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型父母(玖拾)妥善處置對孩子的賞罰'

"
"
成長型父母(玖拾)妥善處置對孩子的賞罰

育鄰夢

孩子到了十幾歲時,父母的養育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接下來幾年的光陰裡,您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樹立那些您希望他們能在成年期擁有的價值觀,教給他們為人處世的法則。不過,當您以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初見成效時,突然發現,剛剛邁入青春期的孩子似乎早已把您一直以來的教導全都拋之腦後了,只管隨心所欲、任意妄為。或許孩子的表現會讓您大失所望,但實際上,您只要保持理智,您便會發現,最終您培養出來的孩子仍然是一名真正值得您引以為榮的年輕人。

如果孩子網絡上癮、學習成績跟不上班級的平均水平、孩子特別調皮搗蛋…… 那麼您希望誰引導、幫助助孩子修正他們的行為習慣呢?

毫無疑問,您肯定希望能幫助孩子。但是在此之前,您確定孩子會把這些問題實情告訴您嗎?或者您真能發現確鑿的證據嗎?如果孩子真的遇到了這樣的事情,那他們會如何決定要不要告訴父母呢?答案是:孩子會根據以前您得知他們犯錯後的反應來做判斷。這些錯誤也許都不大,例如,他們把油漆滴得房間的地毯上到處都是,把家中新刷的牆壁變成的藝術板;或者上次他向您保證,在學校好好學習,但是還是有被老師反映學習不積極等等。

所以回想一下您當時是怎樣的反應,有沒有對孩子大吼大叫或是體罰他們,告訴他們,您對他們的行為有多失望,他們根本不值得信任呢?您當時有沒有很嚴肅認真地跟孩子討論並解釋為什麼您很在意這些事呢?

如果您當時是第一種反應,當然這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但最終的結果卻會適得其反。如果您希望孩子遇到麻煩時主動向父母尋求幫助,那在平日裡您就必須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雖會認真看待他們做的事情,但不會怒斥他們。您可能不喜歡這種說法,但事實就是如此,您在青春期時一定也有相同的感受。例如,如果父母常常大聲斥責您,敢打賭,相比著那些擁有冷靜的父母的朋友來說,您告訴自己父母的事情可能都不及他們的一半,您會選擇能瞞則瞞。

當孩子做錯事時,他們可能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內心肯定也會覺得很羞愧,所以作為父母,您就無須再大聲斥責他們了,以免加重他們的愧疚感。事實上,如果父母能冷靜下來,不貶低孩子,孩子可能會心存感激。這樣一來,等下次發生不順利的事情時,孩子就很有可能會主動找父母幫忙了。

"
成長型父母(玖拾)妥善處置對孩子的賞罰

育鄰夢

孩子到了十幾歲時,父母的養育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接下來幾年的光陰裡,您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樹立那些您希望他們能在成年期擁有的價值觀,教給他們為人處世的法則。不過,當您以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初見成效時,突然發現,剛剛邁入青春期的孩子似乎早已把您一直以來的教導全都拋之腦後了,只管隨心所欲、任意妄為。或許孩子的表現會讓您大失所望,但實際上,您只要保持理智,您便會發現,最終您培養出來的孩子仍然是一名真正值得您引以為榮的年輕人。

如果孩子網絡上癮、學習成績跟不上班級的平均水平、孩子特別調皮搗蛋…… 那麼您希望誰引導、幫助助孩子修正他們的行為習慣呢?

毫無疑問,您肯定希望能幫助孩子。但是在此之前,您確定孩子會把這些問題實情告訴您嗎?或者您真能發現確鑿的證據嗎?如果孩子真的遇到了這樣的事情,那他們會如何決定要不要告訴父母呢?答案是:孩子會根據以前您得知他們犯錯後的反應來做判斷。這些錯誤也許都不大,例如,他們把油漆滴得房間的地毯上到處都是,把家中新刷的牆壁變成的藝術板;或者上次他向您保證,在學校好好學習,但是還是有被老師反映學習不積極等等。

所以回想一下您當時是怎樣的反應,有沒有對孩子大吼大叫或是體罰他們,告訴他們,您對他們的行為有多失望,他們根本不值得信任呢?您當時有沒有很嚴肅認真地跟孩子討論並解釋為什麼您很在意這些事呢?

如果您當時是第一種反應,當然這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但最終的結果卻會適得其反。如果您希望孩子遇到麻煩時主動向父母尋求幫助,那在平日裡您就必須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雖會認真看待他們做的事情,但不會怒斥他們。您可能不喜歡這種說法,但事實就是如此,您在青春期時一定也有相同的感受。例如,如果父母常常大聲斥責您,敢打賭,相比著那些擁有冷靜的父母的朋友來說,您告訴自己父母的事情可能都不及他們的一半,您會選擇能瞞則瞞。

當孩子做錯事時,他們可能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內心肯定也會覺得很羞愧,所以作為父母,您就無須再大聲斥責他們了,以免加重他們的愧疚感。事實上,如果父母能冷靜下來,不貶低孩子,孩子可能會心存感激。這樣一來,等下次發生不順利的事情時,孩子就很有可能會主動找父母幫忙了。

成長型父母(玖拾)妥善處置對孩子的賞罰

包容孩子的成長

您要記住,孩子會根據您對小問題的反應來決定是否告訴您他們遇到的難題。當孩子達到一定的年齡後,您就應該改變固有的養育方式,不能一直告訴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您更應該像一名良師益友,與孩子一起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當孩子還未到獨立生活的年齡時,您可以讓他們遵守家裡的規矩,但您要明白一點,您是無法永遠掌控孩子的生活的。所以您需要慢慢的釋放您的控制力,當孩子長到18歲時,您就要像對待平輩一般來對待他們,這當然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儘管這樣做會很困難,但卻是維持好的親子關係的唯一有效的方式。

記得一年前我們家孩子有一次被幼兒園選中去做週一國旗下的講話,表現得到了老師的肯定。但是接下來,孩子慢慢的不怎麼愛去學校了,課間老坐在後排發呆。與老師溝通才知道,國旗下演講完成之後,由於孩子感覺流鼻涕,所以多拿了些衛生紙,有些浪費被老師批評了。所以,孩子就感覺老師不喜歡他了。知道這個情況後就與孩子溝通、瞭解他的想法,最後在與老師一起面對面的溝通。最後老師理解原諒了他,他也對自己“討厭”老師做了反省,之後孩子又熱愛上了學校、與老師的互動也多了起來。

無論是老師孩紙家長,對待孩子的成長,一定要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短時間隔之類不要用“冰火兩重天”,前一分鐘表揚了孩子的好,緊接著又批評孩子。即使他們真的犯了錯誤,也請在您表揚他們一天之後,發生犯錯行為的時候再做批評。因為孩子的思維邏輯還沒有發展到能夠快速適應兩種完全相反的人際交往態度,當然不是要包庇表現好同時也犯錯誤的孩子,是您處理褒貶的方式要有間隔或者先貶後褒。

處理孩子表現最好是褒貶分家、分時處理,如果先褒後貶,會使孩子忽略獎勵,只記住被懲罰,把好表現的事件也記做犯錯;如果先貶後褒,則會使孩子忽略懲罰,只記住被獎勵,把犯錯的事件也記做好表現。

"
成長型父母(玖拾)妥善處置對孩子的賞罰

育鄰夢

孩子到了十幾歲時,父母的養育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接下來幾年的光陰裡,您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樹立那些您希望他們能在成年期擁有的價值觀,教給他們為人處世的法則。不過,當您以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初見成效時,突然發現,剛剛邁入青春期的孩子似乎早已把您一直以來的教導全都拋之腦後了,只管隨心所欲、任意妄為。或許孩子的表現會讓您大失所望,但實際上,您只要保持理智,您便會發現,最終您培養出來的孩子仍然是一名真正值得您引以為榮的年輕人。

如果孩子網絡上癮、學習成績跟不上班級的平均水平、孩子特別調皮搗蛋…… 那麼您希望誰引導、幫助助孩子修正他們的行為習慣呢?

毫無疑問,您肯定希望能幫助孩子。但是在此之前,您確定孩子會把這些問題實情告訴您嗎?或者您真能發現確鑿的證據嗎?如果孩子真的遇到了這樣的事情,那他們會如何決定要不要告訴父母呢?答案是:孩子會根據以前您得知他們犯錯後的反應來做判斷。這些錯誤也許都不大,例如,他們把油漆滴得房間的地毯上到處都是,把家中新刷的牆壁變成的藝術板;或者上次他向您保證,在學校好好學習,但是還是有被老師反映學習不積極等等。

所以回想一下您當時是怎樣的反應,有沒有對孩子大吼大叫或是體罰他們,告訴他們,您對他們的行為有多失望,他們根本不值得信任呢?您當時有沒有很嚴肅認真地跟孩子討論並解釋為什麼您很在意這些事呢?

如果您當時是第一種反應,當然這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但最終的結果卻會適得其反。如果您希望孩子遇到麻煩時主動向父母尋求幫助,那在平日裡您就必須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雖會認真看待他們做的事情,但不會怒斥他們。您可能不喜歡這種說法,但事實就是如此,您在青春期時一定也有相同的感受。例如,如果父母常常大聲斥責您,敢打賭,相比著那些擁有冷靜的父母的朋友來說,您告訴自己父母的事情可能都不及他們的一半,您會選擇能瞞則瞞。

當孩子做錯事時,他們可能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內心肯定也會覺得很羞愧,所以作為父母,您就無須再大聲斥責他們了,以免加重他們的愧疚感。事實上,如果父母能冷靜下來,不貶低孩子,孩子可能會心存感激。這樣一來,等下次發生不順利的事情時,孩子就很有可能會主動找父母幫忙了。

成長型父母(玖拾)妥善處置對孩子的賞罰

包容孩子的成長

您要記住,孩子會根據您對小問題的反應來決定是否告訴您他們遇到的難題。當孩子達到一定的年齡後,您就應該改變固有的養育方式,不能一直告訴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您更應該像一名良師益友,與孩子一起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當孩子還未到獨立生活的年齡時,您可以讓他們遵守家裡的規矩,但您要明白一點,您是無法永遠掌控孩子的生活的。所以您需要慢慢的釋放您的控制力,當孩子長到18歲時,您就要像對待平輩一般來對待他們,這當然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儘管這樣做會很困難,但卻是維持好的親子關係的唯一有效的方式。

記得一年前我們家孩子有一次被幼兒園選中去做週一國旗下的講話,表現得到了老師的肯定。但是接下來,孩子慢慢的不怎麼愛去學校了,課間老坐在後排發呆。與老師溝通才知道,國旗下演講完成之後,由於孩子感覺流鼻涕,所以多拿了些衛生紙,有些浪費被老師批評了。所以,孩子就感覺老師不喜歡他了。知道這個情況後就與孩子溝通、瞭解他的想法,最後在與老師一起面對面的溝通。最後老師理解原諒了他,他也對自己“討厭”老師做了反省,之後孩子又熱愛上了學校、與老師的互動也多了起來。

無論是老師孩紙家長,對待孩子的成長,一定要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短時間隔之類不要用“冰火兩重天”,前一分鐘表揚了孩子的好,緊接著又批評孩子。即使他們真的犯了錯誤,也請在您表揚他們一天之後,發生犯錯行為的時候再做批評。因為孩子的思維邏輯還沒有發展到能夠快速適應兩種完全相反的人際交往態度,當然不是要包庇表現好同時也犯錯誤的孩子,是您處理褒貶的方式要有間隔或者先貶後褒。

處理孩子表現最好是褒貶分家、分時處理,如果先褒後貶,會使孩子忽略獎勵,只記住被懲罰,把好表現的事件也記做犯錯;如果先貶後褒,則會使孩子忽略懲罰,只記住被獎勵,把犯錯的事件也記做好表現。

成長型父母(玖拾)妥善處置對孩子的賞罰

育鄰有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