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五種特徵的父母,最容易教出有心理疾病的孩子(父母必看)

不完美媽媽 心理健康 菜菜談教兒育女 2019-05-27

心理學家說,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每種心理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 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如果父母想教出有教養、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需要保證自己在生活中是和顏悅色的,情緒穩定的,而不是每天有發不完的牢騷和說不完的抱怨。以下五種父母,最容易教出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早看早警惕。

有這五種特徵的父母,最容易教出有心理疾病的孩子(父母必看)

【1】脾氣暴躁

很多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還沒上小學,脾氣就很大,咋說也不聽,跟自己對著幹。很替這些父母擔心,如果孩子上小學之前都管不住他,長大肯定無能為力。有的家長看到孩子不聽話,就忍不住打一頓,打完就後悔,抱著孩子不停的道歉,這種教育方法是在慫恿孩子犯錯,孩子更會有恃無恐,肆無忌憚。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讓孩子成為我們的出氣筒,對教育他沒有一點用。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父母是什麼樣子,孩子長大後就會成為什麼樣子。脾氣暴躁的父母,肯定教不出和顏悅色的孩子。

【2】情緒不穩定

人都是有情緒的,關鍵在於能不能控制我們的情緒。凡是能控制自己情緒的父母都是自制力比較強的父母,這些父母也是有所作為的父母,也是有智慧的父母。而那些動不動把自己的壞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的父母都是不明智的父母,都是在單位中混得不怎麼地的父母。如果父母的情緒不穩定,不高興的時候把氣撒到孩子身上,孩子慢慢的就會成為一個看父母臉色做事的人。看到父母不高興,表現的乖一些;看到父母高興,就撒撒嬌,長大以後也容易成為一個投機取巧,見風使舵的人。

【3】經常吵架

我是一個從小在父母的打罵聲中長大的孩子,他們是三天兩打。如果有兩天不打架,到第三天的時候我就開始緊張,感覺暴風雨就要來臨了。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每次放學回家,我都提心吊膽,心裡想,是不是父母又打架了,家裡站了滿院子人,有勸架的,有調解的,還有看笑話的。。。。。。直到快走到家門口看到沒動靜時,提到嗓子眼上的心才放下來。這種陰影困擾我三十多年,每次做夢都是父母在打架,好幾次都是哭醒的。。。。。。

有這五種特徵的父母,最容易教出有心理疾病的孩子(父母必看)

【4】過於溺愛孩子

我們經常說,嚴是愛,鬆是害。現在每家幾乎都是獨生子,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不是孩子看父母的臉色行事,而是父母看孩子的臉色行事。做好飯先讓孩子吃,有好吃的都留給孩子,凡事孩子先。在父母的嬌生慣養中,孩子從小該懂得規矩不懂,該有的禮貌沒有,長大後,再去給他立規矩,晚了。這樣就容易養出一個目中無人、無法無天的孩子。明智的父母知道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立規矩。飯桌上,長輩不動筷子,晚輩不能動;有好吃的東西,先讓爺爺奶奶吃,爸爸媽媽吃,當然,長輩肯定把好吃的留給孩子,但這個規矩孩子得懂。

【5】太看重成績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成績過於看重,就會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孩子考雙百就喜笑顏開,孩子一門考不好就冷若冰霜。孩子就會認為,媽媽最愛的是分數,不是我。雖然他每次也都想考好,平時也很努力,由於有心理壓力,就會有發揮失常的時候。明智的父母不會過多關注孩子的分數,而是關注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只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有好的學習態度,好成績自然是水到渠成。

心靈感悟:

孩子首先是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其次才是一個品行尖優的學生。如果一個孩子小時候沒有被善待過,即別指望他長大後會善待這個社會。愛孩子,就要關注他的心理成長,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會影響著孩子。我們對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但影響他的一生,也決定他的一生。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有這五種特徵的父母,最容易教出有心理疾病的孩子(父母必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