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有1億人在朋友圈假裝孝順

又是一年母親節,朋友圈又熱鬧起來了,微信、微博上各類祝福語又開始佈滿屏幕,

朋友圈裡感念母親的哲理短文美不勝收:

母親節,有1億人在朋友圈假裝孝順

母親節,有1億人在朋友圈假裝孝順

母親節,有1億人在朋友圈假裝孝順

母親節,有1億人在朋友圈假裝孝順

我的外婆,八十多歲,獨自一個老人住在郊區的房子裡,去年母親節,舅舅舅媽、姨父姨媽、還有我爸我媽,加上我們這些分散各地的孫子孫女,通通在家族群裡給外婆送上了熱烈而又真誠的祝福。

最後,年齡最小的表妹在群裡發了一條信息:

你們說了這麼多,好像奶奶能看見一樣。

這句話,讓原本熱鬧的群陷入了長久的靜寂。是啊,老外婆根本就不會用智能手機,更別提上微信了,我們在群裡發祝福,說到底,只是圖自己的心安,和外婆無關。

父母把兒女養大,兒女卻成了通訊錄裡的一個符號。

人民網有一篇報道說中國老年人因為上了年紀,因為和子女分隔兩地,不論是生病還是有其他的事情,只能看著通訊錄裡的子女的名字暗自流淚,不想給孩子打電話,影響孩子的工作生活。

母親節,有1億人在朋友圈假裝孝順

對於父母來說最無助的時候:我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訊錄裡。

哈爾濱65歲的朱阿姨一個人照顧癱瘓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擔心突然病倒、擔心各種突發情況,她會設想各種突然狀況,腦子裡預演過能想到的突發情景,但唯獨沒想過癱瘓的老伴會掉到地上。

三個月前的一天,凌晨兩點多,"咣噹"一聲悶響,平時連翻身都沒辦法做到的老伴好像"睡毛了",從床上掉到了地上。

"我摟著他的腰,想把他抱到床上,可坐著抱我站不起身,站著彎腰抱我抬不起胳膊。"朱阿姨折騰了20多分鐘,根本整不動。怕老伴著涼,她把一床毛毯從腰間鋪在老伴身下,打開手機通訊錄,裡面包括獨生女在內100多人,她卻不知道該打給誰。

女兒遠在四川成都,親朋這個時間都在熟睡,剛強了一輩子的朱阿姨,在那一刻抱著老伴哭了……最後跑到樓下央求兩位保安,一再保證即使出了問題也和人家沒關係,兩名保安才上樓幫忙把老伴搬到了床上。

我們的母親並沒有朋友圈裡那麼幸福,她們不敢病、不敢老、不敢報憂,她默默承受著"老無所依"的孤獨和無助。

母親節,有1億人在朋友圈假裝孝順

有一部名叫《Changing Batteries》的奧斯卡獲獎短片。

短片全長只有五分多鐘,沒有一句對白,卻在上映之後,看哭了上億人。

這部催淚小短片的主角是一位老奶奶和一個智能機器人。

獨自生活的老奶奶在某一天收到了在外工作的孩子寄來的一個紙盒,上面附了一張便條:

"對不起媽媽,今年又不能回家陪你了,這是我送給您的禮物。"

看完之後,老奶奶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隨之打開箱子,滿臉疑惑。

原來孩子不能回家,買了個機器人陪她。

一身銀白色,圓圓的大眼睛,小傢伙可愛不說,還特別能幹。

家裡掃地、擦玻璃、澆花的話,全被他一手包攬。

也許是懷著對孩子的一絲幽怨,老奶奶最初只是把這個小傢伙,當成幹活的冰冷機器。

直到有次奶奶不小心睡著,醒來發現小機器人悄悄為她披上的毛毯。

奶奶把"他"的付出和陪伴都記在了心裡,在心底也漸漸地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孩子。

他們一起吃飯,小傢伙吃得滿嘴是油,奶奶會耐心慈愛地為他擦乾;

機器人電池用完了,奶奶會及時給他更換。

兩"人"一起看電視、種花、吃飯……小機器人總喜歡黏著她,像極了從前繞她膝前的兒子。

本以為歲月靜好,兩人能相伴到老。

可是,奶奶終究還是永遠地離開了世界。

小傢伙不知所措極了,"他"以為奶奶也沒電了,於是不斷地往奶奶口袋裡塞著電池……

日復一日,他依舊做著家裡的各種事情,等待著奶奶能夠醒來的那天。

直到自己的電池用完,"他"也永遠地閉上了眼。

老來食無缺,唯有情難寄。

為人父母,最大的悲涼,不過是,生兒育女,勤勞責己,不添麻煩,最終,卻活成了一座被人遺忘的孤島。

母親節,有1億人在朋友圈假裝孝順

如果,你在網上輸入關鍵詞"獨居老人"和"去世多天",你會發現下面鏈接有成百上千條。

僅僅7月和8月,獨居老人去世多日被發現的新聞,就有十餘條。

《2017年空巢老人調查報告》顯示:

  • 身患疾病的老人,佔全國老人總數的1/3,高達5600萬人。
  • 90%的空巢老人,最害怕的問題是:孤獨。
  • 50%的老人感覺家庭關係尚且融洽,僅有9.2%的老人對子女感到滿意。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這不是一種詩意的口號,而是一種落地的行動。

它並非"孝順"兩字能輕易囊括,更需能力、認知和誠意的共同抵達。

就像父母不願意錯過我們的成長,我們也不應該錯過父母的衰老,有一種幸福,是在父母身邊盡孝。

母親節,有1億人在朋友圈假裝孝順

雯子覺得只要出於真心,任何一種愛心表達都值得尊重,任何一種秀愛都無權指責,但是,我們的媽媽更需要的可能是跳出朋友圈,來自我們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陪伴。

更好地盡孝,我們可以這樣做:

●挽著媽媽的手,陪媽媽散散步、逛逛街

母親節,有1億人在朋友圈假裝孝順

●給媽媽做一道她愛吃的菜

母親節,有1億人在朋友圈假裝孝順

●帶著爸爸媽媽一起去照一張全家福

母親節,有1億人在朋友圈假裝孝順

●陪爸媽去做一次全面體檢

母親節,有1億人在朋友圈假裝孝順

●平時有時間,常回家看看

母親節,有1億人在朋友圈假裝孝順

寫在最後:

你在母親的目光中離家遠走,漸漸忘記了回頭,卻沒發現她仍然在原地痴痴地眺望;你說你放不下夢想,卻不知道母親放不下你。

這個母親節,回家看看媽媽吧,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回去,也一定給媽媽打個電話。

別等失去之後才明白,普天之下,唯有父母情長。

母親節,有1億人在朋友圈假裝孝順

我是雯子,兩個男孩的媽媽,眼裡有光,心中有夢的中年少女。你的點贊轉發和留言,是我前行的動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