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


"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奔馳對中國市場的傲慢,正在讓這個全球最大豪華品牌業績受到衝擊,而自認為30億歐元“抄底吉利”購入戴姆勒股份的北汽集團,真的會佔到便宜嗎?從戴姆勒財報中,我們又將看到奔馳有多麼依賴中國?

​今年二季度末,德國汽車業巨頭戴姆勒集團股價為48.93歐元/股,與一季度末相比,下跌約6%;而同期,德國達克斯指數上漲8%,斯托克歐洲汽車指數上漲1%。

2019年7月24日,戴姆勒集團先於大眾汽車集團一日發佈上半年經營業績,然而,帶給投資者和資本市場的仍多是失望。

根據戴姆勒集團財報,今年二季度,其全球累計銷售乘用車和商用車82.17萬輛,同比下滑1%。在財務指標上,該集團二季度實現營收426.5億歐元,同比增長4.65%;息稅前利潤為-15.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去年同期則為26.4億元;淨利潤則虧損12.4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5億元),去年同期則為盈利18.25億歐元;因而歸屬於該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達到13億歐元,去年同期尚為盈利17億歐元;每股收益亦降至冰點以下,為1.24歐元。

"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奔馳對中國市場的傲慢,正在讓這個全球最大豪華品牌業績受到衝擊,而自認為30億歐元“抄底吉利”購入戴姆勒股份的北汽集團,真的會佔到便宜嗎?從戴姆勒財報中,我們又將看到奔馳有多麼依賴中國?

​今年二季度末,德國汽車業巨頭戴姆勒集團股價為48.93歐元/股,與一季度末相比,下跌約6%;而同期,德國達克斯指數上漲8%,斯托克歐洲汽車指數上漲1%。

2019年7月24日,戴姆勒集團先於大眾汽車集團一日發佈上半年經營業績,然而,帶給投資者和資本市場的仍多是失望。

根據戴姆勒集團財報,今年二季度,其全球累計銷售乘用車和商用車82.17萬輛,同比下滑1%。在財務指標上,該集團二季度實現營收426.5億歐元,同比增長4.65%;息稅前利潤為-15.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去年同期則為26.4億元;淨利潤則虧損12.4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5億元),去年同期則為盈利18.25億歐元;因而歸屬於該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達到13億歐元,去年同期尚為盈利17億歐元;每股收益亦降至冰點以下,為1.24歐元。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從戴姆勒前兩個季度業績表現來看,其累計實現銷量159.55萬輛,同比下滑3%;實現營收823.48億歐元,同比增長2.24%;息稅前利潤為12.47億歐元,同比下跌79%;淨利潤為9.07億歐元,同比下跌78.3%。

銷量下滑、利潤下跌,這些表象成為了戴姆勒集團今年上半年財報業績的主旋律,但在其背後則是奔馳品牌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傲慢的態度。

梅賽德斯-奔馳:最大單一市場銷量減少

作為戴姆勒集團的銷量支柱,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銷量為57.56萬輛,佔比整體銷量七成;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下滑3%。

其中在歐洲,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合計銷量為24.48萬輛,同比下滑2%,美國市場銷量亦下滑3%至7.55萬輛。似乎在美國,人們對這一代奔馳汽車造型就不像中國這麼“感冒”。因此二季度,德國和中國成為梅賽德斯-奔馳銷量呈現增長僅有的兩個市場。

"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奔馳對中國市場的傲慢,正在讓這個全球最大豪華品牌業績受到衝擊,而自認為30億歐元“抄底吉利”購入戴姆勒股份的北汽集團,真的會佔到便宜嗎?從戴姆勒財報中,我們又將看到奔馳有多麼依賴中國?

​今年二季度末,德國汽車業巨頭戴姆勒集團股價為48.93歐元/股,與一季度末相比,下跌約6%;而同期,德國達克斯指數上漲8%,斯托克歐洲汽車指數上漲1%。

2019年7月24日,戴姆勒集團先於大眾汽車集團一日發佈上半年經營業績,然而,帶給投資者和資本市場的仍多是失望。

根據戴姆勒集團財報,今年二季度,其全球累計銷售乘用車和商用車82.17萬輛,同比下滑1%。在財務指標上,該集團二季度實現營收426.5億歐元,同比增長4.65%;息稅前利潤為-15.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去年同期則為26.4億元;淨利潤則虧損12.4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5億元),去年同期則為盈利18.25億歐元;因而歸屬於該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達到13億歐元,去年同期尚為盈利17億歐元;每股收益亦降至冰點以下,為1.24歐元。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從戴姆勒前兩個季度業績表現來看,其累計實現銷量159.55萬輛,同比下滑3%;實現營收823.48億歐元,同比增長2.24%;息稅前利潤為12.47億歐元,同比下跌79%;淨利潤為9.07億歐元,同比下跌78.3%。

銷量下滑、利潤下跌,這些表象成為了戴姆勒集團今年上半年財報業績的主旋律,但在其背後則是奔馳品牌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傲慢的態度。

梅賽德斯-奔馳:最大單一市場銷量減少

作為戴姆勒集團的銷量支柱,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銷量為57.56萬輛,佔比整體銷量七成;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下滑3%。

其中在歐洲,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合計銷量為24.48萬輛,同比下滑2%,美國市場銷量亦下滑3%至7.55萬輛。似乎在美國,人們對這一代奔馳汽車造型就不像中國這麼“感冒”。因此二季度,德國和中國成為梅賽德斯-奔馳銷量呈現增長僅有的兩個市場。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在德國銷量增長1%至8.25萬輛;而在最大單一市場中國,銷量亦增長1%至16.83萬輛,創造二季度銷量紀錄。

然而,綜合前兩個季度來看,梅賽德斯-奔馳累計銷量為113.1萬輛,同比下滑5%。其中德國市場銷量與去年持平,中國市場銷量為34.15萬輛,同比下滑1%。

"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奔馳對中國市場的傲慢,正在讓這個全球最大豪華品牌業績受到衝擊,而自認為30億歐元“抄底吉利”購入戴姆勒股份的北汽集團,真的會佔到便宜嗎?從戴姆勒財報中,我們又將看到奔馳有多麼依賴中國?

​今年二季度末,德國汽車業巨頭戴姆勒集團股價為48.93歐元/股,與一季度末相比,下跌約6%;而同期,德國達克斯指數上漲8%,斯托克歐洲汽車指數上漲1%。

2019年7月24日,戴姆勒集團先於大眾汽車集團一日發佈上半年經營業績,然而,帶給投資者和資本市場的仍多是失望。

根據戴姆勒集團財報,今年二季度,其全球累計銷售乘用車和商用車82.17萬輛,同比下滑1%。在財務指標上,該集團二季度實現營收426.5億歐元,同比增長4.65%;息稅前利潤為-15.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去年同期則為26.4億元;淨利潤則虧損12.4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5億元),去年同期則為盈利18.25億歐元;因而歸屬於該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達到13億歐元,去年同期尚為盈利17億歐元;每股收益亦降至冰點以下,為1.24歐元。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從戴姆勒前兩個季度業績表現來看,其累計實現銷量159.55萬輛,同比下滑3%;實現營收823.48億歐元,同比增長2.24%;息稅前利潤為12.47億歐元,同比下跌79%;淨利潤為9.07億歐元,同比下跌78.3%。

銷量下滑、利潤下跌,這些表象成為了戴姆勒集團今年上半年財報業績的主旋律,但在其背後則是奔馳品牌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傲慢的態度。

梅賽德斯-奔馳:最大單一市場銷量減少

作為戴姆勒集團的銷量支柱,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銷量為57.56萬輛,佔比整體銷量七成;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下滑3%。

其中在歐洲,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合計銷量為24.48萬輛,同比下滑2%,美國市場銷量亦下滑3%至7.55萬輛。似乎在美國,人們對這一代奔馳汽車造型就不像中國這麼“感冒”。因此二季度,德國和中國成為梅賽德斯-奔馳銷量呈現增長僅有的兩個市場。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在德國銷量增長1%至8.25萬輛;而在最大單一市場中國,銷量亦增長1%至16.83萬輛,創造二季度銷量紀錄。

然而,綜合前兩個季度來看,梅賽德斯-奔馳累計銷量為113.1萬輛,同比下滑5%。其中德國市場銷量與去年持平,中國市場銷量為34.15萬輛,同比下滑1%。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產量為120.23萬輛,而銷量只有113.1萬輛,即上半年其已產生7萬輛庫存增量。

財務數據全面下滑,利潤驟減8成

在經營業績上,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營收222.93億歐元,同比下滑1%;息稅前利潤為-6.72億元,去年同期則為19.01億元,銷售回報率為-3.0%,去年同期為8.4%。

"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奔馳對中國市場的傲慢,正在讓這個全球最大豪華品牌業績受到衝擊,而自認為30億歐元“抄底吉利”購入戴姆勒股份的北汽集團,真的會佔到便宜嗎?從戴姆勒財報中,我們又將看到奔馳有多麼依賴中國?

​今年二季度末,德國汽車業巨頭戴姆勒集團股價為48.93歐元/股,與一季度末相比,下跌約6%;而同期,德國達克斯指數上漲8%,斯托克歐洲汽車指數上漲1%。

2019年7月24日,戴姆勒集團先於大眾汽車集團一日發佈上半年經營業績,然而,帶給投資者和資本市場的仍多是失望。

根據戴姆勒集團財報,今年二季度,其全球累計銷售乘用車和商用車82.17萬輛,同比下滑1%。在財務指標上,該集團二季度實現營收426.5億歐元,同比增長4.65%;息稅前利潤為-15.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去年同期則為26.4億元;淨利潤則虧損12.4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5億元),去年同期則為盈利18.25億歐元;因而歸屬於該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達到13億歐元,去年同期尚為盈利17億歐元;每股收益亦降至冰點以下,為1.24歐元。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從戴姆勒前兩個季度業績表現來看,其累計實現銷量159.55萬輛,同比下滑3%;實現營收823.48億歐元,同比增長2.24%;息稅前利潤為12.47億歐元,同比下跌79%;淨利潤為9.07億歐元,同比下跌78.3%。

銷量下滑、利潤下跌,這些表象成為了戴姆勒集團今年上半年財報業績的主旋律,但在其背後則是奔馳品牌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傲慢的態度。

梅賽德斯-奔馳:最大單一市場銷量減少

作為戴姆勒集團的銷量支柱,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銷量為57.56萬輛,佔比整體銷量七成;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下滑3%。

其中在歐洲,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合計銷量為24.48萬輛,同比下滑2%,美國市場銷量亦下滑3%至7.55萬輛。似乎在美國,人們對這一代奔馳汽車造型就不像中國這麼“感冒”。因此二季度,德國和中國成為梅賽德斯-奔馳銷量呈現增長僅有的兩個市場。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在德國銷量增長1%至8.25萬輛;而在最大單一市場中國,銷量亦增長1%至16.83萬輛,創造二季度銷量紀錄。

然而,綜合前兩個季度來看,梅賽德斯-奔馳累計銷量為113.1萬輛,同比下滑5%。其中德國市場銷量與去年持平,中國市場銷量為34.15萬輛,同比下滑1%。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產量為120.23萬輛,而銷量只有113.1萬輛,即上半年其已產生7萬輛庫存增量。

財務數據全面下滑,利潤驟減8成

在經營業績上,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營收222.93億歐元,同比下滑1%;息稅前利潤為-6.72億元,去年同期則為19.01億元,銷售回報率為-3.0%,去年同期為8.4%。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今年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營收434.93億歐元,同比下滑5%;息稅前利潤為6.26億歐元,同比大幅下跌84%;銷售回報率為1.4%,去年同期則為8.7%。

利潤下跌的主要原因,業績報告顯示與奔馳排放門相關的支出高達10.67億歐元,包含高田安全氣囊在內的召回費用高達7.67億歐元;但汽車K線認為,這也與其在中國市場業績增速大幅放緩有關。

上半年,戴姆勒研發支出高達47億歐元,其中資本化支出15億歐元。研發支出中超過四分之三即37億歐元研發支出用於梅賽德斯-奔馳,包括研發下一代電動汽車、數字化和自動駕駛等。


"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奔馳對中國市場的傲慢,正在讓這個全球最大豪華品牌業績受到衝擊,而自認為30億歐元“抄底吉利”購入戴姆勒股份的北汽集團,真的會佔到便宜嗎?從戴姆勒財報中,我們又將看到奔馳有多麼依賴中國?

​今年二季度末,德國汽車業巨頭戴姆勒集團股價為48.93歐元/股,與一季度末相比,下跌約6%;而同期,德國達克斯指數上漲8%,斯托克歐洲汽車指數上漲1%。

2019年7月24日,戴姆勒集團先於大眾汽車集團一日發佈上半年經營業績,然而,帶給投資者和資本市場的仍多是失望。

根據戴姆勒集團財報,今年二季度,其全球累計銷售乘用車和商用車82.17萬輛,同比下滑1%。在財務指標上,該集團二季度實現營收426.5億歐元,同比增長4.65%;息稅前利潤為-15.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去年同期則為26.4億元;淨利潤則虧損12.4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5億元),去年同期則為盈利18.25億歐元;因而歸屬於該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達到13億歐元,去年同期尚為盈利17億歐元;每股收益亦降至冰點以下,為1.24歐元。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從戴姆勒前兩個季度業績表現來看,其累計實現銷量159.55萬輛,同比下滑3%;實現營收823.48億歐元,同比增長2.24%;息稅前利潤為12.47億歐元,同比下跌79%;淨利潤為9.07億歐元,同比下跌78.3%。

銷量下滑、利潤下跌,這些表象成為了戴姆勒集團今年上半年財報業績的主旋律,但在其背後則是奔馳品牌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傲慢的態度。

梅賽德斯-奔馳:最大單一市場銷量減少

作為戴姆勒集團的銷量支柱,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銷量為57.56萬輛,佔比整體銷量七成;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下滑3%。

其中在歐洲,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合計銷量為24.48萬輛,同比下滑2%,美國市場銷量亦下滑3%至7.55萬輛。似乎在美國,人們對這一代奔馳汽車造型就不像中國這麼“感冒”。因此二季度,德國和中國成為梅賽德斯-奔馳銷量呈現增長僅有的兩個市場。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在德國銷量增長1%至8.25萬輛;而在最大單一市場中國,銷量亦增長1%至16.83萬輛,創造二季度銷量紀錄。

然而,綜合前兩個季度來看,梅賽德斯-奔馳累計銷量為113.1萬輛,同比下滑5%。其中德國市場銷量與去年持平,中國市場銷量為34.15萬輛,同比下滑1%。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產量為120.23萬輛,而銷量只有113.1萬輛,即上半年其已產生7萬輛庫存增量。

財務數據全面下滑,利潤驟減8成

在經營業績上,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營收222.93億歐元,同比下滑1%;息稅前利潤為-6.72億元,去年同期則為19.01億元,銷售回報率為-3.0%,去年同期為8.4%。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今年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營收434.93億歐元,同比下滑5%;息稅前利潤為6.26億歐元,同比大幅下跌84%;銷售回報率為1.4%,去年同期則為8.7%。

利潤下跌的主要原因,業績報告顯示與奔馳排放門相關的支出高達10.67億歐元,包含高田安全氣囊在內的召回費用高達7.67億歐元;但汽車K線認為,這也與其在中國市場業績增速大幅放緩有關。

上半年,戴姆勒研發支出高達47億歐元,其中資本化支出15億歐元。研發支出中超過四分之三即37億歐元研發支出用於梅賽德斯-奔馳,包括研發下一代電動汽車、數字化和自動駕駛等。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今年以來,奔馳在中國相繼出現“漏油門”、“斷裂門”等一系列較嚴重的產品質量問題,並且態度傲慢。在國家質量監督管理總局的調查下,奔馳上半年在中國進行了大規模召回,數量與其去年全年銷量相當。最近,奔馳新車輪子跑掉等問題,再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不禁令人慨嘆奔馳可能在作繭自縛。

據汽車K線瞭解,此前長期售價堅挺的奔馳,近來終端也出現鬆動,這並非什麼好兆頭。

不過,根據業績報告,梅賽德斯-奔馳A級車、B級車、CLA和CLA獵裝版銷量增長27%至12.38萬輛;A級車市場再一次成為強勁增長動力,同比增長高達39%;而由於車型改款,奔馳SUV車型銷量為18.05萬輛,仍低於去年同期13%;C級轎車和旅行車總計銷售9.71萬輛,同比下滑4%;在G級車40週年之際,再次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達到7900輛。

梅賽德斯-奔馳商用車:掙的錢還不夠交學費

二季度,奔馳商用車全球銷量為11.11萬輛,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銷售收入為36.54億歐元,同比增長4%;息稅前利潤為-20.5億歐元,去年同期則為1.52億歐元,不僅沒有為集團貢獻利潤,反而拖累集團整體盈利水平。

"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奔馳對中國市場的傲慢,正在讓這個全球最大豪華品牌業績受到衝擊,而自認為30億歐元“抄底吉利”購入戴姆勒股份的北汽集團,真的會佔到便宜嗎?從戴姆勒財報中,我們又將看到奔馳有多麼依賴中國?

​今年二季度末,德國汽車業巨頭戴姆勒集團股價為48.93歐元/股,與一季度末相比,下跌約6%;而同期,德國達克斯指數上漲8%,斯托克歐洲汽車指數上漲1%。

2019年7月24日,戴姆勒集團先於大眾汽車集團一日發佈上半年經營業績,然而,帶給投資者和資本市場的仍多是失望。

根據戴姆勒集團財報,今年二季度,其全球累計銷售乘用車和商用車82.17萬輛,同比下滑1%。在財務指標上,該集團二季度實現營收426.5億歐元,同比增長4.65%;息稅前利潤為-15.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去年同期則為26.4億元;淨利潤則虧損12.4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5億元),去年同期則為盈利18.25億歐元;因而歸屬於該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達到13億歐元,去年同期尚為盈利17億歐元;每股收益亦降至冰點以下,為1.24歐元。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從戴姆勒前兩個季度業績表現來看,其累計實現銷量159.55萬輛,同比下滑3%;實現營收823.48億歐元,同比增長2.24%;息稅前利潤為12.47億歐元,同比下跌79%;淨利潤為9.07億歐元,同比下跌78.3%。

銷量下滑、利潤下跌,這些表象成為了戴姆勒集團今年上半年財報業績的主旋律,但在其背後則是奔馳品牌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傲慢的態度。

梅賽德斯-奔馳:最大單一市場銷量減少

作為戴姆勒集團的銷量支柱,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銷量為57.56萬輛,佔比整體銷量七成;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下滑3%。

其中在歐洲,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合計銷量為24.48萬輛,同比下滑2%,美國市場銷量亦下滑3%至7.55萬輛。似乎在美國,人們對這一代奔馳汽車造型就不像中國這麼“感冒”。因此二季度,德國和中國成為梅賽德斯-奔馳銷量呈現增長僅有的兩個市場。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在德國銷量增長1%至8.25萬輛;而在最大單一市場中國,銷量亦增長1%至16.83萬輛,創造二季度銷量紀錄。

然而,綜合前兩個季度來看,梅賽德斯-奔馳累計銷量為113.1萬輛,同比下滑5%。其中德國市場銷量與去年持平,中國市場銷量為34.15萬輛,同比下滑1%。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產量為120.23萬輛,而銷量只有113.1萬輛,即上半年其已產生7萬輛庫存增量。

財務數據全面下滑,利潤驟減8成

在經營業績上,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營收222.93億歐元,同比下滑1%;息稅前利潤為-6.72億元,去年同期則為19.01億元,銷售回報率為-3.0%,去年同期為8.4%。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今年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營收434.93億歐元,同比下滑5%;息稅前利潤為6.26億歐元,同比大幅下跌84%;銷售回報率為1.4%,去年同期則為8.7%。

利潤下跌的主要原因,業績報告顯示與奔馳排放門相關的支出高達10.67億歐元,包含高田安全氣囊在內的召回費用高達7.67億歐元;但汽車K線認為,這也與其在中國市場業績增速大幅放緩有關。

上半年,戴姆勒研發支出高達47億歐元,其中資本化支出15億歐元。研發支出中超過四分之三即37億歐元研發支出用於梅賽德斯-奔馳,包括研發下一代電動汽車、數字化和自動駕駛等。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今年以來,奔馳在中國相繼出現“漏油門”、“斷裂門”等一系列較嚴重的產品質量問題,並且態度傲慢。在國家質量監督管理總局的調查下,奔馳上半年在中國進行了大規模召回,數量與其去年全年銷量相當。最近,奔馳新車輪子跑掉等問題,再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不禁令人慨嘆奔馳可能在作繭自縛。

據汽車K線瞭解,此前長期售價堅挺的奔馳,近來終端也出現鬆動,這並非什麼好兆頭。

不過,根據業績報告,梅賽德斯-奔馳A級車、B級車、CLA和CLA獵裝版銷量增長27%至12.38萬輛;A級車市場再一次成為強勁增長動力,同比增長高達39%;而由於車型改款,奔馳SUV車型銷量為18.05萬輛,仍低於去年同期13%;C級轎車和旅行車總計銷售9.71萬輛,同比下滑4%;在G級車40週年之際,再次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達到7900輛。

梅賽德斯-奔馳商用車:掙的錢還不夠交學費

二季度,奔馳商用車全球銷量為11.11萬輛,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銷售收入為36.54億歐元,同比增長4%;息稅前利潤為-20.5億歐元,去年同期則為1.52億歐元,不僅沒有為集團貢獻利潤,反而拖累集團整體盈利水平。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影響該部門息稅前利潤的主要原因有,奔馳柴油車在多個區域涉及政府和法院訴訟,並需要採取相應應對措施,使得成本支出達到13.72億歐元;產品組合優化支出4.59億歐元;在歐洲及世界其他地方開展的高田氣囊擴大召回花費3.4億歐元。

受二季度影響,上半年,該部門雖然銷量實現2%增長,達到20.82萬輛,營收為70.23億歐元,同比增長6%;但是息稅前利潤為-21.48億歐元,與去年同期盈利3.24億歐元已不可同日而語。

在中國市場,奔馳商用車二季度銷量為7134輛,同比下滑5%;前兩個季度累計銷售1.33萬輛,同比下滑5%。

蔡澈進監事會遇阻,履新者接過“燙手山芋”

2019年上半年,戴姆勒集團監事會和管理委員會發生成員變動。

5月22日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重新選舉喬·凱瑟爾(Joe Kaeser)和畢睿德(Bernd Pischetsrieder)擔任監事會成員,任期至2024年。前者現任西門子集團CEO,後者則是寶馬集團和大眾集團前CEO,兩者均自2014年進入戴姆勒監事會。

作為戴姆勒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管理委員會主席13年的蔡澈,於2019年度股東大會結束後離任,由49歲的康林松(Ola Kallenius)接替。在兩年的冷戰期結束後,監事會計劃提議在2021年度股東大會上選舉蔡澈成為監事會成員。

"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奔馳對中國市場的傲慢,正在讓這個全球最大豪華品牌業績受到衝擊,而自認為30億歐元“抄底吉利”購入戴姆勒股份的北汽集團,真的會佔到便宜嗎?從戴姆勒財報中,我們又將看到奔馳有多麼依賴中國?

​今年二季度末,德國汽車業巨頭戴姆勒集團股價為48.93歐元/股,與一季度末相比,下跌約6%;而同期,德國達克斯指數上漲8%,斯托克歐洲汽車指數上漲1%。

2019年7月24日,戴姆勒集團先於大眾汽車集團一日發佈上半年經營業績,然而,帶給投資者和資本市場的仍多是失望。

根據戴姆勒集團財報,今年二季度,其全球累計銷售乘用車和商用車82.17萬輛,同比下滑1%。在財務指標上,該集團二季度實現營收426.5億歐元,同比增長4.65%;息稅前利潤為-15.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去年同期則為26.4億元;淨利潤則虧損12.4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5億元),去年同期則為盈利18.25億歐元;因而歸屬於該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達到13億歐元,去年同期尚為盈利17億歐元;每股收益亦降至冰點以下,為1.24歐元。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從戴姆勒前兩個季度業績表現來看,其累計實現銷量159.55萬輛,同比下滑3%;實現營收823.48億歐元,同比增長2.24%;息稅前利潤為12.47億歐元,同比下跌79%;淨利潤為9.07億歐元,同比下跌78.3%。

銷量下滑、利潤下跌,這些表象成為了戴姆勒集團今年上半年財報業績的主旋律,但在其背後則是奔馳品牌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傲慢的態度。

梅賽德斯-奔馳:最大單一市場銷量減少

作為戴姆勒集團的銷量支柱,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銷量為57.56萬輛,佔比整體銷量七成;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下滑3%。

其中在歐洲,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合計銷量為24.48萬輛,同比下滑2%,美國市場銷量亦下滑3%至7.55萬輛。似乎在美國,人們對這一代奔馳汽車造型就不像中國這麼“感冒”。因此二季度,德國和中國成為梅賽德斯-奔馳銷量呈現增長僅有的兩個市場。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在德國銷量增長1%至8.25萬輛;而在最大單一市場中國,銷量亦增長1%至16.83萬輛,創造二季度銷量紀錄。

然而,綜合前兩個季度來看,梅賽德斯-奔馳累計銷量為113.1萬輛,同比下滑5%。其中德國市場銷量與去年持平,中國市場銷量為34.15萬輛,同比下滑1%。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產量為120.23萬輛,而銷量只有113.1萬輛,即上半年其已產生7萬輛庫存增量。

財務數據全面下滑,利潤驟減8成

在經營業績上,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營收222.93億歐元,同比下滑1%;息稅前利潤為-6.72億元,去年同期則為19.01億元,銷售回報率為-3.0%,去年同期為8.4%。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今年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營收434.93億歐元,同比下滑5%;息稅前利潤為6.26億歐元,同比大幅下跌84%;銷售回報率為1.4%,去年同期則為8.7%。

利潤下跌的主要原因,業績報告顯示與奔馳排放門相關的支出高達10.67億歐元,包含高田安全氣囊在內的召回費用高達7.67億歐元;但汽車K線認為,這也與其在中國市場業績增速大幅放緩有關。

上半年,戴姆勒研發支出高達47億歐元,其中資本化支出15億歐元。研發支出中超過四分之三即37億歐元研發支出用於梅賽德斯-奔馳,包括研發下一代電動汽車、數字化和自動駕駛等。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今年以來,奔馳在中國相繼出現“漏油門”、“斷裂門”等一系列較嚴重的產品質量問題,並且態度傲慢。在國家質量監督管理總局的調查下,奔馳上半年在中國進行了大規模召回,數量與其去年全年銷量相當。最近,奔馳新車輪子跑掉等問題,再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不禁令人慨嘆奔馳可能在作繭自縛。

據汽車K線瞭解,此前長期售價堅挺的奔馳,近來終端也出現鬆動,這並非什麼好兆頭。

不過,根據業績報告,梅賽德斯-奔馳A級車、B級車、CLA和CLA獵裝版銷量增長27%至12.38萬輛;A級車市場再一次成為強勁增長動力,同比增長高達39%;而由於車型改款,奔馳SUV車型銷量為18.05萬輛,仍低於去年同期13%;C級轎車和旅行車總計銷售9.71萬輛,同比下滑4%;在G級車40週年之際,再次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達到7900輛。

梅賽德斯-奔馳商用車:掙的錢還不夠交學費

二季度,奔馳商用車全球銷量為11.11萬輛,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銷售收入為36.54億歐元,同比增長4%;息稅前利潤為-20.5億歐元,去年同期則為1.52億歐元,不僅沒有為集團貢獻利潤,反而拖累集團整體盈利水平。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影響該部門息稅前利潤的主要原因有,奔馳柴油車在多個區域涉及政府和法院訴訟,並需要採取相應應對措施,使得成本支出達到13.72億歐元;產品組合優化支出4.59億歐元;在歐洲及世界其他地方開展的高田氣囊擴大召回花費3.4億歐元。

受二季度影響,上半年,該部門雖然銷量實現2%增長,達到20.82萬輛,營收為70.23億歐元,同比增長6%;但是息稅前利潤為-21.48億歐元,與去年同期盈利3.24億歐元已不可同日而語。

在中國市場,奔馳商用車二季度銷量為7134輛,同比下滑5%;前兩個季度累計銷售1.33萬輛,同比下滑5%。

蔡澈進監事會遇阻,履新者接過“燙手山芋”

2019年上半年,戴姆勒集團監事會和管理委員會發生成員變動。

5月22日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重新選舉喬·凱瑟爾(Joe Kaeser)和畢睿德(Bernd Pischetsrieder)擔任監事會成員,任期至2024年。前者現任西門子集團CEO,後者則是寶馬集團和大眾集團前CEO,兩者均自2014年進入戴姆勒監事會。

作為戴姆勒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管理委員會主席13年的蔡澈,於2019年度股東大會結束後離任,由49歲的康林松(Ola Kallenius)接替。在兩年的冷戰期結束後,監事會計劃提議在2021年度股東大會上選舉蔡澈成為監事會成員。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對此,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道稱,戴姆勒一些投資者對這項計劃表示反對,因為他們認為蔡澈應該對公司利潤下跌,還未解決的歐洲柴油排放召回,以及對因高田安全氣囊引起的召回負責。

聯合投資基金經理穆德爾斯(Michael Muders)稱,“讓蔡澈回到監事會對我們來說是完全不可能”。德國證券保護協會首席執行官Marc Tuengler則表示,蔡澈進入監事會是不可思議的,更不用說成為監事會主席了。

由於戴姆勒CFO老將雲波(Bodo Uebber)不願延長其將於2019年12月到期的服務合同,之前曾擔任空客CFO和執行委員會成員的哈拉爾德·威廉(Harald Wilhelm)已自2019年4月1日起,成為戴姆勒集團管理委員會成員之一,負責財務管控和戴姆勒金融服務,成為雲波繼任者。

"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奔馳對中國市場的傲慢,正在讓這個全球最大豪華品牌業績受到衝擊,而自認為30億歐元“抄底吉利”購入戴姆勒股份的北汽集團,真的會佔到便宜嗎?從戴姆勒財報中,我們又將看到奔馳有多麼依賴中國?

​今年二季度末,德國汽車業巨頭戴姆勒集團股價為48.93歐元/股,與一季度末相比,下跌約6%;而同期,德國達克斯指數上漲8%,斯托克歐洲汽車指數上漲1%。

2019年7月24日,戴姆勒集團先於大眾汽車集團一日發佈上半年經營業績,然而,帶給投資者和資本市場的仍多是失望。

根據戴姆勒集團財報,今年二季度,其全球累計銷售乘用車和商用車82.17萬輛,同比下滑1%。在財務指標上,該集團二季度實現營收426.5億歐元,同比增長4.65%;息稅前利潤為-15.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去年同期則為26.4億元;淨利潤則虧損12.4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5億元),去年同期則為盈利18.25億歐元;因而歸屬於該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達到13億歐元,去年同期尚為盈利17億歐元;每股收益亦降至冰點以下,為1.24歐元。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從戴姆勒前兩個季度業績表現來看,其累計實現銷量159.55萬輛,同比下滑3%;實現營收823.48億歐元,同比增長2.24%;息稅前利潤為12.47億歐元,同比下跌79%;淨利潤為9.07億歐元,同比下跌78.3%。

銷量下滑、利潤下跌,這些表象成為了戴姆勒集團今年上半年財報業績的主旋律,但在其背後則是奔馳品牌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傲慢的態度。

梅賽德斯-奔馳:最大單一市場銷量減少

作為戴姆勒集團的銷量支柱,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銷量為57.56萬輛,佔比整體銷量七成;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下滑3%。

其中在歐洲,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合計銷量為24.48萬輛,同比下滑2%,美國市場銷量亦下滑3%至7.55萬輛。似乎在美國,人們對這一代奔馳汽車造型就不像中國這麼“感冒”。因此二季度,德國和中國成為梅賽德斯-奔馳銷量呈現增長僅有的兩個市場。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在德國銷量增長1%至8.25萬輛;而在最大單一市場中國,銷量亦增長1%至16.83萬輛,創造二季度銷量紀錄。

然而,綜合前兩個季度來看,梅賽德斯-奔馳累計銷量為113.1萬輛,同比下滑5%。其中德國市場銷量與去年持平,中國市場銷量為34.15萬輛,同比下滑1%。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產量為120.23萬輛,而銷量只有113.1萬輛,即上半年其已產生7萬輛庫存增量。

財務數據全面下滑,利潤驟減8成

在經營業績上,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營收222.93億歐元,同比下滑1%;息稅前利潤為-6.72億元,去年同期則為19.01億元,銷售回報率為-3.0%,去年同期為8.4%。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今年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營收434.93億歐元,同比下滑5%;息稅前利潤為6.26億歐元,同比大幅下跌84%;銷售回報率為1.4%,去年同期則為8.7%。

利潤下跌的主要原因,業績報告顯示與奔馳排放門相關的支出高達10.67億歐元,包含高田安全氣囊在內的召回費用高達7.67億歐元;但汽車K線認為,這也與其在中國市場業績增速大幅放緩有關。

上半年,戴姆勒研發支出高達47億歐元,其中資本化支出15億歐元。研發支出中超過四分之三即37億歐元研發支出用於梅賽德斯-奔馳,包括研發下一代電動汽車、數字化和自動駕駛等。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今年以來,奔馳在中國相繼出現“漏油門”、“斷裂門”等一系列較嚴重的產品質量問題,並且態度傲慢。在國家質量監督管理總局的調查下,奔馳上半年在中國進行了大規模召回,數量與其去年全年銷量相當。最近,奔馳新車輪子跑掉等問題,再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不禁令人慨嘆奔馳可能在作繭自縛。

據汽車K線瞭解,此前長期售價堅挺的奔馳,近來終端也出現鬆動,這並非什麼好兆頭。

不過,根據業績報告,梅賽德斯-奔馳A級車、B級車、CLA和CLA獵裝版銷量增長27%至12.38萬輛;A級車市場再一次成為強勁增長動力,同比增長高達39%;而由於車型改款,奔馳SUV車型銷量為18.05萬輛,仍低於去年同期13%;C級轎車和旅行車總計銷售9.71萬輛,同比下滑4%;在G級車40週年之際,再次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達到7900輛。

梅賽德斯-奔馳商用車:掙的錢還不夠交學費

二季度,奔馳商用車全球銷量為11.11萬輛,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銷售收入為36.54億歐元,同比增長4%;息稅前利潤為-20.5億歐元,去年同期則為1.52億歐元,不僅沒有為集團貢獻利潤,反而拖累集團整體盈利水平。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影響該部門息稅前利潤的主要原因有,奔馳柴油車在多個區域涉及政府和法院訴訟,並需要採取相應應對措施,使得成本支出達到13.72億歐元;產品組合優化支出4.59億歐元;在歐洲及世界其他地方開展的高田氣囊擴大召回花費3.4億歐元。

受二季度影響,上半年,該部門雖然銷量實現2%增長,達到20.82萬輛,營收為70.23億歐元,同比增長6%;但是息稅前利潤為-21.48億歐元,與去年同期盈利3.24億歐元已不可同日而語。

在中國市場,奔馳商用車二季度銷量為7134輛,同比下滑5%;前兩個季度累計銷售1.33萬輛,同比下滑5%。

蔡澈進監事會遇阻,履新者接過“燙手山芋”

2019年上半年,戴姆勒集團監事會和管理委員會發生成員變動。

5月22日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重新選舉喬·凱瑟爾(Joe Kaeser)和畢睿德(Bernd Pischetsrieder)擔任監事會成員,任期至2024年。前者現任西門子集團CEO,後者則是寶馬集團和大眾集團前CEO,兩者均自2014年進入戴姆勒監事會。

作為戴姆勒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管理委員會主席13年的蔡澈,於2019年度股東大會結束後離任,由49歲的康林松(Ola Kallenius)接替。在兩年的冷戰期結束後,監事會計劃提議在2021年度股東大會上選舉蔡澈成為監事會成員。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對此,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道稱,戴姆勒一些投資者對這項計劃表示反對,因為他們認為蔡澈應該對公司利潤下跌,還未解決的歐洲柴油排放召回,以及對因高田安全氣囊引起的召回負責。

聯合投資基金經理穆德爾斯(Michael Muders)稱,“讓蔡澈回到監事會對我們來說是完全不可能”。德國證券保護協會首席執行官Marc Tuengler則表示,蔡澈進入監事會是不可思議的,更不用說成為監事會主席了。

由於戴姆勒CFO老將雲波(Bodo Uebber)不願延長其將於2019年12月到期的服務合同,之前曾擔任空客CFO和執行委員會成員的哈拉爾德·威廉(Harald Wilhelm)已自2019年4月1日起,成為戴姆勒集團管理委員會成員之一,負責財務管控和戴姆勒金融服務,成為雲波繼任者。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最新發布的業績警告,讓CEO康林松和CFO威廉更加迫在眉睫地需要證明他們可以改善公司低收益運行狀態。

2019年,作為核心業務的梅賽德斯-奔馳部門的盈利率可能將下滑至3%。

此外,戴姆勒正在與中國和美國市場放緩的新車需求作鬥爭。同時,研發電動汽車的巨大成本,以及德國對柴油排放的監管審查,使得戴姆勒在全面企業改革的努力中處於不利地位。

戴姆勒也正在遭受本土問題的困擾,包括轉換高利潤GLE車型的技術阻力,以及與日產在墨西哥建立合資工廠的問題。

2019年業績預期:銷量持平,利潤顯著減少

在集團層面,戴姆勒預計其2019年銷量與2018年持平;銷售收入相比去年略微增長;但息稅前利潤與2018年將大幅減少;其中,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銷量預計與2018年持平;息稅前利潤與去年相比顯著下降,預計虧損6.72億歐元(2018年同期為盈利19.01億歐元);各獨立部門2019年預期銷售回報率如下:

· 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3%-5%

· 戴姆勒卡車:7%-9%

· 梅賽德斯-奔馳商用車:-15%至-17%

· 戴姆勒公交車:5%-7%

· 戴姆勒金融服務:淨資產收益率17%-19%

雖然戴姆勒預計息稅前利潤和自由現金流在當前財年結束時將明顯好於上半年,但如上所述,汽車部門的預期收益將產生不利影響。

對新產品和新技術持續的高額前期支出,以及實施新的集團架構都將成為負擔。基於此,戴姆勒預計2019財年自由現金流將明顯低於去年。2019年前6個月,戴姆勒集團自由現金流為-33億歐元(去年同期:18億歐元)。

削減成本及產品陣容

在集團上半年財報中,面臨柴油排放相關法律風險,以及更換安全氣囊的高額成本,成為戴姆勒解釋利潤下滑的常見原因。面對利潤驟降,戴姆勒計劃加強成本削減,並計劃縮減其產品陣容。

"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奔馳對中國市場的傲慢,正在讓這個全球最大豪華品牌業績受到衝擊,而自認為30億歐元“抄底吉利”購入戴姆勒股份的北汽集團,真的會佔到便宜嗎?從戴姆勒財報中,我們又將看到奔馳有多麼依賴中國?

​今年二季度末,德國汽車業巨頭戴姆勒集團股價為48.93歐元/股,與一季度末相比,下跌約6%;而同期,德國達克斯指數上漲8%,斯托克歐洲汽車指數上漲1%。

2019年7月24日,戴姆勒集團先於大眾汽車集團一日發佈上半年經營業績,然而,帶給投資者和資本市場的仍多是失望。

根據戴姆勒集團財報,今年二季度,其全球累計銷售乘用車和商用車82.17萬輛,同比下滑1%。在財務指標上,該集團二季度實現營收426.5億歐元,同比增長4.65%;息稅前利潤為-15.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去年同期則為26.4億元;淨利潤則虧損12.4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5億元),去年同期則為盈利18.25億歐元;因而歸屬於該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達到13億歐元,去年同期尚為盈利17億歐元;每股收益亦降至冰點以下,為1.24歐元。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從戴姆勒前兩個季度業績表現來看,其累計實現銷量159.55萬輛,同比下滑3%;實現營收823.48億歐元,同比增長2.24%;息稅前利潤為12.47億歐元,同比下跌79%;淨利潤為9.07億歐元,同比下跌78.3%。

銷量下滑、利潤下跌,這些表象成為了戴姆勒集團今年上半年財報業績的主旋律,但在其背後則是奔馳品牌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傲慢的態度。

梅賽德斯-奔馳:最大單一市場銷量減少

作為戴姆勒集團的銷量支柱,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銷量為57.56萬輛,佔比整體銷量七成;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下滑3%。

其中在歐洲,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合計銷量為24.48萬輛,同比下滑2%,美國市場銷量亦下滑3%至7.55萬輛。似乎在美國,人們對這一代奔馳汽車造型就不像中國這麼“感冒”。因此二季度,德國和中國成為梅賽德斯-奔馳銷量呈現增長僅有的兩個市場。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在德國銷量增長1%至8.25萬輛;而在最大單一市場中國,銷量亦增長1%至16.83萬輛,創造二季度銷量紀錄。

然而,綜合前兩個季度來看,梅賽德斯-奔馳累計銷量為113.1萬輛,同比下滑5%。其中德國市場銷量與去年持平,中國市場銷量為34.15萬輛,同比下滑1%。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產量為120.23萬輛,而銷量只有113.1萬輛,即上半年其已產生7萬輛庫存增量。

財務數據全面下滑,利潤驟減8成

在經營業績上,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營收222.93億歐元,同比下滑1%;息稅前利潤為-6.72億元,去年同期則為19.01億元,銷售回報率為-3.0%,去年同期為8.4%。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今年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營收434.93億歐元,同比下滑5%;息稅前利潤為6.26億歐元,同比大幅下跌84%;銷售回報率為1.4%,去年同期則為8.7%。

利潤下跌的主要原因,業績報告顯示與奔馳排放門相關的支出高達10.67億歐元,包含高田安全氣囊在內的召回費用高達7.67億歐元;但汽車K線認為,這也與其在中國市場業績增速大幅放緩有關。

上半年,戴姆勒研發支出高達47億歐元,其中資本化支出15億歐元。研發支出中超過四分之三即37億歐元研發支出用於梅賽德斯-奔馳,包括研發下一代電動汽車、數字化和自動駕駛等。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今年以來,奔馳在中國相繼出現“漏油門”、“斷裂門”等一系列較嚴重的產品質量問題,並且態度傲慢。在國家質量監督管理總局的調查下,奔馳上半年在中國進行了大規模召回,數量與其去年全年銷量相當。最近,奔馳新車輪子跑掉等問題,再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不禁令人慨嘆奔馳可能在作繭自縛。

據汽車K線瞭解,此前長期售價堅挺的奔馳,近來終端也出現鬆動,這並非什麼好兆頭。

不過,根據業績報告,梅賽德斯-奔馳A級車、B級車、CLA和CLA獵裝版銷量增長27%至12.38萬輛;A級車市場再一次成為強勁增長動力,同比增長高達39%;而由於車型改款,奔馳SUV車型銷量為18.05萬輛,仍低於去年同期13%;C級轎車和旅行車總計銷售9.71萬輛,同比下滑4%;在G級車40週年之際,再次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達到7900輛。

梅賽德斯-奔馳商用車:掙的錢還不夠交學費

二季度,奔馳商用車全球銷量為11.11萬輛,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銷售收入為36.54億歐元,同比增長4%;息稅前利潤為-20.5億歐元,去年同期則為1.52億歐元,不僅沒有為集團貢獻利潤,反而拖累集團整體盈利水平。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影響該部門息稅前利潤的主要原因有,奔馳柴油車在多個區域涉及政府和法院訴訟,並需要採取相應應對措施,使得成本支出達到13.72億歐元;產品組合優化支出4.59億歐元;在歐洲及世界其他地方開展的高田氣囊擴大召回花費3.4億歐元。

受二季度影響,上半年,該部門雖然銷量實現2%增長,達到20.82萬輛,營收為70.23億歐元,同比增長6%;但是息稅前利潤為-21.48億歐元,與去年同期盈利3.24億歐元已不可同日而語。

在中國市場,奔馳商用車二季度銷量為7134輛,同比下滑5%;前兩個季度累計銷售1.33萬輛,同比下滑5%。

蔡澈進監事會遇阻,履新者接過“燙手山芋”

2019年上半年,戴姆勒集團監事會和管理委員會發生成員變動。

5月22日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重新選舉喬·凱瑟爾(Joe Kaeser)和畢睿德(Bernd Pischetsrieder)擔任監事會成員,任期至2024年。前者現任西門子集團CEO,後者則是寶馬集團和大眾集團前CEO,兩者均自2014年進入戴姆勒監事會。

作為戴姆勒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管理委員會主席13年的蔡澈,於2019年度股東大會結束後離任,由49歲的康林松(Ola Kallenius)接替。在兩年的冷戰期結束後,監事會計劃提議在2021年度股東大會上選舉蔡澈成為監事會成員。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對此,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道稱,戴姆勒一些投資者對這項計劃表示反對,因為他們認為蔡澈應該對公司利潤下跌,還未解決的歐洲柴油排放召回,以及對因高田安全氣囊引起的召回負責。

聯合投資基金經理穆德爾斯(Michael Muders)稱,“讓蔡澈回到監事會對我們來說是完全不可能”。德國證券保護協會首席執行官Marc Tuengler則表示,蔡澈進入監事會是不可思議的,更不用說成為監事會主席了。

由於戴姆勒CFO老將雲波(Bodo Uebber)不願延長其將於2019年12月到期的服務合同,之前曾擔任空客CFO和執行委員會成員的哈拉爾德·威廉(Harald Wilhelm)已自2019年4月1日起,成為戴姆勒集團管理委員會成員之一,負責財務管控和戴姆勒金融服務,成為雲波繼任者。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最新發布的業績警告,讓CEO康林松和CFO威廉更加迫在眉睫地需要證明他們可以改善公司低收益運行狀態。

2019年,作為核心業務的梅賽德斯-奔馳部門的盈利率可能將下滑至3%。

此外,戴姆勒正在與中國和美國市場放緩的新車需求作鬥爭。同時,研發電動汽車的巨大成本,以及德國對柴油排放的監管審查,使得戴姆勒在全面企業改革的努力中處於不利地位。

戴姆勒也正在遭受本土問題的困擾,包括轉換高利潤GLE車型的技術阻力,以及與日產在墨西哥建立合資工廠的問題。

2019年業績預期:銷量持平,利潤顯著減少

在集團層面,戴姆勒預計其2019年銷量與2018年持平;銷售收入相比去年略微增長;但息稅前利潤與2018年將大幅減少;其中,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銷量預計與2018年持平;息稅前利潤與去年相比顯著下降,預計虧損6.72億歐元(2018年同期為盈利19.01億歐元);各獨立部門2019年預期銷售回報率如下:

· 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3%-5%

· 戴姆勒卡車:7%-9%

· 梅賽德斯-奔馳商用車:-15%至-17%

· 戴姆勒公交車:5%-7%

· 戴姆勒金融服務:淨資產收益率17%-19%

雖然戴姆勒預計息稅前利潤和自由現金流在當前財年結束時將明顯好於上半年,但如上所述,汽車部門的預期收益將產生不利影響。

對新產品和新技術持續的高額前期支出,以及實施新的集團架構都將成為負擔。基於此,戴姆勒預計2019財年自由現金流將明顯低於去年。2019年前6個月,戴姆勒集團自由現金流為-33億歐元(去年同期:18億歐元)。

削減成本及產品陣容

在集團上半年財報中,面臨柴油排放相關法律風險,以及更換安全氣囊的高額成本,成為戴姆勒解釋利潤下滑的常見原因。面對利潤驟降,戴姆勒計劃加強成本削減,並計劃縮減其產品陣容。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7月24日,戴姆勒CEO康林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正在加強整個集團範圍內的績效計劃,審視產品組合,以確保未來的成功。”

7月初,戴姆勒將準備金提高至42億歐元,用於支付高田安全氣囊相關的產品召回,以及應對來自柴油排放的監管壓力。戴姆勒正面臨著歐洲和美國針對梅賽德斯-奔馳柴油車涉嫌排放超標的調查。

對戴姆勒而言,生產清潔內燃機的壓力已經到來,但這正是汽車行業不得不大力投資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並應對中國經濟放緩、歐洲市場疲軟和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的時候。

值得注意的是,戴姆勒13個月來已發佈四次盈利預警,預計集團2019年息稅前利潤將顯著低於去年。

"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奔馳對中國市場的傲慢,正在讓這個全球最大豪華品牌業績受到衝擊,而自認為30億歐元“抄底吉利”購入戴姆勒股份的北汽集團,真的會佔到便宜嗎?從戴姆勒財報中,我們又將看到奔馳有多麼依賴中國?

​今年二季度末,德國汽車業巨頭戴姆勒集團股價為48.93歐元/股,與一季度末相比,下跌約6%;而同期,德國達克斯指數上漲8%,斯托克歐洲汽車指數上漲1%。

2019年7月24日,戴姆勒集團先於大眾汽車集團一日發佈上半年經營業績,然而,帶給投資者和資本市場的仍多是失望。

根據戴姆勒集團財報,今年二季度,其全球累計銷售乘用車和商用車82.17萬輛,同比下滑1%。在財務指標上,該集團二季度實現營收426.5億歐元,同比增長4.65%;息稅前利潤為-15.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去年同期則為26.4億元;淨利潤則虧損12.4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5億元),去年同期則為盈利18.25億歐元;因而歸屬於該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達到13億歐元,去年同期尚為盈利17億歐元;每股收益亦降至冰點以下,為1.24歐元。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從戴姆勒前兩個季度業績表現來看,其累計實現銷量159.55萬輛,同比下滑3%;實現營收823.48億歐元,同比增長2.24%;息稅前利潤為12.47億歐元,同比下跌79%;淨利潤為9.07億歐元,同比下跌78.3%。

銷量下滑、利潤下跌,這些表象成為了戴姆勒集團今年上半年財報業績的主旋律,但在其背後則是奔馳品牌排放造假、質量問題頻發,以及傲慢的態度。

梅賽德斯-奔馳:最大單一市場銷量減少

作為戴姆勒集團的銷量支柱,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銷量為57.56萬輛,佔比整體銷量七成;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下滑3%。

其中在歐洲,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合計銷量為24.48萬輛,同比下滑2%,美國市場銷量亦下滑3%至7.55萬輛。似乎在美國,人們對這一代奔馳汽車造型就不像中國這麼“感冒”。因此二季度,德國和中國成為梅賽德斯-奔馳銷量呈現增長僅有的兩個市場。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在德國銷量增長1%至8.25萬輛;而在最大單一市場中國,銷量亦增長1%至16.83萬輛,創造二季度銷量紀錄。

然而,綜合前兩個季度來看,梅賽德斯-奔馳累計銷量為113.1萬輛,同比下滑5%。其中德國市場銷量與去年持平,中國市場銷量為34.15萬輛,同比下滑1%。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產量為120.23萬輛,而銷量只有113.1萬輛,即上半年其已產生7萬輛庫存增量。

財務數據全面下滑,利潤驟減8成

在經營業績上,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二季度營收222.93億歐元,同比下滑1%;息稅前利潤為-6.72億元,去年同期則為19.01億元,銷售回報率為-3.0%,去年同期為8.4%。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今年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營收434.93億歐元,同比下滑5%;息稅前利潤為6.26億歐元,同比大幅下跌84%;銷售回報率為1.4%,去年同期則為8.7%。

利潤下跌的主要原因,業績報告顯示與奔馳排放門相關的支出高達10.67億歐元,包含高田安全氣囊在內的召回費用高達7.67億歐元;但汽車K線認為,這也與其在中國市場業績增速大幅放緩有關。

上半年,戴姆勒研發支出高達47億歐元,其中資本化支出15億歐元。研發支出中超過四分之三即37億歐元研發支出用於梅賽德斯-奔馳,包括研發下一代電動汽車、數字化和自動駕駛等。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今年以來,奔馳在中國相繼出現“漏油門”、“斷裂門”等一系列較嚴重的產品質量問題,並且態度傲慢。在國家質量監督管理總局的調查下,奔馳上半年在中國進行了大規模召回,數量與其去年全年銷量相當。最近,奔馳新車輪子跑掉等問題,再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不禁令人慨嘆奔馳可能在作繭自縛。

據汽車K線瞭解,此前長期售價堅挺的奔馳,近來終端也出現鬆動,這並非什麼好兆頭。

不過,根據業績報告,梅賽德斯-奔馳A級車、B級車、CLA和CLA獵裝版銷量增長27%至12.38萬輛;A級車市場再一次成為強勁增長動力,同比增長高達39%;而由於車型改款,奔馳SUV車型銷量為18.05萬輛,仍低於去年同期13%;C級轎車和旅行車總計銷售9.71萬輛,同比下滑4%;在G級車40週年之際,再次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達到7900輛。

梅賽德斯-奔馳商用車:掙的錢還不夠交學費

二季度,奔馳商用車全球銷量為11.11萬輛,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銷售收入為36.54億歐元,同比增長4%;息稅前利潤為-20.5億歐元,去年同期則為1.52億歐元,不僅沒有為集團貢獻利潤,反而拖累集團整體盈利水平。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圖片來源:戴姆勒集團二季度財報

影響該部門息稅前利潤的主要原因有,奔馳柴油車在多個區域涉及政府和法院訴訟,並需要採取相應應對措施,使得成本支出達到13.72億歐元;產品組合優化支出4.59億歐元;在歐洲及世界其他地方開展的高田氣囊擴大召回花費3.4億歐元。

受二季度影響,上半年,該部門雖然銷量實現2%增長,達到20.82萬輛,營收為70.23億歐元,同比增長6%;但是息稅前利潤為-21.48億歐元,與去年同期盈利3.24億歐元已不可同日而語。

在中國市場,奔馳商用車二季度銷量為7134輛,同比下滑5%;前兩個季度累計銷售1.33萬輛,同比下滑5%。

蔡澈進監事會遇阻,履新者接過“燙手山芋”

2019年上半年,戴姆勒集團監事會和管理委員會發生成員變動。

5月22日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重新選舉喬·凱瑟爾(Joe Kaeser)和畢睿德(Bernd Pischetsrieder)擔任監事會成員,任期至2024年。前者現任西門子集團CEO,後者則是寶馬集團和大眾集團前CEO,兩者均自2014年進入戴姆勒監事會。

作為戴姆勒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管理委員會主席13年的蔡澈,於2019年度股東大會結束後離任,由49歲的康林松(Ola Kallenius)接替。在兩年的冷戰期結束後,監事會計劃提議在2021年度股東大會上選舉蔡澈成為監事會成員。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對此,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道稱,戴姆勒一些投資者對這項計劃表示反對,因為他們認為蔡澈應該對公司利潤下跌,還未解決的歐洲柴油排放召回,以及對因高田安全氣囊引起的召回負責。

聯合投資基金經理穆德爾斯(Michael Muders)稱,“讓蔡澈回到監事會對我們來說是完全不可能”。德國證券保護協會首席執行官Marc Tuengler則表示,蔡澈進入監事會是不可思議的,更不用說成為監事會主席了。

由於戴姆勒CFO老將雲波(Bodo Uebber)不願延長其將於2019年12月到期的服務合同,之前曾擔任空客CFO和執行委員會成員的哈拉爾德·威廉(Harald Wilhelm)已自2019年4月1日起,成為戴姆勒集團管理委員會成員之一,負責財務管控和戴姆勒金融服務,成為雲波繼任者。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最新發布的業績警告,讓CEO康林松和CFO威廉更加迫在眉睫地需要證明他們可以改善公司低收益運行狀態。

2019年,作為核心業務的梅賽德斯-奔馳部門的盈利率可能將下滑至3%。

此外,戴姆勒正在與中國和美國市場放緩的新車需求作鬥爭。同時,研發電動汽車的巨大成本,以及德國對柴油排放的監管審查,使得戴姆勒在全面企業改革的努力中處於不利地位。

戴姆勒也正在遭受本土問題的困擾,包括轉換高利潤GLE車型的技術阻力,以及與日產在墨西哥建立合資工廠的問題。

2019年業績預期:銷量持平,利潤顯著減少

在集團層面,戴姆勒預計其2019年銷量與2018年持平;銷售收入相比去年略微增長;但息稅前利潤與2018年將大幅減少;其中,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銷量預計與2018年持平;息稅前利潤與去年相比顯著下降,預計虧損6.72億歐元(2018年同期為盈利19.01億歐元);各獨立部門2019年預期銷售回報率如下:

· 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3%-5%

· 戴姆勒卡車:7%-9%

· 梅賽德斯-奔馳商用車:-15%至-17%

· 戴姆勒公交車:5%-7%

· 戴姆勒金融服務:淨資產收益率17%-19%

雖然戴姆勒預計息稅前利潤和自由現金流在當前財年結束時將明顯好於上半年,但如上所述,汽車部門的預期收益將產生不利影響。

對新產品和新技術持續的高額前期支出,以及實施新的集團架構都將成為負擔。基於此,戴姆勒預計2019財年自由現金流將明顯低於去年。2019年前6個月,戴姆勒集團自由現金流為-33億歐元(去年同期:18億歐元)。

削減成本及產品陣容

在集團上半年財報中,面臨柴油排放相關法律風險,以及更換安全氣囊的高額成本,成為戴姆勒解釋利潤下滑的常見原因。面對利潤驟降,戴姆勒計劃加強成本削減,並計劃縮減其產品陣容。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7月24日,戴姆勒CEO康林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正在加強整個集團範圍內的績效計劃,審視產品組合,以確保未來的成功。”

7月初,戴姆勒將準備金提高至42億歐元,用於支付高田安全氣囊相關的產品召回,以及應對來自柴油排放的監管壓力。戴姆勒正面臨著歐洲和美國針對梅賽德斯-奔馳柴油車涉嫌排放超標的調查。

對戴姆勒而言,生產清潔內燃機的壓力已經到來,但這正是汽車行業不得不大力投資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並應對中國經濟放緩、歐洲市場疲軟和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的時候。

值得注意的是,戴姆勒13個月來已發佈四次盈利預警,預計集團2019年息稅前利潤將顯著低於去年。

連發4次盈利預警,二季度虧損近95億元,戴姆勒-奔馳又咋了?

頗為諷刺的是,幾乎在同一時期,來自中國的北汽集團斥資30億歐元購買了戴姆勒公司5%的股份。前者認為,通過此種方式將進一步捆綁雙方之間的合作關係,而後者則為北汽貢獻著絕大部分的利潤。

K線觀點:

戴姆勒集團上半年業績實為嚴峻,作為奔馳乘用車最大單一市場的中國,半年銷量亦出現下滑,這與前幾年動輒兩位數的高增長已經不可比。

汽車K線認為,作為豪華乘用車品牌的No.1,奔馳不缺技術和品牌積澱,然而或許是被利益所矇蔽,在中國市場的口碑正逐漸下滑。

不管是前段時間女車主哭訴維權,還是經銷商拉橫幅抗議,抑或是近日被爆出的新車主討要說法遭暴打,戴姆勒-奔馳在中國市場的所作所為著實令人心寒。因發動機漏油、減震斷裂危險、剎車異響等召回的也不在少數。

在中國有句話叫做,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對百年車企戴姆勒-奔馳而言,重新實現超過寶馬後,是不是將產品質量把控看得太輕了。奉勸一句,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毀招牌的事情還是不要做。


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