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的中國孩子、美國孩子和韓國孩子(值得深思)'

不完美媽媽 文化 家庭教育 韓國 海底撈 張健家庭教育 2019-08-29
"


"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美國孩子和韓國孩子(值得深思)


來源/每日一讀

家庭教育應當重在“教化”,而不是口頭教育。許多中國家庭教育的失敗不在於家長不會“說”,而是家長不懂得如何“教化”。

"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美國孩子和韓國孩子(值得深思)


來源/每日一讀

家庭教育應當重在“教化”,而不是口頭教育。許多中國家庭教育的失敗不在於家長不會“說”,而是家長不懂得如何“教化”。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美國孩子和韓國孩子(值得深思)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

中國的父母在飯桌上的表現如同服務員,如果家中有老人,那麼老人更像是“海底撈火鍋店”的服務員。

我們曾經看過許多這樣的場景:

老人用顫抖的雙手捧著碗端到桌上,一遍又一遍呼喚著孩子吃飯;父母端著碗追趕著孩子;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在飯桌上督促孩子多吃。

然而,中國孩子鮮有感恩的表情,有的更多的是不耐煩,覺得這些得到的是應該的。

中國孩子甚至對這些已經認為理所當然甚至是麻木不仁。

飯桌上的韓國孩子


韓國的父母在飯桌上的表現像是長者。

在家中年紀最小的孩子,每次吃飯前,都要忙忙碌碌地按從老及幼的順序給屋內的人盛飯端飯添飯。

完畢,還得目不斜視,正襟危坐,恭恭敬敬地對飯桌上的長輩說:“謝謝你們給了我這麼一頓豐盛的飯菜!”

韓國的孩子吃飯時是一種感恩的表情。

飯桌上的美國孩子


美國的父母在飯桌上的表現像是朋友。

在孩子能拿得動勺子時,父母就不會再給孩子餵飯。

孩子喜歡吃什麼,美國父母只是提出建議,至於最終孩子是喜歡是肉還是吃蔬菜,美國父母是從來不管的,孩子吃多少飯,父母更不願意再管。

在美國的眼裡,孩子已經開始可以為自己負責了,他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美國的孩子吃飯時表現的是一種獨立的品格。

"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美國孩子和韓國孩子(值得深思)


來源/每日一讀

家庭教育應當重在“教化”,而不是口頭教育。許多中國家庭教育的失敗不在於家長不會“說”,而是家長不懂得如何“教化”。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美國孩子和韓國孩子(值得深思)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

中國的父母在飯桌上的表現如同服務員,如果家中有老人,那麼老人更像是“海底撈火鍋店”的服務員。

我們曾經看過許多這樣的場景:

老人用顫抖的雙手捧著碗端到桌上,一遍又一遍呼喚著孩子吃飯;父母端著碗追趕著孩子;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在飯桌上督促孩子多吃。

然而,中國孩子鮮有感恩的表情,有的更多的是不耐煩,覺得這些得到的是應該的。

中國孩子甚至對這些已經認為理所當然甚至是麻木不仁。

飯桌上的韓國孩子


韓國的父母在飯桌上的表現像是長者。

在家中年紀最小的孩子,每次吃飯前,都要忙忙碌碌地按從老及幼的順序給屋內的人盛飯端飯添飯。

完畢,還得目不斜視,正襟危坐,恭恭敬敬地對飯桌上的長輩說:“謝謝你們給了我這麼一頓豐盛的飯菜!”

韓國的孩子吃飯時是一種感恩的表情。

飯桌上的美國孩子


美國的父母在飯桌上的表現像是朋友。

在孩子能拿得動勺子時,父母就不會再給孩子餵飯。

孩子喜歡吃什麼,美國父母只是提出建議,至於最終孩子是喜歡是肉還是吃蔬菜,美國父母是從來不管的,孩子吃多少飯,父母更不願意再管。

在美國的眼裡,孩子已經開始可以為自己負責了,他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美國的孩子吃飯時表現的是一種獨立的品格。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美國孩子和韓國孩子(值得深思)


吃飯等生活行為是家庭教育最經常、有效的教化,然而,許多中國家庭在這些方面是缺位的。

韓國的家庭在飯桌上是在通過氛圍來教化孩子,讓孩子不知覺中懂得感恩;美國的家庭在飯桌也是通過習慣來教化孩子,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學會獨立和承擔責任;而我們許多家庭在飯桌上缺乏的是對孩子的“教化”。我們在飯桌上只是關注的是孩子是否吃飽吃好。

恰恰是這種沒有教化的“教化”,正在傳送給孩子是一種錯誤的信號:因為你是孩子,所以我們必須無條件為你服務。結果,孩子認為家長這樣做是天經地義的。

"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美國孩子和韓國孩子(值得深思)


來源/每日一讀

家庭教育應當重在“教化”,而不是口頭教育。許多中國家庭教育的失敗不在於家長不會“說”,而是家長不懂得如何“教化”。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美國孩子和韓國孩子(值得深思)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

中國的父母在飯桌上的表現如同服務員,如果家中有老人,那麼老人更像是“海底撈火鍋店”的服務員。

我們曾經看過許多這樣的場景:

老人用顫抖的雙手捧著碗端到桌上,一遍又一遍呼喚著孩子吃飯;父母端著碗追趕著孩子;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在飯桌上督促孩子多吃。

然而,中國孩子鮮有感恩的表情,有的更多的是不耐煩,覺得這些得到的是應該的。

中國孩子甚至對這些已經認為理所當然甚至是麻木不仁。

飯桌上的韓國孩子


韓國的父母在飯桌上的表現像是長者。

在家中年紀最小的孩子,每次吃飯前,都要忙忙碌碌地按從老及幼的順序給屋內的人盛飯端飯添飯。

完畢,還得目不斜視,正襟危坐,恭恭敬敬地對飯桌上的長輩說:“謝謝你們給了我這麼一頓豐盛的飯菜!”

韓國的孩子吃飯時是一種感恩的表情。

飯桌上的美國孩子


美國的父母在飯桌上的表現像是朋友。

在孩子能拿得動勺子時,父母就不會再給孩子餵飯。

孩子喜歡吃什麼,美國父母只是提出建議,至於最終孩子是喜歡是肉還是吃蔬菜,美國父母是從來不管的,孩子吃多少飯,父母更不願意再管。

在美國的眼裡,孩子已經開始可以為自己負責了,他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美國的孩子吃飯時表現的是一種獨立的品格。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美國孩子和韓國孩子(值得深思)


吃飯等生活行為是家庭教育最經常、有效的教化,然而,許多中國家庭在這些方面是缺位的。

韓國的家庭在飯桌上是在通過氛圍來教化孩子,讓孩子不知覺中懂得感恩;美國的家庭在飯桌也是通過習慣來教化孩子,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學會獨立和承擔責任;而我們許多家庭在飯桌上缺乏的是對孩子的“教化”。我們在飯桌上只是關注的是孩子是否吃飽吃好。

恰恰是這種沒有教化的“教化”,正在傳送給孩子是一種錯誤的信號:因為你是孩子,所以我們必須無條件為你服務。結果,孩子認為家長這樣做是天經地義的。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美國孩子和韓國孩子(值得深思)


但我們卻忽視我們本可以通過教化告訴孩子,我們對你的關懷,不僅是因為你是孩子,而是因為我們對你的愛。

更重要的是,本可以告訴孩子,我們給你的愛是讓你知道,你要學會回報他人,學會愛他人。

結果,在這種沒有教化的“教化”下的孩子,當他們長大後,他們除了認為你父母應該做的之外,滿眼都是父母的錯:自己沒有找到好工作,是父母的錯;自己沒有房子住,是父母的錯…… 他們長大後想起來的都是種種父母的不是。

我們許多家長,恰恰因為在吃飯等許多生活行為上,沒有日積月累地教化好孩子的感恩之心,導致孩子的心中並沒有種下感恩和責任的種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