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再看5分鐘”,三位媽媽的不同回答,讓教養差距立現!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要說現在孩子都是用什麼帶大的,我想大部分人都會回答兩個字——手機。隨著現代社會電子產品的普及,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怕孩子鬧騰,不是塞給他們手機就是打開電視,讓電子產品幫忙照顧孩子,這也在無形之中養成了孩子愛看電視的習慣。

“媽媽,我再看5分鐘”,三位媽媽的不同回答,讓教養差距立現!

很多孩子都會對電子產品產生依賴感,可能有些時候會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比如,和媽媽約定的時間已經到了,孩子卻遲遲不肯離去,並且和媽媽商量:“媽媽,我就看5分鐘”!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

“媽媽,我再看5分鐘”,三位媽媽的不同回答,讓教養差距立現!

直接拒絕型——“不可以,你已經看夠久了,不許再看了”

小云一直奉行著科學育兒的方式,堅決不讓孩子看電子產品。可是孩子還是在她平常上班的時間養成了看電視的習慣,這天下午,小云發現孩子又坐在了電視機旁邊,當她想關掉電視的時候孩子說“媽媽,我能再看一會兒嗎?”,可是小云並沒有同意孩子的請求,而是說“可以了,你已經看的夠久了,不許再看了。”說完小云“啪”的就把電視關掉了。電視一關小云的孩子瞬間便開始號啕大哭,收都收不住。

“媽媽,我再看5分鐘”,三位媽媽的不同回答,讓教養差距立現!

委婉商量型——“5分鐘之後就把電視關掉好嗎?”

小杜家今天有一個非常大的朋友聚會,當所有大人們都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小杜怕孩子打擾就把電視打開讓孩子去看。送走朋友們以後,小杜發現孩子已經看了將近1個小時的時間,而當小杜提出要關掉電視的時候,孩子卻央求還要再看一會兒。小杜當時非常的生氣,但是她迅速將情緒冷靜了下來並對孩子說“媽媽可以讓你再看一會兒,但是隻給你5分鐘的時間,5分鐘之後你必須把電視關掉好嗎?”孩子聽到以後點了點頭。

巧妙轉移型——“電視有啥好看的,媽媽陪你玩玩具好嗎?”

有一天小芙下班回到家以後看到婆婆在洗碗,而孩子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剛好小芙下班回家的路上買了一個孩子最喜歡的芭比娃娃,於是她就對孩子說“寶寶,你看媽媽給你買什麼了,你現在可以關掉電視和媽媽一起玩你最喜歡的芭比娃娃嗎?”孩子看到芭比娃娃之後非常高興,立馬便關了電視接過了芭比娃娃。

“媽媽,我再看5分鐘”,三位媽媽的不同回答,讓教養差距立現!

同樣的場景,媽媽三種不同的回答,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同,教養差距立現

1、直接拒絕會刺激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用商量的語氣,對大人請求看電視的時候,心裡其實是處於小心翼翼的狀態。而此時如果家長們的態度過於強硬,只會讓孩子產生更加激烈的反抗態度,到時候場面只會是一發不可收拾。而孩子的態度處於請求狀態的時候,父母也應該用委婉的語氣告訴孩子看電視的時間過長了,該關掉電視了。

並且父母直接關掉電視的這個行為,雖然快速,但卻會讓父母和孩子之間增加距離感,讓孩子變得對父母有牴觸心理。因此關電視這個行為可以讓孩子自己來完成,媽媽們不要直接就把電視關掉,否則會更加刺激孩子的情緒。

2、委婉商量能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跟孩子約定看電視的時長不僅僅穩定了孩子的情緒,還很明確的告訴了孩子關掉電視的時間,這在孩子的思想中也同時種下了一個時間觀念,到點兒了就必須關電視。

不過在時間這個問題上,媽媽們一定要把握原則性,不能採取放任態度,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而為,說好了5分鐘就5分鐘,不要延時也不能早早的就關掉。

3、巧妙轉移利於孩子性格成長

孩子們也不是天生下來就一直想看電視,只是後期因為家長們沒有辦法長時間的陪伴孩子,因此才養成了孩子看電視的習慣。孩子們對於他喜歡的東西還是充滿了好奇心的,因此媽媽們利用孩子喜歡的玩具或者遊戲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做法。

“媽媽,我再看5分鐘”,三位媽媽的不同回答,讓教養差距立現!

家長們還是要經常陪伴孩子多做一些親子游戲或者戶外活動,不僅僅會增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度,也相對減少了電子產品對於孩子健康的侵害。

說到底在對於孩子看電視這件事情上,父母們的態度千萬不要過於強硬,否則不僅沒有辦法根治孩子看電視的習慣,還會起到反作用。尤其是當孩子用商量的語氣跟大人請求多看一會兒電視的時候,父母們也一定要用商量的語氣委婉地告訴孩子看電視的利害關係。

寶媽們,你們遇到這種情況,是如何處理的?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推薦:教育類書籍,麻煩的三歲關鍵的六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難帶,一本教育祕籍,媽媽們往往很需要,能夠更好的瞭解孩子內心所想,從源頭解決養育教育難題,有需要的寶媽可以按需入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