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讓世界為巴黎聖母院哭泣。當地時間4月15日18時50分(北京時間16日0時50分)左右,法國巴黎著名地標、擁有850年曆史的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一位在現場目睹火災發生的中國遊客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事發時,身邊不少法國人邊打電話邊失聲痛哭,這不只是法國的災難,也是全人類的損失”。這一天,全世界都扼腕不已,卡西莫多真的要失去他的鐘樓嗎?巴黎聖母院可能會消失嗎?不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消息,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火災現場稱,這是一場“可怕的悲劇”,但巴黎聖母院將被重建。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突發大火

法國首都巴黎的著名地標巴黎聖母院起火。據巴黎聖母院發言人說,大火最初於當地時間4月15日18時50分(北京時間4月16日0時50分)左右被發現。火災發生後不久,新華社記者稱,在前往巴黎聖母院的路上看到,大量消防車、警車趕往火災現場,空中有救援直升機盤旋。火勢很大,數公里外就能看到滾滾濃煙。

根據媒體在聖母院附近的聖米歇爾廣場拍攝的照片顯示,現場有許多民眾在此關注聖母院的火情。可以看到,火災中,聖母院的上部結構有很大的明火,並冒出濃烈的黑煙。據法國媒體報道,大火從巴黎聖母院的樓頂開始燃燒,火勢很快蔓延,熊熊火焰從教堂兩座鐘樓間竄出,塔尖隨後轟然倒塌。法國總統馬克龍緊急趕往火災現場。

北京時間早7時56分,巴黎聖母院火災的滅火工作已經接近尾聲。聖母院後方已經沒有明顯的火光和濃煙。巴黎聖母院南側的消防雲梯已經停止噴水,意味著這一側火勢得到控制。而在北側,還有至少兩輛消防雲梯在進行噴水作業。巴黎凌晨2時。關注火災的巴黎人都在逐漸的散去。而消防員也較之前大量減少。根據法國媒體剛剛消息,在動員數百名消防員對巴黎聖母院大教堂進行搶救後,聖母院方面發佈聲明稱,教堂主體結構被保存了下來。

修繕一波三折

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時,法方尚未披露本次火災的確切原因。而根據法國當地媒體報道,巴黎消防部門初步認為,這起大火很可能由意外造成,另有參與救援的消防員表示,火災可能與法國剛剛啟動的巴黎聖母院修繕工程有關。還有多家法國媒體報道,聖母院頂樓的電線短路可能是引發火災的原因。

實際上,不論起火原因是否與修繕有關,巴黎聖母院的修繕工程本身就頗為一波三折。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期,聖母院教堂的大部分珍藏都被破壞或掠奪,唯一倖免的大鐘沒有遭到熔燬。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曾在小說《巴黎聖母院》中對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有過充滿詩意的描繪,稱其為“石頭的交響樂”。書籍出版後引起很大的反響,當時的法國政府和民眾都希望重建已經殘破不堪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1844年,修繕工程開始。經過20多年的整修,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昔日光彩得以重現。

然而,此後由於城市汙染、惡劣天氣和時間造成的侵蝕,巴黎聖母院破損嚴重。與此同時,政府無力獨自承擔高額的修繕費用,只能尋求社會捐款。2017年,巴黎聖母院公共關係處負責人曾公開表示聖母院正遭遇修繕經費不足的窘境:“如果要保證為期兩年的修繕工作,至少需要超過1億歐元的資金。

公開消息顯示,日前巴黎聖母院已啟動修繕工程,耗資為600萬歐元(680萬美元),修復時間計劃持續到2022年。當地時間4月15日晚,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火災現場表示,將重建被大火嚴重損毀的巴黎聖母院,並計劃儘快在全世界發起募捐。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前,法新社報道,Gucci、Saint Laurent、Balenciaga等品牌母公司開雲集團的主席兼CEO 表態,將出資1億歐元(約合7.58億元人民幣)重建巴黎聖母院。

據悉,截至目前,巴黎聖母院主體結構得以保留,還有現場記者稱,聖母院中藝術品都被保留了下來。其實,就在4月11日因為修繕,1860年擺上教堂再沒動過的十六尊青銅像——十二使徒像和四福音像已被——撤下來,也正是因此,這些藝術品才倖免逃過一劫。根據巴黎聖母院院長帕特里克·肖維主教所述,被救出的文物包括荊棘冠冕等。此外,當地媒體援引市長辦公室表態稱,在本次火災中被救出的還有聖壇與十字架。

巴黎的驕傲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正面雙塔高約69米,後塔尖約90米,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祭壇、迴廊、門窗等處的雕刻和繪畫藝術,以及堂內所藏的13~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而聞名於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徵。

有觀點認為,巴黎聖母院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是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在它之前,教堂建築大多數笨重粗俗,沉重的拱頂、粗矮的柱子、厚實的牆壁、陰暗的空間,使人感到壓抑。巴黎聖母院衝破了舊的束縛,創造一種全新的輕巧的骨架結構,而這種獨特的建築風格迅速就在歐洲傳播開來。

時至今日,對於全世界的遊客來說,巴黎聖母院的意義已遠不止於其建築本身,更是巴黎、法國甚至整個歐洲歷史和文物藝術發展的一個縮影和重要代表。

惋惜聲不絕

巴黎聖母院大火,從多國政要及國際組織到普通民眾都惋惜不已。據當地媒體報道,眼看在巴黎聖母院附近,數百人跪在地上禱告,其中不少人在啜泣。巴黎市民尼古拉在接受採訪時稱:“今天是所有巴黎人傷心的一天,我們都在祈禱巴黎聖母院大火儘早熄滅。”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不少中國民眾紛紛晒出與巴黎聖母院合影,表達痛惜之情。

據多家海外媒體報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社交平臺上表示,“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支持法國保護和恢復這一寶貴遺產”。英國首相特蕾莎-梅也在推特上表達了對法國人民的支持:“今晚,我的心與法國人民同在,與正在聖母院撲滅大火的緊急救援人員同在。”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微博上表示,“看到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失火,絕對令人心碎!當我們的法國朋友正在抗擊這場災難性的大火之時,加拿大人民的心與你們同在。”

美國總統特朗普則在推特上寫道,“看到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真是太可怕了。也許可以用飛行的水箱把它撲滅。必須迅速行動!”不過,對於類似建議,法國國家安全局迴應,不用飛機灑水救火,是因為這有可能導致整個教堂結構的坍塌。

旅遊朝聖地

不可否認,不論旅遊形式如何變遷,巴黎聖母院始終都是各國遊客前往法國必去的“朝聖地”之一。據統計,作為當地重要旅遊景點,巴黎聖母院每天最多會迎來50000訪客。

據《歐洲時報》報道,儘管2018年12月,因“黃衫”示威導致遊客人數減少,但巴黎2018年全年接待的遊客人數仍創紀錄。而且,在入住巴黎旅館的3500萬遊客中,外國遊客人數首次超過法國遊客。其中,中國遊客人數以120萬人位居外國遊客第三位。

數據顯示,在前往巴黎聖母院參觀的外國遊客中,人數最多的是美國人(280萬)、英國人(206萬,增加15.7%)、德國人(120萬,增長15%)以及中國人(120萬,增長3.9%)。

充滿歷史色彩的巴黎聖母院,近年來也在不斷嘗試新的展示形式以吸引更多世界遊客。2017年11月,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百週年,法國以巴黎聖母院為舞臺背景舉辦了一場“聖母之心”燈光秀,在當年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連續四個晚上,在每場長達25分鐘的表演時間裡,共有17個聲光場面組成了燈光秀,聖母院的外牆則被投射出同樣數量和不同風格的3D畫面。

另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全球已有多個博物館曾出現過失火情況,並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失。1994年11月15日,吉林市博物館遭遇火災,7410件文物被損毀;2014年7月25日,成都安仁古鎮建川博物館突發火災,直接經濟損失百萬元左右,部分文物受損;2015年12月21日,巴西葡萄牙語博物館發生火災,部分古建築被燒燬;2016年4月26日,印度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遭遇火災,博物館被燒燬損失難以估量;2018年8月27日,自由女神像博物館工地失火,未造成嚴重後果。2018年9月2日晚,巴西國家博物館遭遇大火,博物館藏逾2000萬件文物受到威脅。

北京商報記者肖瑋 蔣夢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