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著說“媽媽,幼兒園小朋友搶我玩具”,做家長該反省了?'

不完美媽媽 幼兒園 玩具 匯美心理舍 2019-09-02
"

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搶玩具是經常發生的。處理這樣的“小事情”,第一種家長會讓孩子搶過來,第二種家長會責備孩子太軟弱。第三種家長不會覺得這是小事情,他們發現是自己教育不到位:孩子是缺少分享意識。

不允許父母抱其他小朋友、不允許其他小朋友碰自己的玩具、不讓別人吃自己的零食這種現象在孩子小的時候很普遍。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缺乏分享意識的表現

"

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搶玩具是經常發生的。處理這樣的“小事情”,第一種家長會讓孩子搶過來,第二種家長會責備孩子太軟弱。第三種家長不會覺得這是小事情,他們發現是自己教育不到位:孩子是缺少分享意識。

不允許父母抱其他小朋友、不允許其他小朋友碰自己的玩具、不讓別人吃自己的零食這種現象在孩子小的時候很普遍。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缺乏分享意識的表現

孩子哭著說“媽媽,幼兒園小朋友搶我玩具”,做家長該反省了?

那麼,什麼是分享意識呢?分享意識是孩子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礎。 如果孩子不能與他人共同享用許多東西與權利,堅持獨佔,以自我為中心,那麼就無法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很難找到合作伙伴和朋友,容易讓自己陷入孤單、壓抑、寂寞的負面情緒中,嚴重的還可能產生心理障礙。

分享意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對於4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不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擁有的東西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而通過後天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們是能夠建立分享意識的。可以從一下幾個建議入手。

為孩子創造一些分享的機會。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創造一些分享的機會,比如邀請他的小夥伴來家裡做客;讓孩子們一同遊戲、玩玩具、搭積木、看書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孩子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物品,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分享。讓孩子從內心裡感覺到分享是一種快樂的行為,分享中處理好人際關係,體會到交往中所擁有的快樂,達到心靈溝通的美好感受,滿足人際交往的心理需求。

"

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搶玩具是經常發生的。處理這樣的“小事情”,第一種家長會讓孩子搶過來,第二種家長會責備孩子太軟弱。第三種家長不會覺得這是小事情,他們發現是自己教育不到位:孩子是缺少分享意識。

不允許父母抱其他小朋友、不允許其他小朋友碰自己的玩具、不讓別人吃自己的零食這種現象在孩子小的時候很普遍。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缺乏分享意識的表現

孩子哭著說“媽媽,幼兒園小朋友搶我玩具”,做家長該反省了?

那麼,什麼是分享意識呢?分享意識是孩子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礎。 如果孩子不能與他人共同享用許多東西與權利,堅持獨佔,以自我為中心,那麼就無法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很難找到合作伙伴和朋友,容易讓自己陷入孤單、壓抑、寂寞的負面情緒中,嚴重的還可能產生心理障礙。

分享意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對於4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不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擁有的東西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而通過後天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們是能夠建立分享意識的。可以從一下幾個建議入手。

為孩子創造一些分享的機會。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創造一些分享的機會,比如邀請他的小夥伴來家裡做客;讓孩子們一同遊戲、玩玩具、搭積木、看書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孩子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物品,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分享。讓孩子從內心裡感覺到分享是一種快樂的行為,分享中處理好人際關係,體會到交往中所擁有的快樂,達到心靈溝通的美好感受,滿足人際交往的心理需求。

孩子哭著說“媽媽,幼兒園小朋友搶我玩具”,做家長該反省了?

家長要為孩子樹立分享榜樣。

家長的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如父母一起打掃衛生,一起做家務,一起吃美食等等。這些行為都能在無形中給孩子樹立積極的榜樣。

從小對孩子愛心教育。

愛家人,愛老師,愛同學,學會給予他人幫助,伸出援手。這樣有利於孩子快速融入小社會,開始人際交往,找到朋友,促進孩子分享意識培養,有利於孩子社交能力培養。

注重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

比如在家裡,照顧家人,一起做家務。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會覺得和他人合作完成一件事有成就感。孩子就會主動去和他人合作,主動分享自己的東西。

"

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搶玩具是經常發生的。處理這樣的“小事情”,第一種家長會讓孩子搶過來,第二種家長會責備孩子太軟弱。第三種家長不會覺得這是小事情,他們發現是自己教育不到位:孩子是缺少分享意識。

不允許父母抱其他小朋友、不允許其他小朋友碰自己的玩具、不讓別人吃自己的零食這種現象在孩子小的時候很普遍。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缺乏分享意識的表現

孩子哭著說“媽媽,幼兒園小朋友搶我玩具”,做家長該反省了?

那麼,什麼是分享意識呢?分享意識是孩子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礎。 如果孩子不能與他人共同享用許多東西與權利,堅持獨佔,以自我為中心,那麼就無法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很難找到合作伙伴和朋友,容易讓自己陷入孤單、壓抑、寂寞的負面情緒中,嚴重的還可能產生心理障礙。

分享意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對於4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不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擁有的東西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而通過後天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們是能夠建立分享意識的。可以從一下幾個建議入手。

為孩子創造一些分享的機會。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創造一些分享的機會,比如邀請他的小夥伴來家裡做客;讓孩子們一同遊戲、玩玩具、搭積木、看書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孩子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物品,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分享。讓孩子從內心裡感覺到分享是一種快樂的行為,分享中處理好人際關係,體會到交往中所擁有的快樂,達到心靈溝通的美好感受,滿足人際交往的心理需求。

孩子哭著說“媽媽,幼兒園小朋友搶我玩具”,做家長該反省了?

家長要為孩子樹立分享榜樣。

家長的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如父母一起打掃衛生,一起做家務,一起吃美食等等。這些行為都能在無形中給孩子樹立積極的榜樣。

從小對孩子愛心教育。

愛家人,愛老師,愛同學,學會給予他人幫助,伸出援手。這樣有利於孩子快速融入小社會,開始人際交往,找到朋友,促進孩子分享意識培養,有利於孩子社交能力培養。

注重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

比如在家裡,照顧家人,一起做家務。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會覺得和他人合作完成一件事有成就感。孩子就會主動去和他人合作,主動分享自己的東西。

孩子哭著說“媽媽,幼兒園小朋友搶我玩具”,做家長該反省了?

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瞭解他們的想法。

現在家長都很忙,大多數是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平日裡,如果發現孩子的情緒不對,主動與孩子單獨談心,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只有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才能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瞭解了孩子的真實想法,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解決面臨的問題。

注意注意: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固然重要,但是一定注意孩子的安全問題。

從長遠來看,孩子們步入社會後,分享意識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是與他人建立合作關係的重要前提。從小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將會為其一生品德素質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礎。 所以,親愛的家長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