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三個相信”、本田的“三喜歡”:企業究竟靠什麼長壽?'

"

把企業做死可能一個條件就足夠,但要企業長壽需要滿足很多個條件。本田已經存續了70多年,阿里巴巴雖然只成立了19年,但這19年也是信息技術更迭發展最快的19年,他們的經營哲學有沒有相同的地方?企業究竟靠什麼才能長壽?

"

把企業做死可能一個條件就足夠,但要企業長壽需要滿足很多個條件。本田已經存續了70多年,阿里巴巴雖然只成立了19年,但這19年也是信息技術更迭發展最快的19年,他們的經營哲學有沒有相同的地方?企業究竟靠什麼才能長壽?

阿里的“三個相信”、本田的“三喜歡”:企業究竟靠什麼長壽?

企業何以能永續經營?這可能是企業家無數次自問的問題。

20世紀50年代,日本本田汽車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就和他的事業夥伴藤澤武夫一起很多次探討這個問題。

本田宗一郎說:許多人把事業的要素歸納為資本、勞動、經營這三者,而把最重要的時間因素給疏忽了。不管何等卓越的創新和發明,在人們迫切需要它時不能提供出來,它就毫無價值可言。所以,讓企業得以永續經營、基業長青才是企業根本性的追求。

但是,把企業做死可能一個條件就足夠,但要企業長壽需要滿足很多個條件,而且在現象、形態上來說,需要多少條件是不清楚的,也是不確定的,條件本身還都是在不停變化的……

企業究竟有沒有本質性的、不變的內核可以把握?抓住根本再及其餘。

"

把企業做死可能一個條件就足夠,但要企業長壽需要滿足很多個條件。本田已經存續了70多年,阿里巴巴雖然只成立了19年,但這19年也是信息技術更迭發展最快的19年,他們的經營哲學有沒有相同的地方?企業究竟靠什麼才能長壽?

阿里的“三個相信”、本田的“三喜歡”:企業究竟靠什麼長壽?

企業何以能永續經營?這可能是企業家無數次自問的問題。

20世紀50年代,日本本田汽車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就和他的事業夥伴藤澤武夫一起很多次探討這個問題。

本田宗一郎說:許多人把事業的要素歸納為資本、勞動、經營這三者,而把最重要的時間因素給疏忽了。不管何等卓越的創新和發明,在人們迫切需要它時不能提供出來,它就毫無價值可言。所以,讓企業得以永續經營、基業長青才是企業根本性的追求。

但是,把企業做死可能一個條件就足夠,但要企業長壽需要滿足很多個條件,而且在現象、形態上來說,需要多少條件是不清楚的,也是不確定的,條件本身還都是在不停變化的……

企業究竟有沒有本質性的、不變的內核可以把握?抓住根本再及其餘。

阿里的“三個相信”、本田的“三喜歡”:企業究竟靠什麼長壽?

一、本田發現“三喜歡”原則

本田宗一郎和藤澤武夫經常徹夜長談,最後他們二人悟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就是“三喜歡”原則,即:讓造車的人喜歡,讓賣車的人喜歡,讓用車的人喜歡,滿足了這三類人的喜歡,就不必再為企業做大而發愁了,也不必擔心企業做不久。

為什麼?

本田宗一郎和藤澤武夫是從“企業為什麼會死”這個問題出發進行逆向思考,尋找“什麼是企業的根本”。他們認為,一個企業倒閉往往與資金流斷了有關。但資金流斷了只是表象,背後的原因是產品不能暢銷,而產品不能暢銷的原因是消費者、經銷商,甚至是員工都不喜歡產品和生產產品的企業了。這個鏈條其實很簡單:消費者、經銷商、員工不喜歡了——產品不能暢銷——資金流斷掉——企業倒閉。

也就是說,決定企業能否長久生存下去的根本是消費者、經銷商、員工,按現在的話說就是產業價值鏈上的利益相關者是否喜歡。

於是,本田宗一郎和藤澤武夫慎重的把“三喜歡”原則寫進“社是”(企業的價值立場和根本大法)裡,要求任何人都不能違背,尤其是各級經理人員必須要堅守這一原則,維護公司利益,否則就是不合格的員工。

“三喜歡”原則是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乾的人要是不喜歡,會把這種不喜歡傳導到產品上,就不會有用的人喜歡;但是如果只是讓乾的人喜歡,合作者、供應商如果不喜歡,乾的人和用的人的喜歡就不可能持久的繼續下去。

所以,“三喜歡”鏈條上的每個環節既是起點,也是終點。顧客是起點,只有滿足顧客的要求,才可能滿足乾的人和賣的人或合作者的需要;顧客也是終點,企業最終一定得靠滿足顧客要求來尋求發展。乾的人看起來是起點,但也是終點:人們為什麼要加入一個企業,為什麼要為企業目標努力,是因為目標的協同性,也就是員工在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中同時也實現了個人的目標。如果企業不是為了員工,也就沒有了目標協同。

抓住根本,不及其餘。“三喜歡”就是本田經營的宗旨和進行組織化建設的最高綱領。

本田宗一郎之所以成為現代企業史上的標誌性人物,不僅在於他的經營理念,更是因為他在企業哲學思想上樹立了國際性與普遍性的典範,雖然“三喜歡”看起來簡單樸素的就像在說人得吃飯才能活下去一樣。所謂大道至簡,大概就是這樣的。

二、阿里巴巴的三個“相信”

前不久,阿里首席人力官童文紅的一個講話:“阿里要靠什麼活過102歲?”在朋友圈熱傳。

眾所周知,阿里是一家喜歡講文化的企業,從馬雲到各層高管,他們在各個場合都在講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

童文紅講到:“隨著整個社會不斷髮展,特別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大家誰也不知道未來會變成什麼樣。組織是不是沒有邊界?未來的人怎麼管?會有一堆難題。但是,無論社會怎麼變化,組織形態怎麼變化,其實本質上和人一樣,最核心的是要探討組織的內核有沒有變。內核就像一個人的思想和精神一樣,只要這個東西在,不管碰到什麼變化和困難,這群人都是有智慧的,可以走過去的。”

"

把企業做死可能一個條件就足夠,但要企業長壽需要滿足很多個條件。本田已經存續了70多年,阿里巴巴雖然只成立了19年,但這19年也是信息技術更迭發展最快的19年,他們的經營哲學有沒有相同的地方?企業究竟靠什麼才能長壽?

阿里的“三個相信”、本田的“三喜歡”:企業究竟靠什麼長壽?

企業何以能永續經營?這可能是企業家無數次自問的問題。

20世紀50年代,日本本田汽車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就和他的事業夥伴藤澤武夫一起很多次探討這個問題。

本田宗一郎說:許多人把事業的要素歸納為資本、勞動、經營這三者,而把最重要的時間因素給疏忽了。不管何等卓越的創新和發明,在人們迫切需要它時不能提供出來,它就毫無價值可言。所以,讓企業得以永續經營、基業長青才是企業根本性的追求。

但是,把企業做死可能一個條件就足夠,但要企業長壽需要滿足很多個條件,而且在現象、形態上來說,需要多少條件是不清楚的,也是不確定的,條件本身還都是在不停變化的……

企業究竟有沒有本質性的、不變的內核可以把握?抓住根本再及其餘。

阿里的“三個相信”、本田的“三喜歡”:企業究竟靠什麼長壽?

一、本田發現“三喜歡”原則

本田宗一郎和藤澤武夫經常徹夜長談,最後他們二人悟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就是“三喜歡”原則,即:讓造車的人喜歡,讓賣車的人喜歡,讓用車的人喜歡,滿足了這三類人的喜歡,就不必再為企業做大而發愁了,也不必擔心企業做不久。

為什麼?

本田宗一郎和藤澤武夫是從“企業為什麼會死”這個問題出發進行逆向思考,尋找“什麼是企業的根本”。他們認為,一個企業倒閉往往與資金流斷了有關。但資金流斷了只是表象,背後的原因是產品不能暢銷,而產品不能暢銷的原因是消費者、經銷商,甚至是員工都不喜歡產品和生產產品的企業了。這個鏈條其實很簡單:消費者、經銷商、員工不喜歡了——產品不能暢銷——資金流斷掉——企業倒閉。

也就是說,決定企業能否長久生存下去的根本是消費者、經銷商、員工,按現在的話說就是產業價值鏈上的利益相關者是否喜歡。

於是,本田宗一郎和藤澤武夫慎重的把“三喜歡”原則寫進“社是”(企業的價值立場和根本大法)裡,要求任何人都不能違背,尤其是各級經理人員必須要堅守這一原則,維護公司利益,否則就是不合格的員工。

“三喜歡”原則是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乾的人要是不喜歡,會把這種不喜歡傳導到產品上,就不會有用的人喜歡;但是如果只是讓乾的人喜歡,合作者、供應商如果不喜歡,乾的人和用的人的喜歡就不可能持久的繼續下去。

所以,“三喜歡”鏈條上的每個環節既是起點,也是終點。顧客是起點,只有滿足顧客的要求,才可能滿足乾的人和賣的人或合作者的需要;顧客也是終點,企業最終一定得靠滿足顧客要求來尋求發展。乾的人看起來是起點,但也是終點:人們為什麼要加入一個企業,為什麼要為企業目標努力,是因為目標的協同性,也就是員工在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中同時也實現了個人的目標。如果企業不是為了員工,也就沒有了目標協同。

抓住根本,不及其餘。“三喜歡”就是本田經營的宗旨和進行組織化建設的最高綱領。

本田宗一郎之所以成為現代企業史上的標誌性人物,不僅在於他的經營理念,更是因為他在企業哲學思想上樹立了國際性與普遍性的典範,雖然“三喜歡”看起來簡單樸素的就像在說人得吃飯才能活下去一樣。所謂大道至簡,大概就是這樣的。

二、阿里巴巴的三個“相信”

前不久,阿里首席人力官童文紅的一個講話:“阿里要靠什麼活過102歲?”在朋友圈熱傳。

眾所周知,阿里是一家喜歡講文化的企業,從馬雲到各層高管,他們在各個場合都在講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

童文紅講到:“隨著整個社會不斷髮展,特別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大家誰也不知道未來會變成什麼樣。組織是不是沒有邊界?未來的人怎麼管?會有一堆難題。但是,無論社會怎麼變化,組織形態怎麼變化,其實本質上和人一樣,最核心的是要探討組織的內核有沒有變。內核就像一個人的思想和精神一樣,只要這個東西在,不管碰到什麼變化和困難,這群人都是有智慧的,可以走過去的。”

阿里的“三個相信”、本田的“三喜歡”:企業究竟靠什麼長壽?

在阿里巴巴19年走過來的歷程當中,內核是什麼?

童文紅總結阿里巴巴有三個相信:第一個,對使命願景的相信。“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第二個,是對文化的相信。 “一群有情有義的人,做一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兒”,組織原則。第三個,相信人是組織裡最重要的。“比技術更重要的是人,我們相信人的發展,只要每個人在組織裡得到發展,就能激發出內在的力量,就同樣能夠讓組織發展。”

也有人可能說:阿里只成立了19年,與存續了70年的本田公司放在一起講是不是有點不太配?可是,相比於20世紀工業大發展相對穩定的技術週期,阿里的19年可是信息技術更迭發展最快的19年。就像人類農業文明經歷了2000年,工業文明只用了二三百年,但信息革命只用了30年一樣,沒有辦法絕對類比。

相比於創立在上世紀的企業來講,今天在技術發展變化加快、市場不確定性增大的21世紀,企業要永續經營,變量更多,難度可能更大,但企業的根本是不會變的。

文章來源於:網絡,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原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及時刪除。

藉此機會給大家推薦企業成長課程《全員激勵與頂層佈局》;主要幫助中小民營企業進行目標設定,組織架構優化,崗位價值評估,績效指標的設計,從無到有,從虛到實,再到合夥人進入退出機制的設定最後形成一套讓員工自動自發像老闆一樣為公司操勞的可執行的方案!

如果您感興趣,請點擊下面的“瞭解更多”鏈接即可,開啟您企業發展之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