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吳謝宇弒母:比孩子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文|小歆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近日來隨著北大弒母案的嫌疑人在機場被抓,這則在2016年發生的惡性事件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曾經的天之驕子如今被捕入獄,這天壤之別中顯現出的是教育的無奈。因為具體的作案動機尚未被披露,人們只能從簡單的時間線上試圖來發現一些弒母案背後的隱情。

吳謝宇是外人眼中的好孩子,老師同學眼中的好學生,學生生涯中更是成績優秀,多次獲得獎學金,一直保持名列前茅的狀態。很多老師感慨這孩子太優秀了,很多別人幾遍都弄不懂的題目,他看一遍就能掌握。家境貧寒,父親早逝,母親為中學老師為人低調清高。吳謝宇本人待人謙和,在同學中人緣極好,是學校裡極少數被保送北大的學生,並且在大學裡的成績也十分優異,連報名GRE 的培訓班都能拿到獎學金,在大家眼中可以說是完美的存在。

然而就是這樣優秀的孩子在22歲的時候做出了弒母的惡行,並且全程有預謀,從購置刀具行凶,再到購買活性炭來吸附味道,可以說殺害母親是他早就計劃好的。在此之後又以母親的名義向親友們借到鉅額的錢款,並且在殺害母親7個月之後故意讓警察發現母親被害的事情。期間又與一名性工作者關係曖昧,並錄有性愛視頻,甚至有拿出十餘萬向對方提親的舉動。優秀的吳謝宇終於在行凶三年後於近日在機場被警方抓獲,弒母案的動機也將於日後被逐漸披露。

很難想象眾人眼中的“學霸”、“好學生”,被認為是完美的存在,卻走上了弒母的犯罪道路上,這樣大的轉折讓人們不得不深思如今的教育到底給孩子帶來了什麼?過分的關注成績是否忽視了孩子的品德的培養?人們眼中的優秀是否只關乎成績而與品格無關?

北大吳謝宇弒母:比孩子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一、在素質教育的時代,家長通常只重視學習教育,卻忽略了這些對人格素養很重要的教育

1.成績至上的教育理念

很多家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教育憂慮,從早教班開始,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會與成績相掛鉤,父母們更是不遺餘力地為孩子營造好的學習環境,這點從動輒百萬的學區房就可以看出。孩子優異的學習成績成了緩解家長焦慮的主要方式。

2.素質教育因為實施困難而水土不服

雖然國家提倡素質教育,但是由於具體的成績考核仍然以學習成績為重,這使得大部分的素質教育只能流於形式、水土不服。

北大吳謝宇弒母:比孩子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3.健全人格的培養被家長的功利心所忽視

由於家長們把孩子的成績看得過於功利,關注點主要放在成績提升上,而忽略了健全人格的培養,這種功利的心態下很難培養出高素質的孩子。

顯然在孩子的成長中,成績是很重要的部分,但是當孩子從學生時代畢業走入社會中時,健全的人格魅力才是孩子的軟實力,才是打開人生新格局的有力保證。

北大吳謝宇弒母:比孩子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二、優秀的學習不等於優秀的人生,一個獨立健全的人格該是什麼樣的?

1.尊重他人,不以自己為中心

願意尊重他人,不以自己的想法為中心,在行為表現上謙和有禮,不過分自卑也不過度自信,認同他人,也認同自我。

2.懂得如何表達愛,如何去愛人

願意為他人付出,懂得如何去愛人,在行為表現上有親和力,能夠找到恰當的方式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內心充滿安全感。

北大吳謝宇弒母:比孩子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3.懂得感恩,願意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問題

對於他人的幫助常懷感恩之心,懂得從他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在行為表現上更加有所自持,邊界感明顯,做事有原則、底線。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的干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這種干預並非是完全的掌控,而是通過對孩子的觀察與陪伴,更加了解孩子的內心狀態,幫助孩子理解內心的困惑。如果孩子負面的心理狀態得不到及時的干預,那麼必將會對孩子的未來起到消極的影響。

北大吳謝宇弒母:比孩子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三、孩子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家長的重視,長大後容易走向何方?

1.行為出現偏差,逆反心理明顯

孩子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在行為表現上極易受到影響,進而出現行為偏差,甚至孩子會因這種負面情緒無法紓解而產生逆反的心理。

2.對親情的認識冷漠,缺乏安全感

家長缺乏對孩子的重視,會使孩子對親情的認知產生錯誤的理解,對待親情更加冷漠,與人交往中缺乏安全感。這種心理狀態下的孩子更加傾向於自私的行為表現,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付出。

北大吳謝宇弒母:比孩子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3.想法偏激,人格有缺陷

當孩子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時,孩子很容易受到消極心理的影響,對待事物的看法較為偏激,甚至在健全人格的養成方面也會有一定的缺陷。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成績的重視僅是教育中的一小部分,如何幫助孩子擁有良好的品行以及健全的人格是十分值得家長們多花心思去了解的。

北大吳謝宇弒母:比孩子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四、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以及一個優秀的未來、人生?

1.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情緒表達

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表達時,父母最應該做到的是尊重和傾聽,這會有利於於孩子的自我認同感的以及與家長間信任感的建立。孩子可以通過表達紓解內心的困惑和疑問,不必擔心受到父母的打擊或者嘲諷而有所隱瞞,不良情緒容易找到出口。

2.保持與孩子間的雙向溝通

父母的教育理念因有孩子的反饋而得以施行,否則只能是毫無意義的單向說教,從孩子易於接受的角度入手更加能夠幫助孩子營造輕鬆的表達環境,也有利於父母恰當的進行引導干預。

北大吳謝宇弒母:比孩子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3.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

父母的陪伴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在情緒表達上更加積極正面。並且父母有更多的機會去觀察、理解孩子的行為,進而找到最適合的教育方法,實現全面的家庭教育。

4.給予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和時間

孩子雖小,但是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來磨練自己。有研究證明,善於獨處的孩子,往往都比較自立和自律,智商一般都比常人高,因為他們有更多自己的時間思考學習、思考人生,而不是把時間花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

如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越發的關注起來,但是這其中很大部分還是停留在學習成績上,對於孩子的品德教育還是有所忽略的。成績固然重要,但是決定孩子發展格局的情商更重要,相信好的品行、健全的人格會讓孩子走的更遠、更穩。

北大吳謝宇弒母:比孩子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今日互動話題:大家對於孩子的品德教育有哪些看法呢?對於時下過分看重成績的社會氛圍有哪些見解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

在育兒過程中,大家如果遇到難題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些知識和經驗能夠給你們有效的建議。

我是小歆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兒師,每天分享育兒相關知識。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