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軼可引眾怒的背後,家長們這些基本禮儀,你教孩子了嗎?

近日,曾軼可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作為一名公眾人物,她在安檢時耍大牌嚴重干擾機場安檢秩序,並對安檢工作人員進行人身攻擊。隨後她並未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在微博上利用輿論“要挾”粉絲進行“維權”。

6月19日,“央視新聞”、“紫光閣”、“共青團中央”、“公安部”、“國家移民管理局”、“人民日報”、“法制日報”等眾官方紛紛發表對此事件的看法,齊名批評曾軼可的違法行為。

曾軼可事件令網民們看到了律法的權威。而小夢老師也注意到,家庭教育中,公共禮儀的教育也不容忽視。

曾軼可引眾怒的背後,家長們這些基本禮儀,你教孩子了嗎?

一、作為父母應當以身作則

曾軼可引眾怒的背後,家長們這些基本禮儀,你教孩子了嗎?

去年四月份,在遂寧市某公交車上,一個七歲的孩子在公交車上連續三次頻繁用腳踢踹對面男子,隨後被該男子當場“教育”。

但隨後事情的“神轉折”令人詫異!孩子的爸爸竟然表示:打得好!自己早就想揍他了。

“不懂事,調皮”從來都不該是孩子犯錯的藉口,在發生這種事情時,家長更應以身作則對孩子進行正向教育,而不是一味溺愛,為其開脫。

曾軼可引眾怒的背後,家長們這些基本禮儀,你教孩子了嗎?

做父母最大的責任是引導孩子成為能夠獨當一面,遵守社會秩序的“人”。

而遵守基本道德規範,遵守公共禮儀,是孩子在社會生存所需具備的基本條件。

孩子在公共場合的禮儀問題,反映出父母的家庭教育成績,代表著孩子的教養,映射著父母的品行。

熊孩子必有熊父母,讓孩子學會基本禮儀,是賦予他們在社會生存的基本技能,也是作為父母對孩子的責任。

二、教會孩子這些公共禮儀,別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口中的“熊孩子”。

曾軼可引眾怒的背後,家長們這些基本禮儀,你教孩子了嗎?

01 不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

動車上大聲喧譁隨意跑跳的孩子;地鐵裡嬉戲打鬧來回奔跑的孩子;還有圖書館裡大聲歡笑打遊戲的孩子……這樣的孩子生活中並不少見。

作為家長,應當告訴孩子這些都是破壞公共場合有序秩序的行為。在公共場合,應該保持基本的禮儀,不大聲交談、說話,不跑跳攀爬。

曾軼可引眾怒的背後,家長們這些基本禮儀,你教孩子了嗎?

02 保持公共場所的整潔

對於公共資源、公共設施,很多家長和孩子可能忽略了基本的“保護禮儀”。肆意破壞、損毀公共設施,或者破壞公共環境的整潔,這些都是錯誤的公共場合禮儀。

大家在使用遊樂園,公園等公共場所的基礎設施時,更應承擔維護這些公共設施、設備整潔的責任。

曾軼可引眾怒的背後,家長們這些基本禮儀,你教孩子了嗎?

03 遵守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準則是與他人保持行動一致。

當所有人都在排隊的時候,我們不能成為插隊破壞公共秩序的人;當所有人都保持安靜的時候,我們也需要維持公共場所的和諧。

秩序是公共場合的行為基準,只有大家都在維護,才能營造和諧的大環境。

曾軼可引眾怒的背後,家長們這些基本禮儀,你教孩子了嗎?

04 不妨礙他人

公共場所是大家共有的環境,但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是不同的。

所以在公共場合,我們需要教育孩子遵守共同的行為秩序,不妨礙他人,不干擾他人,不侵犯他人,這樣才能維護公共環境安全。

曾軼可引眾怒的背後,家長們這些基本禮儀,你教孩子了嗎?

三、禮儀怎樣教,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文明禮儀也是一種行為習慣和語言習慣,習慣需要從小養成,老話常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若沒人正確教育,孩子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懂得公共禮儀。反而還可能因為網絡或生活中的負面行為,養成“不講禮貌”的壞習慣。

但我們在教育孩子基礎禮儀時,也許注意方法。

曾軼可引眾怒的背後,家長們這些基本禮儀,你教孩子了嗎?

01 循序漸進

習慣是慢慢養成的,懂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也需要循序漸進地養成。

比如從幼兒時期,就要教孩子使用“謝謝”、“你好”、“對不起”、“請”等禮貌用語。父母在生活中也需給孩子做好示範。

當孩子犯錯時耐心輕聲糾正,切勿大聲呵斥,畢竟大聲呵斥也是一種不禮貌行為。

曾軼可引眾怒的背後,家長們這些基本禮儀,你教孩子了嗎?

02 切勿作“假”

生活中常見這樣的情節,當媽媽端出一盤西瓜時出於尊老的傳統禮儀,家長會讓孩子把最大的給爺爺奶奶。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疼愛孩子的爺爺奶奶卻又會把最大最好的還給孩子。長久以往,孩子就會認為:禮讓就禮讓吧,不過是走走過場,反正最後最大那個肯定還是我的。

一旦這種思想在孩子心中紮根,以後會很難讓孩子認可父母家庭教育的真諦。

曾軼可引眾怒的背後,家長們這些基本禮儀,你教孩子了嗎?

03 以個人禮儀為基調

想要孩子融合社會公共禮儀,首先應該約束孩子個人禮儀。以孩子個人禮儀為規範基調,將來孩子能夠快速融合社會大環境。

孩子的個人禮儀包括儀態儀表、舉止談吐以及著裝等等。切勿忽視這些生活中的小事,習慣的養成正是從這些小處著眼,以小見大,積少成多。

曾軼可引眾怒的背後,家長們這些基本禮儀,你教孩子了嗎?

04 讓孩子以小大人的姿態待客

孩子也有自己的交際圈、朋友圈。家長要經常組織孩子之間的交流,讓他們以小主人的身份招待朋友、同學。

用實際“操練”的方式,核驗孩子對禮儀文化的理解和執行,比任何口頭教育更有實際意義。

曾軼可事件仍在發酵。有人認為,曾軼可存在“三不該”:不該漠視法律法規,不該曝光他人隱私,更不該濫用公眾人物的特權。由此引申對青年藝人行為的關注和分析。

但我們更應看到,曾軼可事件背後映射出來的家庭教育問題也應該引起大家的關注和思考。

生活中,在公共場合不講禮貌,擾亂正常公共秩序的行為時時發生,令人避而遠之的熊孩子無處不在。作為家長當然不希望看到孩子被錯誤地引導,所以更需要注意正確教育孩子,從小教導他們基礎禮儀。

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下一個對社會公共秩序造成不良影響的“曾軼可”。

曾軼可引眾怒的背後,家長們這些基本禮儀,你教孩子了嗎?

(內容由傲夢編程1對1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