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
"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今天午休的時候在朋友圈刷到這樣一個有趣的事情,原來她的孩子在補習班闖禍了。具體事情是這樣的:

老師讓小朋友們畫自己喜歡的人,她兒子完成做的打開方式有點不太對。他以為是想爸爸給媽媽化妝那樣沒有化妝品只好用黑筆了。

雖然很想笑,但是這也反應了一個問題:孩子做錯事不是因為他不聽話,而是你的指令打開方式不對。

"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今天午休的時候在朋友圈刷到這樣一個有趣的事情,原來她的孩子在補習班闖禍了。具體事情是這樣的:

老師讓小朋友們畫自己喜歡的人,她兒子完成做的打開方式有點不太對。他以為是想爸爸給媽媽化妝那樣沒有化妝品只好用黑筆了。

雖然很想笑,但是這也反應了一個問題:孩子做錯事不是因為他不聽話,而是你的指令打開方式不對。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什麼樣的指令孩子聽不懂?

1. 反語句式

這個很簡單,如果是你讓小孩子幫忙收拾碗筷,小孩子貪快,就想著說能夠快速的完成任務,就會在一次性將碗和盤子疊在一起端快速走。

這個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說:“別跑那麼快,等會把碗弄碎了”

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家長總是會提醒說“別...........”

根據墨菲定理來講,你越不想發生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當然對於孩子來講又是另外一個心理學知識,那就是白熊實驗

1987年,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簡單卻令人震驚的實驗。心理學家把志願者分為三個組,然後給他們播放關於白熊的影片,影片長約50分鐘,看完影片後,心理學家分別對3組志願者說:

■“你們要記得那頭白熊哦。”

■“你們可能會喜歡上那頭白熊”

■“你們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一年之後,哪組志願者對心理學家說的話最有印象呢?結果竟然是被告知“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的一組。由此可見,你本想忘記某事,卻向大腦發出了“記住它 ”的命令——抑制思考反而激活了思考。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白熊試驗”,你本意是不想要孩子跑那麼快,但是你下達給孩子的指令卻讓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所以家長在給孩子下達指令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這一點。

"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今天午休的時候在朋友圈刷到這樣一個有趣的事情,原來她的孩子在補習班闖禍了。具體事情是這樣的:

老師讓小朋友們畫自己喜歡的人,她兒子完成做的打開方式有點不太對。他以為是想爸爸給媽媽化妝那樣沒有化妝品只好用黑筆了。

雖然很想笑,但是這也反應了一個問題:孩子做錯事不是因為他不聽話,而是你的指令打開方式不對。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什麼樣的指令孩子聽不懂?

1. 反語句式

這個很簡單,如果是你讓小孩子幫忙收拾碗筷,小孩子貪快,就想著說能夠快速的完成任務,就會在一次性將碗和盤子疊在一起端快速走。

這個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說:“別跑那麼快,等會把碗弄碎了”

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家長總是會提醒說“別...........”

根據墨菲定理來講,你越不想發生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當然對於孩子來講又是另外一個心理學知識,那就是白熊實驗

1987年,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簡單卻令人震驚的實驗。心理學家把志願者分為三個組,然後給他們播放關於白熊的影片,影片長約50分鐘,看完影片後,心理學家分別對3組志願者說:

■“你們要記得那頭白熊哦。”

■“你們可能會喜歡上那頭白熊”

■“你們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一年之後,哪組志願者對心理學家說的話最有印象呢?結果竟然是被告知“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的一組。由此可見,你本想忘記某事,卻向大腦發出了“記住它 ”的命令——抑制思考反而激活了思考。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白熊試驗”,你本意是不想要孩子跑那麼快,但是你下達給孩子的指令卻讓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所以家長在給孩子下達指令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這一點。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2. 曉明體語句

黃曉明在中餐廳的一句經典句式“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很多時候家長也是這麼對孩子的。

《小歡喜》中的單親媽媽宋倩和女兒之間的對話就是這樣的,女兒喜歡天文學說想要去南京大學,媽媽宋倩認為喜歡天文學我支持,北航清華也可以啊,為什麼非要去南大?

你要說作為母親的宋倩不支持女兒的夢想也不對,說支持也有點勉強。

說到底她就是用自己認可的方式支持,而是不是女兒心中理解的支持。

她們母女之間談話總是以這句話開始沉默的:“是,你說的這些媽媽都知道,但是媽媽是這樣認為的....我們應該這樣做.....”

簡直就是曉明體的翻版“我不要你喜歡去哪裡上大學,我要我喜歡你去哪裡上大學

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小孩子喜歡一個玩具,有的家長就會這樣說:“是,媽媽知道你喜歡這個玩具也支持你用自己的零花錢,但是媽媽覺得沒有必要買這個,我們可以買書或者是學習資料...”

所以你到底是支持孩子還是不支持,前面半句是支持後半句來個轉折,不僅會影響你在孩子心中的信任度還會影響你們之間的溝通

"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今天午休的時候在朋友圈刷到這樣一個有趣的事情,原來她的孩子在補習班闖禍了。具體事情是這樣的:

老師讓小朋友們畫自己喜歡的人,她兒子完成做的打開方式有點不太對。他以為是想爸爸給媽媽化妝那樣沒有化妝品只好用黑筆了。

雖然很想笑,但是這也反應了一個問題:孩子做錯事不是因為他不聽話,而是你的指令打開方式不對。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什麼樣的指令孩子聽不懂?

1. 反語句式

這個很簡單,如果是你讓小孩子幫忙收拾碗筷,小孩子貪快,就想著說能夠快速的完成任務,就會在一次性將碗和盤子疊在一起端快速走。

這個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說:“別跑那麼快,等會把碗弄碎了”

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家長總是會提醒說“別...........”

根據墨菲定理來講,你越不想發生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當然對於孩子來講又是另外一個心理學知識,那就是白熊實驗

1987年,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簡單卻令人震驚的實驗。心理學家把志願者分為三個組,然後給他們播放關於白熊的影片,影片長約50分鐘,看完影片後,心理學家分別對3組志願者說:

■“你們要記得那頭白熊哦。”

■“你們可能會喜歡上那頭白熊”

■“你們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一年之後,哪組志願者對心理學家說的話最有印象呢?結果竟然是被告知“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的一組。由此可見,你本想忘記某事,卻向大腦發出了“記住它 ”的命令——抑制思考反而激活了思考。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白熊試驗”,你本意是不想要孩子跑那麼快,但是你下達給孩子的指令卻讓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所以家長在給孩子下達指令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這一點。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2. 曉明體語句

黃曉明在中餐廳的一句經典句式“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很多時候家長也是這麼對孩子的。

《小歡喜》中的單親媽媽宋倩和女兒之間的對話就是這樣的,女兒喜歡天文學說想要去南京大學,媽媽宋倩認為喜歡天文學我支持,北航清華也可以啊,為什麼非要去南大?

你要說作為母親的宋倩不支持女兒的夢想也不對,說支持也有點勉強。

說到底她就是用自己認可的方式支持,而是不是女兒心中理解的支持。

她們母女之間談話總是以這句話開始沉默的:“是,你說的這些媽媽都知道,但是媽媽是這樣認為的....我們應該這樣做.....”

簡直就是曉明體的翻版“我不要你喜歡去哪裡上大學,我要我喜歡你去哪裡上大學

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小孩子喜歡一個玩具,有的家長就會這樣說:“是,媽媽知道你喜歡這個玩具也支持你用自己的零花錢,但是媽媽覺得沒有必要買這個,我們可以買書或者是學習資料...”

所以你到底是支持孩子還是不支持,前面半句是支持後半句來個轉折,不僅會影響你在孩子心中的信任度還會影響你們之間的溝通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3. 簡短的省略句

“你去那邊幫媽媽拿一下那個.....”

那邊是哪邊,櫃子裡還是桌子上,很多時候家長吐槽說讓孩子做點小事都做不好,事實上孩子心理也很委屈,明明是你沒有說清楚卻怪孩子做得不好。

之前有網友分享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天她要給2歲半的兒子洗澡,結果在浴室裡看到了蟑螂,她也很慌就對兒子說“快,叫爸爸,媽媽有點害怕”

2歲半的兒子很小聲的喊了一聲“爸爸”,她有點生氣就對兒子說到:“你這聲音蚊子都聽不到,大聲一點”

接下去的一幕讓她意想不到,只見2歲半的兒子顫顫巍巍的向蟑螂走去,大聲的喊道“爸爸”,兒子喊完之後轉過頭問她:“媽媽你還害怕嗎?我也有點害怕”

直到那一刻她才明白,自己平時錯過了兒子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沒有做好,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傳達好指令。

如果當時她對兒子說的是“去把爸爸叫過來”結果是不是不一樣。

"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今天午休的時候在朋友圈刷到這樣一個有趣的事情,原來她的孩子在補習班闖禍了。具體事情是這樣的:

老師讓小朋友們畫自己喜歡的人,她兒子完成做的打開方式有點不太對。他以為是想爸爸給媽媽化妝那樣沒有化妝品只好用黑筆了。

雖然很想笑,但是這也反應了一個問題:孩子做錯事不是因為他不聽話,而是你的指令打開方式不對。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什麼樣的指令孩子聽不懂?

1. 反語句式

這個很簡單,如果是你讓小孩子幫忙收拾碗筷,小孩子貪快,就想著說能夠快速的完成任務,就會在一次性將碗和盤子疊在一起端快速走。

這個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說:“別跑那麼快,等會把碗弄碎了”

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家長總是會提醒說“別...........”

根據墨菲定理來講,你越不想發生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當然對於孩子來講又是另外一個心理學知識,那就是白熊實驗

1987年,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簡單卻令人震驚的實驗。心理學家把志願者分為三個組,然後給他們播放關於白熊的影片,影片長約50分鐘,看完影片後,心理學家分別對3組志願者說:

■“你們要記得那頭白熊哦。”

■“你們可能會喜歡上那頭白熊”

■“你們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一年之後,哪組志願者對心理學家說的話最有印象呢?結果竟然是被告知“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的一組。由此可見,你本想忘記某事,卻向大腦發出了“記住它 ”的命令——抑制思考反而激活了思考。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白熊試驗”,你本意是不想要孩子跑那麼快,但是你下達給孩子的指令卻讓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所以家長在給孩子下達指令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這一點。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2. 曉明體語句

黃曉明在中餐廳的一句經典句式“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很多時候家長也是這麼對孩子的。

《小歡喜》中的單親媽媽宋倩和女兒之間的對話就是這樣的,女兒喜歡天文學說想要去南京大學,媽媽宋倩認為喜歡天文學我支持,北航清華也可以啊,為什麼非要去南大?

你要說作為母親的宋倩不支持女兒的夢想也不對,說支持也有點勉強。

說到底她就是用自己認可的方式支持,而是不是女兒心中理解的支持。

她們母女之間談話總是以這句話開始沉默的:“是,你說的這些媽媽都知道,但是媽媽是這樣認為的....我們應該這樣做.....”

簡直就是曉明體的翻版“我不要你喜歡去哪裡上大學,我要我喜歡你去哪裡上大學

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小孩子喜歡一個玩具,有的家長就會這樣說:“是,媽媽知道你喜歡這個玩具也支持你用自己的零花錢,但是媽媽覺得沒有必要買這個,我們可以買書或者是學習資料...”

所以你到底是支持孩子還是不支持,前面半句是支持後半句來個轉折,不僅會影響你在孩子心中的信任度還會影響你們之間的溝通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3. 簡短的省略句

“你去那邊幫媽媽拿一下那個.....”

那邊是哪邊,櫃子裡還是桌子上,很多時候家長吐槽說讓孩子做點小事都做不好,事實上孩子心理也很委屈,明明是你沒有說清楚卻怪孩子做得不好。

之前有網友分享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天她要給2歲半的兒子洗澡,結果在浴室裡看到了蟑螂,她也很慌就對兒子說“快,叫爸爸,媽媽有點害怕”

2歲半的兒子很小聲的喊了一聲“爸爸”,她有點生氣就對兒子說到:“你這聲音蚊子都聽不到,大聲一點”

接下去的一幕讓她意想不到,只見2歲半的兒子顫顫巍巍的向蟑螂走去,大聲的喊道“爸爸”,兒子喊完之後轉過頭問她:“媽媽你還害怕嗎?我也有點害怕”

直到那一刻她才明白,自己平時錯過了兒子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沒有做好,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傳達好指令。

如果當時她對兒子說的是“去把爸爸叫過來”結果是不是不一樣。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4.複雜的內容

在《爸爸去哪兒》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劉燁對諾一說“大人講話時不能插嘴,這樣不禮貌”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打斷大人說話,但是作為孩子的諾一卻理解為不能講話,立馬就用手捂上了自己的嘴

同樣在現實生活中家長若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效果,就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否運用了過於複雜的句式,傳達了過密的信息量,這樣是不利於親子溝通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放假在家玩手機,家長最常見的說話是這樣的“不要整天玩手機,對眼睛不好,多看點書,我吃過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要聽勸”

家長本身的意思是想說自己已經為浪費時間不好好學習付出代價了,不希望孩子步入我們的後塵。

但是孩子的理解不是這樣的,孩子只會覺得家長嘮叨,手機好玩怎麼會有害呢?

所以你看看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你話沒說到位。

"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今天午休的時候在朋友圈刷到這樣一個有趣的事情,原來她的孩子在補習班闖禍了。具體事情是這樣的:

老師讓小朋友們畫自己喜歡的人,她兒子完成做的打開方式有點不太對。他以為是想爸爸給媽媽化妝那樣沒有化妝品只好用黑筆了。

雖然很想笑,但是這也反應了一個問題:孩子做錯事不是因為他不聽話,而是你的指令打開方式不對。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什麼樣的指令孩子聽不懂?

1. 反語句式

這個很簡單,如果是你讓小孩子幫忙收拾碗筷,小孩子貪快,就想著說能夠快速的完成任務,就會在一次性將碗和盤子疊在一起端快速走。

這個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說:“別跑那麼快,等會把碗弄碎了”

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家長總是會提醒說“別...........”

根據墨菲定理來講,你越不想發生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當然對於孩子來講又是另外一個心理學知識,那就是白熊實驗

1987年,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簡單卻令人震驚的實驗。心理學家把志願者分為三個組,然後給他們播放關於白熊的影片,影片長約50分鐘,看完影片後,心理學家分別對3組志願者說:

■“你們要記得那頭白熊哦。”

■“你們可能會喜歡上那頭白熊”

■“你們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一年之後,哪組志願者對心理學家說的話最有印象呢?結果竟然是被告知“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的一組。由此可見,你本想忘記某事,卻向大腦發出了“記住它 ”的命令——抑制思考反而激活了思考。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白熊試驗”,你本意是不想要孩子跑那麼快,但是你下達給孩子的指令卻讓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所以家長在給孩子下達指令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這一點。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2. 曉明體語句

黃曉明在中餐廳的一句經典句式“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很多時候家長也是這麼對孩子的。

《小歡喜》中的單親媽媽宋倩和女兒之間的對話就是這樣的,女兒喜歡天文學說想要去南京大學,媽媽宋倩認為喜歡天文學我支持,北航清華也可以啊,為什麼非要去南大?

你要說作為母親的宋倩不支持女兒的夢想也不對,說支持也有點勉強。

說到底她就是用自己認可的方式支持,而是不是女兒心中理解的支持。

她們母女之間談話總是以這句話開始沉默的:“是,你說的這些媽媽都知道,但是媽媽是這樣認為的....我們應該這樣做.....”

簡直就是曉明體的翻版“我不要你喜歡去哪裡上大學,我要我喜歡你去哪裡上大學

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小孩子喜歡一個玩具,有的家長就會這樣說:“是,媽媽知道你喜歡這個玩具也支持你用自己的零花錢,但是媽媽覺得沒有必要買這個,我們可以買書或者是學習資料...”

所以你到底是支持孩子還是不支持,前面半句是支持後半句來個轉折,不僅會影響你在孩子心中的信任度還會影響你們之間的溝通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3. 簡短的省略句

“你去那邊幫媽媽拿一下那個.....”

那邊是哪邊,櫃子裡還是桌子上,很多時候家長吐槽說讓孩子做點小事都做不好,事實上孩子心理也很委屈,明明是你沒有說清楚卻怪孩子做得不好。

之前有網友分享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天她要給2歲半的兒子洗澡,結果在浴室裡看到了蟑螂,她也很慌就對兒子說“快,叫爸爸,媽媽有點害怕”

2歲半的兒子很小聲的喊了一聲“爸爸”,她有點生氣就對兒子說到:“你這聲音蚊子都聽不到,大聲一點”

接下去的一幕讓她意想不到,只見2歲半的兒子顫顫巍巍的向蟑螂走去,大聲的喊道“爸爸”,兒子喊完之後轉過頭問她:“媽媽你還害怕嗎?我也有點害怕”

直到那一刻她才明白,自己平時錯過了兒子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沒有做好,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傳達好指令。

如果當時她對兒子說的是“去把爸爸叫過來”結果是不是不一樣。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4.複雜的內容

在《爸爸去哪兒》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劉燁對諾一說“大人講話時不能插嘴,這樣不禮貌”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打斷大人說話,但是作為孩子的諾一卻理解為不能講話,立馬就用手捂上了自己的嘴

同樣在現實生活中家長若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效果,就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否運用了過於複雜的句式,傳達了過密的信息量,這樣是不利於親子溝通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放假在家玩手機,家長最常見的說話是這樣的“不要整天玩手機,對眼睛不好,多看點書,我吃過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要聽勸”

家長本身的意思是想說自己已經為浪費時間不好好學習付出代價了,不希望孩子步入我們的後塵。

但是孩子的理解不是這樣的,孩子只會覺得家長嘮叨,手機好玩怎麼會有害呢?

所以你看看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你話沒說到位。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什麼樣的指令孩子聽得懂?

1.0-3歲的孩子喜歡簡短直接一點的句式

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家長在給孩子傳達指令的時候語言精良簡潔完整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不要頻繁的使用娃娃語,類似語句疊字吃飯飯、喝水水,這樣不利於孩子語感的培養
  2. 不要將句子拆分開,簡單的舉個例子,就像是詢問寶寶喜歡香蕉還是蘋果,有的家長會這樣說“香蕉、蘋果、寶寶、吃這個?還是那個?”。

家長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寶寶喜歡吃蘋果嗎?”

  1. 不要模仿寶寶說話,孩子語言模仿能力有限,有時候說出來的話家長會覺得很幼稚很好玩,就會學孩子講話。

如果是一些孩子過於敏感的話,家長這樣做會讓孩子害怕被取消而不願意開口說話。家長應該用正確的表達方式和孩子講話。

"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今天午休的時候在朋友圈刷到這樣一個有趣的事情,原來她的孩子在補習班闖禍了。具體事情是這樣的:

老師讓小朋友們畫自己喜歡的人,她兒子完成做的打開方式有點不太對。他以為是想爸爸給媽媽化妝那樣沒有化妝品只好用黑筆了。

雖然很想笑,但是這也反應了一個問題:孩子做錯事不是因為他不聽話,而是你的指令打開方式不對。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什麼樣的指令孩子聽不懂?

1. 反語句式

這個很簡單,如果是你讓小孩子幫忙收拾碗筷,小孩子貪快,就想著說能夠快速的完成任務,就會在一次性將碗和盤子疊在一起端快速走。

這個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說:“別跑那麼快,等會把碗弄碎了”

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家長總是會提醒說“別...........”

根據墨菲定理來講,你越不想發生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當然對於孩子來講又是另外一個心理學知識,那就是白熊實驗

1987年,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簡單卻令人震驚的實驗。心理學家把志願者分為三個組,然後給他們播放關於白熊的影片,影片長約50分鐘,看完影片後,心理學家分別對3組志願者說:

■“你們要記得那頭白熊哦。”

■“你們可能會喜歡上那頭白熊”

■“你們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一年之後,哪組志願者對心理學家說的話最有印象呢?結果竟然是被告知“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的一組。由此可見,你本想忘記某事,卻向大腦發出了“記住它 ”的命令——抑制思考反而激活了思考。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白熊試驗”,你本意是不想要孩子跑那麼快,但是你下達給孩子的指令卻讓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所以家長在給孩子下達指令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這一點。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2. 曉明體語句

黃曉明在中餐廳的一句經典句式“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很多時候家長也是這麼對孩子的。

《小歡喜》中的單親媽媽宋倩和女兒之間的對話就是這樣的,女兒喜歡天文學說想要去南京大學,媽媽宋倩認為喜歡天文學我支持,北航清華也可以啊,為什麼非要去南大?

你要說作為母親的宋倩不支持女兒的夢想也不對,說支持也有點勉強。

說到底她就是用自己認可的方式支持,而是不是女兒心中理解的支持。

她們母女之間談話總是以這句話開始沉默的:“是,你說的這些媽媽都知道,但是媽媽是這樣認為的....我們應該這樣做.....”

簡直就是曉明體的翻版“我不要你喜歡去哪裡上大學,我要我喜歡你去哪裡上大學

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小孩子喜歡一個玩具,有的家長就會這樣說:“是,媽媽知道你喜歡這個玩具也支持你用自己的零花錢,但是媽媽覺得沒有必要買這個,我們可以買書或者是學習資料...”

所以你到底是支持孩子還是不支持,前面半句是支持後半句來個轉折,不僅會影響你在孩子心中的信任度還會影響你們之間的溝通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3. 簡短的省略句

“你去那邊幫媽媽拿一下那個.....”

那邊是哪邊,櫃子裡還是桌子上,很多時候家長吐槽說讓孩子做點小事都做不好,事實上孩子心理也很委屈,明明是你沒有說清楚卻怪孩子做得不好。

之前有網友分享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天她要給2歲半的兒子洗澡,結果在浴室裡看到了蟑螂,她也很慌就對兒子說“快,叫爸爸,媽媽有點害怕”

2歲半的兒子很小聲的喊了一聲“爸爸”,她有點生氣就對兒子說到:“你這聲音蚊子都聽不到,大聲一點”

接下去的一幕讓她意想不到,只見2歲半的兒子顫顫巍巍的向蟑螂走去,大聲的喊道“爸爸”,兒子喊完之後轉過頭問她:“媽媽你還害怕嗎?我也有點害怕”

直到那一刻她才明白,自己平時錯過了兒子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沒有做好,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傳達好指令。

如果當時她對兒子說的是“去把爸爸叫過來”結果是不是不一樣。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4.複雜的內容

在《爸爸去哪兒》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劉燁對諾一說“大人講話時不能插嘴,這樣不禮貌”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打斷大人說話,但是作為孩子的諾一卻理解為不能講話,立馬就用手捂上了自己的嘴

同樣在現實生活中家長若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效果,就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否運用了過於複雜的句式,傳達了過密的信息量,這樣是不利於親子溝通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放假在家玩手機,家長最常見的說話是這樣的“不要整天玩手機,對眼睛不好,多看點書,我吃過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要聽勸”

家長本身的意思是想說自己已經為浪費時間不好好學習付出代價了,不希望孩子步入我們的後塵。

但是孩子的理解不是這樣的,孩子只會覺得家長嘮叨,手機好玩怎麼會有害呢?

所以你看看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你話沒說到位。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什麼樣的指令孩子聽得懂?

1.0-3歲的孩子喜歡簡短直接一點的句式

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家長在給孩子傳達指令的時候語言精良簡潔完整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不要頻繁的使用娃娃語,類似語句疊字吃飯飯、喝水水,這樣不利於孩子語感的培養
  2. 不要將句子拆分開,簡單的舉個例子,就像是詢問寶寶喜歡香蕉還是蘋果,有的家長會這樣說“香蕉、蘋果、寶寶、吃這個?還是那個?”。

家長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寶寶喜歡吃蘋果嗎?”

  1. 不要模仿寶寶說話,孩子語言模仿能力有限,有時候說出來的話家長會覺得很幼稚很好玩,就會學孩子講話。

如果是一些孩子過於敏感的話,家長這樣做會讓孩子害怕被取消而不願意開口說話。家長應該用正確的表達方式和孩子講話。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2.3-6歲的孩子喜歡有趣、溫和、有選擇性的句式

這個階段是孩子的第一個敏感期,對於這個階段著名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

在兒童心裡有一股無法抑制的動力,驅使他對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以一種驚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學習,當一種熱情耗盡之後,另一種熱情會隨之燃起,這個階段就叫做“敏感期”。

這個時期孩子的獨立意識相對敏感,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或者是下達指令的時候需要注意,孩子的這種獨立意識需要鍛鍊來進行強化,以此來得到滿足感。

這個時期父母溝通需要注意這幾點:

1. 多用選擇性的句式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常見的特徵就是把“不”字掛在嘴邊,如果是父母用直接肯定的語氣和句式,會引起孩子內心的抗拒。事實上和這個時期的寶寶溝通很鍛鍊家長的語言情商。

簡單的舉個例子,立秋之後早晚有點涼,如果你直接拿一件薄外套告訴孩子說天氣冷多穿一件外套,大部分孩子都會直接拒絕。

但是如果父母使用選擇性的句式效果就不一樣了,當父母拿出兩件顏色不一樣的外套,讓孩子選擇,那效果又不一樣了。

遇到其他問題也是如此,如果你希望孩子選擇你想給的,可以用一個他不會選擇的東西來進行對比,這樣一切就盡在你的掌握之中。

這一點的前提是你足夠了解你的孩子。

"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今天午休的時候在朋友圈刷到這樣一個有趣的事情,原來她的孩子在補習班闖禍了。具體事情是這樣的:

老師讓小朋友們畫自己喜歡的人,她兒子完成做的打開方式有點不太對。他以為是想爸爸給媽媽化妝那樣沒有化妝品只好用黑筆了。

雖然很想笑,但是這也反應了一個問題:孩子做錯事不是因為他不聽話,而是你的指令打開方式不對。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什麼樣的指令孩子聽不懂?

1. 反語句式

這個很簡單,如果是你讓小孩子幫忙收拾碗筷,小孩子貪快,就想著說能夠快速的完成任務,就會在一次性將碗和盤子疊在一起端快速走。

這個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說:“別跑那麼快,等會把碗弄碎了”

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家長總是會提醒說“別...........”

根據墨菲定理來講,你越不想發生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當然對於孩子來講又是另外一個心理學知識,那就是白熊實驗

1987年,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簡單卻令人震驚的實驗。心理學家把志願者分為三個組,然後給他們播放關於白熊的影片,影片長約50分鐘,看完影片後,心理學家分別對3組志願者說:

■“你們要記得那頭白熊哦。”

■“你們可能會喜歡上那頭白熊”

■“你們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一年之後,哪組志願者對心理學家說的話最有印象呢?結果竟然是被告知“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的一組。由此可見,你本想忘記某事,卻向大腦發出了“記住它 ”的命令——抑制思考反而激活了思考。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白熊試驗”,你本意是不想要孩子跑那麼快,但是你下達給孩子的指令卻讓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所以家長在給孩子下達指令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這一點。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2. 曉明體語句

黃曉明在中餐廳的一句經典句式“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很多時候家長也是這麼對孩子的。

《小歡喜》中的單親媽媽宋倩和女兒之間的對話就是這樣的,女兒喜歡天文學說想要去南京大學,媽媽宋倩認為喜歡天文學我支持,北航清華也可以啊,為什麼非要去南大?

你要說作為母親的宋倩不支持女兒的夢想也不對,說支持也有點勉強。

說到底她就是用自己認可的方式支持,而是不是女兒心中理解的支持。

她們母女之間談話總是以這句話開始沉默的:“是,你說的這些媽媽都知道,但是媽媽是這樣認為的....我們應該這樣做.....”

簡直就是曉明體的翻版“我不要你喜歡去哪裡上大學,我要我喜歡你去哪裡上大學

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小孩子喜歡一個玩具,有的家長就會這樣說:“是,媽媽知道你喜歡這個玩具也支持你用自己的零花錢,但是媽媽覺得沒有必要買這個,我們可以買書或者是學習資料...”

所以你到底是支持孩子還是不支持,前面半句是支持後半句來個轉折,不僅會影響你在孩子心中的信任度還會影響你們之間的溝通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3. 簡短的省略句

“你去那邊幫媽媽拿一下那個.....”

那邊是哪邊,櫃子裡還是桌子上,很多時候家長吐槽說讓孩子做點小事都做不好,事實上孩子心理也很委屈,明明是你沒有說清楚卻怪孩子做得不好。

之前有網友分享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天她要給2歲半的兒子洗澡,結果在浴室裡看到了蟑螂,她也很慌就對兒子說“快,叫爸爸,媽媽有點害怕”

2歲半的兒子很小聲的喊了一聲“爸爸”,她有點生氣就對兒子說到:“你這聲音蚊子都聽不到,大聲一點”

接下去的一幕讓她意想不到,只見2歲半的兒子顫顫巍巍的向蟑螂走去,大聲的喊道“爸爸”,兒子喊完之後轉過頭問她:“媽媽你還害怕嗎?我也有點害怕”

直到那一刻她才明白,自己平時錯過了兒子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沒有做好,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傳達好指令。

如果當時她對兒子說的是“去把爸爸叫過來”結果是不是不一樣。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4.複雜的內容

在《爸爸去哪兒》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劉燁對諾一說“大人講話時不能插嘴,這樣不禮貌”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打斷大人說話,但是作為孩子的諾一卻理解為不能講話,立馬就用手捂上了自己的嘴

同樣在現實生活中家長若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效果,就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否運用了過於複雜的句式,傳達了過密的信息量,這樣是不利於親子溝通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放假在家玩手機,家長最常見的說話是這樣的“不要整天玩手機,對眼睛不好,多看點書,我吃過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要聽勸”

家長本身的意思是想說自己已經為浪費時間不好好學習付出代價了,不希望孩子步入我們的後塵。

但是孩子的理解不是這樣的,孩子只會覺得家長嘮叨,手機好玩怎麼會有害呢?

所以你看看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你話沒說到位。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什麼樣的指令孩子聽得懂?

1.0-3歲的孩子喜歡簡短直接一點的句式

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家長在給孩子傳達指令的時候語言精良簡潔完整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不要頻繁的使用娃娃語,類似語句疊字吃飯飯、喝水水,這樣不利於孩子語感的培養
  2. 不要將句子拆分開,簡單的舉個例子,就像是詢問寶寶喜歡香蕉還是蘋果,有的家長會這樣說“香蕉、蘋果、寶寶、吃這個?還是那個?”。

家長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寶寶喜歡吃蘋果嗎?”

  1. 不要模仿寶寶說話,孩子語言模仿能力有限,有時候說出來的話家長會覺得很幼稚很好玩,就會學孩子講話。

如果是一些孩子過於敏感的話,家長這樣做會讓孩子害怕被取消而不願意開口說話。家長應該用正確的表達方式和孩子講話。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2.3-6歲的孩子喜歡有趣、溫和、有選擇性的句式

這個階段是孩子的第一個敏感期,對於這個階段著名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

在兒童心裡有一股無法抑制的動力,驅使他對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以一種驚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學習,當一種熱情耗盡之後,另一種熱情會隨之燃起,這個階段就叫做“敏感期”。

這個時期孩子的獨立意識相對敏感,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或者是下達指令的時候需要注意,孩子的這種獨立意識需要鍛鍊來進行強化,以此來得到滿足感。

這個時期父母溝通需要注意這幾點:

1. 多用選擇性的句式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常見的特徵就是把“不”字掛在嘴邊,如果是父母用直接肯定的語氣和句式,會引起孩子內心的抗拒。事實上和這個時期的寶寶溝通很鍛鍊家長的語言情商。

簡單的舉個例子,立秋之後早晚有點涼,如果你直接拿一件薄外套告訴孩子說天氣冷多穿一件外套,大部分孩子都會直接拒絕。

但是如果父母使用選擇性的句式效果就不一樣了,當父母拿出兩件顏色不一樣的外套,讓孩子選擇,那效果又不一樣了。

遇到其他問題也是如此,如果你希望孩子選擇你想給的,可以用一個他不會選擇的東西來進行對比,這樣一切就盡在你的掌握之中。

這一點的前提是你足夠了解你的孩子。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2. 態度溫和,有原則

孩子在這個敏感階段,規則意識還模糊不清,沒有定性。當觸及一些原則性問題時,父母應該溫和地和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意識到有規則的好處,適當的規則約束能讓孩子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方式。

這個階段如果見不得孩子哭,父母就會陷入溺愛孩子的漩渦中。

孩子會一次一次的試探你的底線,如果說家長向孩子妥協,孩子只要一哭鬧就抱起孩子說“算了算了,沒事沒事”,事實上這樣的做法是不理智的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適當的制定一些家庭規則,並和孩子一起努力遵守

就以我們家為例來講,我們的家孩子4歲的時候家庭規則是以下這幾點:

  • 好好說話,不許隨便發脾氣
  • 不可以打斷別人說話
  • 有需要一定要跟爸媽說

在制定規則的時候是經過孩子的同意的,約定好沒有遵守的人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從那以後孩子遇到想要的玩具會好好說話,合理的話我們會支持

當然我們會讓孩子參與到家庭開支記錄當中來,不僅僅鍛鍊孩子的計算能力還能教會孩子控制自己不合理的物質需求。

"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今天午休的時候在朋友圈刷到這樣一個有趣的事情,原來她的孩子在補習班闖禍了。具體事情是這樣的:

老師讓小朋友們畫自己喜歡的人,她兒子完成做的打開方式有點不太對。他以為是想爸爸給媽媽化妝那樣沒有化妝品只好用黑筆了。

雖然很想笑,但是這也反應了一個問題:孩子做錯事不是因為他不聽話,而是你的指令打開方式不對。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什麼樣的指令孩子聽不懂?

1. 反語句式

這個很簡單,如果是你讓小孩子幫忙收拾碗筷,小孩子貪快,就想著說能夠快速的完成任務,就會在一次性將碗和盤子疊在一起端快速走。

這個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說:“別跑那麼快,等會把碗弄碎了”

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家長總是會提醒說“別...........”

根據墨菲定理來講,你越不想發生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當然對於孩子來講又是另外一個心理學知識,那就是白熊實驗

1987年,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簡單卻令人震驚的實驗。心理學家把志願者分為三個組,然後給他們播放關於白熊的影片,影片長約50分鐘,看完影片後,心理學家分別對3組志願者說:

■“你們要記得那頭白熊哦。”

■“你們可能會喜歡上那頭白熊”

■“你們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一年之後,哪組志願者對心理學家說的話最有印象呢?結果竟然是被告知“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的一組。由此可見,你本想忘記某事,卻向大腦發出了“記住它 ”的命令——抑制思考反而激活了思考。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白熊試驗”,你本意是不想要孩子跑那麼快,但是你下達給孩子的指令卻讓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所以家長在給孩子下達指令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這一點。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2. 曉明體語句

黃曉明在中餐廳的一句經典句式“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很多時候家長也是這麼對孩子的。

《小歡喜》中的單親媽媽宋倩和女兒之間的對話就是這樣的,女兒喜歡天文學說想要去南京大學,媽媽宋倩認為喜歡天文學我支持,北航清華也可以啊,為什麼非要去南大?

你要說作為母親的宋倩不支持女兒的夢想也不對,說支持也有點勉強。

說到底她就是用自己認可的方式支持,而是不是女兒心中理解的支持。

她們母女之間談話總是以這句話開始沉默的:“是,你說的這些媽媽都知道,但是媽媽是這樣認為的....我們應該這樣做.....”

簡直就是曉明體的翻版“我不要你喜歡去哪裡上大學,我要我喜歡你去哪裡上大學

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小孩子喜歡一個玩具,有的家長就會這樣說:“是,媽媽知道你喜歡這個玩具也支持你用自己的零花錢,但是媽媽覺得沒有必要買這個,我們可以買書或者是學習資料...”

所以你到底是支持孩子還是不支持,前面半句是支持後半句來個轉折,不僅會影響你在孩子心中的信任度還會影響你們之間的溝通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3. 簡短的省略句

“你去那邊幫媽媽拿一下那個.....”

那邊是哪邊,櫃子裡還是桌子上,很多時候家長吐槽說讓孩子做點小事都做不好,事實上孩子心理也很委屈,明明是你沒有說清楚卻怪孩子做得不好。

之前有網友分享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天她要給2歲半的兒子洗澡,結果在浴室裡看到了蟑螂,她也很慌就對兒子說“快,叫爸爸,媽媽有點害怕”

2歲半的兒子很小聲的喊了一聲“爸爸”,她有點生氣就對兒子說到:“你這聲音蚊子都聽不到,大聲一點”

接下去的一幕讓她意想不到,只見2歲半的兒子顫顫巍巍的向蟑螂走去,大聲的喊道“爸爸”,兒子喊完之後轉過頭問她:“媽媽你還害怕嗎?我也有點害怕”

直到那一刻她才明白,自己平時錯過了兒子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沒有做好,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傳達好指令。

如果當時她對兒子說的是“去把爸爸叫過來”結果是不是不一樣。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4.複雜的內容

在《爸爸去哪兒》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劉燁對諾一說“大人講話時不能插嘴,這樣不禮貌”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打斷大人說話,但是作為孩子的諾一卻理解為不能講話,立馬就用手捂上了自己的嘴

同樣在現實生活中家長若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效果,就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否運用了過於複雜的句式,傳達了過密的信息量,這樣是不利於親子溝通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放假在家玩手機,家長最常見的說話是這樣的“不要整天玩手機,對眼睛不好,多看點書,我吃過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要聽勸”

家長本身的意思是想說自己已經為浪費時間不好好學習付出代價了,不希望孩子步入我們的後塵。

但是孩子的理解不是這樣的,孩子只會覺得家長嘮叨,手機好玩怎麼會有害呢?

所以你看看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你話沒說到位。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什麼樣的指令孩子聽得懂?

1.0-3歲的孩子喜歡簡短直接一點的句式

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家長在給孩子傳達指令的時候語言精良簡潔完整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不要頻繁的使用娃娃語,類似語句疊字吃飯飯、喝水水,這樣不利於孩子語感的培養
  2. 不要將句子拆分開,簡單的舉個例子,就像是詢問寶寶喜歡香蕉還是蘋果,有的家長會這樣說“香蕉、蘋果、寶寶、吃這個?還是那個?”。

家長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寶寶喜歡吃蘋果嗎?”

  1. 不要模仿寶寶說話,孩子語言模仿能力有限,有時候說出來的話家長會覺得很幼稚很好玩,就會學孩子講話。

如果是一些孩子過於敏感的話,家長這樣做會讓孩子害怕被取消而不願意開口說話。家長應該用正確的表達方式和孩子講話。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2.3-6歲的孩子喜歡有趣、溫和、有選擇性的句式

這個階段是孩子的第一個敏感期,對於這個階段著名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

在兒童心裡有一股無法抑制的動力,驅使他對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以一種驚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學習,當一種熱情耗盡之後,另一種熱情會隨之燃起,這個階段就叫做“敏感期”。

這個時期孩子的獨立意識相對敏感,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或者是下達指令的時候需要注意,孩子的這種獨立意識需要鍛鍊來進行強化,以此來得到滿足感。

這個時期父母溝通需要注意這幾點:

1. 多用選擇性的句式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常見的特徵就是把“不”字掛在嘴邊,如果是父母用直接肯定的語氣和句式,會引起孩子內心的抗拒。事實上和這個時期的寶寶溝通很鍛鍊家長的語言情商。

簡單的舉個例子,立秋之後早晚有點涼,如果你直接拿一件薄外套告訴孩子說天氣冷多穿一件外套,大部分孩子都會直接拒絕。

但是如果父母使用選擇性的句式效果就不一樣了,當父母拿出兩件顏色不一樣的外套,讓孩子選擇,那效果又不一樣了。

遇到其他問題也是如此,如果你希望孩子選擇你想給的,可以用一個他不會選擇的東西來進行對比,這樣一切就盡在你的掌握之中。

這一點的前提是你足夠了解你的孩子。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2. 態度溫和,有原則

孩子在這個敏感階段,規則意識還模糊不清,沒有定性。當觸及一些原則性問題時,父母應該溫和地和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意識到有規則的好處,適當的規則約束能讓孩子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方式。

這個階段如果見不得孩子哭,父母就會陷入溺愛孩子的漩渦中。

孩子會一次一次的試探你的底線,如果說家長向孩子妥協,孩子只要一哭鬧就抱起孩子說“算了算了,沒事沒事”,事實上這樣的做法是不理智的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適當的制定一些家庭規則,並和孩子一起努力遵守

就以我們家為例來講,我們的家孩子4歲的時候家庭規則是以下這幾點:

  • 好好說話,不許隨便發脾氣
  • 不可以打斷別人說話
  • 有需要一定要跟爸媽說

在制定規則的時候是經過孩子的同意的,約定好沒有遵守的人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從那以後孩子遇到想要的玩具會好好說話,合理的話我們會支持

當然我們會讓孩子參與到家庭開支記錄當中來,不僅僅鍛鍊孩子的計算能力還能教會孩子控制自己不合理的物質需求。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3.6-18歲的孩子喜歡有共同語言的溝通

這個階段的孩子大多處於青春叛逆期,開始反抗家長的權威,很多家長最害怕的就是這個階段。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有限,但是內心的想法和外界的誘惑卻越來越多。

家長這個時候和孩子溝通以過來人的身份好言相勸,或者是以養育者的身份自居擺架子很容易激起孩子內心的叛逆心。

在這一點上面家長可以參考《小歡喜》裡面季楊楊父親的做法。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入手,用知心者或者是偶像的力量。

季楊楊的父親為了靠近他跟他交流,請教老師學習網絡聊天。

鏡頭裡面他打字的那個畫面——“一指禪”,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敲。

還有劉靜假裝出差的時候,為了讓劉靜凱兒子打球但是又不會切換鏡頭,只好將手機翻過來。

其實後面季楊楊能和父親和解並不全是劉靜的功勞

重點在於他通過“兒子崇拜的大神網友”這個身份來了解了兒子的內心,然後又針對性的和孩子溝通。

如果說父母真的和孩子沒有共同語言可以找個可靠的人做孩子的知心好友,就像劉靜和英子這樣的忘年之交。

"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今天午休的時候在朋友圈刷到這樣一個有趣的事情,原來她的孩子在補習班闖禍了。具體事情是這樣的:

老師讓小朋友們畫自己喜歡的人,她兒子完成做的打開方式有點不太對。他以為是想爸爸給媽媽化妝那樣沒有化妝品只好用黑筆了。

雖然很想笑,但是這也反應了一個問題:孩子做錯事不是因為他不聽話,而是你的指令打開方式不對。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什麼樣的指令孩子聽不懂?

1. 反語句式

這個很簡單,如果是你讓小孩子幫忙收拾碗筷,小孩子貪快,就想著說能夠快速的完成任務,就會在一次性將碗和盤子疊在一起端快速走。

這個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說:“別跑那麼快,等會把碗弄碎了”

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家長總是會提醒說“別...........”

根據墨菲定理來講,你越不想發生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當然對於孩子來講又是另外一個心理學知識,那就是白熊實驗

1987年,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簡單卻令人震驚的實驗。心理學家把志願者分為三個組,然後給他們播放關於白熊的影片,影片長約50分鐘,看完影片後,心理學家分別對3組志願者說:

■“你們要記得那頭白熊哦。”

■“你們可能會喜歡上那頭白熊”

■“你們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一年之後,哪組志願者對心理學家說的話最有印象呢?結果竟然是被告知“千萬別去想那頭白熊”的一組。由此可見,你本想忘記某事,卻向大腦發出了“記住它 ”的命令——抑制思考反而激活了思考。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白熊試驗”,你本意是不想要孩子跑那麼快,但是你下達給孩子的指令卻讓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所以家長在給孩子下達指令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這一點。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2. 曉明體語句

黃曉明在中餐廳的一句經典句式“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很多時候家長也是這麼對孩子的。

《小歡喜》中的單親媽媽宋倩和女兒之間的對話就是這樣的,女兒喜歡天文學說想要去南京大學,媽媽宋倩認為喜歡天文學我支持,北航清華也可以啊,為什麼非要去南大?

你要說作為母親的宋倩不支持女兒的夢想也不對,說支持也有點勉強。

說到底她就是用自己認可的方式支持,而是不是女兒心中理解的支持。

她們母女之間談話總是以這句話開始沉默的:“是,你說的這些媽媽都知道,但是媽媽是這樣認為的....我們應該這樣做.....”

簡直就是曉明體的翻版“我不要你喜歡去哪裡上大學,我要我喜歡你去哪裡上大學

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小孩子喜歡一個玩具,有的家長就會這樣說:“是,媽媽知道你喜歡這個玩具也支持你用自己的零花錢,但是媽媽覺得沒有必要買這個,我們可以買書或者是學習資料...”

所以你到底是支持孩子還是不支持,前面半句是支持後半句來個轉折,不僅會影響你在孩子心中的信任度還會影響你們之間的溝通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3. 簡短的省略句

“你去那邊幫媽媽拿一下那個.....”

那邊是哪邊,櫃子裡還是桌子上,很多時候家長吐槽說讓孩子做點小事都做不好,事實上孩子心理也很委屈,明明是你沒有說清楚卻怪孩子做得不好。

之前有網友分享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天她要給2歲半的兒子洗澡,結果在浴室裡看到了蟑螂,她也很慌就對兒子說“快,叫爸爸,媽媽有點害怕”

2歲半的兒子很小聲的喊了一聲“爸爸”,她有點生氣就對兒子說到:“你這聲音蚊子都聽不到,大聲一點”

接下去的一幕讓她意想不到,只見2歲半的兒子顫顫巍巍的向蟑螂走去,大聲的喊道“爸爸”,兒子喊完之後轉過頭問她:“媽媽你還害怕嗎?我也有點害怕”

直到那一刻她才明白,自己平時錯過了兒子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沒有做好,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傳達好指令。

如果當時她對兒子說的是“去把爸爸叫過來”結果是不是不一樣。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4.複雜的內容

在《爸爸去哪兒》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劉燁對諾一說“大人講話時不能插嘴,這樣不禮貌”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打斷大人說話,但是作為孩子的諾一卻理解為不能講話,立馬就用手捂上了自己的嘴

同樣在現實生活中家長若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效果,就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否運用了過於複雜的句式,傳達了過密的信息量,這樣是不利於親子溝通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放假在家玩手機,家長最常見的說話是這樣的“不要整天玩手機,對眼睛不好,多看點書,我吃過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要聽勸”

家長本身的意思是想說自己已經為浪費時間不好好學習付出代價了,不希望孩子步入我們的後塵。

但是孩子的理解不是這樣的,孩子只會覺得家長嘮叨,手機好玩怎麼會有害呢?

所以你看看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你話沒說到位。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什麼樣的指令孩子聽得懂?

1.0-3歲的孩子喜歡簡短直接一點的句式

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家長在給孩子傳達指令的時候語言精良簡潔完整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不要頻繁的使用娃娃語,類似語句疊字吃飯飯、喝水水,這樣不利於孩子語感的培養
  2. 不要將句子拆分開,簡單的舉個例子,就像是詢問寶寶喜歡香蕉還是蘋果,有的家長會這樣說“香蕉、蘋果、寶寶、吃這個?還是那個?”。

家長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寶寶喜歡吃蘋果嗎?”

  1. 不要模仿寶寶說話,孩子語言模仿能力有限,有時候說出來的話家長會覺得很幼稚很好玩,就會學孩子講話。

如果是一些孩子過於敏感的話,家長這樣做會讓孩子害怕被取消而不願意開口說話。家長應該用正確的表達方式和孩子講話。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2.3-6歲的孩子喜歡有趣、溫和、有選擇性的句式

這個階段是孩子的第一個敏感期,對於這個階段著名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

在兒童心裡有一股無法抑制的動力,驅使他對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以一種驚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學習,當一種熱情耗盡之後,另一種熱情會隨之燃起,這個階段就叫做“敏感期”。

這個時期孩子的獨立意識相對敏感,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或者是下達指令的時候需要注意,孩子的這種獨立意識需要鍛鍊來進行強化,以此來得到滿足感。

這個時期父母溝通需要注意這幾點:

1. 多用選擇性的句式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常見的特徵就是把“不”字掛在嘴邊,如果是父母用直接肯定的語氣和句式,會引起孩子內心的抗拒。事實上和這個時期的寶寶溝通很鍛鍊家長的語言情商。

簡單的舉個例子,立秋之後早晚有點涼,如果你直接拿一件薄外套告訴孩子說天氣冷多穿一件外套,大部分孩子都會直接拒絕。

但是如果父母使用選擇性的句式效果就不一樣了,當父母拿出兩件顏色不一樣的外套,讓孩子選擇,那效果又不一樣了。

遇到其他問題也是如此,如果你希望孩子選擇你想給的,可以用一個他不會選擇的東西來進行對比,這樣一切就盡在你的掌握之中。

這一點的前提是你足夠了解你的孩子。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2. 態度溫和,有原則

孩子在這個敏感階段,規則意識還模糊不清,沒有定性。當觸及一些原則性問題時,父母應該溫和地和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意識到有規則的好處,適當的規則約束能讓孩子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方式。

這個階段如果見不得孩子哭,父母就會陷入溺愛孩子的漩渦中。

孩子會一次一次的試探你的底線,如果說家長向孩子妥協,孩子只要一哭鬧就抱起孩子說“算了算了,沒事沒事”,事實上這樣的做法是不理智的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適當的制定一些家庭規則,並和孩子一起努力遵守

就以我們家為例來講,我們的家孩子4歲的時候家庭規則是以下這幾點:

  • 好好說話,不許隨便發脾氣
  • 不可以打斷別人說話
  • 有需要一定要跟爸媽說

在制定規則的時候是經過孩子的同意的,約定好沒有遵守的人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從那以後孩子遇到想要的玩具會好好說話,合理的話我們會支持

當然我們會讓孩子參與到家庭開支記錄當中來,不僅僅鍛鍊孩子的計算能力還能教會孩子控制自己不合理的物質需求。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3.6-18歲的孩子喜歡有共同語言的溝通

這個階段的孩子大多處於青春叛逆期,開始反抗家長的權威,很多家長最害怕的就是這個階段。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有限,但是內心的想法和外界的誘惑卻越來越多。

家長這個時候和孩子溝通以過來人的身份好言相勸,或者是以養育者的身份自居擺架子很容易激起孩子內心的叛逆心。

在這一點上面家長可以參考《小歡喜》裡面季楊楊父親的做法。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入手,用知心者或者是偶像的力量。

季楊楊的父親為了靠近他跟他交流,請教老師學習網絡聊天。

鏡頭裡面他打字的那個畫面——“一指禪”,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敲。

還有劉靜假裝出差的時候,為了讓劉靜凱兒子打球但是又不會切換鏡頭,只好將手機翻過來。

其實後面季楊楊能和父親和解並不全是劉靜的功勞

重點在於他通過“兒子崇拜的大神網友”這個身份來了解了兒子的內心,然後又針對性的和孩子溝通。

如果說父母真的和孩子沒有共同語言可以找個可靠的人做孩子的知心好友,就像劉靜和英子這樣的忘年之交。

心理學白熊實驗:孩子總是聽不懂你的話?父母可以試著這樣表達

很多家長埋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也要反省一下自己下達指令的方式是否正確,這不僅僅是為了教育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也能提高父母的情商和語言運用能力,一舉兩得呀。

我是育媽記的作者,2個孩子的媽咪,喜歡讀書,樂於分享科學的育兒知識,堅持每日更新,如果你有育兒方面的困惑和煩惱都可以來問我,我很樂意幫助你,衷心祝願我們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個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