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在經歷了EG/EK系兩代車型的大人氣後,本田在2000年推出了全新第七代Civic。統稱Smart Civic的EU/EP/ES/EM/EJ/ET系,也昭示著Civic在日本的消亡史,正式開始。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七代Civic最大的詬病在於它平平無奇的外觀,以及過於偏向實用性的總體設計。話雖如此,如果你是個追求那些東西的普通市民,這臺車還是足夠吸引的:不遜於對手的空間表現,全平式的地臺設計,依舊結實耐用省油也很吵的D系發動機,較老款有提升但隔音依然很本田的乘坐質感……它是臺稱職的車,只是EG/EK珠玉在前,過往的運動氣息太過深入民心,它卻突然來了個360°大轉變,這不是誰都受得了,如果它沒有掛著本田標,可能市場表現還會更出色。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技術宅們似乎還忘了一件事:他們完全有能力去做講求實用性的車款,甚至比對手更出色(這一代Civic也曾拿下日本年度車獎項)。問題在於,當全部人都在做類似的東西,他們較為孱弱的營銷/推廣能力就會毫無保留地暴露出來。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除了轎車版本的Ferio以外,還首度增加了Hybrid車型。而美國進口的Coupe版則不再提供,此外當然,掀背版依然出現在產品線上,只是比起過往那種一看就是不好惹的低矮造型,七代Civic的掀背版在設計上有更多偏向於MPV的元素。而隨著初代Fit的登場,在實用性設計上更有針對性的它,將掀背版Civic的份額奪去了不少。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至於這一代的Type R版本(EP3)則跟過往的EK9不一樣,它由英國生產。為了讓日本人喜歡上這臺血統不純的歐洲貨,當時進口到日本的EP3除了在一系列設定有所不同以外,也有著更為豐富的配置,例如它標配了LSD,還提供RECARO制座椅等等,搭載K20A的它,性能也比同期的對手(譬如只有190ps的豐田Corolla Runx)強大不少。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但比起歐洲市場的大紅大紫,日本人就是對這樣的Type R不感冒,4年間,也就賣了4000來臺(EP3一共生產了35190臺),跟銷量超過15000臺的EK9有著巨大的差距。除了水土不服以及某些詭異的民族自豪感以外,3門hatchback車型在日本不再流行也是EP3慘淡的原因之一。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當然,如果我們將第七代Civic在日本市場的失敗單純地歸結到產品力上,是有點片面的。撇除掉這一代車型性格大反轉這點,Civic的失敗更多是因為市場的變化,當人們都將注意力放在更實用的Tall Wagon或者MPV上時,轎車市場的衰敗已是無可避免之事。反倒是在這種背景之下,Civic有這樣的改變,是潮流所逼,也是意料之內。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當然不僅僅是Civic一款車型,要想在MPV潮流中繼續生存,那些過往深受歡迎的Sedan也不得不做出改變。像豐田,他們推出針對日本道路交通/法規/稅法/弄出了細尺寸的Corolla Axio;或者像馬自達/三菱,全面走向歐洲化(全球化);又或者像日產,一開頭知道自己要幹啥,後來就不知道在幹啥了……而誕生在2005年的本田第八代Civic,則是集數者大成。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其實這種分法並完全不正確,因為這些不同樣子的思域也會在不同市場都有售賣,譬如香港的行貨,長的就是美規的樣子,但實際上是由日本製造的,但因為三種規格也算是各具針對性,所以這樣區分倒也無妨。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之所以這樣說,因為這代Civic分成了3大版本,籠統點來說,可以分為日規,美規,歐規,雖然是區分了日規美規,但本田又不像豐田那樣,專門去造了一臺小尺寸版本賣給日本,而是僅對外觀以及一系列設計配置/底盤調校等細節處進行區別化處理;三者之中,歐規則是最為特別的,它基於Fit的底盤魔改而來,僅有掀背車型,畢竟歐洲人喜歡嘛。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我們還是回到日本市場中,因為此時的日本人已經不喜歡掀背車了,所以日本製Civic掀背版也結束了其長達33年的歷史,Coupe版依舊不引進,僅剩的轎車版本也取消了Ferio的命名,另外Hybrid版本仍然提供。相比過去任何一款Civic,新車的車身尺寸有了極大幅度提升,設計也較上一代有了劃時代的改動,整體的駕駛乘坐質感也有了進步(儘管依然吵)。在追求空間感以及實用性的同時,外觀也擺脫了沉悶氣息,至於發動機方面,則換裝了K20A,以及將i-VTEC機構巧妙應用於節省油耗的R18A機器。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不得不提的,自然是2007年發售的Civic Type R了,它首創性地基於Sedan版本打造(畢竟國內已經不生產掀背版),那副紅頭K20A輸出比DC5(Integra Type R)上的還要高,車身剛性更是比DC5提升50%,18寸輪圈配普利司通 Potenza RE070,全面強化的底盤懸掛剎車系統……哦對了,還有過往任何一臺Type R都沒有的實用性,日本人怎麼可能會不喜歡呢?所以在推出首月本田就收穫超過2100張訂單,到2010年因排放問題停產時,本田已經賣了14000餘臺FD2了。這一成績已非常接近EK9了。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除了虛無的情懷,FD2的故事有很多,譬如工程師們絞盡腦汁,使得又大又重的FD2跑出一個比DC5更快的筑波圈速;譬如工程師們看這車又大又圓,原本只打算做一臺Civic Euro R;譬如很多人抱怨FD2硬,那是因為這臺車基本上只在賽道里進行測試調教;譬如之後本田更是推出了Mugen RR……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同期可能為了展示產品多樣性,本田也在2009年把Type R Euro(FN2)帶到了日本市場,然而這臺魔改飛度梯R並不受待見,暫且不說其掀背車身份,較弱的硬件(弱雞紅頭,後扭力樑,車身還要比FD2重)才是其不受待見的最大原因。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本田倒是聰明,每批引入到日本的FN2均採用限量形式,但它終究不配和FD2相比較——看看二手價就明白了。

思域在日本賣得怎麼樣?

雖然做出了很多改變,但這一代Civic的人氣依然慘淡,除了說過無限次的MPV熱潮,其價格也是一個因素,這是個很玄乎的問題,雖說這一代Civic車格提升,相比過往貴了超過50萬日元似乎可以理解,但買這個級別的車,這樣的消費升級並非所有人能承受的,所以也難怪,在前文提到的那堆家用車中,最終走向成功的,就只有完全針對日本市場研發而成,有大空間,車身尺寸又保持在合理範圍(稅費也因此減少很多),價格便宜的Corolla Axio了。而經過這一代之後,本田不再於日本生產Civic,第九代車型也被直接略過,到現行的第十代重新進入日本市場,中間已經過去了7年。

輪到你說:

在你印象中,思域是一款什麼樣的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