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里檢出息肉!離癌症有多遠?

癌症 腫瘤 遺傳 便祕 體檢 糖尿病 胰腺炎 技術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 2019-04-09
體檢是判斷身體健康狀況的主要方法,而現在越來越多人的體檢報告上出現“息肉”兩個字。作為似乎與腫瘤相關的指標,息肉彷彿是一顆“定時炸彈”,讓不少人內心糾結,到底會不會癌變,要不要治療?今天,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宋正己就來告訴你:最凶險的腸息肉長什麼樣,並教你如何應對腸息肉。

腸道里檢出息肉!離癌症有多遠?


專家簡介

宋正己,醫學博士,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全國青年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第一屆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副祕書長

中國醫師協會胰腺專業急性胰腺炎學組全國委員

從事消化病臨床診療工作20年,擅長慢性肝病、胰腺疾病和疑難危重消化疾病診治,並熟練掌握消化內鏡診療技術。

出診時間:週一下午

腸息肉是個什麼“鬼”?

近年來,消化道息肉的發病率不斷升高,隨著內鏡檢測設備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人被檢查出腸息肉。那麼,腸息肉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腸息肉是指腸道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的組織,在沒有確定病理性質前,統稱為息肉。

宋正己主任說,用百姓通俗的話說,息肉,就是“小肉椎”“小肉丁”。有時候我們也會在皮膚上看見長了一個像小肉丁一樣的東西,如果它長在腸道里,就叫腸息肉。

息肉的發生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並且男性更為多見。腸息肉很常見,做腸鏡檢查的人群中,大約15%會發現息肉。在腸道中,以結腸息肉和直腸息肉為最多,小腸息肉較少。

這些因素引來腸息肉


腸道里檢出息肉!離癌症有多遠?


·慢性炎症:增生性息肉與腸道慢性炎症刺激有關。

·病毒感染:某些炎性息肉的發生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

·年齡:結直腸息肉的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高。

·胚胎異常:幼年性息肉病多為錯構瘤,可能與胚胎髮育異常有關。

·生活習慣:超重、低纖維飲食和高脂飲食人群中結直腸息肉發生率較高。

·吸菸:與腺瘤性息肉有密切關係。

·遺傳:某些息肉病的發生與遺傳有關。

息肉離癌到底有多遠?

宋正己主任說,息肉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非腫瘤性息肉如炎症性或增生性息肉,一種腫瘤性息肉如腺瘤性息肉。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癒後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會自行消失,且部分在生長過程中部分會有惡變傾向。

腺瘤性的息肉需要我們特別關注。腺瘤性息肉屬於癌前病變,通過五年、十年時間慢慢長大,有的會惡變成腸癌。

息肉有些不長或者長得慢,有些長得快、長得大。

息肉按長的形狀有幾種,有的像個柱子、有的像個指頭、有的是扁平的像攤了個餅子……

腸道表面水平生長的扁平型息肉被稱為側向發育型腫瘤,其癌變速度跟普通息肉不同。

普通息肉像蘑菇一樣長在腸壁上,有一個蒂與腸壁相連,比較容易發現和切除。

扁平的這種側向生長的息肉,像地毯一樣“趴”在腸壁上,不容易檢查出來,也不好切除,相對來說癌變的發生率要高一些,因此這種息肉最為凶險,就像是埋藏在腸道里的“定時炸彈”,需要儘早發現,儘早排除。

哪些人容易長腸息肉

·家族當中有結腸癌或結腸息肉患者。

·長時間攝入高動物蛋白質、高脂肪、低纖維以及油炸食品者。

·吸菸飲酒。

·久坐不好動。

·年齡超過50歲。

·有糖尿病或體重超重者。

宋正己主任說,高危人群定期體檢,可及時消除腸息肉的癌變隱患。

凶險的腸息肉長啥樣


腸道里檢出息肉!離癌症有多遠?


宋正己主任表示,息肉是否會癌變,還與年齡、大小、形狀、數量、部位、遺傳等有關,如果檢出了息肉,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判斷它離癌是遠還是近:

·看大小: 越大的息肉越危險。1釐米以下的腺瘤樣腸息肉癌變率為1~3%;1~2釐米的為20%;2釐米以上的高達50%。

·看形狀:“趴”著長,長得像個攤開的餅子,這種扁平型的息肉最危險。

·看數量:單個、兩個息肉癌變概率不高,有的人可長出10多枚、20多枚息肉,數量越多越危險。

·看部位:有的部位容易發生癌變。

·看家族史:某些息肉病的發生與遺傳有關,有腸癌或者腸息肉家族史的人要特別關注息肉。

當然,息肉的癌變風險,最準確的評估是病理檢查,息肉是否是腫瘤性息肉和腺體增生異型性程度是主要的判斷依據。

發現腸息肉這樣應對


腸道里檢出息肉!離癌症有多遠?


多數腸息肉患者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一旦出現便血、黏液便、腹痛、大便次數增多、便祕甚至腸梗阻等症狀,應立即到醫院請醫生評估是否做腸鏡檢查。

發現腸息肉怎麼辦?宋正己主任說,雖然腺瘤性腸息肉是腸癌的癌前病變,但它離癌變還有5-10年的時間,所以發現腸息肉也無需過度緊張,及時處理就能排除隱藏在腸道里的“定時炸彈”,防住癌。

如果是在健康體檢中發現腸息肉,首先要諮詢消化科的醫生,看是否需要切除。

如果是炎症性息肉,一般只要治療原發腸道疾病,炎症刺激消失後,息肉可自行消失;

如果病理檢查確認是腺瘤性息肉,則應該進行腸鏡下切除,單個小息肉一般在腸鏡檢查中,檢查醫生即會予以摘除。

需要注意的是,腸息肉複發率較高,所以在摘除息肉後,也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複查,以免它“春風吹又生”又偷偷作怪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