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英國作家簡·奧斯丁的小說《傲慢與偏見》,講述了一位性格獨立果敢的鄉村女性伊麗莎白,由於對富有貴族傲慢的達西先生偏見太深,最終差點錯失良緣的故事。

對某人抱有偏見,也就是我們口頭常說的戴著“有色眼鏡”看人,並非只是《傲慢與偏見》裡的情節。在日常生活中,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並不鮮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認為,偏見具有負能量,它來自於錯誤和不全面的信息,具有針對性和敵對性。

如果孩子養成了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的習慣,那麼對其性格養成、人情社交等,都將帶來不好的影響。

阿倫森也曾表示,一旦產生偏見又不及時糾正,扭曲後或可演變為歧視。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英國作家簡·奧斯丁的小說《傲慢與偏見》,講述了一位性格獨立果敢的鄉村女性伊麗莎白,由於對富有貴族傲慢的達西先生偏見太深,最終差點錯失良緣的故事。

對某人抱有偏見,也就是我們口頭常說的戴著“有色眼鏡”看人,並非只是《傲慢與偏見》裡的情節。在日常生活中,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並不鮮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認為,偏見具有負能量,它來自於錯誤和不全面的信息,具有針對性和敵對性。

如果孩子養成了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的習慣,那麼對其性格養成、人情社交等,都將帶來不好的影響。

阿倫森也曾表示,一旦產生偏見又不及時糾正,扭曲後或可演變為歧視。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銳銳是飛躍足球學校的小學員,他5歲開始學習踢球,從幼兒班一路練到8歲,3年的堅持讓銳銳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技巧也更加嫻熟。於是,教練指派銳銳為少年班的足球隊長,這讓他自豪了很久。

可本週訓練回來結束後,銳銳一直悶悶不樂,媽媽特地做了他喜歡的奧爾良雞翅,他也失去了興趣。“怎麼了兒子?難道今天輸球了?”媽媽問。“怎麼可能,我組織了好幾次進攻呢,大部分都進球了。”銳銳氣惱地回答。

“那你不高興什麼?”“哼,教練說,下週要從別的班調來一個女隊員,挺有天賦的,讓我們帶帶她。”“女孩子呀?”“是呀,女的跑不快還愛哭,真是煩!”

媽媽這回明白了,銳銳的不高興,是因為他覺得球隊來了“菜鳥”——一個女隊員。

雖然說女性在體能方面無法和男性相比,但是,也有很多優秀的女運動員毫不遜色。媽媽決定,找個時間和銳銳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避免銳銳帶著偏見和新隊員相處。

為什麼人們會對一些事物、一些環境、一些人抱有偏見呢?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英國作家簡·奧斯丁的小說《傲慢與偏見》,講述了一位性格獨立果敢的鄉村女性伊麗莎白,由於對富有貴族傲慢的達西先生偏見太深,最終差點錯失良緣的故事。

對某人抱有偏見,也就是我們口頭常說的戴著“有色眼鏡”看人,並非只是《傲慢與偏見》裡的情節。在日常生活中,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並不鮮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認為,偏見具有負能量,它來自於錯誤和不全面的信息,具有針對性和敵對性。

如果孩子養成了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的習慣,那麼對其性格養成、人情社交等,都將帶來不好的影響。

阿倫森也曾表示,一旦產生偏見又不及時糾正,扭曲後或可演變為歧視。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銳銳是飛躍足球學校的小學員,他5歲開始學習踢球,從幼兒班一路練到8歲,3年的堅持讓銳銳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技巧也更加嫻熟。於是,教練指派銳銳為少年班的足球隊長,這讓他自豪了很久。

可本週訓練回來結束後,銳銳一直悶悶不樂,媽媽特地做了他喜歡的奧爾良雞翅,他也失去了興趣。“怎麼了兒子?難道今天輸球了?”媽媽問。“怎麼可能,我組織了好幾次進攻呢,大部分都進球了。”銳銳氣惱地回答。

“那你不高興什麼?”“哼,教練說,下週要從別的班調來一個女隊員,挺有天賦的,讓我們帶帶她。”“女孩子呀?”“是呀,女的跑不快還愛哭,真是煩!”

媽媽這回明白了,銳銳的不高興,是因為他覺得球隊來了“菜鳥”——一個女隊員。

雖然說女性在體能方面無法和男性相比,但是,也有很多優秀的女運動員毫不遜色。媽媽決定,找個時間和銳銳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避免銳銳帶著偏見和新隊員相處。

為什麼人們會對一些事物、一些環境、一些人抱有偏見呢?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01.通常對一個人的偏見是如何產生的?

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偏見大多源於其自身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本質沒有問題,它是一種人們認知世界的捷徑,通過對固有圖像、事物等的判定,進行標籤分類,以此快速瞭解掌握一件事。但刻板印象若是沒有根據現實狀況做出調整,對人和事的認知就會出現偏差,嚴重者就演變為歧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可能都用過刻板印象,最常見的就是:以貌取人。以貌取人不僅是普通人常做的事,就連中國儒聖孔子,也會犯以貌取人的錯誤。

據史料記載,孔子的眾多弟子中,有一個名叫子羽的魯國人。子羽體態、相貌都很醜陋,孔子不是很喜歡他,而且一度認為子羽資質低下,不會成才。

但事實卻是,子羽處事光明正大,注重修身實踐,學成後,遊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之多,各諸侯國都傳誦子羽的學養。

孔子聽說後感慨地說:“我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錯了。”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英國作家簡·奧斯丁的小說《傲慢與偏見》,講述了一位性格獨立果敢的鄉村女性伊麗莎白,由於對富有貴族傲慢的達西先生偏見太深,最終差點錯失良緣的故事。

對某人抱有偏見,也就是我們口頭常說的戴著“有色眼鏡”看人,並非只是《傲慢與偏見》裡的情節。在日常生活中,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並不鮮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認為,偏見具有負能量,它來自於錯誤和不全面的信息,具有針對性和敵對性。

如果孩子養成了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的習慣,那麼對其性格養成、人情社交等,都將帶來不好的影響。

阿倫森也曾表示,一旦產生偏見又不及時糾正,扭曲後或可演變為歧視。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銳銳是飛躍足球學校的小學員,他5歲開始學習踢球,從幼兒班一路練到8歲,3年的堅持讓銳銳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技巧也更加嫻熟。於是,教練指派銳銳為少年班的足球隊長,這讓他自豪了很久。

可本週訓練回來結束後,銳銳一直悶悶不樂,媽媽特地做了他喜歡的奧爾良雞翅,他也失去了興趣。“怎麼了兒子?難道今天輸球了?”媽媽問。“怎麼可能,我組織了好幾次進攻呢,大部分都進球了。”銳銳氣惱地回答。

“那你不高興什麼?”“哼,教練說,下週要從別的班調來一個女隊員,挺有天賦的,讓我們帶帶她。”“女孩子呀?”“是呀,女的跑不快還愛哭,真是煩!”

媽媽這回明白了,銳銳的不高興,是因為他覺得球隊來了“菜鳥”——一個女隊員。

雖然說女性在體能方面無法和男性相比,但是,也有很多優秀的女運動員毫不遜色。媽媽決定,找個時間和銳銳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避免銳銳帶著偏見和新隊員相處。

為什麼人們會對一些事物、一些環境、一些人抱有偏見呢?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01.通常對一個人的偏見是如何產生的?

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偏見大多源於其自身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本質沒有問題,它是一種人們認知世界的捷徑,通過對固有圖像、事物等的判定,進行標籤分類,以此快速瞭解掌握一件事。但刻板印象若是沒有根據現實狀況做出調整,對人和事的認知就會出現偏差,嚴重者就演變為歧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可能都用過刻板印象,最常見的就是:以貌取人。以貌取人不僅是普通人常做的事,就連中國儒聖孔子,也會犯以貌取人的錯誤。

據史料記載,孔子的眾多弟子中,有一個名叫子羽的魯國人。子羽體態、相貌都很醜陋,孔子不是很喜歡他,而且一度認為子羽資質低下,不會成才。

但事實卻是,子羽處事光明正大,注重修身實踐,學成後,遊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之多,各諸侯國都傳誦子羽的學養。

孔子聽說後感慨地說:“我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錯了。”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成年人在有的時候,都難免用固有的思維模式去看、去想,有的人發現了弊端,就會盡量去扭轉觀念,改變既定判斷。可孩子不同,他們沒有足夠的調節、自省等能力,一旦將偏見變為了習慣,將影響其一生。


02.習慣對人懷有偏見可能會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美國拉什大學和耶魯大學在《兒童發展》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關於兒童偏見的研究結果,聲稱:兒童最早可以在5至11歲時,就持有種族觀點。這種兒童在成年後,依然會帶著種族歧視與人交往,從而影響與他人的互動方式。

那麼,種族觀點從何而來呢?正是孩子對其他人種的偏見。

由此可見,對人懷有偏見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思想成長,還將在他們今後的工作、生活、社交造成認知偏差,持有嚴重的偏見,還會引發犯罪和暴行——西方社會因種族歧視所引發的慘劇並不鮮見。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英國作家簡·奧斯丁的小說《傲慢與偏見》,講述了一位性格獨立果敢的鄉村女性伊麗莎白,由於對富有貴族傲慢的達西先生偏見太深,最終差點錯失良緣的故事。

對某人抱有偏見,也就是我們口頭常說的戴著“有色眼鏡”看人,並非只是《傲慢與偏見》裡的情節。在日常生活中,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並不鮮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認為,偏見具有負能量,它來自於錯誤和不全面的信息,具有針對性和敵對性。

如果孩子養成了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的習慣,那麼對其性格養成、人情社交等,都將帶來不好的影響。

阿倫森也曾表示,一旦產生偏見又不及時糾正,扭曲後或可演變為歧視。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銳銳是飛躍足球學校的小學員,他5歲開始學習踢球,從幼兒班一路練到8歲,3年的堅持讓銳銳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技巧也更加嫻熟。於是,教練指派銳銳為少年班的足球隊長,這讓他自豪了很久。

可本週訓練回來結束後,銳銳一直悶悶不樂,媽媽特地做了他喜歡的奧爾良雞翅,他也失去了興趣。“怎麼了兒子?難道今天輸球了?”媽媽問。“怎麼可能,我組織了好幾次進攻呢,大部分都進球了。”銳銳氣惱地回答。

“那你不高興什麼?”“哼,教練說,下週要從別的班調來一個女隊員,挺有天賦的,讓我們帶帶她。”“女孩子呀?”“是呀,女的跑不快還愛哭,真是煩!”

媽媽這回明白了,銳銳的不高興,是因為他覺得球隊來了“菜鳥”——一個女隊員。

雖然說女性在體能方面無法和男性相比,但是,也有很多優秀的女運動員毫不遜色。媽媽決定,找個時間和銳銳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避免銳銳帶著偏見和新隊員相處。

為什麼人們會對一些事物、一些環境、一些人抱有偏見呢?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01.通常對一個人的偏見是如何產生的?

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偏見大多源於其自身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本質沒有問題,它是一種人們認知世界的捷徑,通過對固有圖像、事物等的判定,進行標籤分類,以此快速瞭解掌握一件事。但刻板印象若是沒有根據現實狀況做出調整,對人和事的認知就會出現偏差,嚴重者就演變為歧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可能都用過刻板印象,最常見的就是:以貌取人。以貌取人不僅是普通人常做的事,就連中國儒聖孔子,也會犯以貌取人的錯誤。

據史料記載,孔子的眾多弟子中,有一個名叫子羽的魯國人。子羽體態、相貌都很醜陋,孔子不是很喜歡他,而且一度認為子羽資質低下,不會成才。

但事實卻是,子羽處事光明正大,注重修身實踐,學成後,遊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之多,各諸侯國都傳誦子羽的學養。

孔子聽說後感慨地說:“我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錯了。”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成年人在有的時候,都難免用固有的思維模式去看、去想,有的人發現了弊端,就會盡量去扭轉觀念,改變既定判斷。可孩子不同,他們沒有足夠的調節、自省等能力,一旦將偏見變為了習慣,將影響其一生。


02.習慣對人懷有偏見可能會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美國拉什大學和耶魯大學在《兒童發展》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關於兒童偏見的研究結果,聲稱:兒童最早可以在5至11歲時,就持有種族觀點。這種兒童在成年後,依然會帶著種族歧視與人交往,從而影響與他人的互動方式。

那麼,種族觀點從何而來呢?正是孩子對其他人種的偏見。

由此可見,對人懷有偏見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思想成長,還將在他們今後的工作、生活、社交造成認知偏差,持有嚴重的偏見,還會引發犯罪和暴行——西方社會因種族歧視所引發的慘劇並不鮮見。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而在我國,偏見影響孩子的事我們也不陌生。如:“你不好好學習,就只能當清潔工”“媽媽的手機肯定是被這個撿垃圾老頭偷了”……

孩子早期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他人的言行,來確立自己的行為規範。從身邊“榜樣”耳濡目染得來的偏見,將極大阻礙孩子未來的發展。

那麼,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擁有客觀、理性的判斷能力呢?


03.如何教孩子撇開偏見,不用有色眼鏡看人

前兩年,曾經有一則震驚世界的消息,就與偏見有關。

微軟公司創造了一個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Tay,這個人工智能被設置成一個青春少女的形象,十分可愛。Tay被放在了社交網絡中,目的時為了研究人工智能如何學習與人互動。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英國作家簡·奧斯丁的小說《傲慢與偏見》,講述了一位性格獨立果敢的鄉村女性伊麗莎白,由於對富有貴族傲慢的達西先生偏見太深,最終差點錯失良緣的故事。

對某人抱有偏見,也就是我們口頭常說的戴著“有色眼鏡”看人,並非只是《傲慢與偏見》裡的情節。在日常生活中,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並不鮮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認為,偏見具有負能量,它來自於錯誤和不全面的信息,具有針對性和敵對性。

如果孩子養成了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的習慣,那麼對其性格養成、人情社交等,都將帶來不好的影響。

阿倫森也曾表示,一旦產生偏見又不及時糾正,扭曲後或可演變為歧視。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銳銳是飛躍足球學校的小學員,他5歲開始學習踢球,從幼兒班一路練到8歲,3年的堅持讓銳銳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技巧也更加嫻熟。於是,教練指派銳銳為少年班的足球隊長,這讓他自豪了很久。

可本週訓練回來結束後,銳銳一直悶悶不樂,媽媽特地做了他喜歡的奧爾良雞翅,他也失去了興趣。“怎麼了兒子?難道今天輸球了?”媽媽問。“怎麼可能,我組織了好幾次進攻呢,大部分都進球了。”銳銳氣惱地回答。

“那你不高興什麼?”“哼,教練說,下週要從別的班調來一個女隊員,挺有天賦的,讓我們帶帶她。”“女孩子呀?”“是呀,女的跑不快還愛哭,真是煩!”

媽媽這回明白了,銳銳的不高興,是因為他覺得球隊來了“菜鳥”——一個女隊員。

雖然說女性在體能方面無法和男性相比,但是,也有很多優秀的女運動員毫不遜色。媽媽決定,找個時間和銳銳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避免銳銳帶著偏見和新隊員相處。

為什麼人們會對一些事物、一些環境、一些人抱有偏見呢?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01.通常對一個人的偏見是如何產生的?

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偏見大多源於其自身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本質沒有問題,它是一種人們認知世界的捷徑,通過對固有圖像、事物等的判定,進行標籤分類,以此快速瞭解掌握一件事。但刻板印象若是沒有根據現實狀況做出調整,對人和事的認知就會出現偏差,嚴重者就演變為歧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可能都用過刻板印象,最常見的就是:以貌取人。以貌取人不僅是普通人常做的事,就連中國儒聖孔子,也會犯以貌取人的錯誤。

據史料記載,孔子的眾多弟子中,有一個名叫子羽的魯國人。子羽體態、相貌都很醜陋,孔子不是很喜歡他,而且一度認為子羽資質低下,不會成才。

但事實卻是,子羽處事光明正大,注重修身實踐,學成後,遊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之多,各諸侯國都傳誦子羽的學養。

孔子聽說後感慨地說:“我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錯了。”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成年人在有的時候,都難免用固有的思維模式去看、去想,有的人發現了弊端,就會盡量去扭轉觀念,改變既定判斷。可孩子不同,他們沒有足夠的調節、自省等能力,一旦將偏見變為了習慣,將影響其一生。


02.習慣對人懷有偏見可能會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美國拉什大學和耶魯大學在《兒童發展》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關於兒童偏見的研究結果,聲稱:兒童最早可以在5至11歲時,就持有種族觀點。這種兒童在成年後,依然會帶著種族歧視與人交往,從而影響與他人的互動方式。

那麼,種族觀點從何而來呢?正是孩子對其他人種的偏見。

由此可見,對人懷有偏見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思想成長,還將在他們今後的工作、生活、社交造成認知偏差,持有嚴重的偏見,還會引發犯罪和暴行——西方社會因種族歧視所引發的慘劇並不鮮見。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而在我國,偏見影響孩子的事我們也不陌生。如:“你不好好學習,就只能當清潔工”“媽媽的手機肯定是被這個撿垃圾老頭偷了”……

孩子早期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他人的言行,來確立自己的行為規範。從身邊“榜樣”耳濡目染得來的偏見,將極大阻礙孩子未來的發展。

那麼,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擁有客觀、理性的判斷能力呢?


03.如何教孩子撇開偏見,不用有色眼鏡看人

前兩年,曾經有一則震驚世界的消息,就與偏見有關。

微軟公司創造了一個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Tay,這個人工智能被設置成一個青春少女的形象,十分可愛。Tay被放在了社交網絡中,目的時為了研究人工智能如何學習與人互動。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結果出現了可怕的一幕:

Tay從一開始只有禮節性回話,變為發送種族歧視信息的機器,“我恨黑鬼”“我們必須確保白人小孩的生存以及他們的未來”“我支持種族滅絕”……

最終,Tay在社交網絡上僅存在了一天,就被微軟公司緊急暫停。

Tay事件告訴我們,人工智能就像孩子,從一張白紙變為了大染缸是十分短暫的。要避免孩子戴著“有色眼鏡”看人,持有主觀思維去社交,家長需要這麼做: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英國作家簡·奧斯丁的小說《傲慢與偏見》,講述了一位性格獨立果敢的鄉村女性伊麗莎白,由於對富有貴族傲慢的達西先生偏見太深,最終差點錯失良緣的故事。

對某人抱有偏見,也就是我們口頭常說的戴著“有色眼鏡”看人,並非只是《傲慢與偏見》裡的情節。在日常生活中,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並不鮮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認為,偏見具有負能量,它來自於錯誤和不全面的信息,具有針對性和敵對性。

如果孩子養成了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的習慣,那麼對其性格養成、人情社交等,都將帶來不好的影響。

阿倫森也曾表示,一旦產生偏見又不及時糾正,扭曲後或可演變為歧視。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銳銳是飛躍足球學校的小學員,他5歲開始學習踢球,從幼兒班一路練到8歲,3年的堅持讓銳銳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技巧也更加嫻熟。於是,教練指派銳銳為少年班的足球隊長,這讓他自豪了很久。

可本週訓練回來結束後,銳銳一直悶悶不樂,媽媽特地做了他喜歡的奧爾良雞翅,他也失去了興趣。“怎麼了兒子?難道今天輸球了?”媽媽問。“怎麼可能,我組織了好幾次進攻呢,大部分都進球了。”銳銳氣惱地回答。

“那你不高興什麼?”“哼,教練說,下週要從別的班調來一個女隊員,挺有天賦的,讓我們帶帶她。”“女孩子呀?”“是呀,女的跑不快還愛哭,真是煩!”

媽媽這回明白了,銳銳的不高興,是因為他覺得球隊來了“菜鳥”——一個女隊員。

雖然說女性在體能方面無法和男性相比,但是,也有很多優秀的女運動員毫不遜色。媽媽決定,找個時間和銳銳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避免銳銳帶著偏見和新隊員相處。

為什麼人們會對一些事物、一些環境、一些人抱有偏見呢?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01.通常對一個人的偏見是如何產生的?

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偏見大多源於其自身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本質沒有問題,它是一種人們認知世界的捷徑,通過對固有圖像、事物等的判定,進行標籤分類,以此快速瞭解掌握一件事。但刻板印象若是沒有根據現實狀況做出調整,對人和事的認知就會出現偏差,嚴重者就演變為歧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可能都用過刻板印象,最常見的就是:以貌取人。以貌取人不僅是普通人常做的事,就連中國儒聖孔子,也會犯以貌取人的錯誤。

據史料記載,孔子的眾多弟子中,有一個名叫子羽的魯國人。子羽體態、相貌都很醜陋,孔子不是很喜歡他,而且一度認為子羽資質低下,不會成才。

但事實卻是,子羽處事光明正大,注重修身實踐,學成後,遊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之多,各諸侯國都傳誦子羽的學養。

孔子聽說後感慨地說:“我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錯了。”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成年人在有的時候,都難免用固有的思維模式去看、去想,有的人發現了弊端,就會盡量去扭轉觀念,改變既定判斷。可孩子不同,他們沒有足夠的調節、自省等能力,一旦將偏見變為了習慣,將影響其一生。


02.習慣對人懷有偏見可能會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美國拉什大學和耶魯大學在《兒童發展》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關於兒童偏見的研究結果,聲稱:兒童最早可以在5至11歲時,就持有種族觀點。這種兒童在成年後,依然會帶著種族歧視與人交往,從而影響與他人的互動方式。

那麼,種族觀點從何而來呢?正是孩子對其他人種的偏見。

由此可見,對人懷有偏見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思想成長,還將在他們今後的工作、生活、社交造成認知偏差,持有嚴重的偏見,還會引發犯罪和暴行——西方社會因種族歧視所引發的慘劇並不鮮見。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而在我國,偏見影響孩子的事我們也不陌生。如:“你不好好學習,就只能當清潔工”“媽媽的手機肯定是被這個撿垃圾老頭偷了”……

孩子早期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他人的言行,來確立自己的行為規範。從身邊“榜樣”耳濡目染得來的偏見,將極大阻礙孩子未來的發展。

那麼,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擁有客觀、理性的判斷能力呢?


03.如何教孩子撇開偏見,不用有色眼鏡看人

前兩年,曾經有一則震驚世界的消息,就與偏見有關。

微軟公司創造了一個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Tay,這個人工智能被設置成一個青春少女的形象,十分可愛。Tay被放在了社交網絡中,目的時為了研究人工智能如何學習與人互動。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結果出現了可怕的一幕:

Tay從一開始只有禮節性回話,變為發送種族歧視信息的機器,“我恨黑鬼”“我們必須確保白人小孩的生存以及他們的未來”“我支持種族滅絕”……

最終,Tay在社交網絡上僅存在了一天,就被微軟公司緊急暫停。

Tay事件告訴我們,人工智能就像孩子,從一張白紙變為了大染缸是十分短暫的。要避免孩子戴著“有色眼鏡”看人,持有主觀思維去社交,家長需要這麼做: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以身作則不可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僅教會孩子說話還要教會孩子為人。父母的言行左右著孩子的認知,規範自己的行為,是最基本的功課。

☞輕易定論不可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引導孩子對一件事不要輕易下定論,要幫助孩子從不同角度分析一件事,還要幫助孩子建立理解他人的認知覺悟。

☞用包容眼光看世界。個體差異、文化背景、生存環境、認知受限等因素導致了每個人看待問題都會有差別,家長要教會孩子用包容的眼光看世界,不要因自己的喜好去判斷他人的言談舉止,教會孩子從小懂得尊重他人的生活、尊重他人的選擇。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英國作家簡·奧斯丁的小說《傲慢與偏見》,講述了一位性格獨立果敢的鄉村女性伊麗莎白,由於對富有貴族傲慢的達西先生偏見太深,最終差點錯失良緣的故事。

對某人抱有偏見,也就是我們口頭常說的戴著“有色眼鏡”看人,並非只是《傲慢與偏見》裡的情節。在日常生活中,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並不鮮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認為,偏見具有負能量,它來自於錯誤和不全面的信息,具有針對性和敵對性。

如果孩子養成了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的習慣,那麼對其性格養成、人情社交等,都將帶來不好的影響。

阿倫森也曾表示,一旦產生偏見又不及時糾正,扭曲後或可演變為歧視。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銳銳是飛躍足球學校的小學員,他5歲開始學習踢球,從幼兒班一路練到8歲,3年的堅持讓銳銳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技巧也更加嫻熟。於是,教練指派銳銳為少年班的足球隊長,這讓他自豪了很久。

可本週訓練回來結束後,銳銳一直悶悶不樂,媽媽特地做了他喜歡的奧爾良雞翅,他也失去了興趣。“怎麼了兒子?難道今天輸球了?”媽媽問。“怎麼可能,我組織了好幾次進攻呢,大部分都進球了。”銳銳氣惱地回答。

“那你不高興什麼?”“哼,教練說,下週要從別的班調來一個女隊員,挺有天賦的,讓我們帶帶她。”“女孩子呀?”“是呀,女的跑不快還愛哭,真是煩!”

媽媽這回明白了,銳銳的不高興,是因為他覺得球隊來了“菜鳥”——一個女隊員。

雖然說女性在體能方面無法和男性相比,但是,也有很多優秀的女運動員毫不遜色。媽媽決定,找個時間和銳銳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避免銳銳帶著偏見和新隊員相處。

為什麼人們會對一些事物、一些環境、一些人抱有偏見呢?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01.通常對一個人的偏見是如何產生的?

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偏見大多源於其自身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本質沒有問題,它是一種人們認知世界的捷徑,通過對固有圖像、事物等的判定,進行標籤分類,以此快速瞭解掌握一件事。但刻板印象若是沒有根據現實狀況做出調整,對人和事的認知就會出現偏差,嚴重者就演變為歧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可能都用過刻板印象,最常見的就是:以貌取人。以貌取人不僅是普通人常做的事,就連中國儒聖孔子,也會犯以貌取人的錯誤。

據史料記載,孔子的眾多弟子中,有一個名叫子羽的魯國人。子羽體態、相貌都很醜陋,孔子不是很喜歡他,而且一度認為子羽資質低下,不會成才。

但事實卻是,子羽處事光明正大,注重修身實踐,學成後,遊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之多,各諸侯國都傳誦子羽的學養。

孔子聽說後感慨地說:“我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錯了。”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成年人在有的時候,都難免用固有的思維模式去看、去想,有的人發現了弊端,就會盡量去扭轉觀念,改變既定判斷。可孩子不同,他們沒有足夠的調節、自省等能力,一旦將偏見變為了習慣,將影響其一生。


02.習慣對人懷有偏見可能會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美國拉什大學和耶魯大學在《兒童發展》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關於兒童偏見的研究結果,聲稱:兒童最早可以在5至11歲時,就持有種族觀點。這種兒童在成年後,依然會帶著種族歧視與人交往,從而影響與他人的互動方式。

那麼,種族觀點從何而來呢?正是孩子對其他人種的偏見。

由此可見,對人懷有偏見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思想成長,還將在他們今後的工作、生活、社交造成認知偏差,持有嚴重的偏見,還會引發犯罪和暴行——西方社會因種族歧視所引發的慘劇並不鮮見。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而在我國,偏見影響孩子的事我們也不陌生。如:“你不好好學習,就只能當清潔工”“媽媽的手機肯定是被這個撿垃圾老頭偷了”……

孩子早期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他人的言行,來確立自己的行為規範。從身邊“榜樣”耳濡目染得來的偏見,將極大阻礙孩子未來的發展。

那麼,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擁有客觀、理性的判斷能力呢?


03.如何教孩子撇開偏見,不用有色眼鏡看人

前兩年,曾經有一則震驚世界的消息,就與偏見有關。

微軟公司創造了一個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Tay,這個人工智能被設置成一個青春少女的形象,十分可愛。Tay被放在了社交網絡中,目的時為了研究人工智能如何學習與人互動。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結果出現了可怕的一幕:

Tay從一開始只有禮節性回話,變為發送種族歧視信息的機器,“我恨黑鬼”“我們必須確保白人小孩的生存以及他們的未來”“我支持種族滅絕”……

最終,Tay在社交網絡上僅存在了一天,就被微軟公司緊急暫停。

Tay事件告訴我們,人工智能就像孩子,從一張白紙變為了大染缸是十分短暫的。要避免孩子戴著“有色眼鏡”看人,持有主觀思維去社交,家長需要這麼做: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以身作則不可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僅教會孩子說話還要教會孩子為人。父母的言行左右著孩子的認知,規範自己的行為,是最基本的功課。

☞輕易定論不可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引導孩子對一件事不要輕易下定論,要幫助孩子從不同角度分析一件事,還要幫助孩子建立理解他人的認知覺悟。

☞用包容眼光看世界。個體差異、文化背景、生存環境、認知受限等因素導致了每個人看待問題都會有差別,家長要教會孩子用包容的眼光看世界,不要因自己的喜好去判斷他人的言談舉止,教會孩子從小懂得尊重他人的生活、尊重他人的選擇。

孩子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產生偏見,大多是受刻板印象影響

中國人講究和而不同,本質就是尊重個體差異。孟子曾說,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如果一個人有自取其辱的行為,那麼其他人也不會尊重他。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往往最後帶來的是自我的損失和羞辱,家長從自身開始,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榜樣吧。

今日話題:

您是否有過帶著偏見看人結果大不相同的經歷呢?您認為該如何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待人接物呢?期待您的留言和分享。

————————

我是爸媽識堂,家有一對雙胞胎寶寶,兩口子齊心協力帶娃,每天分享育兒經驗。

父母的教育可是孩子的第一堂課,關注我瞭解更多育兒知識,上好“家庭教育”這門課!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動動手指,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