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忽視孩子觀察力的培養……

請不要忽視孩子觀察力的培養……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拿學生們不認識的一種鳥類的標本給大家看,要求所有人一邊看一邊說出這種鳥的特徵。

在小學一年級時,普通版和實驗班兒童觀察力基本相同。而一年之後,特別注意培養觀察力的實驗班的學生,不僅能夠說出鳥的顏色,還能說出鳥的身體的各個部分的形狀和大小。

有的學生在觀察後還能判斷說:“這種鳥的嘴和爪很尖銳,可能是一種食肉猛禽。”

而普通班學生的觀察力,絕大多數依舊停留在鳥的顏色特徵上。

由此可見,是否有意識地培養兒童的觀察力,其結果將使大不相同的。

觀察力是人類認識客觀事物或現象的基本能力,觀察力也是智力的基礎。觀察力強,兒童就有能力獲得更豐富的素材,獲取更真實的感受和相對正確的認識。而建立在觀察力獲取大量素材的基礎上,兒童的行為和意識就更加有根據,判斷問題的正確性也相應提高。反之,假如觀察力較弱,儘量瞪大眼睛去看,但所見到的東西卻平平無奇,沒有深入,有時還很容易出現錯誤。

有句話說:善觀察者,可見常人所未見;不善觀察者,入寶山空手而歸。

請不要忽視孩子觀察力的培養……

許多的語言和文學大師都對觀察有獨到的見解。

契科夫說:“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鍊成為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

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魯迅大師也這樣說:“如要創作,第一須觀察。”

那麼,具體要觀察什麼?觀察你所能看到的一切事物,比如人、物、風景等等。

我們這個世界有幾十億人口,但絕對找不出兩個完全相同的,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獨有的個性。

莫泊桑曾說:“必須詳細地觀察你想要表達的一切東西,時間要長,而且要全神貫注,才能從其中發現迄今還沒有人看到與說過的那個方面。”

從這一點來看,觀察應該是去發現他人所未見的。

請不要忽視孩子觀察力的培養……

對待孩子同樣如此,在兒童時期應注重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能夠使他們打好基礎,做到心中有數,對於未來的前景受益無窮。

那麼,如何教會孩子觀察事物,使得能夠培養和提高孩子們細緻、準確觀察事物的能力呢?

第一,首先要集中注意力,明確觀察目的。在培養觀察力的時候,先確定一個觀察對象,然後鼓勵孩子們細緻留心觀察,輕易不得轉移目標。打個比方,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動物園看孔雀開屏,一旦確認目的之後,就要求孩子認真觀察孔雀的動靜,在孔雀沒有開屏前,不要因為其他動物影響或耐心不足而放棄,需要集中注意力耐心守候。可能孩子年齡小,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一經干擾就會忘記本來要觀察的東西。這時候,家長就要適當引導孩子如何去觀察,細緻到哪一點,並處處留心以取得好的觀察效果。

第二,要指導孩子從各種角度來觀察事物,多看、多想、多聽、多講,甚至於摸一摸、聞一聞。例如,觀察一座山,可以從高處看,從低處看,從遠處看,從近處看,還可以橫看,側看,跑到山中看,摸一摸山中的動植物,感受一下山裡的氣息等等。

第三,要教會孩子把類似的東西進行對照、比較,並對某些事物做出長期的、系統性的觀察。純粹的觀察並不充分,還需要結合孩子的思考,腦力運動和體力運動相輔相成。甚至還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實驗,對比一下橘子和橙子的區別,切開植物的表皮觀察內部,還可以把種子種在花盆裡,觀察它是怎樣發芽、成長,以及思考最適宜的水土環境等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