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代價!二三四線,商業綜合體“衰敗”進行時……

微樓社區 2019-04-09
瘋狂的代價!二三四線,商業綜合體“衰敗”進行時……

在近些年,不少二三四房地產市場發展勢頭強勁,從老城區到新城區……越來越多的樓座拔地而起,這些樓座中有住宅、有寫字樓還有商業綜合體。

城市建設如火如荼,城市的外在形象在這些新建項目的襯托下大氣、高端、上檔次,然而看似光環,真實情況卻並非如此,住宅市場在火熱之後逐漸冷卻;而寄託著大城夢的商業綜合體項目,一方面建設如火如荼,一方面撤櫃、關店現象層出不斷。

冰火兩重天——商業綜合體的發展現狀!

對於很多城市來說,商業綜合體的發展可謂:冰火兩重天。

一方面,商業綜合體的建設步伐依舊很快,不少新項目陸續登上舞臺;然而這種形勢下,城市往往呈現的不是商業一派繁榮景象,而是不少已經運營的商業綜合體項目面臨著退場的窘境,甚至一些在建項目“胎死腹中”的情景。

另一方面,即便在同一城同一片區,僅一路之隔的兩座商業綜合體項目也有著天壤之別的境遇,一座商業綜合體人氣爆棚,而另一座很有可能“死氣沉沉”。

危機鐘聲敲響,商業綜合體洗牌來臨!

商業綜合體,是向外界展現一城繁華的最有效“媒介”。然而,過多、過剩地佈局,讓該項目敲響了危機的警鐘,也讓部分項目在競爭中逐漸成為城市最“昏暗”的角落。

在淄博,主城區商業中合體佈局稠密,新區在建新項目依舊不少,而在老城區商業綜合體易主現象頻頻發生,不少商業綜合體已幾乎沒有任何人氣;

在合肥,12家綜合體幾近倒閉,其中,太陽城萊迪廣場9成店鋪關門、福樂門商業廣場低價拍賣商鋪;

在南昌,曾在一年之中一口氣連開了5座大型商業綜合體,然而像盈石IM廣場一樣連片的店鋪處於關閉狀態的項目也不是個案;

在成都,商業地產的發展已經氾濫,並一度成為全國商業地產在建規模最大的城市,然而,光環之下卻是無比殘酷的現實:撤店、撤鋪、倒閉……

不少二三四線城市的商業綜合體項目已經飽和,然而,商業綜合體的建設卻沒有停止,因此,商業綜合體之間的競爭加劇,行業將重新洗牌。

為何還有那麼多商業綜合體加入“混戰”?大量商業綜合體的衰亡因為什麼?

先來說一說第一個問題,目前很多城市都在擴建,擴建的結果就是會崛起一個新的活力片區。而這個片區發展潛力往往相對大,商業往往處於空白,商業綜合體的建設合情合理。然而,一城的人往往不會有太大變動,新片區商業綜合體的崛起就要分流老城區商業綜合體項目。“蛋糕”被越分越小,“搶蛋糕”現象越來越多,一些項目份額急劇下降,入不敷出,逐漸走向沒落。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讓很多房企願意建商業綜合體項目,即便事先了解該城市的商業綜合體項目已經飽和。這個原因就是“拿地”。很多時候商業綜合體項目屬於一個城市的招商引資項目,在拿地上往往有優惠條件,而且,很多時候地塊都是商業用地與住宅用地一塊拿。所以不少人戲稱:商業綜合體項目只是拋磚引玉,而“玉”便是住宅。

再來說一說,大量商業綜合體項目的衰亡。

商業綜合體項目的衰亡,往往因為兩點,一點是自身優勢不足,一點是外部競爭壓力大。現在很多商業綜合體同質化嚴重,新意不足,大量同質化的商業綜合體匯聚在一城,競爭壓力大,致使很多經營不善的綜合體被淘汰。

二三四線城市,消費能力有限,支撐的綜合體項目也有限,加上大量的市民被房貸套牢,購買力不足,再加上商業綜合體項目被集中引進,綜合體項目數量激增,不少佔據著城市優質資源的綜合體項目將被淘汰,成為空殼,如此,再來看這些項目,響亮的名頭不過是浮雲,它們落幕時,也是城市的“傷疤”,也是城市尷尬的所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