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不完美媽媽 鋼琴 小筱媽媽 2019-08-16
"

前段時間看到了一則小故事,講的是小麗生活在一個富裕家庭,她的媽媽去世後,她爸爸重新給她找了個後媽,這個後媽對她照顧地無微不至,處處都能為她著想,小麗犯了錯誤也不打不罵,甚至在爸爸要教訓小麗的時候後媽也會攔著,幫小麗說好話。當爸爸問這個後媽為什麼這樣護著她時,這個後媽給的理由是"怕別人說她這個後媽很壞",就這樣小麗在後媽的"呵護"下慢慢長大,到了初中畢業就無法無天,更是連學都不肯上了,而這個時候後媽還護著她,說女孩子上那麼多學幹什麼,家裡條件這麼好,養得起。最後小麗在社會上跟一幫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最後終於釀成大錯。

"

前段時間看到了一則小故事,講的是小麗生活在一個富裕家庭,她的媽媽去世後,她爸爸重新給她找了個後媽,這個後媽對她照顧地無微不至,處處都能為她著想,小麗犯了錯誤也不打不罵,甚至在爸爸要教訓小麗的時候後媽也會攔著,幫小麗說好話。當爸爸問這個後媽為什麼這樣護著她時,這個後媽給的理由是"怕別人說她這個後媽很壞",就這樣小麗在後媽的"呵護"下慢慢長大,到了初中畢業就無法無天,更是連學都不肯上了,而這個時候後媽還護著她,說女孩子上那麼多學幹什麼,家裡條件這麼好,養得起。最後小麗在社會上跟一幫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最後終於釀成大錯。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這個故事裡這位後媽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捧殺",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表面上很愛她,縱容她做一切想做的事情,把她驕縱到無法無天的地步,到最後她會自取滅亡。這跟溺愛又是兩回事,溺愛起碼是真心的愛,而捧殺是以愛的名義去摧毀一個人,雖然這兩者達成的效果是一樣的。

現在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受過良好的教育的,對孩子也不會太過溺愛,更不會對孩子"捧殺",但是筆者認為,有些時候父母誇獎孩子的一些話,無異於"捧殺"!

"

前段時間看到了一則小故事,講的是小麗生活在一個富裕家庭,她的媽媽去世後,她爸爸重新給她找了個後媽,這個後媽對她照顧地無微不至,處處都能為她著想,小麗犯了錯誤也不打不罵,甚至在爸爸要教訓小麗的時候後媽也會攔著,幫小麗說好話。當爸爸問這個後媽為什麼這樣護著她時,這個後媽給的理由是"怕別人說她這個後媽很壞",就這樣小麗在後媽的"呵護"下慢慢長大,到了初中畢業就無法無天,更是連學都不肯上了,而這個時候後媽還護著她,說女孩子上那麼多學幹什麼,家裡條件這麼好,養得起。最後小麗在社會上跟一幫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最後終於釀成大錯。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這個故事裡這位後媽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捧殺",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表面上很愛她,縱容她做一切想做的事情,把她驕縱到無法無天的地步,到最後她會自取滅亡。這跟溺愛又是兩回事,溺愛起碼是真心的愛,而捧殺是以愛的名義去摧毀一個人,雖然這兩者達成的效果是一樣的。

現在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受過良好的教育的,對孩子也不會太過溺愛,更不會對孩子"捧殺",但是筆者認為,有些時候父母誇獎孩子的一些話,無異於"捧殺"!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就像一直非常流行的"你好棒""你好聰明"這一類誇獎語,許多父母都是脫口而出。哪怕這個孩子真的天資卓越,也不能這麼誇,這一類的誇獎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學習的進步不是靠自己努力學習得來的,而是因為自己聰明的原因。經常被誇聰明的孩子,會對自己產生一種真聰明的錯覺,他們不願意去努力,也不敢去嘗試,生怕失敗之後破壞他這種聰明的形象。

"

前段時間看到了一則小故事,講的是小麗生活在一個富裕家庭,她的媽媽去世後,她爸爸重新給她找了個後媽,這個後媽對她照顧地無微不至,處處都能為她著想,小麗犯了錯誤也不打不罵,甚至在爸爸要教訓小麗的時候後媽也會攔著,幫小麗說好話。當爸爸問這個後媽為什麼這樣護著她時,這個後媽給的理由是"怕別人說她這個後媽很壞",就這樣小麗在後媽的"呵護"下慢慢長大,到了初中畢業就無法無天,更是連學都不肯上了,而這個時候後媽還護著她,說女孩子上那麼多學幹什麼,家裡條件這麼好,養得起。最後小麗在社會上跟一幫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最後終於釀成大錯。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這個故事裡這位後媽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捧殺",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表面上很愛她,縱容她做一切想做的事情,把她驕縱到無法無天的地步,到最後她會自取滅亡。這跟溺愛又是兩回事,溺愛起碼是真心的愛,而捧殺是以愛的名義去摧毀一個人,雖然這兩者達成的效果是一樣的。

現在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受過良好的教育的,對孩子也不會太過溺愛,更不會對孩子"捧殺",但是筆者認為,有些時候父母誇獎孩子的一些話,無異於"捧殺"!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就像一直非常流行的"你好棒""你好聰明"這一類誇獎語,許多父母都是脫口而出。哪怕這個孩子真的天資卓越,也不能這麼誇,這一類的誇獎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學習的進步不是靠自己努力學習得來的,而是因為自己聰明的原因。經常被誇聰明的孩子,會對自己產生一種真聰明的錯覺,他們不願意去努力,也不敢去嘗試,生怕失敗之後破壞他這種聰明的形象。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那父母應該如何正確誇獎孩子呢?筆者認為父母換個誇獎的方式效果會更好!

首先應該是誇獎他努力的方面,比如他鋼琴彈得好,你可以說:"哇,你彈得這麼好,肯定每天都花很多時間練習吧"這樣可以暗示孩子,他因為長時間的練習而彈得好鋼琴,而不是因為自己聰明,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孩子肯定會加倍努力的練習鋼琴。

"

前段時間看到了一則小故事,講的是小麗生活在一個富裕家庭,她的媽媽去世後,她爸爸重新給她找了個後媽,這個後媽對她照顧地無微不至,處處都能為她著想,小麗犯了錯誤也不打不罵,甚至在爸爸要教訓小麗的時候後媽也會攔著,幫小麗說好話。當爸爸問這個後媽為什麼這樣護著她時,這個後媽給的理由是"怕別人說她這個後媽很壞",就這樣小麗在後媽的"呵護"下慢慢長大,到了初中畢業就無法無天,更是連學都不肯上了,而這個時候後媽還護著她,說女孩子上那麼多學幹什麼,家裡條件這麼好,養得起。最後小麗在社會上跟一幫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最後終於釀成大錯。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這個故事裡這位後媽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捧殺",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表面上很愛她,縱容她做一切想做的事情,把她驕縱到無法無天的地步,到最後她會自取滅亡。這跟溺愛又是兩回事,溺愛起碼是真心的愛,而捧殺是以愛的名義去摧毀一個人,雖然這兩者達成的效果是一樣的。

現在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受過良好的教育的,對孩子也不會太過溺愛,更不會對孩子"捧殺",但是筆者認為,有些時候父母誇獎孩子的一些話,無異於"捧殺"!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就像一直非常流行的"你好棒""你好聰明"這一類誇獎語,許多父母都是脫口而出。哪怕這個孩子真的天資卓越,也不能這麼誇,這一類的誇獎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學習的進步不是靠自己努力學習得來的,而是因為自己聰明的原因。經常被誇聰明的孩子,會對自己產生一種真聰明的錯覺,他們不願意去努力,也不敢去嘗試,生怕失敗之後破壞他這種聰明的形象。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那父母應該如何正確誇獎孩子呢?筆者認為父母換個誇獎的方式效果會更好!

首先應該是誇獎他努力的方面,比如他鋼琴彈得好,你可以說:"哇,你彈得這麼好,肯定每天都花很多時間練習吧"這樣可以暗示孩子,他因為長時間的練習而彈得好鋼琴,而不是因為自己聰明,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孩子肯定會加倍努力的練習鋼琴。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其次是誇獎他的過程方面,比如孩子做出了一道很難的數學題,你可以誇孩子:"哇,你是怎麼做出來的?"這樣可以讓孩子給你講解一遍解題步驟,讓孩子更深刻的學習到知識要點。

還有誇獎他成長方面,比如孩子寫字寫的漂亮,你可以誇孩子:"寫的字進步了很多,握筆姿勢寫字姿勢也非常標準,寫的字比以前工整多了,值得表揚"從這些細節來表揚孩子,就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成長了,哪些錯誤改正了。

"

前段時間看到了一則小故事,講的是小麗生活在一個富裕家庭,她的媽媽去世後,她爸爸重新給她找了個後媽,這個後媽對她照顧地無微不至,處處都能為她著想,小麗犯了錯誤也不打不罵,甚至在爸爸要教訓小麗的時候後媽也會攔著,幫小麗說好話。當爸爸問這個後媽為什麼這樣護著她時,這個後媽給的理由是"怕別人說她這個後媽很壞",就這樣小麗在後媽的"呵護"下慢慢長大,到了初中畢業就無法無天,更是連學都不肯上了,而這個時候後媽還護著她,說女孩子上那麼多學幹什麼,家裡條件這麼好,養得起。最後小麗在社會上跟一幫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最後終於釀成大錯。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這個故事裡這位後媽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捧殺",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表面上很愛她,縱容她做一切想做的事情,把她驕縱到無法無天的地步,到最後她會自取滅亡。這跟溺愛又是兩回事,溺愛起碼是真心的愛,而捧殺是以愛的名義去摧毀一個人,雖然這兩者達成的效果是一樣的。

現在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受過良好的教育的,對孩子也不會太過溺愛,更不會對孩子"捧殺",但是筆者認為,有些時候父母誇獎孩子的一些話,無異於"捧殺"!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就像一直非常流行的"你好棒""你好聰明"這一類誇獎語,許多父母都是脫口而出。哪怕這個孩子真的天資卓越,也不能這麼誇,這一類的誇獎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學習的進步不是靠自己努力學習得來的,而是因為自己聰明的原因。經常被誇聰明的孩子,會對自己產生一種真聰明的錯覺,他們不願意去努力,也不敢去嘗試,生怕失敗之後破壞他這種聰明的形象。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那父母應該如何正確誇獎孩子呢?筆者認為父母換個誇獎的方式效果會更好!

首先應該是誇獎他努力的方面,比如他鋼琴彈得好,你可以說:"哇,你彈得這麼好,肯定每天都花很多時間練習吧"這樣可以暗示孩子,他因為長時間的練習而彈得好鋼琴,而不是因為自己聰明,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孩子肯定會加倍努力的練習鋼琴。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其次是誇獎他的過程方面,比如孩子做出了一道很難的數學題,你可以誇孩子:"哇,你是怎麼做出來的?"這樣可以讓孩子給你講解一遍解題步驟,讓孩子更深刻的學習到知識要點。

還有誇獎他成長方面,比如孩子寫字寫的漂亮,你可以誇孩子:"寫的字進步了很多,握筆姿勢寫字姿勢也非常標準,寫的字比以前工整多了,值得表揚"從這些細節來表揚孩子,就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成長了,哪些錯誤改正了。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最後是當孩子完成了一件非常艱鉅的任務,比如跑完1000米,你可以誇孩子:"你一點都不怕困難,太難得了",這樣是誇獎孩子的勇氣,可以幫助他增長自信心,

所以筆者認為一些"你真聰明"之類的誇獎語就不要對孩子說了,這樣的誇獎會在無意中"捧殺"孩子,而是改用文中所提的這些誇獎語,在表揚了孩子的同時,還能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一個很好的作用。

"

前段時間看到了一則小故事,講的是小麗生活在一個富裕家庭,她的媽媽去世後,她爸爸重新給她找了個後媽,這個後媽對她照顧地無微不至,處處都能為她著想,小麗犯了錯誤也不打不罵,甚至在爸爸要教訓小麗的時候後媽也會攔著,幫小麗說好話。當爸爸問這個後媽為什麼這樣護著她時,這個後媽給的理由是"怕別人說她這個後媽很壞",就這樣小麗在後媽的"呵護"下慢慢長大,到了初中畢業就無法無天,更是連學都不肯上了,而這個時候後媽還護著她,說女孩子上那麼多學幹什麼,家裡條件這麼好,養得起。最後小麗在社會上跟一幫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最後終於釀成大錯。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這個故事裡這位後媽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捧殺",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表面上很愛她,縱容她做一切想做的事情,把她驕縱到無法無天的地步,到最後她會自取滅亡。這跟溺愛又是兩回事,溺愛起碼是真心的愛,而捧殺是以愛的名義去摧毀一個人,雖然這兩者達成的效果是一樣的。

現在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受過良好的教育的,對孩子也不會太過溺愛,更不會對孩子"捧殺",但是筆者認為,有些時候父母誇獎孩子的一些話,無異於"捧殺"!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就像一直非常流行的"你好棒""你好聰明"這一類誇獎語,許多父母都是脫口而出。哪怕這個孩子真的天資卓越,也不能這麼誇,這一類的誇獎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學習的進步不是靠自己努力學習得來的,而是因為自己聰明的原因。經常被誇聰明的孩子,會對自己產生一種真聰明的錯覺,他們不願意去努力,也不敢去嘗試,生怕失敗之後破壞他這種聰明的形象。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那父母應該如何正確誇獎孩子呢?筆者認為父母換個誇獎的方式效果會更好!

首先應該是誇獎他努力的方面,比如他鋼琴彈得好,你可以說:"哇,你彈得這麼好,肯定每天都花很多時間練習吧"這樣可以暗示孩子,他因為長時間的練習而彈得好鋼琴,而不是因為自己聰明,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孩子肯定會加倍努力的練習鋼琴。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其次是誇獎他的過程方面,比如孩子做出了一道很難的數學題,你可以誇孩子:"哇,你是怎麼做出來的?"這樣可以讓孩子給你講解一遍解題步驟,讓孩子更深刻的學習到知識要點。

還有誇獎他成長方面,比如孩子寫字寫的漂亮,你可以誇孩子:"寫的字進步了很多,握筆姿勢寫字姿勢也非常標準,寫的字比以前工整多了,值得表揚"從這些細節來表揚孩子,就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成長了,哪些錯誤改正了。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最後是當孩子完成了一件非常艱鉅的任務,比如跑完1000米,你可以誇孩子:"你一點都不怕困難,太難得了",這樣是誇獎孩子的勇氣,可以幫助他增長自信心,

所以筆者認為一些"你真聰明"之類的誇獎語就不要對孩子說了,這樣的誇獎會在無意中"捧殺"孩子,而是改用文中所提的這些誇獎語,在表揚了孩子的同時,還能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一個很好的作用。

“你真聰明”這種誇獎無異於“捧殺”孩子,父母不妨換個表揚方式

當然筆者的觀點可能不太全,歡迎各位讀者朋友進行補充,也有網友評論說:自己小時候就一直被誇聰明,在學習中碰到了很多挫折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並不聰明,很受打擊。對此廣大讀者朋友們怎麼看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