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優越感”,當您有這個疑惑時事情就簡單了

不完美媽媽 文章 逗兒媽媽 2019-06-07

逗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家長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優越感”,當您有這個疑惑時事情就簡單了

現在很多孩子都有一種優越感,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有優越感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有優越感說明他不自卑,對待生活積極向上有激情,有自信;但有的父母又害怕孩子有優越感以後變得驕傲自負,瞧不起人。很多家庭條件很好的父母更是左右為難,不給孩子好的物質條件吧,怕委屈了孩子;給了孩子好的物質條件,怕孩子在學校裡表現出優越感,導致孩子在學校裡被其他同學孤立。

閨蜜的兒子叮噹今年8歲,上小學三年級了,從小是家裡的寶貝,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閨蜜和她老公有一家很大的公司,從小就是給了叮噹他想要的一切。上學後,每次閨蜜去開家長會,老師一定會說:“你們家叮噹,太有優越感了,瞧不起任何人,眼睛都長天上去了,你們得好好管管,別讓他這麼有優越感”。閨蜜很迷茫,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條件,難道錯了嗎?孩子有優越感就那麼十惡不赦嗎?應該怎麼讓孩子沒那麼有優越感呢?

家長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優越感”,當您有這個疑惑時事情就簡單了

相信上面的事情,很多父母都遇到過,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有自信,同時,又害怕孩子太有優越感導致自負,導致不合群。那麼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一、何為優越感?

優越感是認為自己比別人強的一種自我意識。這種意識一般來源於以下幾個因素:

1.家庭因素。

孩子最大的優越感來自於家庭,有些孩子的家庭條件非常好,就像我前面說過的閨蜜,家財萬貫,基本可以滿足孩子提出的一切條件,這種情況,孩子自然而然會生出一種優越感,覺得自己比其他人幸福優秀。

2.外表因素。

有一些孩子長得非常漂亮可愛,從小被別人誇到大,再加上現在網絡信息發達,孩子慢慢就會知道自己的長相到底是一個什麼水平,當他覺得自己外表有優勢的時候,自然會表現出一種很強烈的優越感。

3.能力因素。

有些孩子從小會一些技能或者外語,可能比同齡人懂得快懂得早,當他發現,自己會某種東西,而其他人不是很會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我比你們強”的優越感。

家長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優越感”,當您有這個疑惑時事情就簡單了

由此可見,優越感是一種自然而然產生的意識,父母為孩子營造的一切環境都有可能滋生孩子內心的優越感。那麼,優越感對孩子到底是有利還是有害呢?

二、優越感是把雙刃劍,自信與自負一念之間。

1.好的優越感使人越來越自信。

適度的優越感其實是對孩子有利的,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變得優秀,當自己有一種優越感的時候,會覺得世界很美好,每天都能自信滿滿地去面對學習和生活。這種良性的優越感可以使孩子遠離自卑,增強自信,積極向上地面對生活。

2.不好的優越感使人自負。

但是,優越感一旦過度,就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作用,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會使孩子變得自負,瞧不起人。前文提到的閨蜜的兒子叮噹就是這樣一個不好的例子,家裡條件太優越,使得他覺得別人都不如自己,從而產生了巨大的自豪感,導致自己瞧不起任何人,這種孩子,在哪個環境中可能都不會受人歡迎,而且更糟的事情是,這種孩子往往意識不到自己不受歡迎的根本原因,而會覺得是不喜歡自己的這些人有問題,從而更瞧不起這些人,最後導致更不受歡迎。往往到了這個循環中的孩子,都很難再從這個怪圈裡脫離出來。

3.自信與自負很難掌控。

優越感可能導致“自信”,也可能導致“自負”,這中間的度其實很難把握,有時候自信到自負可能就在一念之間。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不好掌控它,我們並不能在“自信”和“自負”之間隨意切換,而是一不小心,就從“自信”跌入了“自負”。

家長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優越感”,當您有這個疑惑時事情就簡單了

這樣看來,讓孩子自己去把握這個尺度,是非常困難的,好好利用孩子的優越感,可以使孩子積極向上地面對生活,但是如果孩子的優越感過度,就會變成自負,從而變得不合群不受歡迎。這個時候,父母的引導和教育就變得格外重要了。

三、父母需引導孩子正確利用這把“雙刃劍”,助其健康成長。

1.適當展示優越感是有利的。

父母應該肯定孩子的優點和長處,不要怕因此會給孩子帶來優越感就不再表揚肯定孩子,要知道,適度的優越感是對孩子有利的,同時,要教育孩子,虛心使人進步,要告訴孩子如何表示優越感才是合適的。然後,最重要的就是幫孩子建立起同理心,幫孩子共同分析,如果自己的孩子表現出優越感,其他人的感受是什麼樣的,多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讓孩子從角色中自己體會出其他人的心情和感受,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

家長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優越感”,當您有這個疑惑時事情就簡單了

2.優越感的表現方式也很重要。

有些孩子確實很有優越感,其實有優越感也不是什麼壞事,只是有的孩子表現方式錯誤導致讓周圍的人接受不了,其實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多用幫助他人的方法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因為覺得自己某方面比別人強,那麼,那些比自己弱的人需要自己的幫助,所以,引導孩子來幫助他人,不僅可以避免孩子用其他錯誤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優越感,也可以讓孩子在幫助他人中獲得巨大的成就感,還可以使孩子更加地受歡迎,一舉三得。

3.多修煉自己,來匹配自己心中的優越感。

既然孩子有優越感,那一定是孩子覺得自己某一方面比他人強,那麼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強中自有強中手”,激勵孩子繼續努力,做到更好,孩子為了自己持續保持優越感,自然願意繼續努力,超越他人。

家長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優越感”,當您有這個疑惑時事情就簡單了

由此可見,優越感真的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孩子健康成長;用得不好,孩子可能得不到他人的歡迎和認可。父母可以用以上的一些方法來正確地引導孩子,將這把雙刃劍用好。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家長朋友們對於優越感這件事情是怎麼看待的呢?您覺得優越感是好還是壞呢?您覺得應該如何用好這一把雙刃劍呢?歡迎大家與逗兒媽媽一起探討!

我是逗兒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本文由逗兒媽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