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豐田找比亞迪合作背後的“陰謀”,僅僅為了電池技術嗎?

近日來,全球傳統燃油汽車老大豐田向全球新能源銷量冠軍比亞迪拋來了橄欖枝,雙方就合作意向達成了一致意見,早在豐田與比亞迪合作之前,同為全球傳統汽車巨無霸的德國大眾也同比亞迪展開了一系列的合作談判,但是最終的最終還是被豐田捷足先登了,這背後究竟是為了什麼?為什麼都找比亞迪進行合作,尤其國人印象中狡猾、精明的日本,背後是否有什麼“陰謀”呢?僅僅是為了比亞迪的電池技術嗎?

日本豐田找比亞迪合作背後的“陰謀”,僅僅為了電池技術嗎?


其實這個問題真不像表面那麼簡單,大家都知道豐田一直都致力於其油電混合技術,但是其本質是油轉化為電,然後再油電結合達到降低油耗的目的,動力本質上還是來源於燃油,所以這在全球接受度並不高。豐田汽車自己的戰略路線原本是通過油電混合技術過渡,直至自己的終極目標氫燃料技術實現量產,然而,同為汽車強國的美國,比日本顯然是早醒悟了幾年,及早的懸崖勒馬減少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扶持力度,轉而推動電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這才有了同比亞迪一樣全球知名的特斯拉,因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需要太多的技術奇蹟,氫氣的液化運輸、儲存、高昂的加氫站建設成本等等,遠遠比電動普及要難的多。

日本豐田找比亞迪合作背後的“陰謀”,僅僅為了電池技術嗎?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從13年開始逐漸越來越普及,直到16年,頑固的日本豐田終於意識到了戰略上的失誤,眼看著新能源市場逐漸被比亞迪、大眾、通用等佔據全球市場,坐不住的日本豐田終於在最高決策者豐田章男堅持下,力排眾議親自掛牌成立EV事業規劃部,有其親自負責,重視程度非同尋常,然而這一切還是遲了,畢竟豐田在電動新能源領域“落下的功課”太多了,尋找這一領域絕對的強者合作,成了其“快速補課”後來居上的一線希望,那麼比亞迪究竟有哪些吸引豐田的核心技術優勢呢?

1、獨一無二的電池技術

電池出道的比亞迪,從1995年成立至今,已經擁有24年電池研發、使用經驗,即便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其汽車電池技術也擁有16年的市場匹配、使用、驗證經驗,電動汽車、客車遍佈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城市。這是再多的錢無法快速獲取的隱形財富,加之比亞迪對其電池近乎煉獄般的品質要求及檢驗標準,例如基礎的過充、過放,再就是擠壓、高空跌落,以及變態級的火燒、短路、針刺、浸水等等一切你在生活中會碰到的,都在比亞迪更加嚴苛的要求檢驗、驗證標準之列,這也是新能源市場某些品牌頻繁自燃、短路著火,而比亞迪汽車卻無電池原因導致的自燃、著火的案例,如武漢車主汽車著火,車被燒的面目全非,電池卻奇蹟般的安然無恙。

日本豐田找比亞迪合作背後的“陰謀”,僅僅為了電池技術嗎?

日本豐田找比亞迪合作背後的“陰謀”,僅僅為了電池技術嗎?

2、強大的BNA架構、e平臺、DM3技術

這個不用多的解釋,比亞迪以近兩年井噴式的汽車推出速度,向大家用實踐證明了BNA架構及其下轄的e平臺、DM3技術得天獨厚的優勢,每款車的誕生,幾乎都伴隨燃油、混動、純電的同時誕生,放眼全球僅此一家,別無分店,幾乎可以和世界知名的大眾MQB平臺相媲美,就像武俠小說裡的俠客幡然醒悟,打通了通向更高武術造詣的任督二脈!這也為比亞迪汽車帶來了更短的開發週期、更低的開發成本,一脈相承、不斷改善帶來的優秀性能及更加穩定可靠的汽車品質。

日本豐田找比亞迪合作背後的“陰謀”,僅僅為了電池技術嗎?

3、電機、電控、IGBT4.0等新能源核心技術

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優勢,已經為自己構建了一環又一環的“護城河”,全球範圍內單憑一己之力,3~5年短期內不可能有任何車企達到比亞迪的技術水平,即使是特斯拉,其電池依然是採購松下,電機採購的是臺灣富田,2018年比亞迪攻克並後來居上的日本三菱、德國西門子壟斷的IGBT技術,特斯拉就更無從談起了,與其說其是新能源車企,不如說它是新能源組裝車企,所以比亞迪是全球範圍內唯一掌握所有電動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車企。

日本豐田找比亞迪合作背後的“陰謀”,僅僅為了電池技術嗎?

而精明如豐田、大眾的爭相合作,也恰恰以他們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對同為競爭對手比亞迪掌握的核心技術的認可,在不久的將來,雙方相互吸收對方優勢、取長補短,必將會加快新能源汽車的向前發展,不久的將來也會為廣大車主帶來更加價低、質優的汽車產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