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逢絕境時,生命的支點在哪裡?'

"

汶川大地震的新聞報道鋪天蓋地,有這樣一則報道強烈地震撼了我:一對年輕夫婦在一塊水泥天花板將要塌落時,他們二人同時一躍而起,頭對頭、肩搭肩把那塊水泥天花板準確無誤地、死死地頂住了,那個位置下躺著的嬰兒毫髮無損、安然無恙,等搶救人員把他們的孩子抱走時,他們倆一分一秒也支撐不住,等不得救援人員折身而返搭救他們,瞬間便癱軟在地,被塌落的天花板活活砸死。

嬰兒是他們的全部希望、未來與支柱,為了解救自己的孩子,他們渾身爆發出無窮無盡的力量,當孩子脫險離去,他們如釋重負身體乏力而雙雙不幸遇難身亡。

"

汶川大地震的新聞報道鋪天蓋地,有這樣一則報道強烈地震撼了我:一對年輕夫婦在一塊水泥天花板將要塌落時,他們二人同時一躍而起,頭對頭、肩搭肩把那塊水泥天花板準確無誤地、死死地頂住了,那個位置下躺著的嬰兒毫髮無損、安然無恙,等搶救人員把他們的孩子抱走時,他們倆一分一秒也支撐不住,等不得救援人員折身而返搭救他們,瞬間便癱軟在地,被塌落的天花板活活砸死。

嬰兒是他們的全部希望、未來與支柱,為了解救自己的孩子,他們渾身爆發出無窮無盡的力量,當孩子脫險離去,他們如釋重負身體乏力而雙雙不幸遇難身亡。

身逢絕境時,生命的支點在哪裡?

亞洲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靳樹增的母親,50多歲那一年患了一場重病,生命垂危,有人說她不行了。她卻執拗地說:“不會的,兒子的工作還沒有著落,還沒有成家,我怎能閉上眼睛?我一定要看到兒子有了飯碗成了家。”真的,她與疾病作絕死抗爭,頑強地活了下來,終於看到兒子立業成家,她笑了。

專家做過這樣的研究:如果遇到險情,讓同樣體質、年齡相仿的兩位女性逃生的話,那麼懷抱嬰兒的母親比單身女人具有更大的抗災能力,她逃生的辦法會更多一些,逃生的力量也更強一點,為了孩子的生存,母親會破釜沉舟絕死一爭。

心有支持和心無支持絕然不同。那些膝下猶虛的夫妻哪怕經濟再寬裕,其快活畢竟有限,遇個小坎小坷,他們就無以抗拒與戰勝;一對兒女雙全的貧賤夫妻,日子過得再苦,可他們心裡有盼頭,相信有轉機,什麼事也難不倒。一句俗語說得好:有了孩子什麼也不愁。

"

汶川大地震的新聞報道鋪天蓋地,有這樣一則報道強烈地震撼了我:一對年輕夫婦在一塊水泥天花板將要塌落時,他們二人同時一躍而起,頭對頭、肩搭肩把那塊水泥天花板準確無誤地、死死地頂住了,那個位置下躺著的嬰兒毫髮無損、安然無恙,等搶救人員把他們的孩子抱走時,他們倆一分一秒也支撐不住,等不得救援人員折身而返搭救他們,瞬間便癱軟在地,被塌落的天花板活活砸死。

嬰兒是他們的全部希望、未來與支柱,為了解救自己的孩子,他們渾身爆發出無窮無盡的力量,當孩子脫險離去,他們如釋重負身體乏力而雙雙不幸遇難身亡。

身逢絕境時,生命的支點在哪裡?

亞洲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靳樹增的母親,50多歲那一年患了一場重病,生命垂危,有人說她不行了。她卻執拗地說:“不會的,兒子的工作還沒有著落,還沒有成家,我怎能閉上眼睛?我一定要看到兒子有了飯碗成了家。”真的,她與疾病作絕死抗爭,頑強地活了下來,終於看到兒子立業成家,她笑了。

專家做過這樣的研究:如果遇到險情,讓同樣體質、年齡相仿的兩位女性逃生的話,那麼懷抱嬰兒的母親比單身女人具有更大的抗災能力,她逃生的辦法會更多一些,逃生的力量也更強一點,為了孩子的生存,母親會破釜沉舟絕死一爭。

心有支持和心無支持絕然不同。那些膝下猶虛的夫妻哪怕經濟再寬裕,其快活畢竟有限,遇個小坎小坷,他們就無以抗拒與戰勝;一對兒女雙全的貧賤夫妻,日子過得再苦,可他們心裡有盼頭,相信有轉機,什麼事也難不倒。一句俗語說得好:有了孩子什麼也不愁。

身逢絕境時,生命的支點在哪裡?

解放前,當時年近四十歲的爺爺拖家帶口生計艱難,過年猶過“鬼門關”,上門討債的走了一撥又一撥。除夕那天,無處可躲的爺爺腋窩下夾了一條繩子想自尋短見了卻一生,結果一副對聯攔住他的去路:“有騾有馬不為富,有兒有女不為窮”。他眼前一下子豁亮了,突然感到自己很富有:自己有三兒四女嘛,於是他頑強地活了下來!

孩子永遠是父母的生命支柱!沒有孩子,說什麼也是空白;有了孩子,生活才過得有滋有味。若沒有孩子這樣的支撐,年邁的父母該如何淒涼?哪怕孩子遠在天邊不能照顧自己,哪怕孩子並沒有能力給父母在經濟上有多少資助,只要想到孩子還在人世間奮力拼搏,只要想到兒孫們的小光景還過得去,父母足以安慰。一首歌《常回家看看》唱得好:“不圖兒女對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哀,莫過於心死。那些內心沒有光明,生活沒有目標,萬念俱灰、心如槁灰的人,四肢強健能怎樣?腰纏萬貫當如何?車尼爾雪夫斯基說過:“沒有目標,哪來的勁?”是啊,心裡沒有支持,何以生力?何以壯行?何以張揚生命的色彩?即便活著也不過活人多出一口氣,絕對活不出人的精神來!

信仰成就了孔子和孟子。孔子一生漂泊,生活無著,以至到農民那裡連口熱水都討不出來,然而他不墜青雲之志,始終致力於教育事業,以自己的高尚德行和淵博學識創建了偉大的“孔子學說”,光照千秋萬代!信仰賦予孟子的則是勇敢,他敢於在君王面前展示自己獨立的、強大的人格,以他勢不可擋的雄辯把不可一世的人主逼到死角,樹立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偉大形象,為無數後人所景仰!

遙遙兩萬五千里長徵路途該有何等艱難,紅軍將士們頭上有幾十架飛機大炮盤旋轟炸,地上有幾十萬敵人圍追堵截,空氣稀薄的高山、緲無人煙的草地、寸步難拔的沼澤,時時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安全,他們吃的是草根、樹皮,穿的是粗布、草鞋,天當被兒地當床,哪兒是人所能承受的啊?然而他們心中有信念,那就是要解放普天下窮苦老百姓。為了這樣遠大的目標,他們不畏槍林彈雨,不惜流血犧牲,以大無畏英雄氣概一步一步走完兩萬五千里長徵,寫下人類史上最為壯觀的一頁,寫就中國革命輝煌的篇章。

心有支持,可以學有成,可以建功業,可以生偉力,可以創奇蹟!

親愛的朋友,尋求一份生命的支持,你的生存才有價值,你的生命才有意義。

"

汶川大地震的新聞報道鋪天蓋地,有這樣一則報道強烈地震撼了我:一對年輕夫婦在一塊水泥天花板將要塌落時,他們二人同時一躍而起,頭對頭、肩搭肩把那塊水泥天花板準確無誤地、死死地頂住了,那個位置下躺著的嬰兒毫髮無損、安然無恙,等搶救人員把他們的孩子抱走時,他們倆一分一秒也支撐不住,等不得救援人員折身而返搭救他們,瞬間便癱軟在地,被塌落的天花板活活砸死。

嬰兒是他們的全部希望、未來與支柱,為了解救自己的孩子,他們渾身爆發出無窮無盡的力量,當孩子脫險離去,他們如釋重負身體乏力而雙雙不幸遇難身亡。

身逢絕境時,生命的支點在哪裡?

亞洲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靳樹增的母親,50多歲那一年患了一場重病,生命垂危,有人說她不行了。她卻執拗地說:“不會的,兒子的工作還沒有著落,還沒有成家,我怎能閉上眼睛?我一定要看到兒子有了飯碗成了家。”真的,她與疾病作絕死抗爭,頑強地活了下來,終於看到兒子立業成家,她笑了。

專家做過這樣的研究:如果遇到險情,讓同樣體質、年齡相仿的兩位女性逃生的話,那麼懷抱嬰兒的母親比單身女人具有更大的抗災能力,她逃生的辦法會更多一些,逃生的力量也更強一點,為了孩子的生存,母親會破釜沉舟絕死一爭。

心有支持和心無支持絕然不同。那些膝下猶虛的夫妻哪怕經濟再寬裕,其快活畢竟有限,遇個小坎小坷,他們就無以抗拒與戰勝;一對兒女雙全的貧賤夫妻,日子過得再苦,可他們心裡有盼頭,相信有轉機,什麼事也難不倒。一句俗語說得好:有了孩子什麼也不愁。

身逢絕境時,生命的支點在哪裡?

解放前,當時年近四十歲的爺爺拖家帶口生計艱難,過年猶過“鬼門關”,上門討債的走了一撥又一撥。除夕那天,無處可躲的爺爺腋窩下夾了一條繩子想自尋短見了卻一生,結果一副對聯攔住他的去路:“有騾有馬不為富,有兒有女不為窮”。他眼前一下子豁亮了,突然感到自己很富有:自己有三兒四女嘛,於是他頑強地活了下來!

孩子永遠是父母的生命支柱!沒有孩子,說什麼也是空白;有了孩子,生活才過得有滋有味。若沒有孩子這樣的支撐,年邁的父母該如何淒涼?哪怕孩子遠在天邊不能照顧自己,哪怕孩子並沒有能力給父母在經濟上有多少資助,只要想到孩子還在人世間奮力拼搏,只要想到兒孫們的小光景還過得去,父母足以安慰。一首歌《常回家看看》唱得好:“不圖兒女對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哀,莫過於心死。那些內心沒有光明,生活沒有目標,萬念俱灰、心如槁灰的人,四肢強健能怎樣?腰纏萬貫當如何?車尼爾雪夫斯基說過:“沒有目標,哪來的勁?”是啊,心裡沒有支持,何以生力?何以壯行?何以張揚生命的色彩?即便活著也不過活人多出一口氣,絕對活不出人的精神來!

信仰成就了孔子和孟子。孔子一生漂泊,生活無著,以至到農民那裡連口熱水都討不出來,然而他不墜青雲之志,始終致力於教育事業,以自己的高尚德行和淵博學識創建了偉大的“孔子學說”,光照千秋萬代!信仰賦予孟子的則是勇敢,他敢於在君王面前展示自己獨立的、強大的人格,以他勢不可擋的雄辯把不可一世的人主逼到死角,樹立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偉大形象,為無數後人所景仰!

遙遙兩萬五千里長徵路途該有何等艱難,紅軍將士們頭上有幾十架飛機大炮盤旋轟炸,地上有幾十萬敵人圍追堵截,空氣稀薄的高山、緲無人煙的草地、寸步難拔的沼澤,時時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安全,他們吃的是草根、樹皮,穿的是粗布、草鞋,天當被兒地當床,哪兒是人所能承受的啊?然而他們心中有信念,那就是要解放普天下窮苦老百姓。為了這樣遠大的目標,他們不畏槍林彈雨,不惜流血犧牲,以大無畏英雄氣概一步一步走完兩萬五千里長徵,寫下人類史上最為壯觀的一頁,寫就中國革命輝煌的篇章。

心有支持,可以學有成,可以建功業,可以生偉力,可以創奇蹟!

親愛的朋友,尋求一份生命的支持,你的生存才有價值,你的生命才有意義。

身逢絕境時,生命的支點在哪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