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新學期的到來,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緊張孩子的生活節奏跟不上,緊張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一學期裡,不要荒廢時間,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即使父母再著急學習的人是孩子。所以,決定權並不在父母手裡,父母便想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促使孩子對學習更加有動力。生活中有的家長為孩子制定了各種獎勵方案,每當孩子能夠取得小測驗的優異成績,家長便會給予獎勵,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便會獎勵的更大。而且只要在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稍有起色,家長便會用不停的物質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最初可以,慢慢的孩子也開始懈怠了。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新學期的到來,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緊張孩子的生活節奏跟不上,緊張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一學期裡,不要荒廢時間,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即使父母再著急學習的人是孩子。所以,決定權並不在父母手裡,父母便想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促使孩子對學習更加有動力。生活中有的家長為孩子制定了各種獎勵方案,每當孩子能夠取得小測驗的優異成績,家長便會給予獎勵,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便會獎勵的更大。而且只要在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稍有起色,家長便會用不停的物質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最初可以,慢慢的孩子也開始懈怠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考試,學習這些問題,認為學習是他的主要責任,只要成績達不到父母既定的要求,便會做出相應的懲罰,在生活中忽略了獎勵的這個原則。而這種孩子也會出現階段性不用功成績上也會有所起伏。面對這兩類型家長其實初衷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把握好這個時間去好好的學習,畢竟時間錯過了不會再重來一遍。那麼,家長的獎勵和懲罰用對了嗎?這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作用了嗎?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新學期的到來,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緊張孩子的生活節奏跟不上,緊張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一學期裡,不要荒廢時間,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即使父母再著急學習的人是孩子。所以,決定權並不在父母手裡,父母便想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促使孩子對學習更加有動力。生活中有的家長為孩子制定了各種獎勵方案,每當孩子能夠取得小測驗的優異成績,家長便會給予獎勵,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便會獎勵的更大。而且只要在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稍有起色,家長便會用不停的物質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最初可以,慢慢的孩子也開始懈怠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考試,學習這些問題,認為學習是他的主要責任,只要成績達不到父母既定的要求,便會做出相應的懲罰,在生活中忽略了獎勵的這個原則。而這種孩子也會出現階段性不用功成績上也會有所起伏。面對這兩類型家長其實初衷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把握好這個時間去好好的學習,畢竟時間錯過了不會再重來一遍。那麼,家長的獎勵和懲罰用對了嗎?這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作用了嗎?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家長要知道獎勵孩子和懲罰孩子不能全憑家長的心情,更不能沒有章法。如果真的掌握不好尺度。對孩子的學習也會有所影響。學會科學的去獎勵與懲罰,家長不如先學學“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效應”。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新學期的到來,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緊張孩子的生活節奏跟不上,緊張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一學期裡,不要荒廢時間,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即使父母再著急學習的人是孩子。所以,決定權並不在父母手裡,父母便想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促使孩子對學習更加有動力。生活中有的家長為孩子制定了各種獎勵方案,每當孩子能夠取得小測驗的優異成績,家長便會給予獎勵,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便會獎勵的更大。而且只要在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稍有起色,家長便會用不停的物質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最初可以,慢慢的孩子也開始懈怠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考試,學習這些問題,認為學習是他的主要責任,只要成績達不到父母既定的要求,便會做出相應的懲罰,在生活中忽略了獎勵的這個原則。而這種孩子也會出現階段性不用功成績上也會有所起伏。面對這兩類型家長其實初衷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把握好這個時間去好好的學習,畢竟時間錯過了不會再重來一遍。那麼,家長的獎勵和懲罰用對了嗎?這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作用了嗎?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家長要知道獎勵孩子和懲罰孩子不能全憑家長的心情,更不能沒有章法。如果真的掌握不好尺度。對孩子的學習也會有所影響。學會科學的去獎勵與懲罰,家長不如先學學“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自然懲罰法?

自然懲罰法是18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提出的教育法則。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發生過失或犯了錯誤,是父母不給與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過失行為和錯誤直接造成的後果,孩子在承受後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懲罰,從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改,糾正錯誤。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新學期的到來,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緊張孩子的生活節奏跟不上,緊張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一學期裡,不要荒廢時間,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即使父母再著急學習的人是孩子。所以,決定權並不在父母手裡,父母便想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促使孩子對學習更加有動力。生活中有的家長為孩子制定了各種獎勵方案,每當孩子能夠取得小測驗的優異成績,家長便會給予獎勵,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便會獎勵的更大。而且只要在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稍有起色,家長便會用不停的物質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最初可以,慢慢的孩子也開始懈怠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考試,學習這些問題,認為學習是他的主要責任,只要成績達不到父母既定的要求,便會做出相應的懲罰,在生活中忽略了獎勵的這個原則。而這種孩子也會出現階段性不用功成績上也會有所起伏。面對這兩類型家長其實初衷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把握好這個時間去好好的學習,畢竟時間錯過了不會再重來一遍。那麼,家長的獎勵和懲罰用對了嗎?這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作用了嗎?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家長要知道獎勵孩子和懲罰孩子不能全憑家長的心情,更不能沒有章法。如果真的掌握不好尺度。對孩子的學習也會有所影響。學會科學的去獎勵與懲罰,家長不如先學學“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自然懲罰法?

自然懲罰法是18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提出的教育法則。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發生過失或犯了錯誤,是父母不給與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過失行為和錯誤直接造成的後果,孩子在承受後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懲罰,從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改,糾正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自然懲罰法”便是讓孩子能夠自己去感受自己做錯事之後的結果。懲罰對他來說便是自作自受。能夠讓孩子在自己所做的事物中體驗懲罰的痛苦。並且強化痛苦的體驗,從中找到應該吸取的教訓,改正自己的錯誤。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新學期的到來,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緊張孩子的生活節奏跟不上,緊張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一學期裡,不要荒廢時間,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即使父母再著急學習的人是孩子。所以,決定權並不在父母手裡,父母便想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促使孩子對學習更加有動力。生活中有的家長為孩子制定了各種獎勵方案,每當孩子能夠取得小測驗的優異成績,家長便會給予獎勵,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便會獎勵的更大。而且只要在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稍有起色,家長便會用不停的物質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最初可以,慢慢的孩子也開始懈怠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考試,學習這些問題,認為學習是他的主要責任,只要成績達不到父母既定的要求,便會做出相應的懲罰,在生活中忽略了獎勵的這個原則。而這種孩子也會出現階段性不用功成績上也會有所起伏。面對這兩類型家長其實初衷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把握好這個時間去好好的學習,畢竟時間錯過了不會再重來一遍。那麼,家長的獎勵和懲罰用對了嗎?這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作用了嗎?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家長要知道獎勵孩子和懲罰孩子不能全憑家長的心情,更不能沒有章法。如果真的掌握不好尺度。對孩子的學習也會有所影響。學會科學的去獎勵與懲罰,家長不如先學學“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自然懲罰法?

自然懲罰法是18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提出的教育法則。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發生過失或犯了錯誤,是父母不給與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過失行為和錯誤直接造成的後果,孩子在承受後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懲罰,從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改,糾正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自然懲罰法”便是讓孩子能夠自己去感受自己做錯事之後的結果。懲罰對他來說便是自作自受。能夠讓孩子在自己所做的事物中體驗懲罰的痛苦。並且強化痛苦的體驗,從中找到應該吸取的教訓,改正自己的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扇貝效應?

扇貝效應是根據獎勵強化的固定時間形成工作高峰、低峰,對策是變化獎勵的品種,時間,從而形成間隔獎勵。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在他的白鼠實驗中發現,如果每隔20秒就對白鼠強化一次,再強化後,白鼠的反應就會停頓,然後反應速度增加,在下次強化到來之前反應率達到高峰,說明他學會了根據強化的時間來進行反應。白鼠的行為效率趨勢就如扇貝一樣,因此稱之為“扇貝效應”。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新學期的到來,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緊張孩子的生活節奏跟不上,緊張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一學期裡,不要荒廢時間,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即使父母再著急學習的人是孩子。所以,決定權並不在父母手裡,父母便想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促使孩子對學習更加有動力。生活中有的家長為孩子制定了各種獎勵方案,每當孩子能夠取得小測驗的優異成績,家長便會給予獎勵,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便會獎勵的更大。而且只要在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稍有起色,家長便會用不停的物質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最初可以,慢慢的孩子也開始懈怠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考試,學習這些問題,認為學習是他的主要責任,只要成績達不到父母既定的要求,便會做出相應的懲罰,在生活中忽略了獎勵的這個原則。而這種孩子也會出現階段性不用功成績上也會有所起伏。面對這兩類型家長其實初衷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把握好這個時間去好好的學習,畢竟時間錯過了不會再重來一遍。那麼,家長的獎勵和懲罰用對了嗎?這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作用了嗎?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家長要知道獎勵孩子和懲罰孩子不能全憑家長的心情,更不能沒有章法。如果真的掌握不好尺度。對孩子的學習也會有所影響。學會科學的去獎勵與懲罰,家長不如先學學“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自然懲罰法?

自然懲罰法是18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提出的教育法則。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發生過失或犯了錯誤,是父母不給與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過失行為和錯誤直接造成的後果,孩子在承受後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懲罰,從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改,糾正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自然懲罰法”便是讓孩子能夠自己去感受自己做錯事之後的結果。懲罰對他來說便是自作自受。能夠讓孩子在自己所做的事物中體驗懲罰的痛苦。並且強化痛苦的體驗,從中找到應該吸取的教訓,改正自己的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扇貝效應?

扇貝效應是根據獎勵強化的固定時間形成工作高峰、低峰,對策是變化獎勵的品種,時間,從而形成間隔獎勵。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在他的白鼠實驗中發現,如果每隔20秒就對白鼠強化一次,再強化後,白鼠的反應就會停頓,然後反應速度增加,在下次強化到來之前反應率達到高峰,說明他學會了根據強化的時間來進行反應。白鼠的行為效率趨勢就如扇貝一樣,因此稱之為“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想要促使孩子學習的動力也是一個非常難把握的準則,如果家長可以學會用“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法則”相結合,這樣對孩子的獎勵和懲罰都有了一定的標準。要掌握了孩子的心理便可以促使孩子能夠向上的動力。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新學期的到來,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緊張孩子的生活節奏跟不上,緊張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一學期裡,不要荒廢時間,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即使父母再著急學習的人是孩子。所以,決定權並不在父母手裡,父母便想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促使孩子對學習更加有動力。生活中有的家長為孩子制定了各種獎勵方案,每當孩子能夠取得小測驗的優異成績,家長便會給予獎勵,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便會獎勵的更大。而且只要在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稍有起色,家長便會用不停的物質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最初可以,慢慢的孩子也開始懈怠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考試,學習這些問題,認為學習是他的主要責任,只要成績達不到父母既定的要求,便會做出相應的懲罰,在生活中忽略了獎勵的這個原則。而這種孩子也會出現階段性不用功成績上也會有所起伏。面對這兩類型家長其實初衷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把握好這個時間去好好的學習,畢竟時間錯過了不會再重來一遍。那麼,家長的獎勵和懲罰用對了嗎?這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作用了嗎?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家長要知道獎勵孩子和懲罰孩子不能全憑家長的心情,更不能沒有章法。如果真的掌握不好尺度。對孩子的學習也會有所影響。學會科學的去獎勵與懲罰,家長不如先學學“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自然懲罰法?

自然懲罰法是18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提出的教育法則。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發生過失或犯了錯誤,是父母不給與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過失行為和錯誤直接造成的後果,孩子在承受後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懲罰,從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改,糾正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自然懲罰法”便是讓孩子能夠自己去感受自己做錯事之後的結果。懲罰對他來說便是自作自受。能夠讓孩子在自己所做的事物中體驗懲罰的痛苦。並且強化痛苦的體驗,從中找到應該吸取的教訓,改正自己的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扇貝效應?

扇貝效應是根據獎勵強化的固定時間形成工作高峰、低峰,對策是變化獎勵的品種,時間,從而形成間隔獎勵。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在他的白鼠實驗中發現,如果每隔20秒就對白鼠強化一次,再強化後,白鼠的反應就會停頓,然後反應速度增加,在下次強化到來之前反應率達到高峰,說明他學會了根據強化的時間來進行反應。白鼠的行為效率趨勢就如扇貝一樣,因此稱之為“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想要促使孩子學習的動力也是一個非常難把握的準則,如果家長可以學會用“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法則”相結合,這樣對孩子的獎勵和懲罰都有了一定的標準。要掌握了孩子的心理便可以促使孩子能夠向上的動力。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時如何應用“扇貝效應”?

  • 不要把主動的變成被動的

也許很多家長錯誤的理解了扇貝效應,會認為對孩子做事情進行獎勵便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孩子本該完成的一些事物中,家長不應該多去設立獎勵,比如,孩子作為家中的一員要參與家中的勞動,而很多家長喜歡用金錢換取孩子勞動的方式去鼓勵。掃一次地會給孩子多少零花錢。當習慣了這種行為,再讓孩子去掃地時,孩子會提出更多的要求。本來應該通過獎勵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卻變成了沒有獎勵就不去做的事情。而在應用的時候,家長應該根據孩子能夠完成的事物的過程去逐漸拉長這個時間週期。“扇貝效應”告訴我們,通過連續的固定時間去強化。所以,在孩子接受新的事物完成新的行為,達到新的學習習慣,能夠做到連續並且固定的強化,不斷拉長時間時才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獎勵。當孩子一旦達到的時候,便可以拉長強化的時間,最後逐漸撤掉,如果方法使用不當獎勵便會受到阻力了。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新學期的到來,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緊張孩子的生活節奏跟不上,緊張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一學期裡,不要荒廢時間,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即使父母再著急學習的人是孩子。所以,決定權並不在父母手裡,父母便想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促使孩子對學習更加有動力。生活中有的家長為孩子制定了各種獎勵方案,每當孩子能夠取得小測驗的優異成績,家長便會給予獎勵,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便會獎勵的更大。而且只要在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稍有起色,家長便會用不停的物質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最初可以,慢慢的孩子也開始懈怠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考試,學習這些問題,認為學習是他的主要責任,只要成績達不到父母既定的要求,便會做出相應的懲罰,在生活中忽略了獎勵的這個原則。而這種孩子也會出現階段性不用功成績上也會有所起伏。面對這兩類型家長其實初衷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把握好這個時間去好好的學習,畢竟時間錯過了不會再重來一遍。那麼,家長的獎勵和懲罰用對了嗎?這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作用了嗎?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家長要知道獎勵孩子和懲罰孩子不能全憑家長的心情,更不能沒有章法。如果真的掌握不好尺度。對孩子的學習也會有所影響。學會科學的去獎勵與懲罰,家長不如先學學“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自然懲罰法?

自然懲罰法是18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提出的教育法則。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發生過失或犯了錯誤,是父母不給與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過失行為和錯誤直接造成的後果,孩子在承受後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懲罰,從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改,糾正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自然懲罰法”便是讓孩子能夠自己去感受自己做錯事之後的結果。懲罰對他來說便是自作自受。能夠讓孩子在自己所做的事物中體驗懲罰的痛苦。並且強化痛苦的體驗,從中找到應該吸取的教訓,改正自己的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扇貝效應?

扇貝效應是根據獎勵強化的固定時間形成工作高峰、低峰,對策是變化獎勵的品種,時間,從而形成間隔獎勵。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在他的白鼠實驗中發現,如果每隔20秒就對白鼠強化一次,再強化後,白鼠的反應就會停頓,然後反應速度增加,在下次強化到來之前反應率達到高峰,說明他學會了根據強化的時間來進行反應。白鼠的行為效率趨勢就如扇貝一樣,因此稱之為“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想要促使孩子學習的動力也是一個非常難把握的準則,如果家長可以學會用“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法則”相結合,這樣對孩子的獎勵和懲罰都有了一定的標準。要掌握了孩子的心理便可以促使孩子能夠向上的動力。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時如何應用“扇貝效應”?

  • 不要把主動的變成被動的

也許很多家長錯誤的理解了扇貝效應,會認為對孩子做事情進行獎勵便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孩子本該完成的一些事物中,家長不應該多去設立獎勵,比如,孩子作為家中的一員要參與家中的勞動,而很多家長喜歡用金錢換取孩子勞動的方式去鼓勵。掃一次地會給孩子多少零花錢。當習慣了這種行為,再讓孩子去掃地時,孩子會提出更多的要求。本來應該通過獎勵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卻變成了沒有獎勵就不去做的事情。而在應用的時候,家長應該根據孩子能夠完成的事物的過程去逐漸拉長這個時間週期。“扇貝效應”告訴我們,通過連續的固定時間去強化。所以,在孩子接受新的事物完成新的行為,達到新的學習習慣,能夠做到連續並且固定的強化,不斷拉長時間時才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獎勵。當孩子一旦達到的時候,便可以拉長強化的時間,最後逐漸撤掉,如果方法使用不當獎勵便會受到阻力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獎勵要適可而止

這裡所說的適可而止指的是物質上,很多家長喜歡用一次比一次昂貴的方式去給孩子做獎勵。而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效果並非最好。對孩子來說,他的眼裡可能沒有對金錢的衡量,只有對自己需求的一個衡量。所以,能夠抓住孩子內心的需求才是最簡單也是最好的一個辦法。當孩子在學習上能夠接受新的事物,學習技能等階段性有所提高,可以適當的給予孩子一些物質獎勵。對孩子的一個小小鼓勵,但是這種獎勵千萬不要頻繁,這會使孩子產生習慣性依賴心理。慢慢的就提不起興趣來了。所以,這個獎勵在家長的心中是固定的,而在孩子那裡卻是很難得的。不要被孩子掌握了既定的規則。這可能會使家長變得非常被動。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新學期的到來,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緊張孩子的生活節奏跟不上,緊張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一學期裡,不要荒廢時間,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即使父母再著急學習的人是孩子。所以,決定權並不在父母手裡,父母便想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促使孩子對學習更加有動力。生活中有的家長為孩子制定了各種獎勵方案,每當孩子能夠取得小測驗的優異成績,家長便會給予獎勵,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便會獎勵的更大。而且只要在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稍有起色,家長便會用不停的物質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最初可以,慢慢的孩子也開始懈怠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考試,學習這些問題,認為學習是他的主要責任,只要成績達不到父母既定的要求,便會做出相應的懲罰,在生活中忽略了獎勵的這個原則。而這種孩子也會出現階段性不用功成績上也會有所起伏。面對這兩類型家長其實初衷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把握好這個時間去好好的學習,畢竟時間錯過了不會再重來一遍。那麼,家長的獎勵和懲罰用對了嗎?這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作用了嗎?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家長要知道獎勵孩子和懲罰孩子不能全憑家長的心情,更不能沒有章法。如果真的掌握不好尺度。對孩子的學習也會有所影響。學會科學的去獎勵與懲罰,家長不如先學學“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自然懲罰法?

自然懲罰法是18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提出的教育法則。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發生過失或犯了錯誤,是父母不給與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過失行為和錯誤直接造成的後果,孩子在承受後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懲罰,從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改,糾正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自然懲罰法”便是讓孩子能夠自己去感受自己做錯事之後的結果。懲罰對他來說便是自作自受。能夠讓孩子在自己所做的事物中體驗懲罰的痛苦。並且強化痛苦的體驗,從中找到應該吸取的教訓,改正自己的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扇貝效應?

扇貝效應是根據獎勵強化的固定時間形成工作高峰、低峰,對策是變化獎勵的品種,時間,從而形成間隔獎勵。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在他的白鼠實驗中發現,如果每隔20秒就對白鼠強化一次,再強化後,白鼠的反應就會停頓,然後反應速度增加,在下次強化到來之前反應率達到高峰,說明他學會了根據強化的時間來進行反應。白鼠的行為效率趨勢就如扇貝一樣,因此稱之為“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想要促使孩子學習的動力也是一個非常難把握的準則,如果家長可以學會用“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法則”相結合,這樣對孩子的獎勵和懲罰都有了一定的標準。要掌握了孩子的心理便可以促使孩子能夠向上的動力。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時如何應用“扇貝效應”?

  • 不要把主動的變成被動的

也許很多家長錯誤的理解了扇貝效應,會認為對孩子做事情進行獎勵便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孩子本該完成的一些事物中,家長不應該多去設立獎勵,比如,孩子作為家中的一員要參與家中的勞動,而很多家長喜歡用金錢換取孩子勞動的方式去鼓勵。掃一次地會給孩子多少零花錢。當習慣了這種行為,再讓孩子去掃地時,孩子會提出更多的要求。本來應該通過獎勵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卻變成了沒有獎勵就不去做的事情。而在應用的時候,家長應該根據孩子能夠完成的事物的過程去逐漸拉長這個時間週期。“扇貝效應”告訴我們,通過連續的固定時間去強化。所以,在孩子接受新的事物完成新的行為,達到新的學習習慣,能夠做到連續並且固定的強化,不斷拉長時間時才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獎勵。當孩子一旦達到的時候,便可以拉長強化的時間,最後逐漸撤掉,如果方法使用不當獎勵便會受到阻力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獎勵要適可而止

這裡所說的適可而止指的是物質上,很多家長喜歡用一次比一次昂貴的方式去給孩子做獎勵。而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效果並非最好。對孩子來說,他的眼裡可能沒有對金錢的衡量,只有對自己需求的一個衡量。所以,能夠抓住孩子內心的需求才是最簡單也是最好的一個辦法。當孩子在學習上能夠接受新的事物,學習技能等階段性有所提高,可以適當的給予孩子一些物質獎勵。對孩子的一個小小鼓勵,但是這種獎勵千萬不要頻繁,這會使孩子產生習慣性依賴心理。慢慢的就提不起興趣來了。所以,這個獎勵在家長的心中是固定的,而在孩子那裡卻是很難得的。不要被孩子掌握了既定的規則。這可能會使家長變得非常被動。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學會在獎勵的階段去強化

這裡所說的強化並不是要強化獎勵的力度,而是說在一個階段強化孩子所能承受的範圍。獎勵本身並不是時常出現,需要對孩子的獎勵拉開時間的範圍。孩子也會從最初的剛剛接觸慢慢走向熟悉的過程。比如一個剛剛走進幼兒園的孩子可能非常抗拒這種行為,當孩子能夠接受時,父母給予一定的獎勵,當在幼兒園出現長期並堅持下來表現優異的時候,家長不用昂貴的物質來獎勵孩子,只要口頭上鼓勵便可以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而拉開一段距離,孩子如果取得了一個非常優異或者很突出的行為時,家長再給予一個獎勵,會讓孩子更加有動力。

有獎便有懲,這才是一對矛盾就和諧的產物。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不能一味的獎勵,所以,便會有懲罰的存在。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新學期的到來,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緊張孩子的生活節奏跟不上,緊張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一學期裡,不要荒廢時間,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即使父母再著急學習的人是孩子。所以,決定權並不在父母手裡,父母便想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促使孩子對學習更加有動力。生活中有的家長為孩子制定了各種獎勵方案,每當孩子能夠取得小測驗的優異成績,家長便會給予獎勵,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便會獎勵的更大。而且只要在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稍有起色,家長便會用不停的物質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最初可以,慢慢的孩子也開始懈怠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考試,學習這些問題,認為學習是他的主要責任,只要成績達不到父母既定的要求,便會做出相應的懲罰,在生活中忽略了獎勵的這個原則。而這種孩子也會出現階段性不用功成績上也會有所起伏。面對這兩類型家長其實初衷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把握好這個時間去好好的學習,畢竟時間錯過了不會再重來一遍。那麼,家長的獎勵和懲罰用對了嗎?這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作用了嗎?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家長要知道獎勵孩子和懲罰孩子不能全憑家長的心情,更不能沒有章法。如果真的掌握不好尺度。對孩子的學習也會有所影響。學會科學的去獎勵與懲罰,家長不如先學學“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自然懲罰法?

自然懲罰法是18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提出的教育法則。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發生過失或犯了錯誤,是父母不給與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過失行為和錯誤直接造成的後果,孩子在承受後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懲罰,從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改,糾正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自然懲罰法”便是讓孩子能夠自己去感受自己做錯事之後的結果。懲罰對他來說便是自作自受。能夠讓孩子在自己所做的事物中體驗懲罰的痛苦。並且強化痛苦的體驗,從中找到應該吸取的教訓,改正自己的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扇貝效應?

扇貝效應是根據獎勵強化的固定時間形成工作高峰、低峰,對策是變化獎勵的品種,時間,從而形成間隔獎勵。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在他的白鼠實驗中發現,如果每隔20秒就對白鼠強化一次,再強化後,白鼠的反應就會停頓,然後反應速度增加,在下次強化到來之前反應率達到高峰,說明他學會了根據強化的時間來進行反應。白鼠的行為效率趨勢就如扇貝一樣,因此稱之為“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想要促使孩子學習的動力也是一個非常難把握的準則,如果家長可以學會用“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法則”相結合,這樣對孩子的獎勵和懲罰都有了一定的標準。要掌握了孩子的心理便可以促使孩子能夠向上的動力。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時如何應用“扇貝效應”?

  • 不要把主動的變成被動的

也許很多家長錯誤的理解了扇貝效應,會認為對孩子做事情進行獎勵便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孩子本該完成的一些事物中,家長不應該多去設立獎勵,比如,孩子作為家中的一員要參與家中的勞動,而很多家長喜歡用金錢換取孩子勞動的方式去鼓勵。掃一次地會給孩子多少零花錢。當習慣了這種行為,再讓孩子去掃地時,孩子會提出更多的要求。本來應該通過獎勵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卻變成了沒有獎勵就不去做的事情。而在應用的時候,家長應該根據孩子能夠完成的事物的過程去逐漸拉長這個時間週期。“扇貝效應”告訴我們,通過連續的固定時間去強化。所以,在孩子接受新的事物完成新的行為,達到新的學習習慣,能夠做到連續並且固定的強化,不斷拉長時間時才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獎勵。當孩子一旦達到的時候,便可以拉長強化的時間,最後逐漸撤掉,如果方法使用不當獎勵便會受到阻力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獎勵要適可而止

這裡所說的適可而止指的是物質上,很多家長喜歡用一次比一次昂貴的方式去給孩子做獎勵。而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效果並非最好。對孩子來說,他的眼裡可能沒有對金錢的衡量,只有對自己需求的一個衡量。所以,能夠抓住孩子內心的需求才是最簡單也是最好的一個辦法。當孩子在學習上能夠接受新的事物,學習技能等階段性有所提高,可以適當的給予孩子一些物質獎勵。對孩子的一個小小鼓勵,但是這種獎勵千萬不要頻繁,這會使孩子產生習慣性依賴心理。慢慢的就提不起興趣來了。所以,這個獎勵在家長的心中是固定的,而在孩子那裡卻是很難得的。不要被孩子掌握了既定的規則。這可能會使家長變得非常被動。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學會在獎勵的階段去強化

這裡所說的強化並不是要強化獎勵的力度,而是說在一個階段強化孩子所能承受的範圍。獎勵本身並不是時常出現,需要對孩子的獎勵拉開時間的範圍。孩子也會從最初的剛剛接觸慢慢走向熟悉的過程。比如一個剛剛走進幼兒園的孩子可能非常抗拒這種行為,當孩子能夠接受時,父母給予一定的獎勵,當在幼兒園出現長期並堅持下來表現優異的時候,家長不用昂貴的物質來獎勵孩子,只要口頭上鼓勵便可以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而拉開一段距離,孩子如果取得了一個非常優異或者很突出的行為時,家長再給予一個獎勵,會讓孩子更加有動力。

有獎便有懲,這才是一對矛盾就和諧的產物。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不能一味的獎勵,所以,便會有懲罰的存在。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應用“自然懲罰法則”?

  •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成長過程中減少對孩子行為的干涉。學會讓孩子在實踐中體會自己所做的事情帶來的後果,不要用家長的嘮叨和埋怨讓孩子去轉移注意力,甚至出現厭學現象。比如孩子做作業,家長可能反覆強調孩子不做作業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家長不如幫助孩子分析好安排寫作業的時間。如果孩子真的沒有完成,讓孩子自己去體會,沒有完成作業之後要帶來的一些結果。不論老師對孩子做出什麼樣的懲罰,孩子在接受之後都會能夠感受得到,相信這種辦法要比家長的嘮叨起作用。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新學期的到來,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緊張孩子的生活節奏跟不上,緊張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一學期裡,不要荒廢時間,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即使父母再著急學習的人是孩子。所以,決定權並不在父母手裡,父母便想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促使孩子對學習更加有動力。生活中有的家長為孩子制定了各種獎勵方案,每當孩子能夠取得小測驗的優異成績,家長便會給予獎勵,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便會獎勵的更大。而且只要在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稍有起色,家長便會用不停的物質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最初可以,慢慢的孩子也開始懈怠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考試,學習這些問題,認為學習是他的主要責任,只要成績達不到父母既定的要求,便會做出相應的懲罰,在生活中忽略了獎勵的這個原則。而這種孩子也會出現階段性不用功成績上也會有所起伏。面對這兩類型家長其實初衷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把握好這個時間去好好的學習,畢竟時間錯過了不會再重來一遍。那麼,家長的獎勵和懲罰用對了嗎?這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作用了嗎?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家長要知道獎勵孩子和懲罰孩子不能全憑家長的心情,更不能沒有章法。如果真的掌握不好尺度。對孩子的學習也會有所影響。學會科學的去獎勵與懲罰,家長不如先學學“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自然懲罰法?

自然懲罰法是18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提出的教育法則。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發生過失或犯了錯誤,是父母不給與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過失行為和錯誤直接造成的後果,孩子在承受後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懲罰,從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改,糾正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自然懲罰法”便是讓孩子能夠自己去感受自己做錯事之後的結果。懲罰對他來說便是自作自受。能夠讓孩子在自己所做的事物中體驗懲罰的痛苦。並且強化痛苦的體驗,從中找到應該吸取的教訓,改正自己的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扇貝效應?

扇貝效應是根據獎勵強化的固定時間形成工作高峰、低峰,對策是變化獎勵的品種,時間,從而形成間隔獎勵。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在他的白鼠實驗中發現,如果每隔20秒就對白鼠強化一次,再強化後,白鼠的反應就會停頓,然後反應速度增加,在下次強化到來之前反應率達到高峰,說明他學會了根據強化的時間來進行反應。白鼠的行為效率趨勢就如扇貝一樣,因此稱之為“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想要促使孩子學習的動力也是一個非常難把握的準則,如果家長可以學會用“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法則”相結合,這樣對孩子的獎勵和懲罰都有了一定的標準。要掌握了孩子的心理便可以促使孩子能夠向上的動力。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時如何應用“扇貝效應”?

  • 不要把主動的變成被動的

也許很多家長錯誤的理解了扇貝效應,會認為對孩子做事情進行獎勵便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孩子本該完成的一些事物中,家長不應該多去設立獎勵,比如,孩子作為家中的一員要參與家中的勞動,而很多家長喜歡用金錢換取孩子勞動的方式去鼓勵。掃一次地會給孩子多少零花錢。當習慣了這種行為,再讓孩子去掃地時,孩子會提出更多的要求。本來應該通過獎勵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卻變成了沒有獎勵就不去做的事情。而在應用的時候,家長應該根據孩子能夠完成的事物的過程去逐漸拉長這個時間週期。“扇貝效應”告訴我們,通過連續的固定時間去強化。所以,在孩子接受新的事物完成新的行為,達到新的學習習慣,能夠做到連續並且固定的強化,不斷拉長時間時才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獎勵。當孩子一旦達到的時候,便可以拉長強化的時間,最後逐漸撤掉,如果方法使用不當獎勵便會受到阻力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獎勵要適可而止

這裡所說的適可而止指的是物質上,很多家長喜歡用一次比一次昂貴的方式去給孩子做獎勵。而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效果並非最好。對孩子來說,他的眼裡可能沒有對金錢的衡量,只有對自己需求的一個衡量。所以,能夠抓住孩子內心的需求才是最簡單也是最好的一個辦法。當孩子在學習上能夠接受新的事物,學習技能等階段性有所提高,可以適當的給予孩子一些物質獎勵。對孩子的一個小小鼓勵,但是這種獎勵千萬不要頻繁,這會使孩子產生習慣性依賴心理。慢慢的就提不起興趣來了。所以,這個獎勵在家長的心中是固定的,而在孩子那裡卻是很難得的。不要被孩子掌握了既定的規則。這可能會使家長變得非常被動。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學會在獎勵的階段去強化

這裡所說的強化並不是要強化獎勵的力度,而是說在一個階段強化孩子所能承受的範圍。獎勵本身並不是時常出現,需要對孩子的獎勵拉開時間的範圍。孩子也會從最初的剛剛接觸慢慢走向熟悉的過程。比如一個剛剛走進幼兒園的孩子可能非常抗拒這種行為,當孩子能夠接受時,父母給予一定的獎勵,當在幼兒園出現長期並堅持下來表現優異的時候,家長不用昂貴的物質來獎勵孩子,只要口頭上鼓勵便可以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而拉開一段距離,孩子如果取得了一個非常優異或者很突出的行為時,家長再給予一個獎勵,會讓孩子更加有動力。

有獎便有懲,這才是一對矛盾就和諧的產物。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不能一味的獎勵,所以,便會有懲罰的存在。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應用“自然懲罰法則”?

  •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成長過程中減少對孩子行為的干涉。學會讓孩子在實踐中體會自己所做的事情帶來的後果,不要用家長的嘮叨和埋怨讓孩子去轉移注意力,甚至出現厭學現象。比如孩子做作業,家長可能反覆強調孩子不做作業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家長不如幫助孩子分析好安排寫作業的時間。如果孩子真的沒有完成,讓孩子自己去體會,沒有完成作業之後要帶來的一些結果。不論老師對孩子做出什麼樣的懲罰,孩子在接受之後都會能夠感受得到,相信這種辦法要比家長的嘮叨起作用。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用提醒代替教訓

家長也許會比孩子的眼光更長遠,看到的事物結果也更清楚一些。當孩子要出現不良行為的時候,家長不要直接制止,更不要在這時大發雷霆。可以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提醒,但是不要尺度過大的教訓,會使孩子造成逆反心理。很多時候會反其道而行之。當你進行提醒時,孩子自己進入思考模式,也能夠想清楚事情的原委和態度。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新學期的到來,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緊張孩子的生活節奏跟不上,緊張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一學期裡,不要荒廢時間,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即使父母再著急學習的人是孩子。所以,決定權並不在父母手裡,父母便想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促使孩子對學習更加有動力。生活中有的家長為孩子制定了各種獎勵方案,每當孩子能夠取得小測驗的優異成績,家長便會給予獎勵,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便會獎勵的更大。而且只要在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稍有起色,家長便會用不停的物質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最初可以,慢慢的孩子也開始懈怠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考試,學習這些問題,認為學習是他的主要責任,只要成績達不到父母既定的要求,便會做出相應的懲罰,在生活中忽略了獎勵的這個原則。而這種孩子也會出現階段性不用功成績上也會有所起伏。面對這兩類型家長其實初衷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把握好這個時間去好好的學習,畢竟時間錯過了不會再重來一遍。那麼,家長的獎勵和懲罰用對了嗎?這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作用了嗎?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家長要知道獎勵孩子和懲罰孩子不能全憑家長的心情,更不能沒有章法。如果真的掌握不好尺度。對孩子的學習也會有所影響。學會科學的去獎勵與懲罰,家長不如先學學“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自然懲罰法?

自然懲罰法是18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提出的教育法則。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發生過失或犯了錯誤,是父母不給與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過失行為和錯誤直接造成的後果,孩子在承受後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懲罰,從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改,糾正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自然懲罰法”便是讓孩子能夠自己去感受自己做錯事之後的結果。懲罰對他來說便是自作自受。能夠讓孩子在自己所做的事物中體驗懲罰的痛苦。並且強化痛苦的體驗,從中找到應該吸取的教訓,改正自己的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扇貝效應?

扇貝效應是根據獎勵強化的固定時間形成工作高峰、低峰,對策是變化獎勵的品種,時間,從而形成間隔獎勵。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在他的白鼠實驗中發現,如果每隔20秒就對白鼠強化一次,再強化後,白鼠的反應就會停頓,然後反應速度增加,在下次強化到來之前反應率達到高峰,說明他學會了根據強化的時間來進行反應。白鼠的行為效率趨勢就如扇貝一樣,因此稱之為“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想要促使孩子學習的動力也是一個非常難把握的準則,如果家長可以學會用“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法則”相結合,這樣對孩子的獎勵和懲罰都有了一定的標準。要掌握了孩子的心理便可以促使孩子能夠向上的動力。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時如何應用“扇貝效應”?

  • 不要把主動的變成被動的

也許很多家長錯誤的理解了扇貝效應,會認為對孩子做事情進行獎勵便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孩子本該完成的一些事物中,家長不應該多去設立獎勵,比如,孩子作為家中的一員要參與家中的勞動,而很多家長喜歡用金錢換取孩子勞動的方式去鼓勵。掃一次地會給孩子多少零花錢。當習慣了這種行為,再讓孩子去掃地時,孩子會提出更多的要求。本來應該通過獎勵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卻變成了沒有獎勵就不去做的事情。而在應用的時候,家長應該根據孩子能夠完成的事物的過程去逐漸拉長這個時間週期。“扇貝效應”告訴我們,通過連續的固定時間去強化。所以,在孩子接受新的事物完成新的行為,達到新的學習習慣,能夠做到連續並且固定的強化,不斷拉長時間時才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獎勵。當孩子一旦達到的時候,便可以拉長強化的時間,最後逐漸撤掉,如果方法使用不當獎勵便會受到阻力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獎勵要適可而止

這裡所說的適可而止指的是物質上,很多家長喜歡用一次比一次昂貴的方式去給孩子做獎勵。而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效果並非最好。對孩子來說,他的眼裡可能沒有對金錢的衡量,只有對自己需求的一個衡量。所以,能夠抓住孩子內心的需求才是最簡單也是最好的一個辦法。當孩子在學習上能夠接受新的事物,學習技能等階段性有所提高,可以適當的給予孩子一些物質獎勵。對孩子的一個小小鼓勵,但是這種獎勵千萬不要頻繁,這會使孩子產生習慣性依賴心理。慢慢的就提不起興趣來了。所以,這個獎勵在家長的心中是固定的,而在孩子那裡卻是很難得的。不要被孩子掌握了既定的規則。這可能會使家長變得非常被動。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學會在獎勵的階段去強化

這裡所說的強化並不是要強化獎勵的力度,而是說在一個階段強化孩子所能承受的範圍。獎勵本身並不是時常出現,需要對孩子的獎勵拉開時間的範圍。孩子也會從最初的剛剛接觸慢慢走向熟悉的過程。比如一個剛剛走進幼兒園的孩子可能非常抗拒這種行為,當孩子能夠接受時,父母給予一定的獎勵,當在幼兒園出現長期並堅持下來表現優異的時候,家長不用昂貴的物質來獎勵孩子,只要口頭上鼓勵便可以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而拉開一段距離,孩子如果取得了一個非常優異或者很突出的行為時,家長再給予一個獎勵,會讓孩子更加有動力。

有獎便有懲,這才是一對矛盾就和諧的產物。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不能一味的獎勵,所以,便會有懲罰的存在。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應用“自然懲罰法則”?

  •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成長過程中減少對孩子行為的干涉。學會讓孩子在實踐中體會自己所做的事情帶來的後果,不要用家長的嘮叨和埋怨讓孩子去轉移注意力,甚至出現厭學現象。比如孩子做作業,家長可能反覆強調孩子不做作業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家長不如幫助孩子分析好安排寫作業的時間。如果孩子真的沒有完成,讓孩子自己去體會,沒有完成作業之後要帶來的一些結果。不論老師對孩子做出什麼樣的懲罰,孩子在接受之後都會能夠感受得到,相信這種辦法要比家長的嘮叨起作用。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用提醒代替教訓

家長也許會比孩子的眼光更長遠,看到的事物結果也更清楚一些。當孩子要出現不良行為的時候,家長不要直接制止,更不要在這時大發雷霆。可以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提醒,但是不要尺度過大的教訓,會使孩子造成逆反心理。很多時候會反其道而行之。當你進行提醒時,孩子自己進入思考模式,也能夠想清楚事情的原委和態度。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懲罰的根不是斥責,而是讓孩子認真對待

懲罰孩子的時候,家長要掌握自己的態度。並不是一定大聲打罵便可以讓孩子記住錯誤的根本。能夠改正之前的錯誤。而是要堅定自己的態度,讓孩子能夠走進父母的方式,找到解決的辦法。所以,在堅定態度的同時要對孩子充滿愛心。當孩子沒有達到之前的約定時,父母讓孩子去體會自己沒有達到結果的懲罰。也許是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罰他每道題寫的次數很多。這些都可能是孩子自己要經歷的懲罰結果。家長的大聲斥責對孩子是無用功,而且大聲斥責的教育,會使孩子和父母之間拉開距離。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新學期的到來,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緊張孩子的生活節奏跟不上,緊張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一學期裡,不要荒廢時間,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即使父母再著急學習的人是孩子。所以,決定權並不在父母手裡,父母便想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促使孩子對學習更加有動力。生活中有的家長為孩子制定了各種獎勵方案,每當孩子能夠取得小測驗的優異成績,家長便會給予獎勵,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便會獎勵的更大。而且只要在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稍有起色,家長便會用不停的物質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最初可以,慢慢的孩子也開始懈怠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考試,學習這些問題,認為學習是他的主要責任,只要成績達不到父母既定的要求,便會做出相應的懲罰,在生活中忽略了獎勵的這個原則。而這種孩子也會出現階段性不用功成績上也會有所起伏。面對這兩類型家長其實初衷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把握好這個時間去好好的學習,畢竟時間錯過了不會再重來一遍。那麼,家長的獎勵和懲罰用對了嗎?這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作用了嗎?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家長要知道獎勵孩子和懲罰孩子不能全憑家長的心情,更不能沒有章法。如果真的掌握不好尺度。對孩子的學習也會有所影響。學會科學的去獎勵與懲罰,家長不如先學學“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自然懲罰法?

自然懲罰法是18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提出的教育法則。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發生過失或犯了錯誤,是父母不給與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過失行為和錯誤直接造成的後果,孩子在承受後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懲罰,從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改,糾正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自然懲罰法”便是讓孩子能夠自己去感受自己做錯事之後的結果。懲罰對他來說便是自作自受。能夠讓孩子在自己所做的事物中體驗懲罰的痛苦。並且強化痛苦的體驗,從中找到應該吸取的教訓,改正自己的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扇貝效應?

扇貝效應是根據獎勵強化的固定時間形成工作高峰、低峰,對策是變化獎勵的品種,時間,從而形成間隔獎勵。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在他的白鼠實驗中發現,如果每隔20秒就對白鼠強化一次,再強化後,白鼠的反應就會停頓,然後反應速度增加,在下次強化到來之前反應率達到高峰,說明他學會了根據強化的時間來進行反應。白鼠的行為效率趨勢就如扇貝一樣,因此稱之為“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想要促使孩子學習的動力也是一個非常難把握的準則,如果家長可以學會用“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法則”相結合,這樣對孩子的獎勵和懲罰都有了一定的標準。要掌握了孩子的心理便可以促使孩子能夠向上的動力。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時如何應用“扇貝效應”?

  • 不要把主動的變成被動的

也許很多家長錯誤的理解了扇貝效應,會認為對孩子做事情進行獎勵便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孩子本該完成的一些事物中,家長不應該多去設立獎勵,比如,孩子作為家中的一員要參與家中的勞動,而很多家長喜歡用金錢換取孩子勞動的方式去鼓勵。掃一次地會給孩子多少零花錢。當習慣了這種行為,再讓孩子去掃地時,孩子會提出更多的要求。本來應該通過獎勵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卻變成了沒有獎勵就不去做的事情。而在應用的時候,家長應該根據孩子能夠完成的事物的過程去逐漸拉長這個時間週期。“扇貝效應”告訴我們,通過連續的固定時間去強化。所以,在孩子接受新的事物完成新的行為,達到新的學習習慣,能夠做到連續並且固定的強化,不斷拉長時間時才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獎勵。當孩子一旦達到的時候,便可以拉長強化的時間,最後逐漸撤掉,如果方法使用不當獎勵便會受到阻力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獎勵要適可而止

這裡所說的適可而止指的是物質上,很多家長喜歡用一次比一次昂貴的方式去給孩子做獎勵。而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效果並非最好。對孩子來說,他的眼裡可能沒有對金錢的衡量,只有對自己需求的一個衡量。所以,能夠抓住孩子內心的需求才是最簡單也是最好的一個辦法。當孩子在學習上能夠接受新的事物,學習技能等階段性有所提高,可以適當的給予孩子一些物質獎勵。對孩子的一個小小鼓勵,但是這種獎勵千萬不要頻繁,這會使孩子產生習慣性依賴心理。慢慢的就提不起興趣來了。所以,這個獎勵在家長的心中是固定的,而在孩子那裡卻是很難得的。不要被孩子掌握了既定的規則。這可能會使家長變得非常被動。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學會在獎勵的階段去強化

這裡所說的強化並不是要強化獎勵的力度,而是說在一個階段強化孩子所能承受的範圍。獎勵本身並不是時常出現,需要對孩子的獎勵拉開時間的範圍。孩子也會從最初的剛剛接觸慢慢走向熟悉的過程。比如一個剛剛走進幼兒園的孩子可能非常抗拒這種行為,當孩子能夠接受時,父母給予一定的獎勵,當在幼兒園出現長期並堅持下來表現優異的時候,家長不用昂貴的物質來獎勵孩子,只要口頭上鼓勵便可以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而拉開一段距離,孩子如果取得了一個非常優異或者很突出的行為時,家長再給予一個獎勵,會讓孩子更加有動力。

有獎便有懲,這才是一對矛盾就和諧的產物。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不能一味的獎勵,所以,便會有懲罰的存在。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應用“自然懲罰法則”?

  •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成長過程中減少對孩子行為的干涉。學會讓孩子在實踐中體會自己所做的事情帶來的後果,不要用家長的嘮叨和埋怨讓孩子去轉移注意力,甚至出現厭學現象。比如孩子做作業,家長可能反覆強調孩子不做作業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家長不如幫助孩子分析好安排寫作業的時間。如果孩子真的沒有完成,讓孩子自己去體會,沒有完成作業之後要帶來的一些結果。不論老師對孩子做出什麼樣的懲罰,孩子在接受之後都會能夠感受得到,相信這種辦法要比家長的嘮叨起作用。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用提醒代替教訓

家長也許會比孩子的眼光更長遠,看到的事物結果也更清楚一些。當孩子要出現不良行為的時候,家長不要直接制止,更不要在這時大發雷霆。可以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提醒,但是不要尺度過大的教訓,會使孩子造成逆反心理。很多時候會反其道而行之。當你進行提醒時,孩子自己進入思考模式,也能夠想清楚事情的原委和態度。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懲罰的根不是斥責,而是讓孩子認真對待

懲罰孩子的時候,家長要掌握自己的態度。並不是一定大聲打罵便可以讓孩子記住錯誤的根本。能夠改正之前的錯誤。而是要堅定自己的態度,讓孩子能夠走進父母的方式,找到解決的辦法。所以,在堅定態度的同時要對孩子充滿愛心。當孩子沒有達到之前的約定時,父母讓孩子去體會自己沒有達到結果的懲罰。也許是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罰他每道題寫的次數很多。這些都可能是孩子自己要經歷的懲罰結果。家長的大聲斥責對孩子是無用功,而且大聲斥責的教育,會使孩子和父母之間拉開距離。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面對獎勵和懲罰,家長要記住的4個原則

1.言出必行。

家長不要做欺騙孩子的行為。這會使家長的威懾力和信任度在孩子心中大打折扣。只要制定好規則就要履行承諾。這才能夠給孩子樹立一個信守承諾的好榜樣。

2.獎懲制度要明確。

要讓孩子清楚,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獎勵才能夠去做,而是要達到什麼樣的標準才可以得到獎勵。而哪些事情在做不好的時候是要接受懲罰的。要有提前的制度才可以讓孩子去按照標準執行。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新學期的到來,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緊張孩子的生活節奏跟不上,緊張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一學期裡,不要荒廢時間,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即使父母再著急學習的人是孩子。所以,決定權並不在父母手裡,父母便想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促使孩子對學習更加有動力。生活中有的家長為孩子制定了各種獎勵方案,每當孩子能夠取得小測驗的優異成績,家長便會給予獎勵,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便會獎勵的更大。而且只要在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稍有起色,家長便會用不停的物質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最初可以,慢慢的孩子也開始懈怠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考試,學習這些問題,認為學習是他的主要責任,只要成績達不到父母既定的要求,便會做出相應的懲罰,在生活中忽略了獎勵的這個原則。而這種孩子也會出現階段性不用功成績上也會有所起伏。面對這兩類型家長其實初衷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把握好這個時間去好好的學習,畢竟時間錯過了不會再重來一遍。那麼,家長的獎勵和懲罰用對了嗎?這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作用了嗎?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家長要知道獎勵孩子和懲罰孩子不能全憑家長的心情,更不能沒有章法。如果真的掌握不好尺度。對孩子的學習也會有所影響。學會科學的去獎勵與懲罰,家長不如先學學“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自然懲罰法?

自然懲罰法是18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提出的教育法則。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發生過失或犯了錯誤,是父母不給與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過失行為和錯誤直接造成的後果,孩子在承受後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懲罰,從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改,糾正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自然懲罰法”便是讓孩子能夠自己去感受自己做錯事之後的結果。懲罰對他來說便是自作自受。能夠讓孩子在自己所做的事物中體驗懲罰的痛苦。並且強化痛苦的體驗,從中找到應該吸取的教訓,改正自己的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扇貝效應?

扇貝效應是根據獎勵強化的固定時間形成工作高峰、低峰,對策是變化獎勵的品種,時間,從而形成間隔獎勵。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在他的白鼠實驗中發現,如果每隔20秒就對白鼠強化一次,再強化後,白鼠的反應就會停頓,然後反應速度增加,在下次強化到來之前反應率達到高峰,說明他學會了根據強化的時間來進行反應。白鼠的行為效率趨勢就如扇貝一樣,因此稱之為“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想要促使孩子學習的動力也是一個非常難把握的準則,如果家長可以學會用“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法則”相結合,這樣對孩子的獎勵和懲罰都有了一定的標準。要掌握了孩子的心理便可以促使孩子能夠向上的動力。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時如何應用“扇貝效應”?

  • 不要把主動的變成被動的

也許很多家長錯誤的理解了扇貝效應,會認為對孩子做事情進行獎勵便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孩子本該完成的一些事物中,家長不應該多去設立獎勵,比如,孩子作為家中的一員要參與家中的勞動,而很多家長喜歡用金錢換取孩子勞動的方式去鼓勵。掃一次地會給孩子多少零花錢。當習慣了這種行為,再讓孩子去掃地時,孩子會提出更多的要求。本來應該通過獎勵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卻變成了沒有獎勵就不去做的事情。而在應用的時候,家長應該根據孩子能夠完成的事物的過程去逐漸拉長這個時間週期。“扇貝效應”告訴我們,通過連續的固定時間去強化。所以,在孩子接受新的事物完成新的行為,達到新的學習習慣,能夠做到連續並且固定的強化,不斷拉長時間時才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獎勵。當孩子一旦達到的時候,便可以拉長強化的時間,最後逐漸撤掉,如果方法使用不當獎勵便會受到阻力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獎勵要適可而止

這裡所說的適可而止指的是物質上,很多家長喜歡用一次比一次昂貴的方式去給孩子做獎勵。而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效果並非最好。對孩子來說,他的眼裡可能沒有對金錢的衡量,只有對自己需求的一個衡量。所以,能夠抓住孩子內心的需求才是最簡單也是最好的一個辦法。當孩子在學習上能夠接受新的事物,學習技能等階段性有所提高,可以適當的給予孩子一些物質獎勵。對孩子的一個小小鼓勵,但是這種獎勵千萬不要頻繁,這會使孩子產生習慣性依賴心理。慢慢的就提不起興趣來了。所以,這個獎勵在家長的心中是固定的,而在孩子那裡卻是很難得的。不要被孩子掌握了既定的規則。這可能會使家長變得非常被動。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學會在獎勵的階段去強化

這裡所說的強化並不是要強化獎勵的力度,而是說在一個階段強化孩子所能承受的範圍。獎勵本身並不是時常出現,需要對孩子的獎勵拉開時間的範圍。孩子也會從最初的剛剛接觸慢慢走向熟悉的過程。比如一個剛剛走進幼兒園的孩子可能非常抗拒這種行為,當孩子能夠接受時,父母給予一定的獎勵,當在幼兒園出現長期並堅持下來表現優異的時候,家長不用昂貴的物質來獎勵孩子,只要口頭上鼓勵便可以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而拉開一段距離,孩子如果取得了一個非常優異或者很突出的行為時,家長再給予一個獎勵,會讓孩子更加有動力。

有獎便有懲,這才是一對矛盾就和諧的產物。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不能一味的獎勵,所以,便會有懲罰的存在。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應用“自然懲罰法則”?

  •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成長過程中減少對孩子行為的干涉。學會讓孩子在實踐中體會自己所做的事情帶來的後果,不要用家長的嘮叨和埋怨讓孩子去轉移注意力,甚至出現厭學現象。比如孩子做作業,家長可能反覆強調孩子不做作業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家長不如幫助孩子分析好安排寫作業的時間。如果孩子真的沒有完成,讓孩子自己去體會,沒有完成作業之後要帶來的一些結果。不論老師對孩子做出什麼樣的懲罰,孩子在接受之後都會能夠感受得到,相信這種辦法要比家長的嘮叨起作用。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用提醒代替教訓

家長也許會比孩子的眼光更長遠,看到的事物結果也更清楚一些。當孩子要出現不良行為的時候,家長不要直接制止,更不要在這時大發雷霆。可以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提醒,但是不要尺度過大的教訓,會使孩子造成逆反心理。很多時候會反其道而行之。當你進行提醒時,孩子自己進入思考模式,也能夠想清楚事情的原委和態度。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懲罰的根不是斥責,而是讓孩子認真對待

懲罰孩子的時候,家長要掌握自己的態度。並不是一定大聲打罵便可以讓孩子記住錯誤的根本。能夠改正之前的錯誤。而是要堅定自己的態度,讓孩子能夠走進父母的方式,找到解決的辦法。所以,在堅定態度的同時要對孩子充滿愛心。當孩子沒有達到之前的約定時,父母讓孩子去體會自己沒有達到結果的懲罰。也許是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罰他每道題寫的次數很多。這些都可能是孩子自己要經歷的懲罰結果。家長的大聲斥責對孩子是無用功,而且大聲斥責的教育,會使孩子和父母之間拉開距離。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面對獎勵和懲罰,家長要記住的4個原則

1.言出必行。

家長不要做欺騙孩子的行為。這會使家長的威懾力和信任度在孩子心中大打折扣。只要制定好規則就要履行承諾。這才能夠給孩子樹立一個信守承諾的好榜樣。

2.獎懲制度要明確。

要讓孩子清楚,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獎勵才能夠去做,而是要達到什麼樣的標準才可以得到獎勵。而哪些事情在做不好的時候是要接受懲罰的。要有提前的制度才可以讓孩子去按照標準執行。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3.獎懲制度要合理。

獎勵並不是只有通過物質才可以,更不是要超出家庭所能承受的範圍,所以,家長一定要制定好一個適用於自己家庭的獎勵制度。懲罰同樣如此,不要以損害孩子內心發展為目的,更不要以讓孩子難堪為目的去懲罰,主要是讓孩子能夠認清錯誤,接受錯誤並改正錯誤。

4.一事一議,對事不對人。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切記無論獎勵與懲罰都要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不要經常翻舊賬,更不要提及過多的,事情會脫離事物的本身,給孩子內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新學期的到來,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緊張孩子的生活節奏跟不上,緊張孩子的學習跟不上,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一學期裡,不要荒廢時間,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即使父母再著急學習的人是孩子。所以,決定權並不在父母手裡,父母便想通過各種方法能夠促使孩子對學習更加有動力。生活中有的家長為孩子制定了各種獎勵方案,每當孩子能夠取得小測驗的優異成績,家長便會給予獎勵,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便會獎勵的更大。而且只要在孩子在學習中能夠稍有起色,家長便會用不停的物質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最初可以,慢慢的孩子也開始懈怠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考試,學習這些問題,認為學習是他的主要責任,只要成績達不到父母既定的要求,便會做出相應的懲罰,在生活中忽略了獎勵的這個原則。而這種孩子也會出現階段性不用功成績上也會有所起伏。面對這兩類型家長其實初衷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把握好這個時間去好好的學習,畢竟時間錯過了不會再重來一遍。那麼,家長的獎勵和懲罰用對了嗎?這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作用了嗎?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家長要知道獎勵孩子和懲罰孩子不能全憑家長的心情,更不能沒有章法。如果真的掌握不好尺度。對孩子的學習也會有所影響。學會科學的去獎勵與懲罰,家長不如先學學“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自然懲罰法?

自然懲罰法是18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提出的教育法則。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發生過失或犯了錯誤,是父母不給與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過失行為和錯誤直接造成的後果,孩子在承受後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懲罰,從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改,糾正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自然懲罰法”便是讓孩子能夠自己去感受自己做錯事之後的結果。懲罰對他來說便是自作自受。能夠讓孩子在自己所做的事物中體驗懲罰的痛苦。並且強化痛苦的體驗,從中找到應該吸取的教訓,改正自己的錯誤。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什麼是扇貝效應?

扇貝效應是根據獎勵強化的固定時間形成工作高峰、低峰,對策是變化獎勵的品種,時間,從而形成間隔獎勵。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在他的白鼠實驗中發現,如果每隔20秒就對白鼠強化一次,再強化後,白鼠的反應就會停頓,然後反應速度增加,在下次強化到來之前反應率達到高峰,說明他學會了根據強化的時間來進行反應。白鼠的行為效率趨勢就如扇貝一樣,因此稱之為“扇貝效應”。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想要促使孩子學習的動力也是一個非常難把握的準則,如果家長可以學會用“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法則”相結合,這樣對孩子的獎勵和懲罰都有了一定的標準。要掌握了孩子的心理便可以促使孩子能夠向上的動力。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時如何應用“扇貝效應”?

  • 不要把主動的變成被動的

也許很多家長錯誤的理解了扇貝效應,會認為對孩子做事情進行獎勵便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孩子本該完成的一些事物中,家長不應該多去設立獎勵,比如,孩子作為家中的一員要參與家中的勞動,而很多家長喜歡用金錢換取孩子勞動的方式去鼓勵。掃一次地會給孩子多少零花錢。當習慣了這種行為,再讓孩子去掃地時,孩子會提出更多的要求。本來應該通過獎勵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卻變成了沒有獎勵就不去做的事情。而在應用的時候,家長應該根據孩子能夠完成的事物的過程去逐漸拉長這個時間週期。“扇貝效應”告訴我們,通過連續的固定時間去強化。所以,在孩子接受新的事物完成新的行為,達到新的學習習慣,能夠做到連續並且固定的強化,不斷拉長時間時才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獎勵。當孩子一旦達到的時候,便可以拉長強化的時間,最後逐漸撤掉,如果方法使用不當獎勵便會受到阻力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獎勵要適可而止

這裡所說的適可而止指的是物質上,很多家長喜歡用一次比一次昂貴的方式去給孩子做獎勵。而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效果並非最好。對孩子來說,他的眼裡可能沒有對金錢的衡量,只有對自己需求的一個衡量。所以,能夠抓住孩子內心的需求才是最簡單也是最好的一個辦法。當孩子在學習上能夠接受新的事物,學習技能等階段性有所提高,可以適當的給予孩子一些物質獎勵。對孩子的一個小小鼓勵,但是這種獎勵千萬不要頻繁,這會使孩子產生習慣性依賴心理。慢慢的就提不起興趣來了。所以,這個獎勵在家長的心中是固定的,而在孩子那裡卻是很難得的。不要被孩子掌握了既定的規則。這可能會使家長變得非常被動。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學會在獎勵的階段去強化

這裡所說的強化並不是要強化獎勵的力度,而是說在一個階段強化孩子所能承受的範圍。獎勵本身並不是時常出現,需要對孩子的獎勵拉開時間的範圍。孩子也會從最初的剛剛接觸慢慢走向熟悉的過程。比如一個剛剛走進幼兒園的孩子可能非常抗拒這種行為,當孩子能夠接受時,父母給予一定的獎勵,當在幼兒園出現長期並堅持下來表現優異的時候,家長不用昂貴的物質來獎勵孩子,只要口頭上鼓勵便可以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而拉開一段距離,孩子如果取得了一個非常優異或者很突出的行為時,家長再給予一個獎勵,會讓孩子更加有動力。

有獎便有懲,這才是一對矛盾就和諧的產物。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不能一味的獎勵,所以,便會有懲罰的存在。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應用“自然懲罰法則”?

  •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成長過程中減少對孩子行為的干涉。學會讓孩子在實踐中體會自己所做的事情帶來的後果,不要用家長的嘮叨和埋怨讓孩子去轉移注意力,甚至出現厭學現象。比如孩子做作業,家長可能反覆強調孩子不做作業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家長不如幫助孩子分析好安排寫作業的時間。如果孩子真的沒有完成,讓孩子自己去體會,沒有完成作業之後要帶來的一些結果。不論老師對孩子做出什麼樣的懲罰,孩子在接受之後都會能夠感受得到,相信這種辦法要比家長的嘮叨起作用。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用提醒代替教訓

家長也許會比孩子的眼光更長遠,看到的事物結果也更清楚一些。當孩子要出現不良行為的時候,家長不要直接制止,更不要在這時大發雷霆。可以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提醒,但是不要尺度過大的教訓,會使孩子造成逆反心理。很多時候會反其道而行之。當你進行提醒時,孩子自己進入思考模式,也能夠想清楚事情的原委和態度。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 懲罰的根不是斥責,而是讓孩子認真對待

懲罰孩子的時候,家長要掌握自己的態度。並不是一定大聲打罵便可以讓孩子記住錯誤的根本。能夠改正之前的錯誤。而是要堅定自己的態度,讓孩子能夠走進父母的方式,找到解決的辦法。所以,在堅定態度的同時要對孩子充滿愛心。當孩子沒有達到之前的約定時,父母讓孩子去體會自己沒有達到結果的懲罰。也許是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罰他每道題寫的次數很多。這些都可能是孩子自己要經歷的懲罰結果。家長的大聲斥責對孩子是無用功,而且大聲斥責的教育,會使孩子和父母之間拉開距離。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面對獎勵和懲罰,家長要記住的4個原則

1.言出必行。

家長不要做欺騙孩子的行為。這會使家長的威懾力和信任度在孩子心中大打折扣。只要制定好規則就要履行承諾。這才能夠給孩子樹立一個信守承諾的好榜樣。

2.獎懲制度要明確。

要讓孩子清楚,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獎勵才能夠去做,而是要達到什麼樣的標準才可以得到獎勵。而哪些事情在做不好的時候是要接受懲罰的。要有提前的制度才可以讓孩子去按照標準執行。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3.獎懲制度要合理。

獎勵並不是只有通過物質才可以,更不是要超出家庭所能承受的範圍,所以,家長一定要制定好一個適用於自己家庭的獎勵制度。懲罰同樣如此,不要以損害孩子內心發展為目的,更不要以讓孩子難堪為目的去懲罰,主要是讓孩子能夠認清錯誤,接受錯誤並改正錯誤。

4.一事一議,對事不對人。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切記無論獎勵與懲罰都要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不要經常翻舊賬,更不要提及過多的,事情會脫離事物的本身,給孩子內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的獎懲制度你用對了嗎?一文給你答案

掌握孩子學習的動力,貴在把握“自然懲罰法”和“扇貝效應”的分寸和尺度上。只要可以加以利用,講究方法,多考慮孩子的心理承受以及承受能力,便可以讓孩子從中受益。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兒童教育,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分享,希望我的文章能夠幫到大家。有相關育兒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將為您一一解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