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網線、砸手機、鎖家裡,父母憑什麼剝奪孩子玩遊戲獲得的快樂?'

"

青春期孩子的自閉,不再活潑,不再喜歡與人分享心事, 常常沉浸在網絡遊戲裡,未必總是一件壞事。這種孤獨和自閉,可能是對童年純真的悼念,也是對未知前途的小心翼翼地試探。

這是孩子在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他在迅速地成長著。

親戚家的兒子正在上高二,最近聽到她到處跟人訴苦:“這孩子小時候很乖,學習也不錯,但自從上了高中以後,整個人就完全變了。”孩子迷上了打網遊,為了在遊戲裡買裝備,甚至瞞著家裡去借高利貸。

第一次借了1000,後來還不了,又去另一家借,拆東牆補西牆。如此折騰一年多,高利貸終於把電話打到了家裡,告訴他媽,他已經欠了6000多沒還,再不還就要動用非常手段了。

他媽嚇得趕緊把錢打過去還掉了,問那孩子,他承認借高利貸的事實,再問他還有沒有借更多,就再也不肯說了。之後,沒收了他的電腦和手機,再也不讓他打遊戲。

但從此以後,孩子再沒跟她講過一句話,放學回來就把自己鎖在房間,成績也直線下降,不管是苦口婆心,還是哭鬧打罵,對他都毫無效果。

親戚懷疑這孩子已經得了精神病,現在全家都因為他的事陷入絕望。

聽了親戚的哭訴,我想起了網上一片對“王者榮耀”,“吃雞”,“陰陽師”等網遊的討伐。

有的說它們是奶頭樂,是麻痺奮鬥意志的政治工具,也有分析它的成癮性設計原理,痛斥遊戲開發商們為了圈錢,毫無社會公德心等等。

然而,卻唯獨很少看到有人真正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他在遊戲裡到底經歷了什麼?他們真正在遊戲裡,想要獲取的,又到底是什麼?孩子沉迷網遊,真的不正常嗎?

少年也知愁滋味

“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記得第一次讀到李賀的這句詩時,心裡微微一震,被一種深刻的共鳴擊中。

大人們總說,少年是不知愁滋味的,他們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青春的那些喃喃自語,自艾自憐,都不過是無聊和中二,都是閒出來的,是生活富足後沒事找事的矯情。

“我頂著那麼大的壓力,給你創造了安寧的環境,你不好好讀書,就是對不起我。你那點痛苦算什麼痛苦?”大人以為只有自己所承受的那些關於工作的,關於賺錢的,關於家庭矛盾的問題,才能叫做真正的痛苦。

但少年的痛苦,是真實存在的:“彷彿自己已經走到了世界的盡頭,看到了人生的本象,心已經衰老得近乎暮年,而餘生還有漫長的時間要打發。”在這種不明所以的絕望裡,少男少女們大多不懂得如何紓解,所以逐漸會變得比兒時更沉默。

在父母看來,就會覺得,孩子變了,變得古怪而不可理解,是不是有了什麼心理問題,該不該打罵,要不要干預,極端一點的甚至覺得孩子已經有了精神病。

殊不知,這種粗暴的“診斷”和希望孩子變的“正常”的期待,反而可能給孩子的心靈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蛹與隧道:尊重孩子成長的節奏

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曾在《孩子的宇宙》這本書裡如此寫道:

“成長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會經歷到一個‘隧道’或‘蛹’的狀態,在豁然開朗之前,必然有一段自我封閉的過程。青春期就是‘蛹’的時期,在青春期即將到來的時候,作為毛蟲,可以說已經迎來了晚年。”

所以,一個少年感到“心已朽”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日本一代宗師明慧上人,曾在十三歲那年決定自殺。他還寫下了遺書:“匆匆十三年,但覺身已老”。他感覺到作為童年的那個完美的世界正在離自己遠去,而接下來要面對的,只是一個殘破、荒謬、骯髒的,令人厭惡的世界。

既然人總是難逃一死,他決定捨身飼餓狼,以求冥福。他夜裡一個人跑到墓地去躺著,卻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他遺憾地回到家裡,才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這種自殺的衝動,其實正是孩子已經達到了自我完善的表現。

作為一個孩子,他已經完全成熟了,他已經準備好要和曾經的世界告別了,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進入成人的世界。

他預感到一個完善的世界早晚會被打破和玷汙,所以為了保護這種完善,甚至會產生放棄生命的衝動。

釋迦摩尼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作為王子出生在宮廷,年幼時生活在錦衣玉食,鮮花簇擁的世界裡,直到他親眼看見生老病死,看到人生的疾苦,他的完美世界被粉碎了。

他勇敢地告別了那個作為毛毛蟲的自己,進入了“蛹”中,他經歷了苦修,在菩提樹下閉目趺坐了48天,才恍然大悟,了悟成佛,涅槃重生。

在很多的宗教中,都有類似的故事,猶太教的經典記載,摩西在西奈山上,遠離百姓,與上帝私語40晝夜。

而《馬太福音》中記載,耶穌基督,在正式成為基督之前,也同樣進入無人的曠野,40晝夜不吃不喝,接受魔鬼的試探。

就連很多武俠小說裡,都有類似的故事,某大俠需要把自己的功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時,總要做一件事:“閉關”。

可見全世界的智者,都一致承認“孤獨”這件事的必要性。

青春期孩子的自閉,不再活潑,不再喜歡與人人分享心事,未必總是一件壞事。這種孤獨和自閉,可能是對童年純真的悼念,也是對未知前途的小心翼翼地試探。

這是孩子在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他在迅速地成長著。

而這個走出隧道,這種從繭裡醞釀,掙扎而出的過程,也唯有他自己才能完成。

這時,大人們沒必要著急,沒必要強行干預,也不要認為這有什麼不正常。大人該做的就是尊重他的孤獨,給他一個溫暖的環境好好等待。

如果硬要認為孩子不正常,非要把他從“繭”里拉出來,強迫他面對現實世界,那麼結果就很可能只得到一個死去的“蛹”,而無法看到他成為美麗的蝴蝶。

"

青春期孩子的自閉,不再活潑,不再喜歡與人分享心事, 常常沉浸在網絡遊戲裡,未必總是一件壞事。這種孤獨和自閉,可能是對童年純真的悼念,也是對未知前途的小心翼翼地試探。

這是孩子在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他在迅速地成長著。

親戚家的兒子正在上高二,最近聽到她到處跟人訴苦:“這孩子小時候很乖,學習也不錯,但自從上了高中以後,整個人就完全變了。”孩子迷上了打網遊,為了在遊戲裡買裝備,甚至瞞著家裡去借高利貸。

第一次借了1000,後來還不了,又去另一家借,拆東牆補西牆。如此折騰一年多,高利貸終於把電話打到了家裡,告訴他媽,他已經欠了6000多沒還,再不還就要動用非常手段了。

他媽嚇得趕緊把錢打過去還掉了,問那孩子,他承認借高利貸的事實,再問他還有沒有借更多,就再也不肯說了。之後,沒收了他的電腦和手機,再也不讓他打遊戲。

但從此以後,孩子再沒跟她講過一句話,放學回來就把自己鎖在房間,成績也直線下降,不管是苦口婆心,還是哭鬧打罵,對他都毫無效果。

親戚懷疑這孩子已經得了精神病,現在全家都因為他的事陷入絕望。

聽了親戚的哭訴,我想起了網上一片對“王者榮耀”,“吃雞”,“陰陽師”等網遊的討伐。

有的說它們是奶頭樂,是麻痺奮鬥意志的政治工具,也有分析它的成癮性設計原理,痛斥遊戲開發商們為了圈錢,毫無社會公德心等等。

然而,卻唯獨很少看到有人真正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他在遊戲裡到底經歷了什麼?他們真正在遊戲裡,想要獲取的,又到底是什麼?孩子沉迷網遊,真的不正常嗎?

少年也知愁滋味

“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記得第一次讀到李賀的這句詩時,心裡微微一震,被一種深刻的共鳴擊中。

大人們總說,少年是不知愁滋味的,他們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青春的那些喃喃自語,自艾自憐,都不過是無聊和中二,都是閒出來的,是生活富足後沒事找事的矯情。

“我頂著那麼大的壓力,給你創造了安寧的環境,你不好好讀書,就是對不起我。你那點痛苦算什麼痛苦?”大人以為只有自己所承受的那些關於工作的,關於賺錢的,關於家庭矛盾的問題,才能叫做真正的痛苦。

但少年的痛苦,是真實存在的:“彷彿自己已經走到了世界的盡頭,看到了人生的本象,心已經衰老得近乎暮年,而餘生還有漫長的時間要打發。”在這種不明所以的絕望裡,少男少女們大多不懂得如何紓解,所以逐漸會變得比兒時更沉默。

在父母看來,就會覺得,孩子變了,變得古怪而不可理解,是不是有了什麼心理問題,該不該打罵,要不要干預,極端一點的甚至覺得孩子已經有了精神病。

殊不知,這種粗暴的“診斷”和希望孩子變的“正常”的期待,反而可能給孩子的心靈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蛹與隧道:尊重孩子成長的節奏

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曾在《孩子的宇宙》這本書裡如此寫道:

“成長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會經歷到一個‘隧道’或‘蛹’的狀態,在豁然開朗之前,必然有一段自我封閉的過程。青春期就是‘蛹’的時期,在青春期即將到來的時候,作為毛蟲,可以說已經迎來了晚年。”

所以,一個少年感到“心已朽”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日本一代宗師明慧上人,曾在十三歲那年決定自殺。他還寫下了遺書:“匆匆十三年,但覺身已老”。他感覺到作為童年的那個完美的世界正在離自己遠去,而接下來要面對的,只是一個殘破、荒謬、骯髒的,令人厭惡的世界。

既然人總是難逃一死,他決定捨身飼餓狼,以求冥福。他夜裡一個人跑到墓地去躺著,卻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他遺憾地回到家裡,才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這種自殺的衝動,其實正是孩子已經達到了自我完善的表現。

作為一個孩子,他已經完全成熟了,他已經準備好要和曾經的世界告別了,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進入成人的世界。

他預感到一個完善的世界早晚會被打破和玷汙,所以為了保護這種完善,甚至會產生放棄生命的衝動。

釋迦摩尼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作為王子出生在宮廷,年幼時生活在錦衣玉食,鮮花簇擁的世界裡,直到他親眼看見生老病死,看到人生的疾苦,他的完美世界被粉碎了。

他勇敢地告別了那個作為毛毛蟲的自己,進入了“蛹”中,他經歷了苦修,在菩提樹下閉目趺坐了48天,才恍然大悟,了悟成佛,涅槃重生。

在很多的宗教中,都有類似的故事,猶太教的經典記載,摩西在西奈山上,遠離百姓,與上帝私語40晝夜。

而《馬太福音》中記載,耶穌基督,在正式成為基督之前,也同樣進入無人的曠野,40晝夜不吃不喝,接受魔鬼的試探。

就連很多武俠小說裡,都有類似的故事,某大俠需要把自己的功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時,總要做一件事:“閉關”。

可見全世界的智者,都一致承認“孤獨”這件事的必要性。

青春期孩子的自閉,不再活潑,不再喜歡與人人分享心事,未必總是一件壞事。這種孤獨和自閉,可能是對童年純真的悼念,也是對未知前途的小心翼翼地試探。

這是孩子在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他在迅速地成長著。

而這個走出隧道,這種從繭裡醞釀,掙扎而出的過程,也唯有他自己才能完成。

這時,大人們沒必要著急,沒必要強行干預,也不要認為這有什麼不正常。大人該做的就是尊重他的孤獨,給他一個溫暖的環境好好等待。

如果硬要認為孩子不正常,非要把他從“繭”里拉出來,強迫他面對現實世界,那麼結果就很可能只得到一個死去的“蛹”,而無法看到他成為美麗的蝴蝶。

拔網線、砸手機、鎖家裡,父母憑什麼剝奪孩子玩遊戲獲得的快樂?

幻想王國:連接成年與童年的通道

那麼,“蛹”中的少年,當他們遠離人群的時候,他們的心到底寄居在哪裡呢?

通常來說,他們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停留在自己的幻想王國之中。如同耶穌的曠野,摩西的西奈山,釋迦摩尼的菩提樹,孩子在成為一個蛹之前,會為自己編織出一個隔離世界的“繭”。

那個繭中的世界,與童年的世界不同,與成人的世界也不同,它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心靈王國。在那裡,孩子會從幻想的經歷和人物身上感受與學習,逐漸掌握和獲得能夠應付真實世界的能力。

時機成熟了,他們自然會從那個世界裡離開,健康有力地走進真實的世界裡去。

河合隼雄在《孩子的宇宙》中寫道:

“此端的日常世界,是由彼端的幻想世界所支撐的。與彼端世界的接觸如果被切斷了,此端世界也會出現種種問題。

此端世界是技術性的世界,彼端世界是超越性的世界。現代教育的盲點之一,就是熱衷於傳授並讓孩子掌握技術,卻忽略了超越性世界存在的重要性。

居住在技術性世界的人,被按照在多大程度上達成‘慾望’(目的)來測定。

孩子被按照學校的分數測定,被相對分為優秀生和後進生。就算我們呼籲重視每一個孩子,但由於完全忽略了超越性的彼端世界,這種聲音也是空洞的。”

在很多的兒童文學中,都曾描述過這樣的“彼端”世界,也就是“繭”中世界,而它們的入口通常都設置在現實世界之中。

在英國作家Philippa Pearce的作品《湯姆的午夜花園》中,少年湯姆就會在午夜進入一個白天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神祕花園裡,在那裡他認識了一個叫哈蒂的女孩,並和她成了知心朋友;

最為人所熟知的故事,大概就是《愛麗絲夢遊仙境》了,愛麗絲掉進兔子洞,通過喝下神奇藥水,進入一個小門,在仙境遇到了種種光怪陸離的景象,從仙境中出來以後,她成為了與從前完全不同的女孩。

"

青春期孩子的自閉,不再活潑,不再喜歡與人分享心事, 常常沉浸在網絡遊戲裡,未必總是一件壞事。這種孤獨和自閉,可能是對童年純真的悼念,也是對未知前途的小心翼翼地試探。

這是孩子在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他在迅速地成長著。

親戚家的兒子正在上高二,最近聽到她到處跟人訴苦:“這孩子小時候很乖,學習也不錯,但自從上了高中以後,整個人就完全變了。”孩子迷上了打網遊,為了在遊戲裡買裝備,甚至瞞著家裡去借高利貸。

第一次借了1000,後來還不了,又去另一家借,拆東牆補西牆。如此折騰一年多,高利貸終於把電話打到了家裡,告訴他媽,他已經欠了6000多沒還,再不還就要動用非常手段了。

他媽嚇得趕緊把錢打過去還掉了,問那孩子,他承認借高利貸的事實,再問他還有沒有借更多,就再也不肯說了。之後,沒收了他的電腦和手機,再也不讓他打遊戲。

但從此以後,孩子再沒跟她講過一句話,放學回來就把自己鎖在房間,成績也直線下降,不管是苦口婆心,還是哭鬧打罵,對他都毫無效果。

親戚懷疑這孩子已經得了精神病,現在全家都因為他的事陷入絕望。

聽了親戚的哭訴,我想起了網上一片對“王者榮耀”,“吃雞”,“陰陽師”等網遊的討伐。

有的說它們是奶頭樂,是麻痺奮鬥意志的政治工具,也有分析它的成癮性設計原理,痛斥遊戲開發商們為了圈錢,毫無社會公德心等等。

然而,卻唯獨很少看到有人真正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他在遊戲裡到底經歷了什麼?他們真正在遊戲裡,想要獲取的,又到底是什麼?孩子沉迷網遊,真的不正常嗎?

少年也知愁滋味

“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記得第一次讀到李賀的這句詩時,心裡微微一震,被一種深刻的共鳴擊中。

大人們總說,少年是不知愁滋味的,他們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青春的那些喃喃自語,自艾自憐,都不過是無聊和中二,都是閒出來的,是生活富足後沒事找事的矯情。

“我頂著那麼大的壓力,給你創造了安寧的環境,你不好好讀書,就是對不起我。你那點痛苦算什麼痛苦?”大人以為只有自己所承受的那些關於工作的,關於賺錢的,關於家庭矛盾的問題,才能叫做真正的痛苦。

但少年的痛苦,是真實存在的:“彷彿自己已經走到了世界的盡頭,看到了人生的本象,心已經衰老得近乎暮年,而餘生還有漫長的時間要打發。”在這種不明所以的絕望裡,少男少女們大多不懂得如何紓解,所以逐漸會變得比兒時更沉默。

在父母看來,就會覺得,孩子變了,變得古怪而不可理解,是不是有了什麼心理問題,該不該打罵,要不要干預,極端一點的甚至覺得孩子已經有了精神病。

殊不知,這種粗暴的“診斷”和希望孩子變的“正常”的期待,反而可能給孩子的心靈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蛹與隧道:尊重孩子成長的節奏

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曾在《孩子的宇宙》這本書裡如此寫道:

“成長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會經歷到一個‘隧道’或‘蛹’的狀態,在豁然開朗之前,必然有一段自我封閉的過程。青春期就是‘蛹’的時期,在青春期即將到來的時候,作為毛蟲,可以說已經迎來了晚年。”

所以,一個少年感到“心已朽”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日本一代宗師明慧上人,曾在十三歲那年決定自殺。他還寫下了遺書:“匆匆十三年,但覺身已老”。他感覺到作為童年的那個完美的世界正在離自己遠去,而接下來要面對的,只是一個殘破、荒謬、骯髒的,令人厭惡的世界。

既然人總是難逃一死,他決定捨身飼餓狼,以求冥福。他夜裡一個人跑到墓地去躺著,卻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他遺憾地回到家裡,才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這種自殺的衝動,其實正是孩子已經達到了自我完善的表現。

作為一個孩子,他已經完全成熟了,他已經準備好要和曾經的世界告別了,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進入成人的世界。

他預感到一個完善的世界早晚會被打破和玷汙,所以為了保護這種完善,甚至會產生放棄生命的衝動。

釋迦摩尼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作為王子出生在宮廷,年幼時生活在錦衣玉食,鮮花簇擁的世界裡,直到他親眼看見生老病死,看到人生的疾苦,他的完美世界被粉碎了。

他勇敢地告別了那個作為毛毛蟲的自己,進入了“蛹”中,他經歷了苦修,在菩提樹下閉目趺坐了48天,才恍然大悟,了悟成佛,涅槃重生。

在很多的宗教中,都有類似的故事,猶太教的經典記載,摩西在西奈山上,遠離百姓,與上帝私語40晝夜。

而《馬太福音》中記載,耶穌基督,在正式成為基督之前,也同樣進入無人的曠野,40晝夜不吃不喝,接受魔鬼的試探。

就連很多武俠小說裡,都有類似的故事,某大俠需要把自己的功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時,總要做一件事:“閉關”。

可見全世界的智者,都一致承認“孤獨”這件事的必要性。

青春期孩子的自閉,不再活潑,不再喜歡與人人分享心事,未必總是一件壞事。這種孤獨和自閉,可能是對童年純真的悼念,也是對未知前途的小心翼翼地試探。

這是孩子在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他在迅速地成長著。

而這個走出隧道,這種從繭裡醞釀,掙扎而出的過程,也唯有他自己才能完成。

這時,大人們沒必要著急,沒必要強行干預,也不要認為這有什麼不正常。大人該做的就是尊重他的孤獨,給他一個溫暖的環境好好等待。

如果硬要認為孩子不正常,非要把他從“繭”里拉出來,強迫他面對現實世界,那麼結果就很可能只得到一個死去的“蛹”,而無法看到他成為美麗的蝴蝶。

拔網線、砸手機、鎖家裡,父母憑什麼剝奪孩子玩遊戲獲得的快樂?

幻想王國:連接成年與童年的通道

那麼,“蛹”中的少年,當他們遠離人群的時候,他們的心到底寄居在哪裡呢?

通常來說,他們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停留在自己的幻想王國之中。如同耶穌的曠野,摩西的西奈山,釋迦摩尼的菩提樹,孩子在成為一個蛹之前,會為自己編織出一個隔離世界的“繭”。

那個繭中的世界,與童年的世界不同,與成人的世界也不同,它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心靈王國。在那裡,孩子會從幻想的經歷和人物身上感受與學習,逐漸掌握和獲得能夠應付真實世界的能力。

時機成熟了,他們自然會從那個世界裡離開,健康有力地走進真實的世界裡去。

河合隼雄在《孩子的宇宙》中寫道:

“此端的日常世界,是由彼端的幻想世界所支撐的。與彼端世界的接觸如果被切斷了,此端世界也會出現種種問題。

此端世界是技術性的世界,彼端世界是超越性的世界。現代教育的盲點之一,就是熱衷於傳授並讓孩子掌握技術,卻忽略了超越性世界存在的重要性。

居住在技術性世界的人,被按照在多大程度上達成‘慾望’(目的)來測定。

孩子被按照學校的分數測定,被相對分為優秀生和後進生。就算我們呼籲重視每一個孩子,但由於完全忽略了超越性的彼端世界,這種聲音也是空洞的。”

在很多的兒童文學中,都曾描述過這樣的“彼端”世界,也就是“繭”中世界,而它們的入口通常都設置在現實世界之中。

在英國作家Philippa Pearce的作品《湯姆的午夜花園》中,少年湯姆就會在午夜進入一個白天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神祕花園裡,在那裡他認識了一個叫哈蒂的女孩,並和她成了知心朋友;

最為人所熟知的故事,大概就是《愛麗絲夢遊仙境》了,愛麗絲掉進兔子洞,通過喝下神奇藥水,進入一個小門,在仙境遇到了種種光怪陸離的景象,從仙境中出來以後,她成為了與從前完全不同的女孩。

拔網線、砸手機、鎖家裡,父母憑什麼剝奪孩子玩遊戲獲得的快樂?

而我覺得最美的“彼端世界”,還是在《紅樓夢》中,是賈寶玉的太虛幻境。

它的入口,同樣是一個臥室,秦可卿的臥室。寶玉在那裡睡著了,似醒非醒之間,跟隨警幻仙子進入了太虛幻境。

在太虛幻境,寶玉懂得了“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他聽說了“離恨天”與“灌愁海”,品嚐了“千紅一窟”和“萬豔同杯”,為仙樂紅樓十二曲而感傷,也為金陵十二釵的畫冊而感覺迷茫。

當他醒來,從太虛幻境離開的時候,他已經從一個男孩,成為了一個男人。

這個世界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對寶玉而言,卻比一切真實的世界,都更加真實,也更為重要。

這樣的故事,作家們總是一再樂於書寫,是因為他們都深深懂得那個幻想王國,對孩子成長的關鍵作用。

當他們成年以後,想起自己曾經踏足過的彼端世界,心中應當有深深的懷念與感激。正是在那裡,他們度過了一生最脆弱迷茫的時光,正是那裡,提供了一個緩衝期,使他們能夠從容地成長,而不再畏懼現實世界的殘酷與骯髒。

這樣的幻想王國,可能以各種各樣的形態出現——可能是一場戀愛,可能是一次追星,也很有可能是以網絡遊戲的面目出現的。

網絡遊戲,是一個完整而生動的虛擬世界,那裡有愛情和追逐,也有殺戮和競爭,有理性的交易,也有和同伴並肩作戰的默契與友誼。

"

青春期孩子的自閉,不再活潑,不再喜歡與人分享心事, 常常沉浸在網絡遊戲裡,未必總是一件壞事。這種孤獨和自閉,可能是對童年純真的悼念,也是對未知前途的小心翼翼地試探。

這是孩子在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他在迅速地成長著。

親戚家的兒子正在上高二,最近聽到她到處跟人訴苦:“這孩子小時候很乖,學習也不錯,但自從上了高中以後,整個人就完全變了。”孩子迷上了打網遊,為了在遊戲裡買裝備,甚至瞞著家裡去借高利貸。

第一次借了1000,後來還不了,又去另一家借,拆東牆補西牆。如此折騰一年多,高利貸終於把電話打到了家裡,告訴他媽,他已經欠了6000多沒還,再不還就要動用非常手段了。

他媽嚇得趕緊把錢打過去還掉了,問那孩子,他承認借高利貸的事實,再問他還有沒有借更多,就再也不肯說了。之後,沒收了他的電腦和手機,再也不讓他打遊戲。

但從此以後,孩子再沒跟她講過一句話,放學回來就把自己鎖在房間,成績也直線下降,不管是苦口婆心,還是哭鬧打罵,對他都毫無效果。

親戚懷疑這孩子已經得了精神病,現在全家都因為他的事陷入絕望。

聽了親戚的哭訴,我想起了網上一片對“王者榮耀”,“吃雞”,“陰陽師”等網遊的討伐。

有的說它們是奶頭樂,是麻痺奮鬥意志的政治工具,也有分析它的成癮性設計原理,痛斥遊戲開發商們為了圈錢,毫無社會公德心等等。

然而,卻唯獨很少看到有人真正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他在遊戲裡到底經歷了什麼?他們真正在遊戲裡,想要獲取的,又到底是什麼?孩子沉迷網遊,真的不正常嗎?

少年也知愁滋味

“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記得第一次讀到李賀的這句詩時,心裡微微一震,被一種深刻的共鳴擊中。

大人們總說,少年是不知愁滋味的,他們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青春的那些喃喃自語,自艾自憐,都不過是無聊和中二,都是閒出來的,是生活富足後沒事找事的矯情。

“我頂著那麼大的壓力,給你創造了安寧的環境,你不好好讀書,就是對不起我。你那點痛苦算什麼痛苦?”大人以為只有自己所承受的那些關於工作的,關於賺錢的,關於家庭矛盾的問題,才能叫做真正的痛苦。

但少年的痛苦,是真實存在的:“彷彿自己已經走到了世界的盡頭,看到了人生的本象,心已經衰老得近乎暮年,而餘生還有漫長的時間要打發。”在這種不明所以的絕望裡,少男少女們大多不懂得如何紓解,所以逐漸會變得比兒時更沉默。

在父母看來,就會覺得,孩子變了,變得古怪而不可理解,是不是有了什麼心理問題,該不該打罵,要不要干預,極端一點的甚至覺得孩子已經有了精神病。

殊不知,這種粗暴的“診斷”和希望孩子變的“正常”的期待,反而可能給孩子的心靈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蛹與隧道:尊重孩子成長的節奏

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曾在《孩子的宇宙》這本書裡如此寫道:

“成長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會經歷到一個‘隧道’或‘蛹’的狀態,在豁然開朗之前,必然有一段自我封閉的過程。青春期就是‘蛹’的時期,在青春期即將到來的時候,作為毛蟲,可以說已經迎來了晚年。”

所以,一個少年感到“心已朽”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日本一代宗師明慧上人,曾在十三歲那年決定自殺。他還寫下了遺書:“匆匆十三年,但覺身已老”。他感覺到作為童年的那個完美的世界正在離自己遠去,而接下來要面對的,只是一個殘破、荒謬、骯髒的,令人厭惡的世界。

既然人總是難逃一死,他決定捨身飼餓狼,以求冥福。他夜裡一個人跑到墓地去躺著,卻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他遺憾地回到家裡,才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這種自殺的衝動,其實正是孩子已經達到了自我完善的表現。

作為一個孩子,他已經完全成熟了,他已經準備好要和曾經的世界告別了,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進入成人的世界。

他預感到一個完善的世界早晚會被打破和玷汙,所以為了保護這種完善,甚至會產生放棄生命的衝動。

釋迦摩尼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作為王子出生在宮廷,年幼時生活在錦衣玉食,鮮花簇擁的世界裡,直到他親眼看見生老病死,看到人生的疾苦,他的完美世界被粉碎了。

他勇敢地告別了那個作為毛毛蟲的自己,進入了“蛹”中,他經歷了苦修,在菩提樹下閉目趺坐了48天,才恍然大悟,了悟成佛,涅槃重生。

在很多的宗教中,都有類似的故事,猶太教的經典記載,摩西在西奈山上,遠離百姓,與上帝私語40晝夜。

而《馬太福音》中記載,耶穌基督,在正式成為基督之前,也同樣進入無人的曠野,40晝夜不吃不喝,接受魔鬼的試探。

就連很多武俠小說裡,都有類似的故事,某大俠需要把自己的功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時,總要做一件事:“閉關”。

可見全世界的智者,都一致承認“孤獨”這件事的必要性。

青春期孩子的自閉,不再活潑,不再喜歡與人人分享心事,未必總是一件壞事。這種孤獨和自閉,可能是對童年純真的悼念,也是對未知前途的小心翼翼地試探。

這是孩子在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他在迅速地成長著。

而這個走出隧道,這種從繭裡醞釀,掙扎而出的過程,也唯有他自己才能完成。

這時,大人們沒必要著急,沒必要強行干預,也不要認為這有什麼不正常。大人該做的就是尊重他的孤獨,給他一個溫暖的環境好好等待。

如果硬要認為孩子不正常,非要把他從“繭”里拉出來,強迫他面對現實世界,那麼結果就很可能只得到一個死去的“蛹”,而無法看到他成為美麗的蝴蝶。

拔網線、砸手機、鎖家裡,父母憑什麼剝奪孩子玩遊戲獲得的快樂?

幻想王國:連接成年與童年的通道

那麼,“蛹”中的少年,當他們遠離人群的時候,他們的心到底寄居在哪裡呢?

通常來說,他們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停留在自己的幻想王國之中。如同耶穌的曠野,摩西的西奈山,釋迦摩尼的菩提樹,孩子在成為一個蛹之前,會為自己編織出一個隔離世界的“繭”。

那個繭中的世界,與童年的世界不同,與成人的世界也不同,它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心靈王國。在那裡,孩子會從幻想的經歷和人物身上感受與學習,逐漸掌握和獲得能夠應付真實世界的能力。

時機成熟了,他們自然會從那個世界裡離開,健康有力地走進真實的世界裡去。

河合隼雄在《孩子的宇宙》中寫道:

“此端的日常世界,是由彼端的幻想世界所支撐的。與彼端世界的接觸如果被切斷了,此端世界也會出現種種問題。

此端世界是技術性的世界,彼端世界是超越性的世界。現代教育的盲點之一,就是熱衷於傳授並讓孩子掌握技術,卻忽略了超越性世界存在的重要性。

居住在技術性世界的人,被按照在多大程度上達成‘慾望’(目的)來測定。

孩子被按照學校的分數測定,被相對分為優秀生和後進生。就算我們呼籲重視每一個孩子,但由於完全忽略了超越性的彼端世界,這種聲音也是空洞的。”

在很多的兒童文學中,都曾描述過這樣的“彼端”世界,也就是“繭”中世界,而它們的入口通常都設置在現實世界之中。

在英國作家Philippa Pearce的作品《湯姆的午夜花園》中,少年湯姆就會在午夜進入一個白天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神祕花園裡,在那裡他認識了一個叫哈蒂的女孩,並和她成了知心朋友;

最為人所熟知的故事,大概就是《愛麗絲夢遊仙境》了,愛麗絲掉進兔子洞,通過喝下神奇藥水,進入一個小門,在仙境遇到了種種光怪陸離的景象,從仙境中出來以後,她成為了與從前完全不同的女孩。

拔網線、砸手機、鎖家裡,父母憑什麼剝奪孩子玩遊戲獲得的快樂?

而我覺得最美的“彼端世界”,還是在《紅樓夢》中,是賈寶玉的太虛幻境。

它的入口,同樣是一個臥室,秦可卿的臥室。寶玉在那裡睡著了,似醒非醒之間,跟隨警幻仙子進入了太虛幻境。

在太虛幻境,寶玉懂得了“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他聽說了“離恨天”與“灌愁海”,品嚐了“千紅一窟”和“萬豔同杯”,為仙樂紅樓十二曲而感傷,也為金陵十二釵的畫冊而感覺迷茫。

當他醒來,從太虛幻境離開的時候,他已經從一個男孩,成為了一個男人。

這個世界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對寶玉而言,卻比一切真實的世界,都更加真實,也更為重要。

這樣的故事,作家們總是一再樂於書寫,是因為他們都深深懂得那個幻想王國,對孩子成長的關鍵作用。

當他們成年以後,想起自己曾經踏足過的彼端世界,心中應當有深深的懷念與感激。正是在那裡,他們度過了一生最脆弱迷茫的時光,正是那裡,提供了一個緩衝期,使他們能夠從容地成長,而不再畏懼現實世界的殘酷與骯髒。

這樣的幻想王國,可能以各種各樣的形態出現——可能是一場戀愛,可能是一次追星,也很有可能是以網絡遊戲的面目出現的。

網絡遊戲,是一個完整而生動的虛擬世界,那裡有愛情和追逐,也有殺戮和競爭,有理性的交易,也有和同伴並肩作戰的默契與友誼。

拔網線、砸手機、鎖家裡,父母憑什麼剝奪孩子玩遊戲獲得的快樂?

在曾經沒有網絡的時代,孩子不得不開動想象力,憑空為自己編造一個“繭”。而現在,網絡遊戲則提供了一個現成的“繭”讓孩子們棲身其中,這個世界是如此豐富和生動,讓人難以抗拒。

我們應該承認,孩子需要這個“繭”的慾望,是健康正常的,是成長所必經的階段。

然而,他們所選擇的、所投入其中的那個“繭”,卻未必是真正能夠與讓他們安全成長的所在。

更多時候,網遊本身更像是一隻龐大的蜘蛛,搭建起天羅地網,把獵物困鎖其中,緩緩吸取他們的血液為生。

身在局外的家長,清楚地看到這樣的事實,自然憂心不已。

但是,真正能夠解決孩子“沉迷網遊”的方法,並不是簡單地通過沒收手機電腦,對他們嚴防死守,斥責打罵就能夠做到的。

引導者:旅途的同行者

河合隼雄在《孩子的宇宙》中寫道:

“人的靈魂,本就不是容易把握的,因而,靈魂的引導者勢必需要有一點搗蛋鬼的性質。這種角色,不能由總是朝著一個方向前進的領袖,或總是傳授正確東西的教師來擔任。”

我想起自己很喜歡北野武的一部電影《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說一個小男孩自幼喪父,和奶奶住在一起,他很想念媽媽,於是在暑假決定離家出走去看望媽媽。

鄰居的阿姨想幫他完成心願,拿出一筆錢作為旅費,還安排遊手好閒又好賭的老頭子,陪他一起踏上尋找媽媽的旅途。

"

青春期孩子的自閉,不再活潑,不再喜歡與人分享心事, 常常沉浸在網絡遊戲裡,未必總是一件壞事。這種孤獨和自閉,可能是對童年純真的悼念,也是對未知前途的小心翼翼地試探。

這是孩子在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他在迅速地成長著。

親戚家的兒子正在上高二,最近聽到她到處跟人訴苦:“這孩子小時候很乖,學習也不錯,但自從上了高中以後,整個人就完全變了。”孩子迷上了打網遊,為了在遊戲裡買裝備,甚至瞞著家裡去借高利貸。

第一次借了1000,後來還不了,又去另一家借,拆東牆補西牆。如此折騰一年多,高利貸終於把電話打到了家裡,告訴他媽,他已經欠了6000多沒還,再不還就要動用非常手段了。

他媽嚇得趕緊把錢打過去還掉了,問那孩子,他承認借高利貸的事實,再問他還有沒有借更多,就再也不肯說了。之後,沒收了他的電腦和手機,再也不讓他打遊戲。

但從此以後,孩子再沒跟她講過一句話,放學回來就把自己鎖在房間,成績也直線下降,不管是苦口婆心,還是哭鬧打罵,對他都毫無效果。

親戚懷疑這孩子已經得了精神病,現在全家都因為他的事陷入絕望。

聽了親戚的哭訴,我想起了網上一片對“王者榮耀”,“吃雞”,“陰陽師”等網遊的討伐。

有的說它們是奶頭樂,是麻痺奮鬥意志的政治工具,也有分析它的成癮性設計原理,痛斥遊戲開發商們為了圈錢,毫無社會公德心等等。

然而,卻唯獨很少看到有人真正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他在遊戲裡到底經歷了什麼?他們真正在遊戲裡,想要獲取的,又到底是什麼?孩子沉迷網遊,真的不正常嗎?

少年也知愁滋味

“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記得第一次讀到李賀的這句詩時,心裡微微一震,被一種深刻的共鳴擊中。

大人們總說,少年是不知愁滋味的,他們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青春的那些喃喃自語,自艾自憐,都不過是無聊和中二,都是閒出來的,是生活富足後沒事找事的矯情。

“我頂著那麼大的壓力,給你創造了安寧的環境,你不好好讀書,就是對不起我。你那點痛苦算什麼痛苦?”大人以為只有自己所承受的那些關於工作的,關於賺錢的,關於家庭矛盾的問題,才能叫做真正的痛苦。

但少年的痛苦,是真實存在的:“彷彿自己已經走到了世界的盡頭,看到了人生的本象,心已經衰老得近乎暮年,而餘生還有漫長的時間要打發。”在這種不明所以的絕望裡,少男少女們大多不懂得如何紓解,所以逐漸會變得比兒時更沉默。

在父母看來,就會覺得,孩子變了,變得古怪而不可理解,是不是有了什麼心理問題,該不該打罵,要不要干預,極端一點的甚至覺得孩子已經有了精神病。

殊不知,這種粗暴的“診斷”和希望孩子變的“正常”的期待,反而可能給孩子的心靈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蛹與隧道:尊重孩子成長的節奏

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曾在《孩子的宇宙》這本書裡如此寫道:

“成長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會經歷到一個‘隧道’或‘蛹’的狀態,在豁然開朗之前,必然有一段自我封閉的過程。青春期就是‘蛹’的時期,在青春期即將到來的時候,作為毛蟲,可以說已經迎來了晚年。”

所以,一個少年感到“心已朽”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日本一代宗師明慧上人,曾在十三歲那年決定自殺。他還寫下了遺書:“匆匆十三年,但覺身已老”。他感覺到作為童年的那個完美的世界正在離自己遠去,而接下來要面對的,只是一個殘破、荒謬、骯髒的,令人厭惡的世界。

既然人總是難逃一死,他決定捨身飼餓狼,以求冥福。他夜裡一個人跑到墓地去躺著,卻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他遺憾地回到家裡,才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這種自殺的衝動,其實正是孩子已經達到了自我完善的表現。

作為一個孩子,他已經完全成熟了,他已經準備好要和曾經的世界告別了,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進入成人的世界。

他預感到一個完善的世界早晚會被打破和玷汙,所以為了保護這種完善,甚至會產生放棄生命的衝動。

釋迦摩尼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作為王子出生在宮廷,年幼時生活在錦衣玉食,鮮花簇擁的世界裡,直到他親眼看見生老病死,看到人生的疾苦,他的完美世界被粉碎了。

他勇敢地告別了那個作為毛毛蟲的自己,進入了“蛹”中,他經歷了苦修,在菩提樹下閉目趺坐了48天,才恍然大悟,了悟成佛,涅槃重生。

在很多的宗教中,都有類似的故事,猶太教的經典記載,摩西在西奈山上,遠離百姓,與上帝私語40晝夜。

而《馬太福音》中記載,耶穌基督,在正式成為基督之前,也同樣進入無人的曠野,40晝夜不吃不喝,接受魔鬼的試探。

就連很多武俠小說裡,都有類似的故事,某大俠需要把自己的功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時,總要做一件事:“閉關”。

可見全世界的智者,都一致承認“孤獨”這件事的必要性。

青春期孩子的自閉,不再活潑,不再喜歡與人人分享心事,未必總是一件壞事。這種孤獨和自閉,可能是對童年純真的悼念,也是對未知前途的小心翼翼地試探。

這是孩子在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他在迅速地成長著。

而這個走出隧道,這種從繭裡醞釀,掙扎而出的過程,也唯有他自己才能完成。

這時,大人們沒必要著急,沒必要強行干預,也不要認為這有什麼不正常。大人該做的就是尊重他的孤獨,給他一個溫暖的環境好好等待。

如果硬要認為孩子不正常,非要把他從“繭”里拉出來,強迫他面對現實世界,那麼結果就很可能只得到一個死去的“蛹”,而無法看到他成為美麗的蝴蝶。

拔網線、砸手機、鎖家裡,父母憑什麼剝奪孩子玩遊戲獲得的快樂?

幻想王國:連接成年與童年的通道

那麼,“蛹”中的少年,當他們遠離人群的時候,他們的心到底寄居在哪裡呢?

通常來說,他們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停留在自己的幻想王國之中。如同耶穌的曠野,摩西的西奈山,釋迦摩尼的菩提樹,孩子在成為一個蛹之前,會為自己編織出一個隔離世界的“繭”。

那個繭中的世界,與童年的世界不同,與成人的世界也不同,它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心靈王國。在那裡,孩子會從幻想的經歷和人物身上感受與學習,逐漸掌握和獲得能夠應付真實世界的能力。

時機成熟了,他們自然會從那個世界裡離開,健康有力地走進真實的世界裡去。

河合隼雄在《孩子的宇宙》中寫道:

“此端的日常世界,是由彼端的幻想世界所支撐的。與彼端世界的接觸如果被切斷了,此端世界也會出現種種問題。

此端世界是技術性的世界,彼端世界是超越性的世界。現代教育的盲點之一,就是熱衷於傳授並讓孩子掌握技術,卻忽略了超越性世界存在的重要性。

居住在技術性世界的人,被按照在多大程度上達成‘慾望’(目的)來測定。

孩子被按照學校的分數測定,被相對分為優秀生和後進生。就算我們呼籲重視每一個孩子,但由於完全忽略了超越性的彼端世界,這種聲音也是空洞的。”

在很多的兒童文學中,都曾描述過這樣的“彼端”世界,也就是“繭”中世界,而它們的入口通常都設置在現實世界之中。

在英國作家Philippa Pearce的作品《湯姆的午夜花園》中,少年湯姆就會在午夜進入一個白天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神祕花園裡,在那裡他認識了一個叫哈蒂的女孩,並和她成了知心朋友;

最為人所熟知的故事,大概就是《愛麗絲夢遊仙境》了,愛麗絲掉進兔子洞,通過喝下神奇藥水,進入一個小門,在仙境遇到了種種光怪陸離的景象,從仙境中出來以後,她成為了與從前完全不同的女孩。

拔網線、砸手機、鎖家裡,父母憑什麼剝奪孩子玩遊戲獲得的快樂?

而我覺得最美的“彼端世界”,還是在《紅樓夢》中,是賈寶玉的太虛幻境。

它的入口,同樣是一個臥室,秦可卿的臥室。寶玉在那裡睡著了,似醒非醒之間,跟隨警幻仙子進入了太虛幻境。

在太虛幻境,寶玉懂得了“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他聽說了“離恨天”與“灌愁海”,品嚐了“千紅一窟”和“萬豔同杯”,為仙樂紅樓十二曲而感傷,也為金陵十二釵的畫冊而感覺迷茫。

當他醒來,從太虛幻境離開的時候,他已經從一個男孩,成為了一個男人。

這個世界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對寶玉而言,卻比一切真實的世界,都更加真實,也更為重要。

這樣的故事,作家們總是一再樂於書寫,是因為他們都深深懂得那個幻想王國,對孩子成長的關鍵作用。

當他們成年以後,想起自己曾經踏足過的彼端世界,心中應當有深深的懷念與感激。正是在那裡,他們度過了一生最脆弱迷茫的時光,正是那裡,提供了一個緩衝期,使他們能夠從容地成長,而不再畏懼現實世界的殘酷與骯髒。

這樣的幻想王國,可能以各種各樣的形態出現——可能是一場戀愛,可能是一次追星,也很有可能是以網絡遊戲的面目出現的。

網絡遊戲,是一個完整而生動的虛擬世界,那裡有愛情和追逐,也有殺戮和競爭,有理性的交易,也有和同伴並肩作戰的默契與友誼。

拔網線、砸手機、鎖家裡,父母憑什麼剝奪孩子玩遊戲獲得的快樂?

在曾經沒有網絡的時代,孩子不得不開動想象力,憑空為自己編造一個“繭”。而現在,網絡遊戲則提供了一個現成的“繭”讓孩子們棲身其中,這個世界是如此豐富和生動,讓人難以抗拒。

我們應該承認,孩子需要這個“繭”的慾望,是健康正常的,是成長所必經的階段。

然而,他們所選擇的、所投入其中的那個“繭”,卻未必是真正能夠與讓他們安全成長的所在。

更多時候,網遊本身更像是一隻龐大的蜘蛛,搭建起天羅地網,把獵物困鎖其中,緩緩吸取他們的血液為生。

身在局外的家長,清楚地看到這樣的事實,自然憂心不已。

但是,真正能夠解決孩子“沉迷網遊”的方法,並不是簡單地通過沒收手機電腦,對他們嚴防死守,斥責打罵就能夠做到的。

引導者:旅途的同行者

河合隼雄在《孩子的宇宙》中寫道:

“人的靈魂,本就不是容易把握的,因而,靈魂的引導者勢必需要有一點搗蛋鬼的性質。這種角色,不能由總是朝著一個方向前進的領袖,或總是傳授正確東西的教師來擔任。”

我想起自己很喜歡北野武的一部電影《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說一個小男孩自幼喪父,和奶奶住在一起,他很想念媽媽,於是在暑假決定離家出走去看望媽媽。

鄰居的阿姨想幫他完成心願,拿出一筆錢作為旅費,還安排遊手好閒又好賭的老頭子,陪他一起踏上尋找媽媽的旅途。

拔網線、砸手機、鎖家裡,父母憑什麼剝奪孩子玩遊戲獲得的快樂?

老頭子第一天就把老婆給的錢輸光了,兩人只能步行前往。

一路惹了很多麻煩,最後找到媽媽,才發現她早已經重新組建家庭,也有了新的孩子。

小男孩沮喪又難過,在歸途中老頭子一直逗他開心,想出各種稀奇古怪的遊戲陪他玩,最後,他告訴小男孩,自己的童年也有類似的,被媽媽遺棄的經歷。

臨走時小男孩很開心,他說了一句:“再見,菊次郎”。我才知道,原來“菊次郎”不是小男孩的名字啊,而是老頭子的名字。

原來這個故事中,需要尋找媽媽的,需要獲得引導和治癒的,不僅是小男孩,更是那個老頭子。

"

青春期孩子的自閉,不再活潑,不再喜歡與人分享心事, 常常沉浸在網絡遊戲裡,未必總是一件壞事。這種孤獨和自閉,可能是對童年純真的悼念,也是對未知前途的小心翼翼地試探。

這是孩子在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他在迅速地成長著。

親戚家的兒子正在上高二,最近聽到她到處跟人訴苦:“這孩子小時候很乖,學習也不錯,但自從上了高中以後,整個人就完全變了。”孩子迷上了打網遊,為了在遊戲裡買裝備,甚至瞞著家裡去借高利貸。

第一次借了1000,後來還不了,又去另一家借,拆東牆補西牆。如此折騰一年多,高利貸終於把電話打到了家裡,告訴他媽,他已經欠了6000多沒還,再不還就要動用非常手段了。

他媽嚇得趕緊把錢打過去還掉了,問那孩子,他承認借高利貸的事實,再問他還有沒有借更多,就再也不肯說了。之後,沒收了他的電腦和手機,再也不讓他打遊戲。

但從此以後,孩子再沒跟她講過一句話,放學回來就把自己鎖在房間,成績也直線下降,不管是苦口婆心,還是哭鬧打罵,對他都毫無效果。

親戚懷疑這孩子已經得了精神病,現在全家都因為他的事陷入絕望。

聽了親戚的哭訴,我想起了網上一片對“王者榮耀”,“吃雞”,“陰陽師”等網遊的討伐。

有的說它們是奶頭樂,是麻痺奮鬥意志的政治工具,也有分析它的成癮性設計原理,痛斥遊戲開發商們為了圈錢,毫無社會公德心等等。

然而,卻唯獨很少看到有人真正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他在遊戲裡到底經歷了什麼?他們真正在遊戲裡,想要獲取的,又到底是什麼?孩子沉迷網遊,真的不正常嗎?

少年也知愁滋味

“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記得第一次讀到李賀的這句詩時,心裡微微一震,被一種深刻的共鳴擊中。

大人們總說,少年是不知愁滋味的,他們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青春的那些喃喃自語,自艾自憐,都不過是無聊和中二,都是閒出來的,是生活富足後沒事找事的矯情。

“我頂著那麼大的壓力,給你創造了安寧的環境,你不好好讀書,就是對不起我。你那點痛苦算什麼痛苦?”大人以為只有自己所承受的那些關於工作的,關於賺錢的,關於家庭矛盾的問題,才能叫做真正的痛苦。

但少年的痛苦,是真實存在的:“彷彿自己已經走到了世界的盡頭,看到了人生的本象,心已經衰老得近乎暮年,而餘生還有漫長的時間要打發。”在這種不明所以的絕望裡,少男少女們大多不懂得如何紓解,所以逐漸會變得比兒時更沉默。

在父母看來,就會覺得,孩子變了,變得古怪而不可理解,是不是有了什麼心理問題,該不該打罵,要不要干預,極端一點的甚至覺得孩子已經有了精神病。

殊不知,這種粗暴的“診斷”和希望孩子變的“正常”的期待,反而可能給孩子的心靈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蛹與隧道:尊重孩子成長的節奏

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曾在《孩子的宇宙》這本書裡如此寫道:

“成長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會經歷到一個‘隧道’或‘蛹’的狀態,在豁然開朗之前,必然有一段自我封閉的過程。青春期就是‘蛹’的時期,在青春期即將到來的時候,作為毛蟲,可以說已經迎來了晚年。”

所以,一個少年感到“心已朽”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日本一代宗師明慧上人,曾在十三歲那年決定自殺。他還寫下了遺書:“匆匆十三年,但覺身已老”。他感覺到作為童年的那個完美的世界正在離自己遠去,而接下來要面對的,只是一個殘破、荒謬、骯髒的,令人厭惡的世界。

既然人總是難逃一死,他決定捨身飼餓狼,以求冥福。他夜裡一個人跑到墓地去躺著,卻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他遺憾地回到家裡,才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這種自殺的衝動,其實正是孩子已經達到了自我完善的表現。

作為一個孩子,他已經完全成熟了,他已經準備好要和曾經的世界告別了,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進入成人的世界。

他預感到一個完善的世界早晚會被打破和玷汙,所以為了保護這種完善,甚至會產生放棄生命的衝動。

釋迦摩尼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作為王子出生在宮廷,年幼時生活在錦衣玉食,鮮花簇擁的世界裡,直到他親眼看見生老病死,看到人生的疾苦,他的完美世界被粉碎了。

他勇敢地告別了那個作為毛毛蟲的自己,進入了“蛹”中,他經歷了苦修,在菩提樹下閉目趺坐了48天,才恍然大悟,了悟成佛,涅槃重生。

在很多的宗教中,都有類似的故事,猶太教的經典記載,摩西在西奈山上,遠離百姓,與上帝私語40晝夜。

而《馬太福音》中記載,耶穌基督,在正式成為基督之前,也同樣進入無人的曠野,40晝夜不吃不喝,接受魔鬼的試探。

就連很多武俠小說裡,都有類似的故事,某大俠需要把自己的功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時,總要做一件事:“閉關”。

可見全世界的智者,都一致承認“孤獨”這件事的必要性。

青春期孩子的自閉,不再活潑,不再喜歡與人人分享心事,未必總是一件壞事。這種孤獨和自閉,可能是對童年純真的悼念,也是對未知前途的小心翼翼地試探。

這是孩子在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他在迅速地成長著。

而這個走出隧道,這種從繭裡醞釀,掙扎而出的過程,也唯有他自己才能完成。

這時,大人們沒必要著急,沒必要強行干預,也不要認為這有什麼不正常。大人該做的就是尊重他的孤獨,給他一個溫暖的環境好好等待。

如果硬要認為孩子不正常,非要把他從“繭”里拉出來,強迫他面對現實世界,那麼結果就很可能只得到一個死去的“蛹”,而無法看到他成為美麗的蝴蝶。

拔網線、砸手機、鎖家裡,父母憑什麼剝奪孩子玩遊戲獲得的快樂?

幻想王國:連接成年與童年的通道

那麼,“蛹”中的少年,當他們遠離人群的時候,他們的心到底寄居在哪裡呢?

通常來說,他們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停留在自己的幻想王國之中。如同耶穌的曠野,摩西的西奈山,釋迦摩尼的菩提樹,孩子在成為一個蛹之前,會為自己編織出一個隔離世界的“繭”。

那個繭中的世界,與童年的世界不同,與成人的世界也不同,它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心靈王國。在那裡,孩子會從幻想的經歷和人物身上感受與學習,逐漸掌握和獲得能夠應付真實世界的能力。

時機成熟了,他們自然會從那個世界裡離開,健康有力地走進真實的世界裡去。

河合隼雄在《孩子的宇宙》中寫道:

“此端的日常世界,是由彼端的幻想世界所支撐的。與彼端世界的接觸如果被切斷了,此端世界也會出現種種問題。

此端世界是技術性的世界,彼端世界是超越性的世界。現代教育的盲點之一,就是熱衷於傳授並讓孩子掌握技術,卻忽略了超越性世界存在的重要性。

居住在技術性世界的人,被按照在多大程度上達成‘慾望’(目的)來測定。

孩子被按照學校的分數測定,被相對分為優秀生和後進生。就算我們呼籲重視每一個孩子,但由於完全忽略了超越性的彼端世界,這種聲音也是空洞的。”

在很多的兒童文學中,都曾描述過這樣的“彼端”世界,也就是“繭”中世界,而它們的入口通常都設置在現實世界之中。

在英國作家Philippa Pearce的作品《湯姆的午夜花園》中,少年湯姆就會在午夜進入一個白天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神祕花園裡,在那裡他認識了一個叫哈蒂的女孩,並和她成了知心朋友;

最為人所熟知的故事,大概就是《愛麗絲夢遊仙境》了,愛麗絲掉進兔子洞,通過喝下神奇藥水,進入一個小門,在仙境遇到了種種光怪陸離的景象,從仙境中出來以後,她成為了與從前完全不同的女孩。

拔網線、砸手機、鎖家裡,父母憑什麼剝奪孩子玩遊戲獲得的快樂?

而我覺得最美的“彼端世界”,還是在《紅樓夢》中,是賈寶玉的太虛幻境。

它的入口,同樣是一個臥室,秦可卿的臥室。寶玉在那裡睡著了,似醒非醒之間,跟隨警幻仙子進入了太虛幻境。

在太虛幻境,寶玉懂得了“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他聽說了“離恨天”與“灌愁海”,品嚐了“千紅一窟”和“萬豔同杯”,為仙樂紅樓十二曲而感傷,也為金陵十二釵的畫冊而感覺迷茫。

當他醒來,從太虛幻境離開的時候,他已經從一個男孩,成為了一個男人。

這個世界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對寶玉而言,卻比一切真實的世界,都更加真實,也更為重要。

這樣的故事,作家們總是一再樂於書寫,是因為他們都深深懂得那個幻想王國,對孩子成長的關鍵作用。

當他們成年以後,想起自己曾經踏足過的彼端世界,心中應當有深深的懷念與感激。正是在那裡,他們度過了一生最脆弱迷茫的時光,正是那裡,提供了一個緩衝期,使他們能夠從容地成長,而不再畏懼現實世界的殘酷與骯髒。

這樣的幻想王國,可能以各種各樣的形態出現——可能是一場戀愛,可能是一次追星,也很有可能是以網絡遊戲的面目出現的。

網絡遊戲,是一個完整而生動的虛擬世界,那裡有愛情和追逐,也有殺戮和競爭,有理性的交易,也有和同伴並肩作戰的默契與友誼。

拔網線、砸手機、鎖家裡,父母憑什麼剝奪孩子玩遊戲獲得的快樂?

在曾經沒有網絡的時代,孩子不得不開動想象力,憑空為自己編造一個“繭”。而現在,網絡遊戲則提供了一個現成的“繭”讓孩子們棲身其中,這個世界是如此豐富和生動,讓人難以抗拒。

我們應該承認,孩子需要這個“繭”的慾望,是健康正常的,是成長所必經的階段。

然而,他們所選擇的、所投入其中的那個“繭”,卻未必是真正能夠與讓他們安全成長的所在。

更多時候,網遊本身更像是一隻龐大的蜘蛛,搭建起天羅地網,把獵物困鎖其中,緩緩吸取他們的血液為生。

身在局外的家長,清楚地看到這樣的事實,自然憂心不已。

但是,真正能夠解決孩子“沉迷網遊”的方法,並不是簡單地通過沒收手機電腦,對他們嚴防死守,斥責打罵就能夠做到的。

引導者:旅途的同行者

河合隼雄在《孩子的宇宙》中寫道:

“人的靈魂,本就不是容易把握的,因而,靈魂的引導者勢必需要有一點搗蛋鬼的性質。這種角色,不能由總是朝著一個方向前進的領袖,或總是傳授正確東西的教師來擔任。”

我想起自己很喜歡北野武的一部電影《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說一個小男孩自幼喪父,和奶奶住在一起,他很想念媽媽,於是在暑假決定離家出走去看望媽媽。

鄰居的阿姨想幫他完成心願,拿出一筆錢作為旅費,還安排遊手好閒又好賭的老頭子,陪他一起踏上尋找媽媽的旅途。

拔網線、砸手機、鎖家裡,父母憑什麼剝奪孩子玩遊戲獲得的快樂?

老頭子第一天就把老婆給的錢輸光了,兩人只能步行前往。

一路惹了很多麻煩,最後找到媽媽,才發現她早已經重新組建家庭,也有了新的孩子。

小男孩沮喪又難過,在歸途中老頭子一直逗他開心,想出各種稀奇古怪的遊戲陪他玩,最後,他告訴小男孩,自己的童年也有類似的,被媽媽遺棄的經歷。

臨走時小男孩很開心,他說了一句:“再見,菊次郎”。我才知道,原來“菊次郎”不是小男孩的名字啊,而是老頭子的名字。

原來這個故事中,需要尋找媽媽的,需要獲得引導和治癒的,不僅是小男孩,更是那個老頭子。

拔網線、砸手機、鎖家裡,父母憑什麼剝奪孩子玩遊戲獲得的快樂?

這個故事令我感動,因為它說出了一個真理:引導這件事,永遠應該是平等的,而且是雙向的,看起來是你引導了孩子,然而孩子何嘗不是在引導你呢?最好的引導者,其實是旅途的同行者。

父母總覺得,孩子才是最有問題的,是經驗不足的,是需要獲得指導的那一方。可是,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誰又能說自己對人世就有絕對充足,絕對無誤的經驗呢?哪一個人的生命裡,不是充滿重重困境呢?

某種程度上來說,父母是孩子的守護者,但孩子在某些時候,也可以成為父母的引導者。

如果父母總是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正確無誤的位置上,總想指手畫腳地糾正孩子,那麼,很可能結果就是越來越深的隔離與誤解。

每個生命都有他自己的方向,孩子也許未必會長成父母所期待的模樣。但每個生命也都有其共同追求的方向,那就是尊嚴,自由和愛。

社會心理學最早的倡導者之一,卡倫霍妮曾經在她的著作《神經症與人的成長》中寫道:“人,生而具有自我實現的傾向。只要移除了障礙,人就會自然地發展為成熟的、充分實現自我的個體,就像一顆橡樹籽,會成長為一株橡樹。”

河合隼雄說到的“搗蛋鬼”式的引導者,就是這種能夠移除障礙的引導者。他們有一些天真和淘氣,是敏銳的,變幻無窮的,是兼具破壞和建設兩方面的角色。他們通常不受社會常規的束縛,而能憑直覺打入人的內心。

一個好的引導者,一定不是把自己放在絕對無誤的權威的位置上,對孩子指手畫腳的人,不是直接替孩子去做決定的人。而是努力去體諒孩子成長的艱難,理解他心中的障礙,必要時允許他“不乖”,瞭解他出於什麼理由去破壞規則,也同樣給他時間去建立規則。

曾經以為,只有批判才能改變現狀。而如今,更相信溫柔的力量。

教育孩子,可以打罵、指責來逼他改變,也可以理解共情、以身作則來影響他。但溫柔絕不是溺愛放縱,而是一種踏實的耐心和信任,是不以善小而不為,是水滴石穿,身體力行。

世界從來不缺少憤怒的人,不缺少聲嘶力竭叫罵的人。但我們缺少不急不躁,能躬身親為,帶來真實改變的榜樣。

孩子是模仿的小動物,而父母是他們最貼身的一面鏡子。不要總期待別人做到完美。而要一直期待,我能夠先成為這樣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