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不完美媽媽 植物 家庭教育 文章 郎朗 朗朗育兒課堂 2019-09-17
"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近來在網絡上看到一項植物被罵30天后死後的實驗,實驗發生在阿聯酋。

人們在商場裡挑選了兩株同樣茂盛的植物放置在同樣的環境中。

然後實驗人員找來學生們錄製正面的讚美和負面的指責,然後將這些錄音分別循環播放給植物。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遭受指責的植物枯萎了,而遭受讚美的植物卻生長的很茂盛。

這樣的結果令大家非常的驚訝。

這也引得人們對語言暴力的影響展開深入的思考。

"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近來在網絡上看到一項植物被罵30天后死後的實驗,實驗發生在阿聯酋。

人們在商場裡挑選了兩株同樣茂盛的植物放置在同樣的環境中。

然後實驗人員找來學生們錄製正面的讚美和負面的指責,然後將這些錄音分別循環播放給植物。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遭受指責的植物枯萎了,而遭受讚美的植物卻生長的很茂盛。

這樣的結果令大家非常的驚訝。

這也引得人們對語言暴力的影響展開深入的思考。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也許有些家長覺得語言暴力離孩子很遠,但是事實上,孩子們卻是語言暴力的最常見的忍受者。

“你怎麼這麼笨啊!”“你這麼挑食,你個小饞貓!”

類似這樣的負面言論父母們一定很熟悉,也許這在一些家長看來是很常見的表達,但是對孩子來說這就是語言暴力。

司空見慣並不代表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語言暴力有多攻心?

遠遠比父母想象的要嚴重許多。我們不去過多的質疑植物是否有情感,但是我們確定孩子是有情感的,那麼對於語言暴力,家長還不警惕嗎

"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近來在網絡上看到一項植物被罵30天后死後的實驗,實驗發生在阿聯酋。

人們在商場裡挑選了兩株同樣茂盛的植物放置在同樣的環境中。

然後實驗人員找來學生們錄製正面的讚美和負面的指責,然後將這些錄音分別循環播放給植物。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遭受指責的植物枯萎了,而遭受讚美的植物卻生長的很茂盛。

這樣的結果令大家非常的驚訝。

這也引得人們對語言暴力的影響展開深入的思考。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也許有些家長覺得語言暴力離孩子很遠,但是事實上,孩子們卻是語言暴力的最常見的忍受者。

“你怎麼這麼笨啊!”“你這麼挑食,你個小饞貓!”

類似這樣的負面言論父母們一定很熟悉,也許這在一些家長看來是很常見的表達,但是對孩子來說這就是語言暴力。

司空見慣並不代表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語言暴力有多攻心?

遠遠比父母想象的要嚴重許多。我們不去過多的質疑植物是否有情感,但是我們確定孩子是有情感的,那麼對於語言暴力,家長還不警惕嗎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01 為什麼家長會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

前幾天看到一篇闡述“踢貓效應”的文章,文章裡對“踢貓效應”做出了很清晰的描述。

這是一種心理效應,我們用一個故事的形式來進行講述。

爸爸在公司裡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心情很糟糕

回到家長看到孩子在沙發上蹦下跳,於是把壞情緒發洩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在轉身回房間的時候又看到了角落裡的貓,

於是用腳踢了貓一下。貓受到驚訝跑了出去,

正在開車的司機為了躲避橫穿街道的貓,

不小心把街邊的孩子碰傷了。

事實上,一切最開始只是源於爸爸的壞情緒。

當父母不能夠管控好自己的壞情緒時,很容易輕易地把壞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因為孩子相對父母來說是弱勢的,面對父母的情緒發洩,孩子沒有反抗的能力。

當父母信奉嚴厲的教育更加能夠樹立自己的權威,能夠使孩子更加便於管教時,孩子自然就成了語言暴力的受害者。

在父母看來,指責性的語言並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相比棍棒教育要柔和的多。

所以很多家長青睞這樣的教育方式,但是家長們忽略了,語言暴力帶給孩子的傷害是在心裡,比起棍棒教育來說更加難以癒合。

"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近來在網絡上看到一項植物被罵30天后死後的實驗,實驗發生在阿聯酋。

人們在商場裡挑選了兩株同樣茂盛的植物放置在同樣的環境中。

然後實驗人員找來學生們錄製正面的讚美和負面的指責,然後將這些錄音分別循環播放給植物。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遭受指責的植物枯萎了,而遭受讚美的植物卻生長的很茂盛。

這樣的結果令大家非常的驚訝。

這也引得人們對語言暴力的影響展開深入的思考。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也許有些家長覺得語言暴力離孩子很遠,但是事實上,孩子們卻是語言暴力的最常見的忍受者。

“你怎麼這麼笨啊!”“你這麼挑食,你個小饞貓!”

類似這樣的負面言論父母們一定很熟悉,也許這在一些家長看來是很常見的表達,但是對孩子來說這就是語言暴力。

司空見慣並不代表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語言暴力有多攻心?

遠遠比父母想象的要嚴重許多。我們不去過多的質疑植物是否有情感,但是我們確定孩子是有情感的,那麼對於語言暴力,家長還不警惕嗎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01 為什麼家長會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

前幾天看到一篇闡述“踢貓效應”的文章,文章裡對“踢貓效應”做出了很清晰的描述。

這是一種心理效應,我們用一個故事的形式來進行講述。

爸爸在公司裡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心情很糟糕

回到家長看到孩子在沙發上蹦下跳,於是把壞情緒發洩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在轉身回房間的時候又看到了角落裡的貓,

於是用腳踢了貓一下。貓受到驚訝跑了出去,

正在開車的司機為了躲避橫穿街道的貓,

不小心把街邊的孩子碰傷了。

事實上,一切最開始只是源於爸爸的壞情緒。

當父母不能夠管控好自己的壞情緒時,很容易輕易地把壞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因為孩子相對父母來說是弱勢的,面對父母的情緒發洩,孩子沒有反抗的能力。

當父母信奉嚴厲的教育更加能夠樹立自己的權威,能夠使孩子更加便於管教時,孩子自然就成了語言暴力的受害者。

在父母看來,指責性的語言並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相比棍棒教育要柔和的多。

所以很多家長青睞這樣的教育方式,但是家長們忽略了,語言暴力帶給孩子的傷害是在心裡,比起棍棒教育來說更加難以癒合。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當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沒有進行過思考和學習時,很容易在教育上缺乏同理心。

當父母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事物的時候,教育理念難免會有一定的侷限性。

家長們缺乏對教育方式的探索,推重嚴厲的語言指責實則是一種教育的偷懶。

02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

青少年心理研究專家表示,青少年時期的犯罪和其童年所遭遇的語言暴力大有關係。

相對於體罰來說,語言暴力因為不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而被父母們忽視其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很多父母想當然的認為孩子不會把那些指責的話放在心上。而孩子們也不懂如何消化語言暴力所帶來的傷害。

"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近來在網絡上看到一項植物被罵30天后死後的實驗,實驗發生在阿聯酋。

人們在商場裡挑選了兩株同樣茂盛的植物放置在同樣的環境中。

然後實驗人員找來學生們錄製正面的讚美和負面的指責,然後將這些錄音分別循環播放給植物。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遭受指責的植物枯萎了,而遭受讚美的植物卻生長的很茂盛。

這樣的結果令大家非常的驚訝。

這也引得人們對語言暴力的影響展開深入的思考。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也許有些家長覺得語言暴力離孩子很遠,但是事實上,孩子們卻是語言暴力的最常見的忍受者。

“你怎麼這麼笨啊!”“你這麼挑食,你個小饞貓!”

類似這樣的負面言論父母們一定很熟悉,也許這在一些家長看來是很常見的表達,但是對孩子來說這就是語言暴力。

司空見慣並不代表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語言暴力有多攻心?

遠遠比父母想象的要嚴重許多。我們不去過多的質疑植物是否有情感,但是我們確定孩子是有情感的,那麼對於語言暴力,家長還不警惕嗎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01 為什麼家長會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

前幾天看到一篇闡述“踢貓效應”的文章,文章裡對“踢貓效應”做出了很清晰的描述。

這是一種心理效應,我們用一個故事的形式來進行講述。

爸爸在公司裡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心情很糟糕

回到家長看到孩子在沙發上蹦下跳,於是把壞情緒發洩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在轉身回房間的時候又看到了角落裡的貓,

於是用腳踢了貓一下。貓受到驚訝跑了出去,

正在開車的司機為了躲避橫穿街道的貓,

不小心把街邊的孩子碰傷了。

事實上,一切最開始只是源於爸爸的壞情緒。

當父母不能夠管控好自己的壞情緒時,很容易輕易地把壞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因為孩子相對父母來說是弱勢的,面對父母的情緒發洩,孩子沒有反抗的能力。

當父母信奉嚴厲的教育更加能夠樹立自己的權威,能夠使孩子更加便於管教時,孩子自然就成了語言暴力的受害者。

在父母看來,指責性的語言並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相比棍棒教育要柔和的多。

所以很多家長青睞這樣的教育方式,但是家長們忽略了,語言暴力帶給孩子的傷害是在心裡,比起棍棒教育來說更加難以癒合。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當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沒有進行過思考和學習時,很容易在教育上缺乏同理心。

當父母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事物的時候,教育理念難免會有一定的侷限性。

家長們缺乏對教育方式的探索,推重嚴厲的語言指責實則是一種教育的偷懶。

02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

青少年心理研究專家表示,青少年時期的犯罪和其童年所遭遇的語言暴力大有關係。

相對於體罰來說,語言暴力因為不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而被父母們忽視其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很多父母想當然的認為孩子不會把那些指責的話放在心上。而孩子們也不懂如何消化語言暴力所帶來的傷害。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在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的時期,孩子對父母的評價非常的關注,並且會在潛意識裡按照父母的評價成長。

這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標籤效應,尤其是負面評價更加容易對孩子造成影響。

長期經受語言暴力的孩子在待人接物上也會受到影響,因為受到父母的苛責,孩子在人際交往中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無法與同伴建立融洽的相處關係。

甚至會有攻擊性的行為產生,因為沒有被溫柔的對待,孩子也不懂得如何去溫柔待人

語言暴力就像是一把無形的刀子,雖然表現上看不見傷害,但是對孩子的影響卻很深遠。

不能夠控制情緒的父母也培養不出擁有理智情感的孩子。

輕易否定孩子的父母也培養不出樂觀自信的孩子。

父母不分場合的指責讓孩子的自尊心備受打擊,進而在自我認知上有所模糊,過分的否定自我,進而產生自卑的心理。

有些家長會有孩子是自己的私產這樣的固化認知,對孩子沒有給予充分的尊重。

"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近來在網絡上看到一項植物被罵30天后死後的實驗,實驗發生在阿聯酋。

人們在商場裡挑選了兩株同樣茂盛的植物放置在同樣的環境中。

然後實驗人員找來學生們錄製正面的讚美和負面的指責,然後將這些錄音分別循環播放給植物。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遭受指責的植物枯萎了,而遭受讚美的植物卻生長的很茂盛。

這樣的結果令大家非常的驚訝。

這也引得人們對語言暴力的影響展開深入的思考。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也許有些家長覺得語言暴力離孩子很遠,但是事實上,孩子們卻是語言暴力的最常見的忍受者。

“你怎麼這麼笨啊!”“你這麼挑食,你個小饞貓!”

類似這樣的負面言論父母們一定很熟悉,也許這在一些家長看來是很常見的表達,但是對孩子來說這就是語言暴力。

司空見慣並不代表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語言暴力有多攻心?

遠遠比父母想象的要嚴重許多。我們不去過多的質疑植物是否有情感,但是我們確定孩子是有情感的,那麼對於語言暴力,家長還不警惕嗎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01 為什麼家長會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

前幾天看到一篇闡述“踢貓效應”的文章,文章裡對“踢貓效應”做出了很清晰的描述。

這是一種心理效應,我們用一個故事的形式來進行講述。

爸爸在公司裡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心情很糟糕

回到家長看到孩子在沙發上蹦下跳,於是把壞情緒發洩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在轉身回房間的時候又看到了角落裡的貓,

於是用腳踢了貓一下。貓受到驚訝跑了出去,

正在開車的司機為了躲避橫穿街道的貓,

不小心把街邊的孩子碰傷了。

事實上,一切最開始只是源於爸爸的壞情緒。

當父母不能夠管控好自己的壞情緒時,很容易輕易地把壞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因為孩子相對父母來說是弱勢的,面對父母的情緒發洩,孩子沒有反抗的能力。

當父母信奉嚴厲的教育更加能夠樹立自己的權威,能夠使孩子更加便於管教時,孩子自然就成了語言暴力的受害者。

在父母看來,指責性的語言並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相比棍棒教育要柔和的多。

所以很多家長青睞這樣的教育方式,但是家長們忽略了,語言暴力帶給孩子的傷害是在心裡,比起棍棒教育來說更加難以癒合。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當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沒有進行過思考和學習時,很容易在教育上缺乏同理心。

當父母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事物的時候,教育理念難免會有一定的侷限性。

家長們缺乏對教育方式的探索,推重嚴厲的語言指責實則是一種教育的偷懶。

02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

青少年心理研究專家表示,青少年時期的犯罪和其童年所遭遇的語言暴力大有關係。

相對於體罰來說,語言暴力因為不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而被父母們忽視其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很多父母想當然的認為孩子不會把那些指責的話放在心上。而孩子們也不懂如何消化語言暴力所帶來的傷害。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在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的時期,孩子對父母的評價非常的關注,並且會在潛意識裡按照父母的評價成長。

這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標籤效應,尤其是負面評價更加容易對孩子造成影響。

長期經受語言暴力的孩子在待人接物上也會受到影響,因為受到父母的苛責,孩子在人際交往中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無法與同伴建立融洽的相處關係。

甚至會有攻擊性的行為產生,因為沒有被溫柔的對待,孩子也不懂得如何去溫柔待人

語言暴力就像是一把無形的刀子,雖然表現上看不見傷害,但是對孩子的影響卻很深遠。

不能夠控制情緒的父母也培養不出擁有理智情感的孩子。

輕易否定孩子的父母也培養不出樂觀自信的孩子。

父母不分場合的指責讓孩子的自尊心備受打擊,進而在自我認知上有所模糊,過分的否定自我,進而產生自卑的心理。

有些家長會有孩子是自己的私產這樣的固化認知,對孩子沒有給予充分的尊重。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當孩子有想要傾訴的內容時,這些父母會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來應對。對孩子的想法進行批判和指責,一次來建立家長的權威或者是急於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事實上,父母這樣的做法反而對孩子的成長設置了限制,並不利於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那麼家長們要如何避免在家庭教育中使用語言暴力呢?

03 家長應該如何避免“語言暴力”?

父母教育需要同理心

在教育理念的傳輸過程中,父母也需要保持對孩子的同理心。

從孩子的角度進行考慮,以孩子容易接納的方式展開。

父母的同理心是對孩子最溫柔的疼愛,讓孩子不必刻意討好,不必處於自我否定中,保證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是父母教育的責任。

教育孩子時儘量採用低聲的語氣

很多家長在教育的時候會很容易情緒激動,認為大聲的訓斥會讓孩子有所收斂,但是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反而會讓教育的目的有所削弱。

當父母低聲的語氣和孩子進行溝通時,孩子的內容接受度更高,父母也更能夠保持情緒上的理智。

"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近來在網絡上看到一項植物被罵30天后死後的實驗,實驗發生在阿聯酋。

人們在商場裡挑選了兩株同樣茂盛的植物放置在同樣的環境中。

然後實驗人員找來學生們錄製正面的讚美和負面的指責,然後將這些錄音分別循環播放給植物。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遭受指責的植物枯萎了,而遭受讚美的植物卻生長的很茂盛。

這樣的結果令大家非常的驚訝。

這也引得人們對語言暴力的影響展開深入的思考。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也許有些家長覺得語言暴力離孩子很遠,但是事實上,孩子們卻是語言暴力的最常見的忍受者。

“你怎麼這麼笨啊!”“你這麼挑食,你個小饞貓!”

類似這樣的負面言論父母們一定很熟悉,也許這在一些家長看來是很常見的表達,但是對孩子來說這就是語言暴力。

司空見慣並不代表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語言暴力有多攻心?

遠遠比父母想象的要嚴重許多。我們不去過多的質疑植物是否有情感,但是我們確定孩子是有情感的,那麼對於語言暴力,家長還不警惕嗎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01 為什麼家長會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

前幾天看到一篇闡述“踢貓效應”的文章,文章裡對“踢貓效應”做出了很清晰的描述。

這是一種心理效應,我們用一個故事的形式來進行講述。

爸爸在公司裡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心情很糟糕

回到家長看到孩子在沙發上蹦下跳,於是把壞情緒發洩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在轉身回房間的時候又看到了角落裡的貓,

於是用腳踢了貓一下。貓受到驚訝跑了出去,

正在開車的司機為了躲避橫穿街道的貓,

不小心把街邊的孩子碰傷了。

事實上,一切最開始只是源於爸爸的壞情緒。

當父母不能夠管控好自己的壞情緒時,很容易輕易地把壞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因為孩子相對父母來說是弱勢的,面對父母的情緒發洩,孩子沒有反抗的能力。

當父母信奉嚴厲的教育更加能夠樹立自己的權威,能夠使孩子更加便於管教時,孩子自然就成了語言暴力的受害者。

在父母看來,指責性的語言並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相比棍棒教育要柔和的多。

所以很多家長青睞這樣的教育方式,但是家長們忽略了,語言暴力帶給孩子的傷害是在心裡,比起棍棒教育來說更加難以癒合。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當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沒有進行過思考和學習時,很容易在教育上缺乏同理心。

當父母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事物的時候,教育理念難免會有一定的侷限性。

家長們缺乏對教育方式的探索,推重嚴厲的語言指責實則是一種教育的偷懶。

02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

青少年心理研究專家表示,青少年時期的犯罪和其童年所遭遇的語言暴力大有關係。

相對於體罰來說,語言暴力因為不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而被父母們忽視其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很多父母想當然的認為孩子不會把那些指責的話放在心上。而孩子們也不懂如何消化語言暴力所帶來的傷害。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在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的時期,孩子對父母的評價非常的關注,並且會在潛意識裡按照父母的評價成長。

這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標籤效應,尤其是負面評價更加容易對孩子造成影響。

長期經受語言暴力的孩子在待人接物上也會受到影響,因為受到父母的苛責,孩子在人際交往中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無法與同伴建立融洽的相處關係。

甚至會有攻擊性的行為產生,因為沒有被溫柔的對待,孩子也不懂得如何去溫柔待人

語言暴力就像是一把無形的刀子,雖然表現上看不見傷害,但是對孩子的影響卻很深遠。

不能夠控制情緒的父母也培養不出擁有理智情感的孩子。

輕易否定孩子的父母也培養不出樂觀自信的孩子。

父母不分場合的指責讓孩子的自尊心備受打擊,進而在自我認知上有所模糊,過分的否定自我,進而產生自卑的心理。

有些家長會有孩子是自己的私產這樣的固化認知,對孩子沒有給予充分的尊重。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當孩子有想要傾訴的內容時,這些父母會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來應對。對孩子的想法進行批判和指責,一次來建立家長的權威或者是急於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事實上,父母這樣的做法反而對孩子的成長設置了限制,並不利於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那麼家長們要如何避免在家庭教育中使用語言暴力呢?

03 家長應該如何避免“語言暴力”?

父母教育需要同理心

在教育理念的傳輸過程中,父母也需要保持對孩子的同理心。

從孩子的角度進行考慮,以孩子容易接納的方式展開。

父母的同理心是對孩子最溫柔的疼愛,讓孩子不必刻意討好,不必處於自我否定中,保證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是父母教育的責任。

教育孩子時儘量採用低聲的語氣

很多家長在教育的時候會很容易情緒激動,認為大聲的訓斥會讓孩子有所收斂,但是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反而會讓教育的目的有所削弱。

當父母低聲的語氣和孩子進行溝通時,孩子的內容接受度更高,父母也更能夠保持情緒上的理智。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在批評的時候要注意措辭

批評孩子有利於孩子的錯誤行為糾正,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批評都會讓孩子難以接受。注意批評時的措辭,恰當的措辭會孩子更加願意配合。

當然,這需要父母對孩子的觀察和了解,對孩子的脾氣秉性有一定的掌握。

當父母詞嚴厲色的吼罵孩子時,孩子並不能夠順利的接受到教育的理念傳輸。

曾經有一個試驗是將父母的指責和訓斥錄製下來,讓孩子們闡述錄製的內容。

很多孩子都手足無措,並不能闡述清楚。

也就是說,在父母大聲訓斥的時候,孩子是不能思考的,這並不利於教育問題的解決。

大家對父母的語言暴力有哪些看法呢?在教育中有哪些好的教育方式選擇呢?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