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孩子的幸福感:父母做自己,放手讓孩子做自己

文|花姐姐

最近在一次聚會上,當我介紹完說我是一名家庭教育指導師的時候,大家很好奇的問我,家庭教育指導師是什麼?

因為除了我,其它人都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職業。

對於家庭教育指導師這個職業,目前是沒有權威的定義的。

為了更清晰的介紹自己,我是這樣來向大家解釋家庭教育指導師的: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父母的成長也需要有人耐心的陪伴,家庭教育指導師就是耐心陪伴父母成長的。

而我為什麼要成為一名家庭教育指導師呢?

如何提升孩子的幸福感:父母做自己,放手讓孩子做自己

以前,是直覺,因為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有很多的育兒困惑,但是一直找不到答案,我相信,學習家庭教育能幫助我找到答案。

然而,這次聚會,我找到了我做這件事情的價值感,就是讓父母尊重孩子的天性,讓父母放手,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

為什麼?

因為在這次聚會上,有五分之四的小夥伴講到現在的社會很混沌,看似機會很多,也在堅持學習,但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所以,越學越迷茫,越學越焦慮。

迷茫,焦慮似乎是現代社會的代名詞。

在知乎上有一個熱貼”如何看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經開始擔心中年危機“,引發了近2萬人的關注以及300萬次的瀏覽。

在答題中,大量三十歲不到,走出校門不過三五年的年輕人開始擔心中年危機,甚至提前來臨。

在答案題,大家焦慮的地方無外乎下面幾種:

行業差異越來越大,高薪形態過於集中;

除了985,211名校,其它學校都是坑;

除了金融和IT行業,其它行業都看衰,(2018年,金融行業也在走衰);

工作不鹹不淡,辭職不敢,轉型怕晚;

前一個風口還沒過,後面的風口就已經追上了;

即便行為穩定、個人努力、升職有道,但是在房價面前依然很捉襟見肘;

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子女教育,父母養老,達到體面生活的狀態,對大部分人來說幾乎不可能;

........

所以,現代的社會是混沌的,多變的,任何人不知道明天在哪裡。

怎麼辦,如何才能在這樣的社會中更好的生存呢?

答案是若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從心出發,專注做自己。

如何提升孩子的幸福感:父母做自己,放手讓孩子做自己

可是問題又來了,如何專注做,如何從心出發呢?

兩個字,需求,看見自己的需求。

我們會發現,當我們談情緒管理、談溝通、談生活管理、談時間管理最終都會指向一個問題,你的需求是什麼,做這件事情能滿足你什麼樣的需求?

如果我們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並且能夠認可自己,問題便有了解決方案。

比如,有些媽媽即想多拿出一些時間陪孩子,又想讓自己的事業更好一些,因此產生很多負面情緒,如焦慮、內疚。

那如何解決呢?

答案是跟著自己的需求走,當下,哪種需求對你更重要一些,你就去做這件事情就好了,如果做個好媽媽能滿足你此刻的需求,那你就多騰出點時間陪孩子,如果做個職場達人能滿足你此刻的需求,那你就多把注意力放在職場上就好了。

正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林文采曾說過:

世上沒有一種叫做”非如此不可“的事,尤其是時間 、金錢,完全是選擇問題。當你內疚足夠大,你自然會減少工作量、減少應酬。當內疚並沒有讓你做出改變時,至少可以說,內疚沒有你內心的某些需要重要。不管媽媽們最終做出的選擇是什麼,沒有人可以批評她,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相同。

但是,我們會發現,現在很多人一方面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麼,另一方面知道自己需求是什麼,但是卻不敢去追求,從而蹉跎一生。

而我們回頭看孩子,你會發現每一個孩子都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麼,餓就哭,高興就笑,安全感不足就要媽媽陪。

可是為什麼越長大,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呢?

答案就藏在家庭教育當中。

當孩子想要滿足需求的時候,家長不認可孩子,不僅如此,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

例如,孩子吃飽了,而家長認為孩子沒有吃飽,要求孩子必須再吃一點;孩子不冷,而家長認為孩子冷,要求孩子必須再穿一件衣服;孩子想要學跆拳道,而家長認為學鋼琴才有用,要求孩子必須學鋼琴;孩子想要當個攝影師,而家長認為當個攝影師沒有前途,要求孩子考公務員。

總之,就是不認可孩子,孩子的想法就是不正確的,一定要讓孩子按照大人的要求做,胳膊擰不過大腿,孩子照著家長的話做了,家長開心,孩子卻迷失了,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是誰。

當一個孩子的需求不被認可,最後,很有可能他就不認可自己這個人。

例如,很多媽媽想要做個職場達人,但是周圍的人會告訴他,你再工作,孩子可能就不認識你了,於是這個媽媽就開始迷茫了,到底是要跟著自己感覺走,還是屈服於外力回家當個全職媽媽呢?

而事實上,不管哪種選擇,這個媽媽都不會過得太好,因為她的內心是分裂的,當她想要繼續在職場打拼,旁邊有個聲音跟她說,你再不回去,孩子就不認識你了;當她回到家裡,頭腦裡迸出的想法是,我做了全職媽媽,我的事業就完了,我該怎麼辦?

這樣她就無法專注於當下,最後,孩子沒帶好,工作也沒做好。

而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她沒有看見自己真實的需求。

是什麼影響她沒有看見真實的需求呢?

答案是社會價值觀,因為社會價值觀會告訴媽媽,有了孩子,你要以孩子為主,否則你就不是一個好媽媽。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想不一定吧。

誰說做個職場達人就不是好媽媽了呢?

如何提升孩子的幸福感:父母做自己,放手讓孩子做自己

脫不花,羅輯思維CEO,在創辦羅輯思維這幾年裡,她還生了兩孩子,當別人問她是怎麼做到的。

她說:

當我的家庭需要我的時候,我就回家,當公司需要我的時候,我就回公司。

對,就是這麼簡單,如果你因為工作而不能照顧家庭而心生內疚到你無法好好工作,那就回家照顧孩子,如果沒有內疚到非辭職不可,那就好好工作,如果你因此而把生活過得一團糟,很大原因就是你沒有看見真實的需求。

所以,尊重自己,從心出發,是我想傳遞給家長們的人生態度。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把這種理念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家長切記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的身上,因為你今天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的身上,孩子聽了,那麼,等孩子長大之後,需要自己做決策的時候,那麼孩子可能就會迫於社會普世價觀而做出違背自己初心的決策,如果那樣,孩子一定不會快樂,而一個不快樂的人,他是不會幸福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想做一名家長教育指導師的原因,我希望和家長一起找到讓孩子幸福祕密。


龍芳:家庭教育指導師,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的成長需要家庭教育指導師的陪伴,希望我的分享能陪您一起成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