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規範”養殖場面臨搬遷甚至關閉,家庭養殖戶如何生存下去呢?

8 個回答
五木纪实
2019-03-01

當前畜牧業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大力發展,畜牧養殖的家庭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市場調節作用下,一些小型規模的養殖戶在競爭中體現了自身的不足,存在的一些問題自然的顯現出來。這些問題如不能得到有效地解決,必將很大程度地損失小型畜牧養殖戶的利益。因此,通過對小型養殖戶的發展現狀進行探討,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家庭養殖;存在問題;對策

1家庭式養殖場存在的問題

1.1管理混亂,工作效率低下。

對於規模型養殖場來說,他們都擁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制度和企業發展目標,決策層、管理層和員工各司其職,使的整個企業相當有序運轉,而家庭式養殖場都是由夫妻場發展起來,擁有幾個甚至十幾個員工小型養殖場,並且員工多數還是親戚,所以導致決策者不知道怎麼管理,員工不知道聽誰的等問題,因而出現管理錯位、越權和代勞諸多麻煩。規模養殖場有專業的飼養人員進行成千上萬頭牲畜的飼養工作,相同時間,同樣的勞動力,家庭式養殖場只能飼養幾頭牲畜,這在工作效率上肯定比不上規模畜牧養殖戶。

1.2素質較低,科學養殖認識不足。

對於家庭式養殖場來說,他們都是再考經驗搞養殖。在選擇畜禽品種時,由於沒有專業人員的指導,不能做到科學的選擇。不瞭解各階段畜禽所需的生活溫度、溼度等,往往只簡單的進行處理。飼料的配製不夠科學,不清楚畜禽各生理階段所需營養,導致畜禽生長緩慢甚至引發疾病。對幼仔的接生不夠專業,管理不夠到位,幼畜禽的死亡率較高。

1.3環境較差,生物安全重視不夠。

家庭式養殖場沿襲傳統的“低投入、高產出”的養殖模式,一般選址不夠科學,場內佈局規劃不合理,缺乏對地勢、風向、距離的考慮,排汙通道、乾淨水通道交叉建立,多數圈舍低矮簡易,夏不納涼,冬不保暖。舍內空氣汙濁,陰暗潮溼。有的養殖場生產進出口沒有消毒設施,有些畜禽欄由於通風不好,氨氣濃度大而引起疫情。對於畜禽的排洩物隨意堆放,便利了細菌的傳播。再有家庭式養殖場管理不能制度化,經常的鄰居串門參觀、進進出出也會引進病菌。近年來,各種畜禽疾病傳播頻繁,家庭式養殖場受到自身條件的限制,沒有科學的免疫程序,往往只對畜禽接種疫苗,但病種的變異非常複雜,簡單的接種疫苗有時並不能達到免疫能力。以上的這些原因都很容易導致病菌傳入,發生疫情。

诚信人生阿强
2019-03-01

國家放大招治理汙染和規範三農,養殖業是受影響最大的,不久的明天家庭養殖和中小型養殖戶都將很難生存,國家有規定,雞五百隻,豬二十頭以上必須規範養殖,何謂規範養殖?就是說不管是管理,環境,規模都要達到國家標準,否則將被清除!隨著國家對三農的補貼,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養殖業,這也大大的提升了國家的補貼壓力,大型養殖場如雨後春筍,紛紛想分一點補貼,說難聽點,有相當一部分養殖是為補貼而來的!而那些中小型的養殖場就更是舉步維艱,有補貼小養殖場也不一定拿得到!很快,不達標的養殖場生存會更難,而這也是大勢所趨,小型養殖和家庭養殖將退出歷史舞臺!個人觀點,有什麼不同意見歡迎留言!

创造蔚来
2019-03-02

養殖場和家庭養殖是有本質去別的,養殖場一般來說算是企業了,需要申請辦理相關手續,家庭養殖並不需要。

養殖場作為規模化養殖,其目的就是為了盈利,那麼就需要進行規範化操作,就跟企業一樣,必須申請手續,完善管理方案,還需要繳稅,如果不進行規範化養殖,發生環境汙染,瘟疫病情,受災受害等等問題出現的話,不僅是養殖場負責人,甚至相關管理部門都是要負責任的,所以養殖場規範化勢在必行。

家庭養殖一般來說數量少,投入少,都是通過閒雜時間進行少量養殖補貼家用,在可控範圍內,所以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猪病课堂
2019-03-02

養豬趨向於規模化和集約化,是目前的大勢所趨。畢竟規模養殖場,比較方便管理。近幾年來,環境汙染是養殖場面臨的重大問題,很多家庭小規模養殖,都不同程度的

受到相關環保部門的檢查。很多地方不合格的養殖場,會讓你整改,達到排汙要求才可以繼續養殖。也有很多農戶轉型幫一些大公司代養,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其實總結來說養豬不容易,真正能夠受益的還是那些能夠堅持下來的重視管理的母豬廠相對來說比較多。一旦投入到這個行業,想要退出,其實也不容易,尤其是稍具規模的養殖場,路漫漫其修遠兮,既然選擇養殖這個行業,一定要提升自己的養殖水平,付出總會有回報,希望大多數養殖戶成功。

庄园好味道
2019-03-04

雖然現在的環保禁養政策比較嚴格,但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對於一些規模化的養殖場,這些都不是個問題,這些大的養殖場還會繼續擴張、擴大養殖規模,對他們造不成損失,可是我們的中小養殖場該何去何從呢?我們農村家庭養殖戶散戶該如何生存下去呢?

農村的家庭小型養殖戶勢單力薄,面對這麼嚴峻的養殖環境,養殖戶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背靠大樹",因為“大樹底下好乘涼”,正常我們農村養殖戶都會把養殖場建在自己家門口兒,雖然這種方式水電使用方便、便於管理、節約成本,但是從大的環境和角度來考慮問題,可以發現,如果選擇另一個更有優勢的區域搞養殖會怎麼樣呢?所謂“人挪活,樹挪死”,包括土地的租金、禁養區域等等。當前的禁養政策這麼嚴格,作為農村的小散戶可以考慮走這條路,不過我們在選擇地點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禁養區以外的位置,別又撞在環保的槍口上,不然還得整治!

對於我們農村家庭養殖戶來說,相互幫助、合作發展是提升規模化養殖更直接的辦法,目前我們所有的養殖戶分散養殖,自己幹自己的,產生了很多問題,如果大家把力量集中在一塊兒,把優勢集中在一塊兒,通過合作社的模式,利用我們手裡的資源,採取合作共贏的合作方法,就能夠實現規模化養殖的經營,大家還可以分享經驗、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投資成本和風險,最終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當然,這種養殖方式,要依託當地的管理部門和畜禽養殖組織積極地介入,以此增加影響力。

現在我們農村的養殖戶處處受難!最大的問題就是渙散,沒有形成自己的產業鏈,我們如果形成自己的養殖規模,那麼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也會大大增加,所以養殖戶們可以建立自己的合作社,規模化的生產,這樣不僅可以降低養殖的成本,還可以把大家的力量集中在一起,把養殖業越做越大。

政策的變化是引導產業升級的關鍵,農村家庭養殖戶要及時的調整,積極跟上政策的腳步,在政策變化過程中找到更好的發展機遇,今天我們就聊到這裡,朋友們有好的見解或者是方法,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秦新天
2019-03-02

做好養殖糞汙處理,就可以在飼養區放心搞養殖了,我司專業養殖糞汙處理設備可處理蛋雞、肉雞、肉鴨、豬糞汙。無需乾溼分離,一批次15天處理200立方,單噸處理費用50塊錢成本,智能化操作,無需其他附屬設施,15天左右一批次,處理後的有機肥半成品可市場化銷售,符合國家有機肥標準,利潤可觀,有養殖環保問題養殖戶朋友的可私信諮詢。謝謝大家。151五三零零7888

手机用户94665385276
2019-03-13

自然均衡,就象房地產一樣,哪天沒吃的了又拆房還田,就象生二胎一樣,房子賣不動了,自然就放開了,關鍵是到時候給錢都沒人養了,我們的規律一般都這樣……沒有一點憂患意識,患癌了再去治,感冒了才去加衣……

楊惠鸣
2019-03-01

國家有標準,家庭散養不在規劃內,養雞500只以上,豬好像20頭以上才需要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