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迪分享」做了媽媽,我才知道早教的重要性

我的職業是高中老師,起初,我是不相信這些早教之類的,認為是早教機構對消費者進行的營銷措施。

不過,隨著自己孩子的出生,我的價值觀在逐步改善!

自己懷孕的時候,我的母親一直在照顧我,母親只要閒著,就在一旁給胎兒講故事,一直到寶寶出生,有時候寶寶大哭大鬧起來,只要說給他講故事,寶寶心情就會平靜下來。

這時候的我開始對胎教也有了新的認識。我想:既然胎教都可以有效果,早教就一定有效果!


「貝迪分享」做了媽媽,我才知道早教的重要性

所以,寶寶出生以後,我和愛人一直盡力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但是,後來我進一步認識到,孩子要長大,要走向社會,只靠家庭教育環境,還遠遠不夠,在寶寶三個月的時候,為了系統瞭解早教,我走進了早教中心!

在早教中心,我才系統的瞭解了孩子的發育規律和早教的重要性!

早期指的是0歲—6歲,是大腦在快速發育和成長但是還未定性的時期,而早期教育是指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大腦發育特點以及關鍵期,給予孩子科學的、豐富的、恰當的信息刺激和訓練,通過影響、引導和培養去開發孩子身心潛能,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教育。

我們發現大部分剛出生的新生兒都十分相似,有的甚至連媽媽也區分不了,直觀狀態下甚至連性別也很難區分。那是什麼導致孩子長大後就顯示出的巨大能力差異呢?


「貝迪分享」做了媽媽,我才知道早教的重要性

答案是0-3歲,也就是生命的頭三年,也即是人生的第一個1千天。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也說:“ 從嬰兒降生的第三天開始教育,就已經晚了兩天。”頭三年為什麼如此重要呢?

為什麼說早期教育很重要?

下面將從孩子自身成長髮展的三個維度:身體、智力、腦科學來闡述。

身體維度

首先從身體成長維度來看,用一個字來形容孩子的身體發育狀態,就是“快”,用數字化呈現就是:

身高:新生兒剛出生時平均身高是50公分左右,到三歲的時候會長到100公分左右,即從出生到3歲至少增長了兩倍以上。體重:出生到三歲保守的來說是四倍。計劃免疫:一般三歲前的計劃免疫可完成80%,一歲內幾乎每月都在打。


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發現,孩子小的時候是以月為單位,每月都有發育的數值和疫苗的項目,三歲以後的成長將逐漸緩慢,越大開始用年和歲來表示。

這說明在孩子3歲之前,生長髮育非常迅速,變化也非常快速。


「貝迪分享」做了媽媽,我才知道早教的重要性


智力分化

正是因為這種快速變化,導致了孩子第二個維度:智力分化的關鍵時期。

在狼孩兒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智商平均為40;有些地區孩子生下來家長為了孩子安全為藉口放在沙袋裡養育,智商平均為60;處境不利的兒童,如戰爭或是孤兒院,智商大概為80;處於一般環境、有利環境的孩子智商大概為100-120之間;而優質環境,如卡爾威特的教育,重視且有方法、科學的進行早期教育,孩子智商平均在140。這說明孩子在早期身體發育的非常快,不同的環境將給予孩子不同智力分化的方向,如給了狼孩的環境,智力分化就會往狼孩的數據走;給了優質的環境,智力分化就會往優質的數據走。


孩子早期快速的發育和發展會導致孩子的智力進行快速的分化,這也是我們上幼兒園的時候,發現同樣是3歲的孩子差異如此大的原因。


「貝迪分享」做了媽媽,我才知道早教的重要性


腦科學

第三個維度是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版塊,也是每個家長都要了解的一個版塊: 腦科學。

科學數據表明,剛出生的孩子大腦重量大概是370克左右,出生後6個月時腦重量可達到成人腦重的的50%,一歲的時是66%,三歲的時候達到80%,即從出生到3歲腦重增長近3倍,因此“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

大腦的基本構成單位是腦細胞,還有一個詞來形容它叫神經元,腦細胞是由細胞體、樹突和軸突組成,樹突負責收集信息,軸突負責傳遞信息。

其中兩個神經元連接點叫“突觸”,神經連接會形成神經網絡,所以突觸越多神經系統越發達,孩子就會越聰明。


「貝迪分享」做了媽媽,我才知道早教的重要性


科學研究發現,0—6歲,特別是0—3歲是神經網絡分佈迅速的一個階段,2—3歲達到最高峰,6歲之後網絡逐漸減少,到14歲時趨於穩定,基本定型。

為什麼神經網絡越豐富、越多孩子就越聰明呢?

舉例說明:在乘坐地鐵出行時,如果乘坐地鐵一號線換乘二號線能直接到達目的地,相比鐵線一號線和二號線之間不能換乘,還需要乘坐公交車,可節約大量時間;如果此時一號線和二號線中間有個三號線,到達目的地會更加的便捷和快速。

大腦在處理信息的時候與地鐵線路的概念一樣,神經網絡越豐富,孩子接受信息、處理信息和做出反應的速度就會越快。但是神經網絡的搭建連接需要環境的刺激,如果缺乏環境刺激,就會缺乏相應的連接。

如給予視覺刺激,大腦掌管視覺的突觸就會加強,視覺神經網絡就會越發達;如果缺失視覺的刺激,那麼視覺神經網絡就會被大腦剪除。


「貝迪分享」做了媽媽,我才知道早教的重要性


在盲貓實驗中,小貓就因為眼睛被縫上而失去了視覺的刺激,即便後來拆掉縫線,小貓也因此出現視神經萎縮,喪失了視覺能力。

所以早期外在的環境的刺激直接影響著孩子大腦神經網絡的建構,同時早期是建立大腦神經網絡最佳的時期。

著名早期著作《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中講到:“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孩子成為天才還是庸才,不是由天賦和遺傳決定的,而是由出生後的早期教育決定的;所以,在孩子智力曙光出現的時候儘可能早、儘可能多、儘可能正確地開發孩子的智力,這樣孩子就能成為天才。”

也就是說,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天才的機會,希望天下父母都重視起來!

欲瞭解更多育兒資訊,請持續關注貝迪堡國際早教天津站,更多精彩內容等你來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