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的5種心理變化,你都瞭解嗎?

癌症 腫瘤 心理 愛戲如命 愛戲如命 2017-11-08

腫瘤患者的5種心理變化,你都瞭解嗎?

腫瘤患者因各自的文化背景、心理特徵、病情性質對疾病的認知程度不同。

1

否認期

患者表現:當得知自己得了絕症的消息後,常見的表現為不言不語,眼神呆滯甚至暈厥,繼之極力否認,希望診斷有誤,要求複查,甚至輾轉多家醫院就診、諮詢,企圖否定診斷。

醫護人員及家屬應對:這是患者面對疾病應激所產生的保護性心理反應,幫助度過第一波傷痛的情緒。這時候的患者趨向於認為:一定是哪裡搞錯了,如拿錯化驗單了。這種應激反應持續時間長易導致延誤治療。否認期最好的護理是以非語言的陪伴,協助滿足其生理需要,給予患者安全感,以增進關係。允許其有一定時間接受現實。不阻止其發洩情緒,但要小心預防意外事件發生。醫護人員的態度要保持一致,肯定回答患者的疑問,減少患者懷疑及逃避現實的機會。同時鼓勵患者家屬給予其情感上的支持、生活上的關心,使之有安全感。

2

憤怒期

患者表現:當患者不得不承認自己患癌後,即否認期開始消失的時候,痛苦會重新浮現。強烈的情緒從患者脆弱的核心往外反射,就會以憤怒的形式表現出來。常表現為恐慌、哭泣、憤怒、悲哀、煩躁的情緒。憤怒可能是針對無生命的物體、也可能針對陌生人、朋友或者家人。理智上患者知道那個人不應該被怪罪,但是情感上卻做不到。部分患者為了發洩內心的痛苦而拒絕治療或遷怒於家人和醫護人員,甚至出現衝動性行為。

醫護人員及家屬應對:此期醫生應在患者面前表現出嚴肅且關心的態度,切忌談笑風生。做任何檢查和治療前,應詳細解說。同時向家屬說明患者憤怒的原因,讓家屬理解患者的行為。

3

討價還價期

患者表現:此時期的患者會祈求奇蹟出現,常見反應為“也許我們該向另一名醫生尋求第二意見”。

醫護人員及家屬應對:醫生此期應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同家屬一起維護患者的自尊、尊重患者的隱私,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

4

抑鬱期

患者表現:當患者想到自已還未完成的工作和事業,想到親人及子女的生活前途時,便會產生難以言語的痛楚和悲傷。再加上疼痛的折磨,用藥難受,則進一步轉化為絕望,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

醫護人員及家屬應對:醫生應利用恰當的非語言溝通技巧對患者表示關心,定時探望,加強交流,鼓勵患者發洩情緒,減輕心理壓力。家人應陪伴左右,預防意外事故發生。

5

接受期

患者表現:許多癌症患者雖有多種矛盾,但最終能認識到現實是無法改變的,懼怕死亡是無用的,而能以平靜的心情面對現實,生活得更充實更有價值,在有限的時間裡,實現自己的願望。

醫護人員及家屬應對:醫生應尊重其意願,主動發現患者的需要並儘量滿足需要。為患者制訂護理計劃時,應考慮患者的生理狀況,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