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

早上看到一條消息,一位父親急著給重病的爺爺看病,卻因為開車超載1人被交警攔下。為了50元罰款而焦慮暴躁的父親,竟然把自己親生的3歲孩子狠狠扔在馬路邊,就要開車離開。可憐的寶寶頭都磕破了,卻趕緊爬起來追上爸爸,哭著求爸爸不要丟下自己。

"

早上看到一條消息,一位父親急著給重病的爺爺看病,卻因為開車超載1人被交警攔下。為了50元罰款而焦慮暴躁的父親,竟然把自己親生的3歲孩子狠狠扔在馬路邊,就要開車離開。可憐的寶寶頭都磕破了,卻趕緊爬起來追上爸爸,哭著求爸爸不要丟下自己。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看到這揪心的一幕,網友們憤怒的指責這位父親,怎麼能把氣撒在孩子身上?更有網友狠狠的留言:有氣自己撞牆!

"

早上看到一條消息,一位父親急著給重病的爺爺看病,卻因為開車超載1人被交警攔下。為了50元罰款而焦慮暴躁的父親,竟然把自己親生的3歲孩子狠狠扔在馬路邊,就要開車離開。可憐的寶寶頭都磕破了,卻趕緊爬起來追上爸爸,哭著求爸爸不要丟下自己。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看到這揪心的一幕,網友們憤怒的指責這位父親,怎麼能把氣撒在孩子身上?更有網友狠狠的留言:有氣自己撞牆!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誰沒有過“撒氣”在孩子身上的經歷?

儘管不能認同這位父親的行為,但我卻不得不說:這位父親當時的感受,我能理解。真正有孩子、自己照顧過孩子的父母們,請捫心自問:是否曾經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老公自己啥也不管,卻埋怨家裡像個“垃圾堆”!老闆又打來電話,說方案被斃了要重新做。這時孩子卻跑過來要吃零食,並在你拒絕之後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多少媽媽會在此時忘了“溫和而堅定”的原則,衝著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屁股?

雖然沒有把孩子“掄起來”丟在馬路上,但當父母在盛怒之下吼出:“我不要你了”、“你是廢物”這樣的語言,帶來的傷害一點不比被丟在馬路上來得少。

"

早上看到一條消息,一位父親急著給重病的爺爺看病,卻因為開車超載1人被交警攔下。為了50元罰款而焦慮暴躁的父親,竟然把自己親生的3歲孩子狠狠扔在馬路邊,就要開車離開。可憐的寶寶頭都磕破了,卻趕緊爬起來追上爸爸,哭著求爸爸不要丟下自己。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看到這揪心的一幕,網友們憤怒的指責這位父親,怎麼能把氣撒在孩子身上?更有網友狠狠的留言:有氣自己撞牆!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誰沒有過“撒氣”在孩子身上的經歷?

儘管不能認同這位父親的行為,但我卻不得不說:這位父親當時的感受,我能理解。真正有孩子、自己照顧過孩子的父母們,請捫心自問:是否曾經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老公自己啥也不管,卻埋怨家裡像個“垃圾堆”!老闆又打來電話,說方案被斃了要重新做。這時孩子卻跑過來要吃零食,並在你拒絕之後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多少媽媽會在此時忘了“溫和而堅定”的原則,衝著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屁股?

雖然沒有把孩子“掄起來”丟在馬路上,但當父母在盛怒之下吼出:“我不要你了”、“你是廢物”這樣的語言,帶來的傷害一點不比被丟在馬路上來得少。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撒氣”帶來的巨大傷害

知乎上有個問題“從小動輒捱打被罵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嗎?”在四百多條留言中,給他們造成的傷害最大的,不是父母為了自己前程操心的管教,而是那些莫名其妙的“撒氣式”的打罵。

"

早上看到一條消息,一位父親急著給重病的爺爺看病,卻因為開車超載1人被交警攔下。為了50元罰款而焦慮暴躁的父親,竟然把自己親生的3歲孩子狠狠扔在馬路邊,就要開車離開。可憐的寶寶頭都磕破了,卻趕緊爬起來追上爸爸,哭著求爸爸不要丟下自己。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看到這揪心的一幕,網友們憤怒的指責這位父親,怎麼能把氣撒在孩子身上?更有網友狠狠的留言:有氣自己撞牆!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誰沒有過“撒氣”在孩子身上的經歷?

儘管不能認同這位父親的行為,但我卻不得不說:這位父親當時的感受,我能理解。真正有孩子、自己照顧過孩子的父母們,請捫心自問:是否曾經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老公自己啥也不管,卻埋怨家裡像個“垃圾堆”!老闆又打來電話,說方案被斃了要重新做。這時孩子卻跑過來要吃零食,並在你拒絕之後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多少媽媽會在此時忘了“溫和而堅定”的原則,衝著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屁股?

雖然沒有把孩子“掄起來”丟在馬路上,但當父母在盛怒之下吼出:“我不要你了”、“你是廢物”這樣的語言,帶來的傷害一點不比被丟在馬路上來得少。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撒氣”帶來的巨大傷害

知乎上有個問題“從小動輒捱打被罵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嗎?”在四百多條留言中,給他們造成的傷害最大的,不是父母為了自己前程操心的管教,而是那些莫名其妙的“撒氣式”的打罵。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

早上看到一條消息,一位父親急著給重病的爺爺看病,卻因為開車超載1人被交警攔下。為了50元罰款而焦慮暴躁的父親,竟然把自己親生的3歲孩子狠狠扔在馬路邊,就要開車離開。可憐的寶寶頭都磕破了,卻趕緊爬起來追上爸爸,哭著求爸爸不要丟下自己。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看到這揪心的一幕,網友們憤怒的指責這位父親,怎麼能把氣撒在孩子身上?更有網友狠狠的留言:有氣自己撞牆!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誰沒有過“撒氣”在孩子身上的經歷?

儘管不能認同這位父親的行為,但我卻不得不說:這位父親當時的感受,我能理解。真正有孩子、自己照顧過孩子的父母們,請捫心自問:是否曾經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老公自己啥也不管,卻埋怨家裡像個“垃圾堆”!老闆又打來電話,說方案被斃了要重新做。這時孩子卻跑過來要吃零食,並在你拒絕之後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多少媽媽會在此時忘了“溫和而堅定”的原則,衝著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屁股?

雖然沒有把孩子“掄起來”丟在馬路上,但當父母在盛怒之下吼出:“我不要你了”、“你是廢物”這樣的語言,帶來的傷害一點不比被丟在馬路上來得少。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撒氣”帶來的巨大傷害

知乎上有個問題“從小動輒捱打被罵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嗎?”在四百多條留言中,給他們造成的傷害最大的,不是父母為了自己前程操心的管教,而是那些莫名其妙的“撒氣式”的打罵。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這些小時被“撒氣”打罵的孩子們,長大後或多或少的面臨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常年靠安眠藥才能入睡,有些會在緊張時當眾嘔吐不止,有些難以信任別人甚至不能戀愛,有些憎恨父母老死不相往來。

"

早上看到一條消息,一位父親急著給重病的爺爺看病,卻因為開車超載1人被交警攔下。為了50元罰款而焦慮暴躁的父親,竟然把自己親生的3歲孩子狠狠扔在馬路邊,就要開車離開。可憐的寶寶頭都磕破了,卻趕緊爬起來追上爸爸,哭著求爸爸不要丟下自己。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看到這揪心的一幕,網友們憤怒的指責這位父親,怎麼能把氣撒在孩子身上?更有網友狠狠的留言:有氣自己撞牆!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誰沒有過“撒氣”在孩子身上的經歷?

儘管不能認同這位父親的行為,但我卻不得不說:這位父親當時的感受,我能理解。真正有孩子、自己照顧過孩子的父母們,請捫心自問:是否曾經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老公自己啥也不管,卻埋怨家裡像個“垃圾堆”!老闆又打來電話,說方案被斃了要重新做。這時孩子卻跑過來要吃零食,並在你拒絕之後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多少媽媽會在此時忘了“溫和而堅定”的原則,衝著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屁股?

雖然沒有把孩子“掄起來”丟在馬路上,但當父母在盛怒之下吼出:“我不要你了”、“你是廢物”這樣的語言,帶來的傷害一點不比被丟在馬路上來得少。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撒氣”帶來的巨大傷害

知乎上有個問題“從小動輒捱打被罵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嗎?”在四百多條留言中,給他們造成的傷害最大的,不是父母為了自己前程操心的管教,而是那些莫名其妙的“撒氣式”的打罵。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這些小時被“撒氣”打罵的孩子們,長大後或多或少的面臨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常年靠安眠藥才能入睡,有些會在緊張時當眾嘔吐不止,有些難以信任別人甚至不能戀愛,有些憎恨父母老死不相往來。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遺憾的是,即使我們知道了撒氣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傷害巨大。但到了那個憤怒的節骨眼,許多父母仍然會重蹈覆轍。

“我知道不該用孩子‘撒氣’,但總是忍不住”,一位母親曾這樣描述他的困惑,“每次跟孩子發火之後都特別後悔,可是到了下一次,這一切還是反覆重演。”

為什麼父母會“撒氣”在孩子身上?

自卑感及其心理補償機制為人們犯錯誤打開了方便之門。——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阿德勒

心理學認為“撒氣”是一種“補償行為”。當人們感受到安全感不足、自卑感爆棚、或者遭遇挫折、個人期望與現實生活背離太遠的時候,就會啟動心理補償機制。而這種心理補償機制讓人們尋找“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讓自己感覺更好。

當孩子在身邊的時候,打罵孩子一頓顯然是讓父母立刻得到控制感和安全感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因為孩子不但“打不過”父母,更在心理上完全依賴父母。無論如何對待孩子,他們還是會一邊哭泣一邊抱緊父母,求他們不要丟下自己。

許多父母靠著這種方式,從孩子那裡得到了掌控感和安全感的“自卑心理補償”,並且樂此不疲。像吸血鬼一般,一次次粗暴而殘忍的把孩子的“掌控感和安全感”吸走,來慰藉自己。這讓許多孩子即使到了成年,仍然深陷泥潭、無法自拔。

"

早上看到一條消息,一位父親急著給重病的爺爺看病,卻因為開車超載1人被交警攔下。為了50元罰款而焦慮暴躁的父親,竟然把自己親生的3歲孩子狠狠扔在馬路邊,就要開車離開。可憐的寶寶頭都磕破了,卻趕緊爬起來追上爸爸,哭著求爸爸不要丟下自己。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看到這揪心的一幕,網友們憤怒的指責這位父親,怎麼能把氣撒在孩子身上?更有網友狠狠的留言:有氣自己撞牆!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誰沒有過“撒氣”在孩子身上的經歷?

儘管不能認同這位父親的行為,但我卻不得不說:這位父親當時的感受,我能理解。真正有孩子、自己照顧過孩子的父母們,請捫心自問:是否曾經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老公自己啥也不管,卻埋怨家裡像個“垃圾堆”!老闆又打來電話,說方案被斃了要重新做。這時孩子卻跑過來要吃零食,並在你拒絕之後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多少媽媽會在此時忘了“溫和而堅定”的原則,衝著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屁股?

雖然沒有把孩子“掄起來”丟在馬路上,但當父母在盛怒之下吼出:“我不要你了”、“你是廢物”這樣的語言,帶來的傷害一點不比被丟在馬路上來得少。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撒氣”帶來的巨大傷害

知乎上有個問題“從小動輒捱打被罵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嗎?”在四百多條留言中,給他們造成的傷害最大的,不是父母為了自己前程操心的管教,而是那些莫名其妙的“撒氣式”的打罵。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這些小時被“撒氣”打罵的孩子們,長大後或多或少的面臨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常年靠安眠藥才能入睡,有些會在緊張時當眾嘔吐不止,有些難以信任別人甚至不能戀愛,有些憎恨父母老死不相往來。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遺憾的是,即使我們知道了撒氣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傷害巨大。但到了那個憤怒的節骨眼,許多父母仍然會重蹈覆轍。

“我知道不該用孩子‘撒氣’,但總是忍不住”,一位母親曾這樣描述他的困惑,“每次跟孩子發火之後都特別後悔,可是到了下一次,這一切還是反覆重演。”

為什麼父母會“撒氣”在孩子身上?

自卑感及其心理補償機制為人們犯錯誤打開了方便之門。——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阿德勒

心理學認為“撒氣”是一種“補償行為”。當人們感受到安全感不足、自卑感爆棚、或者遭遇挫折、個人期望與現實生活背離太遠的時候,就會啟動心理補償機制。而這種心理補償機制讓人們尋找“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讓自己感覺更好。

當孩子在身邊的時候,打罵孩子一頓顯然是讓父母立刻得到控制感和安全感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因為孩子不但“打不過”父母,更在心理上完全依賴父母。無論如何對待孩子,他們還是會一邊哭泣一邊抱緊父母,求他們不要丟下自己。

許多父母靠著這種方式,從孩子那裡得到了掌控感和安全感的“自卑心理補償”,並且樂此不疲。像吸血鬼一般,一次次粗暴而殘忍的把孩子的“掌控感和安全感”吸走,來慰藉自己。這讓許多孩子即使到了成年,仍然深陷泥潭、無法自拔。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你我皆凡人”,當人們經歷世事的艱辛、瑣事的煩惱,會焦慮、會生氣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要求一旦為人父母之後,就要永遠保持溫柔、理智,這就像讓人“一夜成佛”一樣不現實。

我也跟大家一樣,曾經不自覺的找孩子撒氣。不過現在這樣的情況已經極少發生。因為我在實踐中,找到了三個方法。

“三句話分手“

李玫瑾教授有個論斷:兩個人互相懟三到五句話,如果不及時分開,就能吵起來。這個論斷在父母和孩子之間也非常準確。

就在前兩天,孩子其實剛剛看了一會兒手機,心情本來不佳的我一看到就火冒三丈:“定時了嗎?就知道看手機!說你還不高興,又擺臉子給我!”說到這裡的時候,我意識到自己在“撒氣”了,趕緊跑到房間裡躲起來,“眼不見為淨”。

等我自己在房間裡刷了一會兒手機,心情平靜了再出來的時候,孩子的“手機時段”已經結束了,跟弟弟玩軌道呢。我也不再看他們不順眼,還感謝哥哥可以陪弟弟玩,讓我可以幹自己的事兒。

這就是“三句話分手”,當發現自己情緒瀕臨失控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躲開”。這不是在犯“慫”,而是成熟和智慧的表現。不但如此,這樣練習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情緒更加平穩和可控。

"

早上看到一條消息,一位父親急著給重病的爺爺看病,卻因為開車超載1人被交警攔下。為了50元罰款而焦慮暴躁的父親,竟然把自己親生的3歲孩子狠狠扔在馬路邊,就要開車離開。可憐的寶寶頭都磕破了,卻趕緊爬起來追上爸爸,哭著求爸爸不要丟下自己。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看到這揪心的一幕,網友們憤怒的指責這位父親,怎麼能把氣撒在孩子身上?更有網友狠狠的留言:有氣自己撞牆!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誰沒有過“撒氣”在孩子身上的經歷?

儘管不能認同這位父親的行為,但我卻不得不說:這位父親當時的感受,我能理解。真正有孩子、自己照顧過孩子的父母們,請捫心自問:是否曾經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老公自己啥也不管,卻埋怨家裡像個“垃圾堆”!老闆又打來電話,說方案被斃了要重新做。這時孩子卻跑過來要吃零食,並在你拒絕之後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多少媽媽會在此時忘了“溫和而堅定”的原則,衝著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屁股?

雖然沒有把孩子“掄起來”丟在馬路上,但當父母在盛怒之下吼出:“我不要你了”、“你是廢物”這樣的語言,帶來的傷害一點不比被丟在馬路上來得少。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撒氣”帶來的巨大傷害

知乎上有個問題“從小動輒捱打被罵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嗎?”在四百多條留言中,給他們造成的傷害最大的,不是父母為了自己前程操心的管教,而是那些莫名其妙的“撒氣式”的打罵。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這些小時被“撒氣”打罵的孩子們,長大後或多或少的面臨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常年靠安眠藥才能入睡,有些會在緊張時當眾嘔吐不止,有些難以信任別人甚至不能戀愛,有些憎恨父母老死不相往來。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遺憾的是,即使我們知道了撒氣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傷害巨大。但到了那個憤怒的節骨眼,許多父母仍然會重蹈覆轍。

“我知道不該用孩子‘撒氣’,但總是忍不住”,一位母親曾這樣描述他的困惑,“每次跟孩子發火之後都特別後悔,可是到了下一次,這一切還是反覆重演。”

為什麼父母會“撒氣”在孩子身上?

自卑感及其心理補償機制為人們犯錯誤打開了方便之門。——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阿德勒

心理學認為“撒氣”是一種“補償行為”。當人們感受到安全感不足、自卑感爆棚、或者遭遇挫折、個人期望與現實生活背離太遠的時候,就會啟動心理補償機制。而這種心理補償機制讓人們尋找“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讓自己感覺更好。

當孩子在身邊的時候,打罵孩子一頓顯然是讓父母立刻得到控制感和安全感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因為孩子不但“打不過”父母,更在心理上完全依賴父母。無論如何對待孩子,他們還是會一邊哭泣一邊抱緊父母,求他們不要丟下自己。

許多父母靠著這種方式,從孩子那裡得到了掌控感和安全感的“自卑心理補償”,並且樂此不疲。像吸血鬼一般,一次次粗暴而殘忍的把孩子的“掌控感和安全感”吸走,來慰藉自己。這讓許多孩子即使到了成年,仍然深陷泥潭、無法自拔。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你我皆凡人”,當人們經歷世事的艱辛、瑣事的煩惱,會焦慮、會生氣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要求一旦為人父母之後,就要永遠保持溫柔、理智,這就像讓人“一夜成佛”一樣不現實。

我也跟大家一樣,曾經不自覺的找孩子撒氣。不過現在這樣的情況已經極少發生。因為我在實踐中,找到了三個方法。

“三句話分手“

李玫瑾教授有個論斷:兩個人互相懟三到五句話,如果不及時分開,就能吵起來。這個論斷在父母和孩子之間也非常準確。

就在前兩天,孩子其實剛剛看了一會兒手機,心情本來不佳的我一看到就火冒三丈:“定時了嗎?就知道看手機!說你還不高興,又擺臉子給我!”說到這裡的時候,我意識到自己在“撒氣”了,趕緊跑到房間裡躲起來,“眼不見為淨”。

等我自己在房間裡刷了一會兒手機,心情平靜了再出來的時候,孩子的“手機時段”已經結束了,跟弟弟玩軌道呢。我也不再看他們不順眼,還感謝哥哥可以陪弟弟玩,讓我可以幹自己的事兒。

這就是“三句話分手”,當發現自己情緒瀕臨失控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躲開”。這不是在犯“慫”,而是成熟和智慧的表現。不但如此,這樣練習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情緒更加平穩和可控。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我家的“風暴預警”

忘了是因為什麼,我在給孩子們做晚飯的事後已經心情煩躁。吃飯時,我盡力壓抑,看到老二再次把桌子、地上弄得慘不忍睹,我感覺自己馬上就要爆發了。

於是我告訴兩個孩子:“媽媽今天的心情很差,就像外面的颱風黃色預警,馬上就要爆發了。”說完這些話,我迅速離開餐桌,躲開兩個孩子,去寫稿了。

想不到,兩個孩子聽懂了我的“求救”,11歲的老大告訴弟弟現在不要去煩媽媽,還帶著他一起把餐桌整理乾淨、碗也洗了。我心理的風暴,就這樣被兩個孩子溫暖的陽光驅散。

從那以後,在我家的黑板上,偶爾會出現一團“憤怒的黃色”,那是我的風暴預警。當我覺得心情煩躁的時候,就會在黑板胡亂劃下黃色或者紅色的一團。孩子們就知道媽媽今天不高興,少惹為妙。有了風暴預警之後,家裡的風暴反而少了許多。

"

早上看到一條消息,一位父親急著給重病的爺爺看病,卻因為開車超載1人被交警攔下。為了50元罰款而焦慮暴躁的父親,竟然把自己親生的3歲孩子狠狠扔在馬路邊,就要開車離開。可憐的寶寶頭都磕破了,卻趕緊爬起來追上爸爸,哭著求爸爸不要丟下自己。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看到這揪心的一幕,網友們憤怒的指責這位父親,怎麼能把氣撒在孩子身上?更有網友狠狠的留言:有氣自己撞牆!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誰沒有過“撒氣”在孩子身上的經歷?

儘管不能認同這位父親的行為,但我卻不得不說:這位父親當時的感受,我能理解。真正有孩子、自己照顧過孩子的父母們,請捫心自問:是否曾經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老公自己啥也不管,卻埋怨家裡像個“垃圾堆”!老闆又打來電話,說方案被斃了要重新做。這時孩子卻跑過來要吃零食,並在你拒絕之後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多少媽媽會在此時忘了“溫和而堅定”的原則,衝著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屁股?

雖然沒有把孩子“掄起來”丟在馬路上,但當父母在盛怒之下吼出:“我不要你了”、“你是廢物”這樣的語言,帶來的傷害一點不比被丟在馬路上來得少。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撒氣”帶來的巨大傷害

知乎上有個問題“從小動輒捱打被罵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嗎?”在四百多條留言中,給他們造成的傷害最大的,不是父母為了自己前程操心的管教,而是那些莫名其妙的“撒氣式”的打罵。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這些小時被“撒氣”打罵的孩子們,長大後或多或少的面臨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常年靠安眠藥才能入睡,有些會在緊張時當眾嘔吐不止,有些難以信任別人甚至不能戀愛,有些憎恨父母老死不相往來。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遺憾的是,即使我們知道了撒氣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傷害巨大。但到了那個憤怒的節骨眼,許多父母仍然會重蹈覆轍。

“我知道不該用孩子‘撒氣’,但總是忍不住”,一位母親曾這樣描述他的困惑,“每次跟孩子發火之後都特別後悔,可是到了下一次,這一切還是反覆重演。”

為什麼父母會“撒氣”在孩子身上?

自卑感及其心理補償機制為人們犯錯誤打開了方便之門。——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阿德勒

心理學認為“撒氣”是一種“補償行為”。當人們感受到安全感不足、自卑感爆棚、或者遭遇挫折、個人期望與現實生活背離太遠的時候,就會啟動心理補償機制。而這種心理補償機制讓人們尋找“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讓自己感覺更好。

當孩子在身邊的時候,打罵孩子一頓顯然是讓父母立刻得到控制感和安全感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因為孩子不但“打不過”父母,更在心理上完全依賴父母。無論如何對待孩子,他們還是會一邊哭泣一邊抱緊父母,求他們不要丟下自己。

許多父母靠著這種方式,從孩子那裡得到了掌控感和安全感的“自卑心理補償”,並且樂此不疲。像吸血鬼一般,一次次粗暴而殘忍的把孩子的“掌控感和安全感”吸走,來慰藉自己。這讓許多孩子即使到了成年,仍然深陷泥潭、無法自拔。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你我皆凡人”,當人們經歷世事的艱辛、瑣事的煩惱,會焦慮、會生氣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要求一旦為人父母之後,就要永遠保持溫柔、理智,這就像讓人“一夜成佛”一樣不現實。

我也跟大家一樣,曾經不自覺的找孩子撒氣。不過現在這樣的情況已經極少發生。因為我在實踐中,找到了三個方法。

“三句話分手“

李玫瑾教授有個論斷:兩個人互相懟三到五句話,如果不及時分開,就能吵起來。這個論斷在父母和孩子之間也非常準確。

就在前兩天,孩子其實剛剛看了一會兒手機,心情本來不佳的我一看到就火冒三丈:“定時了嗎?就知道看手機!說你還不高興,又擺臉子給我!”說到這裡的時候,我意識到自己在“撒氣”了,趕緊跑到房間裡躲起來,“眼不見為淨”。

等我自己在房間裡刷了一會兒手機,心情平靜了再出來的時候,孩子的“手機時段”已經結束了,跟弟弟玩軌道呢。我也不再看他們不順眼,還感謝哥哥可以陪弟弟玩,讓我可以幹自己的事兒。

這就是“三句話分手”,當發現自己情緒瀕臨失控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躲開”。這不是在犯“慫”,而是成熟和智慧的表現。不但如此,這樣練習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情緒更加平穩和可控。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我家的“風暴預警”

忘了是因為什麼,我在給孩子們做晚飯的事後已經心情煩躁。吃飯時,我盡力壓抑,看到老二再次把桌子、地上弄得慘不忍睹,我感覺自己馬上就要爆發了。

於是我告訴兩個孩子:“媽媽今天的心情很差,就像外面的颱風黃色預警,馬上就要爆發了。”說完這些話,我迅速離開餐桌,躲開兩個孩子,去寫稿了。

想不到,兩個孩子聽懂了我的“求救”,11歲的老大告訴弟弟現在不要去煩媽媽,還帶著他一起把餐桌整理乾淨、碗也洗了。我心理的風暴,就這樣被兩個孩子溫暖的陽光驅散。

從那以後,在我家的黑板上,偶爾會出現一團“憤怒的黃色”,那是我的風暴預警。當我覺得心情煩躁的時候,就會在黑板胡亂劃下黃色或者紅色的一團。孩子們就知道媽媽今天不高興,少惹為妙。有了風暴預警之後,家裡的風暴反而少了許多。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發火用語:“我氣死了”

有時候讀到“雞湯”裡要求家長時時以孩子的心理感受出發,時時保持“溫柔而堅定”,總覺得這人一定沒有真的為人父母。因為只要是正常人,“城門失火”的時候,難免會殃及孩子。不過即使到了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儘可能把影響降低到最小。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式,就是使用發火用語。建議每位父母都提前準備一些發火用語,這樣“撒氣”的時候就自然而然的會使用這些傷害不大的語言。

發火用語的原則是以“我”開頭,比如:“我急死了”、“我太生氣了”、“我失望透頂”、“我真不知道要怎麼辦好”。這種語言的好處是,它主要表達“我的生氣感受”,而不是指責孩子的無能、糟糕和愚蠢,這會把傷害儘可能的控制在“城門以內”。

當然,如果您意識到,上一次發火是在“撒氣”,真誠的跟孩子說句“對不起”也是很有效的方式,您會驚訝於孩子的大度。如果能再跟孩子聊聊自己的焦慮,和那些讓自己不知所措的事情,孩子會用他稚氣又溫柔的獨特方式,給予您不曾得到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

早上看到一條消息,一位父親急著給重病的爺爺看病,卻因為開車超載1人被交警攔下。為了50元罰款而焦慮暴躁的父親,竟然把自己親生的3歲孩子狠狠扔在馬路邊,就要開車離開。可憐的寶寶頭都磕破了,卻趕緊爬起來追上爸爸,哭著求爸爸不要丟下自己。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看到這揪心的一幕,網友們憤怒的指責這位父親,怎麼能把氣撒在孩子身上?更有網友狠狠的留言:有氣自己撞牆!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誰沒有過“撒氣”在孩子身上的經歷?

儘管不能認同這位父親的行為,但我卻不得不說:這位父親當時的感受,我能理解。真正有孩子、自己照顧過孩子的父母們,請捫心自問:是否曾經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老公自己啥也不管,卻埋怨家裡像個“垃圾堆”!老闆又打來電話,說方案被斃了要重新做。這時孩子卻跑過來要吃零食,並在你拒絕之後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多少媽媽會在此時忘了“溫和而堅定”的原則,衝著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屁股?

雖然沒有把孩子“掄起來”丟在馬路上,但當父母在盛怒之下吼出:“我不要你了”、“你是廢物”這樣的語言,帶來的傷害一點不比被丟在馬路上來得少。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撒氣”帶來的巨大傷害

知乎上有個問題“從小動輒捱打被罵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嗎?”在四百多條留言中,給他們造成的傷害最大的,不是父母為了自己前程操心的管教,而是那些莫名其妙的“撒氣式”的打罵。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這些小時被“撒氣”打罵的孩子們,長大後或多或少的面臨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常年靠安眠藥才能入睡,有些會在緊張時當眾嘔吐不止,有些難以信任別人甚至不能戀愛,有些憎恨父母老死不相往來。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遺憾的是,即使我們知道了撒氣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傷害巨大。但到了那個憤怒的節骨眼,許多父母仍然會重蹈覆轍。

“我知道不該用孩子‘撒氣’,但總是忍不住”,一位母親曾這樣描述他的困惑,“每次跟孩子發火之後都特別後悔,可是到了下一次,這一切還是反覆重演。”

為什麼父母會“撒氣”在孩子身上?

自卑感及其心理補償機制為人們犯錯誤打開了方便之門。——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阿德勒

心理學認為“撒氣”是一種“補償行為”。當人們感受到安全感不足、自卑感爆棚、或者遭遇挫折、個人期望與現實生活背離太遠的時候,就會啟動心理補償機制。而這種心理補償機制讓人們尋找“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讓自己感覺更好。

當孩子在身邊的時候,打罵孩子一頓顯然是讓父母立刻得到控制感和安全感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因為孩子不但“打不過”父母,更在心理上完全依賴父母。無論如何對待孩子,他們還是會一邊哭泣一邊抱緊父母,求他們不要丟下自己。

許多父母靠著這種方式,從孩子那裡得到了掌控感和安全感的“自卑心理補償”,並且樂此不疲。像吸血鬼一般,一次次粗暴而殘忍的把孩子的“掌控感和安全感”吸走,來慰藉自己。這讓許多孩子即使到了成年,仍然深陷泥潭、無法自拔。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你我皆凡人”,當人們經歷世事的艱辛、瑣事的煩惱,會焦慮、會生氣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要求一旦為人父母之後,就要永遠保持溫柔、理智,這就像讓人“一夜成佛”一樣不現實。

我也跟大家一樣,曾經不自覺的找孩子撒氣。不過現在這樣的情況已經極少發生。因為我在實踐中,找到了三個方法。

“三句話分手“

李玫瑾教授有個論斷:兩個人互相懟三到五句話,如果不及時分開,就能吵起來。這個論斷在父母和孩子之間也非常準確。

就在前兩天,孩子其實剛剛看了一會兒手機,心情本來不佳的我一看到就火冒三丈:“定時了嗎?就知道看手機!說你還不高興,又擺臉子給我!”說到這裡的時候,我意識到自己在“撒氣”了,趕緊跑到房間裡躲起來,“眼不見為淨”。

等我自己在房間裡刷了一會兒手機,心情平靜了再出來的時候,孩子的“手機時段”已經結束了,跟弟弟玩軌道呢。我也不再看他們不順眼,還感謝哥哥可以陪弟弟玩,讓我可以幹自己的事兒。

這就是“三句話分手”,當發現自己情緒瀕臨失控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躲開”。這不是在犯“慫”,而是成熟和智慧的表現。不但如此,這樣練習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情緒更加平穩和可控。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我家的“風暴預警”

忘了是因為什麼,我在給孩子們做晚飯的事後已經心情煩躁。吃飯時,我盡力壓抑,看到老二再次把桌子、地上弄得慘不忍睹,我感覺自己馬上就要爆發了。

於是我告訴兩個孩子:“媽媽今天的心情很差,就像外面的颱風黃色預警,馬上就要爆發了。”說完這些話,我迅速離開餐桌,躲開兩個孩子,去寫稿了。

想不到,兩個孩子聽懂了我的“求救”,11歲的老大告訴弟弟現在不要去煩媽媽,還帶著他一起把餐桌整理乾淨、碗也洗了。我心理的風暴,就這樣被兩個孩子溫暖的陽光驅散。

從那以後,在我家的黑板上,偶爾會出現一團“憤怒的黃色”,那是我的風暴預警。當我覺得心情煩躁的時候,就會在黑板胡亂劃下黃色或者紅色的一團。孩子們就知道媽媽今天不高興,少惹為妙。有了風暴預警之後,家裡的風暴反而少了許多。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發火用語:“我氣死了”

有時候讀到“雞湯”裡要求家長時時以孩子的心理感受出發,時時保持“溫柔而堅定”,總覺得這人一定沒有真的為人父母。因為只要是正常人,“城門失火”的時候,難免會殃及孩子。不過即使到了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儘可能把影響降低到最小。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式,就是使用發火用語。建議每位父母都提前準備一些發火用語,這樣“撒氣”的時候就自然而然的會使用這些傷害不大的語言。

發火用語的原則是以“我”開頭,比如:“我急死了”、“我太生氣了”、“我失望透頂”、“我真不知道要怎麼辦好”。這種語言的好處是,它主要表達“我的生氣感受”,而不是指責孩子的無能、糟糕和愚蠢,這會把傷害儘可能的控制在“城門以內”。

當然,如果您意識到,上一次發火是在“撒氣”,真誠的跟孩子說句“對不起”也是很有效的方式,您會驚訝於孩子的大度。如果能再跟孩子聊聊自己的焦慮,和那些讓自己不知所措的事情,孩子會用他稚氣又溫柔的獨特方式,給予您不曾得到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父親掄起3歲親生兒子扔路邊,這是在孩子身上找“自卑補償”

心理學認為情緒是自然發生的,既沒有好壞之分,也無法讓它憑空消失。所以關鍵不在於要求家長不生氣、不焦慮,而在於父母們應該學會正確的疏導自己的負面情緒,用更積極的方式獲得“心理補償”,代替簡單的“撒氣”。

如果文首的那位父親,能夠學會這些方法。在他為了父親的身體焦慮,又被警察攔住的時候。他就可以自己先找個地方冷靜一下;或者告訴孩子自己馬上要爆發,孩子就不會抱著爸爸的腿不放;他甚至可以衝著孩子大吼:“我急死了!”“我要怎麼辦?”這樣發洩之後,也許他就能冷靜下來,跟交警商量送老父親去醫院的事如何處理。

我曾在職場如魚得水,如今專心養育兩個男孩。讀了一櫃子書,走了不少彎路,也收穫了滿滿的經驗與幸福。關注我,希望把我的所學所用、經驗教訓跟您分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