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器鑑賞之陶瓷鑑賞術語圖文解析(第十二期)
古瓷器鑑賞之陶瓷鑑賞術語圖文解析(第十二期)
古瓷器鑑賞之陶瓷鑑賞術語圖文解析(第十二期)
古瓷器鑑賞之陶瓷鑑賞術語圖文解析(第十二期)
古瓷器鑑賞之陶瓷鑑賞術語圖文解析(第十二期)
古瓷器鑑賞之陶瓷鑑賞術語圖文解析(第十二期)
古瓷器鑑賞之陶瓷鑑賞術語圖文解析(第十二期)
文洪偉
1/6 哥官疤臉:官哥窯特有的現象之一。因窯溫過高,同時化妝土與胎分離,既而在瓷器上留下縮釉大疤,故曰縮釉疤臉。有仿,但不顯古銅胎色,也不顯豬肝胎色。這疤不是出窯時有的,而是千百年轉變而成的。哥官疤臉,與其它窯口的縮釉疤差異大。哥官疤臉的疤邊緣特別肥厚,容易區分。
2/6 隋唐管縫:存在於隋唐花鈞中,比宋鈞的管狀線縫明顯細些,另管縫中金屬光多些亮些。至目前,尚無專著名家論及。
3/6 聚釉疙瘩:聚釉特徵在宋之前特多,可上溯至漢。釉面上出現一個個由四周向中心聚攏的厚厚的積聚的鼔起的釉點,面積約從黃豆到蠶豆大,中心部位常伴有特大的氣泡,有著千年歲月風吹雨淋的腐蝕跡象。
4/6 縮釉疤臉:縮釉疤臉,是中心露出胎骨,釉水向四周退縮,露胎或露出化妝土。大概呈圓狀或橢圓狀,少數呈長條形。暴露胎骨的地方,呈豬肝胎、古銅胎等,並有黃皮白瓤、紅皮白瓤等特徵。縮釉疤臉現象在厚釉中常見,如宋官、宋鈞、宋哥、龍泉、汴京官窯、大宋官窯、唐鈞瓷等。縮釉的四周常伴有窯變,有縮釉疤臉的多屬高檔藝術品中的殘次品。
5/6 縮釉麻臉:指的是比縮釉疤臉現象輕微得多的一種特徵,其有縮釉,但面積不大,一般不露胎骨,形成一個個近似圓形的釉面坑,其坑的面積又明顯大於宣德瓷中最典型的桔皮紋。縮釉麻臉,常常是較為疏朗的散佈在全瓷的釉面。
6/6 脫落斑:釉泡破裂摩擦時,破裂的殘體聚在一起。摩擦的前後,釉面在放大鏡下觀察有變化。古瓷因經年久風化,經不住人手的摩擦。
2017-10-0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