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剔花花鳥紋枕

白釉剔花花鳥紋枕,金,高17.7cm,面橫30.3cm,面縱26cm,底橫30cm,底縱24cm。 枕呈腰圓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後高。胎體施化妝土。枕面中心花形開光內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紋,枝頭上的綬帶鳥正在振翅鳴叫。開光外飾卷草紋。枕側上下隨形劃弦紋,弦紋之間剔刻纏枝花葉紋。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兩個圓形通氣孔。 北方地區的磁州窯、定窯、鈞窯、耀州窯等瓷窯在金代都有一定的發展,如磁州窯的虎紋枕、定窯的印花器、耀州黃堡窯的月白釉器等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剔花花鳥紋枕

白釉剔花花鳥紋枕,金,高17.7cm,面橫30.3cm,面縱26cm,底橫30cm,底縱24cm。 枕呈腰圓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後高。胎體施化妝土。枕面中心花形開光內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紋,枝頭上的綬帶鳥正在振翅鳴叫。開光外飾卷草紋。枕側上下隨形劃弦紋,弦紋之間剔刻纏枝花葉紋。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兩個圓形通氣孔。 北方地區的磁州窯、定窯、鈞窯、耀州窯等瓷窯在金代都有一定的發展,如磁州窯的虎紋枕、定窯的印花器、耀州黃堡窯的月白釉器等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剔花花鳥紋枕

白釉剔花花鳥紋枕,金,高17.7cm,面橫30.3cm,面縱26cm,底橫30cm,底縱24cm。 枕呈腰圓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後高。胎體施化妝土。枕面中心花形開光內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紋,枝頭上的綬帶鳥正在振翅鳴叫。開光外飾卷草紋。枕側上下隨形劃弦紋,弦紋之間剔刻纏枝花葉紋。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兩個圓形通氣孔。 北方地區的磁州窯、定窯、鈞窯、耀州窯等瓷窯在金代都有一定的發展,如磁州窯的虎紋枕、定窯的印花器、耀州黃堡窯的月白釉器等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剔花花鳥紋枕

白釉剔花花鳥紋枕,金,高17.7cm,面橫30.3cm,面縱26cm,底橫30cm,底縱24cm。 枕呈腰圓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後高。胎體施化妝土。枕面中心花形開光內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紋,枝頭上的綬帶鳥正在振翅鳴叫。開光外飾卷草紋。枕側上下隨形劃弦紋,弦紋之間剔刻纏枝花葉紋。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兩個圓形通氣孔。 北方地區的磁州窯、定窯、鈞窯、耀州窯等瓷窯在金代都有一定的發展,如磁州窯的虎紋枕、定窯的印花器、耀州黃堡窯的月白釉器等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金,高13.2cm,長31.0cm,寬22.0cm。 枕面四周以黑彩隨枕形勾邊,邊框內以黑彩題寫行草體詩文:“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後無霜葉落遲。”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繪卷草紋。經與窯址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資料對比研究,可以確定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縣觀臺窯燒造。 金代磁州窯瓷枕大量使用民間文人創作的詩歌進行裝飾,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除了此枕以外,尚見有題寫“一架青黃瓜,滿圓白黑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者。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剔花花鳥紋枕

白釉剔花花鳥紋枕,金,高17.7cm,面橫30.3cm,面縱26cm,底橫30cm,底縱24cm。 枕呈腰圓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後高。胎體施化妝土。枕面中心花形開光內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紋,枝頭上的綬帶鳥正在振翅鳴叫。開光外飾卷草紋。枕側上下隨形劃弦紋,弦紋之間剔刻纏枝花葉紋。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兩個圓形通氣孔。 北方地區的磁州窯、定窯、鈞窯、耀州窯等瓷窯在金代都有一定的發展,如磁州窯的虎紋枕、定窯的印花器、耀州黃堡窯的月白釉器等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金,高13.2cm,長31.0cm,寬22.0cm。 枕面四周以黑彩隨枕形勾邊,邊框內以黑彩題寫行草體詩文:“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後無霜葉落遲。”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繪卷草紋。經與窯址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資料對比研究,可以確定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縣觀臺窯燒造。 金代磁州窯瓷枕大量使用民間文人創作的詩歌進行裝飾,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除了此枕以外,尚見有題寫“一架青黃瓜,滿圓白黑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者。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剔花花鳥紋枕

白釉剔花花鳥紋枕,金,高17.7cm,面橫30.3cm,面縱26cm,底橫30cm,底縱24cm。 枕呈腰圓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後高。胎體施化妝土。枕面中心花形開光內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紋,枝頭上的綬帶鳥正在振翅鳴叫。開光外飾卷草紋。枕側上下隨形劃弦紋,弦紋之間剔刻纏枝花葉紋。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兩個圓形通氣孔。 北方地區的磁州窯、定窯、鈞窯、耀州窯等瓷窯在金代都有一定的發展,如磁州窯的虎紋枕、定窯的印花器、耀州黃堡窯的月白釉器等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金,高13.2cm,長31.0cm,寬22.0cm。 枕面四周以黑彩隨枕形勾邊,邊框內以黑彩題寫行草體詩文:“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後無霜葉落遲。”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繪卷草紋。經與窯址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資料對比研究,可以確定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縣觀臺窯燒造。 金代磁州窯瓷枕大量使用民間文人創作的詩歌進行裝飾,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除了此枕以外,尚見有題寫“一架青黃瓜,滿圓白黑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者。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金,高14.1cm,面橫39.1cm,面縱17.2cm,底橫37.7cm,底縱11.8cm。 枕長方體,枕面中心略凹。通體白地黑花裝飾。枕面中心為開光山水人物紋,雲霧繚繞的群山之中,仙府洞開,一隊仙女似在歡迎來訪的二人。開光外繪海水石榴紋。枕面四周隨枕形畫出邊框。枕側面繪有開光,內畫竹雀、虎紋、荷葉紋等。底部素胎無釉,戳印“古相張家造”長方形款,下託蓮花,上覆荷葉。 此枕紋飾複雜多樣,但佈局合理,疏密有致,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性。 傳世和出土的磁州窯瓷枕中戳印張家作坊標識的很多,可分為“張家枕”、“張大家枕”、“張家記”、“張家窯”、“古相張家造”等幾種,應是帶有商標性質的作坊款式。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剔花花鳥紋枕

白釉剔花花鳥紋枕,金,高17.7cm,面橫30.3cm,面縱26cm,底橫30cm,底縱24cm。 枕呈腰圓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後高。胎體施化妝土。枕面中心花形開光內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紋,枝頭上的綬帶鳥正在振翅鳴叫。開光外飾卷草紋。枕側上下隨形劃弦紋,弦紋之間剔刻纏枝花葉紋。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兩個圓形通氣孔。 北方地區的磁州窯、定窯、鈞窯、耀州窯等瓷窯在金代都有一定的發展,如磁州窯的虎紋枕、定窯的印花器、耀州黃堡窯的月白釉器等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金,高13.2cm,長31.0cm,寬22.0cm。 枕面四周以黑彩隨枕形勾邊,邊框內以黑彩題寫行草體詩文:“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後無霜葉落遲。”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繪卷草紋。經與窯址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資料對比研究,可以確定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縣觀臺窯燒造。 金代磁州窯瓷枕大量使用民間文人創作的詩歌進行裝飾,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除了此枕以外,尚見有題寫“一架青黃瓜,滿圓白黑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者。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金,高14.1cm,面橫39.1cm,面縱17.2cm,底橫37.7cm,底縱11.8cm。 枕長方體,枕面中心略凹。通體白地黑花裝飾。枕面中心為開光山水人物紋,雲霧繚繞的群山之中,仙府洞開,一隊仙女似在歡迎來訪的二人。開光外繪海水石榴紋。枕面四周隨枕形畫出邊框。枕側面繪有開光,內畫竹雀、虎紋、荷葉紋等。底部素胎無釉,戳印“古相張家造”長方形款,下託蓮花,上覆荷葉。 此枕紋飾複雜多樣,但佈局合理,疏密有致,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性。 傳世和出土的磁州窯瓷枕中戳印張家作坊標識的很多,可分為“張家枕”、“張大家枕”、“張家記”、“張家窯”、“古相張家造”等幾種,應是帶有商標性質的作坊款式。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剔花花鳥紋枕

白釉剔花花鳥紋枕,金,高17.7cm,面橫30.3cm,面縱26cm,底橫30cm,底縱24cm。 枕呈腰圓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後高。胎體施化妝土。枕面中心花形開光內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紋,枝頭上的綬帶鳥正在振翅鳴叫。開光外飾卷草紋。枕側上下隨形劃弦紋,弦紋之間剔刻纏枝花葉紋。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兩個圓形通氣孔。 北方地區的磁州窯、定窯、鈞窯、耀州窯等瓷窯在金代都有一定的發展,如磁州窯的虎紋枕、定窯的印花器、耀州黃堡窯的月白釉器等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金,高13.2cm,長31.0cm,寬22.0cm。 枕面四周以黑彩隨枕形勾邊,邊框內以黑彩題寫行草體詩文:“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後無霜葉落遲。”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繪卷草紋。經與窯址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資料對比研究,可以確定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縣觀臺窯燒造。 金代磁州窯瓷枕大量使用民間文人創作的詩歌進行裝飾,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除了此枕以外,尚見有題寫“一架青黃瓜,滿圓白黑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者。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金,高14.1cm,面橫39.1cm,面縱17.2cm,底橫37.7cm,底縱11.8cm。 枕長方體,枕面中心略凹。通體白地黑花裝飾。枕面中心為開光山水人物紋,雲霧繚繞的群山之中,仙府洞開,一隊仙女似在歡迎來訪的二人。開光外繪海水石榴紋。枕面四周隨枕形畫出邊框。枕側面繪有開光,內畫竹雀、虎紋、荷葉紋等。底部素胎無釉,戳印“古相張家造”長方形款,下託蓮花,上覆荷葉。 此枕紋飾複雜多樣,但佈局合理,疏密有致,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性。 傳世和出土的磁州窯瓷枕中戳印張家作坊標識的很多,可分為“張家枕”、“張大家枕”、“張家記”、“張家窯”、“古相張家造”等幾種,應是帶有商標性質的作坊款式。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剔花花鳥紋枕

白釉剔花花鳥紋枕,金,高17.7cm,面橫30.3cm,面縱26cm,底橫30cm,底縱24cm。 枕呈腰圓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後高。胎體施化妝土。枕面中心花形開光內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紋,枝頭上的綬帶鳥正在振翅鳴叫。開光外飾卷草紋。枕側上下隨形劃弦紋,弦紋之間剔刻纏枝花葉紋。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兩個圓形通氣孔。 北方地區的磁州窯、定窯、鈞窯、耀州窯等瓷窯在金代都有一定的發展,如磁州窯的虎紋枕、定窯的印花器、耀州黃堡窯的月白釉器等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金,高13.2cm,長31.0cm,寬22.0cm。 枕面四周以黑彩隨枕形勾邊,邊框內以黑彩題寫行草體詩文:“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後無霜葉落遲。”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繪卷草紋。經與窯址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資料對比研究,可以確定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縣觀臺窯燒造。 金代磁州窯瓷枕大量使用民間文人創作的詩歌進行裝飾,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除了此枕以外,尚見有題寫“一架青黃瓜,滿圓白黑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者。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金,高14.1cm,面橫39.1cm,面縱17.2cm,底橫37.7cm,底縱11.8cm。 枕長方體,枕面中心略凹。通體白地黑花裝飾。枕面中心為開光山水人物紋,雲霧繚繞的群山之中,仙府洞開,一隊仙女似在歡迎來訪的二人。開光外繪海水石榴紋。枕面四周隨枕形畫出邊框。枕側面繪有開光,內畫竹雀、虎紋、荷葉紋等。底部素胎無釉,戳印“古相張家造”長方形款,下託蓮花,上覆荷葉。 此枕紋飾複雜多樣,但佈局合理,疏密有致,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性。 傳世和出土的磁州窯瓷枕中戳印張家作坊標識的很多,可分為“張家枕”、“張大家枕”、“張家記”、“張家窯”、“古相張家造”等幾種,應是帶有商標性質的作坊款式。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褐彩花卉紋小口瓶

黑釉褐彩花卉紋小口瓶,金,高22cm,口徑3.5cm,足徑13.5cm。 瓶小口,口下出楞,短頸,溜肩,碩腹,腹下漸收,圈足。通體施黑釉,其上以毛筆蘸褐色釉料描繪折枝花卉紋。 此瓶的紋樣雖只寥寥數筆,圖案卻生動自然。造型敦厚渾圓,淳樸可愛。此種瓶式多見於北方瓷窯,傳世器品中還見有白釉褐花、白釉剔花等品種。 黑釉褐彩系使用含氧化鐵的貧鐵礦石作為繪畫原料,先在施有黑釉的瓷坯上描繪圖案紋飾,再入室經高溫焙燒而成,花紋呈鐵鏽色,故又稱“鐵鏽花”。此種裝飾手法在宋、金時期多流行於北方瓷窯,以磁州窯最具代表性。器物造型有瓶、罐、缸、盤、碗等。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剔花花鳥紋枕

白釉剔花花鳥紋枕,金,高17.7cm,面橫30.3cm,面縱26cm,底橫30cm,底縱24cm。 枕呈腰圓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後高。胎體施化妝土。枕面中心花形開光內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紋,枝頭上的綬帶鳥正在振翅鳴叫。開光外飾卷草紋。枕側上下隨形劃弦紋,弦紋之間剔刻纏枝花葉紋。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兩個圓形通氣孔。 北方地區的磁州窯、定窯、鈞窯、耀州窯等瓷窯在金代都有一定的發展,如磁州窯的虎紋枕、定窯的印花器、耀州黃堡窯的月白釉器等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金,高13.2cm,長31.0cm,寬22.0cm。 枕面四周以黑彩隨枕形勾邊,邊框內以黑彩題寫行草體詩文:“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後無霜葉落遲。”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繪卷草紋。經與窯址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資料對比研究,可以確定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縣觀臺窯燒造。 金代磁州窯瓷枕大量使用民間文人創作的詩歌進行裝飾,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除了此枕以外,尚見有題寫“一架青黃瓜,滿圓白黑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者。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金,高14.1cm,面橫39.1cm,面縱17.2cm,底橫37.7cm,底縱11.8cm。 枕長方體,枕面中心略凹。通體白地黑花裝飾。枕面中心為開光山水人物紋,雲霧繚繞的群山之中,仙府洞開,一隊仙女似在歡迎來訪的二人。開光外繪海水石榴紋。枕面四周隨枕形畫出邊框。枕側面繪有開光,內畫竹雀、虎紋、荷葉紋等。底部素胎無釉,戳印“古相張家造”長方形款,下託蓮花,上覆荷葉。 此枕紋飾複雜多樣,但佈局合理,疏密有致,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性。 傳世和出土的磁州窯瓷枕中戳印張家作坊標識的很多,可分為“張家枕”、“張大家枕”、“張家記”、“張家窯”、“古相張家造”等幾種,應是帶有商標性質的作坊款式。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褐彩花卉紋小口瓶

黑釉褐彩花卉紋小口瓶,金,高22cm,口徑3.5cm,足徑13.5cm。 瓶小口,口下出楞,短頸,溜肩,碩腹,腹下漸收,圈足。通體施黑釉,其上以毛筆蘸褐色釉料描繪折枝花卉紋。 此瓶的紋樣雖只寥寥數筆,圖案卻生動自然。造型敦厚渾圓,淳樸可愛。此種瓶式多見於北方瓷窯,傳世器品中還見有白釉褐花、白釉剔花等品種。 黑釉褐彩系使用含氧化鐵的貧鐵礦石作為繪畫原料,先在施有黑釉的瓷坯上描繪圖案紋飾,再入室經高溫焙燒而成,花紋呈鐵鏽色,故又稱“鐵鏽花”。此種裝飾手法在宋、金時期多流行於北方瓷窯,以磁州窯最具代表性。器物造型有瓶、罐、缸、盤、碗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剔花花鳥紋枕

白釉剔花花鳥紋枕,金,高17.7cm,面橫30.3cm,面縱26cm,底橫30cm,底縱24cm。 枕呈腰圓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後高。胎體施化妝土。枕面中心花形開光內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紋,枝頭上的綬帶鳥正在振翅鳴叫。開光外飾卷草紋。枕側上下隨形劃弦紋,弦紋之間剔刻纏枝花葉紋。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兩個圓形通氣孔。 北方地區的磁州窯、定窯、鈞窯、耀州窯等瓷窯在金代都有一定的發展,如磁州窯的虎紋枕、定窯的印花器、耀州黃堡窯的月白釉器等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金,高13.2cm,長31.0cm,寬22.0cm。 枕面四周以黑彩隨枕形勾邊,邊框內以黑彩題寫行草體詩文:“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後無霜葉落遲。”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繪卷草紋。經與窯址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資料對比研究,可以確定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縣觀臺窯燒造。 金代磁州窯瓷枕大量使用民間文人創作的詩歌進行裝飾,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除了此枕以外,尚見有題寫“一架青黃瓜,滿圓白黑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者。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金,高14.1cm,面橫39.1cm,面縱17.2cm,底橫37.7cm,底縱11.8cm。 枕長方體,枕面中心略凹。通體白地黑花裝飾。枕面中心為開光山水人物紋,雲霧繚繞的群山之中,仙府洞開,一隊仙女似在歡迎來訪的二人。開光外繪海水石榴紋。枕面四周隨枕形畫出邊框。枕側面繪有開光,內畫竹雀、虎紋、荷葉紋等。底部素胎無釉,戳印“古相張家造”長方形款,下託蓮花,上覆荷葉。 此枕紋飾複雜多樣,但佈局合理,疏密有致,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性。 傳世和出土的磁州窯瓷枕中戳印張家作坊標識的很多,可分為“張家枕”、“張大家枕”、“張家記”、“張家窯”、“古相張家造”等幾種,應是帶有商標性質的作坊款式。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褐彩花卉紋小口瓶

黑釉褐彩花卉紋小口瓶,金,高22cm,口徑3.5cm,足徑13.5cm。 瓶小口,口下出楞,短頸,溜肩,碩腹,腹下漸收,圈足。通體施黑釉,其上以毛筆蘸褐色釉料描繪折枝花卉紋。 此瓶的紋樣雖只寥寥數筆,圖案卻生動自然。造型敦厚渾圓,淳樸可愛。此種瓶式多見於北方瓷窯,傳世器品中還見有白釉褐花、白釉剔花等品種。 黑釉褐彩系使用含氧化鐵的貧鐵礦石作為繪畫原料,先在施有黑釉的瓷坯上描繪圖案紋飾,再入室經高溫焙燒而成,花紋呈鐵鏽色,故又稱“鐵鏽花”。此種裝飾手法在宋、金時期多流行於北方瓷窯,以磁州窯最具代表性。器物造型有瓶、罐、缸、盤、碗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地黑花猴鹿紋瓶

白地黑花猴鹿紋瓶,金,高63cm,口徑7.8cm,足徑13cm。 瓶脣口外撇,短頸,豐肩,直腹,寬圈足,沙底。肩部繪一週黑彩花瓣紋,兩組下垂的卷葉紋自肩部蜿蜒至腹,如垂幔一般把瓶腹分為兩組畫面:一側泛著漣漪的水邊,蘆葦點點,直立前行的小猴似在張口呼喚,小鹿駐足;另一側飛翔覓食的雙雁在水面上俯衝欲落。 此瓶造型比例恰當,瓶身的黑彩繪畫將猴子的頑皮、小鹿的警覺、雙雁的動勢刻畫得細膩傳神。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剔花花鳥紋枕

白釉剔花花鳥紋枕,金,高17.7cm,面橫30.3cm,面縱26cm,底橫30cm,底縱24cm。 枕呈腰圓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後高。胎體施化妝土。枕面中心花形開光內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紋,枝頭上的綬帶鳥正在振翅鳴叫。開光外飾卷草紋。枕側上下隨形劃弦紋,弦紋之間剔刻纏枝花葉紋。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兩個圓形通氣孔。 北方地區的磁州窯、定窯、鈞窯、耀州窯等瓷窯在金代都有一定的發展,如磁州窯的虎紋枕、定窯的印花器、耀州黃堡窯的月白釉器等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金,高13.2cm,長31.0cm,寬22.0cm。 枕面四周以黑彩隨枕形勾邊,邊框內以黑彩題寫行草體詩文:“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後無霜葉落遲。”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繪卷草紋。經與窯址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資料對比研究,可以確定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縣觀臺窯燒造。 金代磁州窯瓷枕大量使用民間文人創作的詩歌進行裝飾,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除了此枕以外,尚見有題寫“一架青黃瓜,滿圓白黑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者。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金,高14.1cm,面橫39.1cm,面縱17.2cm,底橫37.7cm,底縱11.8cm。 枕長方體,枕面中心略凹。通體白地黑花裝飾。枕面中心為開光山水人物紋,雲霧繚繞的群山之中,仙府洞開,一隊仙女似在歡迎來訪的二人。開光外繪海水石榴紋。枕面四周隨枕形畫出邊框。枕側面繪有開光,內畫竹雀、虎紋、荷葉紋等。底部素胎無釉,戳印“古相張家造”長方形款,下託蓮花,上覆荷葉。 此枕紋飾複雜多樣,但佈局合理,疏密有致,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性。 傳世和出土的磁州窯瓷枕中戳印張家作坊標識的很多,可分為“張家枕”、“張大家枕”、“張家記”、“張家窯”、“古相張家造”等幾種,應是帶有商標性質的作坊款式。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褐彩花卉紋小口瓶

黑釉褐彩花卉紋小口瓶,金,高22cm,口徑3.5cm,足徑13.5cm。 瓶小口,口下出楞,短頸,溜肩,碩腹,腹下漸收,圈足。通體施黑釉,其上以毛筆蘸褐色釉料描繪折枝花卉紋。 此瓶的紋樣雖只寥寥數筆,圖案卻生動自然。造型敦厚渾圓,淳樸可愛。此種瓶式多見於北方瓷窯,傳世器品中還見有白釉褐花、白釉剔花等品種。 黑釉褐彩系使用含氧化鐵的貧鐵礦石作為繪畫原料,先在施有黑釉的瓷坯上描繪圖案紋飾,再入室經高溫焙燒而成,花紋呈鐵鏽色,故又稱“鐵鏽花”。此種裝飾手法在宋、金時期多流行於北方瓷窯,以磁州窯最具代表性。器物造型有瓶、罐、缸、盤、碗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地黑花猴鹿紋瓶

白地黑花猴鹿紋瓶,金,高63cm,口徑7.8cm,足徑13cm。 瓶脣口外撇,短頸,豐肩,直腹,寬圈足,沙底。肩部繪一週黑彩花瓣紋,兩組下垂的卷葉紋自肩部蜿蜒至腹,如垂幔一般把瓶腹分為兩組畫面:一側泛著漣漪的水邊,蘆葦點點,直立前行的小猴似在張口呼喚,小鹿駐足;另一側飛翔覓食的雙雁在水面上俯衝欲落。 此瓶造型比例恰當,瓶身的黑彩繪畫將猴子的頑皮、小鹿的警覺、雙雁的動勢刻畫得細膩傳神。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剔花花鳥紋枕

白釉剔花花鳥紋枕,金,高17.7cm,面橫30.3cm,面縱26cm,底橫30cm,底縱24cm。 枕呈腰圓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後高。胎體施化妝土。枕面中心花形開光內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紋,枝頭上的綬帶鳥正在振翅鳴叫。開光外飾卷草紋。枕側上下隨形劃弦紋,弦紋之間剔刻纏枝花葉紋。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兩個圓形通氣孔。 北方地區的磁州窯、定窯、鈞窯、耀州窯等瓷窯在金代都有一定的發展,如磁州窯的虎紋枕、定窯的印花器、耀州黃堡窯的月白釉器等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金,高13.2cm,長31.0cm,寬22.0cm。 枕面四周以黑彩隨枕形勾邊,邊框內以黑彩題寫行草體詩文:“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後無霜葉落遲。”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繪卷草紋。經與窯址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資料對比研究,可以確定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縣觀臺窯燒造。 金代磁州窯瓷枕大量使用民間文人創作的詩歌進行裝飾,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除了此枕以外,尚見有題寫“一架青黃瓜,滿圓白黑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者。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金,高14.1cm,面橫39.1cm,面縱17.2cm,底橫37.7cm,底縱11.8cm。 枕長方體,枕面中心略凹。通體白地黑花裝飾。枕面中心為開光山水人物紋,雲霧繚繞的群山之中,仙府洞開,一隊仙女似在歡迎來訪的二人。開光外繪海水石榴紋。枕面四周隨枕形畫出邊框。枕側面繪有開光,內畫竹雀、虎紋、荷葉紋等。底部素胎無釉,戳印“古相張家造”長方形款,下託蓮花,上覆荷葉。 此枕紋飾複雜多樣,但佈局合理,疏密有致,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性。 傳世和出土的磁州窯瓷枕中戳印張家作坊標識的很多,可分為“張家枕”、“張大家枕”、“張家記”、“張家窯”、“古相張家造”等幾種,應是帶有商標性質的作坊款式。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褐彩花卉紋小口瓶

黑釉褐彩花卉紋小口瓶,金,高22cm,口徑3.5cm,足徑13.5cm。 瓶小口,口下出楞,短頸,溜肩,碩腹,腹下漸收,圈足。通體施黑釉,其上以毛筆蘸褐色釉料描繪折枝花卉紋。 此瓶的紋樣雖只寥寥數筆,圖案卻生動自然。造型敦厚渾圓,淳樸可愛。此種瓶式多見於北方瓷窯,傳世器品中還見有白釉褐花、白釉剔花等品種。 黑釉褐彩系使用含氧化鐵的貧鐵礦石作為繪畫原料,先在施有黑釉的瓷坯上描繪圖案紋飾,再入室經高溫焙燒而成,花紋呈鐵鏽色,故又稱“鐵鏽花”。此種裝飾手法在宋、金時期多流行於北方瓷窯,以磁州窯最具代表性。器物造型有瓶、罐、缸、盤、碗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地黑花猴鹿紋瓶

白地黑花猴鹿紋瓶,金,高63cm,口徑7.8cm,足徑13cm。 瓶脣口外撇,短頸,豐肩,直腹,寬圈足,沙底。肩部繪一週黑彩花瓣紋,兩組下垂的卷葉紋自肩部蜿蜒至腹,如垂幔一般把瓶腹分為兩組畫面:一側泛著漣漪的水邊,蘆葦點點,直立前行的小猴似在張口呼喚,小鹿駐足;另一側飛翔覓食的雙雁在水面上俯衝欲落。 此瓶造型比例恰當,瓶身的黑彩繪畫將猴子的頑皮、小鹿的警覺、雙雁的動勢刻畫得細膩傳神。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紅綠彩魚紋碗

白釉紅綠彩魚紋碗,金,高6.5cm,口徑17cm,足徑5.4cm。 碗敞口,斜壁,圈足。內外施透明釉,胎體施一層白色化妝土。碗內以紅綠彩描繪魚藻紋,外圍有弦紋數道。 此碗構圖簡潔明快,筆法瀟灑自如。 此類紅綠彩器,過去一向被認為是“宋加彩”器,隨著考古發掘資料的不斷增多,人們發現這種紅綠彩器均出土於金代墓葬,不見有北宋墓出土。因此,其時代應為金代。河北觀臺窯、山東淄博窯、河南鶴壁窯、山西長治窯等金代窯址都出土有此類器物。器形以小碗為主,一般是在白釉器物上以紅、綠彩描繪紋飾,再經低溫燒製而成。有的器物是以紅、綠、黃三種色彩描繪,故又稱“金三彩”。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剔花花鳥紋枕

白釉剔花花鳥紋枕,金,高17.7cm,面橫30.3cm,面縱26cm,底橫30cm,底縱24cm。 枕呈腰圓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後高。胎體施化妝土。枕面中心花形開光內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紋,枝頭上的綬帶鳥正在振翅鳴叫。開光外飾卷草紋。枕側上下隨形劃弦紋,弦紋之間剔刻纏枝花葉紋。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兩個圓形通氣孔。 北方地區的磁州窯、定窯、鈞窯、耀州窯等瓷窯在金代都有一定的發展,如磁州窯的虎紋枕、定窯的印花器、耀州黃堡窯的月白釉器等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金,高13.2cm,長31.0cm,寬22.0cm。 枕面四周以黑彩隨枕形勾邊,邊框內以黑彩題寫行草體詩文:“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後無霜葉落遲。”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繪卷草紋。經與窯址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資料對比研究,可以確定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縣觀臺窯燒造。 金代磁州窯瓷枕大量使用民間文人創作的詩歌進行裝飾,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除了此枕以外,尚見有題寫“一架青黃瓜,滿圓白黑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者。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金,高14.1cm,面橫39.1cm,面縱17.2cm,底橫37.7cm,底縱11.8cm。 枕長方體,枕面中心略凹。通體白地黑花裝飾。枕面中心為開光山水人物紋,雲霧繚繞的群山之中,仙府洞開,一隊仙女似在歡迎來訪的二人。開光外繪海水石榴紋。枕面四周隨枕形畫出邊框。枕側面繪有開光,內畫竹雀、虎紋、荷葉紋等。底部素胎無釉,戳印“古相張家造”長方形款,下託蓮花,上覆荷葉。 此枕紋飾複雜多樣,但佈局合理,疏密有致,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性。 傳世和出土的磁州窯瓷枕中戳印張家作坊標識的很多,可分為“張家枕”、“張大家枕”、“張家記”、“張家窯”、“古相張家造”等幾種,應是帶有商標性質的作坊款式。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褐彩花卉紋小口瓶

黑釉褐彩花卉紋小口瓶,金,高22cm,口徑3.5cm,足徑13.5cm。 瓶小口,口下出楞,短頸,溜肩,碩腹,腹下漸收,圈足。通體施黑釉,其上以毛筆蘸褐色釉料描繪折枝花卉紋。 此瓶的紋樣雖只寥寥數筆,圖案卻生動自然。造型敦厚渾圓,淳樸可愛。此種瓶式多見於北方瓷窯,傳世器品中還見有白釉褐花、白釉剔花等品種。 黑釉褐彩系使用含氧化鐵的貧鐵礦石作為繪畫原料,先在施有黑釉的瓷坯上描繪圖案紋飾,再入室經高溫焙燒而成,花紋呈鐵鏽色,故又稱“鐵鏽花”。此種裝飾手法在宋、金時期多流行於北方瓷窯,以磁州窯最具代表性。器物造型有瓶、罐、缸、盤、碗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地黑花猴鹿紋瓶

白地黑花猴鹿紋瓶,金,高63cm,口徑7.8cm,足徑13cm。 瓶脣口外撇,短頸,豐肩,直腹,寬圈足,沙底。肩部繪一週黑彩花瓣紋,兩組下垂的卷葉紋自肩部蜿蜒至腹,如垂幔一般把瓶腹分為兩組畫面:一側泛著漣漪的水邊,蘆葦點點,直立前行的小猴似在張口呼喚,小鹿駐足;另一側飛翔覓食的雙雁在水面上俯衝欲落。 此瓶造型比例恰當,瓶身的黑彩繪畫將猴子的頑皮、小鹿的警覺、雙雁的動勢刻畫得細膩傳神。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紅綠彩魚紋碗

白釉紅綠彩魚紋碗,金,高6.5cm,口徑17cm,足徑5.4cm。 碗敞口,斜壁,圈足。內外施透明釉,胎體施一層白色化妝土。碗內以紅綠彩描繪魚藻紋,外圍有弦紋數道。 此碗構圖簡潔明快,筆法瀟灑自如。 此類紅綠彩器,過去一向被認為是“宋加彩”器,隨著考古發掘資料的不斷增多,人們發現這種紅綠彩器均出土於金代墓葬,不見有北宋墓出土。因此,其時代應為金代。河北觀臺窯、山東淄博窯、河南鶴壁窯、山西長治窯等金代窯址都出土有此類器物。器形以小碗為主,一般是在白釉器物上以紅、綠彩描繪紋飾,再經低溫燒製而成。有的器物是以紅、綠、黃三種色彩描繪,故又稱“金三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剔花花鳥紋枕

白釉剔花花鳥紋枕,金,高17.7cm,面橫30.3cm,面縱26cm,底橫30cm,底縱24cm。 枕呈腰圓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後高。胎體施化妝土。枕面中心花形開光內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紋,枝頭上的綬帶鳥正在振翅鳴叫。開光外飾卷草紋。枕側上下隨形劃弦紋,弦紋之間剔刻纏枝花葉紋。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兩個圓形通氣孔。 北方地區的磁州窯、定窯、鈞窯、耀州窯等瓷窯在金代都有一定的發展,如磁州窯的虎紋枕、定窯的印花器、耀州黃堡窯的月白釉器等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金,高13.2cm,長31.0cm,寬22.0cm。 枕面四周以黑彩隨枕形勾邊,邊框內以黑彩題寫行草體詩文:“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後無霜葉落遲。”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繪卷草紋。經與窯址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資料對比研究,可以確定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縣觀臺窯燒造。 金代磁州窯瓷枕大量使用民間文人創作的詩歌進行裝飾,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除了此枕以外,尚見有題寫“一架青黃瓜,滿圓白黑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者。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金,高14.1cm,面橫39.1cm,面縱17.2cm,底橫37.7cm,底縱11.8cm。 枕長方體,枕面中心略凹。通體白地黑花裝飾。枕面中心為開光山水人物紋,雲霧繚繞的群山之中,仙府洞開,一隊仙女似在歡迎來訪的二人。開光外繪海水石榴紋。枕面四周隨枕形畫出邊框。枕側面繪有開光,內畫竹雀、虎紋、荷葉紋等。底部素胎無釉,戳印“古相張家造”長方形款,下託蓮花,上覆荷葉。 此枕紋飾複雜多樣,但佈局合理,疏密有致,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性。 傳世和出土的磁州窯瓷枕中戳印張家作坊標識的很多,可分為“張家枕”、“張大家枕”、“張家記”、“張家窯”、“古相張家造”等幾種,應是帶有商標性質的作坊款式。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褐彩花卉紋小口瓶

黑釉褐彩花卉紋小口瓶,金,高22cm,口徑3.5cm,足徑13.5cm。 瓶小口,口下出楞,短頸,溜肩,碩腹,腹下漸收,圈足。通體施黑釉,其上以毛筆蘸褐色釉料描繪折枝花卉紋。 此瓶的紋樣雖只寥寥數筆,圖案卻生動自然。造型敦厚渾圓,淳樸可愛。此種瓶式多見於北方瓷窯,傳世器品中還見有白釉褐花、白釉剔花等品種。 黑釉褐彩系使用含氧化鐵的貧鐵礦石作為繪畫原料,先在施有黑釉的瓷坯上描繪圖案紋飾,再入室經高溫焙燒而成,花紋呈鐵鏽色,故又稱“鐵鏽花”。此種裝飾手法在宋、金時期多流行於北方瓷窯,以磁州窯最具代表性。器物造型有瓶、罐、缸、盤、碗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地黑花猴鹿紋瓶

白地黑花猴鹿紋瓶,金,高63cm,口徑7.8cm,足徑13cm。 瓶脣口外撇,短頸,豐肩,直腹,寬圈足,沙底。肩部繪一週黑彩花瓣紋,兩組下垂的卷葉紋自肩部蜿蜒至腹,如垂幔一般把瓶腹分為兩組畫面:一側泛著漣漪的水邊,蘆葦點點,直立前行的小猴似在張口呼喚,小鹿駐足;另一側飛翔覓食的雙雁在水面上俯衝欲落。 此瓶造型比例恰當,瓶身的黑彩繪畫將猴子的頑皮、小鹿的警覺、雙雁的動勢刻畫得細膩傳神。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紅綠彩魚紋碗

白釉紅綠彩魚紋碗,金,高6.5cm,口徑17cm,足徑5.4cm。 碗敞口,斜壁,圈足。內外施透明釉,胎體施一層白色化妝土。碗內以紅綠彩描繪魚藻紋,外圍有弦紋數道。 此碗構圖簡潔明快,筆法瀟灑自如。 此類紅綠彩器,過去一向被認為是“宋加彩”器,隨著考古發掘資料的不斷增多,人們發現這種紅綠彩器均出土於金代墓葬,不見有北宋墓出土。因此,其時代應為金代。河北觀臺窯、山東淄博窯、河南鶴壁窯、山西長治窯等金代窯址都出土有此類器物。器形以小碗為主,一般是在白釉器物上以紅、綠彩描繪紋飾,再經低溫燒製而成。有的器物是以紅、綠、黃三種色彩描繪,故又稱“金三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  

定窯白釉刻劃朵花紋葵花式盤,金,高4cm,口徑20.4cm,足徑8.6cm。故宮博物院藏。 盤口呈八瓣葵花形,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線與葵花口相對應。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層較薄。器外光素無紋飾,內底刻朵花,外圍一圈八花瓣形紋飾,瓣內以蓖劃紋表現葉脈。 此盤由盤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層花葉形紋飾,並與花瓣形口相對應,線條自然、流暢,統一中富於變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製詩印花天祿流雲紋花口方洗,明,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淺腹上豐下斂,平底內凹,緣邊凸起成淺圈足。腹壁凸起八稜線,將洗分為八等份。通體白釉,口沿無釉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印花裝飾。折沿上印捲雲紋一週,沿下刻回紋。內底凸印四隻天鹿,周圍環繞祥雲。外底鏨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製《詠定窯三羊方盂》詩:“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坤二形堪表,乾三義具觀。因思切已戒,敢忘作君難。”句後署“乾隆乙未御題”,鈐“比德”、“郎潤”印章款。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  

定窯白釉板沿單柄洗,金,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故宮博物院藏。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

鈞窯天藍釉雞心蓋罐,金,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這兩種鈞瓷因性質不同、生產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質地和裝飾風格有很大區別。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脣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鈞窯為我國北方著名瓷窯,在古鈞州境內,故名鈞窯,亦稱“均窯”、“鈞州窯”。鈞瓷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之微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三足爐

鈞窯天藍釉三足爐,北宋—金,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裡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託、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碗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鈞窯天藍釉缸

鈞窯天藍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丰、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徑4.3cm,足徑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體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體運用剔刻裝飾技法,肩部為一週變形菊瓣紋,腹部裝飾四組錢形開光,開光內各剔刻出折枝花葉。 此瓶線條簡練,紋飾粗獷豪放,黑亮的釉面與褐色的胎體形成對比,別具韻味。此瓶於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鎮縣夏家溝。底部墨書“郭舍住店”四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剔花花鳥紋枕

白釉剔花花鳥紋枕,金,高17.7cm,面橫30.3cm,面縱26cm,底橫30cm,底縱24cm。 枕呈腰圓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後高。胎體施化妝土。枕面中心花形開光內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紋,枝頭上的綬帶鳥正在振翅鳴叫。開光外飾卷草紋。枕側上下隨形劃弦紋,弦紋之間剔刻纏枝花葉紋。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兩個圓形通氣孔。 北方地區的磁州窯、定窯、鈞窯、耀州窯等瓷窯在金代都有一定的發展,如磁州窯的虎紋枕、定窯的印花器、耀州黃堡窯的月白釉器等都是當時的典型器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金,高13.2cm,長31.0cm,寬22.0cm。 枕面四周以黑彩隨枕形勾邊,邊框內以黑彩題寫行草體詩文:“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後無霜葉落遲。”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繪卷草紋。經與窯址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資料對比研究,可以確定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縣觀臺窯燒造。 金代磁州窯瓷枕大量使用民間文人創作的詩歌進行裝飾,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除了此枕以外,尚見有題寫“一架青黃瓜,滿圓白黑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者。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

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金,高14.1cm,面橫39.1cm,面縱17.2cm,底橫37.7cm,底縱11.8cm。 枕長方體,枕面中心略凹。通體白地黑花裝飾。枕面中心為開光山水人物紋,雲霧繚繞的群山之中,仙府洞開,一隊仙女似在歡迎來訪的二人。開光外繪海水石榴紋。枕面四周隨枕形畫出邊框。枕側面繪有開光,內畫竹雀、虎紋、荷葉紋等。底部素胎無釉,戳印“古相張家造”長方形款,下託蓮花,上覆荷葉。 此枕紋飾複雜多樣,但佈局合理,疏密有致,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性。 傳世和出土的磁州窯瓷枕中戳印張家作坊標識的很多,可分為“張家枕”、“張大家枕”、“張家記”、“張家窯”、“古相張家造”等幾種,應是帶有商標性質的作坊款式。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黑釉褐彩花卉紋小口瓶

黑釉褐彩花卉紋小口瓶,金,高22cm,口徑3.5cm,足徑13.5cm。 瓶小口,口下出楞,短頸,溜肩,碩腹,腹下漸收,圈足。通體施黑釉,其上以毛筆蘸褐色釉料描繪折枝花卉紋。 此瓶的紋樣雖只寥寥數筆,圖案卻生動自然。造型敦厚渾圓,淳樸可愛。此種瓶式多見於北方瓷窯,傳世器品中還見有白釉褐花、白釉剔花等品種。 黑釉褐彩系使用含氧化鐵的貧鐵礦石作為繪畫原料,先在施有黑釉的瓷坯上描繪圖案紋飾,再入室經高溫焙燒而成,花紋呈鐵鏽色,故又稱“鐵鏽花”。此種裝飾手法在宋、金時期多流行於北方瓷窯,以磁州窯最具代表性。器物造型有瓶、罐、缸、盤、碗等。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地黑花猴鹿紋瓶

白地黑花猴鹿紋瓶,金,高63cm,口徑7.8cm,足徑13cm。 瓶脣口外撇,短頸,豐肩,直腹,寬圈足,沙底。肩部繪一週黑彩花瓣紋,兩組下垂的卷葉紋自肩部蜿蜒至腹,如垂幔一般把瓶腹分為兩組畫面:一側泛著漣漪的水邊,蘆葦點點,直立前行的小猴似在張口呼喚,小鹿駐足;另一側飛翔覓食的雙雁在水面上俯衝欲落。 此瓶造型比例恰當,瓶身的黑彩繪畫將猴子的頑皮、小鹿的警覺、雙雁的動勢刻畫得細膩傳神。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金白釉紅綠彩魚紋碗

白釉紅綠彩魚紋碗,金,高6.5cm,口徑17cm,足徑5.4cm。 碗敞口,斜壁,圈足。內外施透明釉,胎體施一層白色化妝土。碗內以紅綠彩描繪魚藻紋,外圍有弦紋數道。 此碗構圖簡潔明快,筆法瀟灑自如。 此類紅綠彩器,過去一向被認為是“宋加彩”器,隨著考古發掘資料的不斷增多,人們發現這種紅綠彩器均出土於金代墓葬,不見有北宋墓出土。因此,其時代應為金代。河北觀臺窯、山東淄博窯、河南鶴壁窯、山西長治窯等金代窯址都出土有此類器物。器形以小碗為主,一般是在白釉器物上以紅、綠彩描繪紋飾,再經低溫燒製而成。有的器物是以紅、綠、黃三種色彩描繪,故又稱“金三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9期 上)


版權聲明:本文為蘭谷文化-遞美在線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