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不完美媽媽 鋼琴 歷史 卡爾·林奈 萌寶育兒君 2019-09-01
"

很多家長為了激勵孩子主動去學習,都會採取一定的獎勵政策,當然最主要的是體現在物質獎勵方面。起初孩子也許會非常開心,樂於接受,然而在時間久了之後,家長們卻會發現,自己給予孩子的獎勵,變得越來越不管用了。這是為什麼呢?

"

很多家長為了激勵孩子主動去學習,都會採取一定的獎勵政策,當然最主要的是體現在物質獎勵方面。起初孩子也許會非常開心,樂於接受,然而在時間久了之後,家長們卻會發現,自己給予孩子的獎勵,變得越來越不管用了。這是為什麼呢?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什麼是增減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阿倫森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選取了80名被試者分成4組,預先安排好某個人對於這些被試者進行7次評價。第1種是貶抑組,他們每次得到的評價都是缺點,沒有優點;第2組為褒揚組,即每次評價都是優點,不說缺點;第3組為先貶後褒組,前4次的評價是缺點,後3次則是優點;最後一組為先褒後貶組,前3次的評價是優點,後4次則是缺點。

當所有人聽完對自己的評價之後,阿倫森要求他們表達出對這個人的喜愛程度。結果有些出人意料,先貶後褒組的應試者表現出了對這個人的最大喜歡,因為他們覺得這種評價客觀真實而且又充滿誠意。

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增加的人,最不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減少的人,心理學家們將人際交往中的這種現象稱為“增減效應”。

"

很多家長為了激勵孩子主動去學習,都會採取一定的獎勵政策,當然最主要的是體現在物質獎勵方面。起初孩子也許會非常開心,樂於接受,然而在時間久了之後,家長們卻會發現,自己給予孩子的獎勵,變得越來越不管用了。這是為什麼呢?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什麼是增減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阿倫森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選取了80名被試者分成4組,預先安排好某個人對於這些被試者進行7次評價。第1種是貶抑組,他們每次得到的評價都是缺點,沒有優點;第2組為褒揚組,即每次評價都是優點,不說缺點;第3組為先貶後褒組,前4次的評價是缺點,後3次則是優點;最後一組為先褒後貶組,前3次的評價是優點,後4次則是缺點。

當所有人聽完對自己的評價之後,阿倫森要求他們表達出對這個人的喜愛程度。結果有些出人意料,先貶後褒組的應試者表現出了對這個人的最大喜歡,因為他們覺得這種評價客觀真實而且又充滿誠意。

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增加的人,最不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減少的人,心理學家們將人際交往中的這種現象稱為“增減效應”。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小強在進入初中後的第1次考試中,成績排名年級第10位,這讓同學們對他刮目相看。然而之後的一次考試,他卻下降很快,面對老師的談話,他總是避而不答。

於是老師改變了策略,把小強叫到辦公室後先批評他的傲慢和自以為是,這讓小強有些不相信。但是老師話鋒一轉,又表達了自己對小強的欣賞,並且誇獎他懂得很多歷史知識,問他是怎麼做到的?

此時小強已經開始願意談話,老師繼續對他進行著表揚。漸漸的小強敞開了心扉,告訴老師自己很喜歡現在的班級,擔心如果總是考得好,會被分到實驗班,因為他不想離開老師和同學。

"

很多家長為了激勵孩子主動去學習,都會採取一定的獎勵政策,當然最主要的是體現在物質獎勵方面。起初孩子也許會非常開心,樂於接受,然而在時間久了之後,家長們卻會發現,自己給予孩子的獎勵,變得越來越不管用了。這是為什麼呢?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什麼是增減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阿倫森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選取了80名被試者分成4組,預先安排好某個人對於這些被試者進行7次評價。第1種是貶抑組,他們每次得到的評價都是缺點,沒有優點;第2組為褒揚組,即每次評價都是優點,不說缺點;第3組為先貶後褒組,前4次的評價是缺點,後3次則是優點;最後一組為先褒後貶組,前3次的評價是優點,後4次則是缺點。

當所有人聽完對自己的評價之後,阿倫森要求他們表達出對這個人的喜愛程度。結果有些出人意料,先貶後褒組的應試者表現出了對這個人的最大喜歡,因為他們覺得這種評價客觀真實而且又充滿誠意。

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增加的人,最不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減少的人,心理學家們將人際交往中的這種現象稱為“增減效應”。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小強在進入初中後的第1次考試中,成績排名年級第10位,這讓同學們對他刮目相看。然而之後的一次考試,他卻下降很快,面對老師的談話,他總是避而不答。

於是老師改變了策略,把小強叫到辦公室後先批評他的傲慢和自以為是,這讓小強有些不相信。但是老師話鋒一轉,又表達了自己對小強的欣賞,並且誇獎他懂得很多歷史知識,問他是怎麼做到的?

此時小強已經開始願意談話,老師繼續對他進行著表揚。漸漸的小強敞開了心扉,告訴老師自己很喜歡現在的班級,擔心如果總是考得好,會被分到實驗班,因為他不想離開老師和同學。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一位退休的老人在清靜的湖邊找了個木屋住下,喜歡安靜的他,很享受這樣的生活。只是沒過幾天,一群年輕人的喧囂就讓他頭疼不已。

知道年輕人不會輕易離開,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告訴年輕人願意每天給他們每人一元錢,請他們每天都來這裡玩,緩解他的孤獨,年輕人自然開心同意。幾天之後,老人告訴他們自己手頭有點緊張,所以把一元錢降成了五毛錢,年輕人雖然不太樂意,但也勉強同意,只是來的時間短了一些。最後老人無奈的告訴他們,自己真的沒錢了,希望只支付他們一毛錢,當然年輕人選擇了拒絕,再也沒有難過。

內在動機,是指個體對從事的活動本身產生興趣,從而引起的動機。這群年輕人起初是因為喜歡這裡才主動來玩,這便是他們的內在動機。

外在動機,是由個體所從事的活動以外的刺激誘發,從而產生的動機。年輕人後來是因為老人的物質激勵才願意前來,這便是他們的外在動機。

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Edward L. Deci)說過:“適度的獎賞有利於鞏固個體的內在動機。但過多的獎賞卻有可能降低個體對事物本身的興趣,降低其內在動機。”

"

很多家長為了激勵孩子主動去學習,都會採取一定的獎勵政策,當然最主要的是體現在物質獎勵方面。起初孩子也許會非常開心,樂於接受,然而在時間久了之後,家長們卻會發現,自己給予孩子的獎勵,變得越來越不管用了。這是為什麼呢?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什麼是增減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阿倫森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選取了80名被試者分成4組,預先安排好某個人對於這些被試者進行7次評價。第1種是貶抑組,他們每次得到的評價都是缺點,沒有優點;第2組為褒揚組,即每次評價都是優點,不說缺點;第3組為先貶後褒組,前4次的評價是缺點,後3次則是優點;最後一組為先褒後貶組,前3次的評價是優點,後4次則是缺點。

當所有人聽完對自己的評價之後,阿倫森要求他們表達出對這個人的喜愛程度。結果有些出人意料,先貶後褒組的應試者表現出了對這個人的最大喜歡,因為他們覺得這種評價客觀真實而且又充滿誠意。

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增加的人,最不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減少的人,心理學家們將人際交往中的這種現象稱為“增減效應”。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小強在進入初中後的第1次考試中,成績排名年級第10位,這讓同學們對他刮目相看。然而之後的一次考試,他卻下降很快,面對老師的談話,他總是避而不答。

於是老師改變了策略,把小強叫到辦公室後先批評他的傲慢和自以為是,這讓小強有些不相信。但是老師話鋒一轉,又表達了自己對小強的欣賞,並且誇獎他懂得很多歷史知識,問他是怎麼做到的?

此時小強已經開始願意談話,老師繼續對他進行著表揚。漸漸的小強敞開了心扉,告訴老師自己很喜歡現在的班級,擔心如果總是考得好,會被分到實驗班,因為他不想離開老師和同學。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一位退休的老人在清靜的湖邊找了個木屋住下,喜歡安靜的他,很享受這樣的生活。只是沒過幾天,一群年輕人的喧囂就讓他頭疼不已。

知道年輕人不會輕易離開,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告訴年輕人願意每天給他們每人一元錢,請他們每天都來這裡玩,緩解他的孤獨,年輕人自然開心同意。幾天之後,老人告訴他們自己手頭有點緊張,所以把一元錢降成了五毛錢,年輕人雖然不太樂意,但也勉強同意,只是來的時間短了一些。最後老人無奈的告訴他們,自己真的沒錢了,希望只支付他們一毛錢,當然年輕人選擇了拒絕,再也沒有難過。

內在動機,是指個體對從事的活動本身產生興趣,從而引起的動機。這群年輕人起初是因為喜歡這裡才主動來玩,這便是他們的內在動機。

外在動機,是由個體所從事的活動以外的刺激誘發,從而產生的動機。年輕人後來是因為老人的物質激勵才願意前來,這便是他們的外在動機。

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Edward L. Deci)說過:“適度的獎賞有利於鞏固個體的內在動機。但過多的獎賞卻有可能降低個體對事物本身的興趣,降低其內在動機。”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過度的獎勵會扼殺興趣

洋洋的媽媽發現洋洋在畫畫方面很有天賦,所以一直很用心的去培養。為了激勵洋洋能夠進步得更快,媽媽總是會給予他一些獎勵,有的時候是物質,有的時候是帶她出去玩,當然前提必須是畫畫得獎或者是有進步。

然而在媽媽工作越來越忙之後,她給陽陽的承諾經常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實現。漸漸的洋洋對畫畫的興趣越來越弱,甚至連畫畫課也不願意去上了。

當媽媽找洋洋談話時,洋洋卻表現出了對媽媽的不滿,他說正是因為媽媽對他的獎勵沒有實現,所以他也就沒有繼續畫畫的必要了。

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挫折感。從一開始的褒獎有加,到後來減少讚揚,最後直接不再表揚,這種遞減會讓人產生挫折心理。

一次兩次的挫折,人們還可以承受,但連續的挫折打擊會讓人感到很痛苦,並且無法接受這個結果。所以,連續遞增的挫折感極度容易引起人們的反感和排斥。

"

很多家長為了激勵孩子主動去學習,都會採取一定的獎勵政策,當然最主要的是體現在物質獎勵方面。起初孩子也許會非常開心,樂於接受,然而在時間久了之後,家長們卻會發現,自己給予孩子的獎勵,變得越來越不管用了。這是為什麼呢?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什麼是增減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阿倫森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選取了80名被試者分成4組,預先安排好某個人對於這些被試者進行7次評價。第1種是貶抑組,他們每次得到的評價都是缺點,沒有優點;第2組為褒揚組,即每次評價都是優點,不說缺點;第3組為先貶後褒組,前4次的評價是缺點,後3次則是優點;最後一組為先褒後貶組,前3次的評價是優點,後4次則是缺點。

當所有人聽完對自己的評價之後,阿倫森要求他們表達出對這個人的喜愛程度。結果有些出人意料,先貶後褒組的應試者表現出了對這個人的最大喜歡,因為他們覺得這種評價客觀真實而且又充滿誠意。

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增加的人,最不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減少的人,心理學家們將人際交往中的這種現象稱為“增減效應”。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小強在進入初中後的第1次考試中,成績排名年級第10位,這讓同學們對他刮目相看。然而之後的一次考試,他卻下降很快,面對老師的談話,他總是避而不答。

於是老師改變了策略,把小強叫到辦公室後先批評他的傲慢和自以為是,這讓小強有些不相信。但是老師話鋒一轉,又表達了自己對小強的欣賞,並且誇獎他懂得很多歷史知識,問他是怎麼做到的?

此時小強已經開始願意談話,老師繼續對他進行著表揚。漸漸的小強敞開了心扉,告訴老師自己很喜歡現在的班級,擔心如果總是考得好,會被分到實驗班,因為他不想離開老師和同學。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一位退休的老人在清靜的湖邊找了個木屋住下,喜歡安靜的他,很享受這樣的生活。只是沒過幾天,一群年輕人的喧囂就讓他頭疼不已。

知道年輕人不會輕易離開,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告訴年輕人願意每天給他們每人一元錢,請他們每天都來這裡玩,緩解他的孤獨,年輕人自然開心同意。幾天之後,老人告訴他們自己手頭有點緊張,所以把一元錢降成了五毛錢,年輕人雖然不太樂意,但也勉強同意,只是來的時間短了一些。最後老人無奈的告訴他們,自己真的沒錢了,希望只支付他們一毛錢,當然年輕人選擇了拒絕,再也沒有難過。

內在動機,是指個體對從事的活動本身產生興趣,從而引起的動機。這群年輕人起初是因為喜歡這裡才主動來玩,這便是他們的內在動機。

外在動機,是由個體所從事的活動以外的刺激誘發,從而產生的動機。年輕人後來是因為老人的物質激勵才願意前來,這便是他們的外在動機。

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Edward L. Deci)說過:“適度的獎賞有利於鞏固個體的內在動機。但過多的獎賞卻有可能降低個體對事物本身的興趣,降低其內在動機。”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過度的獎勵會扼殺興趣

洋洋的媽媽發現洋洋在畫畫方面很有天賦,所以一直很用心的去培養。為了激勵洋洋能夠進步得更快,媽媽總是會給予他一些獎勵,有的時候是物質,有的時候是帶她出去玩,當然前提必須是畫畫得獎或者是有進步。

然而在媽媽工作越來越忙之後,她給陽陽的承諾經常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實現。漸漸的洋洋對畫畫的興趣越來越弱,甚至連畫畫課也不願意去上了。

當媽媽找洋洋談話時,洋洋卻表現出了對媽媽的不滿,他說正是因為媽媽對他的獎勵沒有實現,所以他也就沒有繼續畫畫的必要了。

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挫折感。從一開始的褒獎有加,到後來減少讚揚,最後直接不再表揚,這種遞減會讓人產生挫折心理。

一次兩次的挫折,人們還可以承受,但連續的挫折打擊會讓人感到很痛苦,並且無法接受這個結果。所以,連續遞增的挫折感極度容易引起人們的反感和排斥。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興趣就像是一個永動機

強強的父母在強強五六歲的時候,就幫他報名了鋼琴班,可是沒學多久,他就覺得枯燥無味,於是很快就中斷了。

當強強五年級的時候,他突然對鋼琴又有了興趣,主動提出想要繼續學習。之後他每天都堅持在老師家練習半個小時,成績進步的很快。

為了更好的練琴,強強希望父母能幫他買一架鋼琴放在家裡。父母雖然答應了,但是卻提出要強強拿出壓歲錢,讓強強慎重考慮是否能夠答應。

最終強強還是決定買了鋼琴,在他不斷的努力下,鋼琴水平突飛猛進,甚至還拿到了地區比賽的一等獎。他更是把鋼琴當作自己的畢生事業,希望長大後能夠當鋼琴教育家。

興趣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為興趣負責任的態度自然也必不可少。只有當興趣和責任相結合時,孩子才會產生強大的動力,才能培養出更好的求知慾望和學習習慣。

美國瑟谷學校(Sudbury Valley School)創辦辦人格林伯格博士也認為:“學習是個人的事。一個人必須先有學習動機,然後運用各種感官、肌肉筋骨以及各種腦內思考來學習。只要他自己真的愛學,整天學個不停,一點也不嫌累。”

"

很多家長為了激勵孩子主動去學習,都會採取一定的獎勵政策,當然最主要的是體現在物質獎勵方面。起初孩子也許會非常開心,樂於接受,然而在時間久了之後,家長們卻會發現,自己給予孩子的獎勵,變得越來越不管用了。這是為什麼呢?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什麼是增減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阿倫森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選取了80名被試者分成4組,預先安排好某個人對於這些被試者進行7次評價。第1種是貶抑組,他們每次得到的評價都是缺點,沒有優點;第2組為褒揚組,即每次評價都是優點,不說缺點;第3組為先貶後褒組,前4次的評價是缺點,後3次則是優點;最後一組為先褒後貶組,前3次的評價是優點,後4次則是缺點。

當所有人聽完對自己的評價之後,阿倫森要求他們表達出對這個人的喜愛程度。結果有些出人意料,先貶後褒組的應試者表現出了對這個人的最大喜歡,因為他們覺得這種評價客觀真實而且又充滿誠意。

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增加的人,最不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減少的人,心理學家們將人際交往中的這種現象稱為“增減效應”。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小強在進入初中後的第1次考試中,成績排名年級第10位,這讓同學們對他刮目相看。然而之後的一次考試,他卻下降很快,面對老師的談話,他總是避而不答。

於是老師改變了策略,把小強叫到辦公室後先批評他的傲慢和自以為是,這讓小強有些不相信。但是老師話鋒一轉,又表達了自己對小強的欣賞,並且誇獎他懂得很多歷史知識,問他是怎麼做到的?

此時小強已經開始願意談話,老師繼續對他進行著表揚。漸漸的小強敞開了心扉,告訴老師自己很喜歡現在的班級,擔心如果總是考得好,會被分到實驗班,因為他不想離開老師和同學。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一位退休的老人在清靜的湖邊找了個木屋住下,喜歡安靜的他,很享受這樣的生活。只是沒過幾天,一群年輕人的喧囂就讓他頭疼不已。

知道年輕人不會輕易離開,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告訴年輕人願意每天給他們每人一元錢,請他們每天都來這裡玩,緩解他的孤獨,年輕人自然開心同意。幾天之後,老人告訴他們自己手頭有點緊張,所以把一元錢降成了五毛錢,年輕人雖然不太樂意,但也勉強同意,只是來的時間短了一些。最後老人無奈的告訴他們,自己真的沒錢了,希望只支付他們一毛錢,當然年輕人選擇了拒絕,再也沒有難過。

內在動機,是指個體對從事的活動本身產生興趣,從而引起的動機。這群年輕人起初是因為喜歡這裡才主動來玩,這便是他們的內在動機。

外在動機,是由個體所從事的活動以外的刺激誘發,從而產生的動機。年輕人後來是因為老人的物質激勵才願意前來,這便是他們的外在動機。

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Edward L. Deci)說過:“適度的獎賞有利於鞏固個體的內在動機。但過多的獎賞卻有可能降低個體對事物本身的興趣,降低其內在動機。”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過度的獎勵會扼殺興趣

洋洋的媽媽發現洋洋在畫畫方面很有天賦,所以一直很用心的去培養。為了激勵洋洋能夠進步得更快,媽媽總是會給予他一些獎勵,有的時候是物質,有的時候是帶她出去玩,當然前提必須是畫畫得獎或者是有進步。

然而在媽媽工作越來越忙之後,她給陽陽的承諾經常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實現。漸漸的洋洋對畫畫的興趣越來越弱,甚至連畫畫課也不願意去上了。

當媽媽找洋洋談話時,洋洋卻表現出了對媽媽的不滿,他說正是因為媽媽對他的獎勵沒有實現,所以他也就沒有繼續畫畫的必要了。

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挫折感。從一開始的褒獎有加,到後來減少讚揚,最後直接不再表揚,這種遞減會讓人產生挫折心理。

一次兩次的挫折,人們還可以承受,但連續的挫折打擊會讓人感到很痛苦,並且無法接受這個結果。所以,連續遞增的挫折感極度容易引起人們的反感和排斥。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興趣就像是一個永動機

強強的父母在強強五六歲的時候,就幫他報名了鋼琴班,可是沒學多久,他就覺得枯燥無味,於是很快就中斷了。

當強強五年級的時候,他突然對鋼琴又有了興趣,主動提出想要繼續學習。之後他每天都堅持在老師家練習半個小時,成績進步的很快。

為了更好的練琴,強強希望父母能幫他買一架鋼琴放在家裡。父母雖然答應了,但是卻提出要強強拿出壓歲錢,讓強強慎重考慮是否能夠答應。

最終強強還是決定買了鋼琴,在他不斷的努力下,鋼琴水平突飛猛進,甚至還拿到了地區比賽的一等獎。他更是把鋼琴當作自己的畢生事業,希望長大後能夠當鋼琴教育家。

興趣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為興趣負責任的態度自然也必不可少。只有當興趣和責任相結合時,孩子才會產生強大的動力,才能培養出更好的求知慾望和學習習慣。

美國瑟谷學校(Sudbury Valley School)創辦辦人格林伯格博士也認為:“學習是個人的事。一個人必須先有學習動機,然後運用各種感官、肌肉筋骨以及各種腦內思考來學習。只要他自己真的愛學,整天學個不停,一點也不嫌累。”

增減效應:別讓獎勵“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明白這一點

適當的獎勵機制

1、注重內在動機

培養孩子的習慣,不僅是要告訴孩子孩子應該怎樣做,更是要告訴他們這麼做的理由,原因以及意義。當孩子真正瞭解事情的本質後,才能從中找到樂趣,主動的去進行自我學習,獲得自我成長。

2、獎勵要有原則

獎勵是為了更好的激勵孩子,但不是所有的行為都必須依靠獎勵才能實現。獎勵的方式很多,有的時候精神上的獎勵也許會比物質上的更有用。

3、獎勵要適度

最初為了讓孩子產生興趣,家長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但是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讓獎勵退居其後,讓孩子的興趣走到前面,這樣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進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