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寶寶發燒這7大護理誤區,媽媽們一定要避開!別踩雷!

這個季節,生病的寶寶越來越多,無非就是感冒發燒、咳嗽等,凡咳嗽久了還容易引起支氣管炎,甚至肺炎。有兩招小小的辦法對付咳嗽和發燒,效果特別好。

寶寶發燒家長有哪些護理誤區?

春夏交替,寶寶發燒這7大護理誤區,媽媽們一定要避開!別踩雷!

誤區一、通過“捂熱”出汗退熱

常聽一些家長說:“吃點藥,捂一會,等汗出來就不燒了”,也還有一些家長覺得孩子發燒怕冷,因此要穿多點、蓋多點,於是裡三層、外三層地把孩子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只露出一個憋得紅彤彤的小臉蛋,通過捂熱出汗來退熱的家長也不少,其實,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 孩子在發燒的時候,末梢循環變得較差,手腳摸起來可能會有些涼涼的,但這並不是因為孩子穿得不夠多。而且孩子在發燒的時候,包得嚴嚴實實反而會影響到機體的散熱,使體溫上升,甚至處於高熱狀態,在高熱時末梢血管可代償性擴張,使出汗增多,同時機體代謝亢進,耗氧量增加,加之寶寶長期在這種悶熱的高熱環境中,處於缺氧狀態,長時間下來,極有可能會導致機體多器官、多系統受累。 正確做法:當孩子發燒時,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開,使其充分散熱,並注意室內空氣保持流動,但要注意寶寶手腳的保暖。

誤區二、發燒不能洗澡或發燒用冷水擦浴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發燒了,不能洗澡,洗澡的話很容易著涼,還有一些家長則認為,孩子發燒的話,幫他用冷水擦浴一下,就可以幫助他降溫了,其實這兩種做法都是不正確的。 正確做法:發燒的孩子洗溫水澡更有利於散熱,如果洗澡不便的話,用溫水擦浴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降溫方法。用溫水洗浴或擦浴後要迅速擦乾全身,並換上乾爽的衣服,以免著涼。

誤區三、一發燒馬上用退燒藥

有些家長一見到孩子發燒,就馬上給孩子服用各種退燒藥,吃藥後沒有馬上見效時,又立即換另一種退燒藥。其實這也是不正確的。 正確做法:一般來說,孩子的體溫在38.5攝氏度以下,我們都是建議物理降溫為主,超過38.5攝氏度了才在物理降溫的同時給予退燒藥。目前市面上的退燒藥品種繁多,家長在選用時,最好選用兒童劑型的退燒藥,尤其是小嬰兒,可以選用一些滴劑類的退燒藥。 在使用退燒藥的過程中,家長也要需要注意了,如果服用了退燒藥後孩子體溫還是沒有降下來,也不能馬上再用一次退燒藥或者更換其他退燒藥,要間隔4-6個小時之後才能再服用退燒藥,同時,也要注意多喝水,以利於降溫。

春夏交替,寶寶發燒這7大護理誤區,媽媽們一定要避開!別踩雷!

誤區四、孩子發高燒了也要等醫生看了再處理

有些家長擔心給孩子吃了退燒藥後會影響醫生對病情進行準確的判斷,或者不知道該給孩子用什麼藥,於是,孩子都已經燒得小臉蛋通紅了也還是不給孩子積極降溫,非要等到見了醫生不可,或者是孩子都已經發高燒了,在家不處理就直接抱過來醫院,在診室外焦急地等候。 正確做法:如果孩子已經發燒到38.5攝氏度以上了,就應該積極先給孩子降溫,尤其是已經高燒的寶寶,如果長時間高燒不處理的話,容易造成孩子高熱驚厥、暈厥等的發生。

誤區五、不能用肉湯補充營養

高燒也可以導致各種營養素的代謝增加,氧消耗量增加,因此注意給寶寶補充營養是對的。但是通過給寶寶喝肉湯的方法補充營養的做法卻是錯誤的。因為高燒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此時吃油膩的食物,不僅不能吸收,反而會引起嘔吐或腹瀉,加重身體的缺水。 在寶寶發燒的時候,應該給寶寶以流質、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例如稀粥、菜湯、果汁、雞蛋羹等。另外,還要給寶寶充足的水喝,最好是鹽水。這樣做一方面可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另一方面可達到降溫的目的。

誤區六、不能以為燒退就是病癒

在日常生活中誤認為燒退了就代表病就好了的家長大有人在,這樣的誤區往往導致寶寶再次發燒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誤治療。發燒只是某種疾病表現出來的一個單一症狀,燒退只表明寶寶的機體產熱與散熱的調節機制恢復正常,但這並不等於疾病痊癒。只有真正祛除病因,從根本上糾正疾病的發病基礎,才意味著疾病治癒。

春夏交替,寶寶發燒這7大護理誤區,媽媽們一定要避開!別踩雷!

誤區七、別認為體溫一高就是病

寶寶患病容易發燒,但體溫高未必就是有病,因為寶寶體溫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 另外,測體溫的方法和時間也影響所測體溫的真實數值,如腋表、口表、肛表所測數值依次相差約0.5 ,即腋表最低、肛表最高。測腋溫的時間應以10分鐘為佳。因此,寶寶體溫暫時升高,只要全身情況良好,又無自覺症狀,可以認為正常。但當寶寶體溫高於38.5攝氏度時,則應該引起重視。


搜索微信號13027279630進全國爸媽交流群。

關注微信公眾號【父母世界Parents】精選歐美頂級育兒雜誌內容,每天育兒乾貨餵飽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