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陪孩子寫作業,就血壓升高、雞飛狗跳?因為你踩中了這三個雷區

01 陪寫作業,孩子受傷,父母心累

高考結束了,幾家歡樂幾家愁。但是一茬走了,還有新的一茬接上。

這不,鄰居的孩子今年下半年要上小學一年級了,每天在過道里都能聽見她的咆哮:

這字還能不能好好寫了?身體坐直了!

哪個大哪個小,不是教過你了嗎?你怎麼還犯這樣的錯誤!

這個給我抄一頁,沒抄好不準吃飯!

事實上,沒陪寫過作業的家長,根本就沒法理解陪寫作業的痛苦和煩累。有寶媽幽怨地說,如果想讓丈夫體會一下育兒的辛苦,不用別的,陪孩子寫一次作業就足以。

陪寫作業到底有多痛苦?

從之前一封“致未來親家書”的短期內迅速刷屏,就可見一斑。隨後,又出現了多個版本的“甩娃書”。評論區更是炸了鍋,有的加碼甩娃,也有的說命比較重要,寧願不貪財……

一陪孩子寫作業,就血壓升高、雞飛狗跳?因為你踩中了這三個雷區

雖然都是家長的調侃,但卻也道出了陪寫作業的“高危風險”和無可奈何。而面對家長的咆哮和無奈,孩子們其實也很受傷。

前不久有一個小視頻,記者採訪孩子們“用一個詞形容爸媽輔導你寫作業時的心情”,孩子的回答是“凶”、“超凶”、“淚流滿面”等等。

而當被問到父母陪寫作業,說過什麼最狠的話時,一個小男孩脫口而出:“用點腦子行不行;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笨孩子;跟你講了這麼多遍你還是不知道,你是要氣死我嗎……”雖然這些都是家長的氣話,但是語言暴力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也是不明而喻的。

一陪孩子寫作業,就血壓升高、雞飛狗跳?因為你踩中了這三個雷區

為什麼大多數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這一關都會敗下陣來呢?那是因為他們踩中了三個雷區:

02 家長陪寫作業的三個雷區

許多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都像是一個火藥桶,隨時可能爆發。這大致是因為踩中了以下的三個雷區:

  • 急於糾錯

許多孩子剛下筆,家長就一秒進入糾錯模式:你這樣寫不對;你這道題怎麼算的;這裡多了一劃,等等。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挑剔的語氣不僅會打擊他們的自信,還會讓他們產生厭煩的情緒。我兒子練字的時候,就曾因為我老是“提醒”他這個筆畫不對、那裡寫得不好撂挑子了,賭氣地將筆一摔,說他不會寫、再也不想練字了。

另外,父母的隨意打斷,還會讓孩子的注意力沒法集中在學習上,而是擔心這個會不會做錯,那樣寫會不會挨批評。孩子在整個寫作業的過程中提心吊膽,根本就沒法集中精力,出錯的可能性反而更高。

  • 控制不住情緒、大吼大叫

作為家長,每天工作回家就已經很疲累了,只想放鬆一下好好休息。可是,卻還要陪熊孩子寫作業。疲累的身體加上煩悶的心情,想要做到心平氣和,真的很難。

而大多數孩子寫作業喜歡磨磨蹭蹭,老是被周邊的事情吸引,又或者是粗心大意不認真等,都會讓父母的情緒一點就著,然後忍不住噼裡啪啦一通說教。

而且,讓很多家長崩潰的是,即使你再吼再反覆教,孩子還是一臉懵、還是會做錯。這是為什麼呢?

最早,科學家認為人們面對壓力時,位於大腦底部的下丘腦會迅速做出反應,比如:讓人心跳加速、血壓升高、食慾降低等。但是後來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大腦的前額葉皮層在面對壓力時,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因為前額葉皮層掌管專注力、思考、分析等。一旦處於緊張有壓力的狀態,它就可能會暫時短路,導致人的大腦一片空白。

一陪孩子寫作業,就血壓升高、雞飛狗跳?因為你踩中了這三個雷區

回想一下,即便是我們大人,在緊張的時候是否也會出現明明自己知道的事情,卻話到嘴邊又突然忘記了的情況?

可見,孩子有時候不是不知道,而是在家長泰山壓頂般的狂轟亂炸下懵了。

  • 給孩子貼標籤,打擊孩子

有的父母喜歡拿別的孩子來做比較,希望通過激將法,讓孩子知恥而後勇。比如:你看XX,這次考試得了第一名,你怎麼就那麼笨呢;你怎麼比別人差這麼多;你數學成績不好,要多努力才行……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標籤效應”。指的是當一個人被外界貼上標籤時,他就會做出印象管理,讓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相貼合。

《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書中說:標籤化能讓社會與他人更快的認識到自己,是為了快速尋找到認同感與存在感。但有時候,過分著迷於自己的標籤,會逐漸迷失真實的自我,讓你找不到未知的自己。

事實上,給孩子貼標籤,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本身就是這樣,從而放棄改變。“我就是笨,我就是不會”,“我數學成績那麼差,再努力也是沒用的”等等。

另外,貼標籤還會限制孩子的思維方式。美國加州大學的Edwin M. Lemert教授在進行藥物成癮研究時,進行了大量的案例數據調查,發現許多年輕人吸毒和社會評價有關,“我這麼做,是因為我就是這種人”。當一個人陷入固定性思維後,就很難輕易改變了。

可見,貼標籤對於孩子來說,實在是得不償失。

一陪孩子寫作業,就血壓升高、雞飛狗跳?因為你踩中了這三個雷區

03 家長該如何陪寫作業

那麼,家長該如何陪寫作業,才能更好地督促孩子,又不傷害親子關係呢?

  • 完成作業之後,讓孩子先自查

完成作業之後,家長先不要急著糾錯,而是讓孩子先自查,這樣能夠培養他們細心檢查的好習慣。有時候,孩子並非沒有掌握知識點,而是太粗心大意了。

許多孩子在寫作業時,就已經耗盡了耐心,所以能夠寫完之後再仔細檢查的少之又少。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多鼓勵他們自查。比如:

① 不明確指出孩子的錯誤處,而是說“我發現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你自己好好找一找,看看你能不能找到”。不管孩子找到了幾個,家長都要充分肯定,這樣才能讓孩子有成就感,也能激勵他們更加仔細和耐心。

② 教孩子一些檢查的方法。比如:先檢查是否所有的題都做完了、運算符號、標點符號是否正確等,然後再檢查內容。

以數學題為例,有的孩子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檢查,一道題用同樣的思維去做,得出的結果肯定是一樣的,也就發現不了自己的錯誤。這時,家長可以教孩子用逆向思維去驗證結果。比如:5+12=17,那麼17-5是否等於12。

一陪孩子寫作業,就血壓升高、雞飛狗跳?因為你踩中了這三個雷區

  • 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許多家長總是抱怨孩子有情緒,動不動就發脾氣。其實反觀我們自己,在情緒面前也是很難好好處理的,甚至有的時候會比孩子還心急。

所以當家長有情緒的時候,需要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否則一旦衝動佔了上風,不僅容易說出一些傷害孩子的話,也會導致矛盾升級。

最好的方法是先暫停。家長按下暫停鍵,喝口水或者起身走動一下,等自己的情緒穩定了,然後再就事論事。

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舊事重提,說“你昨天也是這樣,做題不過腦子”,或者“你看看你做了幾遍了,還是會做錯”之類,容易激怒孩子的話語。

一陪孩子寫作業,就血壓升高、雞飛狗跳?因為你踩中了這三個雷區

  • 正面鼓勵孩子

家長陪寫作業,其實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而不在於檢查錯了幾道題。因此,正面激勵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都知道鼓勵比批評更容易讓人接受,“你今天有進步,做對了5道題”,就比“你怎麼回事,又錯了5道題”聽起來更順耳。

《正面管教》一書曾提到,懲罰會帶來三個R:叛逆、報復和逃避。

《放學後》節目中有一個女孩,就因為媽媽說她做錯了一道題,罰她寫一整頁,而突然情緒崩潰,開始大哭“不公平,憑什麼錯一道就要寫一頁”。在家長看來,寫錯了懲罰多寫似乎很平常,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會觸發他們叛逆的按鈕。

這時,家長不妨換一種口吻,多鼓勵孩子。比如:

下次再仔細一點,就不會犯這種錯誤了;

你今天的狀態比昨天更好哦;

我覺得你能夠自己檢查出錯誤,真的很棒

我相信你下次能完成得更好……

多給孩子一些積極向上的正面鼓勵,能夠激發出孩子更多的自信和責任感。

尹建莉曾說:“把信任還給孩子,讓孩子獲得自我管理的權利。這種權利的下放,必然會喚起孩子內心的自尊感和責任感。”

寫作業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並且學會自我管理。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對孩子好。

菈媽:熱愛文字與生活,喜歡閱讀經典育兒和心理學書籍,專注科學育兒和親子情感的二寶媽。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