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4小時」保定:同頻共振,協同發展迸發新活力'

""「河北24小時」保定:同頻共振,協同發展迸發新活力

夜幕下的古城保定萬家燈火、溢彩流光。記者田瑞夫攝影

這是一片紅色的沃土,無數革命先輩前仆後繼;

這是一方奮進的土地,從來不缺幹事創業的激情。

這裡誕生了中國北方最早紅色政權“阜平蘇維埃”;

這裡建設了新中國最早工業基礎“西郊八大廠”;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把保定納入“中部核心功能區”,列為“區域性中心城市”。

由此,保定,2.2萬平方公里成為一片無限可能的新天地;保定,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承載著前所未有的歷史重託。

“保定的跨越、崛起和復興,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興可待。”保定市委書記聶瑞平表示,今天的保定,已成為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產業轉移和雄安新區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承接地。京畿重地再顯雄風,千年古城重放異彩,發展活力持續迸發。

產業更優質了——

全力打造國家級創新型城市

"「河北24小時」保定:同頻共振,協同發展迸發新活力

夜幕下的古城保定萬家燈火、溢彩流光。記者田瑞夫攝影

這是一片紅色的沃土,無數革命先輩前仆後繼;

這是一方奮進的土地,從來不缺幹事創業的激情。

這裡誕生了中國北方最早紅色政權“阜平蘇維埃”;

這裡建設了新中國最早工業基礎“西郊八大廠”;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把保定納入“中部核心功能區”,列為“區域性中心城市”。

由此,保定,2.2萬平方公里成為一片無限可能的新天地;保定,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承載著前所未有的歷史重託。

“保定的跨越、崛起和復興,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興可待。”保定市委書記聶瑞平表示,今天的保定,已成為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產業轉移和雄安新區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承接地。京畿重地再顯雄風,千年古城重放異彩,發展活力持續迸發。

產業更優質了——

全力打造國家級創新型城市

「河北24小時」保定:同頻共振,協同發展迸發新活力

以長城汽車為龍頭,保定市汽車產業整車及零部件自主品牌迅速成長,傳統的汽車產業已轉型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記者 田瑞夫攝

“去年7月入駐以來,得到了中關村在軍民融合、高新企業資質申報、產業資源等多方面的扶持,公司取得飛速發展。”在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的玄雲渦噴動力設備研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冬說。如今,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已匯聚阿里巴巴、中創燕園、光凱電子等247家創新企業和機構入駐,“一中心、一基地、多園區”格局加快構建。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必須把著眼點聚焦在創新驅動上,以協同創新推動協同發展,全力爭當國家級創新型城市、爭當全國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市、爭當協同創新共同體排頭兵,努力開創推動京津保地區率先聯動發展的新局面。”保定市市長郭建英表示。

5年來,保定市與中科協、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創新資源深度合作,建立學會服務站56個、院士工作站31家。全市共擁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36個、重點實驗室48家,高新技術企業達76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064家,科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連續兩年全省第一。

5年來,保定市紮實推進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京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加強與中科院、中科協、中關村、深圳市的戰略合作,彙集創新要素,融合創新鏈,培育創新生態系統,加快建設創新產品中試基地、成果轉化基地及生產基地。

5年來,通過資金、平臺、服務、機制等多種方式,支持支柱企業和龍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和科技融資平臺,加快推進從“保定製造”向“保定創造”“保定智造”轉變。長城、立中、巨力、晨陽、奧潤順達等創新型企業成為令保定人自豪的工業“名片”;

“態勢有了,機遇有了,狀態好了,路子明瞭,保定崛起的時候到了!”保定市委書記聶瑞平說,要多點支撐,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謀戰略、定思路,打基礎、尋突破——保定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抓手,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持續打造具有保定特色的創新生態系統,全力建設創新型城市。

眼下,位於保定市滿城區的河北京車軌道交通車輛裝備有限公司項目建設現場,車輛往來穿梭,一派繁忙有序的建設景象。“項目正按計劃順利推進,本月底,組裝車間將達到試生產條件。”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說。

河北京車是北京軌道交通技術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全資子公司,項目總投資約45億元,產品涵蓋地鐵、城軌、磁懸浮、低地板有軌電車等多個品種,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保定引進的建設體量最大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項目。

河北京車項目的快速推進,是保定積極爭取北京天津深圳產業轉移合作,承接優勢產業項目落地,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發展的生動寫照。

5年來,保定市探索與京津建立精準對接長效合作機制,與北京“城六區”、天津主城區實現對接合作全覆蓋,與京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209項,與央企合作項目累計達到85項,央企投入保定的資金累計達到2257億元。隨著一批“中”字頭、“京”字頭、“深”字頭項目紛紛落地,全面協同、深度融合的發展態勢加快推進,“京津疏解、保定承接”“雄安引領、保定支撐”“深圳北上、保定落地”的發展格局漸成規模。

出行更快捷了——

構建京津保半小時生活圈

"「河北24小時」保定:同頻共振,協同發展迸發新活力

夜幕下的古城保定萬家燈火、溢彩流光。記者田瑞夫攝影

這是一片紅色的沃土,無數革命先輩前仆後繼;

這是一方奮進的土地,從來不缺幹事創業的激情。

這裡誕生了中國北方最早紅色政權“阜平蘇維埃”;

這裡建設了新中國最早工業基礎“西郊八大廠”;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把保定納入“中部核心功能區”,列為“區域性中心城市”。

由此,保定,2.2萬平方公里成為一片無限可能的新天地;保定,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承載著前所未有的歷史重託。

“保定的跨越、崛起和復興,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興可待。”保定市委書記聶瑞平表示,今天的保定,已成為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產業轉移和雄安新區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承接地。京畿重地再顯雄風,千年古城重放異彩,發展活力持續迸發。

產業更優質了——

全力打造國家級創新型城市

「河北24小時」保定:同頻共振,協同發展迸發新活力

以長城汽車為龍頭,保定市汽車產業整車及零部件自主品牌迅速成長,傳統的汽車產業已轉型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記者 田瑞夫攝

“去年7月入駐以來,得到了中關村在軍民融合、高新企業資質申報、產業資源等多方面的扶持,公司取得飛速發展。”在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的玄雲渦噴動力設備研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冬說。如今,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已匯聚阿里巴巴、中創燕園、光凱電子等247家創新企業和機構入駐,“一中心、一基地、多園區”格局加快構建。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必須把著眼點聚焦在創新驅動上,以協同創新推動協同發展,全力爭當國家級創新型城市、爭當全國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市、爭當協同創新共同體排頭兵,努力開創推動京津保地區率先聯動發展的新局面。”保定市市長郭建英表示。

5年來,保定市與中科協、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創新資源深度合作,建立學會服務站56個、院士工作站31家。全市共擁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36個、重點實驗室48家,高新技術企業達76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064家,科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連續兩年全省第一。

5年來,保定市紮實推進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京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加強與中科院、中科協、中關村、深圳市的戰略合作,彙集創新要素,融合創新鏈,培育創新生態系統,加快建設創新產品中試基地、成果轉化基地及生產基地。

5年來,通過資金、平臺、服務、機制等多種方式,支持支柱企業和龍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和科技融資平臺,加快推進從“保定製造”向“保定創造”“保定智造”轉變。長城、立中、巨力、晨陽、奧潤順達等創新型企業成為令保定人自豪的工業“名片”;

“態勢有了,機遇有了,狀態好了,路子明瞭,保定崛起的時候到了!”保定市委書記聶瑞平說,要多點支撐,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謀戰略、定思路,打基礎、尋突破——保定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抓手,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持續打造具有保定特色的創新生態系統,全力建設創新型城市。

眼下,位於保定市滿城區的河北京車軌道交通車輛裝備有限公司項目建設現場,車輛往來穿梭,一派繁忙有序的建設景象。“項目正按計劃順利推進,本月底,組裝車間將達到試生產條件。”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說。

河北京車是北京軌道交通技術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全資子公司,項目總投資約45億元,產品涵蓋地鐵、城軌、磁懸浮、低地板有軌電車等多個品種,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保定引進的建設體量最大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項目。

河北京車項目的快速推進,是保定積極爭取北京天津深圳產業轉移合作,承接優勢產業項目落地,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發展的生動寫照。

5年來,保定市探索與京津建立精準對接長效合作機制,與北京“城六區”、天津主城區實現對接合作全覆蓋,與京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209項,與央企合作項目累計達到85項,央企投入保定的資金累計達到2257億元。隨著一批“中”字頭、“京”字頭、“深”字頭項目紛紛落地,全面協同、深度融合的發展態勢加快推進,“京津疏解、保定承接”“雄安引領、保定支撐”“深圳北上、保定落地”的發展格局漸成規模。

出行更快捷了——

構建京津保半小時生活圈

「河北24小時」保定:同頻共振,協同發展迸發新活力

目前,河北新發地已直接疏解北京的新發地、錦繡大地等八大農批市場商戶6200多戶,成為北京農批市場轉移的統一承接平臺。(資料片)記者田瑞夫攝

早6:00出家門,7:21坐上G601次高鐵,8:03出站,8:30準時出現在辦公室。“從北京到保定,雷打不動走這條線,閉著眼都能過來。”保定中關村總經理扈德輝將自己“北京人”和“保定人”的身份,在半個小時,輕鬆完成切換。

實現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必須首先打通交通運輸發展的大動脈。毗鄰北京的區位優勢,交通先行的發展策略,使保定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過程中,有了更多擔當和更多收穫。

2014年12月25日,京昆高速淶水至京冀界通車,京昆高速就此全線貫通,從淶水30分鐘可直達北京西六環;

2015年12月28日,保津高鐵通車,百年夢圓,打通了保定與天津之間的鐵路快捷通道;

2018年10月29日,曲港高速公路曲陽至肅寧段正式通車,至此,全市實現了“縣縣通高速”;

2018年12月28日,太行山高速通車運營,太行山脈變通衢,成為一條扶貧大道、景觀大道、協同大道……

如今,京港澳、京昆、大廣、淶曲、西阜等高速公路,京廣鐵路、京廣鐵路客運專線縱貫南北,榮烏、張石、曲港等高速和津保鐵路、神黃鐵路橫跨東西。

保定全市交通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將京津保三地緊密連接在一起,形成京津保一小時交通圈和半小時生活圈——

150公里,40分鐘,風馳電掣的高鐵,看完“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保定總督署就領略北京天安門雄偉壯麗。

200公里,60分鐘,就能聽段津門相聲,逛逛五大道,吹吹海河風,領略不一樣的津門風情。

“全市公路通車裡程達225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達1208公里,全省排名第一,公路網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102公里。”保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高速公路、普通幹線、農村公路“三大路網”實現從無到有、從疏到密,網絡基本成形,形成“多通道連通京津、全方位覆蓋保定”的公路網。

“保定將真正成為京南高速交通樞紐城市。”該負責人介紹,目前保定市正抓緊推進安大線、容易線兩條建材通道建設,以及津石高速、京雄高速、榮烏高速新線等三條高速建設。下一步,保定將統籌做好雄保忻鐵路、雄石城際、廊涿城際、保定高鐵東站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建設準備工作。

“如果說交通幹線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骨骼’和基礎,那麼運輸一體、管理協同,則是打通了全身的‘神經元’。”保定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2015年開始,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在保定發行,使得三地市區公交線路全面實現了一卡通刷卡乘車,也標誌著京津冀三地建立起交通管理聯動機制,形成了區域公交一體化格局。

“一卡在手,暢行京津冀”。目前,保定市共辦理一卡通17000多張,可在北京、天津等城市公交、地鐵、輪渡、出租公共交通領域刷卡使用,節省了群眾購票、驗票和付費的時間,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看病更方便了——

全方位對接京津醫療資源

"「河北24小時」保定:同頻共振,協同發展迸發新活力

夜幕下的古城保定萬家燈火、溢彩流光。記者田瑞夫攝影

這是一片紅色的沃土,無數革命先輩前仆後繼;

這是一方奮進的土地,從來不缺幹事創業的激情。

這裡誕生了中國北方最早紅色政權“阜平蘇維埃”;

這裡建設了新中國最早工業基礎“西郊八大廠”;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把保定納入“中部核心功能區”,列為“區域性中心城市”。

由此,保定,2.2萬平方公里成為一片無限可能的新天地;保定,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承載著前所未有的歷史重託。

“保定的跨越、崛起和復興,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興可待。”保定市委書記聶瑞平表示,今天的保定,已成為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產業轉移和雄安新區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承接地。京畿重地再顯雄風,千年古城重放異彩,發展活力持續迸發。

產業更優質了——

全力打造國家級創新型城市

「河北24小時」保定:同頻共振,協同發展迸發新活力

以長城汽車為龍頭,保定市汽車產業整車及零部件自主品牌迅速成長,傳統的汽車產業已轉型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記者 田瑞夫攝

“去年7月入駐以來,得到了中關村在軍民融合、高新企業資質申報、產業資源等多方面的扶持,公司取得飛速發展。”在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的玄雲渦噴動力設備研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冬說。如今,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已匯聚阿里巴巴、中創燕園、光凱電子等247家創新企業和機構入駐,“一中心、一基地、多園區”格局加快構建。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必須把著眼點聚焦在創新驅動上,以協同創新推動協同發展,全力爭當國家級創新型城市、爭當全國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市、爭當協同創新共同體排頭兵,努力開創推動京津保地區率先聯動發展的新局面。”保定市市長郭建英表示。

5年來,保定市與中科協、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創新資源深度合作,建立學會服務站56個、院士工作站31家。全市共擁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36個、重點實驗室48家,高新技術企業達76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064家,科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連續兩年全省第一。

5年來,保定市紮實推進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京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加強與中科院、中科協、中關村、深圳市的戰略合作,彙集創新要素,融合創新鏈,培育創新生態系統,加快建設創新產品中試基地、成果轉化基地及生產基地。

5年來,通過資金、平臺、服務、機制等多種方式,支持支柱企業和龍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和科技融資平臺,加快推進從“保定製造”向“保定創造”“保定智造”轉變。長城、立中、巨力、晨陽、奧潤順達等創新型企業成為令保定人自豪的工業“名片”;

“態勢有了,機遇有了,狀態好了,路子明瞭,保定崛起的時候到了!”保定市委書記聶瑞平說,要多點支撐,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謀戰略、定思路,打基礎、尋突破——保定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抓手,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持續打造具有保定特色的創新生態系統,全力建設創新型城市。

眼下,位於保定市滿城區的河北京車軌道交通車輛裝備有限公司項目建設現場,車輛往來穿梭,一派繁忙有序的建設景象。“項目正按計劃順利推進,本月底,組裝車間將達到試生產條件。”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說。

河北京車是北京軌道交通技術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全資子公司,項目總投資約45億元,產品涵蓋地鐵、城軌、磁懸浮、低地板有軌電車等多個品種,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保定引進的建設體量最大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項目。

河北京車項目的快速推進,是保定積極爭取北京天津深圳產業轉移合作,承接優勢產業項目落地,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發展的生動寫照。

5年來,保定市探索與京津建立精準對接長效合作機制,與北京“城六區”、天津主城區實現對接合作全覆蓋,與京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209項,與央企合作項目累計達到85項,央企投入保定的資金累計達到2257億元。隨著一批“中”字頭、“京”字頭、“深”字頭項目紛紛落地,全面協同、深度融合的發展態勢加快推進,“京津疏解、保定承接”“雄安引領、保定支撐”“深圳北上、保定落地”的發展格局漸成規模。

出行更快捷了——

構建京津保半小時生活圈

「河北24小時」保定:同頻共振,協同發展迸發新活力

目前,河北新發地已直接疏解北京的新發地、錦繡大地等八大農批市場商戶6200多戶,成為北京農批市場轉移的統一承接平臺。(資料片)記者田瑞夫攝

早6:00出家門,7:21坐上G601次高鐵,8:03出站,8:30準時出現在辦公室。“從北京到保定,雷打不動走這條線,閉著眼都能過來。”保定中關村總經理扈德輝將自己“北京人”和“保定人”的身份,在半個小時,輕鬆完成切換。

實現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必須首先打通交通運輸發展的大動脈。毗鄰北京的區位優勢,交通先行的發展策略,使保定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過程中,有了更多擔當和更多收穫。

2014年12月25日,京昆高速淶水至京冀界通車,京昆高速就此全線貫通,從淶水30分鐘可直達北京西六環;

2015年12月28日,保津高鐵通車,百年夢圓,打通了保定與天津之間的鐵路快捷通道;

2018年10月29日,曲港高速公路曲陽至肅寧段正式通車,至此,全市實現了“縣縣通高速”;

2018年12月28日,太行山高速通車運營,太行山脈變通衢,成為一條扶貧大道、景觀大道、協同大道……

如今,京港澳、京昆、大廣、淶曲、西阜等高速公路,京廣鐵路、京廣鐵路客運專線縱貫南北,榮烏、張石、曲港等高速和津保鐵路、神黃鐵路橫跨東西。

保定全市交通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將京津保三地緊密連接在一起,形成京津保一小時交通圈和半小時生活圈——

150公里,40分鐘,風馳電掣的高鐵,看完“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保定總督署就領略北京天安門雄偉壯麗。

200公里,60分鐘,就能聽段津門相聲,逛逛五大道,吹吹海河風,領略不一樣的津門風情。

“全市公路通車裡程達225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達1208公里,全省排名第一,公路網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102公里。”保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高速公路、普通幹線、農村公路“三大路網”實現從無到有、從疏到密,網絡基本成形,形成“多通道連通京津、全方位覆蓋保定”的公路網。

“保定將真正成為京南高速交通樞紐城市。”該負責人介紹,目前保定市正抓緊推進安大線、容易線兩條建材通道建設,以及津石高速、京雄高速、榮烏高速新線等三條高速建設。下一步,保定將統籌做好雄保忻鐵路、雄石城際、廊涿城際、保定高鐵東站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建設準備工作。

“如果說交通幹線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骨骼’和基礎,那麼運輸一體、管理協同,則是打通了全身的‘神經元’。”保定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2015年開始,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在保定發行,使得三地市區公交線路全面實現了一卡通刷卡乘車,也標誌著京津冀三地建立起交通管理聯動機制,形成了區域公交一體化格局。

“一卡在手,暢行京津冀”。目前,保定市共辦理一卡通17000多張,可在北京、天津等城市公交、地鐵、輪渡、出租公共交通領域刷卡使用,節省了群眾購票、驗票和付費的時間,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看病更方便了——

全方位對接京津醫療資源

「河北24小時」保定:同頻共振,協同發展迸發新活力

2018年1月,北京兒童醫院腫瘤外科保定病區在保定市兒童醫院成立。圖為腫瘤外科主任王煥民(右二)教授帶領專家組成員看望腫瘤術後患兒。通訊員任穎攝

“這麼嚴重的病在家門口就能治,再也不用往北京跑了,少了太多奔波之苦,大人孩子都方便!”日前,在保定市兒童醫院腫瘤外科病房,來自雄縣的小田正在細心照看做術後化療的女兒。去年12月份,她的女兒不幸被查出患有神經母細胞瘤,在保定市兒童醫院成功實施了手術。

保定市兒童醫院院長田劍介紹,去年1月,北京兒童醫院腫瘤外科保定病區在保定市兒童醫院成立,腫瘤重症患者再也不用到北京排隊就醫,在保定同樣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診治服務。

自2015年被北京兒童醫院託管以來,保定市兒童醫院引入先進的兒科醫療技術和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北京兒童醫院的人才、技術和品牌優勢,在醫療、教學、科研、醫院管理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改善,大大提升了該院的醫療服務水平,門急診同期相比增長17.18%,手術人數增長46.94%,成為全省醫療行業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典範。

2017年8月25日,保定市政府與北京市、河北省衛計委簽署了《醫療衛生協同發展框架協議》。在政府部門的推動下,目前,保定市各大醫院均與京津醫療機構建立了形式多樣的合作關係。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合作,成立全市醫療衛生系統第一家院士工作站;保定市傳染病醫院掛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分院;保定市婦幼保健院以“婦幼健康服務聯盟”為依託,提高相關領域的診治水平,提高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救治能力。

“硬件跟不上,設備不符合要求,人家就是想支援你也伸不上手。”保定市第二醫院院長葛長青打了個比方。走進保定市第二醫院,只見新擴建的病房大樓拔地而起,這座地上15層、高約60米的高大建築為該院增加600張病床,大大緩解了患者就醫壓力,並大幅提高該院醫療、科研、管理等綜合水平。

近年來,隨著保定市兒童醫院搬遷新址,保定市婦幼保健院遷建項目投入使用,一批市屬醫院搬遷擴建,全市醫療機構基礎設施等硬件水平得到大幅改善,為對接北京、天津的優質醫療資源奠定了基礎。

5年來,通過“走出去、請進來”,保定市衛健委加強組織全市各級醫院與京津醫院的溝通協作,構建醫聯體、專科聯盟等多種合作形式,努力培養一批結構合理、技術過硬、適應醫院長遠發展的高層次專業人才隊伍。全市有59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與京津冀83家醫療機構(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2018年新開展合作項目48個,市直各醫院引進43項新技術、新項目。

5年來,通過技術合作、人員進修、遠程會診、雙向轉診、帶教講學等多種形式,建立適合雙方醫院特點的運行機制和運行模式。同時,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條件,規範內部管理,提升醫療服務和管理水平,以先進的設備、精湛的技術、優質的服務,造福保定市及周邊群眾。

“通過與京津醫療資源全方位、多形式的立體對接合作,打造品質醫療、智慧醫療,不斷提高本地醫療服務整體水平,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難,推進京津保醫療衛生協同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保定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 林鳳斌 寇國瑩)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