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站在2019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舞臺中央的百度CEO李彥宏,在被不明人士澆了一瓶礦泉水之後,繼續了他的講演。

當時,李彥宏在講述百度自動駕駛Apollo(阿波羅)計劃實現商業化落地的新故事。百度的自主泊車功能已經接到訂單,並且可以搭載在量產車型上。隨後,李彥宏又在現場利用“小度”智能語音助手與坐在一輛吉利博越PRO內的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進行了車機連線。

從兩年前Apollo計劃正式發佈,李彥宏宣佈要將百度打造成為自動駕駛的“安卓”平臺,到現在Apollo已經聚集了包括汽車主機廠、供應商等156家合作伙伴。百度用兩年的時間招攬了一個龐大的朋友圈,但百度自動駕駛的策略已經沒有之前激進,百度開始梳理Apollo計劃的商業化道路。

百度將2019年稱為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的“元年”。然而,自動駕駛商業化的道路沒有想象中順利,從自動泊車開始,百度只是剛剛邁出了第一步。

自動駕駛回歸商業化落地

2014年,百度正式啟動“百度無人駕駛汽車”研發計劃,並在一年後成立自動駕駛事業部。但在隨後的兩年,在自動駕駛風口的推動之下,百度無人駕駛團隊的多位核心高層離開百度。同時,在百度內部,對於自動駕駛技術路線是從L3級漸進式發展還是直接“一步到位”實現L4級也存在爭議。

2017年3月,百度宣佈對現有業務及資源進行整合,將自動駕駛事業部、智能汽車事業部、車聯網業務整合成立為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時任百度集團總裁和首席運營官的陸奇兼任IDG總經理。

很快,在一個月的上海車展期間,百度發佈了Apollo計劃,並於當年7月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宣佈正式對外開放,並聚攏了輻射OEM、Tier1、地圖公司、芯片公司、基金投資、個人開發者、創業公司、研究機構及政府機構等五十餘家Apollo生態合作伙伴聯盟。到今年7月,這一生態聯盟的合作伙伴已經達到了156家。

目的是向汽車行業以及自動駕駛領域企業提供新的軟件平臺,其中包含了一套完整的軟硬件和服務體系,主要有車輛平臺、硬件平臺、軟件平臺和雲端數據四大部分。

不過,有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記者,Apollo更像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儘管百度想要將自己打造成為自動駕駛的安卓系統,但百度的優勢在於軟件,硬件必須得到汽車主機廠的配合支持。雖然百度已經與國內多家主流車企達成了合作,但彼此之間的合作比較鬆散。

在業內看來,高級自動駕駛或者完全無人駕駛的商業化,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除了技術難題之外,其中還牽扯到複雜的驗證實踐和法律法規等難題。但是,百度必須為Apollo找到合適的商業化路徑。當下,是率先保證可實現的部分功能可以搭載到量產車上。

今年1月,百度在CES展上正式發佈了Apollo Enterprise(即Apollo企業版),目標客戶主要是汽車製造商、汽車零部件企業和出行公司。Apollo Enterprise將為車聯網系統解決方案“小度車載OS”、特定場景自動駕駛量產方案和高精地圖數據服務平臺。

百度在自動駕駛的商業模型逐漸清晰。百度的Apollo平臺開放的是基礎性架構和模塊,而Apollo Enterprise則試圖根據不同企業的要求來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為車企或零部件企業提供定製化的服務,百度要從中獲取利潤。企業版的發佈,意味著Apollo從一個只提供源代碼的底層平臺,轉變成為向企業提供To B的定製產品。

Apollo Valet Parking(自動泊車),是最先有望量產化落地的技術。簡單來看,自動泊車功能是指,車主通過在手機APP端發出指令,遠程操縱汽車完成停車或駛出車位。事實上,在少部分已經量產銷售的汽車上已經實現。李彥宏透露,百度自主泊車已經開始接到訂單。

除了短期內將輔助駕駛功能實現商業化,百度還公佈了自動駕駛實現商業化落地的另一業務方向,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 Taxi)項目“Apollo Go”。事實上,在美國,特斯拉、Waymo、Cruise等自動駕駛頭部公司都已將Robo Taxi作為業務的發展方向和商業化發展路徑。

據百度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介紹,“Apollo Go”項目將始於長沙,打造全國最大規模的L4級自動駕駛出租車車隊。今年6月,百度已獲得45張可“載人測試”自動駕駛牌照,這為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正式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與車企爭搶“最強大腦”

智能網聯汽車具有跨產業高度融合的特點,而傳統汽車企業和互聯網科技公司具有天然且極強的互補性,越來越多的主機廠開始擁抱互聯網公司。

Apollo聯盟有著豪華的車企陣容,不僅包括國內的吉利、長城、一汽等主流車企,也包括大眾、戴姆勒、捷豹路虎、寶馬等跨國汽車集團。今年6月28日,豐田汽車公司宣佈加入百度Apollo計劃,希望藉此推進其自動駕駛的技術在中國的開發。

由於自動駕駛具有明顯的本地化特徵,需要符合當地的實際交通環境和路況,不少跨國公司選擇與本土合作伙伴共同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發展。

百度的確是目前不錯的選項。在自動駕駛實際道路測試方面,在國內百度已經形成了優勢。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共有20多個城市發放了近200多個自動駕駛路試牌照,其中百度收穫了近百張。此外,今年7月1日,百度還包攬北京首批頒發的5張T4自動駕駛路測牌照,這是中國目前發放的最高級別測試牌照。據李震宇介紹,百度目前已在13個城市進行L4級別自動駕駛城市道路測試,測試車輛超過300輛,測試里程已經突破了200萬公里。

但是,雖然車企已與百度阿波羅平臺達成合作,並不意味著汽車廠商們會與阿波羅系統深度地綁定在一起。在合作的過程中,車企和百度也存在爭奪話語權的較量。

“未來的汽車不僅僅擁有一個超級的智能大腦,而且能夠實現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智能移動空間。在未來,汽車能夠滿足車主、乘客的各種需求,不斷創造新的驚喜,成為主人的祕書、保鏢,幫助主人可以解決很多的困難和問題,為主人創造安全、健康、便捷的智能出行體驗。”李書福表示,

在汽車業內看來,智能網聯汽車的部分核心技術,主機廠必須牢控在自己手中。對一些核心的產業鏈,除了戰略性的供應商或者戰略性的技術研發合作以外,主機廠需要控制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的汽車大腦。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3日上午吉利與百度宣佈將就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智能家居、電子商務等AI技術在汽車、出行領域應用展開全面戰略合作之後,當天下午,吉利發佈了GKUI 19智能生態系統。吉利汽車的吉客智能生態系統(GKUI),於去年3月正式發佈,在今年實現了更新與迭代,擴充了其朋友圈。除了百度Apollo之外,騰訊、高德、小米等都是吉客智能生態系統的合作伙伴。

此外,今年6月20日,奇瑞雄獅生態聯盟大會上,奇瑞也與科大訊飛、地平線、隼眼科技、墨跡天氣、途虎養車、驢媽媽旅遊等多家企業達成協議。

可以看到的是,在智能網聯大趨勢下,希望打造生態系統的不僅僅只是互聯網公司,整車企業也在打造智能生態系統,與不同的企業和產業鏈企業合縱連橫。而各方都希望在合作中抓住機遇,取長補短,但同時掌握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但是,自動駕駛互聯網公司和汽車廠商合作一大阻礙,便是誰在合作中掌握主動權的問題,雙方已經形成了錯綜複雜的競爭與合作關係。將產品商業化搭載到量產車上之後,百度爭搶自動駕駛話語權的道路才剛剛開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