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萬年前,黃河岸邊火燒過的鹿角,記錄了人類吃“燒烤”的歷史
180萬年前,黃河岸邊火燒過的鹿角,記錄了人類吃“燒烤”的歷史
180萬年前,黃河岸邊火燒過的鹿角,記錄了人類吃“燒烤”的歷史
180萬年前,黃河岸邊火燒過的鹿角,記錄了人類吃“燒烤”的歷史
180萬年前,黃河岸邊火燒過的鹿角,記錄了人類吃“燒烤”的歷史
180萬年前,黃河岸邊火燒過的鹿角,記錄了人類吃“燒烤”的歷史
180萬年前,黃河岸邊火燒過的鹿角,記錄了人類吃“燒烤”的歷史
180萬年前,黃河岸邊火燒過的鹿角,記錄了人類吃“燒烤”的歷史
180萬年前,黃河岸邊火燒過的鹿角,記錄了人類吃“燒烤”的歷史
180萬年前,黃河岸邊火燒過的鹿角,記錄了人類吃“燒烤”的歷史
180萬年前,黃河岸邊火燒過的鹿角,記錄了人類吃“燒烤”的歷史
大河鄉土
1/10 前不久舉辦的二青盛會,著實火了一把西侯度,因為第二屆青年運動會的聖火就在這裡點燃。作為180萬年前古猿人生活的地方,西侯度還擔負著重大的使命:“人類最早生活的地方”、“古文明的第一把火”、“人類歷史的開端”。這個比北京周口店人還要早100萬年的西侯度遺址,位於山西省芮城縣西北隅中條山之陽的西侯度村,向西看去,不遠處就是舉世聞名的匼河文化遺址。圖為二青會聖火臺。
2/10 “西侯度遺址是18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古代猿人居住的地方,他們生活在黃河旁,用最簡單的打製石器狩獵生存,從出土的石器可以看出,當時打製的痕跡很粗糙,有一些石器就是扔到地面上摔碎了,形成鋒利的碎片拿來使用的。”在景區入口處,年輕的講解員給零星的三個五遊客,講述著在遠古時代西侯度發生的故事。圖為西侯度景區大門口。
3/10 拾階而上,一眼就看到山頂處的聖火臺。火,在西侯度,是一個神聖的存在。60年前,中國科學院古脊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員,到風陵渡進行文物發掘。考古人員在距離3公里外的西侯度村旁的疙瘩嶺,發現了舊石器時期的化石,其中有一些燒骨和帶有切割痕跡的鹿角化石。被火燒過的鹿角,把人類使用火的年代推到了180萬年前。圖為聖火臺入口。
4/10 “僅僅有火還是不夠的,火有可能是雷電過後的產物,但是有石器就代表了人類行為的痕跡,燒過的鹿角和打製的石器,可以想象那個時代,在西侯度生活的人們,有了基本的生活雛形,他們可能用自己簡單的石器狩獵,或者已經開始吃烤熟的食物。”聽著講解走進取火點,眼前是洞穴狀的山洞,沿著山洞向上,頭頂是仿真樹幹和大石,看見周圍的石縫裡,光斑點點。圖為山洞裡的仿真大樹。
5/10 陽光從山洞的頂端灑落,從洞穴的入口和出口透出。無處不在的亮光,提醒著我們,180萬年前,在這裡燃起的電光石火。百萬年沉甸甸的人類進化史,一頁一頁在這裡翻過,歷史的長河裡,人類始終與自然鬥爭又和解,慢慢地掌握征服自然的規律,一代一代生生不息。圖為山洞內景觀。
6/10 跟隨著人類古文明的腳步,一步一步,沉重而又欣喜。歷史的厚重感,讓人不敢輕視這裡的一草一木。欣喜的是,在這點燃的火種裡,看到了先人們的智慧和子孫後代的薪火傳承。山洞頂“一線天”的設計,寓意著人類開闢鴻蒙,遠離蠻荒。圖為西侯度遺址的一線天。
7/10 在西侯度遺址挖掘過程中,原始的遺物埋藏在河流沉積的砂層中,經發掘出土有動物化石、人工打製的刮削器、砍斫器和三稜大尖狀器,而其中大部分動物都是適應冷氣候的草原動物,有羚羊、鹿、馬等,可以猜測山西芮城在當時應為疏林草原環境,草原與森林交疊,氣候宜人,水草豐美。圖為西侯度遺址建築一角。
8/10 圖為西侯度遺址編號為6053的野外發掘點。西侯度遺址有過兩次大的發掘,第一次是1961年到1962年進行了兩個年度的發掘。第二次是2005年,當地修村村通公路,在取土過程中把文化層挖了出來,山西考古工作者進行了50多天的搶救性發掘,這次發掘獲得石製品和化石標本1000餘件。
9/10 時值初秋,景區內遊人寥寥無幾。景區保安說,二青會前,這個遺址是供人免費參觀,盛會之後,開始出售門票,票價20元。如果不是歷史愛好者,這個景區會讓人感覺沒有什麼看頭,就是一些石頭,吸引不了多少人來。站在觀景臺上,遠處的古老階地上種植著耐旱的花椒樹,無論是百萬年前還是盛世的今天,這片土地上,一直上演著人類文明。
10/10 遠處玉帶一樣的黃河,從晉陝峽谷奔湧而出,一路向南,在山西西南角陡然急轉,繞過中條山,劃出一道大彎,掉頭東去。這個轉彎處,就是今天的西侯度。百萬年過去了,黃河不斷變道倒岸,而在這裡的人民,一代一代,書寫著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圖文 孫普峰\/大河鄉土)
2019-09-1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