看看媽媽在幹嘛;一會去廁所洗洗手;一會摳摳橡皮檫。走來走去,動來動去,就是不能安靜下來好好完成作業。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我們平時總說自己的子有拖延症、磨磨蹭蹭,就是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事拖拉,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幹擾。

在情緒上缺乏控制,遇到事情喜歡發火、易怒

上面提到的天宇在媽媽拿走了他的玩具中之後,感覺到生氣,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導致他做出扔東西的行為。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正所謂“熊孩子”無處不在,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1) 、生理原因—受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影響

什麼是多巴胺?

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維德.卡爾森等三人研究得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由腦內分泌,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有心理學家曾經對幾百名青少年兒童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當這些青少年兒童在玩遊戲的時候,大腦中會持續地分泌多巴胺,使他們的大腦保持亢奮。

而學習的能力是取決於大腦前額葉的活躍程度,當孩子的前額葉沒有被刺激,並沒有被髮展起來的時候,他控制自己的學習的能力就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孩子寫作業時,基本上一個小時都很難集中精神,但是你如果讓他去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別說一個小時了,他不說話、不喝水,都能一直保持這種亢奮的狀態。

所以有時候孩子缺乏自控力,其實跟他的生理狀態有關。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2)、環境造成的心理原因

孩子缺乏自控力除了跟他自身的身體原因有關,還有很大一部分受他所處環境和行為的影響

① 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設立好的行為準則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只是一味地寵愛,並沒有教會孩子,在什麼場合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做事情沒有一個行為準則的約束,當他慢慢長大了,他就只能按照自己的行為習慣和喜好來行事。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這就是我們多說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蠻橫。其實孩子這些不良行為,歸根究底也還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

② 、父母“代勞”太多,管的太細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把自己的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幹。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學習,父母全都幫孩子安排好得妥妥帖帖。孩子只要按照父母的計劃來實施就可以了。作為一個完全具有自我行為能力和自我意識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沒有思考的空間。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婷婷是個可愛乖巧的女孩子,全家人都把她當“公主”般地捧在手心裡疼著。特別是婷婷媽媽,更是從小到大,把婷婷照顧得非常周到。每天穿什麼衣服,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晚上在家那個時間該做哪些事情,媽媽全都事無鉅細地制定了一個周詳的計劃表。婷婷主要每天按照媽媽的計劃表來做就可以了。

這樣在父母安排下生活的孩子,他們的自控力也是很差的。

③、沒有正確的情緒控制管理能力

一個人的行為和情緒是有著密切關聯的。當他的情緒發生變化時,如果不能及時控制處理好即將爆發的負面情緒,他就會做出一些相應的、符合他當前情緒的行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也是孩子缺乏自控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一個美國心理學家曾說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是完成目標最大的絆腳石。”

當我們遇到一個所謂的“熊孩子”的時候,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好自己,這是作為父母的我們感到最為煩惱的事情。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應該怎麼做

01、“身教”重於“言教”,父母以身作則,發揮榜樣的力量

  •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所說的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裡指的不只是孩子的情緒控制,還包括父母的情緒控制能力。

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很“熊”,並不是孩子的行為有多糟糕,而是我們作為父母自身的負面情緒沒有控制好。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所以,我們首先要在孩子的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情緒的穩定。這樣孩子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中,也能做到不亂髮脾氣、把自己控制在一個好的情緒狀態裡。

  • 教育孩子,多做少說,改變自己,影響孩子

有的父母在說孩子寫作業不認真,半天都憋不出一個字的時候,想一想自己在幹嘛?是不是電視機、手機一直開著,電視劇、球賽看得昏天暗地?等發現孩子沒有按照你的要求做到時,是不是又要開啟新一輪的喋喋不休的“口水大戰”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同時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平時我們都沒有做到控制自己的行為,又為何要用更高的尺度來要求孩子呢!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模仿,是孩子最高超的學習能力。當父母發現孩子寫作業小動作多,不能在桌子前堅持十分鐘。那我們也把手機放下,電視關掉。陪著孩子一起坐在書桌前,孩子寫作業,你看書。

當孩子看到父母比自己還要認真,他慢慢地就會把注意力放在作業上。等養成了習慣,自然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學習的能力了,這比你說十句一百句來得更有效。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02、父母減少“他控”,孩子才能學會“自控”

現在我們的身邊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把孩子當寶一樣寵著,啥事都喜歡替孩子大包大攬地決定。父母就像孩子的“指揮官”一樣控制著孩子的一切,孩子只要服從安排就好。這樣的孩子連選擇的自由和思考的能力都沒有,處處依賴父母,又何來的自我控制能力?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想培養孩子的自控力,讓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們首先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可以給予孩子一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但是不能事事包辦。

03、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行為準則和計劃

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些家庭守則。比如說吃飯時不能看電視,不能邊玩邊吃;不管是誰都不能亂髮脾氣大吼大叫,亂扔東西等等。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究竟家庭守則上應該添加哪些內容,相信孩子會很樂意參與其中的。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還可以把這些守則做成一個具體的計劃,當孩子自覺完成了任務時,父母記得不要吝嗇於對孩子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孩子受到了父母的肯定和鼓勵後,會變得更加自信,對於自控力的培養也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期說過:“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這是人類有別於動物的地方。”

所以,父母的讚賞是孩子進步的動力,多誇誇我們的孩子吧。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04、提升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子涵跟媽媽放學經過甜品店時,非要吃巧克力蛋糕。可是媽媽覺得離晚飯時間不到兩個小時了,吃了蛋糕,等一下肯定是又不想吃飯了。

但是子涵鬧著非要買,後來媽媽就跟子涵說“媽媽可以給你買蛋糕,但是我們不買這個大的,吃不完,我們買旁邊那個小的。而且你要答應媽媽兩件事,第一這個蛋糕不能現在吃,先拿回家等吃完飯如果你還想吃的話再吃。第二回家必須認真把作業完成。如果你能答應我,那麼我們就把蛋糕買回家。”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由於子涵實在是想要蛋糕,所以答應了媽媽。回到家,子涵自己就自覺地拿出作業來做,而且也不像平時那樣做一會,玩一會,很快地完成了作業。吃飯的時候,表現得也把飯菜吃得特別乾淨。等子涵一邊吃著蛋糕,一邊跟媽媽說“我答應的事情都做到了,我作業都做得全對。真蛋糕真好吃。”

這就是“延遲滿足”的作用,孩子學會把“滿足感”往後推延,那麼他在做前面的事情的時候,就會更有動力和信心。先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再享受解決問題後帶來的滿足和收穫,在日積月累的作用下,孩子的自控力就會一個質的提高。

“熊孩子”既討厭又可怕?不,做好這幾點,“熊孩子”變好孩子

"熊孩子“並不可怕,我們不必聞”熊“色變。每一個”熊孩子”後面都是一個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只要父母能看到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原因,找到適合自家孩子的培養良方,"熊孩子”變好孩子也就不再是什麼難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