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龍渠寺

龍渠寺

文/陳寶平

來源: 廣廣傳媒

寶雞——龍渠寺

龍渠寺是一座寺廟,亦是一個村莊。

據《扶風縣誌》記載,龍渠寺系古代成國渠遺址。春秋時代的成國在後來被叫做龍渠寺的地方修成國渠引渭河水入北岸灌溉田地,東流入武功。西漢、三國、唐代人們多次修治,除了灌溉,還用於交通,群眾稱“運糧河”。至宋以後,由於淤塞失修而停用。後來人們為紀念這一水利工程,在唐天寶年間而修寺廟曰“龍渠寺”以紀念,清代重修的龍渠寺記碑目前已經佚毀,這就是龍渠寺的來歷。

龍渠寺最宏偉的建築是正面雕刻著彩色圖案的大戲樓。大戲樓正上方中間雕刻著“龍渠寺”三個紅底溜金大字,字的周圍是豐富多彩的圖案。最引人注目的是栩栩 如生似在舞動的雙龍戲珠圖案盤旋在字的上面,成了龍渠寺村標誌性建築。戲樓兩側是龍渠寺村委會辦公樓,戲院的左前方是龍渠寺廟,廟的兩側是商店,廟的對面是龍渠寺學校,這裡顯然就成了龍渠寺人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每年過會的時候戲樓裡演著慷慨激昂的秦腔,廟裡的善男信女在香菸嫋嫋中誦經祈禱,學生們也放假跟廟會。家家戶戶都像過年一樣,割肉買菜以招待來跟會的親戚朋友,村子裡的街道兩旁擺滿了做生意的攤位,很是熱鬧。

如今,成國渠早已難覓蹤影,龍渠寺廟也是後來翻修新建,廟裡的香火與成國渠是否有關大多數龍渠寺人說不上來,但廟裡的香火祈禱的肯定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我不知道是先有寺,還是先有村,但龍渠寺留給我更多的是一個村莊的記憶。

龍渠寺是扶風縣渭河北岸比較偏遠的一個村莊。處在絳帳、常興、槐芽三鎮都不沾邊的荒三角地帶,東距絳帳鎮十幾公里、西距常興鎮二十公里,南與眉縣槐芽鎮隔河相望。過去,村裡的人們平時趕集購物要麼步行、要麼騎自行車反正都很遠。村上的人們老是感慨,沒有靠近城鎮、沒有臨近車站,信息閉塞,實在不方便。以至於小時的我一走在鎮上的街道就羨慕那些住在鎮上的人家,其實並不羨慕他們在鎮子上富足的生活,而是羨慕他們一抬腳就能逛的街道而我卻要走長長的鄉間泥濘道路才能踏上。

在我的眼裡,龍渠寺的麥面饃饃沒有北面靠塬村上的饃饃白。由於村子裡的土地大多是渭河灘上土層薄、肥力差的沙土地,種植的麥子產量低,品質差,出面率不高。小時候走親戚越往北走饃饃越白,外婆家在北邊緊挨的曹衛灣饃饃比我們白,碎姨家在塬下古水村,饃饃比外婆家白。大姨家在塬上午井鎮,饃饃比碎姨家白,那種白是不加任何添加劑的麥香面白,是一種黃天厚土層層透析的白,是一種聚集天地精華純粹自然的白。小時候的我總想往北去走親戚,吃更白更香的麥面饃饃。

年少的記憶中,一直認為龍渠寺人就像是出沒在渭河灘上的螞蟻一樣,一年四季總是遊走在渭河兩岸之間,忙活不停,可日子總是捉襟見肘、苦澀難言。“隔山不算遠,隔河不算近”是大人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在搶收搶種的季節,早晨人們眼睛一睜就收拾農具拉著架子車趕到河邊,將船拉到上游數千米之後再擺渡過河,到河那邊為了趕時間幹活,中午將就吃一點自帶的饃饃充飢,到下午四五點還要早早收工趕船回家,若是錯過了就只能眼睜睜地望河興嘆,在渭河南岸找人家借宿。苦點累點不算什麼,只要大家相安無事倒也罷了。可是村子年年總有噩耗傳來,因過河或在河裡戲水總有鮮活的生命被洪水無情地衝走,隱隱覺得龍渠寺人的命就像沙子石頭一樣卑微低賤,大多數人的生命軌跡就在這渭河灘上的沙子石頭窩窩裡打轉轉,不是被渭河水沖刷走,就是終究被黃沙掩埋。

在我的印象中,龍渠寺沒有扶風北鄉耕讀傳家的深厚文化氛圍。在外面幹事的不多,幹大事的更是少之又少。繁忙沉重的家務活壓得人們時常手忙腳亂,時常覺得人手欠缺。人們固然盼望孩子們能夠考上學,跳出農門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但也不像塬上北鄉人們那樣特別看重教育,從不給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們在輕鬆自由地環境下成長,孩子能上到那就供到那,走出去了那是祖上燒了高香,留下來了本也無可厚非。從來天無絕人之路,孩子們既就是考不上學,反正河南水北缺的是勞力,回到家裡順理成章地幫忙料理家務。一代又一代龍渠寺人就在渭河岸像奔流不息的渭河水滔滔不絕。

龍渠寺的人很務實很本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沙子石頭謀生度日是龍渠寺人最初的渴盼與選擇。八十年代初期改革開放搞活以後,我的一大批父老鄉親們就在渭河灘上靠一張篩子、一把鐵杴,刨著沙子石頭維持生計。當鄰近村子上的人都紛紛走出村莊去城裡打工經商的時候,龍渠寺人因循著故土難離的觀念,農忙的時候在並不肥沃的土地上廣種薄收,農閒的時候在野河灘上用自己的力氣淘沙換錢。當春光、西街那些村子裡的人在省城西安組建工程隊攢下“第一桶金”的時候,當古水、鳳鳴村的人們靠著鐵路包火車皮向昆明貶運蘋果而走南闖北賺得豐厚利潤的時候,我那勤勞淳樸的父老鄉親在渭河灘上收穫了滿手厚厚的老繭和日漸彎曲的腰板,卻依然沒有淘出什麼金子來。

其實龍渠寺是生我養我的故鄉,我別無選擇地烙上了她獨特的印記,深深地植根於我的骨子裡。無論我怎麼嫌棄她,她總會不離不棄地用渭河平原那寬廣博大的胸襟容納我,當我在外面心裡堵得慌的時候,總要回到她的懷抱以求心靈的釋然。都說家醜不可外揚,我卻要將龍渠寺——我的故鄉的“醜”訴諸筆端,像受盡委屈的孩子在叛逆期痛快淋漓在大哭一場,邊哭邊數落著她的千般不是,萬般不對。哭著哭著心裡的委屈伴著淚水像渭河水一樣嘩啦啦地流走,數落著數落著心裡的那份感情就像退潮後的河床顯山露水。恨之愈深,愛之彌切,龍渠寺註定成為蜇伏在我骨子裡的痛,刻骨銘心地痛並快樂著……

龍渠寺地理位置上的偏遠,的確給不了我城鎮的繁華與便利,但卻給了我鄉村的寧靜與美麗。春天,我和小夥伴在渭河灘的樹林邊折著楊柳枝,脫掉柳枝新發的皮做成“咪咪”,吹響春天的第一聲笛音,躥上挺拔地楊槐樹,摘下鮮嫩嫩、白生生的楊槐花,迫不急待地塞進嘴裡品味那絲絲縷縷沁人心脾的芬芳。

夏日的午後在渭河邊的林子裡拿長長的竹竿扎一個圓形鐵絲環再敷上一層蜘蛛網做成的捕蟬器,在“蟬鳴林逾靜”的林蔭小路上盡情地來回瘋跑,捕捉聲廝力竭啼鳴的“知了”,熱了脫掉衣服一個猛子扎進那青青蘆葦掩映的渭河水裡鑽幾個悶眼,比誰的水工功夫更是了得;秋天,我們在微風輕吹,白色蘆花輕舞、蘆葦隨風搖曳的蘆葦叢中追逐攆打,在晴澈明靜的秋水裡數著南飛的雁群倒映在渭河裡的影子,身處其中沒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相思惆悵,只留下了童年歡樂的歌。冬天落雪的的村莊更顯靜謐素樸,忙碌了一年的船隻靜靜地停泊在岸邊失去了平日的熱鬧與繁忙,用木樁打成先鋪玉米秸稈再敷上厚厚沙層的土橋替代了船的功能,讓船歸船,橋歸橋。姐姐在煤油燈下薰剪著窗花,我和哥哥在河灘裡打雪仗、玩滑冰成為抹不去的記憶……

龍渠寺的土層的確長不出優質的白麵饃饃,可那裡的水土不養人呢?清明前後,河岸邊桃樹園裡的桃花竟相開放的時節,我幫著手提肩挑的父親母親在沙土地裡和著汗水栽下細小柔嫩的紅芋秧苗,在精耕細作整好畦壟的瓜田裡小心翼翼地點上細小的幼籽,也種下了一年的希望。署假的時候,我常常想像魯迅頭腦裡那幅神異的故鄉圖畫就像專門為我而設: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河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甜瓜,有個少年站在月光下的瓜棚前看守,沉浸在瓜果瀰漫馥郁香味的夏夜,卻一站經年。到了秋天,金色的渭河灘上那些好像懂得揣摸家鄉人心思的莊稼,在秋陽下靜靜地坦陳一地收穫:紅豔豔的線線辣椒掛滿枝頭,遠遠望去像巧婦為辣椒樹枝紮上紅頭繩,穿上紅嫁衣等待心上人摘取;剛從溼漉漉的沙土地裡挖出來鮮嫩嫩的紅芋,像剛出生的嬰兒,散發著脆香和泥土的芬芳。讓塬上吃白麵饃饃的親戚又羨慕不己,生活怎麼只能是白麵饃饃呢?誰又能說沙土地裡的物產不富饒?誰又能說沙土地裡的日子不甘甜?

龍渠寺沒有出過達官顯貴,沒有出過轟轟烈烈的大人物,這對於一個默默無聞的偏遠小村莊來說也是相稱匹配。一個地方要走出許多大人物那需要太多的因緣際會,龍渠寺這個平常的小人物過著平常的小日子的平常小地方,對於生於廝長於廝的我來說又何必責難和強求?爺爺那一代人生活在陰曆之中,總是用初幾、十幾來記錄日子和事情,每當月圓之時他們總會說又到了十五,月怕過半,年怕中秋,人生短短,出門甚少,他們幾乎很少去過縣城和縣城以外的地方,一輩子就呆在村子。隔壁的務瓜能手三叔,從春到夏總是在瓜田裡忙活,不是拔草施肥就是掐尖壓蔓,不亦樂乎地做著瓜田最後的守望者。父親總是勤謹,起草貪黑地下地幹活,常說人誤地一晌,地誤人一年,沒事都要到地裡轉一圈將莊稼像當自家孩子一樣親,守候在自己的麥田。他們簡單質樸,甚至有點口拙木訥,不會曲意逢迎,不會八面玲瓏,給人張口臉就紅,只是勤勞質樸安分守己,毫無非分之想地種好自己的一畝二分田。經年之後,在外漂泊多年的我在無數次地追尋與叩問中驀地發現,歷經了千山萬水原來本色本真的人就一直在龍渠寺未曾離開。他們雖然沒有走出這片土地,但卻構建了一個堅強的精神世界。在過去沒有信息沒有網絡的時代他們重複著單調平常的生活,簡單而豐富、坦蕩而質樸、木訥而盈動,這需要多麼堅強的心壁和強大的定力?他們的人生就像秋天的渭河水歷經暴雨洗禮而清亮透明舒緩寧靜。他們那種自強不息、剛把硬正、安分守己的精神品質何嘗不是每一個龍渠寺兒女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