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高達40%!甲狀腺結節需要開刀嗎?告訴你答案

癌症 體檢 甲亢 碘鹽 浙江大哥有話說 浙江大哥有話說 2017-09-02

劉大姐去體檢,查出甲狀腺結節,她很疑惑地問我:“我甲狀腺有結節!結節是啥來的啊?會不會是甲狀腺癌?!”

疑惑的可不止劉大姐一個。近年來,隨機人群中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高達40%!!且多數患者無明顯自覺症狀。加上近年來高發的甲狀腺癌,以及越來越多的人患甲亢、甲減等疾病,讓這個默默無聞的腺體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今天,我為大家科普一下甲狀腺體和甲狀腺疾病的預防方法。

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它位於頸前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甲狀腺,蝸居在脖子的正中,外形像一隻蝴蝶,因為像盾甲一樣守護氣管,故名甲狀腺。它看上去美麗柔軟,卻是非常重要的內分泌腺體。

內分泌腺體,就是分泌激素的東東,甲狀腺就是大型的激素生產基地。不過這甲狀腺激素多一分甲亢,少一分甲減,火候得剛剛好。

如何科學解釋甲狀腺疾病?

人體中的甲狀腺組織看似微小,實際上卻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分泌器官,是人體排毒的最大通道,也是人體腺體中的重要部分。生活中的各種不良影響,都可能造成甲狀腺腺體激素分泌失衡,造成甲狀腺病變的可能。甲狀腺腺體分泌激素過多,過度刺激身體,容易引發甲亢,若是分泌過少,不足以處理身體問題,則容易演變成甲減。甲狀腺激素合成酶缺失,則容易造成甲狀腺結節。而若甲狀腺腺體激素進一步惡化,即荷爾蒙長期失調,就有可能從“量變”變成“質變”,將已經失衡的甲狀腺從普通疾病變成可怕的癌症!

如何預防甲狀腺疾病?

由於甲狀腺疾病是甲狀腺激素失調所致,因此,要預防甲狀腺結節,需要從調理甲狀腺荷爾蒙開始。

近些年來,隨著高分辨率B超的廣泛應用,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日益增加。由於擔心良性結節會演變成甲狀腺癌,甲狀腺結節的手術量也在日益攀升,但真的有那麼多人需要開刀嗎?

今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團隊帶來最新研究成果:兩者在遺傳進化上完全不相關,甲狀腺癌更傾向於從正常甲狀腺直接發展而來。

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高達40%!甲狀腺結節需要開刀嗎?告訴你答案

近些年來,隨著高分辨率B超的廣泛應用,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日益增加。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十城市甲狀腺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直徑超過5mm的甲狀腺結節患病率已高達12.8%,這一數據在1999年僅為2.78%。由於擔心良性結節會演變成甲狀腺癌,甲狀腺結節的手術量也在日益攀升,但真的有那麼多人需要開刀嗎?

今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團隊帶來最新研究成果,其研究聚焦最常見的甲狀腺良性結節與甲狀腺癌(即腺瘤樣結節與甲狀腺乳頭狀癌)。

團隊成員、內分泌科主任說:

我們發現,兩者在遺傳進化上完全不相關,甲狀腺癌更傾向於從正常甲狀腺直接發展而來,而不是日常大家所認為的,先變成良性結節,再進一步演變成甲狀腺癌。

因此患者在確診良性結節之後,不要過分擔心其演變成甲狀腺癌,只要適度隨訪觀察即可。

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高達40%!甲狀腺結節需要開刀嗎?告訴你答案

團隊研究發現,甲狀腺癌不是從良性結節演變而來,80%的甲狀腺癌與24.3%的良性結節具有特殊的突變基因,同時與其他惡性腫瘤相比,絕大多數甲狀腺乳頭狀癌突變基因數目較少,在遺傳進化上講惡性程度並不是很高。因此,甲狀腺乳頭狀癌雖然名稱中雖有一個“癌”字,但其在活性上並沒有想象中的危險,即便患了甲狀腺癌,也無需恐慌,只要遵循正規醫院醫生的建議適度治療即可。

那麼,怎樣確診是甲狀腺良性結節還是甲狀腺癌呢?

專家介紹,目前主要依賴甲狀腺B超檢查,必要時進行細針穿刺檢查,但仍有相當數量的結節難以鑑別。“因此當良性甲狀腺結節與甲狀腺癌鑑別困難的時候,應該引入突變基因檢測,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減少不必要的檢查與治療,尤其是手術。”她提出建議。

專家表示,良性甲狀腺結節與甲狀腺癌的診斷應該從目前的形態學診斷進入分子診斷時代。“長期以來,甲狀腺結節的切除依據為5大指徵:結節直徑大於5mm、患者年齡在30歲以下、單發、短期呈明顯增長及壓迫周圍器官。但我們應該思考,未來是否能有更好的判斷標準?這也是基因可以帶給我們的進步。”

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高達40%!甲狀腺結節需要開刀嗎?告訴你答案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表示,這一研究對普通民眾選擇體檢、複查時有重大幫助,同時徹底否定了“從多碘到結節到癌”的說法。臨床醫生表示,這一研究成果的最大作用是能指導患者規範化治療,減少不必要的痛苦,原本建議的3個月一次的b超檢查現在可1年1次。

今天,瑞金醫院內分泌科團隊這一重磅成果發佈後,引發強烈關注。不過,隨著甲狀腺疾病的日益高發,百姓對其依舊“心懷忐忑”。

那麼問題來了

不會變成癌症的結節到底還要開掉嗎?

甲亢、甲減等甲狀腺疾病

如今又呈怎樣的發病趨勢呢?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吃“無碘鹽”嗎?

問答

問:現在各類甲狀腺疾病的發病情況如何?是否呈現性別、年齡等差異?

答:2012年,我們團隊曾發佈上海首份甲狀腺疾病調查報告,由20家醫院(三級14家、二級6家)的內分泌科醫生和5000餘名甲狀腺疾病患者共同參與。調查發現,甲狀腺疾病患者有性別傾向,女性約佔8成左右,高於男性3倍。在所有甲狀腺疾病中,排名前3位的病種為甲亢、甲狀腺結節、甲減。

不過,這3種甲狀腺疾病的發病高峰期各不相同:甲亢好發於36至65歲人群;甲減則在50歲後明顯提高,但相當多的老年甲減者並未就診。至於大家關心的甲狀腺結節,其發生率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但是,年輕人(25至35歲)檢出甲狀腺惡性的概率顯著高於老年患者。這裡需要強調一點,並非是“惡變率”高,而是檢出時即為甲狀腺癌。專家曾提醒,老年人的結節形成是老化過程,沒有大問題,但年輕人則不同,尤其應重視甲狀腺結節。

問:今天的研究成果一公佈,不少人鬆了一口氣。那麼體檢中查出的結節是否真的無需擔心了呢?

答:我們在調查中發現,7成左右甲狀腺疾病患者在出現症狀前通過體檢被提前發現,如今許多白領在體檢中查出了甲狀腺結節,但我們建議,初次發現後應前往正規醫院進行復查,確定其是否為良性。如果是良性,則每年一次B超檢查進行隨訪即可,否則應遵醫囑進行進一步穿刺檢查。

需要注意的是,辨別良性結節與甲狀腺癌,應看其邊界是否清楚、是否出現鈣化等,而不是民間認為的是否“長得大”。其實一些“很大”的結節,可能只是單純的淋巴結髮炎。近年來我們欣喜地發現,患者的穿刺接受率有了明顯提高。

在確認為良性結節後,還有一種情況醫生也可能建議切除,即已增大至壓迫周邊器官組織。

問:今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十城市甲狀腺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直徑超過5mm的甲狀腺結節患病率已高達12.8%,這一數據在1999年僅為2.78%。為何發病率增長如此迅速?

答:飲食、環境等都是導致甲狀腺疾病高發的原因,而另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就是精神壓力、我們的調查發現,48.01%的甲亢患者發病前自覺有較大或很高的精神壓力,16.73%的甲亢患者經常夜間加班。

問:我們知道,在甲狀腺疾病的危險因素中,碘的攝入是繞不開的話題。它是合成甲狀腺激素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究竟是否要減少甚至避免使用含碘鹽等食品?

答:飲食中,碘缺乏或碘過多與多種甲狀腺疾病,尤其是甲亢密切相關。海產品和碘化食鹽是重要的碘來源。我們發現,發病前33.97%的甲亢患者經常食用海產品,86.8%的甲亢患者家庭食用有碘鹽。

雖然過多攝入碘會造成甲亢,但碘的攝入與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之間並未有明確關係。事實上,上海居民的碘攝入量適中,無甲狀腺疾病家族史的人就沒有必要刻意改變攝入碘鹽的習慣。相反,孩子、孕婦一定要吃,因為甲狀腺激素是人體最為重要的激素之一,碘是合成這種激素的必備要素,能保證中樞神經發育。因此,除了甲亢患者需要嚴格忌碘之外,甲狀腺結節等患者無需過分擔心,保持精神放鬆、享受生活,對於減少甲狀腺疾病的發病可能有好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