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祕訣,是從習慣中培養最初的興趣

不完美媽媽 跑步 村上春樹 古箏 樂器 發現佩奇 我是作者訓練營 2019-06-12

我們在生活中,總會羨慕那些願意堅持,並將興趣持之以恆的人。也會有人說,我找不到自己的興趣在哪裡,沒發現什麼喜歡做的事。

世間之事,很少有一步到位的說法,都是在不斷完善中,實現最初歡喜的念頭。

那麼,如何把一個微少的興趣點,培養成最終的興趣愛好,並堅持下去呢?

成功的祕訣,是從習慣中培養最初的興趣


第一步:萬事起源於一顆想改變的心

羅曼.羅蘭: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那就是認清生活真相依舊熱愛生活。

養狗之前,我對狗的恐懼值達到120%,可機緣之下,開始了養狗的人生,從嚴陣以待,不準狗子跨越雷池一步,直至發現養狗就跟帶孩子一樣。

最初,是帶著害怕又不得不面對的心情,我對自己說,不能被它牽著思維跑,不能讓生活變成一地狗毛,不能讓它成為我的壓力。那時,因為一份責任感,產生了想要改變的意願。

直到現在把它們捧在手心裡,怎麼看怎麼喜歡,甚至因為成功訓練它握手、坐、埋頭、趴下、求求等指令,而讓養狗的日子變得更加有趣。

很多人都說,養狗很麻煩,每天要遛它、喂吃、洗澡、鏟屎,甚至不少狗主自己也說,有時候跟朋友約個飯局,還得先回家伺候完它再出門,想要去一趟旅行,還得先把它的寄養安排妥當才能放心遠遊。

可是,生活的本質,就是折騰,在折騰中把枯燥乏味的日子變得生動,收穫趣味的同時,會產生一種想要改變某種習慣的意願。

成功的祕訣,是從習慣中培養最初的興趣


第二步:堅持21天法則,從0到100天形成良好習慣

村上春樹說:“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麼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麼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怎麼也堅持不了。”

沒錯,喜歡才是堅持的前提,同時,也是養成習慣的原動力。那麼如何堅持呢?

有的人會在做事前,制定一份詳盡而長期的計劃,無可厚非,計劃必須有,但如果是三年、五年、十年的計劃,有時會因為週期太長,而消耗了熱情,中途夭折。

王健林曾說: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掙它一個億。雖然成為了段子,可把大目標拆分小目標,然後實現它,既能堅持,又有所成,何樂不為?

有人說,大腦構築一條新的神經通道需要21天時間,而人的行為,經21天的重複,會形成習慣。沒錯,這就是傳聞中的21天法則。

這個過程,會遇到很多個敵人,比如,惰性、舒適區、混亂,以及迷茫,你需要不斷地提醒自己、及時糾正、自我要求,像打怪一樣,一個一個地攻破它,當正能量成功抑制了壞習慣時,大腦就會對這種行為觀念根深蒂固。

甚至當有一天,因為突發狀況,而在固定的時間無法執行這種習慣時,心裡會產生很強烈的意識反應。

正如,村上春樹在固定的時間,去跑步和寫作一樣,當跑步的時候,他可以理清寫作的思路,當寫作的時候,他可以通過跑步時的所見所聞作為寫作的素材,如果期間被打亂了,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成功的祕訣,是從習慣中培養最初的興趣


第三步:讓習慣形成生命中缺一不可的趣味養分

盧梭: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

曾跟閨蜜聊起孩子的教育,她說學校要求每個學生須培養一門樂器,作為小升初的加分項目,她的孩子選擇了古箏,而就這麼一個樂器,就幾千大洋。

我當時很不能理解,覺得現在的孩子壓力太大,況且指不定是三分鐘熱度,何必再把她週末的時光佔用在勉強的技能提升,還不如陪在她遊山玩水中學習大自然的規律。

每次看到她在為孩子因惰性不練琴而惱火時,每每看到她難得週末休息,還要大早帶著孩子去上課那麼勞碌時,我都只能嘆惜當媽不易。

然而,這些年過去了,孩子也屢屢通過古箏考級,並在跨年晚會上演精彩表演,看著她因臺下的掌聲而露出自信的笑容時,我有所頓悟了。

成功的祕訣,是從習慣中培養最初的興趣


最初可能真的只是純粹的喜歡,但長期堅持訓練是一個枯燥的過程,大人的毅力都未必能堅守,更何況是孩子,天性單純,也容易受到其他的干擾。往往這個時候,需要有人指導方向,需要一個學習交流的環境,才能令她心無旁貸地把習慣堅持下去,最終轉化成有趣的技能。

有時,真的不是因為看見希望而堅持,而是堅持了才能看見希望,堅持習慣與興趣愛好,同樣符合這個邏輯。

因為堅持而形成習慣,才能讓愛好變得更加有趣味,因為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而從中獲得成就感。

成功的祕訣,是從習慣中培養最初的興趣


*作者簡介:張語恩,喜歡用文字與圖片,記錄人生每一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