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不完美媽媽 美髮 枝媽育兒說 2019-09-03
"

最近,有一位寶媽私信跟我講述了她近期發生的經歷:

週末的時候,我在家陪著孩子一起拆開最近才購買的船隻模型。因為船隻模型還需要自己組裝,所以我便在一旁協助孩子進行模型的拼裝。可能是因為第一次拼接的原因,孩子拼了很久,還是沒有將整個船隻的輪廓組裝成功。

“媽媽,我拼不好了,我不想玩了,我怎麼這麼笨。”由於多次的組裝失敗,孩子漸漸開始變得不耐煩,甚至是發起脾氣來。

“我不想玩這個模型了,反正我也不會拼。”孩子由於接受不了自己拼裝船隻模型失敗的這一情況,竟然開始躲避起來。隨即就丟下了模型碎片,去看起了動畫片。

"

最近,有一位寶媽私信跟我講述了她近期發生的經歷:

週末的時候,我在家陪著孩子一起拆開最近才購買的船隻模型。因為船隻模型還需要自己組裝,所以我便在一旁協助孩子進行模型的拼裝。可能是因為第一次拼接的原因,孩子拼了很久,還是沒有將整個船隻的輪廓組裝成功。

“媽媽,我拼不好了,我不想玩了,我怎麼這麼笨。”由於多次的組裝失敗,孩子漸漸開始變得不耐煩,甚至是發起脾氣來。

“我不想玩這個模型了,反正我也不會拼。”孩子由於接受不了自己拼裝船隻模型失敗的這一情況,竟然開始躲避起來。隨即就丟下了模型碎片,去看起了動畫片。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這位寶媽心裡很疑惑,想著孩子為什麼會突然出現這種情況。

其實是因為孩子怕在媽媽面前出醜,所以就不敢再繼續嘗試拼裝模型了,孩子會覺得媽媽永遠記得自己出醜的樣子,便喪失了再次嘗試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俗話說的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孩子越是覺得自己做不好,就會更加做不好,相反在輕鬆的心態下會反而做的更好。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擔心出醜呢?針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好好分析一下。

一.孩子內心擔心出醜的原因

1. “焦點效應”會使得孩子害怕出醜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碰到這些情形:

(1)我們在換了新發型或者新服飾之後,不論是在公共場合,還是在辦公室中,我們都會覺得身邊的人都在默默地關注著自己,對自己的髮型和著裝變化品頭論足。

(2)當同學聚會新老同學聚在一起時,我們都會默默在意自己是不是同學眼中混的最好的。

(3)我們在與朋友聊天時,自然會關注到我們的某句話會不會引起朋友的不滿。

這些情況都屬於焦點效應,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

焦點效應意味著往往我們會將自身看做一切事物的主體,將他人對我們的注意程度看的很高,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因此,在焦點效應下會使得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心理存在緊張的感覺,從而心裡擔心出醜。孩子由於“焦點效應”的影響,對於自己的一些行為或者是在他人眼中的形象,都會出現過分關注或者是關心的情況,這便是由於“焦點效應”所導致的一種結果。

"

最近,有一位寶媽私信跟我講述了她近期發生的經歷:

週末的時候,我在家陪著孩子一起拆開最近才購買的船隻模型。因為船隻模型還需要自己組裝,所以我便在一旁協助孩子進行模型的拼裝。可能是因為第一次拼接的原因,孩子拼了很久,還是沒有將整個船隻的輪廓組裝成功。

“媽媽,我拼不好了,我不想玩了,我怎麼這麼笨。”由於多次的組裝失敗,孩子漸漸開始變得不耐煩,甚至是發起脾氣來。

“我不想玩這個模型了,反正我也不會拼。”孩子由於接受不了自己拼裝船隻模型失敗的這一情況,竟然開始躲避起來。隨即就丟下了模型碎片,去看起了動畫片。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這位寶媽心裡很疑惑,想著孩子為什麼會突然出現這種情況。

其實是因為孩子怕在媽媽面前出醜,所以就不敢再繼續嘗試拼裝模型了,孩子會覺得媽媽永遠記得自己出醜的樣子,便喪失了再次嘗試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俗話說的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孩子越是覺得自己做不好,就會更加做不好,相反在輕鬆的心態下會反而做的更好。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擔心出醜呢?針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好好分析一下。

一.孩子內心擔心出醜的原因

1. “焦點效應”會使得孩子害怕出醜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碰到這些情形:

(1)我們在換了新發型或者新服飾之後,不論是在公共場合,還是在辦公室中,我們都會覺得身邊的人都在默默地關注著自己,對自己的髮型和著裝變化品頭論足。

(2)當同學聚會新老同學聚在一起時,我們都會默默在意自己是不是同學眼中混的最好的。

(3)我們在與朋友聊天時,自然會關注到我們的某句話會不會引起朋友的不滿。

這些情況都屬於焦點效應,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

焦點效應意味著往往我們會將自身看做一切事物的主體,將他人對我們的注意程度看的很高,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因此,在焦點效應下會使得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心理存在緊張的感覺,從而心裡擔心出醜。孩子由於“焦點效應”的影響,對於自己的一些行為或者是在他人眼中的形象,都會出現過分關注或者是關心的情況,這便是由於“焦點效應”所導致的一種結果。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2. 孩子比較好面子

我們每個人都是很好面子的,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面子就是孩子的榮譽,孩子內心其實很渴望得到大人的讚賞和鼓勵。當孩子做成某件事的時候,只有得到家長和大人的鼓勵,他們才會覺得自己做好了這件事。

就像上面那位寶媽的孩子拼模型的情況一樣,剛開始想著很快就能拼完這個模型,好讓媽媽能夠誇獎他。可是在媽媽的關注下,也許是由於太過緊張的緣故,半天都沒有拼好模型,這就讓他感覺自己丟盡了面子,在媽媽面前出醜了,因此就不願意繼續拼了。

"

最近,有一位寶媽私信跟我講述了她近期發生的經歷:

週末的時候,我在家陪著孩子一起拆開最近才購買的船隻模型。因為船隻模型還需要自己組裝,所以我便在一旁協助孩子進行模型的拼裝。可能是因為第一次拼接的原因,孩子拼了很久,還是沒有將整個船隻的輪廓組裝成功。

“媽媽,我拼不好了,我不想玩了,我怎麼這麼笨。”由於多次的組裝失敗,孩子漸漸開始變得不耐煩,甚至是發起脾氣來。

“我不想玩這個模型了,反正我也不會拼。”孩子由於接受不了自己拼裝船隻模型失敗的這一情況,竟然開始躲避起來。隨即就丟下了模型碎片,去看起了動畫片。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這位寶媽心裡很疑惑,想著孩子為什麼會突然出現這種情況。

其實是因為孩子怕在媽媽面前出醜,所以就不敢再繼續嘗試拼裝模型了,孩子會覺得媽媽永遠記得自己出醜的樣子,便喪失了再次嘗試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俗話說的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孩子越是覺得自己做不好,就會更加做不好,相反在輕鬆的心態下會反而做的更好。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擔心出醜呢?針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好好分析一下。

一.孩子內心擔心出醜的原因

1. “焦點效應”會使得孩子害怕出醜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碰到這些情形:

(1)我們在換了新發型或者新服飾之後,不論是在公共場合,還是在辦公室中,我們都會覺得身邊的人都在默默地關注著自己,對自己的髮型和著裝變化品頭論足。

(2)當同學聚會新老同學聚在一起時,我們都會默默在意自己是不是同學眼中混的最好的。

(3)我們在與朋友聊天時,自然會關注到我們的某句話會不會引起朋友的不滿。

這些情況都屬於焦點效應,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

焦點效應意味著往往我們會將自身看做一切事物的主體,將他人對我們的注意程度看的很高,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因此,在焦點效應下會使得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心理存在緊張的感覺,從而心裡擔心出醜。孩子由於“焦點效應”的影響,對於自己的一些行為或者是在他人眼中的形象,都會出現過分關注或者是關心的情況,這便是由於“焦點效應”所導致的一種結果。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2. 孩子比較好面子

我們每個人都是很好面子的,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面子就是孩子的榮譽,孩子內心其實很渴望得到大人的讚賞和鼓勵。當孩子做成某件事的時候,只有得到家長和大人的鼓勵,他們才會覺得自己做好了這件事。

就像上面那位寶媽的孩子拼模型的情況一樣,剛開始想著很快就能拼完這個模型,好讓媽媽能夠誇獎他。可是在媽媽的關注下,也許是由於太過緊張的緣故,半天都沒有拼好模型,這就讓他感覺自己丟盡了面子,在媽媽面前出醜了,因此就不願意繼續拼了。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3. 孩子擔心自己出醜的地方會被他人記住

孩子擔心出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怕自己哪方面做的不好,會一直停留在別人的記憶中,別人會以此而輕視和嘲笑他,甚至還有一些比較過分的孩子,還將一些自己的“劣跡”去到處宣揚,這樣就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

例如:在一次家長會上,家長問孩子:“寶貝,老師向我反映,說你最近都不像以前一樣經常去辦公室問老師不會的數學題了,是怎麼了?老師給你佈置的難題你都會做了嗎?”

孩子的回答卻是:“上次我去問老師一個問題,旁邊的一位同學笑話我,說我這麼簡單的題還去問老師,我就再也不敢去問問題了。”

為什麼孩子會對問問題出醜這件事耿耿於懷,久久不能釋懷呢?

孩子的回答給出了答案:“我每次想去問老師不會做的題時,都會想起上次那位同學嘲笑我的樣子,我怕再次出醜,就不敢去問了。”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話就會出現這種情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這麼做容易出醜,就不再願意輕易嘗試了。

二.孩子過於害怕自己出醜,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1.導致性格內向,不再主動展現自己

孩子如果對於他人的眼光很是在意,就容易形成孤立內向的性格,不想再主動和別人進行交談,會給自己帶來人際相處上的壓力。

"

最近,有一位寶媽私信跟我講述了她近期發生的經歷:

週末的時候,我在家陪著孩子一起拆開最近才購買的船隻模型。因為船隻模型還需要自己組裝,所以我便在一旁協助孩子進行模型的拼裝。可能是因為第一次拼接的原因,孩子拼了很久,還是沒有將整個船隻的輪廓組裝成功。

“媽媽,我拼不好了,我不想玩了,我怎麼這麼笨。”由於多次的組裝失敗,孩子漸漸開始變得不耐煩,甚至是發起脾氣來。

“我不想玩這個模型了,反正我也不會拼。”孩子由於接受不了自己拼裝船隻模型失敗的這一情況,竟然開始躲避起來。隨即就丟下了模型碎片,去看起了動畫片。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這位寶媽心裡很疑惑,想著孩子為什麼會突然出現這種情況。

其實是因為孩子怕在媽媽面前出醜,所以就不敢再繼續嘗試拼裝模型了,孩子會覺得媽媽永遠記得自己出醜的樣子,便喪失了再次嘗試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俗話說的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孩子越是覺得自己做不好,就會更加做不好,相反在輕鬆的心態下會反而做的更好。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擔心出醜呢?針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好好分析一下。

一.孩子內心擔心出醜的原因

1. “焦點效應”會使得孩子害怕出醜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碰到這些情形:

(1)我們在換了新發型或者新服飾之後,不論是在公共場合,還是在辦公室中,我們都會覺得身邊的人都在默默地關注著自己,對自己的髮型和著裝變化品頭論足。

(2)當同學聚會新老同學聚在一起時,我們都會默默在意自己是不是同學眼中混的最好的。

(3)我們在與朋友聊天時,自然會關注到我們的某句話會不會引起朋友的不滿。

這些情況都屬於焦點效應,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

焦點效應意味著往往我們會將自身看做一切事物的主體,將他人對我們的注意程度看的很高,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因此,在焦點效應下會使得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心理存在緊張的感覺,從而心裡擔心出醜。孩子由於“焦點效應”的影響,對於自己的一些行為或者是在他人眼中的形象,都會出現過分關注或者是關心的情況,這便是由於“焦點效應”所導致的一種結果。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2. 孩子比較好面子

我們每個人都是很好面子的,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面子就是孩子的榮譽,孩子內心其實很渴望得到大人的讚賞和鼓勵。當孩子做成某件事的時候,只有得到家長和大人的鼓勵,他們才會覺得自己做好了這件事。

就像上面那位寶媽的孩子拼模型的情況一樣,剛開始想著很快就能拼完這個模型,好讓媽媽能夠誇獎他。可是在媽媽的關注下,也許是由於太過緊張的緣故,半天都沒有拼好模型,這就讓他感覺自己丟盡了面子,在媽媽面前出醜了,因此就不願意繼續拼了。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3. 孩子擔心自己出醜的地方會被他人記住

孩子擔心出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怕自己哪方面做的不好,會一直停留在別人的記憶中,別人會以此而輕視和嘲笑他,甚至還有一些比較過分的孩子,還將一些自己的“劣跡”去到處宣揚,這樣就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

例如:在一次家長會上,家長問孩子:“寶貝,老師向我反映,說你最近都不像以前一樣經常去辦公室問老師不會的數學題了,是怎麼了?老師給你佈置的難題你都會做了嗎?”

孩子的回答卻是:“上次我去問老師一個問題,旁邊的一位同學笑話我,說我這麼簡單的題還去問老師,我就再也不敢去問問題了。”

為什麼孩子會對問問題出醜這件事耿耿於懷,久久不能釋懷呢?

孩子的回答給出了答案:“我每次想去問老師不會做的題時,都會想起上次那位同學嘲笑我的樣子,我怕再次出醜,就不敢去問了。”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話就會出現這種情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這麼做容易出醜,就不再願意輕易嘗試了。

二.孩子過於害怕自己出醜,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1.導致性格內向,不再主動展現自己

孩子如果對於他人的眼光很是在意,就容易形成孤立內向的性格,不想再主動和別人進行交談,會給自己帶來人際相處上的壓力。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因為過度害怕出醜,害怕別人的評價,所以就會這樣:

(1)因為上次回答問題出醜的緣故,這次就挑選坐在最後一排的一個不起眼的位置上,防止老師再次點我回答問題。

(2)上次主動代表班級參加學校運動會四百米接力賽,因為自己摔倒的原因,導致班級失去了成為冠軍的資格,以後都不敢再參加這樣的比賽。

這樣的結果就會讓孩子不再主動展現自己的能力,導致孩子性格逐漸走向內向之中。

"

最近,有一位寶媽私信跟我講述了她近期發生的經歷:

週末的時候,我在家陪著孩子一起拆開最近才購買的船隻模型。因為船隻模型還需要自己組裝,所以我便在一旁協助孩子進行模型的拼裝。可能是因為第一次拼接的原因,孩子拼了很久,還是沒有將整個船隻的輪廓組裝成功。

“媽媽,我拼不好了,我不想玩了,我怎麼這麼笨。”由於多次的組裝失敗,孩子漸漸開始變得不耐煩,甚至是發起脾氣來。

“我不想玩這個模型了,反正我也不會拼。”孩子由於接受不了自己拼裝船隻模型失敗的這一情況,竟然開始躲避起來。隨即就丟下了模型碎片,去看起了動畫片。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這位寶媽心裡很疑惑,想著孩子為什麼會突然出現這種情況。

其實是因為孩子怕在媽媽面前出醜,所以就不敢再繼續嘗試拼裝模型了,孩子會覺得媽媽永遠記得自己出醜的樣子,便喪失了再次嘗試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俗話說的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孩子越是覺得自己做不好,就會更加做不好,相反在輕鬆的心態下會反而做的更好。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擔心出醜呢?針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好好分析一下。

一.孩子內心擔心出醜的原因

1. “焦點效應”會使得孩子害怕出醜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碰到這些情形:

(1)我們在換了新發型或者新服飾之後,不論是在公共場合,還是在辦公室中,我們都會覺得身邊的人都在默默地關注著自己,對自己的髮型和著裝變化品頭論足。

(2)當同學聚會新老同學聚在一起時,我們都會默默在意自己是不是同學眼中混的最好的。

(3)我們在與朋友聊天時,自然會關注到我們的某句話會不會引起朋友的不滿。

這些情況都屬於焦點效應,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

焦點效應意味著往往我們會將自身看做一切事物的主體,將他人對我們的注意程度看的很高,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因此,在焦點效應下會使得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心理存在緊張的感覺,從而心裡擔心出醜。孩子由於“焦點效應”的影響,對於自己的一些行為或者是在他人眼中的形象,都會出現過分關注或者是關心的情況,這便是由於“焦點效應”所導致的一種結果。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2. 孩子比較好面子

我們每個人都是很好面子的,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面子就是孩子的榮譽,孩子內心其實很渴望得到大人的讚賞和鼓勵。當孩子做成某件事的時候,只有得到家長和大人的鼓勵,他們才會覺得自己做好了這件事。

就像上面那位寶媽的孩子拼模型的情況一樣,剛開始想著很快就能拼完這個模型,好讓媽媽能夠誇獎他。可是在媽媽的關注下,也許是由於太過緊張的緣故,半天都沒有拼好模型,這就讓他感覺自己丟盡了面子,在媽媽面前出醜了,因此就不願意繼續拼了。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3. 孩子擔心自己出醜的地方會被他人記住

孩子擔心出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怕自己哪方面做的不好,會一直停留在別人的記憶中,別人會以此而輕視和嘲笑他,甚至還有一些比較過分的孩子,還將一些自己的“劣跡”去到處宣揚,這樣就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

例如:在一次家長會上,家長問孩子:“寶貝,老師向我反映,說你最近都不像以前一樣經常去辦公室問老師不會的數學題了,是怎麼了?老師給你佈置的難題你都會做了嗎?”

孩子的回答卻是:“上次我去問老師一個問題,旁邊的一位同學笑話我,說我這麼簡單的題還去問老師,我就再也不敢去問問題了。”

為什麼孩子會對問問題出醜這件事耿耿於懷,久久不能釋懷呢?

孩子的回答給出了答案:“我每次想去問老師不會做的題時,都會想起上次那位同學嘲笑我的樣子,我怕再次出醜,就不敢去問了。”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話就會出現這種情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這麼做容易出醜,就不再願意輕易嘗試了。

二.孩子過於害怕自己出醜,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1.導致性格內向,不再主動展現自己

孩子如果對於他人的眼光很是在意,就容易形成孤立內向的性格,不想再主動和別人進行交談,會給自己帶來人際相處上的壓力。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因為過度害怕出醜,害怕別人的評價,所以就會這樣:

(1)因為上次回答問題出醜的緣故,這次就挑選坐在最後一排的一個不起眼的位置上,防止老師再次點我回答問題。

(2)上次主動代表班級參加學校運動會四百米接力賽,因為自己摔倒的原因,導致班級失去了成為冠軍的資格,以後都不敢再參加這樣的比賽。

這樣的結果就會讓孩子不再主動展現自己的能力,導致孩子性格逐漸走向內向之中。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2. 喪失個性

很多孩子因為太過度在意他人的目光,往往就會喪失個性,做事情隨波逐流。

(1)“班裡的同學都穿著長褲,那我就不穿我心愛的連衣裙了,也穿長褲吧,和大家穿著一樣就不會有人說我了吧。”

(2)“雖然下著小雨,但是同學們都不打傘,那我也不打傘好了,我一個人打傘多奇怪呀。”

(3)“老師提問了,沒有同學回答問題,我也不主動回答了。”

就這樣,孩子擔心和別人不一樣會導致出醜,就喪失了自己獨特的個性與追求,逐漸隨波逐流。

三.如何用“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1. 給孩子解釋“焦點效應”

我們應當先向孩子解釋清楚何為“焦點效應”,讓孩子對焦點效應有一個大致的瞭解,然後再慢慢的向孩子解釋“焦點效應”不會真的讓他過分受到身邊人的關注,讓他不要因為過於害怕出醜,而不敢表現自己。

在平常的生活和學習中也不要因為“焦點效應”而產生怕出醜的心態,這樣的話做事情只會畏首畏尾,到了關鍵時候才會真的出醜,引起身邊人的嘲笑和關注。

"

最近,有一位寶媽私信跟我講述了她近期發生的經歷:

週末的時候,我在家陪著孩子一起拆開最近才購買的船隻模型。因為船隻模型還需要自己組裝,所以我便在一旁協助孩子進行模型的拼裝。可能是因為第一次拼接的原因,孩子拼了很久,還是沒有將整個船隻的輪廓組裝成功。

“媽媽,我拼不好了,我不想玩了,我怎麼這麼笨。”由於多次的組裝失敗,孩子漸漸開始變得不耐煩,甚至是發起脾氣來。

“我不想玩這個模型了,反正我也不會拼。”孩子由於接受不了自己拼裝船隻模型失敗的這一情況,竟然開始躲避起來。隨即就丟下了模型碎片,去看起了動畫片。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這位寶媽心裡很疑惑,想著孩子為什麼會突然出現這種情況。

其實是因為孩子怕在媽媽面前出醜,所以就不敢再繼續嘗試拼裝模型了,孩子會覺得媽媽永遠記得自己出醜的樣子,便喪失了再次嘗試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俗話說的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孩子越是覺得自己做不好,就會更加做不好,相反在輕鬆的心態下會反而做的更好。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擔心出醜呢?針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好好分析一下。

一.孩子內心擔心出醜的原因

1. “焦點效應”會使得孩子害怕出醜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碰到這些情形:

(1)我們在換了新發型或者新服飾之後,不論是在公共場合,還是在辦公室中,我們都會覺得身邊的人都在默默地關注著自己,對自己的髮型和著裝變化品頭論足。

(2)當同學聚會新老同學聚在一起時,我們都會默默在意自己是不是同學眼中混的最好的。

(3)我們在與朋友聊天時,自然會關注到我們的某句話會不會引起朋友的不滿。

這些情況都屬於焦點效應,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

焦點效應意味著往往我們會將自身看做一切事物的主體,將他人對我們的注意程度看的很高,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因此,在焦點效應下會使得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心理存在緊張的感覺,從而心裡擔心出醜。孩子由於“焦點效應”的影響,對於自己的一些行為或者是在他人眼中的形象,都會出現過分關注或者是關心的情況,這便是由於“焦點效應”所導致的一種結果。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2. 孩子比較好面子

我們每個人都是很好面子的,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面子就是孩子的榮譽,孩子內心其實很渴望得到大人的讚賞和鼓勵。當孩子做成某件事的時候,只有得到家長和大人的鼓勵,他們才會覺得自己做好了這件事。

就像上面那位寶媽的孩子拼模型的情況一樣,剛開始想著很快就能拼完這個模型,好讓媽媽能夠誇獎他。可是在媽媽的關注下,也許是由於太過緊張的緣故,半天都沒有拼好模型,這就讓他感覺自己丟盡了面子,在媽媽面前出醜了,因此就不願意繼續拼了。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3. 孩子擔心自己出醜的地方會被他人記住

孩子擔心出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怕自己哪方面做的不好,會一直停留在別人的記憶中,別人會以此而輕視和嘲笑他,甚至還有一些比較過分的孩子,還將一些自己的“劣跡”去到處宣揚,這樣就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

例如:在一次家長會上,家長問孩子:“寶貝,老師向我反映,說你最近都不像以前一樣經常去辦公室問老師不會的數學題了,是怎麼了?老師給你佈置的難題你都會做了嗎?”

孩子的回答卻是:“上次我去問老師一個問題,旁邊的一位同學笑話我,說我這麼簡單的題還去問老師,我就再也不敢去問問題了。”

為什麼孩子會對問問題出醜這件事耿耿於懷,久久不能釋懷呢?

孩子的回答給出了答案:“我每次想去問老師不會做的題時,都會想起上次那位同學嘲笑我的樣子,我怕再次出醜,就不敢去問了。”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話就會出現這種情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這麼做容易出醜,就不再願意輕易嘗試了。

二.孩子過於害怕自己出醜,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1.導致性格內向,不再主動展現自己

孩子如果對於他人的眼光很是在意,就容易形成孤立內向的性格,不想再主動和別人進行交談,會給自己帶來人際相處上的壓力。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因為過度害怕出醜,害怕別人的評價,所以就會這樣:

(1)因為上次回答問題出醜的緣故,這次就挑選坐在最後一排的一個不起眼的位置上,防止老師再次點我回答問題。

(2)上次主動代表班級參加學校運動會四百米接力賽,因為自己摔倒的原因,導致班級失去了成為冠軍的資格,以後都不敢再參加這樣的比賽。

這樣的結果就會讓孩子不再主動展現自己的能力,導致孩子性格逐漸走向內向之中。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2. 喪失個性

很多孩子因為太過度在意他人的目光,往往就會喪失個性,做事情隨波逐流。

(1)“班裡的同學都穿著長褲,那我就不穿我心愛的連衣裙了,也穿長褲吧,和大家穿著一樣就不會有人說我了吧。”

(2)“雖然下著小雨,但是同學們都不打傘,那我也不打傘好了,我一個人打傘多奇怪呀。”

(3)“老師提問了,沒有同學回答問題,我也不主動回答了。”

就這樣,孩子擔心和別人不一樣會導致出醜,就喪失了自己獨特的個性與追求,逐漸隨波逐流。

三.如何用“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1. 給孩子解釋“焦點效應”

我們應當先向孩子解釋清楚何為“焦點效應”,讓孩子對焦點效應有一個大致的瞭解,然後再慢慢的向孩子解釋“焦點效應”不會真的讓他過分受到身邊人的關注,讓他不要因為過於害怕出醜,而不敢表現自己。

在平常的生活和學習中也不要因為“焦點效應”而產生怕出醜的心態,這樣的話做事情只會畏首畏尾,到了關鍵時候才會真的出醜,引起身邊人的嘲笑和關注。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2. 讓孩子正確接受身邊人的評價

評價總是帶有個人主觀色彩的,父母要幫助孩子分析這些評價哪些是客觀的、符合事實的,並讓孩子學著接受。

當然也存在許多隨意的否定,惡意的抨擊,對於這樣的評價,孩子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例如:班上有些同學因為孩子喜歡主動回答問題,就故意在孩子回答錯的時候嘲笑他:“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回答錯,還爭著搶著去回答,顯得自己多聰明一樣”。對於這樣的評價,孩子就沒必要在意。

"

最近,有一位寶媽私信跟我講述了她近期發生的經歷:

週末的時候,我在家陪著孩子一起拆開最近才購買的船隻模型。因為船隻模型還需要自己組裝,所以我便在一旁協助孩子進行模型的拼裝。可能是因為第一次拼接的原因,孩子拼了很久,還是沒有將整個船隻的輪廓組裝成功。

“媽媽,我拼不好了,我不想玩了,我怎麼這麼笨。”由於多次的組裝失敗,孩子漸漸開始變得不耐煩,甚至是發起脾氣來。

“我不想玩這個模型了,反正我也不會拼。”孩子由於接受不了自己拼裝船隻模型失敗的這一情況,竟然開始躲避起來。隨即就丟下了模型碎片,去看起了動畫片。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這位寶媽心裡很疑惑,想著孩子為什麼會突然出現這種情況。

其實是因為孩子怕在媽媽面前出醜,所以就不敢再繼續嘗試拼裝模型了,孩子會覺得媽媽永遠記得自己出醜的樣子,便喪失了再次嘗試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俗話說的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孩子越是覺得自己做不好,就會更加做不好,相反在輕鬆的心態下會反而做的更好。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擔心出醜呢?針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好好分析一下。

一.孩子內心擔心出醜的原因

1. “焦點效應”會使得孩子害怕出醜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碰到這些情形:

(1)我們在換了新發型或者新服飾之後,不論是在公共場合,還是在辦公室中,我們都會覺得身邊的人都在默默地關注著自己,對自己的髮型和著裝變化品頭論足。

(2)當同學聚會新老同學聚在一起時,我們都會默默在意自己是不是同學眼中混的最好的。

(3)我們在與朋友聊天時,自然會關注到我們的某句話會不會引起朋友的不滿。

這些情況都屬於焦點效應,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

焦點效應意味著往往我們會將自身看做一切事物的主體,將他人對我們的注意程度看的很高,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因此,在焦點效應下會使得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心理存在緊張的感覺,從而心裡擔心出醜。孩子由於“焦點效應”的影響,對於自己的一些行為或者是在他人眼中的形象,都會出現過分關注或者是關心的情況,這便是由於“焦點效應”所導致的一種結果。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2. 孩子比較好面子

我們每個人都是很好面子的,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面子就是孩子的榮譽,孩子內心其實很渴望得到大人的讚賞和鼓勵。當孩子做成某件事的時候,只有得到家長和大人的鼓勵,他們才會覺得自己做好了這件事。

就像上面那位寶媽的孩子拼模型的情況一樣,剛開始想著很快就能拼完這個模型,好讓媽媽能夠誇獎他。可是在媽媽的關注下,也許是由於太過緊張的緣故,半天都沒有拼好模型,這就讓他感覺自己丟盡了面子,在媽媽面前出醜了,因此就不願意繼續拼了。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3. 孩子擔心自己出醜的地方會被他人記住

孩子擔心出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怕自己哪方面做的不好,會一直停留在別人的記憶中,別人會以此而輕視和嘲笑他,甚至還有一些比較過分的孩子,還將一些自己的“劣跡”去到處宣揚,這樣就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

例如:在一次家長會上,家長問孩子:“寶貝,老師向我反映,說你最近都不像以前一樣經常去辦公室問老師不會的數學題了,是怎麼了?老師給你佈置的難題你都會做了嗎?”

孩子的回答卻是:“上次我去問老師一個問題,旁邊的一位同學笑話我,說我這麼簡單的題還去問老師,我就再也不敢去問問題了。”

為什麼孩子會對問問題出醜這件事耿耿於懷,久久不能釋懷呢?

孩子的回答給出了答案:“我每次想去問老師不會做的題時,都會想起上次那位同學嘲笑我的樣子,我怕再次出醜,就不敢去問了。”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話就會出現這種情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這麼做容易出醜,就不再願意輕易嘗試了。

二.孩子過於害怕自己出醜,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1.導致性格內向,不再主動展現自己

孩子如果對於他人的眼光很是在意,就容易形成孤立內向的性格,不想再主動和別人進行交談,會給自己帶來人際相處上的壓力。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因為過度害怕出醜,害怕別人的評價,所以就會這樣:

(1)因為上次回答問題出醜的緣故,這次就挑選坐在最後一排的一個不起眼的位置上,防止老師再次點我回答問題。

(2)上次主動代表班級參加學校運動會四百米接力賽,因為自己摔倒的原因,導致班級失去了成為冠軍的資格,以後都不敢再參加這樣的比賽。

這樣的結果就會讓孩子不再主動展現自己的能力,導致孩子性格逐漸走向內向之中。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2. 喪失個性

很多孩子因為太過度在意他人的目光,往往就會喪失個性,做事情隨波逐流。

(1)“班裡的同學都穿著長褲,那我就不穿我心愛的連衣裙了,也穿長褲吧,和大家穿著一樣就不會有人說我了吧。”

(2)“雖然下著小雨,但是同學們都不打傘,那我也不打傘好了,我一個人打傘多奇怪呀。”

(3)“老師提問了,沒有同學回答問題,我也不主動回答了。”

就這樣,孩子擔心和別人不一樣會導致出醜,就喪失了自己獨特的個性與追求,逐漸隨波逐流。

三.如何用“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1. 給孩子解釋“焦點效應”

我們應當先向孩子解釋清楚何為“焦點效應”,讓孩子對焦點效應有一個大致的瞭解,然後再慢慢的向孩子解釋“焦點效應”不會真的讓他過分受到身邊人的關注,讓他不要因為過於害怕出醜,而不敢表現自己。

在平常的生活和學習中也不要因為“焦點效應”而產生怕出醜的心態,這樣的話做事情只會畏首畏尾,到了關鍵時候才會真的出醜,引起身邊人的嘲笑和關注。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2. 讓孩子正確接受身邊人的評價

評價總是帶有個人主觀色彩的,父母要幫助孩子分析這些評價哪些是客觀的、符合事實的,並讓孩子學著接受。

當然也存在許多隨意的否定,惡意的抨擊,對於這樣的評價,孩子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例如:班上有些同學因為孩子喜歡主動回答問題,就故意在孩子回答錯的時候嘲笑他:“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回答錯,還爭著搶著去回答,顯得自己多聰明一樣”。對於這樣的評價,孩子就沒必要在意。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3. 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如果孩子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感,他就可以通過發揮自己的優勢,變得自信起來。在任何情況下,他也就不會在意別人的目光和看法而發生“怯場”的可能。

比如說:我們可以讓孩子嘗試上臺演講,也許剛開始演講時,孩子會出現卡殼、停頓的情況,在內心可能會擔心自己因為忘詞而在臺上出醜。但是,我們讓孩子調整好心態,不要太過於考慮別人的目光,將演講繼續下去,孩子就會體驗到這次演講所帶來的成功喜悅感。那麼,下次上臺他就不會被“焦點效應”所影響了。

"

最近,有一位寶媽私信跟我講述了她近期發生的經歷:

週末的時候,我在家陪著孩子一起拆開最近才購買的船隻模型。因為船隻模型還需要自己組裝,所以我便在一旁協助孩子進行模型的拼裝。可能是因為第一次拼接的原因,孩子拼了很久,還是沒有將整個船隻的輪廓組裝成功。

“媽媽,我拼不好了,我不想玩了,我怎麼這麼笨。”由於多次的組裝失敗,孩子漸漸開始變得不耐煩,甚至是發起脾氣來。

“我不想玩這個模型了,反正我也不會拼。”孩子由於接受不了自己拼裝船隻模型失敗的這一情況,竟然開始躲避起來。隨即就丟下了模型碎片,去看起了動畫片。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這位寶媽心裡很疑惑,想著孩子為什麼會突然出現這種情況。

其實是因為孩子怕在媽媽面前出醜,所以就不敢再繼續嘗試拼裝模型了,孩子會覺得媽媽永遠記得自己出醜的樣子,便喪失了再次嘗試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俗話說的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孩子越是覺得自己做不好,就會更加做不好,相反在輕鬆的心態下會反而做的更好。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擔心出醜呢?針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好好分析一下。

一.孩子內心擔心出醜的原因

1. “焦點效應”會使得孩子害怕出醜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碰到這些情形:

(1)我們在換了新發型或者新服飾之後,不論是在公共場合,還是在辦公室中,我們都會覺得身邊的人都在默默地關注著自己,對自己的髮型和著裝變化品頭論足。

(2)當同學聚會新老同學聚在一起時,我們都會默默在意自己是不是同學眼中混的最好的。

(3)我們在與朋友聊天時,自然會關注到我們的某句話會不會引起朋友的不滿。

這些情況都屬於焦點效應,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

焦點效應意味著往往我們會將自身看做一切事物的主體,將他人對我們的注意程度看的很高,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因此,在焦點效應下會使得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心理存在緊張的感覺,從而心裡擔心出醜。孩子由於“焦點效應”的影響,對於自己的一些行為或者是在他人眼中的形象,都會出現過分關注或者是關心的情況,這便是由於“焦點效應”所導致的一種結果。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2. 孩子比較好面子

我們每個人都是很好面子的,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面子就是孩子的榮譽,孩子內心其實很渴望得到大人的讚賞和鼓勵。當孩子做成某件事的時候,只有得到家長和大人的鼓勵,他們才會覺得自己做好了這件事。

就像上面那位寶媽的孩子拼模型的情況一樣,剛開始想著很快就能拼完這個模型,好讓媽媽能夠誇獎他。可是在媽媽的關注下,也許是由於太過緊張的緣故,半天都沒有拼好模型,這就讓他感覺自己丟盡了面子,在媽媽面前出醜了,因此就不願意繼續拼了。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3. 孩子擔心自己出醜的地方會被他人記住

孩子擔心出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怕自己哪方面做的不好,會一直停留在別人的記憶中,別人會以此而輕視和嘲笑他,甚至還有一些比較過分的孩子,還將一些自己的“劣跡”去到處宣揚,這樣就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

例如:在一次家長會上,家長問孩子:“寶貝,老師向我反映,說你最近都不像以前一樣經常去辦公室問老師不會的數學題了,是怎麼了?老師給你佈置的難題你都會做了嗎?”

孩子的回答卻是:“上次我去問老師一個問題,旁邊的一位同學笑話我,說我這麼簡單的題還去問老師,我就再也不敢去問問題了。”

為什麼孩子會對問問題出醜這件事耿耿於懷,久久不能釋懷呢?

孩子的回答給出了答案:“我每次想去問老師不會做的題時,都會想起上次那位同學嘲笑我的樣子,我怕再次出醜,就不敢去問了。”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話就會出現這種情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這麼做容易出醜,就不再願意輕易嘗試了。

二.孩子過於害怕自己出醜,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1.導致性格內向,不再主動展現自己

孩子如果對於他人的眼光很是在意,就容易形成孤立內向的性格,不想再主動和別人進行交談,會給自己帶來人際相處上的壓力。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因為過度害怕出醜,害怕別人的評價,所以就會這樣:

(1)因為上次回答問題出醜的緣故,這次就挑選坐在最後一排的一個不起眼的位置上,防止老師再次點我回答問題。

(2)上次主動代表班級參加學校運動會四百米接力賽,因為自己摔倒的原因,導致班級失去了成為冠軍的資格,以後都不敢再參加這樣的比賽。

這樣的結果就會讓孩子不再主動展現自己的能力,導致孩子性格逐漸走向內向之中。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2. 喪失個性

很多孩子因為太過度在意他人的目光,往往就會喪失個性,做事情隨波逐流。

(1)“班裡的同學都穿著長褲,那我就不穿我心愛的連衣裙了,也穿長褲吧,和大家穿著一樣就不會有人說我了吧。”

(2)“雖然下著小雨,但是同學們都不打傘,那我也不打傘好了,我一個人打傘多奇怪呀。”

(3)“老師提問了,沒有同學回答問題,我也不主動回答了。”

就這樣,孩子擔心和別人不一樣會導致出醜,就喪失了自己獨特的個性與追求,逐漸隨波逐流。

三.如何用“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1. 給孩子解釋“焦點效應”

我們應當先向孩子解釋清楚何為“焦點效應”,讓孩子對焦點效應有一個大致的瞭解,然後再慢慢的向孩子解釋“焦點效應”不會真的讓他過分受到身邊人的關注,讓他不要因為過於害怕出醜,而不敢表現自己。

在平常的生活和學習中也不要因為“焦點效應”而產生怕出醜的心態,這樣的話做事情只會畏首畏尾,到了關鍵時候才會真的出醜,引起身邊人的嘲笑和關注。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2. 讓孩子正確接受身邊人的評價

評價總是帶有個人主觀色彩的,父母要幫助孩子分析這些評價哪些是客觀的、符合事實的,並讓孩子學著接受。

當然也存在許多隨意的否定,惡意的抨擊,對於這樣的評價,孩子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例如:班上有些同學因為孩子喜歡主動回答問題,就故意在孩子回答錯的時候嘲笑他:“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回答錯,還爭著搶著去回答,顯得自己多聰明一樣”。對於這樣的評價,孩子就沒必要在意。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3. 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如果孩子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感,他就可以通過發揮自己的優勢,變得自信起來。在任何情況下,他也就不會在意別人的目光和看法而發生“怯場”的可能。

比如說:我們可以讓孩子嘗試上臺演講,也許剛開始演講時,孩子會出現卡殼、停頓的情況,在內心可能會擔心自己因為忘詞而在臺上出醜。但是,我們讓孩子調整好心態,不要太過於考慮別人的目光,將演講繼續下去,孩子就會體驗到這次演講所帶來的成功喜悅感。那麼,下次上臺他就不會被“焦點效應”所影響了。

孩子擔心出醜,不敢展示自己,我們要根據“焦點效應”來幫助孩子

總之,我們要讓孩子理解清楚“焦點效應”並給予他們正確的方法指導,才能讓孩子在以後的人生舞臺上不怕出醜,邁向成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