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孩子不聽家長的話,該怎麼教育?

6 個回答
芯妈心语
2019-09-06

權威型家長的困局:孩子不聽話!

從最初孩子表現出來不服從命令的時候,權威型家長就誕生了。

為了“管住”孩子,為了孩子“好”,家長以體能的優勢和養家餬口的能耐“收服”了孩子。成為家中規則的制定者、修改者。

孩子必須服從。

乖乖的,媽媽是為你好。


小孩子上到三年級的時候,自我意識走向甦醒,逐漸開始挑戰權威。

有一天,媽媽早上給準備好的鞋子,孩子不穿了,她有自己的選擇;

如果媽媽不能接受這種突然的轉變,堅持要求孩子把鞋子換回來,那麼,這個孩子或者哭著遵從媽媽的意志;或者直接背上書包摔門而去。

留下一個傷心欲絕的媽媽——每天早上6點起床,整潔家裡環境、做早飯、整理孩子的衣物、水杯、鞋襪、叫孩子起床,甚至忘記給自己留下十分鐘洗把臉抹點潤膚霜。

孩子卻視媽媽的付出為空氣,只是只是看到自己的需求。

權威型家長的困局:孩子不聽話!

從最初孩子表現出來不服從命令的時候,權威型家長就誕生了。

為了“管住”孩子,為了孩子“好”,家長以體能的優勢和養家餬口的能耐“收服”了孩子。成為家中規則的制定者、修改者。

孩子必須服從。

乖乖的,媽媽是為你好。


小孩子上到三年級的時候,自我意識走向甦醒,逐漸開始挑戰權威。

有一天,媽媽早上給準備好的鞋子,孩子不穿了,她有自己的選擇;

如果媽媽不能接受這種突然的轉變,堅持要求孩子把鞋子換回來,那麼,這個孩子或者哭著遵從媽媽的意志;或者直接背上書包摔門而去。

留下一個傷心欲絕的媽媽——每天早上6點起床,整潔家裡環境、做早飯、整理孩子的衣物、水杯、鞋襪、叫孩子起床,甚至忘記給自己留下十分鐘洗把臉抹點潤膚霜。

孩子卻視媽媽的付出為空氣,只是只是看到自己的需求。

孩子不聽話了。

我的女兒在9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帶她出去爬山,我早上很早起床,準備出門攜帶的物件、吃食、水果、水壺、防晒帽,孩子背哪個包、穿哪身衣服、搭配哪雙鞋子,

全部準備停當,接著又是早餐。

開頭還是高高興興的,後來,孩子不高興穿我給她準備好的衣服,我三下五除二馬上幫她套好——一身運動裝,爬山剛合適;孩子不高興,但是總算穿上了;

然而,等到馬上要離開家的時候,人家從閨房中緩步移出,那衣服已經不是這衣服,

我第一次知道 ,這個孩子穿換衣服的速度,那是槓槓的。

我直接一口氣憋在喉嚨忍住,隨她去吧,孩子喜歡就好。

在梳頭髮的時候,又出了么蛾子——這個慣常梳著馬尾辮的孩子,一定要留披肩發。

我提醒她,這是去爬山,最好還是紮起來。

孩子當時的表情,非常的固執——我從來沒見過她這樣的表情,冷漠敵意堅持。

我說的話,彷彿遙不可及的外星球飄過來的一絲波動,孩子充耳未聞。

孩子背上揹包,拉開家門,徑直離開。

我沒有去送她。孩子一定也是流著淚走的。


這次撼動了我,我開始質疑自己的行為和想法,在孩子離開的二天時間裡,我從失望而且失落的母親角色中鬆手。

孩子長大了。

而我,沒有給她成長的空隙。我想讓她一直永遠的聽從我的想法。因為我是那麼希望自己的經驗可以成為她順利成長的捷徑。

這是錯的,孩子終將是她自己的,她最終是一個人面對自己的世界。

誰敢說,你孩子一定會重複你走過的路?

孩子要的,一定是她自己獲取的經歷,好還是壞,有運氣有努力有天命。


我以為她還是一個需要我照顧的小孩子,昨天是。而現在,小孩子要長大,她要自己去經歷人世間的快樂、痛苦、夢想和挫折。

我憑什麼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她?

權威型家長的困局:孩子不聽話!

從最初孩子表現出來不服從命令的時候,權威型家長就誕生了。

為了“管住”孩子,為了孩子“好”,家長以體能的優勢和養家餬口的能耐“收服”了孩子。成為家中規則的制定者、修改者。

孩子必須服從。

乖乖的,媽媽是為你好。


小孩子上到三年級的時候,自我意識走向甦醒,逐漸開始挑戰權威。

有一天,媽媽早上給準備好的鞋子,孩子不穿了,她有自己的選擇;

如果媽媽不能接受這種突然的轉變,堅持要求孩子把鞋子換回來,那麼,這個孩子或者哭著遵從媽媽的意志;或者直接背上書包摔門而去。

留下一個傷心欲絕的媽媽——每天早上6點起床,整潔家裡環境、做早飯、整理孩子的衣物、水杯、鞋襪、叫孩子起床,甚至忘記給自己留下十分鐘洗把臉抹點潤膚霜。

孩子卻視媽媽的付出為空氣,只是只是看到自己的需求。

孩子不聽話了。

我的女兒在9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帶她出去爬山,我早上很早起床,準備出門攜帶的物件、吃食、水果、水壺、防晒帽,孩子背哪個包、穿哪身衣服、搭配哪雙鞋子,

全部準備停當,接著又是早餐。

開頭還是高高興興的,後來,孩子不高興穿我給她準備好的衣服,我三下五除二馬上幫她套好——一身運動裝,爬山剛合適;孩子不高興,但是總算穿上了;

然而,等到馬上要離開家的時候,人家從閨房中緩步移出,那衣服已經不是這衣服,

我第一次知道 ,這個孩子穿換衣服的速度,那是槓槓的。

我直接一口氣憋在喉嚨忍住,隨她去吧,孩子喜歡就好。

在梳頭髮的時候,又出了么蛾子——這個慣常梳著馬尾辮的孩子,一定要留披肩發。

我提醒她,這是去爬山,最好還是紮起來。

孩子當時的表情,非常的固執——我從來沒見過她這樣的表情,冷漠敵意堅持。

我說的話,彷彿遙不可及的外星球飄過來的一絲波動,孩子充耳未聞。

孩子背上揹包,拉開家門,徑直離開。

我沒有去送她。孩子一定也是流著淚走的。


這次撼動了我,我開始質疑自己的行為和想法,在孩子離開的二天時間裡,我從失望而且失落的母親角色中鬆手。

孩子長大了。

而我,沒有給她成長的空隙。我想讓她一直永遠的聽從我的想法。因為我是那麼希望自己的經驗可以成為她順利成長的捷徑。

這是錯的,孩子終將是她自己的,她最終是一個人面對自己的世界。

誰敢說,你孩子一定會重複你走過的路?

孩子要的,一定是她自己獲取的經歷,好還是壞,有運氣有努力有天命。


我以為她還是一個需要我照顧的小孩子,昨天是。而現在,小孩子要長大,她要自己去經歷人世間的快樂、痛苦、夢想和挫折。

我憑什麼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她?

家長的好心為什麼沒有得到孩子的接納?

家長首先把自己放在了一個絕對正確的位置上。

家長認為自己為孩子做的一定都是錯不了的。

站在這種觀點之外看的話,還真的變成了謬論。家長給自己的定位充滿著一種自以為是的蠻橫。對孩子擁有的絕對權力來源於你把孩子帶到了人世間,並履行自己養育孩子的法定義務。

一再強調自己付出的母親,其實內在是失衡的,這樣的媽媽內心極度渴望孩子的回報。

媽媽的愛,孩子以服從媽媽的所有安排為回報。

從這個角度來看,家長在這種時候,卻是把孩子放在了一個和自己一樣認知水平的成年人位置。

事實上,孩子對於母親的付出,幾乎在今生難以回報。只是深切的感知到這種母愛,已經到了中年人的時段。

權威型家長的困局:孩子不聽話!

從最初孩子表現出來不服從命令的時候,權威型家長就誕生了。

為了“管住”孩子,為了孩子“好”,家長以體能的優勢和養家餬口的能耐“收服”了孩子。成為家中規則的制定者、修改者。

孩子必須服從。

乖乖的,媽媽是為你好。


小孩子上到三年級的時候,自我意識走向甦醒,逐漸開始挑戰權威。

有一天,媽媽早上給準備好的鞋子,孩子不穿了,她有自己的選擇;

如果媽媽不能接受這種突然的轉變,堅持要求孩子把鞋子換回來,那麼,這個孩子或者哭著遵從媽媽的意志;或者直接背上書包摔門而去。

留下一個傷心欲絕的媽媽——每天早上6點起床,整潔家裡環境、做早飯、整理孩子的衣物、水杯、鞋襪、叫孩子起床,甚至忘記給自己留下十分鐘洗把臉抹點潤膚霜。

孩子卻視媽媽的付出為空氣,只是只是看到自己的需求。

孩子不聽話了。

我的女兒在9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帶她出去爬山,我早上很早起床,準備出門攜帶的物件、吃食、水果、水壺、防晒帽,孩子背哪個包、穿哪身衣服、搭配哪雙鞋子,

全部準備停當,接著又是早餐。

開頭還是高高興興的,後來,孩子不高興穿我給她準備好的衣服,我三下五除二馬上幫她套好——一身運動裝,爬山剛合適;孩子不高興,但是總算穿上了;

然而,等到馬上要離開家的時候,人家從閨房中緩步移出,那衣服已經不是這衣服,

我第一次知道 ,這個孩子穿換衣服的速度,那是槓槓的。

我直接一口氣憋在喉嚨忍住,隨她去吧,孩子喜歡就好。

在梳頭髮的時候,又出了么蛾子——這個慣常梳著馬尾辮的孩子,一定要留披肩發。

我提醒她,這是去爬山,最好還是紮起來。

孩子當時的表情,非常的固執——我從來沒見過她這樣的表情,冷漠敵意堅持。

我說的話,彷彿遙不可及的外星球飄過來的一絲波動,孩子充耳未聞。

孩子背上揹包,拉開家門,徑直離開。

我沒有去送她。孩子一定也是流著淚走的。


這次撼動了我,我開始質疑自己的行為和想法,在孩子離開的二天時間裡,我從失望而且失落的母親角色中鬆手。

孩子長大了。

而我,沒有給她成長的空隙。我想讓她一直永遠的聽從我的想法。因為我是那麼希望自己的經驗可以成為她順利成長的捷徑。

這是錯的,孩子終將是她自己的,她最終是一個人面對自己的世界。

誰敢說,你孩子一定會重複你走過的路?

孩子要的,一定是她自己獲取的經歷,好還是壞,有運氣有努力有天命。


我以為她還是一個需要我照顧的小孩子,昨天是。而現在,小孩子要長大,她要自己去經歷人世間的快樂、痛苦、夢想和挫折。

我憑什麼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她?

家長的好心為什麼沒有得到孩子的接納?

家長首先把自己放在了一個絕對正確的位置上。

家長認為自己為孩子做的一定都是錯不了的。

站在這種觀點之外看的話,還真的變成了謬論。家長給自己的定位充滿著一種自以為是的蠻橫。對孩子擁有的絕對權力來源於你把孩子帶到了人世間,並履行自己養育孩子的法定義務。

一再強調自己付出的母親,其實內在是失衡的,這樣的媽媽內心極度渴望孩子的回報。

媽媽的愛,孩子以服從媽媽的所有安排為回報。

從這個角度來看,家長在這種時候,卻是把孩子放在了一個和自己一樣認知水平的成年人位置。

事實上,孩子對於母親的付出,幾乎在今生難以回報。只是深切的感知到這種母愛,已經到了中年人的時段。

孩子,她是一個尚未完成身體心智發育的未成年人。這注定了孩子的言語行為認知不成熟。註定了孩子一定是不停犯錯不停在錯誤中糾正自己的狀態。

家長是成年人。心智成熟的成年人。


這就是巨大的差別所在。

家長什麼時候學會真正以成年人的心態處理和孩子之間的衝撞——“不聽話”,什麼時候才是真正學會了包容——孩子所有的錯,在於他並不知道他在做什麼。

而從不犯錯,卻能長大的孩子,還沒有出生。


家長要做的,是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引導孩子恰當的處理自己不成熟的情緒和不成熟的認知,成熟需要時間,家長要做的,還有等待。


據科學研究證實,青春期的孩子大腦的發育尚未完成,尤其是控制人類情緒的中樞神經部位。所以,青春期孩子難以自控的情緒爆發也並非是孩子故意為之。

家長不能把孩子的情緒理解的成人化,她還真的就是個孩子。

和一個大腦額葉還沒發育完善的青春期孩子較真,是大人在自己傷害自己的同時,也在用錯誤的方式處理和孩子之間衝突。


那些動輒離家出走的孩子,那些“一言不合”就傷害自己的孩子,他們還不能恰當的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而這一點,是家長一定要明白的。

愛孩子,不是讓孩子無條件的服從自己。



無條件的愛和包容,學會傾聽,學會和孩子交流,當孩子覺得家長明白了她的時候,就會接納家長的意見。

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這是家長的必修課。

孩子不是家長的私有財產。家長平等的、和善的與孩子坐在一起,聽聽孩子的意見。

無論孩子這裡發生了什麼,首先要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孩子有情緒的時候,體察孩子的憤怒、傷心、難過、失望等情緒,接納孩子的情緒;

理解、感受孩子的情緒,當你能說出孩子真實的感受之時,就是你把孩子的手拉回到你身邊的時候。

這是同理心。孩子雖然未成熟,但是他有著人類一切的心理需求。

權威型家長的困局:孩子不聽話!

從最初孩子表現出來不服從命令的時候,權威型家長就誕生了。

為了“管住”孩子,為了孩子“好”,家長以體能的優勢和養家餬口的能耐“收服”了孩子。成為家中規則的制定者、修改者。

孩子必須服從。

乖乖的,媽媽是為你好。


小孩子上到三年級的時候,自我意識走向甦醒,逐漸開始挑戰權威。

有一天,媽媽早上給準備好的鞋子,孩子不穿了,她有自己的選擇;

如果媽媽不能接受這種突然的轉變,堅持要求孩子把鞋子換回來,那麼,這個孩子或者哭著遵從媽媽的意志;或者直接背上書包摔門而去。

留下一個傷心欲絕的媽媽——每天早上6點起床,整潔家裡環境、做早飯、整理孩子的衣物、水杯、鞋襪、叫孩子起床,甚至忘記給自己留下十分鐘洗把臉抹點潤膚霜。

孩子卻視媽媽的付出為空氣,只是只是看到自己的需求。

孩子不聽話了。

我的女兒在9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帶她出去爬山,我早上很早起床,準備出門攜帶的物件、吃食、水果、水壺、防晒帽,孩子背哪個包、穿哪身衣服、搭配哪雙鞋子,

全部準備停當,接著又是早餐。

開頭還是高高興興的,後來,孩子不高興穿我給她準備好的衣服,我三下五除二馬上幫她套好——一身運動裝,爬山剛合適;孩子不高興,但是總算穿上了;

然而,等到馬上要離開家的時候,人家從閨房中緩步移出,那衣服已經不是這衣服,

我第一次知道 ,這個孩子穿換衣服的速度,那是槓槓的。

我直接一口氣憋在喉嚨忍住,隨她去吧,孩子喜歡就好。

在梳頭髮的時候,又出了么蛾子——這個慣常梳著馬尾辮的孩子,一定要留披肩發。

我提醒她,這是去爬山,最好還是紮起來。

孩子當時的表情,非常的固執——我從來沒見過她這樣的表情,冷漠敵意堅持。

我說的話,彷彿遙不可及的外星球飄過來的一絲波動,孩子充耳未聞。

孩子背上揹包,拉開家門,徑直離開。

我沒有去送她。孩子一定也是流著淚走的。


這次撼動了我,我開始質疑自己的行為和想法,在孩子離開的二天時間裡,我從失望而且失落的母親角色中鬆手。

孩子長大了。

而我,沒有給她成長的空隙。我想讓她一直永遠的聽從我的想法。因為我是那麼希望自己的經驗可以成為她順利成長的捷徑。

這是錯的,孩子終將是她自己的,她最終是一個人面對自己的世界。

誰敢說,你孩子一定會重複你走過的路?

孩子要的,一定是她自己獲取的經歷,好還是壞,有運氣有努力有天命。


我以為她還是一個需要我照顧的小孩子,昨天是。而現在,小孩子要長大,她要自己去經歷人世間的快樂、痛苦、夢想和挫折。

我憑什麼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她?

家長的好心為什麼沒有得到孩子的接納?

家長首先把自己放在了一個絕對正確的位置上。

家長認為自己為孩子做的一定都是錯不了的。

站在這種觀點之外看的話,還真的變成了謬論。家長給自己的定位充滿著一種自以為是的蠻橫。對孩子擁有的絕對權力來源於你把孩子帶到了人世間,並履行自己養育孩子的法定義務。

一再強調自己付出的母親,其實內在是失衡的,這樣的媽媽內心極度渴望孩子的回報。

媽媽的愛,孩子以服從媽媽的所有安排為回報。

從這個角度來看,家長在這種時候,卻是把孩子放在了一個和自己一樣認知水平的成年人位置。

事實上,孩子對於母親的付出,幾乎在今生難以回報。只是深切的感知到這種母愛,已經到了中年人的時段。

孩子,她是一個尚未完成身體心智發育的未成年人。這注定了孩子的言語行為認知不成熟。註定了孩子一定是不停犯錯不停在錯誤中糾正自己的狀態。

家長是成年人。心智成熟的成年人。


這就是巨大的差別所在。

家長什麼時候學會真正以成年人的心態處理和孩子之間的衝撞——“不聽話”,什麼時候才是真正學會了包容——孩子所有的錯,在於他並不知道他在做什麼。

而從不犯錯,卻能長大的孩子,還沒有出生。


家長要做的,是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引導孩子恰當的處理自己不成熟的情緒和不成熟的認知,成熟需要時間,家長要做的,還有等待。


據科學研究證實,青春期的孩子大腦的發育尚未完成,尤其是控制人類情緒的中樞神經部位。所以,青春期孩子難以自控的情緒爆發也並非是孩子故意為之。

家長不能把孩子的情緒理解的成人化,她還真的就是個孩子。

和一個大腦額葉還沒發育完善的青春期孩子較真,是大人在自己傷害自己的同時,也在用錯誤的方式處理和孩子之間衝突。


那些動輒離家出走的孩子,那些“一言不合”就傷害自己的孩子,他們還不能恰當的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而這一點,是家長一定要明白的。

愛孩子,不是讓孩子無條件的服從自己。



無條件的愛和包容,學會傾聽,學會和孩子交流,當孩子覺得家長明白了她的時候,就會接納家長的意見。

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這是家長的必修課。

孩子不是家長的私有財產。家長平等的、和善的與孩子坐在一起,聽聽孩子的意見。

無論孩子這裡發生了什麼,首先要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孩子有情緒的時候,體察孩子的憤怒、傷心、難過、失望等情緒,接納孩子的情緒;

理解、感受孩子的情緒,當你能說出孩子真實的感受之時,就是你把孩子的手拉回到你身邊的時候。

這是同理心。孩子雖然未成熟,但是他有著人類一切的心理需求。

我家孩子有次放學回到家,情緒低落,不願說話。

我看到了,但是又不知如何去問,就繼續在廚房忙活。

孩子蹭著步子走了過來。我看她一眼:怎麼啦?不太高興哦。

孩子要哭了。但她忍住了,淚水含在眼睛裡。

今天語文老師上課批評我了。

喔。你說話啦?

沒有!孩子幾乎喊起來。是我同桌和後面的男生打著玩。我阻止他們的時候,被老師看見了,她就說我和同桌說悄悄話。

嗯,老師冤枉小寶了。媽媽知道你肯定不會在課堂上說話的。我邊說邊察看孩子的情緒。

孩子鬆了一口氣。

老師怎麼能隨便冤枉別人呢?

額,這個,你想想看,班裡41個同學,老師只是看一眼,恰好看到你在跟同桌說話,她並不知道是兩個男生在玩,你卻在維持課堂秩序;老師也是會犯錯的呢。

孩子的表情完全正常了。

但是還是站在廚房不走,她想了一會兒。小孩子說:

媽媽,就沒有辦法去糾正老師這個錯誤嗎?

孩子問得很認真,這麼小的孩子,她珍惜自己的聲譽。

我停下手裡的活,轉過身,蹲下去跟孩子說:有。就是那兩個男生,他們跟老師把這個真相說出來。

孩子嘟囔一聲:這恐怕他們不會去的。


三分鐘以後,活潑潑的小朋友又開始在家裡玩了起來。

警報解除了。


任何一次和孩子的交流,家長不要站在一個對立面去試圖糾正孩子的錯誤,這是危險的,因為在你甚至都沒有搞清楚孩子陷入了怎樣一個困境之中,就主觀的先假定是孩子的問題,那麼,孩子只會變得暴躁,只會迅速的逃離家長。

得不到家長理解的孩子,會逐漸離開父母愈來愈遠。直到無話可說。


很多家長和孩子之間的問題,更多的還是大人的問題——正確的和孩子溝通,解決孩子的問題,帶著孩子回到合適的路徑,而不是站在高處,俯視他的缺點。

無條件的愛孩子。接納你的孩子,感受孩子的感受,把它說出來。

孩子又會和小時候一樣,再度回到父母的身邊。

因為,她感覺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

——————————————————————————————————

我是芯媽,和孩子共同成長;和您共同探索孕育養兒之道。關注【芯媽心語】

欢乐成长录
2019-09-06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認為家長首先應該認識到幾個問題:

孩子處於12歲正是什麼樣的階段,具備什麼樣的特性

1、12歲正處於青少年叛逆期

人的一生有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在兩歲時稱作“寶寶叛逆期”,第二個叛逆期在七歲左右,稱作“兒童叛逆期”,第三個叛逆期是在12歲到18歲時被大家熟知成為的“青少年叛逆期”。

2、處於行為習慣定型的最後階段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認為家長首先應該認識到幾個問題:

孩子處於12歲正是什麼樣的階段,具備什麼樣的特性

1、12歲正處於青少年叛逆期

人的一生有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在兩歲時稱作“寶寶叛逆期”,第二個叛逆期在七歲左右,稱作“兒童叛逆期”,第三個叛逆期是在12歲到18歲時被大家熟知成為的“青少年叛逆期”。

2、處於行為習慣定型的最後階段

心理學家將孩子的成長曆程根據水泥的特徵來進行了劃分,3——12歲這個階段叫做“水泥期”,這與水泥本身的特點相符,根據兒童發展的特點進一步將3——6歲稱為“潮溼的水泥期”,7——12歲稱為“正凝固的水泥期"。

有一定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水泥的特性,當往粉末狀的水泥中加入水時,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任意改變水泥的形狀;當水泥漸漸凝固時,改變就不那麼容易了;而當水泥凝固後,再想改變就已經很難很難了。

有數據表明,孩子85%——95%的性格在3——6歲的階段形成,由於此時孩子的性格處於起步階段,可塑性非常強,在這一時期,父母的引導和外界環境的影響對孩子性格的形成顯得十分關鍵。隨著孩子長大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孩子到7——12歲的性格已經形成了大約85%,各種生活學習習慣也漸漸塑造並開始定型,就如水泥一樣初具雛形,只等最終的凝固。

所以12歲的孩子,很難教很正常,這是因為之前家長忽視了習慣的培養,而現在不聽話只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在教育孩子上面,一定要趁早。

12歲孩子為什麼叛逆及如何看待叛逆

1、12歲的孩子為什麼會叛逆,這是人生成長的必經階段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認為家長首先應該認識到幾個問題:

孩子處於12歲正是什麼樣的階段,具備什麼樣的特性

1、12歲正處於青少年叛逆期

人的一生有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在兩歲時稱作“寶寶叛逆期”,第二個叛逆期在七歲左右,稱作“兒童叛逆期”,第三個叛逆期是在12歲到18歲時被大家熟知成為的“青少年叛逆期”。

2、處於行為習慣定型的最後階段

心理學家將孩子的成長曆程根據水泥的特徵來進行了劃分,3——12歲這個階段叫做“水泥期”,這與水泥本身的特點相符,根據兒童發展的特點進一步將3——6歲稱為“潮溼的水泥期”,7——12歲稱為“正凝固的水泥期"。

有一定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水泥的特性,當往粉末狀的水泥中加入水時,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任意改變水泥的形狀;當水泥漸漸凝固時,改變就不那麼容易了;而當水泥凝固後,再想改變就已經很難很難了。

有數據表明,孩子85%——95%的性格在3——6歲的階段形成,由於此時孩子的性格處於起步階段,可塑性非常強,在這一時期,父母的引導和外界環境的影響對孩子性格的形成顯得十分關鍵。隨著孩子長大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孩子到7——12歲的性格已經形成了大約85%,各種生活學習習慣也漸漸塑造並開始定型,就如水泥一樣初具雛形,只等最終的凝固。

所以12歲的孩子,很難教很正常,這是因為之前家長忽視了習慣的培養,而現在不聽話只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在教育孩子上面,一定要趁早。

12歲孩子為什麼叛逆及如何看待叛逆

1、12歲的孩子為什麼會叛逆,這是人生成長的必經階段

從12歲左右開始到青春期結束,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三個“叛逆期”。正常情況下,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表現出強烈的叛逆來,不聽父母的話,什麼事都要自己來。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完成必須完成的任務;脫離對父母及重要親人的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以正常的速度走完這個叛逆期之後,他們在18歲左右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他們開始基本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大人,而這也意味著他們終於基本成了一個成年人了。有了這個“自我”,他們就會有較強烈的慾望,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從而不需要監督也能有很強的動機去追求一些人生目標。

2、如何看待叛逆

昨天在業主群裡看到一則消息,要開學了,爸媽收了12歲孩子的手機,結果孩子縱身一跳,自殺了,留下一對奔潰的父母。父親抱著孩子的屍體哭的時候說:你這麼優秀,怎麼就跳樓了呢?是的,一般在父母的眼裡,孩子聽話就叫做優秀,但是聽話的孩子,好嗎?既然叛逆期是為了孩子拿到生命的主宰權,是人生的必經階段,那麼人人都會經歷,不是不叛逆,只是推遲或者以另外極端的方式表現出來而已。這個需要得到父母的重視,不需要一味的打壓叛逆的孩子。

12歲的孩子不聽話,應該怎樣做

1、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這是孩子走向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如果父母能夠理解,就會尊重,如果尊重,孩子叛逆就會減少。

2、給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家長不要奢望去掌控叛逆期的孩子,給孩子設定一個:“保證學習成績好不做壞事”的行為底線即可。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認為家長首先應該認識到幾個問題:

孩子處於12歲正是什麼樣的階段,具備什麼樣的特性

1、12歲正處於青少年叛逆期

人的一生有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在兩歲時稱作“寶寶叛逆期”,第二個叛逆期在七歲左右,稱作“兒童叛逆期”,第三個叛逆期是在12歲到18歲時被大家熟知成為的“青少年叛逆期”。

2、處於行為習慣定型的最後階段

心理學家將孩子的成長曆程根據水泥的特徵來進行了劃分,3——12歲這個階段叫做“水泥期”,這與水泥本身的特點相符,根據兒童發展的特點進一步將3——6歲稱為“潮溼的水泥期”,7——12歲稱為“正凝固的水泥期"。

有一定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水泥的特性,當往粉末狀的水泥中加入水時,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任意改變水泥的形狀;當水泥漸漸凝固時,改變就不那麼容易了;而當水泥凝固後,再想改變就已經很難很難了。

有數據表明,孩子85%——95%的性格在3——6歲的階段形成,由於此時孩子的性格處於起步階段,可塑性非常強,在這一時期,父母的引導和外界環境的影響對孩子性格的形成顯得十分關鍵。隨著孩子長大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孩子到7——12歲的性格已經形成了大約85%,各種生活學習習慣也漸漸塑造並開始定型,就如水泥一樣初具雛形,只等最終的凝固。

所以12歲的孩子,很難教很正常,這是因為之前家長忽視了習慣的培養,而現在不聽話只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在教育孩子上面,一定要趁早。

12歲孩子為什麼叛逆及如何看待叛逆

1、12歲的孩子為什麼會叛逆,這是人生成長的必經階段

從12歲左右開始到青春期結束,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三個“叛逆期”。正常情況下,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表現出強烈的叛逆來,不聽父母的話,什麼事都要自己來。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完成必須完成的任務;脫離對父母及重要親人的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以正常的速度走完這個叛逆期之後,他們在18歲左右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他們開始基本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大人,而這也意味著他們終於基本成了一個成年人了。有了這個“自我”,他們就會有較強烈的慾望,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從而不需要監督也能有很強的動機去追求一些人生目標。

2、如何看待叛逆

昨天在業主群裡看到一則消息,要開學了,爸媽收了12歲孩子的手機,結果孩子縱身一跳,自殺了,留下一對奔潰的父母。父親抱著孩子的屍體哭的時候說:你這麼優秀,怎麼就跳樓了呢?是的,一般在父母的眼裡,孩子聽話就叫做優秀,但是聽話的孩子,好嗎?既然叛逆期是為了孩子拿到生命的主宰權,是人生的必經階段,那麼人人都會經歷,不是不叛逆,只是推遲或者以另外極端的方式表現出來而已。這個需要得到父母的重視,不需要一味的打壓叛逆的孩子。

12歲的孩子不聽話,應該怎樣做

1、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這是孩子走向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如果父母能夠理解,就會尊重,如果尊重,孩子叛逆就會減少。

2、給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家長不要奢望去掌控叛逆期的孩子,給孩子設定一個:“保證學習成績好不做壞事”的行為底線即可。

3、青春期後,父母不再是偶像。在青春期前,父母在孩子心中無所不能,是孩子心中崇拜的偶像。青春期後,孩子對家長的崇拜心理會逐漸消失,他們會有了新得崇拜偶像,譬如明星、政治家、科學家們。這種心理得轉變會讓孩子們變得不再像以前對父母言聽計從,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也大大下降,父母對此必須做好這種思想準備,明白孩子這種心理轉變背後的積極意義。

4、 不要對孩子出現的一些強烈叛逆行為大動干戈。早戀作為青春期孩子最容易發生的現象,父母親如何對待孩子的早戀對孩子未來有重要的影響。

5、青春期的孩子,乖和聽話不再是優點。孩子在不斷長大,我們最終要把孩子推向世界而不是侷限於我們的社交圈,孩子不再乖不再聽話,表明孩子有了自己的獨立思想,可以離開父母獨自走向社會了,這是一件值得開心和驕傲的事情啊!

6、謹防孩子陷入嚴重的抑鬱狀態。如果孩子叛逆,你至少不用擔心他會自殺,因為叛逆的孩子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反倒是聽話的孩子,對什麼都沒興趣,找不到活著的意義和價值,才是父母親真正應該擔憂的事情。

以上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請關注@歡樂成長錄 育兒路上與您一起成長!

zqlgf
2019-09-05

12歲的孩子正是他們自我認知成長最快的時候,在這個年齡段他們想成為他們自己,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不需要父母再去幹涉他們太多的生活,想獨立的去完成自己的一些事情

1.給孩子選擇的權力,很多事情需要徵求孩子的意見,把他們當成獨立的人,不要還像小時候一樣去控制他們,要求他們聽話,父母的意願去做很多的事情

2.多肯定鼓勵欣賞認可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給他們足夠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自我價值

3.多傾聽孩子,孩子給我們說事情的時候,我們多用耳朵去聽他說事情背後的意思,而不是急於去建議和評判

80后尾巴
2019-09-06

12歲,是上初中的年齡,三觀已經完成基礎建設,有著自己的是非觀了,不聽話,正常,重要的是大人要學會放手,要學會聆聽孩子的正常訴求,平等的溝通,用孩子的視角來看待問題,最最重要的是,少玩手機,你會發現,孩子不聽話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當然如果孩子的三觀已經歪了的話,那我的建議就是揍,狠狠地揍

周子默
2019-09-05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加油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48c639c6bfb725087fc346f0792287af", "vname": "", "vid": "v020164c0000blo4dqbrm1n14s8cn1bg", "thumb_width": 640,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60.267,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3527916}, "ultra": {"duration": 60.267,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6862125}, "normal": {"duration": 60.267,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2428841}}, "src_thumb_uri": "2cb8d0004aafb2b1dea96",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429a00007a2dcafb1cfc", "vu": "v020164c0000blo4dqbrm1n14s8cn1bg", "duration": 60.267, "thumb_url": "2429a00007a2dcafb1cfc", "thumb_uri": "2429a00007a2dcafb1cfc", "md5": "48c639c6bfb725087fc346f0792287af"} --}

小小小羽加
2019-09-05

12歲正是叛逆期到了,多交流溝通,比如帶孩子出去旅遊,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