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農村人們曾經用過的廚具,有幾樣在博物館看不到
狼之舞
1/17 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人們廚房裡的廚具也現代化電氣化了,農村的廚房也在進步著,那些小時候曾經熟悉的廚具也被現代化的電器所替代。
2/17 以前在農村,廚房的配置一般是這樣的,一盤連炕的鍋臺,一口鑄鐵鍋,一臺風箱,幾摞粗瓷碗碟,還有灶臺上方的一張灶王爺年畫。
3/17 燒柴火大鍋離不開這個原始的鼓風機:風箱。風箱內部有扇扎著雞毛的活動風板,通過拉動風箱上的拉桿從而產生能促進柴火燃燒的氣流。
4/17 水缸,那時人們把從水井裡打上來的井水倒進這水缸存儲,作為日常的生活用水,喜歡看抗戰小說的朋友一定看過子弟兵給老鄉挑水的情節。雖說現在農村通上了潔淨的自來水,但水缸在農村還在使用。
5/17 水瓢,把成熟的葫蘆一鋸兩開,作為舀水挖糧食的工具。
6/17 煎餅是山東人以前的日常主食,用來烙煎餅的鏊子一般每家都有一盤。
7/17 石碾那時候在村子裡都會有幾盤,人們把糧食攤放在石碾上壓碎。
8/17 這是常見的一種石碾,在很多農村還有保留。很多老人還在使用它來碾壓麥仁或棒子粒。
9/17 柳條編織的笊籬。
10/17 鹹菜甕,曾經的“冰箱”,人們把各種蔬菜放進鹹菜甕裡,用鹽水醃起來,這鹹菜甕裡的鹹菜就是日常下飯的菜餚。
11/17 刷鍋炊帚,掃地笤帚,還有掃炕的笤帚。
12/17 這個框架樣的東西叫做箅樑子,把它放在大鍋裡,上面鋪上秫秸稈或荻子杆兒編成的箅子用來蒸飯用。
13/17 餑餑模子,這東西有很多樣式。
14/17 笸籮,盛乾糧或糧食的柳編或竹編的廚具。
15/17 芫子,同樣為盛糧食的器皿。
16/17 芫子的另一樣式,這種便於攜行。裝進蒸好的餑餑,掛麵或點心等,一般是走親戚時使用。
17/17 餅撥子,攤煎餅或烙餅時候用來翻餅用的一種木質廚具。
2017-08-2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