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的父母如何避免孩子“成蟲”?'

不完美媽媽 大學 容卉悅讀 2019-08-24
"

作為父母,我們不遺餘力地為孩子付出,為了他們能上個好大學,畢業後找份好工作,有個美滿的婚姻,組建幸福的家庭。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當他們遇到困難時,父母總是立刻衝上去,為孩子排憂解難,化解危機。這是人之常情,沒有那個父母忍心看著孩子需要幫助而袖手旁觀。

然而我們習慣的不一定就是對的。心理醫生達琳·斯威特蘭這說這其實是一個家長陷阱

父母幫助孩子的過程中,同時也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機會。

達琳·斯威特蘭何許人也?她與丈夫羅恩·施托爾伯格都是美國執業臨床心理醫生,她同時也是一名有著二十多年豐富經驗的兒童心理學家,專注於研究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問題。

"

作為父母,我們不遺餘力地為孩子付出,為了他們能上個好大學,畢業後找份好工作,有個美滿的婚姻,組建幸福的家庭。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當他們遇到困難時,父母總是立刻衝上去,為孩子排憂解難,化解危機。這是人之常情,沒有那個父母忍心看著孩子需要幫助而袖手旁觀。

然而我們習慣的不一定就是對的。心理醫生達琳·斯威特蘭這說這其實是一個家長陷阱

父母幫助孩子的過程中,同時也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機會。

達琳·斯威特蘭何許人也?她與丈夫羅恩·施托爾伯格都是美國執業臨床心理醫生,她同時也是一名有著二十多年豐富經驗的兒童心理學家,專注於研究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問題。

望子成龍的父母如何避免孩子“成蟲”?

作者

那麼當孩子遇到難題時,作為父母該如何應對?

由兒童心理學家達琳·斯威特蘭與羅恩·施托爾伯格夫婦共同編著的《讓孩子學會思考:家長能教的最重要的事》深刻分析了父母無時無刻幫助孩子的原因、會給孩子帶來哪些負面影響,以及孩子遇到問題父母應該怎麼辦。

"

作為父母,我們不遺餘力地為孩子付出,為了他們能上個好大學,畢業後找份好工作,有個美滿的婚姻,組建幸福的家庭。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當他們遇到困難時,父母總是立刻衝上去,為孩子排憂解難,化解危機。這是人之常情,沒有那個父母忍心看著孩子需要幫助而袖手旁觀。

然而我們習慣的不一定就是對的。心理醫生達琳·斯威特蘭這說這其實是一個家長陷阱

父母幫助孩子的過程中,同時也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機會。

達琳·斯威特蘭何許人也?她與丈夫羅恩·施托爾伯格都是美國執業臨床心理醫生,她同時也是一名有著二十多年豐富經驗的兒童心理學家,專注於研究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問題。

望子成龍的父母如何避免孩子“成蟲”?

作者

那麼當孩子遇到難題時,作為父母該如何應對?

由兒童心理學家達琳·斯威特蘭與羅恩·施托爾伯格夫婦共同編著的《讓孩子學會思考:家長能教的最重要的事》深刻分析了父母無時無刻幫助孩子的原因、會給孩子帶來哪些負面影響,以及孩子遇到問題父母應該怎麼辦。

望子成龍的父母如何避免孩子“成蟲”?

一、什麼是家長陷阱

家長陷阱是指父母抑制不住為孩子排憂解難的衝動,挺身而出解救他們的情況。

常見的家長陷阱有以下五種:解救陷阱、火速陷阱、壓力陷阱、給予陷阱、負罪陷阱。

解救陷阱:家長替孩子解決問題。
火速陷阱:家長火速滿足孩子需求,不需要他們耐心等待。
壓力陷阱:不顧一切地推動孩子向前衝。
給予陷阱:輕易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不給他們自己努力獲取的機會。
負罪陷阱:因為內心的負罪感或不安感,家長衝動行事。

二、家長陷阱產生的原因

解救陷阱產生原因:學業上:家長把每次作業、每個考試看得太重要,生怕它們會影響孩子的學業及前途。社交上:為孩子代勞的慾望太強烈,無法忍受袖手旁觀的煎熬。

火速陷阱產生原因:不少家長認為,關愛孩子=迅速滿足要求,一家人都圍繞著孩子轉。

壓力陷阱產生原因:“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思想的影響。父母想讓孩子自我感覺良好,並且信心十足,害怕他們信心受挫、自暴自棄,從而不由自主地推著孩子往前衝。

給予陷阱產生原因:不想讓孩子在同學或朋友面前自慚形穢,同時也是在彌補童年的自己的缺憾。

負罪陷阱產生原因:家長不想讓孩子因為自己的決定而影響孩子的心情,同時忙碌的家長也會用物質來表達自己的愧疚之情。

總之,不忍心看著孩子揹負重壓、見不得孩子受半點委屈、看到孩子陷入困境,父母就心疼等種種因素疊加,總會使家長一不小心就掉入家長陷阱。


三、家長陷阱的影響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獨立自主、勤于思考,然而落入家長陷阱後,孩子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

對心理上的影響:家長無時無刻的幫助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賴心理、落入壓力陷阱也給孩子過大的壓力,使他們沮喪挫敗,焦慮,有時甚至發展為抑鬱。

對道德發展的影響:道德發展過程中,需要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的機會,從而審視自己的行為和價值體系。

對技能掌握的影響:缺乏寶貴的技能訓練會給孩子的認知發展帶來不良影響。錯過關鍵期,儘管能學會某些技能,但效果是事倍功半。

對大腦發育的影響:大腦中專門負責這些技能的連接無法得到強化,用進廢退的原則作用下,這些突觸會萎縮。


四、父母應該怎麼辦?

1、瞭解兒童發展理論。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對孩子設定合理期望值。不做拔苗助長的農夫。

2、利用大腦發育的關鍵期。

關鍵期是人能輕而易舉地掌握某種技能的特殊階段。在執行功能發展的關鍵期,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有犯錯的機會,去改正錯誤、制定計劃、承擔責任、親力親為,鍛鍊大腦的執行功能。

執行功能得到充分鍛鍊以後,為他們從容步入成年打下堅實基礎。

3、孩子遇到困難,父母忍住幫忙的衝動。

給孩子提供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比起結果,更看重過程。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

4、給孩子提供鍛鍊的機會。

不要把孩子的日程表排的滿滿的,就像《少年說》中有一期那個勇敢地女孩說的,不想做“表格女孩”,想把自己的人生活成畫冊。

"

作為父母,我們不遺餘力地為孩子付出,為了他們能上個好大學,畢業後找份好工作,有個美滿的婚姻,組建幸福的家庭。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當他們遇到困難時,父母總是立刻衝上去,為孩子排憂解難,化解危機。這是人之常情,沒有那個父母忍心看著孩子需要幫助而袖手旁觀。

然而我們習慣的不一定就是對的。心理醫生達琳·斯威特蘭這說這其實是一個家長陷阱

父母幫助孩子的過程中,同時也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機會。

達琳·斯威特蘭何許人也?她與丈夫羅恩·施托爾伯格都是美國執業臨床心理醫生,她同時也是一名有著二十多年豐富經驗的兒童心理學家,專注於研究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問題。

望子成龍的父母如何避免孩子“成蟲”?

作者

那麼當孩子遇到難題時,作為父母該如何應對?

由兒童心理學家達琳·斯威特蘭與羅恩·施托爾伯格夫婦共同編著的《讓孩子學會思考:家長能教的最重要的事》深刻分析了父母無時無刻幫助孩子的原因、會給孩子帶來哪些負面影響,以及孩子遇到問題父母應該怎麼辦。

望子成龍的父母如何避免孩子“成蟲”?

一、什麼是家長陷阱

家長陷阱是指父母抑制不住為孩子排憂解難的衝動,挺身而出解救他們的情況。

常見的家長陷阱有以下五種:解救陷阱、火速陷阱、壓力陷阱、給予陷阱、負罪陷阱。

解救陷阱:家長替孩子解決問題。
火速陷阱:家長火速滿足孩子需求,不需要他們耐心等待。
壓力陷阱:不顧一切地推動孩子向前衝。
給予陷阱:輕易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不給他們自己努力獲取的機會。
負罪陷阱:因為內心的負罪感或不安感,家長衝動行事。

二、家長陷阱產生的原因

解救陷阱產生原因:學業上:家長把每次作業、每個考試看得太重要,生怕它們會影響孩子的學業及前途。社交上:為孩子代勞的慾望太強烈,無法忍受袖手旁觀的煎熬。

火速陷阱產生原因:不少家長認為,關愛孩子=迅速滿足要求,一家人都圍繞著孩子轉。

壓力陷阱產生原因:“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思想的影響。父母想讓孩子自我感覺良好,並且信心十足,害怕他們信心受挫、自暴自棄,從而不由自主地推著孩子往前衝。

給予陷阱產生原因:不想讓孩子在同學或朋友面前自慚形穢,同時也是在彌補童年的自己的缺憾。

負罪陷阱產生原因:家長不想讓孩子因為自己的決定而影響孩子的心情,同時忙碌的家長也會用物質來表達自己的愧疚之情。

總之,不忍心看著孩子揹負重壓、見不得孩子受半點委屈、看到孩子陷入困境,父母就心疼等種種因素疊加,總會使家長一不小心就掉入家長陷阱。


三、家長陷阱的影響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獨立自主、勤于思考,然而落入家長陷阱後,孩子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

對心理上的影響:家長無時無刻的幫助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賴心理、落入壓力陷阱也給孩子過大的壓力,使他們沮喪挫敗,焦慮,有時甚至發展為抑鬱。

對道德發展的影響:道德發展過程中,需要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的機會,從而審視自己的行為和價值體系。

對技能掌握的影響:缺乏寶貴的技能訓練會給孩子的認知發展帶來不良影響。錯過關鍵期,儘管能學會某些技能,但效果是事倍功半。

對大腦發育的影響:大腦中專門負責這些技能的連接無法得到強化,用進廢退的原則作用下,這些突觸會萎縮。


四、父母應該怎麼辦?

1、瞭解兒童發展理論。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對孩子設定合理期望值。不做拔苗助長的農夫。

2、利用大腦發育的關鍵期。

關鍵期是人能輕而易舉地掌握某種技能的特殊階段。在執行功能發展的關鍵期,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有犯錯的機會,去改正錯誤、制定計劃、承擔責任、親力親為,鍛鍊大腦的執行功能。

執行功能得到充分鍛鍊以後,為他們從容步入成年打下堅實基礎。

3、孩子遇到困難,父母忍住幫忙的衝動。

給孩子提供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比起結果,更看重過程。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

4、給孩子提供鍛鍊的機會。

不要把孩子的日程表排的滿滿的,就像《少年說》中有一期那個勇敢地女孩說的,不想做“表格女孩”,想把自己的人生活成畫冊。

望子成龍的父母如何避免孩子“成蟲”?

《少年派》截圖


看來,父母的幫助有時確實會好心辦壞事,出力不討好。作為父母,要想培養出信心十足、獨立自主、勤于思考的孩子,要做到像達琳·斯威特蘭在《讓孩子學會思考:家長能教的最重要的事》那樣做——為孩子創造充滿鍛鍊機會的環境,讓孩子養成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