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
"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 寶貝,要乖 #

一、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了

趁著幼兒園還沒開學,大寶和小寶跟著姥姥、姥爺到長白山避暑去了。難得大寶和二寶都不在身邊,他們剛出門的第一天,那真是渾身的毛孔都舒張開了,整個身心都得到了一次徹底的解放。可是到了晚上就開始想娃了,惦念著孩子們吃得怎麼樣?玩得開心不?有沒有想老孃親?

在身邊的時候累得慌、不在身邊的時候又想得慌!唉!日子還是要過的呀!

於是週末的時候,發起我們辣媽寵娃團的幾個死黨聚了一下。大家一見面就七嘴八舌的開始說起各種美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說起帶娃來了。剛才還興高采烈的,氣氛一下子就涼了下來?啥情況啊?三個閨蜜一個比一個委屈的樣子,一個個都嚷嚷說: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難帶啊?

一個個訴起苦來,那苦大仇深的樣兒簡直是不行不行的了:

只要我在家,就一直粘著我,還總要我抱抱,可是我一天天的也很累,也想舒舒服服的躺床上擺個安逸的姿勢放鬆一下下啊;

有事沒事就喊:媽媽快來,你過來呀!快來!明明爸爸就在旁邊,嘿嘿的看著偷樂,就是不找;

在家和阿姨玩得好好的,我一回家阿姨就帶不了了,各種的“作”,大哭大鬧亂髮脾氣,可是我不在家他就好好的。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閨蜜們“控訴”的這個問題我之前也曾遇到過,當時也很困惑。

同一個孩子,如此判若兩人的表現,究竟是天性使然?還是教育方式出了Bug?

"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 寶貝,要乖 #

一、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了

趁著幼兒園還沒開學,大寶和小寶跟著姥姥、姥爺到長白山避暑去了。難得大寶和二寶都不在身邊,他們剛出門的第一天,那真是渾身的毛孔都舒張開了,整個身心都得到了一次徹底的解放。可是到了晚上就開始想娃了,惦念著孩子們吃得怎麼樣?玩得開心不?有沒有想老孃親?

在身邊的時候累得慌、不在身邊的時候又想得慌!唉!日子還是要過的呀!

於是週末的時候,發起我們辣媽寵娃團的幾個死黨聚了一下。大家一見面就七嘴八舌的開始說起各種美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說起帶娃來了。剛才還興高采烈的,氣氛一下子就涼了下來?啥情況啊?三個閨蜜一個比一個委屈的樣子,一個個都嚷嚷說: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難帶啊?

一個個訴起苦來,那苦大仇深的樣兒簡直是不行不行的了:

只要我在家,就一直粘著我,還總要我抱抱,可是我一天天的也很累,也想舒舒服服的躺床上擺個安逸的姿勢放鬆一下下啊;

有事沒事就喊:媽媽快來,你過來呀!快來!明明爸爸就在旁邊,嘿嘿的看著偷樂,就是不找;

在家和阿姨玩得好好的,我一回家阿姨就帶不了了,各種的“作”,大哭大鬧亂髮脾氣,可是我不在家他就好好的。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閨蜜們“控訴”的這個問題我之前也曾遇到過,當時也很困惑。

同一個孩子,如此判若兩人的表現,究竟是天性使然?還是教育方式出了Bug?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二、孩子情感表達的敏感期

兒子三四歲的時候,姥姥幫忙帶孩子。

有一天上幼兒園快要遲到了,兒子還在“作”不肯穿衣服,說衣服不好看,腳丫子疼走不了路。

好不容易洗漱完了抱到餐桌上,就是不肯吃飯,嚷嚷著要媽媽喂,怎麼哄怎麼說都不管用。

後來看見姥姥從臥室過來了,兒子一下子就不鬧了,自己拿起小勺子津津有味的吃起來了,碗裡的麵包還沒吃完,又抓起盤子裡的一塊麵包,說要“吃多”。

看到兒子的突變,自己一出門就忍不住流淚了。

因為姥姥比較厲害,兒子不乖就喜歡大聲斥責,沒想到,兒子那麼小竟然也會看人臉色。

難怪之前幾次出差時,兒子半夜就醒了,還不停地哭鬧,不讓我離開。其實兒子並不是不乖,只是依戀媽媽。

直到看到《美國育兒百科》中一句話,我才恍然大悟:

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家人或者保姆告訴你,孩子表現得像個天使,千萬不要急著高興,這只是因為孩子對其他人信任不足,所以才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在媽媽面前,孩子感受到理解、保護和愛,就會做最真實的自己。

他知道,無論怎麼鬧,媽媽對他的愛永遠都不會變。如果遇到麻煩,媽媽會幫忙解決,如果哭得悽慘,媽媽也會疼惜。

尤其是當孩子進入情感表達的敏感期,他們對父母,特別是對媽媽的態度,更會有非常大的變化。

三、孩子"作”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閨蜜們問我,孩子作”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01不要推開孩子

每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說“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雖然有的時候這句話對結束孩子的哭鬧很管用,可以立即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是對於親子關係來說這可是致命傷,最要不得的了。

在孩子又哭又鬧現象的背後,隱藏著他們對媽媽的需求。面對孩子的各種“作”,我們不需要急於否定自己,更不要責罵孩子,而是要耐心瞭解孩子真正的需求。

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孩子哭的時候,要先抱一抱他,拍拍他的肩旁,而不是推開孩子或者對他的哭鬧不管不顧。

02離開孩子時要有儀式感

當我們上班或者出差離開家的時候,都要給寶寶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告訴他媽媽的行程安排,告訴孩子媽媽要離開多久,什麼時候回來,並且依照承諾按時回家。我們一次又一次信守承諾的行為,是寶寶信任我們的堅實基礎。

慢慢地孩子就會明白:媽媽離開了,還是會回來的。更重要的是,會贏得孩子的信任,這種信任,會深深紮根於他的潛意識中,對他的成長至關重要。

03用心去陪伴

孩子缺乏安全感,經常又哭又鬧,其實就是父母的陪伴沒有做到位。

所以,大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儘量不要自己玩手機,把孩子晾在一旁玩玩具,而是要互動起來,比如和孩子一起搭積木、讀繪本、帶孩子遛彎等,這才是有效陪伴。

只有用心陪伴,孩子才能感受到愛,才能確定爸爸媽媽是愛著自己的,才會有安全感。

孩子終將會與我們分離,到那時,就算想讓他們黏著,也不再可能了。所以,現在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和關注,以後就會少一些遺憾和無奈。

"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 寶貝,要乖 #

一、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了

趁著幼兒園還沒開學,大寶和小寶跟著姥姥、姥爺到長白山避暑去了。難得大寶和二寶都不在身邊,他們剛出門的第一天,那真是渾身的毛孔都舒張開了,整個身心都得到了一次徹底的解放。可是到了晚上就開始想娃了,惦念著孩子們吃得怎麼樣?玩得開心不?有沒有想老孃親?

在身邊的時候累得慌、不在身邊的時候又想得慌!唉!日子還是要過的呀!

於是週末的時候,發起我們辣媽寵娃團的幾個死黨聚了一下。大家一見面就七嘴八舌的開始說起各種美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說起帶娃來了。剛才還興高采烈的,氣氛一下子就涼了下來?啥情況啊?三個閨蜜一個比一個委屈的樣子,一個個都嚷嚷說: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難帶啊?

一個個訴起苦來,那苦大仇深的樣兒簡直是不行不行的了:

只要我在家,就一直粘著我,還總要我抱抱,可是我一天天的也很累,也想舒舒服服的躺床上擺個安逸的姿勢放鬆一下下啊;

有事沒事就喊:媽媽快來,你過來呀!快來!明明爸爸就在旁邊,嘿嘿的看著偷樂,就是不找;

在家和阿姨玩得好好的,我一回家阿姨就帶不了了,各種的“作”,大哭大鬧亂髮脾氣,可是我不在家他就好好的。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閨蜜們“控訴”的這個問題我之前也曾遇到過,當時也很困惑。

同一個孩子,如此判若兩人的表現,究竟是天性使然?還是教育方式出了Bug?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二、孩子情感表達的敏感期

兒子三四歲的時候,姥姥幫忙帶孩子。

有一天上幼兒園快要遲到了,兒子還在“作”不肯穿衣服,說衣服不好看,腳丫子疼走不了路。

好不容易洗漱完了抱到餐桌上,就是不肯吃飯,嚷嚷著要媽媽喂,怎麼哄怎麼說都不管用。

後來看見姥姥從臥室過來了,兒子一下子就不鬧了,自己拿起小勺子津津有味的吃起來了,碗裡的麵包還沒吃完,又抓起盤子裡的一塊麵包,說要“吃多”。

看到兒子的突變,自己一出門就忍不住流淚了。

因為姥姥比較厲害,兒子不乖就喜歡大聲斥責,沒想到,兒子那麼小竟然也會看人臉色。

難怪之前幾次出差時,兒子半夜就醒了,還不停地哭鬧,不讓我離開。其實兒子並不是不乖,只是依戀媽媽。

直到看到《美國育兒百科》中一句話,我才恍然大悟:

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家人或者保姆告訴你,孩子表現得像個天使,千萬不要急著高興,這只是因為孩子對其他人信任不足,所以才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在媽媽面前,孩子感受到理解、保護和愛,就會做最真實的自己。

他知道,無論怎麼鬧,媽媽對他的愛永遠都不會變。如果遇到麻煩,媽媽會幫忙解決,如果哭得悽慘,媽媽也會疼惜。

尤其是當孩子進入情感表達的敏感期,他們對父母,特別是對媽媽的態度,更會有非常大的變化。

三、孩子"作”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閨蜜們問我,孩子作”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01不要推開孩子

每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說“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雖然有的時候這句話對結束孩子的哭鬧很管用,可以立即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是對於親子關係來說這可是致命傷,最要不得的了。

在孩子又哭又鬧現象的背後,隱藏著他們對媽媽的需求。面對孩子的各種“作”,我們不需要急於否定自己,更不要責罵孩子,而是要耐心瞭解孩子真正的需求。

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孩子哭的時候,要先抱一抱他,拍拍他的肩旁,而不是推開孩子或者對他的哭鬧不管不顧。

02離開孩子時要有儀式感

當我們上班或者出差離開家的時候,都要給寶寶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告訴他媽媽的行程安排,告訴孩子媽媽要離開多久,什麼時候回來,並且依照承諾按時回家。我們一次又一次信守承諾的行為,是寶寶信任我們的堅實基礎。

慢慢地孩子就會明白:媽媽離開了,還是會回來的。更重要的是,會贏得孩子的信任,這種信任,會深深紮根於他的潛意識中,對他的成長至關重要。

03用心去陪伴

孩子缺乏安全感,經常又哭又鬧,其實就是父母的陪伴沒有做到位。

所以,大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儘量不要自己玩手機,把孩子晾在一旁玩玩具,而是要互動起來,比如和孩子一起搭積木、讀繪本、帶孩子遛彎等,這才是有效陪伴。

只有用心陪伴,孩子才能感受到愛,才能確定爸爸媽媽是愛著自己的,才會有安全感。

孩子終將會與我們分離,到那時,就算想讓他們黏著,也不再可能了。所以,現在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和關注,以後就會少一些遺憾和無奈。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作為父母你是不是也遇到這樣的困惑

"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 寶貝,要乖 #

一、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了

趁著幼兒園還沒開學,大寶和小寶跟著姥姥、姥爺到長白山避暑去了。難得大寶和二寶都不在身邊,他們剛出門的第一天,那真是渾身的毛孔都舒張開了,整個身心都得到了一次徹底的解放。可是到了晚上就開始想娃了,惦念著孩子們吃得怎麼樣?玩得開心不?有沒有想老孃親?

在身邊的時候累得慌、不在身邊的時候又想得慌!唉!日子還是要過的呀!

於是週末的時候,發起我們辣媽寵娃團的幾個死黨聚了一下。大家一見面就七嘴八舌的開始說起各種美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說起帶娃來了。剛才還興高采烈的,氣氛一下子就涼了下來?啥情況啊?三個閨蜜一個比一個委屈的樣子,一個個都嚷嚷說: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難帶啊?

一個個訴起苦來,那苦大仇深的樣兒簡直是不行不行的了:

只要我在家,就一直粘著我,還總要我抱抱,可是我一天天的也很累,也想舒舒服服的躺床上擺個安逸的姿勢放鬆一下下啊;

有事沒事就喊:媽媽快來,你過來呀!快來!明明爸爸就在旁邊,嘿嘿的看著偷樂,就是不找;

在家和阿姨玩得好好的,我一回家阿姨就帶不了了,各種的“作”,大哭大鬧亂髮脾氣,可是我不在家他就好好的。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閨蜜們“控訴”的這個問題我之前也曾遇到過,當時也很困惑。

同一個孩子,如此判若兩人的表現,究竟是天性使然?還是教育方式出了Bug?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二、孩子情感表達的敏感期

兒子三四歲的時候,姥姥幫忙帶孩子。

有一天上幼兒園快要遲到了,兒子還在“作”不肯穿衣服,說衣服不好看,腳丫子疼走不了路。

好不容易洗漱完了抱到餐桌上,就是不肯吃飯,嚷嚷著要媽媽喂,怎麼哄怎麼說都不管用。

後來看見姥姥從臥室過來了,兒子一下子就不鬧了,自己拿起小勺子津津有味的吃起來了,碗裡的麵包還沒吃完,又抓起盤子裡的一塊麵包,說要“吃多”。

看到兒子的突變,自己一出門就忍不住流淚了。

因為姥姥比較厲害,兒子不乖就喜歡大聲斥責,沒想到,兒子那麼小竟然也會看人臉色。

難怪之前幾次出差時,兒子半夜就醒了,還不停地哭鬧,不讓我離開。其實兒子並不是不乖,只是依戀媽媽。

直到看到《美國育兒百科》中一句話,我才恍然大悟:

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家人或者保姆告訴你,孩子表現得像個天使,千萬不要急著高興,這只是因為孩子對其他人信任不足,所以才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在媽媽面前,孩子感受到理解、保護和愛,就會做最真實的自己。

他知道,無論怎麼鬧,媽媽對他的愛永遠都不會變。如果遇到麻煩,媽媽會幫忙解決,如果哭得悽慘,媽媽也會疼惜。

尤其是當孩子進入情感表達的敏感期,他們對父母,特別是對媽媽的態度,更會有非常大的變化。

三、孩子"作”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閨蜜們問我,孩子作”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01不要推開孩子

每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說“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雖然有的時候這句話對結束孩子的哭鬧很管用,可以立即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是對於親子關係來說這可是致命傷,最要不得的了。

在孩子又哭又鬧現象的背後,隱藏著他們對媽媽的需求。面對孩子的各種“作”,我們不需要急於否定自己,更不要責罵孩子,而是要耐心瞭解孩子真正的需求。

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孩子哭的時候,要先抱一抱他,拍拍他的肩旁,而不是推開孩子或者對他的哭鬧不管不顧。

02離開孩子時要有儀式感

當我們上班或者出差離開家的時候,都要給寶寶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告訴他媽媽的行程安排,告訴孩子媽媽要離開多久,什麼時候回來,並且依照承諾按時回家。我們一次又一次信守承諾的行為,是寶寶信任我們的堅實基礎。

慢慢地孩子就會明白:媽媽離開了,還是會回來的。更重要的是,會贏得孩子的信任,這種信任,會深深紮根於他的潛意識中,對他的成長至關重要。

03用心去陪伴

孩子缺乏安全感,經常又哭又鬧,其實就是父母的陪伴沒有做到位。

所以,大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儘量不要自己玩手機,把孩子晾在一旁玩玩具,而是要互動起來,比如和孩子一起搭積木、讀繪本、帶孩子遛彎等,這才是有效陪伴。

只有用心陪伴,孩子才能感受到愛,才能確定爸爸媽媽是愛著自己的,才會有安全感。

孩子終將會與我們分離,到那時,就算想讓他們黏著,也不再可能了。所以,現在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和關注,以後就會少一些遺憾和無奈。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作為父母你是不是也遇到這樣的困惑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為此我們特別邀請到父母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講師-默薇老師來到我們的平臺,幫助父母在尊重感受的基礎上與孩子和平建立規矩--《這樣立規矩,孩子不牴觸》,讓我們高效溝通。

"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 寶貝,要乖 #

一、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了

趁著幼兒園還沒開學,大寶和小寶跟著姥姥、姥爺到長白山避暑去了。難得大寶和二寶都不在身邊,他們剛出門的第一天,那真是渾身的毛孔都舒張開了,整個身心都得到了一次徹底的解放。可是到了晚上就開始想娃了,惦念著孩子們吃得怎麼樣?玩得開心不?有沒有想老孃親?

在身邊的時候累得慌、不在身邊的時候又想得慌!唉!日子還是要過的呀!

於是週末的時候,發起我們辣媽寵娃團的幾個死黨聚了一下。大家一見面就七嘴八舌的開始說起各種美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說起帶娃來了。剛才還興高采烈的,氣氛一下子就涼了下來?啥情況啊?三個閨蜜一個比一個委屈的樣子,一個個都嚷嚷說: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難帶啊?

一個個訴起苦來,那苦大仇深的樣兒簡直是不行不行的了:

只要我在家,就一直粘著我,還總要我抱抱,可是我一天天的也很累,也想舒舒服服的躺床上擺個安逸的姿勢放鬆一下下啊;

有事沒事就喊:媽媽快來,你過來呀!快來!明明爸爸就在旁邊,嘿嘿的看著偷樂,就是不找;

在家和阿姨玩得好好的,我一回家阿姨就帶不了了,各種的“作”,大哭大鬧亂髮脾氣,可是我不在家他就好好的。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閨蜜們“控訴”的這個問題我之前也曾遇到過,當時也很困惑。

同一個孩子,如此判若兩人的表現,究竟是天性使然?還是教育方式出了Bug?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二、孩子情感表達的敏感期

兒子三四歲的時候,姥姥幫忙帶孩子。

有一天上幼兒園快要遲到了,兒子還在“作”不肯穿衣服,說衣服不好看,腳丫子疼走不了路。

好不容易洗漱完了抱到餐桌上,就是不肯吃飯,嚷嚷著要媽媽喂,怎麼哄怎麼說都不管用。

後來看見姥姥從臥室過來了,兒子一下子就不鬧了,自己拿起小勺子津津有味的吃起來了,碗裡的麵包還沒吃完,又抓起盤子裡的一塊麵包,說要“吃多”。

看到兒子的突變,自己一出門就忍不住流淚了。

因為姥姥比較厲害,兒子不乖就喜歡大聲斥責,沒想到,兒子那麼小竟然也會看人臉色。

難怪之前幾次出差時,兒子半夜就醒了,還不停地哭鬧,不讓我離開。其實兒子並不是不乖,只是依戀媽媽。

直到看到《美國育兒百科》中一句話,我才恍然大悟:

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家人或者保姆告訴你,孩子表現得像個天使,千萬不要急著高興,這只是因為孩子對其他人信任不足,所以才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在媽媽面前,孩子感受到理解、保護和愛,就會做最真實的自己。

他知道,無論怎麼鬧,媽媽對他的愛永遠都不會變。如果遇到麻煩,媽媽會幫忙解決,如果哭得悽慘,媽媽也會疼惜。

尤其是當孩子進入情感表達的敏感期,他們對父母,特別是對媽媽的態度,更會有非常大的變化。

三、孩子"作”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閨蜜們問我,孩子作”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01不要推開孩子

每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說“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雖然有的時候這句話對結束孩子的哭鬧很管用,可以立即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是對於親子關係來說這可是致命傷,最要不得的了。

在孩子又哭又鬧現象的背後,隱藏著他們對媽媽的需求。面對孩子的各種“作”,我們不需要急於否定自己,更不要責罵孩子,而是要耐心瞭解孩子真正的需求。

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孩子哭的時候,要先抱一抱他,拍拍他的肩旁,而不是推開孩子或者對他的哭鬧不管不顧。

02離開孩子時要有儀式感

當我們上班或者出差離開家的時候,都要給寶寶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告訴他媽媽的行程安排,告訴孩子媽媽要離開多久,什麼時候回來,並且依照承諾按時回家。我們一次又一次信守承諾的行為,是寶寶信任我們的堅實基礎。

慢慢地孩子就會明白:媽媽離開了,還是會回來的。更重要的是,會贏得孩子的信任,這種信任,會深深紮根於他的潛意識中,對他的成長至關重要。

03用心去陪伴

孩子缺乏安全感,經常又哭又鬧,其實就是父母的陪伴沒有做到位。

所以,大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儘量不要自己玩手機,把孩子晾在一旁玩玩具,而是要互動起來,比如和孩子一起搭積木、讀繪本、帶孩子遛彎等,這才是有效陪伴。

只有用心陪伴,孩子才能感受到愛,才能確定爸爸媽媽是愛著自己的,才會有安全感。

孩子終將會與我們分離,到那時,就算想讓他們黏著,也不再可能了。所以,現在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和關注,以後就會少一些遺憾和無奈。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作為父母你是不是也遇到這樣的困惑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為此我們特別邀請到父母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講師-默薇老師來到我們的平臺,幫助父母在尊重感受的基礎上與孩子和平建立規矩--《這樣立規矩,孩子不牴觸》,讓我們高效溝通。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原價¥39 拼團價¥34.5

現在購買還可以和默薇老師在線互動解答問題


"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 寶貝,要乖 #

一、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了

趁著幼兒園還沒開學,大寶和小寶跟著姥姥、姥爺到長白山避暑去了。難得大寶和二寶都不在身邊,他們剛出門的第一天,那真是渾身的毛孔都舒張開了,整個身心都得到了一次徹底的解放。可是到了晚上就開始想娃了,惦念著孩子們吃得怎麼樣?玩得開心不?有沒有想老孃親?

在身邊的時候累得慌、不在身邊的時候又想得慌!唉!日子還是要過的呀!

於是週末的時候,發起我們辣媽寵娃團的幾個死黨聚了一下。大家一見面就七嘴八舌的開始說起各種美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說起帶娃來了。剛才還興高采烈的,氣氛一下子就涼了下來?啥情況啊?三個閨蜜一個比一個委屈的樣子,一個個都嚷嚷說: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難帶啊?

一個個訴起苦來,那苦大仇深的樣兒簡直是不行不行的了:

只要我在家,就一直粘著我,還總要我抱抱,可是我一天天的也很累,也想舒舒服服的躺床上擺個安逸的姿勢放鬆一下下啊;

有事沒事就喊:媽媽快來,你過來呀!快來!明明爸爸就在旁邊,嘿嘿的看著偷樂,就是不找;

在家和阿姨玩得好好的,我一回家阿姨就帶不了了,各種的“作”,大哭大鬧亂髮脾氣,可是我不在家他就好好的。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閨蜜們“控訴”的這個問題我之前也曾遇到過,當時也很困惑。

同一個孩子,如此判若兩人的表現,究竟是天性使然?還是教育方式出了Bug?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二、孩子情感表達的敏感期

兒子三四歲的時候,姥姥幫忙帶孩子。

有一天上幼兒園快要遲到了,兒子還在“作”不肯穿衣服,說衣服不好看,腳丫子疼走不了路。

好不容易洗漱完了抱到餐桌上,就是不肯吃飯,嚷嚷著要媽媽喂,怎麼哄怎麼說都不管用。

後來看見姥姥從臥室過來了,兒子一下子就不鬧了,自己拿起小勺子津津有味的吃起來了,碗裡的麵包還沒吃完,又抓起盤子裡的一塊麵包,說要“吃多”。

看到兒子的突變,自己一出門就忍不住流淚了。

因為姥姥比較厲害,兒子不乖就喜歡大聲斥責,沒想到,兒子那麼小竟然也會看人臉色。

難怪之前幾次出差時,兒子半夜就醒了,還不停地哭鬧,不讓我離開。其實兒子並不是不乖,只是依戀媽媽。

直到看到《美國育兒百科》中一句話,我才恍然大悟:

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家人或者保姆告訴你,孩子表現得像個天使,千萬不要急著高興,這只是因為孩子對其他人信任不足,所以才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在媽媽面前,孩子感受到理解、保護和愛,就會做最真實的自己。

他知道,無論怎麼鬧,媽媽對他的愛永遠都不會變。如果遇到麻煩,媽媽會幫忙解決,如果哭得悽慘,媽媽也會疼惜。

尤其是當孩子進入情感表達的敏感期,他們對父母,特別是對媽媽的態度,更會有非常大的變化。

三、孩子"作”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閨蜜們問我,孩子作”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01不要推開孩子

每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說“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雖然有的時候這句話對結束孩子的哭鬧很管用,可以立即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是對於親子關係來說這可是致命傷,最要不得的了。

在孩子又哭又鬧現象的背後,隱藏著他們對媽媽的需求。面對孩子的各種“作”,我們不需要急於否定自己,更不要責罵孩子,而是要耐心瞭解孩子真正的需求。

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孩子哭的時候,要先抱一抱他,拍拍他的肩旁,而不是推開孩子或者對他的哭鬧不管不顧。

02離開孩子時要有儀式感

當我們上班或者出差離開家的時候,都要給寶寶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告訴他媽媽的行程安排,告訴孩子媽媽要離開多久,什麼時候回來,並且依照承諾按時回家。我們一次又一次信守承諾的行為,是寶寶信任我們的堅實基礎。

慢慢地孩子就會明白:媽媽離開了,還是會回來的。更重要的是,會贏得孩子的信任,這種信任,會深深紮根於他的潛意識中,對他的成長至關重要。

03用心去陪伴

孩子缺乏安全感,經常又哭又鬧,其實就是父母的陪伴沒有做到位。

所以,大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儘量不要自己玩手機,把孩子晾在一旁玩玩具,而是要互動起來,比如和孩子一起搭積木、讀繪本、帶孩子遛彎等,這才是有效陪伴。

只有用心陪伴,孩子才能感受到愛,才能確定爸爸媽媽是愛著自己的,才會有安全感。

孩子終將會與我們分離,到那時,就算想讓他們黏著,也不再可能了。所以,現在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和關注,以後就會少一些遺憾和無奈。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作為父母你是不是也遇到這樣的困惑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為此我們特別邀請到父母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講師-默薇老師來到我們的平臺,幫助父母在尊重感受的基礎上與孩子和平建立規矩--《這樣立規矩,孩子不牴觸》,讓我們高效溝通。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原價¥39 拼團價¥34.5

現在購買還可以和默薇老師在線互動解答問題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瞭解更多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至尚學邦plus,與您一起分享更多育兒乾貨

關注有驚喜,150元大禮包等您來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